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思考
新公园改造案例论文范文7篇
公园改造案例论文范文7篇5公园改造案例论文范文第一篇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1.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做到“人化”与“物化”的统一人类设计是体现一定时期人们对审美、道德、历史文化以及伦理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
唯物主义论称之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
但人类的意识、情感和文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体现,而人类设计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人类精神的表达,这可称之为人类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构成了人与设计作品的互相联系的关系,物化和人化是统一结合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4]我们从这个层面也应该明白设计中的人性化是人类自身就拥有的特质,而不是空穴来风。
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只是将人化和物化有机相融合,达到人与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所讲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过程。
古时也有天人合一之说,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理念,达到人与景观统一的效果。
1.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园景观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
如果景观设计过程中未将人性化理念作为设计思路,而是沿着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过多的束缚思想将难以给人们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公园景观作品,难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只不过是现代城市建筑中的摆设品而已,毫无实际作用。
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严格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设计内容,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在城市公园的构造物中少设带有尖锐棱角的景观物体,台阶高程尽可能地低,这样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证。
这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要求,如果做不到这点,即使公园景观装点的华丽无比,也谈不上人性化设计。
1.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传承城市公园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区域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同对城市公园景观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文脉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公园景观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将各个地域的文脉得以体现和传承。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与人的联系纽带。
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目标在于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交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人性化设计需要从城市公园的功能定位出发。
城市公园既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也是文化教育和社交交流的平台,因此公园景观设计需要根据公园功能来进行有序规划。
根据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公园的主要功能,如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交流等。
在考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公园景观的空间布局,使不同功能区域能够相互协调,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人性化设计需关注公园景观的可访问性。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是重要的休闲地点,因此需要保证公园的可访问性。
公园的位置要方便公众到达,应考虑到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
公园内部的道路、步道和通道需要合理布局,以便人们可以方便地进入和游览各个景点。
公园内应设置适当的导览标识,便于游客进行导览和了解景点信息。
通过提高公园的可访问性,可以增加公众对公园的参与度,提升公园景观的使用效益。
人性化设计需要关注公园景观的舒适性。
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舒适性是人们选择公园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景观布置和设施设备等因素,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考虑公园内绿地的布置,要保证公园内的植被覆盖率,提供充足的阴凉和绿色空间。
要合理设置座椅和休息场所,方便人们休息和观景。
公园内的设施设备也需要人性化设计,如公厕、垃圾桶等应便捷实用,方便公众使用。
人性化设计需要注重公园景观的文化性。
公园作为城市的文化载体和风景名片,需要体现地域文化和历史内涵。
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融入地方特色的设计元素,如建筑风格、雕塑艺术和花卉布置等,以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
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节庆等,使公园成为人们文化交流的平台。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案例分析近年来,景观设计领域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考量因素,以创造更宜居、宜人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考量的重要性,并揭示如何将这些考量因素融入到设计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案例一:伦敦海德公园伦敦海德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它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
公园内有宽阔的步道和绿茵草地,供人们散步、慢跑和野餐。
此外,公园中设有儿童游乐设施和喷泉,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海德公园还设置了休息区和咖啡馆,方便人们休息和社交。
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将公园打造成为了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的绿色避难所。
案例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作为一个富有创意的景观设计项目,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的需求。
园区内有多个主题花园,例如云雾花园、玫瑰花圃等,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种类的花卉欣赏体验。
此外,滨海湾花园还拥有一个超级树群,树上布满了垂直花园,不仅提供了独特的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了阴凉的遮蔽处。
