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特征研究综述
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展现给游客的关键性印象,对游客的旅游决策和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形象研究逐渐受到广泛。
本文旨在回顾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发展历程,探讨当前旅游形象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成功案例分析为我国旅游形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形象研究逐渐发展壮大。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形象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扩展到旅游形象感知、塑造与传播等领域。
目前,我国各地高度重视旅游形象建设,通过提升旅游形象的核心吸引力、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等手段,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部分地区缺乏对自身旅游资源的深入了解和合理规划,导致旅游形象定位模糊,无法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旅游形象传播手段单一:尽管我国各地在旅游形象传播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传播手段过于单一,缺乏创新,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3)旅游形象与文化脱节:许多地区的旅游形象缺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导致游客难以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
(1)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尽管我国旅游形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高。
(2)实践操作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在实践操作中,我国旅游形象建设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我国旅游形象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1)多元化和个性化:未来旅游形象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2)文化融合和创新:旅游形象将更加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通过文化创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3)智慧旅游和数字化:借助智慧旅游和数字化技术,实现旅游形象的智能化传播和推广。
为加强我国旅游形象建设,以下策略和方法值得:(1)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对地区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明确旅游形象定位,提高旅游吸引力。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年, 虎跳峡 、 白水 台 、 巴雪 山 以及 碧塔 海 景 区 就 已 哈 经被 天界神 川旅业 发 展有 限公 司 ( 以下 简称 天 界神
二 、云南 省迪庆 州 案例
旅游增 权理论 为 推 动旅 游 发 展 的公 平 性 , 索 形 成 探
收稿 日期 :0 9— 1— 6 20 0 0 作 者 简 介 : 冰 ( 9 3一) 女 , 南 财 经 大 学 旅 游 学 院 副 教 左 17 , 云 授, 博士。研 究方 向: 游理 论、 游经济 分析、 旅 旅 区域发 展 与
实 条件 出发 对该 理论加 以 “ 释 、 充 、 改 ” 这 样 解 补 修 ,
的“ 引入 ” 会具 有有 效性 与生命 力 。 才 20 0 7年 1 0月至 1 间 , 1月 笔者 前 往 云南 省迪 庆
区利益 最 大化 并 且 能 够 部 分 地控 制 旅 游 在 地 方 的 发 展 ( 冰 , 继 刚 ,08 。旅 游 增 权 理 论 最 早 出 左 保 20 )
土化 研究 , 既有 助 于 补充 和 完 善旅 游增 权 理 论 的理
20 0 8年 , 冰 、 继 刚将旅 游 增权 理 论 引 入 中 国 , 左 保 首
先从理 论 上 进 行 了 梳 理 、 收 和 批 判 。他 们 指 出 , 吸
论 体 系 , 有 助 于 构 建 中 国旅 游 增 权 的实 践 框 架 , 也 形成 “ 健康 地 ” 习 西 方 的 学术 态度 , 具 理 论 、 学 兼 实 践 以及方法 上 的多重 意 义 。
20 0 9年 4月
旅
游
科
学
Apr .,2 09 0 Vo. 1 23. No. 2
全球化以及全球本土化的思考相关综述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52全球化以及全球本土化的思考相关综述◎章梦娟摘要:如今中国以及国际的文化理论界,全球化再度成为一个热烈讨论且不断引发争议的理论话题。
在文化的全球本土化过程中,文化间性理论提供思考文化多样性的新形式和处理文化差异的智慧。
进步的地理学思想应该辩证地看待文化多样性和承认多样性之中固有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的现实,为如何与他者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求同存异确立准则,不同文化之间在彼此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通过文化交互达成多元文化间和谐共存。
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能够深化文化间性理论,文化间性理论也能启发丰富地理学思想。
关键词:全球化;全球本土化;多元文化;文化间性理论;地理学视角“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1]这是对文化全球性和地方性状况的现实描述。
近年地理学界越来越重视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文化间关系问题,如2004年联合国出版全球化和城市文化报告中强调应当加快建设多元文化并存的进程[2];2016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以“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为主题,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客观存在的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要彼此尊重[3]。
但是,由于“全球本土化”涵盖了的跨文化意义与“全球化”“本土化”之间的普遍性出现了相反的理论,导致其在地理学研究中难以得到深入拓展。
并且“全球本土化”忽略了应该要如何做到理解文化间的差异,并且通过提高这种理解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完善。
文化间性理论为应对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的悖论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它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文化通过自身的关系而构成自己,也通过与别的文化关系构成自己”。
文化间性从加强文化多样性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种适应‘超级多样性’和‘多层面他者差异’的可能路径”,不仅可以为差异文化共存提供方向,甚至可以缓解乃至消除多元文化差异引致的社会、政治危机[4,5]。
当前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文化间性研究涵盖了文化、教育和社会等多学科,是众多学者的讨论热点[6,7]。
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一个文献综述
1 引言基于城乡差距日渐增大的突出矛盾,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自此,学界掀起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热潮,而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型业态,被学术界视为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选择,将其置于乡村振兴语境中的研究亦迅速兴起。
国内学者根植于自身的研究方向,围绕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综述,意在厘清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现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聚焦于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2 研究综述2.1 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作为开展乡村旅游所必需的活动场所,不同乡村地区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必然有所不同。
