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A
B
C
D
信令流程
包括呼叫建立流程、呼叫释放流程、位置 更新流程和切换流程等,涉及多个网元和 接口之间的协同工作。
Um接口
连接MS和BSS之间的空中接口,采用无线 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和处理。
2024/3/24
19
05
CATALOGUE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2024/3/24
20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3/24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4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
2024/3/24
01
CATALOGUE
课程概述与目标
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掌握OFDM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在移动通信中的 应用,如4G/5G中的OFDM技术。
2024/3/24
15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2024/3/24
16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基站子系统(BSS)
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 信台(BT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和处理。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
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和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负责呼叫建立 、保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2024/3/24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提供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配置 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 理等。
移动台(MS)
包括移动终端(MT)和用户识别模 块(UIM),是用户使用的设备,负 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教案2

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教案2

《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案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层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典型系统,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了本课程之后,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层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思维、应用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充分体现立足行业,强调技能,突出实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及2.5代的GPRS系统和CDMA 1X系统;了解3G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场强计算、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2、具体目标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特色在于在具体的任务指导和完成过程中,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知识目标:掌握移动通信概念、特点分类;掌握噪声分类,噪声和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干扰的减少。

掌握多址技术,区域覆盖,信道分配,信令,越区切换。

掌握无线寻呼系统的工作原理,无绳电话系统的工作原理。

掌握频分多址(FDMA)模拟蜂窝网系统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掌握GSM网络接口、GSM系统的无线接口。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情感目标: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内容标准。

《4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4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4G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number{01}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4G移动通信技术基础•4G系统设计与实现•4G网络优化与运维管理•4G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实践环节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课程概述与目标课程背景及意义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4G技术已成为当前主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于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系统架构、协议栈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等,了解4G网络的基本架构和协议栈。

具备4G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学生应能够具备4G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包括系统规划、基站设计、信号处理、协议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了解4G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学生应能够了解4G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5G技术的演进方向、物联网与4G技术的融合等方面的内容。

适用对象及先修课程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读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相关课程,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024G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技术发展历程引入了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采用了CDMA 技术,提高了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

在3G 基础上进一步演进,采用了OFDM 、MIMO 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高速、高效、安全的无线移动通信。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存在频谱利用率低、业务种类有限等问题。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业务种类,实现了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的传输。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及相近专业。

二、总学时36学时,不需要实验等较难内容的可适当减少。

三、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要求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基础课,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可获得有关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联网应用中常用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选用合适的系统解决方案,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定环境下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高研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物联网概念和体系结构介绍物联网概念和发展,描述物联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

重点介绍物联网的起源、发展现状和趋势,并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对物联网体系结构进行介绍,使读者对物联网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重点:物联网概念和体系结构。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相结合。

(二)物联网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关键技术,对应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感知层。

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自动采集与感知。

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实现对物的全面感知。

感知技术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嵌入式、实时定位、多媒体信息采集和二维码等技术,本模块主要针对感知技术的基本知识进行入门教学,使读者对物联网感知技术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1.传感器技术2.RFID技术3.嵌入式系统重点:传感器、RFID、嵌入式系统。

深度:主要讲述传感器的应用、RFID的先进性和嵌入式系统的关键作用。

教学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多媒体教学,强化实际操作。

(三)物联网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中枢,对应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传输,它是物联网工作的基础。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

移动通信教案范文教案:移动通信教学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的定义、原理和发展;2.掌握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3.了解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

教学难点:1.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定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了解学生对移动通信的理解程度。

Step 2:讲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发展(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PPT,向学生讲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等。

Step 3:介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目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技术,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PPT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Step 4:探讨移动通信的应用(25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每个小组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通过PPT展示并进行讲解,包括应用的具体内容、实现原理和使用效果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提供一些参考案例,如移动支付、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

Step 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移动通信领域的学习和创新。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移动通信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写一篇小论文进行展示;2.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移动通信创新项目的小组,进行实践和创新。

教学评价:1.学生的讨论表现和讲解内容的质量;2.学生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理解程度;3.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关注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技术的最新进展;2.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比赛和竞赛,提高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引言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背景和目的,概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概述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和重点,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概念进行概述。

三.无线传输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信道特性、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

四.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互联关系。

五.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本章详细介绍2G、3G、4G和5G等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技术和业务特性等。

六.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国际标准组织、国
际电信联盟和国内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与规范。

