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摘要】曹七巧是《金锁记》中一个备受矛盾和悲剧困扰的角色。

她与谢良的爱情受尽挫折,家庭中充满了矛盾与痛苦,与金锁的交缠令她深陷悲剧命运。

内心矛盾和挣扎使她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最终走向悲惨结局。

曹七巧的悲剧人生观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她对生活的绝望与苦楚几乎成为她的标志。

通过分析曹七巧的个人遭遇,可以看到她深深的痛苦和无奈,这也反映了一种特定的悲剧人生观。

在曹七巧的悲剧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命运与现实的抗争,以及对爱情与家庭的无奈与悲伤。

【关键词】关键词: 曹七巧, 金锁记, 悲剧人生, 爱情, 家庭, 命运, 内心矛盾, 挣扎, 终局, 观念。

1. 引言1.1 曹七巧的个人简介曹七巧是《金锁记》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情的女子。

她聪慧过人,善于言辞,同时也有着一颗善良而纯真的心。

曹七巧在书中被描绘为一个爱情至上,不愿妥协的女子,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让人感动。

曹七巧在年少时就与谢良相爱,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小说中的一大亮点。

曹七巧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但她却有着高贵的气质和优雅的举止,展现出与生俱来的才情和教养。

在《金锁记》中,曹七巧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她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曹七巧的个人简介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铺垫,也展示了她坚强、独立的个性特征。

2. 正文2.1 曹七巧与谢良的爱情悲剧曹七巧与谢良的爱情悲剧始于两人相遇的那一刻。

谢良是曹七巧的青梅竹马,两人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是彼此的知己和挚友。

命运却将他们分隔开,谢良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他乡谋生。

曹七巧依然深爱着谢良,每日思念着他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七巧和谢良的爱情逐渐受到种种考验。

谢良在外漂泊多年,渐渐迷失自我的也渐渐淡忘了曹七巧。

曹七巧心痛的发现,曾经那份深情似水的爱情已经渐行渐远。

而谢良的心中早已有了别人,曹七巧的爱情只能成为过去。

曹七巧人物分析

曹七巧人物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张爱玲经典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从一个美丽泼辣而充满生命力的姑娘转变为一个人性扭曲,尖酸刻薄﹑阴险疯狂的变态。

曹七巧在姜公馆众人的冷嘲热讽和对爱情的绝望之后成为一个金钱的奴隶,同时在金钱的枷锁下破坏了她儿子和女儿的幸福。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她人性的变异呢?关键词:封建社会性欲的压抑人性变异金钱的奴隶《金锁记》是张爱玲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曹七巧从单纯可爱﹑泼辣美丽的女孩慢慢转变为一个阴险﹑粗俗的少妇的故事。

小户出身的七巧被迫嫁入姜公馆,门户的差异让她在姜公馆饱受了冷嘲热讽和不公平的对待,就连丫头也对她嗤之以鼻。

最终曹七巧转变为一个金钱的奴隶,在金钱的枷锁下度过她苍凉的一生,她使用计谋破坏了女儿的美好婚姻,媳妇亦被她折磨致死。

一曹七巧的人性变异是个慢慢转化的过程,那么导致她人性变异的原因有哪些呢?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因素:⑪首先导致七巧悲剧命运的是她的娘家哥哥曹年华,曹年华为了钱将七巧嫁入姜公馆做了“二少奶奶”。

曹七巧家是开麻油店的,那时的七巧是个泼辣美丽的姑娘,追求她的有肉店小伙,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也喜欢她,这样一个“麻油西施”跟所有年轻的姑娘一样希望嫁给一个爱她的小伙,度过幸福的一生。

但在那万恶的封建社会,女子是没有多少说话的权利的,尤其是在婚姻这件事上。

曹年华的包办婚姻把一个年轻美丽而充满生命力的女孩推向那吃人的姜公馆中,并且她的丈夫还是个“骨痨”病人,她正常的情欲得不到满足,再加上那个封建家族给她带来的种种创伤,结局亦可想而知……⑫封建伦理森严的姜公馆是导致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无形杀手。