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分类和探究。
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向富华(2018)将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归结为“村民自建自营”、“村民+游客”、“村民+公司”及“村民+游客+公司”4种具体模式,并认为一个乡村可同时采取几种模式;根据动力机制的不同,魏超等(2018)提出社区提升、景区依托、文化重构和近郊休闲4类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还有学者基于实证展开对具体模式的研究。
王晨光(2018)根据对山东中郝峪和陕西袁家村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总结指出,现阶段应选择立足于农村集体经济基本制度,以村集体为发展纽带,以合作社、股份合作是、股份制等方式引导全体村民参与的“集体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2.2 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的乡村旅游引起了不少学者对其助推乡村振兴机制的分析与探讨。
一是动力机制。
银元等(2018)基于DSR模型,指出乡村旅游通过对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在产业定位、空间开发、主客交流、运行机制、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整,能够实现驱动力的加强与优化,更加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与态度特征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国 内相 关 的 实证 研 究较 缺 乏 。 伴 随 生 态 旅 游 在 我 国 的 日益
普厦 , 绍 国外相关研 究结论 , 比国 内外 生态旅 游者 的行 介 对
为与 态度 特 征 差 异 , 有 助 于探 索适 夸 我 国生 态 旅 游 发 展 的 将
持续 发展 产 品和 消 费 者 ” 其 中 重要 议 题 之 。在 是 此之前 , 世界旅 游 组 织 ( O) 特 别委 托 专 家 对 美 WT 还 国、 加拿 大 、 国 、 国 、 国 、 英 法 德 西班 牙 、 意大利 等 7个
重要 生态 旅 游客 源 国 的 游 客 情 况 进 行 了深 入 的 调
[ 章 编 号 】02 06 20 ) 1 05 6 文 10 —50 (06 l —07 —0
1 引 言
国外 很 早 就 开 始 对 生 态 旅 游 者 的研 究 予 以关
注 。弗 雷尔 和厄 格 鲁 ( enl E g s …认 为 游 客 Fn e l& al ) e 是生态 旅 游 框 架 的 三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之 一。20 02 年在加 拿大魁北 克 城 召 开 的世 界 生 态旅 游 峰 会 上 ,
查 。世 界 生 态 旅 游 峰 会 c组 的 总结 报 告 中强 调 , “ 多地 去理解 生态 旅 游 目的地 国家 中那 些 正 在 对 更
有 效性 和收敛 有效 性检 验 , 果较 好 。 效
剑与 其 他 国家 和 地 区 相关 结 果 对 比的
生 态 旅游产 品做 出反 映的人们 是 重要 的 。 ” 从 全 球角 度 讲 , 展 中 国家 往 往是 生态 旅 游 的 发 目的地 , 而发 达 国 家 往往 是 生态 旅 游 的客 源 地 。生 态 旅游 在发达 国家 和欠 发达 国家 的发展 因客 观环 境 的不 同 , 应存在 不 同的发 展道 路 , 同时期也 应有不 不
参与式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创新机制研究--以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为例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第18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 18 No. 4Dec. 2020doi : 10. 13 690/j. cnki. hzyxb. issn. 1672 - 2388. 2020. 04. 21参与式发展:乡村全域旅游创新机制研究-以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为例**收稿日期:202010 20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湖州市党校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参与式发展:乡村全域旅游的创新机制 研究 以长兴县水口乡为例"(HX193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俞慧斐(1981—)女,浙江长兴人,高级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党建和公共管理研究。
俞慧斐(中共长兴县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室,浙江长兴313100)摘要: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是浙江省社区居民参与乡村全域旅游的成功典型之一。
其发展经历了“个体无组织的自发参与、 政府主导的组织参与和社区精英群体主导的大众参与"三个阶段,乡村面貌随之焕然一新。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驱动机制、激励机 制、决策咨询机制、参与评价机制和社区居民参与保护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全域旅游;参与式发展;社区居民参与;顾渚村中图分类号:F592.1 ; 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2388(2020) 04 - 0084 - 04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All — area Rural Tourism_ Taking Guzhu Village in Shuikou Township of Changxing County as an ExampleYU Hui-fei(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Ecological Civiliz^tioiir Party School of Chngxing Co Lin ty Committee of (;P (;, (:hngxing 313100, C H )Abstract : Guzhu village , Shuikou T )wnship , Changxing County is one of the successful exampl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ith community residents par ticipating in all - area rural tourism. I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 individual unorganized spontaneous participation, government - led organiz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elite - led mass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village has taken on a new look. During the development , government driven mechanism , incentive mechanism, decision - making consultation mechanism, particip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andcommunitypartiipationprotectionmechanism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Key words : all - area rural tourism ;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 community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 Guzhu village全域旅游以追求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社区共建共享为目的。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民俗旅游不仅能让游客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还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的机会。