此外,园区还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人们观赏风景、休息和交流。
通过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滨海湾花园成功地将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案例三: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作为世界著名的主题公园之一,其人性化的设计为游客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便利。
乐园内有详细的导览指引和地图,方便游客快速找到自己想要探索的区域。
此外,乐园中有多个休息区、餐饮服务点和卫生间,满足了游客的生活需求。
乐园内的道路和通道宽敞平坦,方便婴儿车、轮椅和行李箱的通行。
此外,乐园还设置了各种主题的演出和娱乐设施,为游客带来了不同的娱乐体验。
这些人性化的设计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游玩体验,增强了乐园作为休闲娱乐场所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人性化的考量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设施设置和绿化设计,一个景观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互动等多种功能,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
人性化设计要求从人的需求和感受出发,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景观环境,使人们在公园中得到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休闲场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中要营造出积极向上、愉悦舒适的氛围。
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色彩、形状和材料来创造出温馨宜人的场所。
运用绿色植物、鲜花等自然元素,以及柔和的光线和柔和的音乐营造出宁静、放松的环境,让人们心情舒畅。
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人们的生理需求。
人们在公园中不仅需要休闲娱乐,还需要地方进行锻炼和活动。
要合理设置健身设施和活动区域,满足人们的生理活动需求。
设置跑步道、健身器材等,以便人们进行运动锻炼;设置室外桌椅、广场等,以便人们进行社交互动。
人性化设计还应关注人们的社交需求。
城市公园是人们日常社交的场所之一,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人们的社交互动需求。
可以设置适合人们聚会的场所,例如露天舞台、户外广场等,方便人们展示才艺、举办活动等。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和聊天的场所,如照片墙、休闲座椅等,为人们提供多种社交方式。
人性化设计应注重配套服务的提供。
城市公园作为公共设施,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方便人们的使用。
设置卫生间、饮水机、垃圾桶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方便人们前来游玩。
还可以设置咖啡厅、休闲小吃等商业设施,以满足人们文化休闲的需求。
城市公园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城市公园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作者:曹燚周升波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摘要:分析了目前在城市公园设计过程中人性化体现的现状,提出了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的要素,包括地方特色元素的融入;空间布局的人性化;细节处理的细致化;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为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城市公园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也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集旅游、休憩、集会、交通、商业活动和文化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从主体来看,由具有观赏价值的动、植物等自然要素和必要的建筑设施组成;从功能来看,主要在于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空间,陶冶其情操,从而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提高城市景观的审美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公园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性化”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引入公园设计中。
所谓“人性化”,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人、物、自然环境合理结合在一起。
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关注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在设计中创造出不同性质、功能的具有鲜明特色,适合各个不同层次使用者的成果,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尊重。
一、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的现状在城市公园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公园设计还面临许多问题,如设计尺度不适宜,比例不协调,缺乏特色,开放性不强,结构呆板,空间布局不科学,功能单一,休息、娱乐、健身、游戏等公用设施偏少,整体缺乏人性化设计设施。
国内众多地方公园的建设只追求速度,而不顾当地文化和民俗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
虽有的在设计上追求标新立异的构思,但在设计上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功能,仅考虑宏观布局和平面结构,而在一些细节之处缺少对使用者的考虑等,导致公园设计严重欠缺人性关怀的元素。
人性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构 图 效 果 , 为 了创 造 美 观 的环 境 而设 计 ,却 忽 视 了使 用 者是 否需要这样 的环境 以及这种环境 是否 与人们的心理行为、活 动规律相符合 的事实。
1-2景 观 设计 缺 乏 一体 化 对 于 一 个 让 人 满 意 的城 市 公 园 ,合 理 的 组 织 和 布 局 空 间 、处理好 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 间的关系以及风格 的一 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很多的城市 公园中,公 园设计只是 诸 多 造 园 要 素 的简 单 叠 加 ,功 能 单 一且 彼 此 隔 离 ,没 有 形 成 统 一 而 完 整 的城 市 开 放 空间 。 同 时 ,很 多 建筑 小 品 或 服 务 设 施等与公园的整体 风格也不一致 ,这往往成 为整体景观 中的 缺 憾 。 1.3景观对象以静态 的观赏为主 ,缺 乏参与性 由于 受 中国 传 统造 园设 计 手 法 的 影 响 ,我 国城 市 公 园设 计 多 以 山水 为 主导 要 素 ,辅 以其他 设 施 等 ,于 是 造 成 景 观 只 用来欣赏。对于人性化 的公园景观设计 ,需要创造 出使公众 能 够 参 与 进来 的景 观 ,能 够 让 人 的感 官 , 即触 觉 、 嗅 觉 、 听 觉 、视 觉 等都 得 到 充 分 的刺 激 。 公 园 的 建设 关 系到 人 们 的切 身利益 ,只有了解 人们 的需求及心理特点 ,才能建设一个符 合 人 们 各 种 功 能 需 求 的 、让 人们 满 意 的公 园 ,但 就 我 国 目前 状况来看 ,真正做 到公众参与城市公园的建设还需要各方面 的共 同 努 力。 1.4对 特 殊 群体 考 虑不 足 城 市 公 园是 人 们相 互 交流 、进 行 各 种 活动 的地 方。 在 广 大的使用者 中,对于一群特殊群体的需求 ,经 常考虑得 不够 充足 ,这个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人 、残 障人 士。在多 数公园 中,我们 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绿化设计很少考虑无 障碍设计 ,忽视残疾人 的行动方式 ,给残疾人 的出行带来不 便 ;没有充分考虑观光对象 的年龄阶段 ,为老人和幼儿开辟 专用活动场地或者在植物配置、建筑 小品造型上没有考虑儿 童 的好奇心理 ,使他们 受到一些不必要 的伤害。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摘要:园林作为城市绿化场所,对城市起到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功能。