七.移动通信协议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等。

八.移动通信安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数据
加密和安全传输等。

九.移动通信应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案例分析、实验指导书和相关资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通信法:指管控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电信管理法、无
线电管理条例等。

2. 信息安全法:指保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
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等。

3. 个人信息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门涉及无线通信原理、网络架构、信号处理、移动终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关键手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移动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掌握无线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技术、编码与复用技术等基本原理。

熟悉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协议和关键技术,如 GSM、CDMA、LTE 等。

理解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射频电路、基带处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和测试,获取并分析相关数据。

具备跟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无线信道特性电磁波传播特性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3、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技术(AM、FM、PM)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QAM 等)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和选择4、编码与复用技术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 码等)交织技术复用技术(TDM、FDM、CDM 等)5、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GSM 网络架构和协议CDMA 网络架构和协议3G(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架构和协议 4G(LTE、LTEA)网络架构和协议5G 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展望6、移动终端技术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射频模块、基带模块、电源管理等)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Android、iOS 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基础7、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与优化频率规划与分配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干扰分析与抑制8、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大规模 MIMO 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与雾计算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移动通信方向的限选课,本课程是移动通信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移动通信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无线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要掌握通信原理、数据通信技术和CDMA基本原理等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行业中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具体工作内容,掌握CDMA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基本流程与实际操作,获得如今正在商用的网络规划及网络优化的能力,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并且为以后从事网规网优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目的和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网规网优人才所必需的网络规划、信号传播理论、空口信令流程的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DT/CQT测试,测试软件的使用、话统工具的使用等基本的技能;掌握掉话、切换失败、未接通和拥塞等常见的网络问题的定位和处理,能灵活运用相关的工具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网络问题的故障定位和处理,实现网络优化的能力,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好技能、用活知识的基本目标。

通过实操训练培养学生勤奋好学,钻研技术,工作主动性强、具备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责任性强、问题处理能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指标、(2)对比WCDMA和CDMA2000,TD-SCDMA发展的方向及技术特点教学难点:(1)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指标(2)ZXG10B328BBU基站硬件讲解(3)ZXG10B322NodeB设备信号流走势及单板硬件工作原理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为第三学期开设,其前置课程为《2G移动通信技术及优化》,《WCDMA移动通信技术及优化》,后续专业课程为《4G移动通信技术及优化》、《通信工程实战》等课程。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移动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制定一套完善的移动通信课程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移动通信课程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一个适用于当前移动通信行业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移动通信课程致力于向学生传授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原理、网络架构、调制解调技术、信号传输、频率规划、移动通信标准、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方式。

3. 熟悉移动通信标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4. 学习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频率规划的方法。

5. 掌握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传输原理。

6. 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7. 培养解决移动通信系统难题的能力。

8.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

三、课程内容1.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移动通信的技术要素和概念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 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口和协议3. 移动通信标准-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分类和发展- 移动通信标准的选择和应用- 移动通信标准的研发和更新4. 无线接入技术- 蜂窝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的性能优化和问题解决5. 调制解调技术与信号传输- 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信号传输的基本方法和参数- 调制解调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6.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移动通信系统的加密与解密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移动通信的基础框架。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课程标准汇编(2024)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课程标准汇编(2024)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解析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常见类型。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
探讨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024/1/25
10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移动通信业务概述
介绍移动通信业务的概念、分类及发展趋势。
数据业务与应用
探讨数据业务的类型、实现方式及其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如移动支付、移动商务等。
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在 专业群内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 的利用效率。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
2024/1/25
5
课程目标及要求
2024/1/25
知识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熟悉移动 通信网络规划、优化和维护流程;了解相关设备和系统的 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等,培养其 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024/1/25
13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其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
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高素质技术人 才的需求,包括网络规划、优化、维护、设备研 发等方面。
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3
为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移动通信技术 专业群应运而生,涵盖了与移动通信相关的多个 专业领域。
2024/1/25
4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G网络工程方向)课程代码:DZ3227 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三学期计划学时:108一、课程性质《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是通信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的设置结合了当前通信行业主流厂家的设备,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把5G基站建设的整个工作流程分解为对应的任务,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掌握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