因此,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和方向。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期望为国内民俗旅游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国内民俗旅游的历史演变民俗旅游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兴盛的。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国内民俗旅游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1989年):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渐开放,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开始吸引游客。
这一时期的民俗旅游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节庆活动、民间工艺和乡村风情,缺乏系统的开发和规划。
发展阶段(1990-1999年):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民俗旅游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有意识地挖掘和整理当地的民俗资源,通过举办民俗节庆、建设民俗村等形式,推动民俗旅游的发展。
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对民俗旅游进行系统的研究。
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新世纪,民俗旅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也加大了对民俗旅游的开发力度,通过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创新产品等形式,推动民俗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术界对民俗旅游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涉及的主题和领域也更加广泛。
回顾国内民俗旅游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其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发到自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民俗旅游在国内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未来,如何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民俗资源、提升民俗旅游的品质和内涵、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将是民俗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综述及本土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2-0001-04 收稿日期 2023-04-14摘 要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已经在西方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对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遗失、管理混乱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该文试图通过以中微观层面出发的康泽恩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对其产生、发展及在中国的实践研究展开论述,重点分析谷凯、怀特汉德针对平遥古城展开的形态学研究,探讨该理论在中国的可适性与发展困境,为中国的历史城镇保护、城市边缘带演进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
关键词 康泽恩城市形态学 研究综述 本土化Abstract Conzen urban morphology has formed a mature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west,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oss and management chao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take Conzen's urban morphology from the micro leve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ttempt to discuss its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research in China. We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of Pingyao Ancient city by Gu Kai and Whitehand, and discuss theKeywords Conzen urban morphology, Research review, LocalizationReview赵 瑞 | Zhao Rui郝占鹏 | Hao Zhanpeng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建设、旧城区改造、乡村振兴等城市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实践
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实践近年来,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新热点。
生态旅游旨在保护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真实、独特的体验。
对于旅游业而言,生态旅游发展不仅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增加贡献,还能够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要想实现成功的生态旅游发展,需要遵守一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原则。
一、生态旅游的科学理论1.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分类“生态旅游是指以人类旅行活动为基础,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旅游形态。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
生态旅游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两种类型。
自然生态旅游是参观自然保护区、自然景点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自然景观的旅游。
而文化生态旅游则是体验传统文化、历史和民俗习惯等的旅游。
两者都强调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是生态旅游理念的实践。
2.生态旅游的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
生态旅游必须考虑地区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解决这些因素的互相冲突的问题。
(2)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原则。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尊重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限制,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同时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3)文化保护与提高原则。
生态旅游在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历史遗迹保护和宣传中,要注意文化尊重,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4)旅游经营的规范与订单原则。
生态旅游必须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保障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订单旅游引导着全社会旅游行为的规范化发展。
3.生态旅游的价值生态旅游为社会和经济增长带来各种经济和社会价值,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支持社区成长、改善贫困生活、维护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增强文化认同和遗产保护、支持文化艺术和文化交流、促进教育及反贫困等方面。
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生态旅游的实践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划和实践原则。
以下是一些可持续发展实践:1.生态旅游的规划生态旅游规划包括四个层面:地区规划、资源规划、旅游规划和营销规划。
基于科研创新的《生态旅游》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
保护联盟 ( I U C N )特别顾问 、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 ・ 拉斯
