第五章旅游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实施细则

旅游景区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实施细则

旅游景区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实施细则第1章总则 (4)1.1 监测与保护目标 (4)1.2 监测与保护原则 (4)第2章生态环境监测 (5)2.1 空气质量监测 (5)2.1.1 监测目的 (5)2.1.2 监测范围 (5)2.1.3 监测项目 (5)2.1.4 监测方法 (5)2.1.5 监测频次 (5)2.2 水质监测 (5)2.2.1 监测目的 (5)2.2.2 监测范围 (6)2.2.3 监测项目 (6)2.2.4 监测方法 (6)2.2.5 监测频次 (6)2.3 噪音监测 (6)2.3.1 监测目的 (6)2.3.2 监测范围 (6)2.3.3 监测项目 (6)2.3.4 监测方法 (6)2.3.5 监测频次 (6)2.4 土壤质量监测 (6)2.4.1 监测目的 (6)2.4.2 监测范围 (6)2.4.3 监测项目 (6)2.4.4 监测方法 (6)2.4.5 监测频次 (7)第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7)3.1 植物资源保护 (7)3.1.1 建立植物资源档案 (7)3.1.2 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 (7)3.1.3 植被恢复与修复 (7)3.1.4 植物病虫害防治 (7)3.2 动物资源保护 (7)3.2.1 建立动物资源档案 (7)3.2.2 野生动物保护 (7)3.2.3 水生生物保护 (7)3.2.4 鸟类保护 (7)3.3 生态系统保护 (8)3.3.1 生态功能区划分 (8)3.3.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8)3.3.3 生态环境监测 (8)3.3.4 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8)3.3.5 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 (8)第四章景观资源保护 (8)4.1 自然景观保护 (8)4.1.1 保护原则 (8)4.1.2 保护措施 (8)4.2 人文景观保护 (9)4.2.1 保护原则 (9)4.2.2 保护措施 (9)第五章环境污染防控 (9)5.1 生活污水治理 (9)5.1.1 监测与评估 (9)5.1.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 (9)5.1.3 污水资源化利用 (10)5.2 垃圾分类与处理 (10)5.2.1 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 (10)5.2.2 垃圾收集与分类储存 (10)5.2.3 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5.3 空气污染防控 (10)5.3.1 空气质量监测 (10)5.3.2 污染源防控 (10)5.3.3 绿化与生态修复 (10)5.3.4 低碳旅游推广 (10)第6章旅游设施环境保护 (10)6.1 设施建设与管理 (10)6.1.1 旅游设施规划与设计 (11)6.1.2 设施建设过程监管 (11)6.1.3 设施布局与功能分区 (11)6.2 设施运行与维护 (11)6.2.1 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 (11)6.2.2 污染物处理与排放 (11)6.2.3 设施维护与更新 (11)6.3 旅游活动环境保护 (11)6.3.1 游客教育与引导 (11)6.3.2 旅游活动规范 (11)6.3.3 生态旅游与绿色出行 (11)6.3.4 环保设施建设与完善 (12)第7章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 (12)7.1 监测预警体系 (12)7.1.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景区环境安全。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游客数量上限。

它是根据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社会等方面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和保护需求来确定的。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强调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

当游客数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时,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资源过度开发:过多的游客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对
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如水源污染、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紊乱等。

2.环境质量下降:人流密集、垃圾增加以及噪音污染等会对环境质
量造成负面影响,破坏景区原有的美丽和宜居环境。

3.游客体验下降:过多的游客会导致景区拥挤不堪,行程安排不便,
长时间排队等,使得游客的体验感受大打折扣。

4.文化冲击: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个地方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
式、习俗和文化产生冲击,破坏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为了规范旅游活动并保护旅游资源,制定和管理旅游环境容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
1、限制游客数量:通过门票限定、预约制度等方式限制游客的数量,以确保不超过旅游环境容量。

2、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

3、制定旅游规划:结合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合理分配游客流量,避免集中在某些景点或时段。

4、提高游客教育: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游览,引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环境,积极保护资源。