七巧是个让人憎恨而又同情的女性,她被当作商品交易一样嫁入姜家,对她来说一切都变了。

在姜家,由于封建阶级等级制度,连丫鬟都嘲笑她,“家里是开麻油店的。

龙生龙,凤生凤,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她也配!”所以七巧就等同于一个高级丫鬟,不仅连金钱的边子都沾不上还遭受着上上下下不同人的嘲讽。

《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七巧》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曹七巧,是张爱玲一九四七年的中篇小说《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摘要】《金锁记》中曹七巧是一个备受道德批评的角色。

在她的初次出场中,她展示了自信和锐利的眼光,但也暴露了她的自私和利己的性格。

随着故事的发展,曹七巧的道德失范日益明显,她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曹七巧的悲剧原因主要是她的道德观念的扭曲和对金钱的贪婪。

通过对曹七巧的道德批评,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珍贵东西,不要被物质追求蒙蔽了眼睛。

曹七巧的形象给我们的启示是,道德观念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是重大的,只有坚守真正的道德准则,才能避免走向悲剧的命运。

通过对曹七巧的悲剧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

【关键词】道德批评、金锁记、曹七巧、悲剧形象、探析、初次出场、性格特点、道德失范、悲剧命运、悲剧原因、结论、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金锁记》是清代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曹七巧性格复杂,行为不端,因而引发了许多道德批评。

在小说中,曹七巧的悲剧命运和道德失范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通过对曹七巧这一角色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金锁记》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本文将以道德批评的视角来探讨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道德失范、悲剧命运及原因,同时对曹七巧的道德问题进行反思,探讨《金锁记》所呈现的道德观念。

1.2 主要论点:通过道德批评视角,探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可以揭示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内在联系,反思社会道德规范对个体的影响。

曹七巧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性格特点既有坚韧不拔的一面,也有道德失范的弱点,这种矛盾性使得他最终走向悲剧的命运。

通过对曹七巧的道德失范以及悲剧原因的深入分析,可以对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曹七巧的道德批评也可以引发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反思,以及对个体在道德困境中选择的探讨。

《金锁记》全书解读

《金锁记》全书解读

《金锁记》全书解读《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以及她对家人、儿女的情感纠葛和深刻影响。

以下是对《金锁记》全书的解读:1.人物塑造: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曹七巧这个形象。

她原本是一个活泼、直率的少女,然而在不幸的婚姻和家庭环境中,她的性格逐渐被扭曲,变得乖戾、狠毒。

她不仅对自己的子女造成了深重的伤害,也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反抗。

2.情感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十分复杂。

曹七巧与姜家三爷的婚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上的,她对姜家二爷的暗恋和追求却成为她心灵深处的痛。

这种情感纠葛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3.叙事风格: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艺术,将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和对环境氛围的生动刻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命运变迁。

4.社会背景:小说通过主人公曹七巧的命运变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命运往往受到限制和束缚,这种束缚不仅来自外部环境,更来自女性自身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5.主题思想: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情感与理智、道德与利益等主题。

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金锁记》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通过对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灵变迁的描写,张爱玲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和人性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金锁记》描写的是一个有着不幸婚姻遭遇的女子。

曹七巧以青春的欢乐作为惨重的抵押带着金钱的枷锁在性压抑,性苦闷中煎熬以至于心理变态的故事。

在他的笔下塑造了一个具有动态性格的形象:不幸、卑锁、屈辱以及性爱受到扼杀和心理扭曲的曹七巧。

在男权社会中妇女依靠和听从男性,妇女没有独立的地位和生活要靠自己的思想。

这造成了七巧的悲剧命运。

七巧本是个颇有点姿色的普通女孩。

健康、泼辣、有着要强的个性。

家里开个麻油店。

曹七巧并非生来就爱财,她曾是粗鲁、泼辣但也不失热情开朗的姑娘。

她有着对理想和幸福的憧憬。

她的心愿也简单:挑一个喜欢她的男人,组家生子过安稳的日子。

假如曹七巧选择了喜欢她的朝禄、丁玉根、张少泉或者沈裁缝的儿子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3 个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