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理论方面包含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及4G/5G相关基础知识; 4G/5G系统的主要指标和需求;4G/5G的总体架构;4G/5G的关键技术;5G gNodeB和4G eNodeB系统相关产品的介绍; gNodeB和eNodeB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结构;实训方面采用5G虚拟仿真软件,实训内容包含设备拓扑图规划、4G/5G BBU设备安装、AAU设备安装、BBU和AAU电源线连接、BBU和AAU保护地线连接、GPS安装、网线和光纤等传输线缆连接、基站数据配置、无线小区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行业,熟悉4G/5G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4G/5G网络建设的整体概念和配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移动通信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依据教育部电子信息大类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结合5G网络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5G/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5G/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5G/4G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5G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代码:1203067 建议课时数:48 学分:3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软件技术(海本直通车)专业、软件技术(嵌入式培训)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通信网络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定位于LTE通用网络技术,覆盖了4G全网的通信原理、网络拓扑、网络规划、工程部署、数据配置、业务调试等移动通信技术,强调学生、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已经将在社会上面临的考验。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置依据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相应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通信网络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院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有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通信网络设备生产、管理、销售与技术支持等,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使学生更好地胜任这些岗位并顺应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求。

因此本课程在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与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讨论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以LTE通用网络技术作为逻辑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据此确定了以下6个典型工作任务:4G全网的通信原理;网络拓扑;网络规划;工程部署;数据配置;业务调试。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

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标、教学计划

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标、教学计划

≪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4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等基础知识能力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网络优化技术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岗位,培养学生移动网络优化理论及实践能力,为后续从事通信运营商、通信代维公司、通信产品制造商等行业岗位就业奠定基础。

(二)课程功能定位本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详见表2。

表2课程功能定位表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你将能够掌握独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优化能力,掌握5G网络基础理论、网络优化手段能力。

(二)具体目标通过专业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优化技术。

本课程教学目标详见表3o四、课程内容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详见表4。

五、教学要求(一)教材选用《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二)教师要求具有移动通信厂家(华为/中兴等)5G网络规划优化认证,擅长5G移动通信理论知识及5G网络优化实践能力(1)熟悉通信厂家网元设备(2)掌握5G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理论知识(3)掌握网络优化基础知识(4)掌握天线理论基础知识(5)掌握多种常用手机终端测试软件的使用(6)掌握常用的网络优化软件(三)信息技术应用(1)能够掌握不同软件进行DT/CQT测试,根据采集IOg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四)实验实训条件网络优化实训需要掌握手机终端DT,CQT及业务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实训设备(1)5G全网仿真软件(2)数据测试终端1套、GPS设备1套、测试电脑1台六、课程实施(一)教学组织通过项目教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既现在的学习为今后的职业服务。

围绕某一工作任务,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思想,注重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依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教学资源1.使用教材《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2 .参考资料《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3 .其他资源鼎力测试软件七、课程考核(1)课程结业理论基础测试(2)实训室或校园道路DT/CQT测试考核操作能力八、其它所属教研室:审核人:课程团队负责人:编制时间:《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1、以企业的视野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程具体开发全部由企业工程师来担当,以企业的人才需求来要求学生,以专业的知识体系来磨练学生,以高标准的职业素养来监督学生。

《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交通通信方向的任修课程。

本课程从通信行业发展方向及企业用人需求出发,为对接企业生产一线职业岗位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目的和任务要求学生掌握无线网络的基本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网、移动室分网络等网络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掌握相关的网络设计技能,掌握相关设备的开通技术。

为顶岗实习担任设计工程师,实施工程师,优化工程师等职位提供更多元化的技能和原理支撑。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无线局域网标准与关键技术、无线局域网设备与网络架构、无线局域网规划与设计、无线局域网安装、配置与调测。

教学难点:无线局域网标准与关键技术、无线局域网设备与网络架构。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通信基础,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后续课程为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顶岗实习等的专业课程。

六、实验教学七、其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20%)+过程考核成绩(30%)+期末操作考试成绩(50%)考核中注意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认证考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发挥考核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力争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强化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期末上机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20%,过程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5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表现50%、课堂表现50%,主要考察学生的上课纪律和上课表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过程考核理论测评40%、实践操作40%、及报告20%,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等。

期末考试为操作考核,力求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2024)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