通过合理控制旅游环境容量,能够平衡旅游业发展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预案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预案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预案第一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 (3)1.1 环境保护理念 (3)1.2 可持续发展战略 (3)1.3 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4)第二章旅游景区环境现状评估 (4)2.1 生态环境状况 (4)2.1.1 自然环境概述 (4)2.1.2 生物多样性 (4)2.1.3 生态环境问题 (4)2.2 社会环境分析 (5)2.2.1 人口状况 (5)2.2.2 社会经济发展 (5)2.2.3 社会环境问题 (5)2.3 经济环境评估 (5)2.3.1 旅游业发展状况 (5)2.3.2 产业结构分析 (5)2.3.3 经济环境问题 (5)第三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目标与指标 (5)3.1 环境保护目标 (6)3.2 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6)3.3 指标权重与评估方法 (6)第四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措施 (7)4.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4.1.1 生物多样性保护 (7)4.1.2 森林植被保护 (7)4.1.3 水资源保护 (7)4.2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7)4.2.1 大气污染治理 (7)4.2.2 水污染治理 (7)4.2.3 噪音污染治理 (7)4.3 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7)4.3.1 生态修复工程 (7)4.3.2 保护工程 (8)第五章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8)5.1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8)5.2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8)5.3 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8)第六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8)6.1 规划原则与目标 (8)6.1.1 规划原则 (8)6.1.2 规划目标 (9)6.2.1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 (9)6.2.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6.3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9)6.3.1 旅游产品开发 (9)6.3.2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0)6.3.3 人力资源开发 (10)6.3.4 文化传承与传播 (10)6.3.5 社区参与与发展 (10)第七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法规 (10)7.1 国家级政策法规 (10)7.1.1 法律法规概述 (10)7.1.2 相关政策法规 (10)7.2 地方性政策法规 (11)7.2.1 法律法规概述 (11)7.2.2 相关政策法规 (11)7.3 旅游景区内部管理规定 (11)7.3.1 管理制度概述 (11)7.3.2 管理规定内容 (11)第八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资金保障 (12)8.1 资金来源与渠道 (12)8.2 资金使用与管理 (12)8.3 资金审计与监督 (13)第九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13)9.1 宣传教育体系 (13)9.1.1 组织架构 (13)9.1.2 实施主体 (13)9.1.3 实施对象 (13)9.1.4 实施目标 (13)9.1.5 保障措施 (14)9.2 宣传教育内容 (14)9.2.1 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14)9.2.2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知识 (14)9.2.3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理念 (14)9.2.4 景区特色与环保成果展示 (14)9.3 宣传教育方式 (14)9.3.1 传统媒体宣传 (14)9.3.2 网络媒体宣传 (14)9.3.3 线下活动 (14)9.3.4 宣传品制作 (14)9.3.5 环保志愿者行动 (14)9.3.6 教育培训 (15)第十章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监测与评估 (15)10.1 监测体系构建 (15)10.1.2 监测内容 (15)10.1.3 监测频率 (15)10.2 监测指标与方法 (15)10.2.1 监测指标 (15)10.2.2 监测方法 (15)10.3 评估结果应用与反馈 (16)10.3.1 评估结果应用 (16)10.3.2 反馈机制 (16)第一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述1.1 环境保护理念环境保护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及其他活动中,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是啥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哟!
就好比一个大箱子,它能装的东西是有限的,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就像
是这个箱子的容量一样。

比如说吧,黄山,那可是个超美的地方!要是一下子涌进去成千上
万的人,那山路上不就挤得要命啦?这时候,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就发
挥作用啦!它决定了这个景区能承受多少游客,既能让游客好好欣赏
美景,又不会对景区造成太大的破坏。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限制,那景区不就乱套了吗?到处都是人挤人,垃圾遍地都是,美景也会被破坏得不成样子,那多可惜呀!
再比如鼓浪屿,那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岛。

要是没有合理的环境容
量控制,那原本宁静的小巷会被喧闹声淹没,那些古老的建筑也会不
堪重负。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可不仅仅是数字那么简单,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
的旅游体验呀!我们去旅游不就是为了放松心情,享受美好嘛,如果
景区被破坏了,我们还能享受啥呢?
所以呀,我们要重视旅游景区环境容量这个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守
护者,保护着景区的美丽和我们的旅游乐趣。