在城市景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融入人性化设计。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城市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及要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一、城市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意义分析(一)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与归属感在古代,我们国家和世界的关系重心都放在了不同的文化上,这一看法现在依然是正确的。
在当今的时代,网络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全球化并不代表着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整体。
这让它更能体现出各国的文化特征。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老建筑的再利用,以达到人们的物质和心理需要。
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应该从历史背景和生态结构的角度,对传统的建筑功能进行改造和扩展,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对建筑的空间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赋予传统建筑以新的生命力,增强市民的认同与归属感,使城市的文化脉络得以延续,并促进都市景观的发展。
(二)尊重自然和适宜人的空间尺度我国古代就已有了成熟的园林景观,这些园林的细节处理随处可见,处处暗藏的典故引人入胜;古代的园林,讲究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然资源的数量急剧下降,人们对待资源的方法也在发生变化。
目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利用,已经给我们的环境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在传统的庭园设计中,人们把对象的原始形态加以修饰,使之处于适当的位置,从而体现出大自然的和谐气氛。
然而,今天的城市,由于建筑过于密集,占地面积较少,如果盲目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填满在有限的空间里;只能增强景观设计的紧凑度,从而降低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程度。
一座繁华的都市,不但要有经济上的吸引力,更要能让人感到舒适,要让人放松;而不是让人在活动的时候感觉不舒服。
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要注意体现人性化的空间规模。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注重人们的需求和体验,景观设计师能够创造出舒适、美观且具有功能性的外部环境。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并以几个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一、创造舒适的空间人性化设计要求景观空间能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体验。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视觉与听觉的效果等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舒适的座椅、阴凉的休息区域和流畅的步道能够让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
同时,要考虑气候因素对舒适度的影响。
树木的选择和布局、水景的设置以及绿化带的规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的微气候,创造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二、提供多样化的功能人性化设计注重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功能。
不同人群和不同活动需要不同的场所和设施。
例如,公园中的儿童游乐区、锻炼区和休闲区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娱乐和休闲需求。
此外,景观设计还可以考虑适应残疾人士的需求。
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和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让残疾人士更加便利地使用公共空间。
三、关注环境保护人性化设计应该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设计师要注重生态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植物的保护等问题。
采用可持续性设计理念,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引入自然通风、雨水收集和植物的选择等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
例如,在建筑物周边种植适宜的植物,可以减少热岛效应;在空地上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
案例一:城市公园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人性化的要素不仅包括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域,还包括考虑到不同人群和活动的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的需求,公园中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健身区和青年运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绿化布局和良好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案例二:社区景观设计社区景观设计需要兼顾居民的便利和舒适感。
例如,在小区内设置步行道和休息区,方便居民进行锻炼和休闲活动。
论公园景观设计之人性化要素
山、 水 、绿化等 自然风光 . 使公 园多一些 当地人生活的 . 当然也是属于当地 自然与
则会引起机体 内部活动的失调 , 因此 . 人 自然因素 , 少一些人为因素 . 这样能够更 历 史 过 程 的 。 需要的是动态的, 即脑力与体 力相结合的 好 地 满足 人 们 回归 自然 的 需 求 . 激 发 人 们
四、结语
公 园空间的服务对 象 、建设 目的的
[ 2 】 刘滨仪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南京 : 东南大
学 出版 社 ,1 9 9 9
I 李敏 中国现代公园 北京 :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 社 1 9 8 7
糊性 、消遣 性和文化 性等有机结合 的特 不同 . 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 , 技术材料
无 另 1 人而不被别人看到: 人 需 要 领 地 需 要 仅要 为居 民提供享受绿色 、 享受阳光与空 最 基 本 的 活 动 之 一 。而城 市 公 园绿 地 ,
气的物质空间 , 更要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 疑是人类实现交往的理想场所之一。
其 人情 和 心 理 的 领 域 。 ( 一 )安 全 需 求
客到绿地进行活动的交通过程 中应是安全 往 。 这种交往 . 一般属于私密或半私密的 动物的运动过程 . 灾害的蔓延过程等 . 都 的。 其次 , 游客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 程中 活动 , 往往需要相 对封 闭的空间 。 而路人 写在大地上 。 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 以
应 是 安全 的 。 各种 活动 设 施 , 尤 其是 老 人 、 之 间 目光 的交流 以及人 看 人 的交 流 则属 于 有树 木 , 什 么 地 方 可 以 有水 流 :大 地 也 可
