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关系

合集下载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格局及趋势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格局及趋势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格局及趋势作者: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张莉信息来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时间:2010-06-28 11:28:00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具体体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和合作,是我国的一贯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稳定发展,对外贸易不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我国与各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经贸关系的重要标志。

(一)深刻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确立世界贸易大国地位1、与贸易伙伴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第一大出口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1978年至2009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扩大至22072.7亿美元,共计增长了105.9倍,其中,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至7916.1亿美元;出口由97.5亿美元增至9690.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71.69及98.4倍。

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达到9%,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其中,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进口则仅次于美国、德国,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更是迅速上升,1999年,世界前五大出口国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

五国共占全球前40大国家出口值的43%,中国排名第九,2009年,中国已越居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年均增长率为20%,比美国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6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仅仅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表1978-200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及出口额在世界的比重和位次资料来源:根据WTO统计数据计算2、与贸易伙伴服务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位列世界第五服务贸易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贸易伙伴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也随之表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随着中国的经济日益发展,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和发展。

中国的外贸、外资和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货物进口国。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一、贸易领域的变化与发展中国的外贸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轻工纺织品出口为主,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出口范围和贸易方式也逐步丰富起来。

目前,中国商品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货物进口国。

据统计,2019年中国进出口总值约为4.7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值为2.5万亿美元,进口值为2.25万亿美元。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出口产品也日趋高端化和多元化。

中国的高技术和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逐步提升,各类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智能家电等均出现了出口增长的趋势。

同时,中国还在进一步优化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附加值,推动贸易结构的升级转型。

二、对外投资领域的变化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投资也不断增加。

从2002年至2019年,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2.1万亿美元。

这些对外投资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领域。

除了企业,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计划,并在逐步向海外扩张。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将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有利于加强国际社会间的经济联系。

三、外汇储备领域的变化与发展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基础。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之一,截至2019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1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规模不断扩大,说明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需求持续增加。

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政策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

中国央行推出多项支持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的政策文件,并试图改变外汇储备的单一性,增加外汇资产组合的多元性。

我国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我国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

我国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外资引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我国也积极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虽然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但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在1992年就将我国列为主要的新兴对外投资国。

为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向海外转移国内成熟的技术和产业,我国政府提出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到海外投资。

尽管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与进出口的规模相比较而言,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就总体情况看,我国海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长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基本同步。

通过海外投资企业,可以巩固和扩大海外市场。

标签:海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易依存度一、海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关系的比较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趋显著,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国际直接投资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对世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美国学者德鲁克在其《从世界贸易到世界投资》一文中指出,世界贸易对国际投资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而且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特征是产业内贸易和公司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国企业内部以及跨国企业之间的贸易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在对外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海外直接投资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即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对外贸易是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海外直接投资才与对外贸易一起充当经济增长点,海外投资就会得到快速发展,海外投资的依存度明显提高。

发展中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规避了东道国的贸易壁垒、降低了劳动成本,为自身经济结构调整打下基础,它们不仅没有阻碍投资国的出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自身的产品竞争力的世界市场的占有率。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海外直接投资具有贸易创造效应,即带动本国企业向海外出口产品,否则由于东道国贸易壁垒的存在,这些产品不容易通过正常贸易渠道出口。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关系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关系

中国与日本
中日贸易现状
• 2012年中日两国迎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 中日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国互为重要经贸 合作。
•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国; • 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 2月16日,据日方统计,2011年中日贸易总额比上
年增长14.3%,达到3449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 额的20.6%。其中自我进口1834亿美元,增长 20%,对华出口1614亿美元,增长8.3%,三者皆 创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关系
中国与美国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
• 0 -食品和活畜 • 1 -饮料和烟草 • 2 -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 • 3 -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 • 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 • 5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 6 -主要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 • 7 -机械和运输设备 • 8 -杂项制品 • 9 -分类商品,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贸易标准分类交易
填充制品
• 83 -旅游用品,手袋及类似容器 • 84 -服装及衣服配件 • 85 -鞋子 • 87 -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及器具 • 88 -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钟表 • 89 -杂项制品,不另说明
中美贸易的发展阶段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发展和两国政治关系进程息息相关。
年年底双边贸易额还不足10亿美元。
• 3.稳步发展阶段(1979~1989年) • 1979年1月1日,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美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时期。在此期间,双边的经贸关系虽然受到两国总体关系的影响,经历了一些波折, 却一直保持着向前发展的势头。双边的贸易额也由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至1989年的 12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25.7%。 • 4.快速发展阶段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贸易发展的总趋势是稳步地向前推进。 • 1997年和1998年两国元首的互访,中美两国确立了“而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 标志着中美友好关系在“冷战”后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期。 • 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人世贸组织,这为中美两国贸易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历代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历代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历代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历代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海禁”为主要策略,即限制海上贸易,重视内部自给自足。