我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
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哦,不要去那些已经超出环境容量的地方,
不然可就没啥好玩的啦!总之,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真的很重要,我们都要好好爱护我们的旅游景点,让它们一直美丽下去!。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旅游景区环境容量
3)采取分流及景区流量管理措施 科学调度,错开游客在各景点游玩的时间 启用替代景点,分流游客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增加旅游景区(点)的容量
经常性超载的景区,应改造旧景点,增加新景区, 以增加旅游资源容量
华山在1983年因超载出事后, 把“自古华山一条路”改成了 双向通道,增加了道路容量 及加快了流速,使华山的容 量大大增加
2、基本容量
指旅游容量的要素 ———分旅游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
①旅游资源容量 ②旅游心理容量 ③旅游生态容量
④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⑤旅游地域社会发展容量 ⑥基本容量之间的关系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①旅游资源容量
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的 前提下的旅游承载量。
衡山祝融峰顶观日台,面积477平方米,每天开发12小时, 每游客逗留15分钟,人均占地5平方米,则同一时刻最多 可容纳95人,一天可周转48次,所以每天最多可接纳4580人。
包括:旅游合理容量与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与期望旅游容量 景点、景区、旅游地、区域旅游容量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②研究旅游容量的意义
1999年8月 鼓浪屿
保证旅游活动安全
保护旅游设施,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
旅游者获得最好的旅游享受
制定旅游管理措施,旅游规划的依据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每天可周转次数:60分钟×12小时÷15分钟=48次
心理容量为:60人×48次=2862人次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旅游生态容量的量测
旅游生态容量指保证原来生态环境质量不被破坏的容量, 起码是人为破坏没有超出自然生态可自然恢复的程度。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1、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地理的区别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和阐述,以分析论述为主旅游地理: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旅游实事的记述和分析,以叙述说明为主2、三个基本概念闲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休憩: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休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

旅游: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3、旅游地理学是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和环境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旅游规划,旅游区划,旅游区划影响,旅游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5、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法,计量法,实地调查法,现代技术手段与方法6、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与地理学学科关系: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自然部分人文地理学旅游行为偏社会文化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的一部分经济产业概念: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1、谈谈你对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国外:各国学者虽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称谓略有差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是旅游活动.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区域规划等。

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旅游资源、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为旅游者空间行为与目的地的推销、旅游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等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

国内: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在研究内容上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在研究方法上,提倡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第五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三)省级旅游资源 • (四)市(县)级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查明旅游资
源的基本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组合 情况、开发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等,为旅 游资源的评价、规划和合理开发,以及旅 游资源的保护打下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决策依据。
• (三)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
•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 (一)搜集现有各种有关资料
• (二)现场踏勘
• 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
• 1、首先对调查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 2、根据以后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需要, 可以将调查地区分为若干调查小区。
• 3、在分区的基础上,采用旅游点调查和旅 游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小区的 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综合考察。
• 4、旅游资源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内容、所 采用的方法、评价结果等。
• 5、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步骤和保障措施。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
•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 (一)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 • (二)确定旅游地的性质 •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一)客观真实原则 • (二)符合科学的原则 • (三)全面系统的原则 • (四)综合效益原则 • (五)动态发展的原则 • (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 二、按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 1、观光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2、娱乐型旅
• 3、购物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4、专门型旅
• 三、按旅游资源的吸引程度进行分类 • (一)世界遗产旅游资源
•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具 有较大吸引力和影响主要包括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为了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制定了《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风景名胜区。

涉及风景名胜区的工作和活动,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系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观赏、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地形地貌、山体、溶洞、草场、河溪、湖泊、瀑布、林木植被、野生动物、特殊地质环境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址、宗教寺庙、园林建筑、石雕石刻等人文景观及其所处的环境。

第四条风景名胜区工作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做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六条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主管全市风景名胜区工作。

区、县(市)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法律、法规;提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调查评价;负责风景名胜区的申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监督规划的实施;参与或负责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的定点和设计方案的审批。

第七条各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配合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做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设立第八条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有一定规模,能供人们观赏、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生活的地域,可以设立风景名胜区。