如看阅报栏 、 信息牌 、纪 以 告 诉 你 什 么格 局 和 形 式 是 安 全 与 健 康 儿童的活动设施要充分考虑到使用时的安 低强度的交往 ,
解析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解析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既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又深受人文情怀影响的艺术和科学。
在这个领域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人们的需求,使设计更加贴近人的生活和情感。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对人类需求的理解和满足上。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深入了解目标群体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以便为他们打造出一种更加贴近他们生活和情感的环境。
在城市中设计公园时,设计师要考虑到城市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渴望,因此要创造出一个能够让人们放松、休闲的场所,提供丰富的绿植和景观元素,使人们在这里能够找到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人性化理念在设计中的应用还表现在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关注上。
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临压力和焦虑,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要考虑到如何通过景观和环境来提升人的身心健康。
在设计公园和休闲广场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设置,引导人们进行锻炼和休闲,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设计师还可以结合自然的元素,比如水、绿植等,创造出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在这里能够获得放松和愉悦的体验。
人性化理念的应用还体现在设计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注上。
在设计中,设计师要考虑到如何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比如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景观的设计和植被的种植,打造出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要秉持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使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对于设计过程的参与性和民主性的关注上。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参与和意见,使设计能够更好地反映人们的需求和意愿。
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一些公开的设计征集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提供他们对于绿地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思考探究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思考探究摘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城市居民赖以休憩与出行的重要空间场所,体现了合理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设计的必要性。
而当代城市中绝大部分居民白天工作紧张忙碌,夜间外出锻炼健身、交友聚会、休闲购物等已成为生活常态。
近年来,人性化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理念已得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重视,城市空间规划的原有实施方案也亟待调整。
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特征及城市居民需求来开展,突出人性化尺度在提升城市宜居性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性化;尺度1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例夜间照明景观作为城市空间景观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城市地区的夜间照明公共设施景观是否达到美观与丰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的实现。
目前,城市照明景观的总体规划设计思路正全面趋于合理及完善。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针对城市夜间照明的生态景观系统应进行必要的科学规划,凸显人性化设计尺度对于改善城市照明空间景观的必要性,为城市居民创造美观与生动的城市夜景欣赏体验。
例如,杭州西湖亮灯有一个主题,叫“中国意·西子情”,用水墨画境、林山光绘的手法,将整个西湖的山山水水联系到一起。
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人员使用光影在夜间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西湖盛景,在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也成为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用“印象西湖”的实景声光表演,营造了一个西湖夜游可运营模式。
此外,“印象西湖”实景演出选址在西湖曲苑风荷一个相对封闭的水面,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环境、观演视线、交通组织、人流疏散安全等问题。
2 城市公共空间照明人性化尺度总体实施思路2.1 凸显便民宗旨相较城市居民的私人日常居住生活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应能为城市地区的全体居民生活提供快捷与方便。
人性化尺度的城市空间优化设计就是为城市居民的白天和晚上出行提供便捷化的设计,确保城市居民均可实现快捷出行、安全通行的目标。
为确保城市公共空间区域优化设计方案得以实现,设计人员应全面掌握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并且要针对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特殊群体给予全方位的便民空间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公园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如何通过人性化设计,让城市公园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成为了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角度,探讨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一、人性化关怀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在公园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市民的实际需求,关注市民的生活和情感。
人性化设计可以体现在公园的布局、植被、设施等方方面面。
公园的布局应该符合市民的需求,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合理地布置在公园内,例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公园内的植被设计也应该以人为本,力求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在植被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到四季景色不同,打造出春夏秋冬四季花香不断的景观。
公园内的设施应该便利市民的休闲和娱乐活动,如饮水机、休息椅、健身器材等,便于市民的使用。