唐代以前,中国对外贸易仅限于陆路。

唐朝时期,与海外贸易繁荣的阿拉伯、波斯等国家之间建立了贸易关系,但很快又被废除。

宋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等地的商人建立了贸易关系,但仍禁止民间私人贸易。

明朝时期,曾开放海上贸易,但在崇祯年间恢复海禁政策。

2. 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较为保守,逐渐与西方列强建立了贸易关系。

不过,由于西方列强的霸权主义,中国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签署了不平等条约,出口的商品大多是农产品及手工艺品。

同时,清朝政府还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外商在中国内地投资和生产。

3. 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向国外推广出口商品,并采取政策吸引外商到中国投资,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国货运动”,鼓励国人购买国货,提高中国自主经济的实力。

同时,民国政府还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但也出现了外资垄断等问题,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贸易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方向是走向开放,先后实施引进外资、开放沿海、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一系列政策。

198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为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逐步实行市场化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1992年,中国提出了建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开放战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总的来说,中国历代对外贸易政策因时代背景和国情而有所不同,但均是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标。

中国与亚洲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亚洲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亚洲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贸易大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与亚洲的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其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贸易关系发展现状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亚洲地区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亚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60%。

互联互通政策的推动以及中国与亚洲国家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发展。

东盟国家是中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东地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地缘政治冲突、领土争端以及政治局势变化等都可能对贸易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中国与亚洲贸易关系的关键因素。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亚洲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等都会对贸易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汇率波动、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贸易壁垒等也将影响贸易关系的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展望未来,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将继续深化。

随着中国不断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和品牌价值,中国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将越来越多地涉及高附加值产品。

同时,中国对亚洲国家的进口也将增加,满足中国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互联互通政策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合作。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亚洲国家的投资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积极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参与亚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进程。

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水平,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共同繁荣。

结语中国与亚洲的贸易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中国和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通过深入研究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合作,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与中亚五国国情简介

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与中亚五国国情简介

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与中亚五国国情简介1.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日益紧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四大服务贸易国,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进行展望,并简要介绍中亚五国的国情。

2.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金额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

然而,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稳定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增加对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新冠疫情对全球贸易造成了巨大冲击。

然而,中国政府积极採取措施,推动外贸发展。

一方面,中国努力扩大贸易伙伴,并推动贸易多元化。

目前,中国已经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其中包括了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贸易环境。

展望未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仍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并推动创新和技术合作,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 中亚五国国情简介中亚五国是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这些国家位于欧亚的交界处,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重要通道。

3.1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等资源。

该国以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为主导,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供应国。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在农业、矿产、工业制造业等领域有所发展。

3.2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内陆国家,农业是该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棉花、小麦、玉米和蔬菜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农产品。

此外,矿产资源和旅游业也是该国的重要产业。

3.3 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也是一个内陆国家,是水电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该国以棉花、水果、葡萄、矿产和铝及其他金属等资源为主要农业和工业产品。

3.4 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是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国家。

贸易关系和对外开放的调整

贸易关系和对外开放的调整

贸易关系和对外开放的调整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已成为维系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地缘政治、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等因素开始对全球贸易体系带来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成长中面临了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贸易关系和对外开放的调整中,中国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决策。

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的三大转型: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这种新的转型在全球各国之间引起了极大的竞争,也促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愈发严重。

而贸易摩擦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长期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问题。

故而,对于中国而言,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市场策略和积极地寻求联盟和合作,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摩擦。

需要我们面对的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必须协作和竞争,既要保护自己的独立性又要追求更加开放的市场。