第九条风景名胜区按其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划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市级风景名胜区和区、县(市)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第一章1、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2、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3、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旅游接待设施以满足其需要。

4、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一、要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二、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三、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使用研究相结合的宗旨。

四、在研究方式上,应当提倡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收相邻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三章1、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往国{或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游客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量的有规律往返的人。

2、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①互补性②替代性③可达性3、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①基本层次: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游览观光,也可以说是景观旅游②提高层次:娱乐旅游和购物旅游是旅游的提高层次③专门层次:⑴修养、疗养旅游⑵出席会议⑶宗教朝拜⑷各种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以及其他专业活动,包括商业、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等活动5、旅游决策过程:一:认识需要阶段;二:信息收集阶段,旅游者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资料,这些渠道包括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三:评价对比,旅游者对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和谈判,对各个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进行选择并作出决策。

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

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游客数量的限度,以保护和维持目的地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避免旅游目的地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并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质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游客数量、游客行为、环境敏感性、资源可持续性等。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社会经济情况以及游客需求。

很多时候,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旅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改变。

旅游环境容量的类型旅游环境容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物理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文化容量。

物理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以保持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行。

它包括了交通、用水、用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资源的能力。

物理环境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目的地的现有基础设施和资源供给能力,以及未来的可扩展性。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以保护和维护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环境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和脆弱性,以及游客的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时候需要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社会文化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以保护和维持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完整性和特色。

社会文化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目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社会结构,以及游客的文化尊重和行为规范。

当游客数量超过社会文化容量时,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稳定可能受到破坏。

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基于资源使用率和游客满意度的模型。

首先,需要对目的地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水源、能源、土地利用、垃圾处理等方面。

旅游环境容量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导语: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景区的人流量也越来越大,给景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提升旅游体验,旅游环境容量体系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容量概念、容量评估和容量管理三个方面介绍旅游环境容量体系。

一、容量概念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旅游景区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也可以理解为景区的人流量上限。

景区的容量不仅包括人数上限,还包括对环境、资源和设施的承载能力。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是根据景区的自然、人文和管理等因素来综合评估的。

二、容量评估1. 自然环境评估自然环境评估是旅游环境容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景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水资源、土壤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来确定景区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例如,景区的植被覆盖率、水源供应情况、土壤侵蚀程度等都是评估自然环境容量的指标。

2. 人文环境评估人文环境评估主要考虑景区的文化资源、历史价值、社会接受度等因素。

通过对景区的历史遗迹、文化传承、社会支持等进行评估,来确定景区的人文资源承载能力。

例如,景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等都是评估人文环境容量的指标。

3. 设施设备评估设施评估主要考虑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厕所等基础设施的状况和承载能力。

通过对交通拥堵情况、酒店住宿率、餐厅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估,来确定景区的设施设备承载能力。

例如,景区周边道路交通情况、酒店客房数、餐厅座位数等都是评估设施设备容量的指标。

三、容量管理1. 控制游客数量控制游客数量是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的核心措施之一。

景区可以通过限制门票销售数量、实行预约制度、设立游客上限等方式来控制游客流量,保护景区的环境和资源。

同时,景区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节假日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游客容量标准,合理安排游客流量。

2. 优化游览线路优化游览线路是提升旅游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景区可以根据游客流量和景点容量,合理规划游览线路,引导游客有序游览,避免拥堵和过度集中。

