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知识点(新版)湘教版
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八年级地理精品课件)
临江滨海
稠密的公 路网
多条铁 路穿过
多个航 空港
水网稠密
新课学习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优势
1.地处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2.由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的港口 群和航空港构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3.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堂练习
1.长江三角洲是由哪两条河流冲积形成的
滨海平原(A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课堂练习
2.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 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 苏省东部
新课学习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长
江
钱
江
塘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 三角”,是由长江及 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 成的滨海平原,是中 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新课学习
长江 太湖 钱江 塘
活动
1.找出长江、钱塘 江、京杭大运河、 太湖以及长江三 角洲濒临的海洋。
新课学习 范围、位置
范围:包括_江__苏__省东南部、 上海 市及浙江省杭(州)嘉
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B ) A.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 B.经济特区密集,对外开放早 C.具有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D.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
拓展延伸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国家定 位的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 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 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7_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
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知识要点知识点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是_______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_______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_,往北到_______运河,包括_______省东南部、_______市及_______省杭嘉湖地区。
2.成因:长江三角洲是_______及_______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交通运输发达,这里拥有________黄金水道和众多的______、______干线,以及现代化的_______群、________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4.“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_______,已形成_______、_______高水平的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_______的区域。
知识点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1.核心城市:_______,是中国高水平的____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2.经济特色:工业高度发达,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_______、_______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对外依赖性高,同时也是举足轻重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产业基地。
3.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_______区域,对_______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_______作用。
4.浦东新区(1)位置:位于_______东部、_______区域东缘。
(2)影响:浦东新区成为_______乃至_______区域的经济引擎,成为国际区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1.江苏南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较大城市,其中_______是北翼中心城市。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和经济发展状况。
3. 分析长江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
3.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
4. 长江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经济发展状况。
2. 难点:长江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和经济发展状况。
3. 讨论法:探讨长江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识记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
3.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实例讲解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
4. 探讨长江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黄土高原地区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掌握黄土高原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和生态环境问题。
3. 分析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黄土高原的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
3.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4. 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生态环境问题。
2. 难点: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黄土高原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和生态环境问题。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设计说明本节内容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三部分。
这一节所对应的2022版课标内容主要是“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滚滚长江》,知道长江对沿岸经济的发展及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区域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认识区域的学习方法。
因此,本节课学生的知识架构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满和完善,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资源与工具地图册、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了解其经济发展的条件。
3.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和主要方式,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5.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重点难点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导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没有哪块地方,像“江南”这样,在文学作品中留下过这么多印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1.读图7-30,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欢迎大家来阅读。
长江三角洲地区?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
这里有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北方地区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丘陵交错。
2.气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区1.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气候: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均为东西走向),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海拔)3、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面积占 20﹪,人口占 40﹪。
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
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属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等。
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5、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
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特大型油田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1/2 )。
山西出产煤炭最多。
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是山西榆林。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6、南方地区是指秦岭- 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面积占25﹪ . 人口占55﹪。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说课稿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其内外联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才能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产业布局等实际问题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学会分析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布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长江三角洲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其内外联系。
2.教学难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布局,以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长江三角洲吗?它有什么特点?2.新课导入:介绍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特殊性。
3.案例分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布局,让学生了解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章 第4节 第1课时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小组二:气候
小组三:河湖
师生总结: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可简单地阐述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4.在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人口、城市的分布上又有何特点呢?
材料: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圈,综合实力第一,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图、析图,了解了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及其自然地理特征;通过材料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及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我们从中领悟到加强区域内外协作、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掌握基本地理事物,利用地图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获得地理知识,从而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观念,掌握一定的读图、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亮点体现在:
1.导入新课时,欣赏一幅幅图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渴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
2.学习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等地理知识时,采用读图、析图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们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时,利用数据说明,使学生们感知到科学的严谨性。
4.学习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和长江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时,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4.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下册《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知识点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区域北翼: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
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周庄被誉为“中国水乡”。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区域南翼: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
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精品课件】
间,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被称作“_同_城__效__应_”。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活动探究
阅读下面的资料,认识交通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 的影响。
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 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回到昆山的 家。下表列出来昆山到 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 方式所需要的时间。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本区以 平原 为主,地势低平,河网 密布,湖泊
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
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鱼 米 之 乡
3.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4.位置:
位于__长__江__的下游 地区,濒临__黄__海和东 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状元成才路
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状元成才路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状元成源才路 Βιβλιοθήκη 再加上便捷的交通状元和成才路 较为完
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
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 鱼 米 之 乡 ”
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知识归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江海交 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汇之地 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
交汇之地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我国最大 历史名城:南京、杭状元州成才路 、苏州、扬州等 状元成才路
的城市群 上海:核心城市,我国超大、最重要的综合
性工业城市状元成才路
八年级地理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设计3(新版)湘教版
重点: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包括经济、交通、人口等方面。
难点:
1. 理解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2. 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解决办法:
1. 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直观展示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举办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知识竞赛:可以举办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关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实时动态: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实时动态,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时事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课题研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增强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等方法,学会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3. 提升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 发展综合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供拓展资源:教师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八年级地理下册 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设计3 (新版)湘教版
湘教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4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PPT课件 (3)
1、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
C)
B、长江中游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渤海地区
2、长江三角洲是驰名中外的( B ) A、温带水果之乡 C、亚热带动植物王国 B、鱼米之乡和丝茶之府 D、旅游胜地
3、长江三角洲的交通运输( D)
A、以水运为主
C、以高速公路为主
B、以铁路为主
D、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等 的综合运输体系
具备的优势条件,填入空白框中。
6、交通
铁路
哪些铁路 线经过长 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长江三角洲经济在全国 占怎样的地位?