对外开放和落实文件承诺:中国自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中的成功之处表明了中国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然而,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

尤其是一些落实承诺的问题,这影响到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经历了风险和改革。

但随着外贸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下降以及外商投资结构的升级,中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地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寻找新的贸易伙伴,打破老的概念和思维定式,强化落实承诺的准则,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国内市场开放和全球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各国企业都希望能够进入这个市场。

但对于中国而言,要推动进一步的市场开放,也面临着许多难题。

包括如何应对竞争、维护税收和贸易的平衡等问题。

在加强市场开放方面,中国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规定,提高市场开放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推进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并且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上,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和扩大进口。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分析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分析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分析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进行分析。

一、中国的贸易战略中国的贸易战略主要是通过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来促进外贸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贸易国,在其出口市场中,美国、欧洲、东盟国家和日韩是最大的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扩大开放的步伐,中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投资和贸易伙伴。

二、中国的贸易形势在外贸总额方面,中国外贸发展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1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其中,出口总额为17.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进口总额为14.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

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在快速发展。

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知识产权、金融、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三、中国的投资合作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中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在2019年初步实现了“三积极”。

即: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投资效益不断提升。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来到中国投资。

例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达成了深入的投资合作协议。

此外,中国还推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等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

四、中国的贸易挑战当然,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由于关税和制度上的限制,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逐渐下降,这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外贸发展。

其次是贸易摩擦和国际竞争加剧,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出现日益分化的趋势,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合作。

五、结语总之,在国际贸易的复杂环境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关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关系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研究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关系,探讨双方的合作与摩擦,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贸易规模与结构中国和美国是全球两个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也是彼此的重要贸易伙伴。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了约7377亿美元。

中国主要向美国输送电子产品、家具、服装等产品,美国则主要向中国出口大豆、飞机、汽车等产品。

在贸易结构上,双方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各自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二、合作机会与挑战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既存在合作机会,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两国市场的开放与发展,中美贸易潜力巨大。

中国的经济增长为美国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美国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其次,多边贸易规则和机构为中美贸易提供了稳定的框架,加强了合作的基础。

然而,双方也存在一些贸易摩擦和争端。

例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长期存在争议,给中美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与阻力。

三、双边贸易政策与措施为了促进中美贸易的发展,双方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政策与措施。

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美国则通过减税降费、改善营商环境等方式吸引外资,并采取限制技术转让、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等措施以遏制贸易逆差。

这些政策与措施既体现了双方的合作意愿,也凸显了双方的竞争与冲突。

四、国际环境与发展趋势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和趋势的影响。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体制遭受挑战,这对中美贸易关系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同时,全球价值链重构、科技创新、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趋势也为中美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

未来,中美双方应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加强经贸合作,拓宽贸易领域,推动贸易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论中国与美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
平等,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政治制度和 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在相互贸易关系中都应当尊 重对方的主权于愿望,不应要求特权;互利,即 在相互的贸易中根据双方的需要与可能,互通有 无,促进彼此经济的发展,反对把对外贸易作控 制和掠夺别国的工具。
2020/6/24
第10章
7
(三)互惠、平等原则
互惠是指利益或特权的相互或相应让与;对等 是指贸易双方相互给予对方同等待遇:一是同 样的优惠待遇,二是就对方给予自己的不平等 或其实待遇,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BACK
性不强
2020/6/24
第10章
20
(三)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前景
1.有利因素
欧盟内部统一标准有利于我国的大批量出口贸易; 产品可在大市场内自由流动,不受各种贸易壁垒 限制。
2.不利因素
欧盟内部贸易壁垒的消除会影响到我国产品对欧 盟出口竞争力;统一大市场建立使贸易保护主义 增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竞争激烈。
2020/6/24
第10章
19
(二)我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主要问题
1.欧盟在对中国贸易上仍存在人为歧视性政策
(1)配额限制 纺织品双边配额;欧盟单边配额限制
(2)反倾销限制 在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或征收反倾销税时, 以“非市场经济”国家为由,采用不公正的价格标准。
2.欧盟根据新普惠制法规对中国出口产生消极影响 3.中国出口商品对欧盟市场进口结构和消费要求适应
BACK
2020/6/24
第10章
21
第三节 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
通过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促进我国 经贸关系的多元化,进一步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 的经济制裁。
2.关于美国限制进口中国商品问题
纺织品配额问题;美利用非法转口单方面扣减纺织品配额。