专题5:旅游容量

专题5:旅游容量

哈丁假设: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
关于旅游容量的各种概念
研 究 概 况 代 表 性 定 义
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但量测难度大 国内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着重于定义、量测方法 等的研究,并将其大量应用于规划和管理中 保继刚 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 定义 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 (1987) 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 楚义芳定义
资源空间承载量 心理承载量(目的地居民、游客) 经济承载量
杨锐定义(1996)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 内 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 涵 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 的最小值
概 念 体 系
“国标”中的旅游容量概念
2003年颁布的国标《旅游规划通则》(GB/T 概 18971-2003 “附录A”中,对旅游容量(Tourism 述 carrying capacity)进行了界定
从旅游活动开始阶段作长期调查,分析 使用强度逐年增加所引起的改变。或在 游客压力突增时,随时作短期调查。所 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的环境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量测模型
基 过严格管理而予以控制、限制或者基本杜绝。因此, 本 思 旅游地生态容量的测定因子主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 路
C
C X
i
i
Yi
测 算 模 型
C
旅游日设施容量
Xi i设施容纳的游人量 i设施的周转率 Yi 《旅游规划通则》建议旅游宾馆、休 (疗)养院的周转率取0.4
生态环境容量
旅 游 生 态 容 量
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 在此限定值内,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恶化、 退化,或在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自我调节, 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或原貌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设施容量用设施比率(设施量 旅游者数);生态容量用一 旅游者数); 设施容量用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数);生态容量用一 定空间规模上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染物( 定空间规模上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的旅游污染物(污染物 /环境规模);心理容量用人均占用面积数的指标;地域社 环境规模);心理容量用人均占用面积数的指标; 环境规模);心理容量用人均占用面积数的指标 会容量(旅游者人数/当地社区总人数 当地社区总人数)。 会容量(旅游者人数 当地社区总人数)。
基本内容
• • • • 研究的缘起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应用研究
1. 研究的缘起
• 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 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免遭退 力的工具, 化或破坏; 化或破坏; • 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 旅游环境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 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体 验质量。 验质量。
基本内容
• • • • 研究的缘起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量 应用研究
3.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
• • • • • • 确定旅游环境容量的障碍 基本空间标准 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量测 生态容量的测定 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3.1 确定旅游环境容量的障碍
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旅游心理容量的个人空间影响因素
• 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 • 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文 年龄、性别、种族、 化背景等个人因素 • 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程度、团体的 人与人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程度、 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
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旅游感知容量和旅游资源容量的异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1号——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16年修正)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1号——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16年修正)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1号——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03.30•【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1号•【施行日期】2002.02.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山东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1年12月7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5月27日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3月30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设立、规划、保护、建设和其他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名胜资源比较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闲和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第四条风景名胜区管理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风景名胜区工作,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工作;跨行政区域的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规划,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管理。

发展改革、文物、旅游、宗教、公安、林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价格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设立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按照本条例规定和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具体负责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张乐 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
本章提要
❖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 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 ❖ 学习与欣赏
“环境”一词的由来及含义 “环境”的现代常用意义是“周 围的情况和条件”;
现代意义的用法最早见于18世纪 80年代“端生处此两两相形之环 境中,其不平之感,有非他人所 能共喻者(陈端生《再生缘》)”
总面积:477 m2 每天开放时间:12 h 每人游览时间:15 min 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 m2
T: 每日开放时间 T0: 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A: 资源的空间规模 A0 :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每次可容纳的人数:477÷5=95人 每天可周转次数:60分钟×12小时÷15分钟=48次 极限日容量为:95人×48次=4560人次
纳的旅游活动量
m
D
i
Ce
i1 m
Ei
i1
l
C b B j j1
经济发展容量的大小以满足 食宿为最基本的方面,二者 决定经济发展容量。当然, 有些地区还涉及供水、供电 等基础设施的限制,但研究 方法是一致的
Ce : 食品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日容量; Cb : 住宿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日容量; Di : 第i种食物的供应能力; Ei : 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 Bj : 第j类住宿设施床位数; m: 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
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 ●保证游客的良好感受; ●保证旅游活动安全; ●保护旅游设施; ●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 ●避免引起旅游地居民反感;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
旅游资源容量
定义: 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
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案例:衡山祝融峰景区

《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18602课程名称: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英文名称:Tour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旅游学概论二、课程简介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课程系统讲授环境与旅游环境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人类活动引起的旅游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特征、旅游环境问题分析与旅游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环境科学的有关知识,树立现代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旅游环境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与旅游环境科学研究和旅游环境保护管理等有关工作奠定初步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旅游环境保护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也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各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拓展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认识旅游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旅游环境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旅游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认识污染物在旅游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旅游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系统掌握旅游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对旅游环境与旅游环境问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培养现代环境意识,为从事旅游环境科学教育研究和旅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奠定初步的专业基础。