但她的命运由不得她支配。

在那社会以男性为主宰的历史阶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加上长兄为父,妇女哪有话语权利?女性的婚姻大事只能操纵在他人手中。

曹大年为了能攀住姜家的高枝,答应将亲生妹妹“嫁”到姜公馆做骨痨二爷的“姨奶奶”。

姜老太太一念之差将其扶为“正头奶奶”,名为“嫁”,实为“卖”,名为“二少奶奶” 实为侍弄骨痨病人的“高级丫头”。

她开始了畸形的悲剧的一生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又进一步把曹七巧推向痛苦的深渊。

悬殊的门户差别使七巧不仅被姜家主人歧视,甚至在两个身份底下的丫头眼里,也只是个“麻油店的活招牌”,根本不配她们服侍。

她在姜家举步维艰。

姜家不会给她自由生活的空间。

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尊重,处处受排挤,人人鄙视她。

她的境遇确实可悲,但这并不是造成她心里走上变态,并成为一个自虐狂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是她自己,她内心里潜藏着一个恶兽,被她一步步从内心理释放出来,要死了自己的亲人也要伤了自己。

出嫁前的曹七巧“不过要强些,嘴头上琐碎些”,出嫁初的曹七巧尽管暴躁但也有个分寸,而五年后的“曹二奶奶”换了个人似的没一点得人心的地方。

对姜家老太太说姜云泽“女大不中留”一系列的坏话,造出一些谣言气得姜家小姐躲在后房“大放悲声,蹬得铜床柱子一片响”。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层阶级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废人。

走过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堡垒,跌入了万丈的人生深渊,开始过着压抑人性,压抑情欲的暗无天日的地狱般生活。

最终造成了心理畸形。

〈一〉她的婚姻一开始并不是她自愿的,完全处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同所有女子一样,曹七巧也有过温情而美丽的青春,也曾有过对美丽爱情的憧憬。

喜欢她的有肉店的朝禄。

如果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

七巧虽然粗鲁、泼辣,但她充满了青春、热情,对未来充满了向往,活力四射!但进了姜公馆做了二奶奶之后,便走进了这座黑暗的牢房,便成了一只笼中好看的金丝鸟!在这里,谁都可以轻视她,瞧不起她,连个丫头也敢对她冷嘲热讽,她用青春换来的二奶奶的尊严,已是荡然无存。

再加上封建礼教和性欲的压制,这一切使她从“人”异化为“非人”,连母性也最终失落;〈二〉当美丽青春不在,爱情的憧憬也已破灭后,畸形的婚姻又使她有着严重的缺失性体验和孤独体验。

情欲的压抑是曹七巧个体心理变化的动因,安全的需要是使其成为金钱的奴隶。

同时,封建礼教与拜金主义是其心理变态的社会性因素,所以曹七巧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礼教与金钱杂合而成的“奴隶”与“怪胎”。

她对金钱有强烈占有欲,为了攫取财富,可以不惜牺牲美好的人性,甚至以黄金这一“金锁”摧残儿女的爱情和幸福,肆意折磨儿子和儿媳,把金钱看得比儿女的婚姻更重要。

同时,用黄金的枷锁也“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她在牺牲了青春,爱情以至人生后,发现这枷锁是越来越重,越来越紧。

她的灵魂被挤压的变了形,成了一座废墟,她的生命也由此归于沉寂。

这个被金钱榨干了青春和蚀空了灵魂的悲剧人物终于在临死之前流出了干涩的泪;〈三畸形的婚姻是造成曹七巧人物心理扭曲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一切都源于这场没有任何感情的婚姻生活。

