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怨诗的繁荣原因
闺怨诗导读材料(教师版)
![闺怨诗导读材料(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e25505bd64783e09122b69.png)
闺怨诗专题阅读材料闺怨诗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主要抒写宫女失宠后的怨情、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等。
闺怨诗就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与诗的主角是女性有关。
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使得闺怨诗充满了深婉悠长、含蓄无尽的韵味,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朵摇曳多姿的奇葩。
分类一、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写了一个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女子,在春天到来时的快乐的心情。
但是这种快乐的心情,当看见远处路上杨柳的颜色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转变。
妙就妙在这里。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读者通过诗作女主人公的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不自禁地受到了感染,同样的黯然忧愁起来。
二、宫怨诗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它一般是描写古代帝王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所生成的怨情。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常见情感一、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江南曲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赏析】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
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
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二、表现对游子的思念、牵挂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唐朝诗歌繁荣的材料
![唐朝诗歌繁荣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e7cb7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1.png)
唐朝诗歌繁荣的材料一、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1. 政治环境宽松。
- 在唐朝,尤其是前期,政治比较清明。
统治者们大多比较开明,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就很重视文化建设。
他明白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就好比一个人要有内涵一样,国家也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广纳贤才,对于文人墨客比较包容。
只要你有才华,不管你是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还是曾经得罪过权贵的人,只要你能写出好诗,就有可能得到赏识。
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就像肥沃的土壤,让诗歌这颗种子能够茁壮成长。
- 而且唐朝的科举制度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举考试中有诗赋这一科目,这就相当于告诉全天下的读书人:“你们要是想当官,想有出息,那就得把诗写好。
”于是乎,无数的学子们就开始拼命地钻研诗歌创作。
就像现在如果高考考某种特长,那大家肯定都会去苦练这个特长一样。
2. 经济繁荣。
- 唐朝那可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经济发达得很。
老百姓兜里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就好比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就会有更多的心思去追求精神享受。
当时的人们也是这样,吃饱喝足之后,就开始琢磨文化娱乐活动。
而诗歌就是一种很高级的文化娱乐方式。
- 城市里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有很多酒馆、茶楼之类的地方。
这些地方就成了诗人们聚会、吟诗的好去处。
而且经济繁荣也带动了交通的发展,诗人们可以到处游历。
像李白,他就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接触到了不同的人和事,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果他整天只能窝在一个小村子里,哪能写出那么多精彩的诗歌呢?3. 文化交流频繁。
- 唐朝的疆域广阔,而且对外交流非常频繁。
长安就像一个国际大都市,有很多外国人来这里做生意、学习、生活。
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诗人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比如西域的音乐、舞蹈、服饰等。
这些新鲜玩意儿都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 同时,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很活跃。
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也融入到了诗歌创作当中。
像岑参的诗歌中就有很多描写西域风光和少数民族生活的内容,他把这些独特的元素融入到诗歌里,让诗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
![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b9e84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b.png)
唐诗繁荣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1. 政治稳定: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稳定的时期之一,长达近三百年的盛世。
政治稳定为文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文学艺术得以繁荣。