由于旅游环境问题的区域性与综合性比较突出,理论与实际性都比较强,所以在本课程内容选择上加强了研究实践内容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了解旅游环境与旅游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特征,2. 了解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环境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环境保护学科的产生和形成第二节国内外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研究第三节旅游环境保护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三)思考与实践1.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2.国内外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研究3.旅游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与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旅游环境保护学第五章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保护学第五章 旅游环境容量
三、旅ຫໍສະໝຸດ 环境容量的测定依 据——基本空间标准
• (一)基本空间标准计量指标 • (二)有关基本空间标准数据的获得 • (三)基本空间标准事例 • (四)基本空间标准的测定
三、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依 据——基本空间标准
• (一)基本空间标准计量指标
• (三)旅游社会容量
旅游社会容量主要是指由旅游区的人口构成、 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社会开化 程度等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和社会文化形态可 以接受的旅游业的规模及可容纳游客的极限。
二、旅游环境容量的内容
• (四)旅游心理容量
旅游心理容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或旅游气氛环境容量,是 指旅游者在某一地域进行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 条件下,该旅游地域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心里 是需求方面唯一一个容量概念,它是从服务于游客的角度来 讲的。根据环境心理学原理,旅游者在旅游时对环绕在其身 体周围的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空间狭小、拥挤便会导致 情绪不安或精神不愉快,因此在考虑旅游环境容量时不仅要 考虑自然、经济、社会这些外在因素,还要考虑旅游活动主 体——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一、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概念和类型
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来源于承 载力、支持力等概念,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既是对旅游 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是指评价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 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 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 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 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
二、确定旅游环境容量的主要障碍
正如巴克姆(Barkham)于1973年所说,“旅 游容量含义简明,但在不同的情况下却有不同的解 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很难得到准确 的测定方法,并且还必须做出多种假设。确定旅游 环境容量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一、基本概念 二、旅游容量的测定 三、旅游环境容量影响分析
一、基本概念
1、基本容量 (1)旅游心理容量 即旅游者于某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
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2)旅游资源容量 即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
坏了幼林,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垃圾堆放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 变,影响生态系统;步行和汽车影响 2、对水体—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汽油危害 3、对大气—燃料结构以煤为主;交通工具排泄物 4、对野生动物—生活规律破坏;种群下降;生物链破坏
三、不利面(人文旅游资源) 1、建筑污染(风格、体量、色彩与环境不协调) 2、带状发展和蔓延 3、与本地居民隔离 4、交通堵塞 5、基础设施超负荷
以安全之浆,撑发展之舟。21.1.122021年1月 12日星 期二4时44分40秒21.1.12
谢谢大家!
当基本空间标准取8平方米/人时,
试问:该景点的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各为多少?
(3)生态容量
n
SiTi
F0
i 1 n
Pi
i 1
为生态容量(日容量)
Pi F0
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污染物量
Si 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污染物的数量,量/天 Ti 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
旅游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量(中国)
为旅游饱和 超出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旅游超载必然导致旅游污染或
拥挤。“旅游摧毁旅游” 饱和与超载——周期性(季节性)与偶发性;长期连续性与短期
性;空间上的整体性与局部性 2、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 ①践踏 ②水体污染 ③噪声 ④对设施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施容量——指旅游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的容纳能力。 (2)赋予旅游开发的能力,用于旅游业的投资能力。 (3)当地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交通零售、服务等所能满足
需求的程度,调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4)如果发展旅游业不可避免的要使某些产业萎缩,甚至完
全终止,其应考虑其之间的比较利益如何。 5、旅游社会文化容量 强调:一个旅游区域能够接待的旅游客流量取决于五个基本
