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 6.1 面积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第6章第1节的内容,即面积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面积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能够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面积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面积单位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能够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面积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教室的地面,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地面,引导学生思考教室的地面面积大小。

2. 面积概念的讲解: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用粉笔圈出一个区域,告诉学生这个区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3. 面积单位的讲解: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

4. 面积计算的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面积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面积,然后用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的计算面积 = 长× 宽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和宽,然后用面积单位计算课桌的面积。

答案:课桌的面积为平方分米。

2. 请用尺子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和宽,然后用面积单位计算房间的面积。

答案:房间的面积为平方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面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能够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面积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题是“认识面积”,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认识面积。

我们会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教材中,第75页至第76页的内容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面积。

同时,我还准备了面积计算器,以备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需要。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比如一个花园的面积,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面积的概念。

接着,我会讲解面积的定义,以及如何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具来测量物体的面积。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面积的定义,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测量家里的某个物体的面积,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大小。

答案需要写明物体的名称,以及它的面积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程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测量它们的面积。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面积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和情景引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 familiar 的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面积。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一个花园、一个教室等,让学生们能够将面积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认识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认识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积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学习第103页到第104页的内容,来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了解如何用面积单位来衡量图形的大小,并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面积单位来衡量图形的大小。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模型,以及一些面积单位的小方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拿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模型,问学生们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学生们可能会根据形状和边长来判断,但我会让它们感受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面积,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2. 面积的概念:我会向学生们介绍面积的概念,解释面积就是图形所覆盖的平面的大小。

我会用面积单位的小方块,来展示如何测量和表示图形的面积。

3. 比较面积大小:我会让学生们用小方块来测量不同的图形,并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我会引导学生们发现,即使形状不同,只要面积单位相同,我们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4. 面积的计算:我会教学生们如何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我会用例题和练习题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和比较图形的面积。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图形所覆盖的平面的大小面积单位:小方块比较面积大小:形状不同,面积单位相同,即可比较计算面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小方块测量下面的图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答案:1.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今天的学习顺利进行,学生们对面积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也能够用面积单位来比较和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说课稿-6.1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说课稿-6.1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说课稿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教案: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7页至第60页。

内容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单位的学习。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 面积的计算:让学生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比较面积。

3. 面积单位的学习: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让学生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物体的面积。

2. 让学生掌握面积的单位,能够进行面积的单位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单位的换算。

难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以及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张。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教室的地面和墙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面积。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

2.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计算物体的面积,教师巡回指导。

三、面积单位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让学生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2. 学生动手操作,用不同的单位表示和比较面积,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选取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并板书解题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面积的概念: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六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面积的认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的计量单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以及一些面积的计量工具,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地面,并提问他们是否能说出教室地面的面积。

2. 概念讲解:我会利用教具,向学生讲解面积的概念,并让他们亲自体验测量面积的过程。

3. 单位讲解:我会向学生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等,并让他们进行实际的测量。

4.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以此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5. 随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解题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测量他们家客厅的面积,并计算出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同时我也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材料,让学生进行延伸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和面积的计量单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的概念2.能够计算面积3.掌握测量面积的方法教学重点1.面积的概念2.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确定图形边界2.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笔等教学用具2.学生准备作业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观察课程封面上的图形,并问学生知不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

2.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并让学生想想如何描述这些共同特征。

2. 新课学习1.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二维图形所覆盖的区域大小。

2.讲解面积计算方法:对于常见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都是基于某个公式,如: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矩形面积=长×宽等等,通过示范实例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面积:–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第1页练习。

–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计算面积的方法,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讲解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讲解复合图形的概念:由多个简单图形组成的图形称为复合图形。

2.讲解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于复合图形,首先需要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图形,再分别计算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并将它们相加。

3.通过示例演示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第2页练习。

–让学生自己分解复合图形,计算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并将它们相加,最后算出复合图形的面积。

–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让学生掌握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4. 实验练习1.分发作业并布置课后作业。

2.让学生在课后练习更多的面积计算题目。

3.按照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面积的概念,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够尝试计算复合图形的面积。