2. 文学政策:唐太宗时期实行文学政策,提倡文学创作,设立了明经局,选拔人才,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这一政策有利于文学的蓬勃发展。
3. 科举制度:唐代实行科举制度,科举选拔官员的同时也激励了文学创作。
许多文学巨匠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使文学与官场相互交融。
4. 经济繁荣: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社会富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5. 文学家的出现:唐代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王勃、杜甫、李白等,他们的才华和创作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文学交流:唐代社会文化交流广泛,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也增加,这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7. 社会风尚:唐代崇尚豪放、开放的文学风格,对于文人来说,这种风尚是一种鼓励,使得他们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合这些因素,唐诗繁荣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试析唐代宫怨诗繁盛的原因
![试析唐代宫怨诗繁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c1de1b5b0717fd5360cdcfd.png)
陈子昂 、 王 昌龄 、 李白、 王建 、 刘 长卿 、 刘禹锡 、 元
通鉴》 【 甸 记后唐庄宗 同光三年 ( 9 2 5 年) , 宦者言宫
中有 鬼 , 欲 上增 嫔御 , 乃 有言及 晚 唐宫 中情况 :
稹、 白居易 、 杜牧 、 李商隐等பைடு நூலகம்仅王昌龄的一首《 长 信秋词》 : “ 奉帚平明金殿开 , 且将 团扇共徘徊 。玉 颜不及寒鸦色 , 犹带昭阳 日 影来 ” , 便被清代大诗
寻常的关系。普通的“ 良家子” 是很难获得这样尊
崇的地位的。 有 的宫人是被聘召入宫的 , 她们或因 才名 , 或因艳名 , 被皇帝知晓 , 从而礼聘人宫。《 新
唐书・ 后妃传》 记载 :
作者简介: 孙红( 1 9 8 0 一 ) 。 女。 黑龙江青 冈 人, 编辑 , 硕 士, 从事 中国古代 文学研究。
慨 以 及 对 自己仕 宦人 生 的反 思 。
关键 词 : 唐代 宫 怨诗 ; 繁盛 ; 原因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7 . 2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4 8 9 6 ( 2 0 1 5 ) 0 2 — 0 0 1 8 — 0 5
中 国是 诗 的 国度 ,唐 王朝 近 三百 年 的历 史 创 造 了无数 光辉灿 烂 的文化 ,也 玉 成 了唐 诗这 一 中
是成 千上 万 , 无法 计算 了 。唐 以前 , 后宫 人数 最多
的是 隋炀 帝 , 据 唐 太 宗 即位 之初 , 出宫女 六千 人来
华文化的瑰宝。唐诗题材广泛 , 众体兼备 , 许多名 篇佳作脍炙人 口, 流传至今 。有唐一代 , 宫怨诗特 盛, 依据《 全唐诗》 【 。 】 和《 全唐诗补编》 【 2 】 统计宫怨诗 近四百首左右 ,这个数量 比前代宫怨诗的总和还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3fe2b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3.png)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时期,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其中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唐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人雅士有着更多的精神空间去创作诗歌,也有更多的财力去追求艺术,从而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二是当时朝廷对唐朝诗歌的鼓励和支持,唐朝政府给予了文人追求文艺的机会和支持,充分激发了文人的热情和创作积极性,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三是当时的文学创作技巧发展迅速,唐朝受到前朝文学创作技巧的影响,在原有的文学创作技巧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文人们追求自由和创新,使得唐朝的诗歌繁荣昌盛。
四是唐朝有众多优秀的诗人,有李白、白居易、杜甫、韩愈、陆游等众多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勾勒出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景象,他们的诗作更是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五是唐朝有很多文学机构,像是“怀仁堂”、“湘夫人居”等文学机构,这些文学机构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文人们有机会在这些机构里面进行文学创作,也更加激发了文人们创作诗歌的热情,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六是唐朝书法创作的繁荣,当时书法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人们在书法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怀和思想,也把书法创作中的美学思想融入到诗歌中,使得唐朝诗歌更加繁荣昌盛。
七是唐朝有很多文艺活动,比如“游园”、“游山玩水”、“评书”等,这些文艺活动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舞台,文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八是当时文人普遍拥有良好的素养,文人们深受古代先哲启蒙之思想的影响,他们开拓思想,把古代哲学思想融入到诗歌的创作当中,使诗歌更加有深度和内涵,也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九是当时社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当时唐朝与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外来的文化也给唐朝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十是当时有很多艺术组织,当时有很多艺术组织,如“洞仙谷”、“灵峰宫”等,这些艺术组织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舞台,使文人们有机会在这些组织中进行文学创作,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怨深情真动千古,金屋无人见泪痕——唐代“宫怨诗”漫谈
