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火防爆基本常识

一、燃烧与火灾

1.燃烧的原理

1)燃烧—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氧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剧烈的化合,同

时产生光和热的一种化学反应,这种现象叫做燃烧。

2)燃烧的本质—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3)燃烧的特征—①放热②发光③化学反应

4)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①有可燃物质—固、液、气体物质(木材、棉花、纸张、汽油、柴油、

乙炔、液化气等)

②要有助燃物质—氧(空气)、氧化剂。

③要有着火源(温度)—a直接火源:明火、电气火、摩擦冲击产生的

火花、静电荷产生的火花、雷电产生的火花。

b间接火源—高温、自然起火。

5)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充分条件

①一定的可燃物浓度②一定的氧气含量③一定的点火能量。

6)燃烧的基本条件与充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会燃

烧。

2.火灾—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火灾分类—固体物质火灾(A类)、液体物质火灾(B类)、气体物质火灾(C

类)、金属物质火灾(D类)、电气物质火灾(E类)。

2)灭火器—清水、轻水泡沫、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机,其中清水、轻水

泡沫灭火机含有水分不能扑救电气火灾,“1211”、二氧化碳、干粉灭火机都可

扑救电气火灾。

3)火灾统计的标准

①特别重大火灾:指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

经济损失。

②重大火灾:指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一下重

伤,或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③较大火灾:指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获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④一般火灾:指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获1000万元以下直接

经济损失。

3.防火基本原理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出现在一起,设法消除燃烧三个条件的其中一个。主要是:

①控制可燃物②控制助燃物③控制着火源④清除着火源

因此在明火作业场所主要控制对象就是可燃物。涂装作业场所主要控制对象就是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

1.闪燃与闪点

1)闪燃—可燃液体表面蒸发的蒸汽量与空气混合,遇到火种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

烧现象叫闪燃。

2)闪点—出现闪燃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可燃液体的分类(按闪点来分)

1)易燃液体:闪点≤61℃的可燃液体。

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汽油、丙酮、乙醚。

②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酒精、甲醇、甲苯。

③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2)可燃液体:闪点>61℃。

3.着火与燃点(着火点)

1)着火—可燃物与着火源接触后引起燃烧,当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

2)燃点(着火点)—出现着火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例如:纸张—130℃~230℃,布匹—200℃,木材—250℃~300℃

4.自燃与自燃点

1)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靠自身发热或外来热源

引发的自行燃烧的现象称自燃。

2)自燃点—指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3)本身自燃—可燃物质依靠自身热量引起的燃烧。(见图一)

4)受热自燃—可燃物质依靠外加热量引起的燃烧。(见图二)

缺图

5.爆炸与爆炸极限

1)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能形式释放

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汽在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称为爆炸。(P124)

2)爆炸的分类

①物理爆炸—指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压力等因素)引起的爆炸。

例如:蒸汽锅炉、高压气瓶爆炸。

②化学爆炸—指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形成其他物质,同时产

生大量气体并释放能量的现象。

例如:乙炔、氢、煤气、液化气泄漏遇火种发生爆炸。

案例:

1978年某化肥厂,当液化气槽车向22m3贮缸罐装液化气后,日班司机下班,中班司机在开动槽车时,未将加液管接头拆除启动槽车时,未将加液管接头拆除启动槽车时,将加液管接头拉短,造成贮缸内液化气外溢遇锅炉房内火种而引发二次爆炸。

缺图

3)爆炸极限(浓度%)—爆炸浓度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

合后,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下限)和最高浓度(称上限)称爆炸

极限。

举例:汽油爆炸极限2~6%,乙炔爆炸极限1.5~6%

三、燃烧原理在明火作业中的应用

1.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案例一:1984年1月28日下午3时19分某铝制品厂╳╳╳副厂长同意在抛光车间3#洗尘管(禁火区)上补焊动用明火而导致在吸尘管内清除铝抛灰的一名老工人

高╳╳死亡。

事故原因:违章指挥。

案例二:2003年4月18日上午10时15分╳╳船厂2名装配工在1700箱集装箱船机舱内地轴尾部切割固定地轴用槽钢时,火星溅落,引燃地轴下面油污水起火成灾,

导致2名油化工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违章动火。

2.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①动火管理制度的原则

A、企业各级领导和生产指挥人员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严格贯

彻落实动火管理制度。

B、确定禁火区域的“四大原则”——即“火灾危险性大,发生

事故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对不同部位的危

害程度进行确定一、二、三级禁火区。

C、企业安全消防管理部门及人员应认真督促动火管理制度的

执行。

D、根据一、二、三级禁火区采取相对应的一、二、三级明火审

批制度。

②三级动火审批制度

A、一级动火—是指在特别危险区域、重点要害部门(或部位)

和影响较大的场所动火,由动火的车间或部门领导提出申

请,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由安全、消防保卫部门现场审核

提出意见,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或总工程师

批准后,才能动火。

B、二级动火—是指在危险性较大的区域和重点要害部位动火,

由动火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安全、消防保卫部门现场审核同

意后,经动火部门领导批准,方可动火。

C、三级动火—是指在危险性不大的场所、部位动火,由申请动

火车间部门领导批准,并报安全、消防保卫部门登记备案,

即可动火。

③动火审批、操作、监护人员职责

A、动火审批人员职责

a.必须熟悉动火作业“十不烧”等有关规定。

b.掌握一、二、三级动火作业范围划分和审批制度。

c.在动火前对作业点四周上下(包括隔层)进行认真检查。

d.检查、督促动火作业人员、监护人员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e.审批时,具体安全措施要明确。

B、动火操作人员、监护人员职责

a.必须熟悉动火作业“十不烧”等有关规定。

b.在动火前对作业点四周上下(包括隔层)进行认真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