3.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将会进一步学习到更加复杂的图形以及计算它们面积的方法,需要继续努力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初步掌握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蒙眼猜书”指名同学上台演示,蒙上眼睛猜猜哪本是数学书,哪本是字典?并说一说理由。

教师引入课题。

板书:认识面积二、活动探究,初步认识面积含义1、“看一看摸一摸”直观感知,体会面积含义(1)理解并自由说:课本封面的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字典封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

(2)用“面积”这个词比较一下课本封面的面积和字典封面的面积的大小。

教师提问,比较字典大小和字典封面的大小之间的区别。

(3)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你能像上面这样说一说,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吗?(指名回答)大家能够再举例比一比,说一说吗?(4)师生交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可以使用“观察”法。

2、“画一画比一比”丰富对面积含义的认识(1)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图形①、②,把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后小组交流并汇报,教师板书:重叠(2)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图形,再与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一些。

(学生动手操作,并同桌交流)(3)出示课本第60页第5题: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同桌交流。

3、数一数比一比,加深对面积含义的认识(1)拿出图形③和④,你能比较下面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和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比较面积的方法,并板书:数格(2)在方格纸上纸上画有12个格子的长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3)出示60页想想做做第4题,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三、集体交流,全课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四、拓展思考:两个图形,第一个图形有4格,第二个图形有6个,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多媒体展示,并引导思考:判断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板书:认识面积观察比较面积大小重叠数格。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第一节《认识面积》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情景中的面积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实物模型、面积计算器等教学工具,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教室地面、桌面等实际情景,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

2. 面积的概念:讲解面积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面积的含义。

3. 面积的计算方法: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面积的计算技巧。

4. 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

5. 实际情景中的面积计算: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算方法、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等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作业设计答案:略2. 题目: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良好,但部分学生在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将面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面积的含义》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图形卡片、面积计算器等。

2.准备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游戏中的图形特征,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向学生解释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面积计算器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计算面积的方法和心得,巩固对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6.1认识面积 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6.1认识面积  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 58——60 页“面积的含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两个面积近似的长方形、小方格、小长方形、圆片、透明方格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两块大小不一的田地,狮子大王要把两块地分给温顺的山羊和狡猾的狐狸,你猜狐狸会选择哪块地?为什么?2.咦,我听见一个新的词语,(板书:“面积”)听说过“面积”这个词语吗?那你们知道“面积”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大小)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了解下“面积”?(完善课题板书:认识面积)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1.多感官参与,体验感受。

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1)出示情境图,这是什么地方?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你想说什么?(3)通过观察发现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说一说——初步感知认识面积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你会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吗?摸一摸——感受每个面有自己确定的大小。

摸数学书的封面。

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的封面在哪儿?请你们和老师一起,慢慢地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认真地摸出它的全部。

看一看,老师怎么摸的(课件展示)你也像这样摸一摸,静静地感受它的大小,感受到了吗?闭上眼睛想一下封面的大小。

摸课桌的面。

请把书放进桌肚里,再像刚才一样慢慢地认真地摸一下你的桌面,摸出这个面的全部,感受它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下桌面的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苏教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56页,认识面积。

面积是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一种量。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并认识面积,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面积的概念,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意义,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意义,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面积单位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面积单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相同大小的长方形,一个放在桌子上,一个放在地上。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两个长方形的表面大小一样大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感受面积的概念。

2. 认识面积(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提问:“长方形的表面大小怎么表示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可以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来表示面积。

3. 认识面积单位(5分钟)教师出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实物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表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

4. 面积单位的换算(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6.1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 认识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单位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并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面积单位3. 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

2. 教学难点: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利用直观教具,如面积模型、方格纸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如比较两个房间的面积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 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通过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概念。

3. 学习面积单位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

4. 面积的计算以长方形为例,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5. 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利用方格纸,让学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面积相等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完成质量。

3. 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课题名称: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面积的概念和单位2. 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2. 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纸片3. 彩色粉笔、直尺、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如书本、桌子、墙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引出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二、新课讲解1. 课本原文内容:“面积是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可以用重叠法、比较法等方法。