![怨深情真动千古,金屋无人见泪痕——唐代“宫怨诗”漫谈](https://img.taocdn.com/s3/m/effed7e4aeaad1f346933f32.png)
建社 会的鼎盛时期 , 国都长安是 当时世 界上规模 最大最 繁华 的城市。 以太极宫 、 明宫 、 庆宫 为 中心 的三 大宫 殿群 坐 大 兴 落城 内 , 这些 富丽堂皇的宫殿 , 是唐王朝 政治活 动的 中心 , 既
[ 关键 词 ] 唐代“ 宫怨诗” 艺术表现; 含蓄; 剪材 ;
中图分 类号 : 0 . 2 1 7 2 2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8 1 ( 0 0 0 0 5 0 17 6 0 2 1 ) 8— 0 5— 3
在数量上 , 比它 前代 的“ 怨诗 ” 宫 的总 和还 要多 。其 中 的作
玄宗天宝年 间 , 就有所 谓 的“ 鸟使 ” 到 全 国各 地挑选嫔 妃 花 , 宫女 。元稹 的《 阳白发人》 写到 : 上
天 宝年 中花乌使 , 花押鸟含春 思。 撩
满怀 墨诏 求嫔 御 , 上 高楼 半 酣 醉 。 走
醉 酣 直入 卿 士 家 , 闱 不得 偷 迪 避 。 闺
作为 被欺 凌 、 被侮辱 的奴隶 , 牺牲 了宝贵 的青 春 , 即使极少 数
的得 宠者 , 也是过着 荣辱 无常 、 胆战 心惊 的生活 。《 全唐 诗 》 中收录的反映宫廷妇女不幸遭遇 的“ 宫怨诗 ” 就是 以唐代 当 ,
良人 顾 妾 心 死 别 , 小女 呼 爷 血 垂 泪 。
宫女 就有三千多 ; 又说 , 太宗李世 民时 , 后宫里 “ 无用 宫人 , 动
有数万” 《 ; 新唐 书 ・ 纪第 八 ・ 宗本 纪》 , 本 文 说 文宗 李 昂在 宝历二年 (2 8 6年 ) 次放 出的 宫女 多达 三千 。从 这 些记 载 一
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初探
![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552995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3.png)
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初探
毕士奎
【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3)4
【摘要】有唐一代,宫怨诗的创作较为繁荣,不仅诗作颇多,而且诗家,特别是名家甚众,如沈俭期、杜审言、王昌龄、李白、王维、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杜荀鹤等等,均创作出了诸多宫怨之作.探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封建帝王后宫嫔妃弊制的存在;开放的社会和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为写作宫怨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诗人以创作宫怨诗来对六朝以迄唐初浮靡的宫体诗进行反拨;受当时诗歌入乐风气的影响以及宫怨诗恰正满足了人们了解"宫闱秘事"的好奇心理等等.
【总页数】5页(P5-8,103)
【作者】毕士奎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苏州,215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探论 [J], 毕士奎;罗时进
2.女性主义观照下的唐代宫怨诗 [J], 李燕霞;张广奎
3.一入宫门深似海千回百转总是怨——浅论唐代的宫怨诗 [J], 宋媛媛
4.试析唐代宫怨诗繁盛的原因 [J], 孙红
5.论《长门赋》《自悼赋》对唐代宫怨诗的影响 [J], 杨许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2aaf94efab069dc5122017d.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页 1 第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2f2ac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f.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一、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1. 社会稳定。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之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为诗歌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文化传统。
唐代受先秦、汉唐、国风诗及南北朝乐府影响较大,这些传统在唐代诗歌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3. 政府扶持。
唐太宗时期设立了殿试与会试,明确了诗人的地位和诗歌的地位,唐代政府对文化有较高的重视。
4. 文化氛围。
唐朝时期文化气氛比较开放和自由,民间文艺活动比较活跃,与皇宫中的文学不同,民间文学衍生出许多自由开放的诗歌流派,如初唐乐府、盛唐五代、晚唐诗等。
二、唐代诗歌的表现
1. 题材广泛。
唐代诗歌的题材广泛,涉及到自然、人生、爱情、忧患等方方面面,以及历史、政治、哲理等各种题材。
2. 艺术表现。
唐代诗歌注重艺术表现,如用意象、修辞手法、音律调
子等手段,使诗歌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
3. 格律严谨。
唐代诗歌的格律严谨,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格律、字数和平仄的要求,使诗歌更加优美和准确。
4. 风格多样。
唐代诗歌风格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八言等形式,以及诗人的不同写作风格,如王之涣的豁达洒脱、白居易的世俗偏爱、杜甫的忧国忧民等等。
5. 所有流派的共性是以人为中心,主张个性独立、反对奴颜媚骨的思想。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c20f6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e.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而其中诗歌的繁荣是令人瞩目的。
许多
因素促使唐代诗歌得以繁荣发展,下面我们将探讨几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唐代社会的相对稳定为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在唐初,玄武门之变导
致了政权更迭,但很快李唐一族建立了安定的统治。
随后的几十年间,唐帝国经历了宏伟的扩张和统一战争,使得国家繁荣昌盛。
这样的社会环境为诗人们提供了安定的生活基础,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诗歌创作。