喀瑞 ( H. C e b a l l o s — L a s c u r a i n ) 于1 9 8 3 年 首 次 提 出 生 态旅 游 的
概念 , 并对其界定为 以自然为对象和不破坏旅游对象的旅 游l 1 l 。1 9 9 4 年1 2 月 中 国在西 双 版纳 召 开 “ 中国首 届生 态旅 游 研 讨会 ” , 标 志着 中国生 态旅 游 开发 建设 和理 论 研究 的序幕 拉开 ,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 。1 9 9 8 年云南大学 接 受 云南 省科 技 厅公 关 处 的委托 , 完成 “ 香格 里 拉进 行生 态 旅 游示 范 景 区开 发规 划 ” , 为1 9 9 9 年 中 国昆 明世界 园艺博 览
1 . 首 次提 出 了人 文 生态 旅游 资 源 的概念 。生 态旅 游 的 最初 概 念 中 , 明确 了生态 旅游 的对象 , 即生态 旅游 资 源是 属 于“ 自然 生 态 ” 的范 畴 , 西 方 不 少 国家 也严 格 按 此来 规 定 生 态旅游 的对象 , 尤其是美 国、 加拿大 、 澳大利亚几个生态旅 游发 展走 在前 面 的 国家 , 更是 把生 态旅 游 的对 象 限制在 “ 国 家公 园 ” 、 “ 野生 动 物 园 ” 、 “ 热带 丛 林 ” 等纯 “ 自然生 态 ” 的 区 域 。生态 旅游 概念 传 至全球 后 , 一 些历 史悠 久 的 国家 , 如 中 国, 在传统的“ 天人合一 ” 的哲学思想指导下 , 千年悠久的历 史文 化 已经将 自 然 的山 山水 水 熏染 了浓 浓 的文 化 味 , 自然 和文化 是无 法 分离 开 的 ,这 些 区域处 于 闪烁着 人 与 自然和 谐的“ 生态美 ” 光芒 , 以此为据 , 我们首次提出了中国的生态 旅游资源不仅仅只是具有“ 自然美” 的 自然生态景观 , 还应 该 包括 具 有 “ 和谐 性 ” 为 特征 的人 文生 态旅 游资 源 。这 里 的
基于科研创新的《生态旅游》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科研创新的《生态旅游》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作者:杨桂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6期摘要:云南大学生态旅游课程组在将国外生态旅游本土化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并成功地转化为生态旅游教学成果。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理论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过程中,首次提出了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宗教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首次开发建成中国特色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二是模式创新,在中国大学生态旅游教育中创造了三个之最,即最早开设生态旅游课程、最早出版生态旅游教材、建设了中国最完整的生态旅游教材体系,创建科研土壤上收获教学成果的新模式;其三是在理论和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将生态旅游课堂拓展到国内外、用带出去和请进来并进的方式解决大学实践教学难题、建成“三横三纵”时空耦合案例库和五结合教学方法,建成五维一体《生态旅游》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
关键词:生态旅游;科研创新;课程体系;精品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41-04大学的科学研究具有双重功能:其一,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服务于大学的教学。
云南大学《生态旅游》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历程证明,在大专院校肥沃的科研土壤中是能够结出丰硕的教学成果的。
《生态旅游》课程的建设在科学研究的理论、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理论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Ecotourism)概念是国外舶来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并对其界定为以自然为对象和不破坏旅游对象的旅游[1]。
1994年12月中国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标志着中国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序幕拉开,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规划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 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 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 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生态旅游规划
规划类型
01 概念介绍
03 要求 05 原则
目录
02 背景 04 机制 06 内容
07 理念
09 方法
目录
08 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 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位置。旅游作为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在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生态旅游规划可 以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最终促进美 丽中国的实现。
2、消费心理行为分析确定生态项目
规划设计和经济学研究关心的问题有所不同,在进行项目设置时,对于市场需求的研究更侧重于游客的年龄 和心理行为,以达到项目实现其使用价值的目的。项目设立应以人的需要为核心,满足人们生理、安全、社交、 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方法
0 1
合理性
0 2
便利性
0 3
舒适性
0 4
机制
生态旅游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旅游模式,国内的生态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日趋成熟,形成 了一些关于管理体制、资源开发、环境教育与居民权益保护等方面较为系统的经验。在对生态旅游的管理上,基 本原则是立法保护、严格执法,即严格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法》、《海洋保护法》以及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并 针对旅游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环保税等。同时,明确规定生态旅游 的经营范围、开发规模和次序、接待人数、开放季节,并对其经营思路和方式作一定的限定。违法侵害自然资源 者,无论是经营者、开发商还是游客,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艺博览会” 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 向高潮 ,9 9年前后 是 19 我国学 术界 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 的高峰期 。2 0 01 年 国土资源部建立 1 个 首批 国家地质公园 ,0 5年首批 国家 1 20 矿 山公 园挂牌 ,意味着 我 国生态旅游 资源研究开发 向理性 发
强调生态旅 游是一种“ 特殊 的旅游形式 ”是一种 “ 目的的旅 , 有 游 活动 ” 李绪萌 (9 5 , , 19 )张延 毅 (9 7 , 19 ) 刘健 生 (9 7 , 兴 19 )王 国( 9 8 , 19 ) 王尔 康 (9 8 , 19 ) 陈立军 ( 9 8 , 家 明 (9 9 的观 19 )刘 19 )
者) 来看 ,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 品。笔者认
“ 游与环境保 护” 国家旅 游局将 19 旅 ; 9 9年定 为“ 生态环境旅
游年 ”首次承办 了主题为“ 与 自然” 中国昆明 ‘9 , 人 的“ 9 世界 园
为虽 然存 在上述争议 ,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 游概念
内核 的理 解是一致 的, 即旅游 与环境 的协调 , 态旅 游是可持 生 续旅游方式之一 。 3 . 存在严重 的生态旅 游概 念泛化倾 向。 生态旅游概念泛化
亡和旅游景 区的毁灭 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 , 国生 态旅游研究 开发历史短 , 我 发展快 , 在 存
问题多。
一
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 念泛化 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 , 最终
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 的崩溃。
( } 态 旅 游 理 论基 础 研 究 系统 性 不 足 二 生
、