在这些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可以让市民在公园中感受到关怀,增加城市居民对公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情感共鸣人性化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景观设计,引发市民的情感共鸣。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让市民能够在公园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在景观设计上,可以采用当地特色的建筑、雕塑、装饰等元素,打造出有故事的景观。
在公园的入口处可以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让市民在进入公园时就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图腾,让市民在游览公园时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样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加市民对公园的情感认同,提升公园的文化品味和情感价值。
三、参与互动人性化设计还应该包括市民参与互动的设计元素。
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市民参与互动的平台。
在公园的设计中应该融入市民的参与元素,鼓励市民参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例如可以在公园中设置市民参与的小景观,由市民共同打造;也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如音乐会、展览会等,增加公园的文化氛围。
简述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
简述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人性化设计理念是指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以人为本,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布局:人性化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空间需求,合理布局各个区域的位置和大小。
在一个公园中,根据人们的活动习惯和频率,将游乐设施、休闲区、步行道等合理布置,使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使用。
2. 环境舒适:人性化设计需要考虑人们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荫凉的座椅和休息区,供人们避阳避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遮阳设施,为行人提供防晒和避雨的场所。
3. 视觉效果:人性化设计需要注重景观的美感和景观元素之间的协调性。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和花卉,营造出美丽的花海和绿色空间,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
4. 交通便利:人性化设计要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便捷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人们步行和骑行;在景区设计中,可以设置观光小火车或电瓶车,方便游客在景区内移动。
5. 安全保障:人性化设计要重视人们的安全,提供安全设施和预防措施。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设置护栏和防滑设施,防止人们滑倒和摔伤;在景区设计中,可以设置警示标识和导览牌,引导游客行走和参观,避免意外发生。
6. 环境友好:人性化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解决方案。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景区设计中,可以设置垃圾分类设施,鼓励游客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合人们居住和活动的环境,让人们感到舒适、安全、便利和愉悦。
这种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探析
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探析一、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1.照顾人的需求。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要注重环境的美化和植物的搭配,更要关注到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的舒适度和需求。
在设计公园时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2.提升人的幸福感。
人性化设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一个舒适、美丽的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有着积极的影响。
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3.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与自然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人性化设计可以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从而增强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1.尊重自然。
人性化设计首先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
不应该过分改变自然环境,而是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关注人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包括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人群。
要为不同群体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满足和享受。
3.创造舒适的环境。
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乐趣和放松。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气候、光照、通风等因素,创造一个适合人们休闲的环境。
4.强调交流与互动。
人性化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舒适,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设计师可以通过布局、材料的选择等手段,创造一个促进交流与互动的环境。
1.中山大学南校园风景园林设计。
中山大学南校园的风景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同时也尊重了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
在设计中,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一个舒适、开放的环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海滨城市公园设计。
在海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创造了一个美丽、宜人的环境。
人性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人性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主题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更是城市人文环境的重要载体。