”2. 分析:面积是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这是面积的定义。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这是面积的单位。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可以用重叠法、比较法等方法,这是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吗?2. 例题讲解: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5厘米× 3厘米 = 15平方厘米。

四、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图形纸片和教具。

2. 小组内讨论:如何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3.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提问问答1. 提问:什么是面积?2. 提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3. 提问: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有哪些方法?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列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说明理由。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面积》苏教版(2023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面积》苏教版(2023秋)
3.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用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求解实际问题,掌握“长×宽”的面积计算公式。
4.面积的实际应用: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面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认识面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发展对平面图形占据空间大小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占据空间大小的量。它是我们衡量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关键指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测量课桌的面积,可以通过“长×宽”的方法来计算。这个案例展示了面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举例: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的面积,如课桌、书本等。
(3)面积单位及换算: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举例:在生活中找到不同面积单位的实际应用,如房屋面积、地砖面积等。
2.教学难点
(1)面积概念的理解: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把握其本质。
突破方法:采用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他们对面积的认识更加深刻。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活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可以在活动前增加一些简单的操作培训,让学生们熟练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6.1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1认识面积(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6.1 认识面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面积”。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面积的概念、单位以及如何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具体内容包括:1. 面积的概念: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2. 面积单位:学生学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种面积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比较面积大小: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面积单位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两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大小的。

2. 学习并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种面积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学会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能够使用面积单位进行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面积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平面物体,如圆柱、圆锥等,如何理解其表面的大小。

2. 面积单位的换算,特别是从平方米到平方厘米的换算。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的理解,能够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大小。

2. 面积单位的学习和掌握,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剪刀、彩纸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地面的大小,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大小。

2. 面积的概念:通过触摸和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引入面积的概念。

3. 面积单位的学习: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三种面积单位,并讲解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比较面积大小:让学生使用面积单位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两种方法。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如何使用面积单位比较图形的大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苏教版) 6.1 面积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苏教版) 6.1 面积的认识教案

《面积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加深对面积的认识;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初步认识面积的意义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了解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厉害!能通过认真观察获取信息,这也正是我们数学上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认识新姚小学吗?今天朱老师就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新姚小学进行为期40分钟的旅游好吗?瞧,新姚小学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教学楼——映雪楼!【课件呈现新教学楼图片】映雪楼漂亮吗?映雪楼长45米,宽20米,高18米,建筑面积2865平方米!在我的这段话中,你有没有哪个词不理解的!面积,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这么多问题呀!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面积的认识!(贴板书)两个字不理解,那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决?面?啥叫面?你能给它组个词吗?哪里是桌面?你能向我介绍一下你身边物体的面吗?(脸面,桌子面,墙面,地面),教师特别关注:物体和面之间的区别,重点将周长和面积区分开二、亲身体验,丰富对面积意义的认识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课件点击)师:你先摸摸桌子的表面,再去摸摸文具盒的面。

你有什么发现?对呀!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桌子)面的大小叫做桌子的面积(一起说一遍),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件呈现】你还会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教师提醒:说的时候,语言加动作(用手掌),那就更加到位啦!三、灵活比较,加深对面积意义的认识(小标题)(一)摸、说面积。

师:既然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你会比较出两个面的面积的大小吗?让我们一起来看“面积我来比”,期待你们有更精彩的表现!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也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里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说课稿-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说课稿-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说课稿-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能够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来表示图形的面积。

3. 学会使用面积工具(如面积格)测量简单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 学会使用面积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用面积单位来表示图形的面积。

2. 学会使用面积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1. 理解面积的概念,尤其是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2. 学会使用面积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面积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提问:这些图形的大小如何表示?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面积的含义,让学生理解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介绍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让学生知道如何表示图形的面积。

3. 演示如何使用面积工具(如面积格)进行测量,让学生学会使用面积工具。

3. 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面积工具和几个平面图形。

2. 让学生用面积工具测量这些图形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3. 让学生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什么是面积?如何表示图形的面积?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计算过程,总结测量面积的方法和技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是用来描述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标准单位来测量面积。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面积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面积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来探究面积。