我 国生 态旅 游理 论研 究方 面存在 的 问题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产业叶合作经济与科技曳No.4s圆园21一、引言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源于欧洲贵族们为逃离城市喧嚣,感受大自然,前往郊区游玩期间得到身心的放松。
而国内的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且发展周期较短。
二、文献概况(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乡村旅游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
文献主要从CNKI数据库中获取,以“乡村旅游”为关键词,发表时期为1992耀2018年,并将文献设定类别为核心期刊及CSSCI,共输出3,331条检索结果。
(二)研究阶段。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时期为1992耀1999年左右,早期发展较缓慢,后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2005耀2011年间增幅较大,说明该阶段为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繁荣期。
2018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迎来高峰期,当年共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405篇。
根据刊文量,可以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分为1.0、2.0、3.0模式。
在1999年前的1.0雏形阶段,乡村旅游刚引入中国,国内学者仅对其进行了概念性的探索。
而2.0的兴起阶段(1992耀2005年),旅游业融入了人们生活中,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规划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3.0的快速发展阶段(2005耀2018年),中央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突现词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
笔者利用CiteSpace5.2软件对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进行突现词分析,通过总结较短时间内词频变化较大的词汇,说明在不同时期乡村旅游的研究进展。
研究时间截取1992耀2018年,由突现词统计结果显示,在2005年之前,主要是针对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的探讨。
在1.0与2.0阶段主要以研究影响因素;而在2.0与3.0阶段,在中央政策扶持下,学者主要围绕开发、城乡统筹、扶贫等方面进行研究。
政府管理职能在旅游业中扮演主导角色,完善旅游法规体系,引导市场展开有序竞争。
通过旅游扶贫、供给侧改革等领域的研究,促使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战略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
旅游与全球化综述及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旅游与全球化综述及对旅游发展的建议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旅游全球化也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旅游与全球化是紧密相关的。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旅游与全球化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国内外在涉及旅游与全球化时所关注的主题差异较大,国内主要关注旅游业,国外则比较关注医药旅游、影响及政策等;国内文献分析了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区别,而国外文献没有特别关注两者的区别。
文章从地方性和文化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旅游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全球化;CiteSpace;地方性;文化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旅游业也在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旅游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最新发布的2030年旅游业长期预测,预计到2030年国际游客人数将达到18亿,该报告是在UNWTO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上提出的,证实国际旅游业会在2010-2030年期间持续增长,但比过去十几年更为温和,全球国际游客人数每年平均增长3.3%,也就是说,每年平均有4300万国际游客加入旅游市场。
UNWTO秘书长Taleb Rifai说“这种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可能,因为旅游业引领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可持续性”。
据UNWTO的预测,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入境人数预计比发达地区的国际入境人数增长快一倍左右,从绝对数字来看,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国际旅游人数每年平均增加3000万人次,而欧洲、北美等发达经济体国际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次。
如此庞大的旅游人数在国际之间流动,不仅仅是人口的流动,也是经济、文化等在各国之间的流动,旅游业的发展也大大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餐饮业和住宿业等,所以旅游与全球化是紧密相连的。
文章将分析国内外关于旅游与全球化的文献,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摘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路径,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只有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新形势下继续助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发展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动实施,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追求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旅游模式了,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更受人们欢迎的新的旅游趋势。
乡村旅游将旅游和乡村发展结合起来,既促进了旅游模式的优化和创新,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新的旅游体验,又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新的时期,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投入乡村发展。
乡村具备自然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资源,因此具有良好前景和较大的投资价值。
因为村民对资金缺乏科学管理,所以其优势未被有效挖掘。
外来资金的投入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外来企业进入后,不仅能为当地带来所需资源,同时能将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融入其中,使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确保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有效满足消费者提出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乡村旅游长远发展[1]。
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激活民间资本,促使资本投入到创业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地方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包括创业就业典范、管理模式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返乡工作创业,将先进的管理技术与充足的资金带回农村,不断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加快了乡村资金流动速度。
劳动力转移后,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乡村实现了综合性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更多专业人员,同时需要大量劳动力。