在城市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中,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应用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性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主题公园的发展背景城市主题公园是以特定主题为核心,以提供游览、娱乐、休闲、体育等服务功能为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体验的城市公园。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方式的多样化,城市主题公园成为了城市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与传统的城市公园相比,城市主题公园以其独特的主题和丰富多样的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成为了城市的新名片。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如何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如何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体验环境,这些都是城市主题公园规划与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依托城市文化,塑造独特的主题形象城市主题公园的核心是其独特的主题,而人性化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塑造独特的主题形象。
以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为背景,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主题公园的设计中,通过景观、雕塑、标识等手段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城市主题公园具有更加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可以增强居民对主题公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2. 以人为本,注重游客体验城市主题公园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城市居民和游客,因此人性化景观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游客体验。
人性化景观设计要求景观环境不仅要具有美学价值,更要兼顾使用功能和舒适性。
在景观设计中加入休息区、观赏区、游乐设施等,为游客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结合行为心理学,合理布局景点和游览路线,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还可以通过人工湖、喷泉、音乐喷泉等手段增加互动性,提升游客参与感。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摘要】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为市民提供舒适、便利的休闲空间。
设计原则包括关注用户体验、提升公共空间亲和力、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考虑特殊人群需求。
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还可以增进市民的幸福感和社区凝聚力。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通过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用户体验、公共空间、亲和力、文化元素、特殊人群需求、必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过人性化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对于休闲、健身、社交等需求,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亲和力。
注重体验和需求,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为公园增添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人性化设计还能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使公园更加包容和友好。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完善城市公园的设计,创造更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公共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探讨其必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地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人性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分析其设计原则、关注用户体验、提升公共空间亲和力、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以及考虑特殊人群需求。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城市公园景观,从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强调其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未来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和指导,为建设更美好的城市环境作出贡献。
1.3 意义重要性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风景园林的建设主要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目的,因此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要融入人性化理念,让设计出的风景园林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
本文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思想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思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风景园林设计;应用研究引言:风景园林设计除了具有美化功能外,还有净化城市空气、净化城市地下水的功能,还能有效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本意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设计者必须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同时也要注重人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追求。
一、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思想的基本要求(一)情感性与实效性的结合风景园林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景观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活动,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不能只从一个主要方面去考虑,要关注人的行为、活动和需求,结合人的感官,在声音环境、气味环境、形态环境和色彩环境各个方面进行提升优化,打造舒适的空间氛围。
此外,在这种设计的基础上,融合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可以使风景园林设计更具生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思想。
(二)历史与时代相结合丰富的风景园林设计实践证明,不同历史内涵和民族区域的风景园林设计,其设计的基本概念将会有很大的不同,历史的发展也会限制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
所以,在进行具体的风景园林设计时,必须保持其历史的连续性与时代特征的一致性,借鉴文化历史的同时,体现当代的创新景观手法,实现景观与历史的共生。
随着时代、社会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弹性,这样才能让人从视觉上感觉到整个城市的美感,从而真正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意蕴[1]。
二、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一)以人性化设计为主题人性化的主题是基于人性化的思想,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既要符合人们的观赏性、娱乐性的功能需求,又要紧跟都市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两方面来控制。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交互动的需求。