其次,唐代文化的开放和融合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唐朝时,中国与
其他文化圈的交流日益频繁,吸收了印度、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元素。
这种文化的融合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灵感,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艺术风格。
例如,唐人广泛涉猎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并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宗教哲学的思考和意象。
这种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为唐人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诗歌提供了契机。
此外,唐代政府对文化的鼓励也是唐代诗歌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玄宗时期,皇帝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亲自参与文学创作,并举办诗会、酬诗。
在皇帝的庇护下,诗人们得到了更多的赏识和回报,这激发了更多人从事诗歌创作。
同时,唐代修建了一系列府学和六经讲学的机构,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多种多样,社会的相对稳定、文化的开放融合以及
政府对文化的鼓励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营造了一个促进诗歌繁荣的良好环境。
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至今令人叹为观止,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65024dced630b1c58eeb5a9.png)
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试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答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b5E2RGbCAP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4.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5.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6.、“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plEanqFDPw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7.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8.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DXDiTa9E3d2.试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答: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
他的田园山水诗之所以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因为能把诗和画溶为一体。
苏轼在《书摩洁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他的这一评价,高度地概括了王维把诗画结合的艺术特色。
诗画有机地结合,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想和标准,即所谓“诗以有画境称善,画以有诗意为上”。
王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从而成为把诗歌和绘画高度结合的幵创性的典范RTCrpUDGiT3.简述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点答: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5PCzVD7HxA4.简述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答: 李贺的诗歌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 奇妙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奇丽的语言,奇峭的意境构成了李贺诗歌的奇崛。
论述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论述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bb900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5.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济发展: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为诗
歌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
间和精力去关注文学,包括诗歌。
2. 统治者的支持:唐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
们鼓励文人创作,设立了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这极大地激
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
3. 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唐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促进了诗歌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国内
各族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4. 文人地位的提高:在唐代,文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
推崇,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这使得文人更加积极地
投身于诗歌的创作。
5. 诗歌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在唐代之前,诗歌已经有了
很长的发展历程。
到了唐代,诗歌的体裁、形式和技巧都得
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创新,这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以上是唐代诗歌繁荣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唐