休闲购物、观光游览、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能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农民开始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知识,使农村居民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提出的各项要求[2]。
旅游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
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在国内,关于旅游的评论、报道和文章不少,但主要是从事旅游规划的专家和学者们提出的,涉及的主题是在某个旅游点过去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挖掘,力求创造出该旅游点新的看点和新的价值。
进入新世纪,学者们对中国旅游从多领域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为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热点研究。
1,在对旅游业产业地位的研究,比如张凌云﹙2000﹚在《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认为,旅游业从属于主导产业,只能作为配合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来发展。
王云才﹙2000﹚在《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产业规模配置》中认为对于一般经济区域来讲,旅游业只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战略产业特征的产业类型,在国民经济中产业规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赵浩兴﹙2003﹚在《选择旅游业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合理性问题探讨》中认为选择旅游业作为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内的主导产业,除了具有明显优势,还应客观认识旅游产业的现实资源、市场动力机制与市场潜力。
2,对旅游资源产权及对遗产资源管理的研究,比如,依绍华﹙2003﹚在《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中认为民营企业获得经营权投资开发景区在合理的规制合同制约下,不会改变景区的国家所有性质,但要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
马梅﹙2003﹚在《公共产品悖论》中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受到旅游产品的利益驱动已经偏离了其作为纯公共产品的目标,解决国家公园旅游产品的悖论需要由私人生产者的参与。
认为旅游资源产权不可转让的理论依据是景区产品的公益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论与价值核算问题。
张晓等人﹙2001﹚在《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中认为景区产品市场化应在一个完善有效的公益性事业管理机制的框架内实现,而门票专营权的转让使景区失去公益性,性质上成了私人企业的资产。
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模式生态旅游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其核心是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生态体验和文化交流服务,同时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模式两方面进行浅谈。
一、生态旅游产业的现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生态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比较快速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将生态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广,不断地扩大生态旅游市场的范围和规模。
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卫生措施不断加强。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旅游行业必须要提高对游客的卫生安全保障措施,从而提升游客对生态旅游的信心和满意度。
2.资源规划和保护不断优化。
国家逐渐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法规和政策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其中包括资源保护与管理、产业规划与支持等方面的措施,不断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包括住宿餐饮、文化交流、旅游咨询等多个具体的服务领域,旅游行业正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种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4.高科技应用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态旅游产业也不断地运用高科技,包括无人驾驶、智能导游等,使得旅游体验更加便利和高效。
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生态旅游产业是一个具有活力和变化性的产业,其发展模式不断更新和拓展。
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1.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模式。
该模式是以集聚化和规范化的方式,将各类旅游企业纳入一个生态旅游集群中,以实现资源共享、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管理等目的。
相比于单体经营模式,产业集群模式能够减少企业的别离和分散,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利润。
2.生态旅游产业链式发展模式。
该模式将旅游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环节,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它的特点是把生态旅游企业建立在壮阔、连续的产业链上,并形成一种保障、配合、合作的关系。
郊野公园景观设计思路探索——以榆林市郊野公园设计为例
郊野公园景观设计思路探索——以榆林市郊野公园设计为例史承勇;张沛;李武【摘要】郊野公园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乡空间景观层次和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该文以榆林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为例,综合城市特征、场地条件、空间关系等因素,以多“规”结合、明确设计理念、制定设计目标为设计策略.并提出:“三生”(生态、生活、生产)共融的设计理念,塑造宜居、宜游、宜憩的生态景观长廊,实现回归边塞风貌的榆林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郊野公园;景观设计;设计思路;榆林【作者】史承勇;张沛;李武【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水墨长安景观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郊野公园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乡空间景观层次和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1]。
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城乡结合,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学术界关于郊野公园设计①研究的文献较少。
所以,明确郊野公园定义,掌握其发展现状,梳理郊野公园设计思路,对郊野公园景观设计有借鉴、指导作用。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在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被列在“其他绿地”中,并未对其作专门的解释。
朱祥明、孙琴(2009)综合英国与香港地区的相关研究理论对郊野公园的定义为:郊野公园是位于城市近郊、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并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2];张玉钧[3]等(2013)紧扣区位、资源、游憩内容、设计理念与手法、服务对象、城市功能六大指标对郊野公园进行定义。
另外,沈祖祥[4](2002)、王慧琼[5](2006)、林楚燕[6](2006)、叶常镜[7](2007)从特征、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对郊野公园作出定义,对认识郊野景观的本质,把握郊野公园景观设计尺度都有一定的帮助。