3.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 理解面积的概念。

2. 学会测量面积的方法。

### 教学难点1. 理解面积的概念。

2. 学会测量面积的方法。

##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

2. 实际操作法。

3. 探究学习法。

##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面积测量工具(如直尺、方格纸等)。

3. 实物模型。

##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面积现象,如房间的面积、桌子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关注面积。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面积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大小。

3. 讲解面积的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4. 演示如何用面积测量工具(如直尺、方格纸等)来测量面积。

### 三、实际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图形的面积。

2.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 四、探究学习(10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吗?2. 引导学生探究计算面积的方法,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让学生尝试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并进行验证。

###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认识面积丨苏教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认识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第一教时“面积的含义”。

(2)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类比认识长度的方法结构和数学思想方法,展开认识面积的探究,也为后续进一步类比认识体积奠定学习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学会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究比较面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3.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二、学情分析1.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从线到面,从长度到面积,从一维到二维的发展,是学习几何知识的一次突破和飞跃,也是今后进一步认识学习立体图形、体积单位的基础。

2.虽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于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在生活中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但是在实际认识面积概念时仍旧会受长度单位负迁移的影响,而且在表述概念的过程中,面与体常常不分。

3.鉴于以上的思考,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用类比研究长度单位的方法结构和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法、学法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入手,通过“材料感知——聚类分析——归纳提炼”这样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形成面积概念,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平面图形的大小比较,体验“观察、重叠、借助工具到统一单位,测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具袋、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导入: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有面预设:游泳池的水面、钟面、叶子的正面、手掌面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物体都有面(一)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1.感知物体的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重量、货币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本章节通过让学生认识面积、面积的计算以及面积的单位等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准备面积计算的工具,如尺子、剪刀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桌子、书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表面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面积计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面积计算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桌布的大小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方法,方便学生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初步认识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了解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厉害!能通过认真观察获取信息,这也正是我们数学上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认识新姚小学吗?今天朱老师就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新姚小学进行为期40分钟的旅游好吗?
瞧,新姚小学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教学楼——映雪楼!【课件呈现新教学楼图片】映雪楼漂亮吗?映雪楼长45米,宽20米,高18米,建筑面积2865平方米!在我的这段话中,你有没有哪个词不理解的!面积,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这么多问题呀!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面积的认识!(贴板书)两个字不理解,那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决?
面?啥叫面?你能给它组个词吗?哪里是桌面?你能向我介绍一下你身边物体的面吗?(脸面,桌子面,墙面,地面),
教师特别关注:物体和面之间的区别,重点将周长和面积区分开
二、亲身体验,丰富对面积意义的认识
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课件点击)
师:你先摸摸桌子的表面,再去摸摸文具盒的面。

你有什么发现?对呀!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我们把(桌子)面的大小叫做桌子的面积(一起说一遍),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件呈现】
你还会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教师提醒:说的时候,语言加动作(用手掌),那就更加到位啦!
三、灵活比较,加深对面积意义的认识(小标题)
(一)摸、说面积。

师:既然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你会比较出两个面的面积的大小吗?让我们一起来看“面积我来比”,期待你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也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里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

开始吧,孩子们!
教师引领:刚才我好像听个别同学说的
课件呈现:请看屏幕,这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对呀,这是它的周长,那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在哪里呢?
教师强化: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周长和面积的表述一定要精确!
(二)玩转面积,建构方法
1.师生互动,生成方法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来做面积大小比较的示范动作!
师:谢谢这两位朋友!我能不能和你握个手?你的手掌面和我的手掌面相比较,哪个手掌面的面积大?
师:像这样一看就知道面积大小的方法,我们叫它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你们俩的手掌面的面积哪个大?能一下子看得出来吗?哪位同学帮我想个办法?
非常好!你的方法非常重要!你是把他们两个人的手( )在一起,那你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重叠法!)我建议大家为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最热烈的掌声!
我们又会了一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板书:重叠法)
2.活学活用,男女
PK
刚才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但是我没有看清楚是男孩子优秀还是女孩子表现更出色。

