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5 —427
陶 潜 诗( 人 , 字 渊
明 ) 诗 意
年 , 东 晋 文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家
在造型艺术中所谓形、神,也是讲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在中国画论中把“形神兼备”作为艺术美的重要标准。 所谓“神”指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等,这是属于内 容方面的;所谓“形”,指人物的外部表情特征,言语、 动作、表情等,这是属于形式方面的。晋代顾恺之所谓 “以形写神”,正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表现其内在 的精神品质。“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 阿堵中。”汉代的陶俑中就有许多传神的杰作。
——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 ——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
文化学、艺术管理学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心理学
哲学
美学
审美 心理学
艺术理论
艺术 心理学
社会
接受
艺术
实践
艺术品
创作活动
艺术家
艺术家
艺术受众
创作主体
社会 生活
创作活动 艺术生产
孔子评《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兴、观、群、怨。”等等。
孟子(公元前390—305年) 全而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变
孔子的“修身”为“养性”,突出了“人性”的作用。 他在美的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孟子·尽 心》)的论点。
荀子(前313-238) 《乐论》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美学专门著作,其中著
艺术品
创作成果
艺术欣赏 艺术消费
认识、教育、审美 以艺术的态度
功能价 值
艺术学概论 (什么是艺术)
艺术史
造型艺术
表情艺术
实用艺术
综合艺术
语言艺术
其它
绘画史
音乐史
建筑史
电影史
诗歌史
雕塑史
舞蹈史
园林艺术史
戏剧史
散文史
摄影史
工艺美术史
曲艺史
小说史
书法史
电视史
绪论
(二)《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门
类划分、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
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等等。
绪论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
1.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 优秀文化;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审美 和艺术修养;
艺:道(过程)的人文表现形式。
术:方式、形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可识别的部分)。
艺术:符合宇宙运动规律的过程在人类能够识别的范围内表现出来的形 态与运动关系。
客观事实:符合人类理解到的思维判断连贯性、规律性、因果以及逻辑 等关系的形式。
表达形式:语言、声音、文字、绘画、眼神、呼吸、肢体等。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 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通 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一)《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学通常意义上是指研究艺术整体的科学, 即艺术学是指系统性的研究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的 科学。也即是“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 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 的成为有系统知识的人文科学。”
绪论
艺术学包括三方面:
乐》
480 420
墨 子 ( 前 - )
1.从事音乐审美活动,造成财力浪费。 2.从事音乐审美活动,造成劳动力巨大浪费。 3.荒废工作,耽误生产,导致混乱。 4.增加社会消费,加重人民负担。 墨子是一个社会批评家,从小生产者的立场上
批评奢侈浪费的艺术活动,并且过分强调功利内容。
名观点即尽美致用。 1.美是一种客观存在 2.人的美感是客观存在 3.美的功能,用美为社会服务。
孟 子 公 元 前
(
390—305)
荀 子 ( 前 3 1 3 - 2 3 8 )
(2)结合具体的艺术样式来研究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石器,殷商的青铜器,春秋战 国的音乐,秦代的陶俑,汉代的文学、帛画、雕刻, 特别是到了魏晋六朝产生了诗人陶潜、谢灵运,“画 圣”顾恺之,“书圣”王羲之,以及后来的唐诗、宋 词,宋代山水画,元代的戏曲,明清的小说等等。不 但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自己独具的民族 风格。
孔 子 ( 前 5 5 1 - 4 7 9 )
孔子(前551-479)
美善不可分,甚至是同义语。 “里仁为美”,《里仁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
之恶”(《颜渊》)其中的美也和善、德一个意思, 可以共同使用。
孔子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巴佾》) 《韶》是舜乐也。《武》是周武王的乐。在这里, 美和善分开来使用,而且代表不同的内容。郑玄 (汉)注中说“《韶》乐是美舜自以德禅于尧;又 尽善,谓太平也。”《武》乐是“美武王以此功定 天下;未尽善,谓未致太平也。”
相应的产生了“诗话”(《毛诗序》、严羽《沧浪诗 话》,“词话”(《人间词话》)画论、小说评论等 等。
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 的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 融。因此,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自然,而是化景物为情 思、为意境。它能引起欣赏者的想像,具有深刻的感 染力。我国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艺术中,常常以精 练的语言、造型、韵律,创造出感人的美的意境。
绪论
二、《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1.中国历史上
(1)结合善(功利)来研究
“伍举论美”:《国语·楚语上》中记载的“伍举论美”,比
较早地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是美,美与善,美与功利的关系。
墨子(公元前约480一420年)
“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对人民有利的即为,对
人民有害的即止,因此,墨子对艺术(美)持否定的态度。《非
3.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美国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哈佛大学“零点计划” 研究发现,加强文化艺术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他们提出艺术教育“从头开 始”。哥伦比亚大学有10门要求全校学生必选的 “core class” (核心课程),其中3门与艺术有关。 这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