土著知识旅游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
凝集 、 经其地 域性 民族 宗教 和文 化习俗 等促进 , 并
经 历 了环境 和实践 选 择 的结 果 。 土著知 识 的主要 特征有 : 1 存在 的广域 性 和 () 特 色地 域 性 —— 土 著 知 识 是 全 世 界 各 地 人 们 创
活 化为社 区资产 等是 发展 的其必要途径。 [ 关键词] 土著 知识 ; 旅游价值 ; 土著知识旅游 : 旅游产业特色生态化 ; 本土化发展 ; 体验旅游 [ 中图分类号]F 9 5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一5 1 (00 o —o 2 一o o o 1o 2 1 )j 1 3 7
资助。
[ 作者简介] 明庆忠( 9 3 )男 , 16 一 , 湖北黄 冈人 ,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 博士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区域地理与旅 游
开发。
・
14 ・ 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4 卷 2
族地 区 , 也并 非仅存 于农村 地 区 , 凡是 有人类 长期 居住 的地方 均 存 在 , 有 学 者 也 称 之 为 “ 故 民间 知 识 ”“ 区知 识 ” 因 而其 存 在 有 着 广 泛性 ; 而 、社 , 然
土 著 知识 ( dn e o sk o e g ,K) 人 i ig n u n wld e I 是 n
贫 困 和可持 续发展 方 面 , 并建 立 了 8 余 个主要 机 O
类 在长 期 的 生 息 繁 衍 实践 中 创 造 积 累 的 经 验 知
构 和协作 网r , 步 形 成 了 土著 知 识研 究 与 利 用 1逐 ] 热 潮 。但 在 区 域 旅 游 开 发 中较 少 利 用 这 一 宝 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特征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8-07-18T14:12:49.2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作者:宋世通[导读]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83年首次提出后,迅速普及全球。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较之于西方的生态旅游,我国的生态旅游呈现出“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无限制的本土化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市 100081)摘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消费方式,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83年首次提出后,迅速普及全球。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较之于西方的生态旅游,我国的生态旅游呈现出“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无限制的本土化特征。
关键词:生态旅游;本土化;中国一、前言大众旅游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逐渐兴盛,且旅游活动对环境和能源的消耗。
上百年来,近现代旅游实践表明,旅游开发对生态的影响,对旅游目的地涉及的利益群体的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旅游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都会产生影响。
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西方,但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引入中国。
西方社会基本上处于发达国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
国民素质较之发展中国家偏高,民众普遍具有成熟的生态环境意识。
同时,西方国家普遍环保法律制度也十分完善,这些因素都促进和保障了生态旅游的开展。
自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理论介绍到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并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
二、中国生态旅游的提出与概念界定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后期的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形成并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至今(赵爽,2013)。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西班牙语“Ecotourismo”的形式首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独立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进行正式定义,生态旅游才以绿色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定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1993年,“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这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
1995年“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会上发表的《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开始真正关注生态旅游。
1995年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色彩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它强调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吴楚材等,2007)。
其中国外学者关于生态旅游140多种概念的定义中,最权威并被引用最多频率的定义是Ceballos Lascurain H撰写的定义:“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舶来品,自20世纪90年传入中国,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如卢云亭、郭来喜等在早期就对生态旅游做了概念界定,最初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主要依据于对国外学者生态旅游概念的翻译,如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按生态学的要求实现环境优化,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经济和社会优良、高效、和谐地发展,并有丰富的值得观赏的生态项目,以不破坏环境为特征的风景旅游活动。
郭来喜(1997)则把生态旅游界定为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旅游者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既使旅游者身心健康、知识增益,又能增强热爱自然、珍惜民族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弘扬文明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随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国内学者和政府机构开始重新审视生态旅游概念,如程占红等(2005)在剖析各种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旅游应具有的本质规定性,提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在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社区整体完整性及其稳步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工程的实施和环境教育,最终实现人地和谐美的一种旅游活动。