这样吧,我们男女生来个pk赛吧!请拿出朱老师发给你的图形(男正:边长3厘米;女长5宽3),我们来个涂色比赛。

请男女同学各选一个代表上台!预备,开始!
下面我宣布男生获胜!女孩子有话要说?你是怎么知道面积的大小的?(实物展台)你非常棒,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为她的精彩表现鼓鼓掌!貌似刚才的一些题目都太简单了,我能出稍微难一点的题目考考你们吗?
3.挑战难度,提炼方法
(出示两个二号图形)
教师:大家来帮我看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如何?
你说……,你说……,
师:现在有两种答案,你同意谁的观点?现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呢?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值不值得研究?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两个图形,在小
组里好好研究一下!
预设:如果有孩子用重叠后比较剩下图形大小的方法,首先给予肯定,然后让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有点麻烦,然后另辟蹊径!
嗨,观察法能够比较得出来吗?重叠法呢?它们两个图形面积非常接近,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啦!咋办呢?啊哈,我知道方法了!远在天边,近在地上!你知道了吗?我们的地面被水磨石分成一块一块的。

一数格子就知道地面的大小了!如果我们的图形上有格子该多好呀?你需要什么?——格子来了(当场分发格子纸)请你们立刻告诉我它们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结果了吗?
课件演示的时候,运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复制功能,拖动网格,数出它们的格子数!
反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几种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对呀,第一种,观察法,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种,重叠法;第三种,数格子的方法。

看来新姚小学教室里的数学难不住你们,咱们走出教室,到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室去走走,你敢不敢跟我一起来,接受我的挑战!
四、勇闯四关,初步运用面积的意义
有勇气!我们每个行政办公室都给你们布置了一道难题,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请大家拿出平板电脑,快速完成相关测试题,勇闯四关!
第一关:这是校长室的一副中国地图。

先说正确率。

你是哪个省的?江苏省(课件)再给你三个省,你能告诉我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教师的评价:我发现你的速度最快,你能告诉大家你用啥方法一下子就发现了呢?
我们来看具体的数据,检验一下你们是否正确!
完全正确,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看把你美的!
第二关:这是教导处赵主任给大家的一条题目。

先说正确率
师:这条题目你能快速判断出来吗?你需要朱老师提供什么?
师:这四个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你是怎么数出来的?(第4副图形的面积由来有好多种方法:最好能够生成割补法)
师追问,像这样一割一补的方法,你给它起个名字。

评价语:能告诉朱老师你的名字吗?我今天非常荣幸的认识到白蒲小学三年级如此聪明的你以及你命名的割补法!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让我们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这是新姚小学远景规划图,放在总务处。

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请看大屏幕,生活区的面积和办公楼的面积相比?与葡萄架呢?让我们再闯第四关:
第四关:用四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由六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先呈现正确率:大部分同学会选六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最后一关有这么简单吗?
师追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六个的一定大吗?
课件展示的时候,运用电子白板的遮幕功能,先通过拉幕出现题目,再出现图形!
师:看来用数格子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五、反思提升,内化面积的意义
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40分钟智慧之旅即将结束,你们走进映雪楼,参观了我们的教室、走进了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室!下面就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六、实践作业,外显面积的大小
小小设计师:
新姚小学正在招聘设计师,各位既然来了,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请看课件:
新姚小学设计院要招聘设计师:通过设计一幅或几幅面积是12个格子的图形或图案。

设计要求:如果你是设计图形,我们就比一比谁设计的图形多而且有规律。

如果你是设计图案,我们就比一比谁设计的图形美观、有创意。

实物展台展示优秀作品!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六.课外延伸,拓展面积的意义
早就听张老师说她们班上的孩子同学个个都是精英,今天一见果然名副其实!你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知道面积的意义、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真了不起!作为奖励,朱老师送两条题目给你们课后研究好吗?
课后小博士: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除了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的方法外有没有其它方法?
2.不封闭图形有面积吗?
孩子们今天的旅游到此为止,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观察法重叠法数格法割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