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及推动多边主义的立场。

这些原则和立场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低调保守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其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合作,促进参与国的共同发展。

这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为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快速崛起感到担忧,担心中国会对国际秩序带来挑战。

因此,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中需要保持稳定和平衡的态度。

只有通过坚持开放、公平、透明的原则,才能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除了表达立场和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还需要与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例如,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这需要中国政府与各方合作,共同应对贸易纠纷和非关税壁垒。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合作,中国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并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此外,中国外交政策还需要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的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应充分考虑对方的发展需求,并提供相应支持。

通过共同发展,既可以增进两国的利益,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中,应积极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促进循环经济等。

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总之,中国外交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密不可分。

清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

清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

清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清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一、引言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期,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兴起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清朝开始与外国建立海外贸易关系。

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海外贸易的历史背景、贸易方式与商品、对外关系的发展等方面,探讨清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

二、历史背景在清朝建立之初,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口岸城市广州为中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清朝逐渐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尤其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在中国建立殖民地势力,清朝的对外关系面临了更加复杂的局面。

三、贸易方式与商品在清代,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以出口物种为主。

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包括茶叶、丝绸、瓷器等传统的中国产品。

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享有很高的价值,对外贸易给清朝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与此同时,清朝也从西方国家进口了一些高级商品,如毛织品、金银首饰、香料等。

在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清朝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方式。

早期,清朝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时,主要是通过马尼拉航线进行,即将中国商品运往菲律宾,再由西方商人进行中转和销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西方殖民势力逐渐在中国沿海建立贸易站点,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

这种贸易形式以广州为中心,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

四、对外关系的发展清代的对外关系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变化。

在早期,由于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对外贸易在清朝政府看来并不是首要任务。

然而,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大和殖民扩张的压力,清朝政府开始对对外贸易进行了调整和重视。

乾隆皇帝(1736年-1796年)时期,清朝的对外贸易达到了巅峰。

乾隆皇帝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联系。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乾隆大型商船制度,以提高海外贸易的效率。

乾隆皇帝时期的海外贸易,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繁荣,也增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课程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课程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课程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引言: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在国内拥有庞大的市场,而且在国际上也具备了强大的影响力。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援助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中国对外贸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如下:1.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

2. 贸易结构优化: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出口产品不再仅仅是低附加值产品,而是逐渐向中高端产品升级。

中国的出口产品涵盖了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汽车、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3. 贸易伙伴多元化:中国的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发达国家,中国正在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为中国拓宽了市场空间。

4. 进一步开放市场:中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参与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外商投资外商投资在中国的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主要特点如下:1. 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国积极营造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环境,制定了一系列便利外商投资的法律和政策。

例如,中国建立了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了外商投资的法律保护。

2. 外资进入战略性产业:中国鼓励外国资本进入战略性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和绿色产业。

中国政府为外商投资提供了税收优惠和其他激励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伙伴与区域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伙伴与区域选择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贸易伙伴与区域选择分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其对外贸易关系的选择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的贸易伙伴以及对外贸易区域选择进行分析。

一、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分为两类:出口贸易伙伴和进口贸易伙伴。

在出口方面,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等。

在进口方面,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则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等。

1. 出口贸易伙伴分析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贸易伙伴。

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家电、服装等。

然而,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中国的出口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日本作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一直保持稳定。

中国出口给日本的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

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

欧盟对于中国出口的商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服装等领域。

东盟是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为双方的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

2. 进口贸易伙伴分析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

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韩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贸易伙伴。

中国从韩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

澳大利亚是中国的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

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农产品、能源等领域。

东盟作为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进口贸易伙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矿产品、农产品、木材等。

二、中国的贸易区域选择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选择贸易区域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地理接近性、市场规模、贸易政策和资源禀赋等。

1.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对于中国的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日本、韩国、东盟等,距离中国地理上较近,贸易往来相对便利,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2.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对于中国的贸易也非常重要。

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

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

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政策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美双方的贸易政策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两国政策的差异与联系,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我们来谈谈中美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些基本特点。