而2012年国家旅游局出台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直接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三、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特征与西方国家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相比,在中国生旅游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是在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浪潮推动和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生态旅游在中国主要依托国家和学者的引进和推动,缺乏广泛得群众基础,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生态旅游又与中国的传统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Weaver等(2007)指出在西方世界里,生态旅游往往有三个共同的标准:首先是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景点应以保护为主;其次是解说系统和教育是必要的;最后生态旅游必须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是可持续的。
然而任何位于自然环境中的旅游开发或活动,在中国都可以被描述为生态旅游,不管它是否符合这三个共同的标准。
这是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不论从生态旅游市场还是从生态旅游供给方面而言,都还未发展成熟。
从外部原因来看,首先是我国还尚未形成负责任的生态旅游市场群体,社会大众对于生态和生态旅游的把握还不到位。
其次是我国生态旅游教育任重道远,缺乏负责任的生态旅游开发企业。
在经济利益的促使下,生态旅游企业更多关注于自身的利益,忽略对生态旅游本质性的把握。
从内部原因来看,首先是我国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
在我国, 不少人对生态旅游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 而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意义。
其次是我国缺乏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尚短, 生态学和旅游学又相对独立,既懂生态学知识和旅游学知识, 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缺乏。
最后是我国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
因此,中国的生态旅游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工业化进程、教育制度、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着如下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本土化特征:(一)中国“天人合一”生态价值观西方自然思想史上存在着三种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式, 即有机论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和新有机论自然观,每一次范式变换都是一次自然观的转向。
进入二十世纪,机械论自然观引以为傲的机器文化,难以拯救人类从战后废墟和环境衰退,因此新的有机自然观然应运而生。
在新的有机自然观然中西方社会追求“人地分离”的价值观,因此西方的生态旅游区大多位于荒野和自然地区,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西方的生态旅游资源观念强调其自然属性要具有“纯自然景观、原住民文化景观、荒野体验”的特点,生态旅游则被认为是一种非消耗性、教育性、探险性的新型旅游。
而中国与西方相比,中国历史悠久,传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纷繁复杂,其中的自然观历经千年锤炼,独树一帜,是处理天人关系的规范。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天人关系问题,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主干,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
可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界定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突出风景名胜区的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方面的社会性,这与西方单纯的自然保护区是大有不同的。
西方人与自然界的分离的自然观决定了生态旅游资源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大多数具有这种观点的生态旅游者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生态旅游活动具有很强的认识。
与此相反,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价值观的影响下,自然不被视为孤立的,与人类文化和自然相结合的景观是中国人追求的理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西方社会中实行“人地分离”的价值观。
然而,在现代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基本接受了生态保护和多元文化主义的价值,促成了近代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
但反观我国,尽管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但是这个观念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观却隐藏在帝国的政治和民间之下功利主义。
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的追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相对微弱的关系变得更为脆弱。
因此,“天人合一”的观点只是当今中国的思想存在,很少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甚至不能演变成有效的环境伦理学科(Ye W等,2008)。
(二)中国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在西方“人地分离”的生态价值的影响下,生态旅游往往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中占比很小。
同时,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基于对大众旅游对地区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带来的重重不利影响的反思下,开始倡导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尽量减少大众性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并把自然界视为环境教育的大课堂。
西方的生态旅游区大多位于荒野和自然地区。
即使原住民文化被列为生态旅游资源,也大多处于从属地位,或者只是为了增加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性而被考虑在内。
由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地广人稀”的资源禀赋条件,这些国家内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一般都远离居民区区内自然资源属性很强人文资源属性较弱权属问题矛盾较少。
相比于西方“人地分离”价值观下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证,中国生态旅游在“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引领下,导致生态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难以分开。
中国有句天下名山僧站多的古话,在中国,自然环境舒适的地方往往是宗教人士聚在一起的地方。
基于中国人对文化的强烈偏好,我国旅游者更加愿意接受那些或多或少将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旅游活动。
因此,中国的生态旅游不仅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的文化景观。
尤其是在在中国的一些区域性生态旅游规划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都被列为生态旅游资源,并发展成为生态旅游产品。
如从中国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划分的8个生态旅游片区,文化都被强调为非常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
因此,中国生态旅游资源明显呈现出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本土化特征。
(三)中国生态旅游市场规模无限制Jafari在对二战后大量旅游学术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洞见的旅游学术研究发展的四个阶段模型,其中在第三个适应阶段模型中,一直将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替代产品,要求游客规模小,以游客群的高消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相比于传统的“大众旅游”,西方的“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小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