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138课程名称: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Synthetical Environmental Design 先修课程:室内设计基础环境艺术概论总学时:80(讲授与实例分析:15 方案辅导与讲评:25 方案设计: 4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四年级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单项设计课程之后,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检验的一门强化训练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先进的设计理念、立足于建立开放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的知识结构。

掌握最新设计方法和行业法规,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理想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从设计到施工、从虚题到真题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实际工程技术的全面了解及掌握。

注重对学生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和设计规范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概述(课堂讲授 1学时)主讲老师:陈华新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本章难点:如何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如何掌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达到能够独立设计的目标。

第二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课堂讲授 5学时)主讲老师:陈华新、吴江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相关内容。

本章难点: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第三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人文理念与作品赏析(课堂讲授 3学时)主讲老师:薛娟、侯宁本章重点: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

本章难点:如何将现代建筑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出“以人为本”的舒适空间。

第四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创意与表达(课堂讲授 2学时)主讲老师:吴志锋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思维过程、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创意表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教学大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教学大纲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将涵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2.使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环境设计原理、色彩理论、构图原则等基础知识;2.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技能:包括手绘技法、设计软件运用、模型制作等实践技能;3.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案例,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4.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环境设计项目,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授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2.案例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经典案例,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意能力;3.导师指导与学生独立设计: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独立思维;4.团队合作与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参与团队设计项目,学生共同协作完成设计任务,并组织设计作品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2.设计作品评价:评价学生设计作品的创意性、实践性和专业性,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3.学术论文评价:要求学生提交学术论文,评价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五、教学资源1.教学人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设计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2.教学设施: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计实践设施,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3.教学资料:学校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和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创作思维、方法;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设计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创意与创新思维能力,胜任设计师工作;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设计学概论》
2. 主要参考书
《艺术设计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学分:3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程36学时,实践课程12学时)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对于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概念和意义1.1环境保护的定义和范围1.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2.2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与实施2.3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概述3.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评估3.2环境质量评估的概念和方法3.3环境监测与环境检测技术4.大气环境保护4.1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4.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4.3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5.水体环境保护5.1水体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5.2水体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5.3水体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6.土壤环境保护6.1土壤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特点6.2土壤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6.3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案例分析7.生态环境保护7.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2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7.3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方法7.4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8.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8.1环境风险的概念和评估方法8.2环境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方法8.3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课堂讲授,通过PPT、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2.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设计环境监测方案和环境评估报告等。

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成绩等;2.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涵盖课程理论知识;3.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涵盖整个课程的内容;4.实践报告:根据实验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相关的实践报告,并按时提交。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滕国祥.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参考资料:1.魏长仁,等.环境保护技术与法规.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2.孟家森,等.环境保护工程原理.中国环境出版社,2024年.3.李国平,等.环境科学原理与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和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设计学研究范畴及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知识。

2.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掌握学习方法, 熟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 主要内容、课程之间逻辑关系, 学会掌握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3.了解国内外环境设计行业发展趋势, 以及专业学科在该产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现
实意义;了解应用型人才与职业岗位技能之间技能学习的方法。

4.在掌握环境设计的行业发展前景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环境设计调研的方法设置、内容设计及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5.加强环境设计的形式认知与思维训练, 并以此为指导, 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环境设计制图的基本学习方法, 掌握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的基本学习方法。

形成一定的
环境设计的专业素养。

6.通过本课程的系统了解, 具备一定的环境设计审美的基本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 具备一定的方案前期调研策划及展演陈述技能;具备一定的独
立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建议教材
1.《环境设计》
2.《环境艺术概论》
主要参考书
1.《设计导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设计概论总学时数32 讲课学时32实践学时周学时4多媒体32市场调研、考察0学分 3实验习题 4作业小结0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适用专业及年级环境设计/二年级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设计概论》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群——必修选用教材王烨:《环境设计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12月01月第一版主要教学参考书1、陈正俊:《设计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03月第一版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09月第一版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环境设计概论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入门课程。

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形象的语言诠释抽象理论。

本课程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概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从基本概念、设计领域、设计元素和设计方法等多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全面剖析。

本门课程的学习也会为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1、目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当今环境设计领域中的观念、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基本。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是从环境设计角度,结合环境设计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全面论述建筑和建筑群所构成的空间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的基本理论、发展历史、设计领域、设计方法等理论课题,并且结合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实践目的:通过对环境设计概论课程理论内容的掌握,能够将之运用在环境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之中。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有所理论升华,为今后的设计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丰富设计知识的储备。