新课标(2024)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

新课标(2024)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在新课标(2024)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中的教学活动。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移动应用开发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并提供他们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移动应用开发的兴趣和热情- 提供学生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3. 课程内容3.1 移动应用开发概述- 移动应用开发的定义和重要性- 移动应用开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流程3.2 移动应用开发工具和技术- 移动应用开发的常用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移动应用开发的常用编程语言和框架- 移动应用开发的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技术3.3 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原理- 移动应用开发的软件工程原理- 移动应用开发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原理- 移动应用开发的网络通信和安全原理3.4 移动应用开发的实践技巧- 移动应用开发的项目规划和需求分析- 移动应用开发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 移动应用开发的测试和调试技巧4.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实践: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5. 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项目成果:评估学生的实践项目成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6. 参考资料- 《移动应用开发教程》- 《移动应用开发实践指南》- 《移动应用开发案例分析》- 《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实战》以上是新课标(2024)移动应用开发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课程标准编制单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团队编制人:罗文兴编制时间: 2011 年 12 月01 日审核人: xxx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2、课程的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系统构成,工作方式及编码与调制。

2、电波传输特征及信道特征,电波传输特性的估计及噪声,干扰。

3、移动通信的组网及相关网络结构,覆盖和信道共用,信令。

4、GSM系统的特点,系统构成、移动性安全性管理,系统业务及GPRS系统5、CDMA系统特点,系统构成、移动性安全性管理,功率控制及业务。

6、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结构,关键技术,WCDMA、CDMA2000、TD-SCDMA等技术。

7、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架构,接入系统及软件系统,关键技术。

8、实训项目的具体操作(基站、WLAN、COM-WAY软件)。

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输特性模块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模块三: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结构模块四: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性和安全性管理模块五: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模块六: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模块七:基站、WLAN、COM-WAY软件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技术二、适用专业:移动通信技术三、必备基础知识:在学习《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之前,必须学习的课程及课程的作用:《低频电子线路》,学会分析低频信号在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信号在电路中的传输原理;《高频电子线路》,学会分析电路对信号的作用,包括放大和滤波等原理,会设计一般的无线电收发设备;《无线电调试工》,根据学习应该学会一些无线电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分析故障等技能;《数字通信原理》,学会分析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及通信系统的运行等;《信号与系统》,学会分析信号及信号在系统中的变换等;《通信终端设备原理与维修》,学会分析通信终端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现代交换技术》,了解分析现代通信中的常用的新的一些交换技术极其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移动通信中的一些应用,了解身边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投入到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建设和开发中去。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该课程在本专业中是核心课程,对《数字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交换技术》等课程有实际的应用意义,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环境走向现实环境,同时通过学习《移动通信系统终端设备原理和维修》、《基站与无线覆盖》、《通信综合布线》和《无线网络优化》等课程,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这门课让学生学到很多适用的东西,让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岗前培训的功效。

《移动通信技术》可以面向目前的通信部门就业,包括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电信公司,当然可以到卫星通信公司就业,也可服务我国的国防事业,可见该课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重中之重的课程。

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建立具有先进的独到性,通过校企合作(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的模式,共建数百万的移动通信实训室,通过教学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结合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展丰富的课堂和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中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习情景根据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现在的技术进行展开,实现“科学-技术-学习-生产”的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典型性和先进性。

课内教学与课外调研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了实践出真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原则和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理论。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系统构成,工作方式及编码与调制。

2、电波传输特征及信道特征,电波传输特性的估计及噪声,干扰。

3、移动通信的组网及相关网络结构,覆盖和信道共用,信令。

4、GSM系统的特点,系统构成、移动性安全性管理,系统业务及GPRS系统5、CDMA系统特点,系统构成、移动性安全性管理,功率控制及业务。

6、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及结构,关键技术,WCDMA、CDMA2000、TD-SCDMA等技术。

7、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架构,接入系统及软件系统,关键技术。

8、基站、WLAN、COM-WAY软件。

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率配置,系统结构,各个系统的优缺点及业务等。

2、难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网络规划和优化及后续发展等。

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输特性1、教学内容(1)移动通信系统中电波频率资源配置。

(2)移动通信中系统电波传输损耗及相关计算。

(3)移动通信系统中噪声及干扰。

2、教学要求(1)掌握:目前几大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配置情况。

(2)了解:电波传播的特征及信道特征。

(3)理解:噪声的分类及噪声特性,干扰分析。

3、教学手段及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开多媒体教师进行图片及视频的演示分析讲解,学生了解频率的分配、管理等,同时利用我院校企合作的移动通信实训室相关设备进行频率的测定分析,让学生有很深的理解。

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基站及手机频率的测定内容:带上频率仪,到就近基站进行测定频率,同时利用多部手机实现通信并测定手机的频率,了解频率的配置。