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
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cbbfe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2.png)
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一、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1、政治稳定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的创立者李渊,以极强的政治智慧和能力,使唐朝整个社会具有了长期的政治稳定,这也是唐代诗歌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宽容文化唐朝的文化非常宽容,接纳了前朝的优秀文化,并不断开拓创新,使得唐朝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这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其中包括《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等。
3、文人雅士的兴起在唐朝,文人雅士的兴起,使得宫廷文学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使得唐代诗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4、兴盛的文人活动在唐朝,文人经常组成文人团体,到处游历,活跃在文坛,这使得唐代诗歌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也使得唐朝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
二、唐代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明显的文学功能唐代诗歌不仅具有流传古老文化的作用,还具有明显的文学功能,使得后世的诗人多有受益,使诗歌文学更加丰富多彩。
2、良好的审美价值唐代诗歌的审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其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它们都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使得唐代诗歌留传至今,仍然深受诗人的喜爱。
3、独特的文化特色唐代诗歌的文化特色也是非常独特的,其中的语言表达和审美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使得唐代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
总之,唐代诗歌的繁荣是由多种原因造就的,其中政治稳定、宽容文化、文人雅士的兴起以及兴盛的文人活动等,都对唐代诗歌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诗歌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其明显的文学功能,还是其良好的审美价值,以及独特的文化特色,都使得唐代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仍然深受诗人的喜爱。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a8380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6.png)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归功于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思想开放,以及贤能之士汇聚一堂,激发出大量优秀作品。
首先,唐朝政治稳定。
在唐朝,皇帝的权力得到了完善的体系,政府也将法律制度进行了完善,使得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使得诗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并且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其次,唐朝经济繁荣。
在唐朝,各色产业得到了发展,社会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推动,集中了大量财富,使得社会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财富使得诗人们可以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从而提高了文学质量。
再者,唐朝文化多元。
在唐朝,文人们以汉文化为基础,参照原始文化,汲取中外文化,结合当时社会现实,综合性地研究艺术,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使得诗歌活跃起来,又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唐朝思想开放。
当时的诗人们,都有着开放的思想,他们勇于尝试、进取,大胆表现,追求卓越,让文学艺术得以发展,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作欲望,开创出更多的新风。
最后,贤能之士汇聚一堂。
在唐朝,贤能之士遍布天下,他们都拥有自己完整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方法,通过交流,影响着彼此,这样,每一个诗人都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把诗歌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归功于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思想开放,以及贤能之士汇聚一堂,激发出大量优秀作品。
而唐朝这种繁荣昌盛的文学氛围,也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使唐朝得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2a2e70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唐朝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它的繁荣与唐代社会、文化、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1. 地理环境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政治中心长安处于华夏