中美的贸易政策都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但两国的贸易政策在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从宏观角度来讲,中美两国在对外贸易政策上都以自由贸易为核心,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在具体实施上,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中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政策,鼓励国内企业生产出口商品,以此来增加国内就业岗位和外汇储备;而美国则更加倾向于保护主义,在对外贸易中更多地采取了限制措施,试图保护国内企业和就业岗位。

我们来探讨一下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的互动关系。

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中美两国的贸易政策往往会相互影响,甚至产生一些冲突。

美国近年来对中国的贸易产品加征关税,使得中国的出口大幅下滑,这就是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贸易造成的直接影响。

而中国也会对美国的贸易政策做出相应的反应,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中美两国在对外贸易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彼此的政策举措都会对对方的利益产生影响。

我们来谈一下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中美两国的贸易政策举措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中美两国的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双方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国际贸易挑战,避免贸易争端升级,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中美双方对外贸易政策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举措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

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和卡塔尔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家,但是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却是非常密切的。

本文将对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以及对双方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贸易概况中国和卡塔尔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之间的商品贸易非常活跃。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是卡塔尔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的贸易额呈逐年增长趋势。

卡塔尔主要向中国出口石油、液化天然气、化肥等资源产品,而中国主要向卡塔尔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制成品。

贸易双方的互补性非常强,双方都能从对方的优势产品中获益。

二、贸易发展历程中国和卡塔尔的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双方开始进行贸易往来。

随着双方贸易合作的深入,贸易额也逐渐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以及卡塔尔资源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卡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贸易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也逐渐扩大,涵盖了能源、制造业、建筑业等多个领域。

三、影响和挑战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能够从卡塔尔进口大量的能源资源,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卡塔尔也能够从中国进口各种制成品,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贸易合作不仅扩大了双方的市场规模,还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技术交流。

然而,贸易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等。

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卡两国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也将加强与卡塔尔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双方还可以加强人文交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结语中国与卡塔尔的贸易关系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贸易合作不仅扩大了双方的市场规模,还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交流。

未来,随着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卡贸易关系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关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不断扩大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

特别是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包括拉美、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区的贸易往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额2019年达到4.2万亿美元,占中国全年贸易总额的29.5%。

具体来看,中国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拉美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9%,达到3072亿美元,其中对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家的进出口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了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非洲也是中国贸易合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19年,中国对非洲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达到204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非洲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东地区和中亚地区也是中国贸易合作的热点区域。

具体来看,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等中东国家的贸易额逐年攀升,2019年达到了1360亿美元。

同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9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5.4%,达到了524.4亿美元。

二、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特点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资源互补。

新兴市场国家通常资源丰富,而且价格较为低廉,这为中国的工业和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商品,也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中国的出口商品也能够满足这些国家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市场潜力巨大。

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广阔的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也能够带动这些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中国的出口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里,中国不仅在经济、文化上达到了巅峰,同时也有着极其复杂的中外关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贸易关系明清两朝,中国对外贸易繁荣。

特别是明朝时期,海洋贸易迅速发展,广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这个时期,中国与日本、吕宋等周边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展开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向远东扩张,南京条约的签订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与欧美贸易关系的大门。

清朝统治时期,仍然保持了明朝时期的对外贸易的模式,但清朝着力于增加边疆地区的对外贸易,以“厘金课”等政策保护了对外贸易。

与此同时,清朝对进口商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管控,形成了一种以中国为中心,周边国家向中国输送资源、商品的贸易模式。

二、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在文化上、科技上均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期里,西方传教士来到了中国,向中国传播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学知识。

他们不仅在中国建立了教堂、学校,还将西方的科技、艺术等文化带入了中国。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法国传教士李之藻。

他们两个人分别在中国推广了西方的数学、物理、天文学等知识,并且学会了汉语、撰写了汉文教材,向中国传授外国知识。

在文化上,中国同样也借鉴了外来文化,如引进外来音乐、舞蹈、服装等等,并且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吸收与融合。