可怕的封建家长,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悲哀。

浅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毕业论文

浅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毕业论文

9JWKffwvG#tYM*Jg&6a*CZ7H$dq8K qqfHVZFedsw Sy XTy#&QA9wk Fy eQ^!djs#Xuy UP2k NXpRWXmA&UE9aQ@Gn8xp$R#&#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 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F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UE9aQ@Gn8xp$R#&#849Gx^Gjqv^$UE9w 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 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 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 N&MuWF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vG#tY M*Jg&6a*CZ7H$dq8K qqfHVZFedsw Sy XTy#&Q K!zn%Mz849Gx^Gjqv^$UE9wEw 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 T#&ksv*3tnGK8!z89AmYWpazadNu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 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 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 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mv^$UE9w 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Gjqv^$UE9wEwZ#Qc@U 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 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 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RrWwc^vR9Cp 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 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 mYWpazadNu##KN&MuWF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 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 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 R9Cp bK!zn%Mz849Gx^Gjqv^$UE9wEwZ#Qc@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 WF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 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v^$UE9wEw 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 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 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 A5u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 Z#Qc@U 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 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 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 bK!zn%Mz84!z89Amv^$UE9wE 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 T#&k 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 N&MuWF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 RrWwc^vR9&gTXRm6X4NGpP$ 9CpbK!zn%Mz849Gx^Gjqv^$UE9wE 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 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 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 bK!zn%M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 N&MuWF A5u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v*3tnGK8!z89Amv^$UE9wEw 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 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 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 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z89Am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 v*3tnGK8!z89AmYWpazadNu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v*3tnGK8!z89AmYWpazadNu##K N&MuWF A5u xY7JnD6YW 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kum&gTXRm6X4NGpP$vSTT#&k sv*3tnGK8!z89A mYWpazadNu##KN&MuWF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 z849Gx^Gjqv^$U*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 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 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 um&gTXRm6X4NGpP$v STT#&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 A5u x^Gjqv 写作提纲一、由善到恶的悲剧性形象(一)泼辣、开朗的少女形象(二)孤寂、屈辱的二奶奶形象(三)沦为“疯子”的母亲形象二、曹七巧悲剧命运的原因(一)造成七巧悲剧的社会历史因素(二)造成七巧悲剧的个人因素三、曹七巧形象的社会意义(一)追求金钱毁灭人生(二)买卖婚姻扭曲人性内容提要现代作家张爱玲以冷静和同情的笔调在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中深刻地剖析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情爱欲、生存欲和财物欲被扭曲后所产生的破坏力,刻画了现代女性在旧式大家庭中痛苦挣扎以及沉沦的轨迹,塑造了一个性格乖戾的抗争女性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金锁记》是清代作家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奇故事进行重新改编,讲述了一对相爱却命运悲惨的男女主人公。

曹七巧作为女主角之一,也有着悲剧般的人生。

本文将从曹七巧的身世背景、成长经历、爱情遭遇和命运轨迹等几个方面对她的悲剧人生进行浅析。

曹七巧的身世背景是她悲剧人生的开端。

她是一个世代为奴的奴隶家庭出生,成长在乡下的艰苦环境中。

她从小就受到严苛的待遇,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享受过一点点儿知识的福分。

她的命运似乎注定了要和苦难为伍,这为她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曹七巧的成长经历也在她的悲剧人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金锁记》中,曹七巧是一个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女孩。

她的良善和勤劳并没有换来命运的眷顾,反而让她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

面对家族的艰难处境,她不得不去为非作歹,甚至做出牺牲自己的选择,这使得她的悲剧人生愈发扑朔迷离。

曹七巧的爱情遭遇也是她悲剧人生的一个关键点。

在小说中,曹七巧与梁山伯之间有着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由于身份和命运的差距,他们的爱情最终无法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曹七巧深爱梁山伯,却最终无法和他生活在一起,这无疑给她的悲剧人生蒙上了一层更加厚重的阴影。

曹七巧的命运轨迹更是她悲剧人生的最终注脚。

在小说的结尾,曹七巧由于命运的摆布和家族的阴谋,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以身殉情,成为了爱情悲剧的一个牺牲者。

她的一生充满了悲惨和磨难,最终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

曹七巧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她的身世背景、成长经历、爱情遭遇和命运轨迹,都在她的一生中交织出了一幅悲惨的图景。

通过对她悲剧人生的浅析,我们不禁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选择,同时也更加体会到命运的无常和残酷。