2、要求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工作严谨、保证构思时间和策划质量。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概念的系统阐述,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对环境设计专业有所认识,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A0702043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2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总体上讲,艺术学理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同时,普通艺术学以整个艺术为研究对象,又包括音乐学、舞蹈学、喜剧学、电影学、美术学等具体的艺术理论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性特点。

本课程的学习,着重介绍艺术学的最基本的一些原理,主要是艺术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创作、作品和鉴赏、以及各门艺术的基本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尤其要从文化角度带领学员对五大艺术门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中外古今许多著名艺术家与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提高学员的审美水平、艺术修养,以及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第一章艺术的本质特征(共2学时)1。

教学内容(1)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2.重点与难点重点:艺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3。

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4。

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景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景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实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景观设计的概念、原则、流程等基本知识,理解景观设计师的角色及职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了解景观设计师的角色及其职责;3.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景观设计的定义和意义a.景观设计的概念解读b.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c.景观设计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效益2.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a.美感原则:比例、对称、平衡、节奏等b.功能性原则:舒适性、可持续性、易维护性等c.环境原则: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等3.景观设计师的角色和职责a.环境规划和设计师职业概述b.景观设计师的特质和技能要求c.景观设计师与其他专业的协作合作4.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a.项目调研和分析b.概念设计和设计方案c.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管理d.成果评估和后期维护5.创新思维和设计实践a.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灵感b.设计作品的审美表达和艺术性探索c.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达基本理论知识;2.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模拟景观设计项目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展示与评议:学生进行课程设计作品的展示,教师和同学进行评议与讨论。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课程设计作品:学生提交设计作品,进行评审;。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53002学时:32学时学分:2 分适用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丁朝虹、宋眉,《设计概论》,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年刘海平,《设计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该课程是为艺术设计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旨在通过对设计的发展、设计的类型以及设计的特征的总结,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发展、类型、特征和本体方法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设计学的本体理论以及设计创作理论,从而在实际创作中得以提高自身的思想和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知识的繁琐堆积,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设计的发展1、基本内容:设计概论概述:现代设计之前、现代设计产生、现代设计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3、教学重点难点:艺术设计内涵的演变和如何理解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传达的基本内涵。

4、教学建议:该课程是逻辑谱系较强的理论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为避免理论的抽象所带来的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现代设计中的经典案例,以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设计概论的基本内容,而且能够从中学到艺术设计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是设计审美能力及独立的设计观念。

第二章:设计的类型1、基本内容: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关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其思考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类型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种设计形式的诉求目的和特点。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设计概论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分:3总学时:48预备知识:无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设计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设计的概念、发展历程、设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设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培养学生的设计文化和设计伦理意识。

三、教学内容1.设计概论的概念和范畴1.1设计的定义和特点1.2设计的范畴和分类2.设计的发展历程2.1古代设计史2.2近代设计史2.3当代设计史3.设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3.1设计思维与创新3.2需求分析与用户研究3.3创意生成与评价3.4设计实施与评估4.设计的影响因素4.1技术因素4.2经济因素4.3社会因素4.4环境因素5.设计文化与设计伦理5.1设计与艺术5.2设计与生活5.3设计伦理与社会责任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设计概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设计案例,让学生理解设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设计问题的分析和创意生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课堂练习:布置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对设计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与讨论、课堂练习成绩等。

2.作业:包括设计案例分析、设计报告撰写等。

3.期末考试:考察对设计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艺术系环境设计教研室编2014年6月6日适用专业层次理论课学时实践课学时总学时学分课程性质考核方式环境设计专业本科32 32 2.0 专业基础课考查课先修课程立体构成、建筑制图、电脑设计辅助设计二、课程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其他1 第一章环境设计的概念 32 第二章环境设计的源流 33 第三章环境设计的现代发展 3.54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绿化设计 2.55 第五章建筑艺术设计 36 第六章室内环境设计 37 第七章公共艺术设计 58 第八章园林景观设计 39 第九章环境设计的方法 6合计32总计32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环境设计的概念教学重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背景和设计的相关理念。

教学难点:设计的实施内容、设计的工作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通过对环境艺术这个专业概念的系统阐述,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所认识,并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介绍,让学生能够对本专业各个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及分类,掌握不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一节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⑴主要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界定,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背景,生态环境与艺术设计,人类文明与艺术设计,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