人性化设计要注重公园的舒适度。
舒适的环境可以促进人们的休闲和身心放松。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景观材料和灯光等元素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在公园中设置花坛、草坪、休息区等,提供能够让人们放松的空间和设施。
要注重公园的通风、遮阳和排水等问题,确保公园的环境舒适。
人性化设计要注重公园的便利性。
便利的设施和服务可以提供给人们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要合理规划和布局道路、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系统,方便人们的出行和活动。
要设置足够的座椅、垃圾桶、洗手间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
要通过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导航、智能手机应用等,提供信息查询和导航服务,方便人们的导览和交流。
人性化设计要注重公园的安全性。
安全的环境可以保护人们的身体和财产安全。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要考虑人们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围栏、护栏、警示标识等,防止人们进入危险区域。
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出入口、疏散通道等,保证人们的安全撤离。
要加强公园的巡逻和安保力量,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公园的安全。
人性化设计要注重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和景观材料,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要注重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和交通工具等。
要鼓励公众参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园的社会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是保障公园的舒适度、便利度、安全度和可持续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舒适的环境、便利的设施、安全的保障和可持续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交互动的需求,提升公园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活动锻炼的重要场所。
公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可以让公园更加适应人们的需求,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环境,增加人们的使用和满意度。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功能和设施。
城市公园不仅仅是一片绿地,还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功能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可以设置健身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让人们可以尽情地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与家人朋友共聚。
还可以设置公园家具、观景亭、喷泉等景观设施,增加公园的景观价值,让人们在愉悦的环境中享受自然的美好。
人性化设计可以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
城市公园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老年人需要平坦的道路和舒适的座椅,方便他们散步和休息;儿童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安全的游乐设施,让他们欢快地玩耍;残疾人需要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让他们自如地进出公园。
在设计公园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合理设置各种设施,使公园更加适宜不同人群的使用。
人性化设计可以考虑人们的活动习惯和心理需求。
人们在公园中的活动习惯和心理需求是恒定的,这些需求应该融入到设计中。
人们往往习惯于靠近自然环境,因此可以设置花坛、湖泊等,增加公园的自然氛围;人们往往习惯于安静的环境,因此可以设置遮蔽层、噪音隔绝设施等,减少噪音干扰;人们往往喜欢与他人交流,因此可以设置休闲座椅、聊天亭等,提供交流的场所。
通过满足人们的活动习惯和心理需求,可以使公园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增加人们对公园的喜爱和使用。
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公园的安全性。
公园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场所,安全问题是最基本的需求。
在设计公园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可以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可以设置护栏、隔离带等,保护人们的安全;可以增加照明设施,提高夜间的安全性。
通过人性化设计,可以提高公园的安全性,让人们可以放心地在公园中活动和休闲。
城市公园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第3 9卷 第 8期 2 0 1 3年 3月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3) 0 8 — 0 I ARC Hn C TU RE
山 西 建 筑
V0 1 . 3 9 No . 8
Ma r . 2 0 1 3
的语 言和精神空 间 J 。 化” , 即人的“ 物化 ” 。“ 人化” 和“ 物化” 组 成 了人 与设 计物 的互动 关 系。设计 就是物 的“ 人化 ” 和人 的“ 物 化” 的有机统一 , 两者相辅
1 . 2 景观 设 计
。从 这个 层 面上来 说 设计 中的人 性 化绝 不是 什 么 “ 新 花 景观设计 ( L a n d s c a p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根据 《 牛津 园艺指 南》 “ 是 相成 J 招 ” , 而 是人 类设计本 就应 该具 备的 特质 。设 计师 所做 的便 是让 将 人工和天然元 素统一设 计 的艺术 科学 。 ” 采用 人工 的 和天然 的
的。从 这个 意义上来说 , 人 性化设计 的出现完 全是设计 本质所 要 求, 决不是设 计 师 追逐 的 风格 。因为 偏离 了对 人心 理 要求 的满
劣 的一 大准则 。
济空间组成要 素总体特征 的集合 和空 间体 系 , 包括 自然景 观 、 经 足, 设计也就偏离 了正 轨 , 因此设 计 的人性 化 已成 为评判 设计 优 济景观 、 文 化景观 - l J 。 ” 而在生 态学 上 景观 却被 定义 为 : “ 人 类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思考
摘要伴随着现代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肆意扩展蔓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于是,作为人们对缺失的自然景色的祈求和象征性的回归之地的城市公园成为市民聚会,公共交往,休闲娱乐和开展娱乐活动的重要去处之一。
因此,城市公园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性化城市公园
user-friendly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thinking
yang xiaona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with the moder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wanton spraw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o, as people pray for the missing natural beauty and symbolic of the return of the land have become the party of urban parks, public relations, entertainment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is one important place. therefore, the city parks of human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user-friendly