日常管理中——达到合理容量称之饱和——超出合理值—— 超载。 根据饱和超载发生的时空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中情况: (1)周期性——季节性饱和与超载(常见现象)由于人类活 动具有周期性规律的社会经济生活几自然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2)偶发性——突发性、偶发性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 来大量的旅游者,如奥林匹克以及稀有植物开花几种族群聚 集。 (3)长期连续性:主要发生在文化古迹景区,或其他人工旅 游吸引物场所
三、旅游承载量的确定
(一)确定旅游承载量的障碍 确定旅游承载量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背景的设定 2、自然动态变化也对环境(景观产生影响),如
何解释你所测量的结果呢? 3、怎样的程度是环境可接受的? 4、不同的群体对不同的感知存在着差异。
(二)基本空间标准——通常以人或者人 群为单位,即单位利用者(平方米/人)
量中最小的。
(二)旅游环境的非基本容量——基本容量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 具体化的外延,是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中直接应用的工具。
1、合理旅游环境容量和极限环境容量 合理旅游环境容量:最适容量,最佳容量 极限旅游环境容量:最大旅游承受力,称饱和容量 季节性饱和——是由于旅游需求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引起的 非季节性饱和——是旅游供给长期不足而形成的 2、既有旅游环境容量和期望旅游环境容量 既有旅游环境容量——目前具有也称实际或已开发旅游环境容量 期望旅游环境容量——未来某些可能达到的,也称规划旅环容量 3、与旅游环境空间尺度相关旅游环境容量——以空间范围大小 景点旅游环境容量——最基本单位的环境容纳能力 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各景点容量+景点道路容量 旅游地区环境容量——各景区容量+景区间道路容量 区域旅游环境容量——区域各旅游地容量之和
(三)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测定 时点容量=资源的空间规模/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日极限容量=每日开放时间/人均每次利用时间*时点容量 个人空间标准的三个影响因素: ①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 ②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个人因素 ③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和喜欢程度等人际因素 实际上旅游资源容量主要是考虑旅游者感知的满意程度——
人数
2、基本空间标准有关数据的获得 长期经验积累 专项研究的结果 对旅游者调查,拥挤与否,满意程度等
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比较分析法航空摄影等分析方法 3、基本空间标准实例: (1)古典园林 10平方米/人 (2)商业型旅游胜地8平方米/人 (3)风景旅游城市中的自然风景公园 60平方米/人 4、基本空间标准的测定——时点容量(日、周、月、季、年)
(4)短期性 —— 偶发性 周期性 (5)局部性 (6)整体性 2、超载与旅游的空间分流 解决措施: (1)适量降低旅游需求 (2)提高旅游供给能力
第二节 旅游环境质量及其评价
一、旅游环境质量 1、含义: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空间条
件下,环境的总体和环境的某些要素对旅游开发经 营和游客的心理、生理以及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 2.旅游对旅游环境质量的要求 (1)旅游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环境质量支持并约束着旅游发展。 旅游发展改变着环境质量。
即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最大时,旅游场所容纳旅游活动的能 力——资源容量与感知容量为同一个数值 旅游资源日容量=1/基本空间标准*空间规模*每日开放时间/ 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四、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在旅游规划染 理论上——达到极限容量称之饱和——超出极限值——超载,
量或气氛环境容量 2、旅游景观容量——旅游供给方面的容量概念 即在保持旅游景观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间内,某地域
旅游景观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生态容量——供给方面容量概念 即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会导致退化
或恶化的前提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4、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指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旅游区 域范围内,依其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能够接纳旅游活动规模。 四个影响因素:
第五章旅游环境容量与环 境质量
第五章 旅游环境容量与环境质量
一、教学目标: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起源与发 展,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含义、构成体系及测量依 据,掌握旅游环境质量的含义及内容,熟悉旅游环 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及程序。 二、教学内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质量 三、教学重点:旅游环境容量的含义、构成体系及 测量依据,旅游环境质量的含义及内容 四、教学难点:旅游环境容量构成体系及测量依据
倒数——单位旅游空间(人/平方米) 1、基本空间计算标准——不同的旅游容量,计算指标不相同。 关于旅游资源容量的计算,平方米/人 设施容量: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数) 生态容量:采用一定空间规模上的生态环境能吸收和净化污
染物的数量,(污染物数量/环境规模) 旅游场所和设施空间特征:长度等指标(如道路米/人) 社会文化容量:以人口比率来衡量,旅游者人数/当地社会总
第一节 旅游环境容量
一、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概念:也称旅游容量和旅游承载力,是指
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 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 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 规模的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 的旅游人数最大值。
二、旅游环境容量的类型:
(一)旅游环境的基本容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看 1、旅游感知容量——旅游需求方面唯一一个容量,心理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