例如在明朝,就有着“德意志银风琴”的传入,使得中国音乐中出现了西方乐器的影子;在清朝,欧洲服饰逐渐进入中国,而进入宫廷后,被加以中国化,产生了八旗服饰。

三、政治关系明清时期,中外关系表面上可谓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十分复杂。

这段时间里,中国与周边日本、吕宋等地区经常发生战争。

外族的侵略让中国政府采取了更加保护主义的政策。

另外,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也非常复杂,外国来华传教士不仅传播了西方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也带来了西方为掌握政治命运而进行的“文化侵略”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 第二大直接投资国 第二大贸易伙伴
01
相互依存度高
第二大贸易伙伴 第三大出口市场 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第一大国债持有国
02
互利双赢
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
03
贸易摩擦增多
截止2009年底,两国诉诸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诉案有10起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
1992-2001 较快发展阶段 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 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 第二大外资直接引进国
中国的 对外贸易关系
中国对外 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的 战略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的 发展
出口贸易的发展 进口贸易的发展
服务贸易 技术贸易 国际投资
中国对外贸易实 践中的突出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的 管理体制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外贸企业经营体制
基本结构仍然以两国的传统产品为主
长期处于不平衡状况
3.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确定为双边合作发展奠定了稳 固的基础
中俄两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俄罗斯“重新崛起”和中国“强国之梦”遥相呼应,并成为提高两 国经贸关系水平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中国的区域贸易关系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美商贸联委会(Sino-US.Joint Commission on commerce
and trade,JCCT)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ino-US.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SED)
5.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经济全球化为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合作平台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钳制了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成为维系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 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
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 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 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3. 中日经贸协调机制
中日经济伙伴关系磋商机制 2002年 副部级
中日农业副部级对话机制
中日财长对话机制 中日能源政策对话机制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副部级
部长级 部长级
三、中欧贸易关系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欧盟: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
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
欧盟
1991 年 12 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 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
贸易转移问题 贸易不平衡问题
四、中俄贸易关系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俄罗斯:最大邻国
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广泛、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合作潜力巨大
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概况
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
相互投资规模不大
2. 中俄经贸关系主要问题
70年代 1972年,中日建交, 对日双边经贸关系 开创新局面
80年代 主要发展同日本、美国、 欧洲共同体的双边和多 边经贸关系 恢复与前苏联和东欧国 家的经贸关系
目前 已经与世界上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 立了经贸关系
CONTENTS
1 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 中国的区域贸易关系 3 与其他单独关税区的经贸关系 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4 2
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桥梁
中美经济的互补是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动力
二、中日贸易关系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不可低估的发展潜力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拥有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总量数据
1.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特点
中日贸易额持续增长,但比重呈下降趋势
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
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经济上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其中德国、
法国、意大利为八国集团成员),军事上绝大
多数欧洲联盟成员国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
1.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特点
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欧盟是中国引进技术设备的第一大来源地
2. 中欧经贸关系的主要问题
2002年至今
2. 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特点
中美贸易顺差有逐渐扩大趋势
中美贸易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
按国别(地区)分实际外商投资额
3. 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贸易不平衡问题
反倾销和“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
4. 中美经贸协调机制
中美经济联委会(Sino-US.Joint Economic Committee,JEC)
税收杠杆 汇率与汇率制度 进出口信贷
中国对外贸易的 宏观调控
中国对外贸易关 系
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演变
90年代 初步形成全方位的 对外开放格局 60年代 中苏关系破裂,中 国对外贸易陷入徘 徊的窘境
20世纪5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 中国实施封锁禁运 主要同前苏联和东欧社会 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第一节 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
思考:
与中国贸易关系最为密切 的国家有哪些?
一、中美贸易关系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不可低估的发展潜力
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拥有雄厚的科技和经济实力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总量数据
1.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概况
中国是美国的 美国是中国的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中美经贸往来 中止
美国独立 贸易往来:1784年第一 艘美国船“中国皇后号”进 入广州港 对华投资:1922年美国 国会通过《中国贸易法》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结束对华长达 21年的贸易禁运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8年中美建交
1979-1991年 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 易伙伴,中国也被美国 视为最重要和最具潜力 的新兴市场 双边投资发展缓慢,规 模不大
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我国同各国(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
按国别(地区)分实际外商投资额
2.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
贸易摩擦问题
垂直分工指全球贸易下同一产 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和附加 值程度较高的工序与较低的工 序之间存在的分工。这是相同 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 分工布局。
垂直分工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