⑶问题与应用:知道为什么产生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了解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对当今社会文明的意义。

第二节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理念⑴主要内容:视觉艺术;文化遗产;相关设计专业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的感官与艺术形式,视觉艺术的时空观念,视觉与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遗产界定的环境意义,城市规划专业,⑶问题与应用:视觉艺术产生的原因,为什么要研究视觉艺术,文化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造型艺术的关系。

第三节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内容⑴主要内容:总体控制设计内容、选项控制的设计内容、空间形态过度的设计内容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体控制设计内容的目的,总体控制的对象与要素,城市设计的层面、建筑设计的层面、室内设计的层面⑶问题与应用:了解总体控制设计内容,掌握总体控制的对象与要素,掌握城市设计的层面、建筑设计的层面、室内设计的层面的控制方法第四节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方法⑴主要内容:协调融通的工作方法、设计创意与设计表达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协调融通的工作方法,主导设计概念的策划,技术因素融通,社会因素融通与社会价值的体现,设计创意与设计表达⑶问题与应用:设计创意的基础,设计创意的思维方式,设计表达的意义。

第二章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尺度教学重点: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影响尺度的因素、不同范围的尺度观。

教学难点:尺度概念的意义、不同范围的尺度观。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尺度是空间环境设计中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我们对环境及环境要素在大小的方面进行评价和控制的度量。

尺度在空间造型的创作中具有决定意义。

在空间设计中如果没有对几何空间的位置和尺度进行任何限制性制定,也就不可能形成任何有意义的空间造型,从最基础的意义上说,尺度是造型的基本必备要素。

第一节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⑴主要内容:空间尺度的意义、空间尺度概念的分类、尺寸、尺度、比例、模数制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空间尺度的意义,空间尺度概念的分类,尺度概念,人体尺度。

⑶问题与应用:整体尺度的把握、尺度的协调与对比第二节影响尺度的因素⑴主要内容:人的因素、技术的因素、环境的因素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的因素,人体尺度与动作空间,知觉与感觉因素,行为心里因素,材料的尺度,空间结构形态尺度⑶问题与应用:人体尺度与动作空间的关系,知觉与感觉因素、空间结构形态尺度、视错觉的运用第三节不同范围的尺度⑴主要内容:不同范围的尺度、不同范围的尺度观、规划与景观的空间尺度、建筑的空间尺度、室内的空间尺度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自然环境尺度,人工环境尺度,不同范围的尺度观、规划与景观尺度的分类、外部空间构成尺度、正常尺度、超长尺度、建筑的空间尺度⑶问题与应用:了解不同范围的尺度内容,掌握在空间尺度上跨越了不同专业的尺度范围,掌握不同范围的尺度观、规划与景观尺度的分类、外部空间环境的度量、形成外部空间的尺度。

第三章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形态教学重点:了解形态构成要素,认识空间形态在设计中作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空间形态的类型的判断和空间形态的设计应用。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很大程度上要依托空间展开设计,在设计中,对空间形态的认识、了解对开展设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帮助作用;对空间形态类型及其不同形态的性格特征的了解,是学习的要点。

第一节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⑴主要内容:概念要素,视觉要素,点、线、面、体,点的心理感受特征,线的心理感受特征,面的心理感受特征,体的心理感受特征。

空间形态的实体要素、虚体形态——空间的创造及相关要素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尺度的基本概念,空间尺度的意义,空间尺度概念的分类,尺度概念,人体尺度。

⑶问题与应用:掌握概念要素、视觉要素的具体内容,熟悉各种形的基本要素给人的心理感受特征。

第二节空间形态的构成⑴主要内容:几何形、自然形、非具象形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的两大特性:限定与导向,基本形态要素,面的构图作用,图底关系,线、面的空间限定,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⑶问题与应用:限定与导向的特性,单一建筑空间的形成手法的应用、图与底的关系、空间形态如何设计第三节空间形态的构成模式⑴主要内容:静态实体构成、动态虚拟构成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静态实体构成的内容,动态虚拟构成的内容⑶问题与应用:了解静态实体构成的内容,掌握动态虚拟构成的内容,会运用静态实体容、动态虚拟构成进行空间设计。

第四章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组织本章重点:功能与空间组织、不同类型的空间组织方式。