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中国第一大海港——上海港
连接浦西老区与浦东新区的桥梁
杨浦大桥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 (1)北翼中心城市——_____。 • ①_____省省会,有“_________”的美誉,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 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 育科研基地。 • ②_____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 (2)南翼中心城市——_____。 • ①_____省省会,________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 支柱产业。 • ②号称“_________”: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 • ③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_____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 迹而享誉中外。 • (3) _________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昆曲的发源 地_____,中国第一水乡_____。 • (4)杭州湾跨海大桥修建的意义?
4、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B) A、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精讲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各地时间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2、我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面积最小的是澳门。
主要山脉(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1)分布:(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小北大)3、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急剧降温、霜冻、大风和雨雪天气;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集中分布在西北、北方地区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7、8月),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洪涝:主要发生在夏季季节,此时降水多。
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外流河: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珠江、辽河、黑龙江、淮河等。
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水资源: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其中农业耗水量最大。
分布: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课件 (新版)湘教版
扬州
泰 州
南京 镇江
(nán
jīnɡ)
南通
上海
杭州
舟
宁山 波
第十五页,共50页。
(píngtǎn)
长 江 三 角 ,洲 河地 湖势 密平 布坦
第十六页,共50页。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nèiwài)联系所具备 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临江滨海 (bīn hǎi)
稠密的公 路网
E
C B 铁路E 线-上--海--- F ----
-- FG
京沪线
-------
EGG---沪-------杭--- 线
第四十九页,共50页。
读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huídá)下列问题。
(1)A是____上___海_市,B是____南京(nán
____市,C是_____杭__州_市。三个 jīnɡ)
兴建,使上海的远洋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
第十三页,共50页。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 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 冠以城市群的名称 (míngchēng)。读图, 说出“沪宁杭”、“苏 锡常”、“杭嘉湖”分 别指的是哪些城市。
第十四页,共50页。
沪宁杭: 上海、宁 波、杭州
苏锡常:
苏州、无 锡、常州
杭嘉湖: 杭州、嘉 兴、湖州
长江为沿岸城 镇的发展提供了 便利的水运和丰 富的水源。
第十八页,共50页。
亚热带季风气候 (jìfēngqìhòu)
夏季(xiàjì)炎热
冬季(dōngjì)温
第十九页,共50页。
发达(fādá)
的经济长江三角洲经济 (jīngjì)在全国占怎 样的地位?
我国经济(jīngjì)实力最强的 地区
(完整版)新湘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页脚内容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剑麻、矿产资 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说课稿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说课稿一、说教材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
长江三角洲区域涉及上海市和浙江省、江苏省的部分地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本节教材包括“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三部分内容,本节课我主要讲述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共安排了3个自然段的正文内容,分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位置与范围、优越的自然环境、农业与工商业发展、区域经济特征与区域内外联系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内容是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自然区域,后者是经济区域;两者的区域范围也不一样,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以长江三角洲为主体发展起来的,范围比长江三角洲要大。
为配合正文内容,教材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2幅地图和“长江三角洲的范围”、“上海港”2则“阅读”材料。
结合“长江三角洲的范围”材料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分布”图,有助于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两者范围的不同。
“上海港”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通达性,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密切的内外联系的认识。
为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落实“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这条“标准”的要求,教材P.57和P.58-59安排了两组相关“活动”。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这部分内容中,正文内容主要阐述了上海的经济特色与地位,以及上海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4.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5.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6.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2.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3.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区域北翼:
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
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
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
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2.区域南翼:
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
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境内,南至宁波市慈溪境内,跨越杭州湾海域,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大缓解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大桥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
②宁波:宁波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3.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一.城市群概况
1.位置:长株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三个城市的中心地区。
2.人口: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
3.位置关系和交通关系:长株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
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
4.地位:长株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二.三市的发展差异
长沙:湖南省省会,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
教育、科技、文化发达,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株洲:铁路枢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
物流业也很发达。
湘潭:湘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
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三.三市的发展联系
1.加强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
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2.建设“两型社会”的措施: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
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