1 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的确立
1.1 景观、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一词,因立场不同而对其概念的表述便有
了多种内容。
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标现象,或者是综合自然地理区,又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等。
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
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
虽然景观的概念多种多样,具有模糊性与复杂性,但是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对景观的理解是一定的。
正如俞孔坚所言: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根据《牛津园艺指南》“运用天然的和人工的材料——泥土、水、植物、组合材料,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的空间。
随着人们对待环境态度的改变,景观设计成为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也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与艺术。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因现代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造园手法相比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造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1
1.2 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的范围大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小到通过调整钢管的大小位置以获得好的喷泉效果。
”根据刘滨谊的“景观三元
论”理论,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部分。
2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
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伴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
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2 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必然性
2.1 设计人性化是设计中“人化”与“物化”的统一。
设计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
中国古代哲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便反应了对这种关系的辩证认识。
景观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类,也反映了这种统一。
2.2 设计人性化反映了“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
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又要满足人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设计的主体是人,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
因此人是设计的中心和尺度。
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
而心理尺度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
3 景观设计中人性关怀的体现
在景观设计中我们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安全、交往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对生理需要的满足
景观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多样的场所,以满足人们不同的生理活动需求,如运动,休息,交往等,在这些景观环境设计中应注意令人感到舒适的各种物理性指标:如光照、温度、湿度、噪音、通风等以及生理尺度与行为尺度的合理运用。
尤其应对残疾人使用的景观场所给予更多的重视。
3.2 对安全需要的满足
景观环境设计应该避免对人造成的威胁与伤害,保护自身安全和个人私密性,应当运用设计手段来增强人对于环境的定向与认知能力。
3.3 对交往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人是社会的,“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3
景观环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交往的空间。
因而景观设计应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3.4 对尊重需要的满足
尊重侧重于心理的感知与精神的共鸣,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之
上,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认同感。
4 城市公园人性化景观设计建议
4.1 体现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脉
城市公园应是城市形象与内在精神的体现。
城市是有特征的。
城市公园应与城市特征与形象融为一体才能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使市民为之自豪。
4.2城市公园场所精神的表现应与人的性格相对应,应具有个性化。
对于城市公园而言,“人”所指的是公园的服务目标群体,这群人的性格特征影响着公园的品质与内容。
对于比较大年龄群体的居住为主的区域而言,具有怀旧特色的公园能唤起他们的情感记忆,对于以年轻人居住为主的区域,具有活力,动感、富有时尚气息的公园,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4.3 城市公园的空间构成形式应与场所特色一致
每个公园它都有与之对应的空间构成形式,但并非每一个公园都是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或者国外的造园手法,而应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对应的构成形式。
4.4 公园的设计应具有可识别性
易识别的公园不仅是因为景观与其他公园的景观有区别,而在于它的唯一性。
有特色的公园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归属感。
设计公园时我们应从5点来考虑: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
因地制宜,提高可识别性。
4.5 强调公园景观形态的视觉美感
城市公园作为休闲的场所具有传播文明的作用,公园中的景观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获得愉悦感。
设计师应以大众的美感需求为出发点,运用艺术手法来形象生动的处理景观中得每一处细节。
4.6 把握好空间的尺度
空间的大小不仅给人实用的场所,还对人的心理与情感具有很大的影响。
过于宽大与高耸的景观会给人一种渺小感,缺乏掌控感。
还会加大人际间的距离,使人不易交流与亲近,增加了距离感。
相反,合适的尺度空间往往给人感觉更舒适、亲切、更易与人交往。
所以,公园并不一定要求大,即便是综合性的大型公园,也可通过功能分区来规划适宜的具有人性化尺度的公园场所。
参考文献:
1.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美)编著俞孔坚孙鹏等译
2.《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一版
3.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新建筑 2001年5期
4.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一版
杨小娜84年1月女硕士风景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