要求:带上不同模式的手机,频率计和相关的设备,五人为一组,带上相关记录器材。

严格遵守国家频率管理的规定进行相关的实训。

详细记录每一部电话和通话中的频率。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电波在无线通信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让学生知道每一部电话(号码)对应的相关通话频率及频率配置,了解电波的干扰和保护,优化的必要性,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

(2)项目2:无线电管理的实现内容:参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场地,到无线电管理局的基站,参观无线电管理的平台,了解实现无线电管理的过程。

要求:在去参观前必备电波的常识,了解电波的干扰和无线电规划管理的必要性,在工程师讲解过程中必须做好笔记,回来后写心得体会和总结。

目的:通过该次实训,让学生充分了解电波的管理的必要性和实现过程,了解电波工作的特点和有效的利用。

模块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1、教学内容(1)频率管理与有效利用(2)区域覆盖与信道配置及共用(3)网络结构及信令2、教学要求(1)掌握:区域覆盖及网络结构、信令。

(2)了解:信道配置与频率管理。

(3)理解:多信道共用。

3、教学手段及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仿真形式让学生了解组网过程,并且带学生到我系的移动通信实训室进行实地参观操作,并在教学中加入通信运营公司的组网理念和目前组网面临的问题及困难,让学生了解网络优化的实际意义。

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移动通信的组网内容:通过校企合作的移动通信实训室,对我系通信实训室建设初期的组网进行简析,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组网训练,实现光纤电缆和微波三网合一的实践操作,并实现正常的通信。

要求:学生在进行组网前必须认真学习移动通信技术课程里的组网技术, HFC的组网,并且通过网上资料丰富组网知识,尤其是三网合一建网的技术,便于在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实践,使实践达到预先的效果。

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在实训室里实现直接的组网,并且能够了解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结构及组网过程,达到理论与实践及适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项目2:校园网组网(我院)内容:通过我院现有设备,进行组网学习,到计算机科学系了解我院有线网及移动通信网的结合组网,并利用我电子工程系的无线组网条件,让学生了解掌握组网的实现及网络的优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理论-实践-应用的学习过程。

要求:在进行实践前先查找一些局域网的知识和校园网的知识,便于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能更深的理解我院的家属区和教学区的网络组建情况,实现网络的组网、管理和维护的学习。

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我院校园网的组建及网络管理,更好地了解掌握移动通信技术里的组网学习的必要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模块三: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结构1、教学内容(1)GSM系统的特点与结构、GPRS系统的特点与结构(2)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结构(3)WCDMA无线接入网体系结构及系统结构(4)CDMA2000无线网络结构及模块(5)TD-SCDMA的特点与结构(6)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2、教学要求(1)掌握:GSM、GPRS系统的特点与结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结构。

(2)了解: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

(3)理解: WCDMA无线接入网体系结构及系统结构、CDMA2000无线网络结构及模块、TD-SCDMA 的特点与结构。

3、教学手段及方法: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在现有条件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兄弟院校的移动通信实训室的图片及网络情况进行展示,以及通信实训室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简析。

根据贵州黔东南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的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说明。

并实地带学生去运营商的工作场地进行学习。

在建设中的移动通信实训室也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中做,做中学。

同时借助《移动通信技术》相关教材,进行各大系统的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更好的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GSM系统的认知内容:学习GSM系统的结构,了解系统中的MS/MSN/HLR/VLR等功能,并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到本地的运营商及营业厅进行调研,加深理解,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

要求:先在网上查询相关GSM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当地移动运营商开展的工作,结合教材的系统的了解学习,充分认识系统结构,并且对自己的移动号码进行分析了解网络接入及用户号等。

目的:通过该项目的实训,提供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学习能力,在接近社会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校内与校外有益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2)项目2:CDMA较其他系统的优缺点内容:由于目前通信系统繁多,运营商不统一,为了让学生比较各系统的特点,要求学生对系统的资费了解、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系统的语音质量等进行实地比较。

要求:学生在进行该实训项目前,必须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CDMA系统和其他系统(GSM等)各自的特点,并进行系统的学习,之后准备好两种品牌的手机(CDMA的两个、GSM的两个),并配好相应的卡,要求手机能正常的通话,并无质量问题,在相同环境下(最好是吵闹的地方)进行相互的通信,了解各自系统的优缺点,比较出CDMA系统的优缺点。

目的:通过实现达到对系统的认识,更深的理解CDMA系统的特点,了解各个系统的优点及缺点,得到各个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点及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