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特征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特征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8-07-18T14:12:49.2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作者:宋世通
[导读]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83年首次提出后,迅速普及全球。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较之于西方的生态旅游,我国的生态旅游呈现出“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无限制的本土化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市 100081)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83年首次提出后,迅速普及全球。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较之于西方的生态旅游,我国的生态旅游呈现出“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无限制的本土化特征。
关键词:生态旅游;本土化;中国
一、前言
大众旅游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逐渐兴盛,且旅游活动对环境和能源的消耗。上百年来,近现代旅游实践表明,旅游开发对生态的影响,对旅游目的地涉及的利益群体的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旅游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都会产生影响。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西方,但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引入中国。西方社会基本上处于发达国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国民素质较之发展中国家偏高,民众普遍具有成熟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西方国家普遍环保法律制度也十分完善,这些因素都促进和保障了生态旅游的开展。自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理论介绍到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并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后期的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形成并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至今(赵爽,2013)。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西班牙语“Ecotourismo”的形式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独立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进行正式定义,生态旅游才以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定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1993年,“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这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1995年“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会上发表的《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开始真正关注生态旅游。1995年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色彩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它强调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吴楚材等,2007)。其中国外学者关于生态旅游140多种概念的定义中,最权威并被引用最多频率的定义是Ceballos Lascurain H撰写的定义:“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中国的生态旅游是舶来品,自20世纪90年传入中国,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如卢云亭、郭来喜等在早期就对生态旅游做了概念界定,最初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主要依据于对国外学者生态旅游概念的翻译,如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风景旅游活动。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随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国内学者和政府机构开始重新审视生态旅游概念,如程占红等(2005)在剖析各种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旅游应具有的本质规定性,提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在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社区整体完整性及其稳步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工程的实施和环境教育,最终实现人地和谐美的一种旅游活动。而2012年国家旅游局出台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直接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三、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特征
与西方国家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相比,在中国生旅游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是在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推动和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生态旅游在中国主要依托国家和学者的引进和推动,缺乏广泛得群众基础,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生态旅游又与中国的传统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Weaver等(2007)指出在西方世界里,生态旅游往往有三个共同的标准:首先是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应以保护为主;其次是解说系统和教育是必要的;最后生态旅游必须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是可持续的。然而任何位于自然环境中的旅游开发或活动,在中国都可以被描述为生态旅游,不管它是否符合这三个共同的标准。这是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不论从生态旅游市场还是从生态旅游供给方面而言,都还未发展成熟。
从外部原因来看,首先是我国还尚未形成负责任的生态旅游市场群体,社会大众对于生态和生态旅游的把握还不到位。其次是我国生态旅游教育任重道远,缺乏负责任的生态旅游开发企业。在经济利益的促使下,生态旅游企业更多关注于自身的利益,忽略对生态旅游本质性的把握。从内部原因来看,首先是我国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在我国, 不少人对生态旅游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 而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意义。其次是我国缺乏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尚短, 生态学和旅游学又相对独立,既懂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 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缺乏。最后是我国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因此,中国的生态旅游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工业化进程、教育制度、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着如下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本土化特征:
(一)中国“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
西方自然思想史上存在着三种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式, 即有机论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和新有机论自然观,每一次范式变换都是一次自然观的转向。进入二十世纪,机械论自然观引以为傲的机器文化,难以拯救人类从战后废墟和环境衰退,因此新的有机自然观然应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