平原中心位置,周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这些都为诗歌的产生和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 社会变革的推动。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开放和包容的时代之一,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一切都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3. 都市文化的兴起。
唐朝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商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相互融合,都市文化开始兴起,为诗人提供
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4. 文化政策的支持。
唐朝皇帝倡导文化事业,提倡文化教育,大力扶
持文人学士,提高文化水平,将农村对诗词、音乐、节日等文化传统
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表现】
1. 诗歌数量的增多。
唐代共有约五万人写诗,创作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2. 诗歌体制的多样化。
唐代产生了律诗、绝句、七言歌行、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一系列诗歌体制,丰富了诗歌世界。
3. 诗歌内容的广泛性。
唐代诗歌涵盖了历史、政治、文艺、哲学、自
然等各个领域,涉及面非常广泛。
4. 诗歌形式的创新。
唐代诗人创新了用“兴、感、咏、颂、怨、思、闲”七种情感来写诗,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形式。
5. 诗歌思想的开放性。
唐代诗歌思想开放,反映了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反映了个别诗人的独特个性和特殊的生活体验。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286ac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b.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2、全国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4、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5、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6、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5aca1f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1.png)
一、根本原因是:社会繁荣稳定、思想开放。
二、具体原因:
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4、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
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
5、“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
7、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唐代宫怨诗的繁荣原因
![唐代宫怨诗的繁荣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4d8547e5b8f67c1cfad6b879.png)
唐代是诗的王国,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 人对诗歌 的热 爱超 过 了我 国历史上 的任 何一个朝代 ,可 以
人知?”前六句说王枢密受 宠于两代 帝王,后两句则交代 了 自己创作 宫词 的信 息全部来 自王枢密本人 。从现实性来看,
唐朝的著名诗人 ,如王 昌龄 、李 白、 王 维、王建、顾况 、
刘 禹锡、自居易、元稹、李商 隐、杜苟鹤等 , 都有 宫怨诗作 ,
且有不少脍 炙人 口的佳作名篇 。 这些宫怨诗多是男性代言之
但总的看来,唐代 帝王 的荒 淫生活并未改变。因此 ,高墙深
宫 ,月圆月缺 ,便有 了几多怨叹 ,几多血泪 。正因为唐代社
8 8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2 0 1 3 年第 6 月期
会客观存 在着 这一后宫弊制 , 于是便有诸多 的诗人用 自己的 诗笔给予艺术而深刻 的反映 。 他们 既对 这一腐朽 的后 宫嫔妃 制度 予以无情 的抨 击,又对那些被侮 辱、被损害 的宫女予以 深切 同情 。如王建的 《 宫人斜 》 : “ 未央墙西青草路 ,宫人斜 里红 妆墓 。一边载 出一边来 ,更衣 不减寻常数 。 ”一边将 幽 囚致 死的宫女运 出埋入坟 冢, 一遍又将 美女源源不断地选进 宫来 。在延 续着帝王们永无满足 的淫 乐生活的 同时 , 也在延 续着广大 宫女 的不幸和 悲哀 。显然 , 这 些宫怨诗正是唐代后 宫嫔 妃弊制 的见证 ,也是这一弊制下无数 被侮 辱、被损害 的
后 宫嫔妃 的血 泪史 。
李商隐的 《 隋宫》等等。这一情形 ,唐代 以前颇为少见 ; 唐
唐代宫怨诗新论
![唐代宫怨诗新论](https://img.taocdn.com/s3/m/a63dca3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4d.png)
作者: 顾爱霞;高锋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出版物刊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5-117页
主题词: 宫怨诗;王昌龄;诗歌;《长门怨》;宫体诗;《宫词》;《唐诗别裁集》;意象结构;宫女;
历史反思
摘要: 唐代宫怨诗盛行,其原因首先是唐代宫女多及宫禁森严,其次又与继承六朝宫体诗写“人”传统及唐代文禁松驰有关。
唐代宫怨诗主旨有三:1.表达宫女的哀怨;2.寄托文人自身感遇;3.安史之乱后又增加历史反思的意韵。
唐代宫怨诗在艺术上总以含而微露为原则,具有独特的意象结构群,擅长曲折多致的比兴衬托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宫怨诗的繁荣原因
摘要:唐代宫怨诗的繁荣与唐代的后宫制度直接相关,广选美女入宫及森严的宫禁是产生大量宫怨诗的客观条件。
其次,开放的社会和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为写作宫怨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唐代宫怨诗;客观条件;有利条件