本章难点:不同类型的空间组织方式。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空间中组织是设计的基本任务之一,了解功能与空间组织相互作用性是做好设计方案的基础;掌握室内外空间的几大类型空间组织对于设计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功能与空间组织⑴主要内容: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组织特性分析、功能空间组织、交通空间的组织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功能与空间组织,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组织特性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组织特性分析,室内空间类型。

⑶问题与应用:掌握功能与空间组织、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组织特性分析,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组织特性分析,室内空间类型。

第二节建筑外部空间组织⑴主要内容:中心式空间组织、带状或流线式空间组织、放射式空间组织、星座式或组团式空间组织、自由散点式空间组织、棋盘格式空间组织、互动或借景式空间组织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心式空间组织,带状或流线式空间组织,放射式空间组织,星座式或组团式空间组织,自由散点式空间组织,棋盘格式空间组织,互动或借景式空间组织⑶问题与应用:中心式空间组织,带状或流线式空间组织,放射式空间组织,星座式或组团式空间组织,自由散点式空间组织,棋盘格式空间组织,互动或借景式空间组织的形成原因及适用环境。

第三节建筑内部空间组织⑴主要内容:集中式空间组织、线式空间组织、放射式空间组织、组团式空间组织、“浮雕式”空间组织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限定的方法、集中式空间组织、线式空间组织、放射式空间组织、组团式空间组织、“浮雕式”空间组织⑶问题与应用:下沉式空间,地台式空间,凹室与外凸空间、回廓与挑台等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第五章环境艺术设计的处理手法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形式美的处理手法、各种设计要素的应用效果教学难点:对于自然要素内容的充分认识和实际设计中要素应用的效果的预见性把握。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旨在建立环境的组织化和结构化的方法。

环境的美化与装饰的首要原则在于将设计的基本元素整合为一个综合体。

在本章学习中,要求学生对各种设计组合要素的分项内容及综合效果有一个基本认识与了解。

第一节形式美的处理手法⑴主要内容: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微差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构图法则,形式美,风格,色彩和材料。

⑶问题与应用:掌握色彩和材料的统一和变化、风格的统一与变化,不对称均衡,动态均衡、连续韵律、渐变韵律第二节利用自然要素的处理手法⑴主要内容:光、风、水、声、植物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自然光环境设计,人工光环境的设计,开发和利用,声景,乔木、灌木、竹类、藤木、草本植物以及草坪的配置⑶问题与应用:掌握自然光环境设计,人工光环境的设计,开发和利用,声景,乔木、灌木、竹类、藤木、草本植物以及草坪的配置。

第三节利用装饰要素的处理手法⑴主要内容:色彩、图案、质感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整体统一的原则、人对色彩的感情规律、要满足环境空间的功能、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设计风格造型与色彩搭配⑶问题与应用:掌握人对色彩的感情规律、要满足环境空间的功能、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设计风格造型与色彩搭配。

第四节利用艺术品的处理手法⑴主要内容:绘画、雕塑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壁画和挂画、壁画主要有三种形式、雕塑⑶问题与应用:会灵活运用壁画和挂画、雕塑等艺术手法来设计室内空间第六章环境艺术设计的处理手法教学重点:室内设计方法、了解室内设计类型教学难点:不同类型空间的设计方式、设计程序步骤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个重要分项,也是现在行业中庞大的实际设计种类,对于室内设计方法、设计工作程序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室内设计中几大类型的设计项目,在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代表性,不管是在设计方法、设计风格、材料、照明等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代表性,这些是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专业的知识要点。

第一节室内设计方法⑴主要内容:室内设计思维、室内设计表达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设计思维渠道,对比综合分析过程,图解形象思维方式。

⑶问题与应用:掌握设计思维渠道,对比综合分析过程,图解形象思维方式,能独立的进行设计项目的构思和表达等方案的能力第二节室内设计程序⑴主要内容:室内设计一般工作程序、室内设计的方法步骤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协调融通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方法步骤⑶问题与应用:掌握室内设计一般工作程序、能独立的完成室内设计的方法步骤。

第三节室内设计类型⑴主要内容:居住空间设计、工作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⑵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家居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家居空间设计的含义、室内设计六要素、家居空间的基本划分及要求、设计要求与措施、客厅、餐厅、卫生间、书房⑶问题与应用:掌握家居空间设计的基本理念、家居空间设计的含义、室内设计六要素、家居空间的基本划分及要求、设计要求与措施、能独立完成客厅、餐厅、卫生间、书房等常见居室空间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