唐代是诗的王国,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人对诗歌的热爱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可以说:“凡是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这些言近旨远、语浅情深、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大唐时代的风云变幻,反映出了唐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并在继承前代诗歌艺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达到了炉火纯青,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而宫怨诗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朝的著名诗人,如王昌龄、李白、王维、王建、顾况、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杜荀鹤等,都有宫怨诗作,且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这些宫怨诗多是男性代言之作,有单篇只首的短小作品,也有多首连缀的组诗,不拘一格,众体兼备,在唐诗坛格外引人注目。
而产生如此多的宫怨诗则必然要求诗人们对后宫的生活状态有相当的了解和把握,这在唐朝也恰恰成为了可能。
虽然宫门九重,宫女妃嫔们身居内廷,门禁森严,一般人难以目睹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但唐前不但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可供参考,而且有班婕好等妃嫔以及文人骚客的不少同题材的诗歌可以直接借鉴。
另外,唐许多文人与太监交往密切,通过太监这个中介他们亦能获得有关后宫的大量信息。
如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中就载有关于王建《宫词》一百首的故事。
说王建之所以对后宫生活了如指掌,完全得知于太监王枢密。
他们两个关系很好并结为本家,一次宴饮,王建谈起汉代桓帝、灵帝因为信任太监惹起迫害知识分子的党锢之祸,王枢密听了觉得是在讽刺自己,心里不高兴,就问王建所作《宫词》广为传颂,但皇宫是深邃之地他怎么会知道这许多的的事情呢,王建无从回答,深恐王枢密给他罗织罪名,过一两天就作了一首诗送给王枢密,诗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
脱下御衣偏得着,进来龙马每教骑。
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对边情出殿迟。
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前六句说王枢密受宠于两代帝王,后两句则交代了自己创作宫词的信息全部来自王枢密本人。
从现实性来看,太监出入宫庭内外,偶尔向外人透露后宫的生活状态也完全可能,文人骚客或直接或间接也必然能对后宫了解一二。
由此,唐朝诗人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对现实的关注,完全可以把由种种途径了解的信息凝铸成诗歌,真实再现出后宫佳丽的生存状态,传达出包蕴丰富的心绪。
具体来说,宫怨诗在唐朝空前繁荣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加分析。
首先,与唐代的后宫制度直接相关,广选美女入宫及森严的宫禁是产生大量宫怨诗的客观条件。
统治全国近三百年之久的二十一个唐朝皇帝,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凭借至高无上的特权霸占了数以万计的美貌女子。
唐初,较有政治远见的开国之君唐高祖,鉴于隋亡的历史教训,曾下诏释放宫女,但总的看来,唐代帝王的荒淫生活并未改变。
因此,高墙深宫,月圆月缺,便有了几多怨叹,几多血
泪。
正因为唐代社会客观存在着这一后宫弊制,于是便有诸多的诗人用自己的诗笔给予艺术而深刻的反映。
他们既对这一腐朽的后宫嫔妃制度予以无情的抨击,又对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宫女予以深切同情。
如王建的《宫人斜》:“未央墙西青草路,宫人斜里红妆墓。
一边载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
”一边将幽囚致死的宫女运出埋入坟冢,一遍又将美女源源不断地选进宫来。
在延续着帝王们永无满足的淫乐生活的同时,也在延续着广大宫女的不幸和悲哀。
显然,这些宫怨诗正是唐代后宫嫔妃弊制的见证,也是这一弊制下无数被侮辱、被损害的后宫嫔妃的血泪史。
其次,开放的社会和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为写作宫怨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尽管唐王朝存在着上述后宫的弊制,并也还毫无疑问地存在着封建制度下其它的腐朽和弊端,但是就总体来说,特别是与其它朝代相比较而言,唐代社会又的确是一个人们所公认的开放的社会,是一个具有比较自由、活跃、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的朝代。
二十多个帝王虽贤愚不一,但其封建专制淫威总体上说显然无其它朝代那样酷烈,因此社会禁忌较少,文禁松弛。
这就给文学创作和文化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这一点,我们从唐代诗坛上大量出现的讽刺辛辣、指斥直切而又揭露深刻的政治讽刺诗已可窥见一斑。
如杜甫的《三吏》《三别》、李白的《古风》、白居易的《秦中吟》及《新乐府》、张籍和王建的“张王乐府”、李商隐的《隋宫》等等。
这一情形,唐代以前颇为少见;唐代以后,特别是元代乃至明清更是难以想象。
也正是在这样较为宽松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较为自由的创作环境中,诗人们才又将自己手中的诗笔伸向了更为幽深的后宫,去直击宫闱的“秘闻”“秘事” ,去反映和关注那些无助的宫女侍妾的情感心理、生存状态,从而写出了大量的宫怨诗。
唐代诗人们的宫怨诗,与如前所述的政治讽刺诗一样,也极为大胆和直切。
如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等人所作的许多宫怨诗均如此。
尤其是白居易,他不仅于其名篇《长恨歌》中直讽唐明皇宠幸杨贵妃而导致荒淫误国,又在其宫怨诗《上阳白发人》一诗中通过对一个老宫女身世的具体描写,把唐代天宝以来选入宫中宫女悲惨遭遇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予以交待,直刺君王的淫乐,直斥杨妃的祸国。
可谓直截了当,毫不讳隐。
对此,当朝皇帝唐宣宗不仅不以为罪,反而在白居易离世后,在其《吊白居易》诗中赞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难怪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感慨地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世,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至宫女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也不为罪。
如白乐天《长恨歌》讽刺诸章,元微之《连昌宫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
”洪迈之言,正道出了唐人能够而且敢于创作颇多宫怨诗的缘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