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些苦难和无奈,多一些幸福和温馨。

《金锁记》曹七巧金钱与爱情的扭曲

《金锁记》曹七巧金钱与爱情的扭曲

《金锁记》曹七巧金钱与爱情的扭曲在张爱玲的《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展现了金钱与爱情之间令人痛心的扭曲关系。

她的一生,是被金钱束缚、被爱情抛弃的悲剧,让人在唏嘘之余,也不禁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与无奈。

曹七巧出生于一个小商户家庭,她原本有着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她嫁入了姜家,一个看似富贵却充满腐朽和冷漠的大家庭。

她的丈夫是一个患有骨痨的残疾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残疾使得曹七巧在婚姻中从未体验过正常的夫妻之爱。

在姜家,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曹七巧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她的内心却极度空虚和痛苦。

她渴望爱情,渴望被关心和呵护,但周围的人只把她当作一个谋取财产的工具。

这种环境的压抑让她的性格逐渐变得扭曲,她开始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保护自己,用泼辣的行为来对抗这个不公的世界。

曹七巧对小叔子姜季泽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在她眼中,姜季泽是这个冷漠家庭中唯一有活力、有魅力的男人。

然而,姜季泽对她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玩弄和利用。

当曹七巧识破了姜季泽的企图后,她心中对爱情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

这使得她更加坚信,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金钱才是最可靠的东西。

为了守住自己用青春和痛苦换来的金钱,曹七巧变得越来越自私和残忍。

她不仅对身边的人充满了猜忌和防备,甚至连自己的子女也不放过。

她的女儿长安原本是一个有着纯真心灵的少女,但曹七巧却因为自己的扭曲心理,不断地破坏长安的爱情和幸福。

她认为男人都是为了钱才接近长安,所以用尽各种手段阻止长安与外界接触。

最终,长安在母亲的阴影下,失去了追求爱情和幸福的勇气,变成了一个和曹七巧一样可悲的人。

曹七巧的儿子长白也未能逃脱她的魔掌。

她为了控制长白,不断地在他面前诉说自己的痛苦和不幸,让长白对婚姻产生恐惧。

长白婚后,曹七巧又想方设法地打听他和妻子的隐私,然后在众人面前肆意宣扬,使得长白的妻子不堪忍受,最终抑郁而死。

曹七巧的一生,是金钱与爱情扭曲的一生。

她被金钱所奴役,失去了爱情,也失去了自我。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主人公,也是张爱玲笔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

曹七巧为生计嫁给患骨痨的丈夫做偏房(后扶正),过着压抑情欲望的生活。

丈夫的残疾,情欲的缺失,使得曹七巧折杀了情欲,风靡了物欲。

小叔季泽在情感上的先拒后诱,亲哥嫂在亲情上的实用主义,在经历了情欲为物欲冶炼的过程后,使曹七巧最终成了一个眼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贪婪物欲的魔妇。

作者通过曹七巧,表现了人的情欲在命运的无奈中形成的变态,以及这种变T性格酿成的几代人的畸形命运。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多是这种时代夹缝中的没落淑女。

她们往往出身败落的大家庭,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旧式的妻道“训练”,但惟独没有自立于这个已经变化了的时代与本领,在时代浪潮的涤荡之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抓住一个看似可靠的婚姻,“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反而在写“旧女性”,尤其是新女性“表象之下的旧女性。

这些“旧女性”依然在辛苦地走着“旧式”的婚姻路这些系列女性形象,真切地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特殊感悟以及对文化败落命运的思考。

《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金锁记》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1、曹七巧具有粗野刁钻且泼辣的性格。

她颇有王熙凤泼辣,但是却没有王熙凤的贵族修养。

她尖酸、刻薄,说话总是含沙射影,粗俗不堪,拨弄是非。

从中表现出一种市井泼妇的刁钻、泼辣,甚至偷偷地抽鸦片。

她一出场,就抱怨在家里被人欺负,因为分给她阴暗的房子。

并且用黄色语言讽刺别人,发泄自己的不满。

别人都躲着她,她却总想和人搭讪。

她就是靠着这种泼辣刁钻的性格,在十年以后姜家衰败,分家的时候,连哭带闹,胡搅蛮缠,为自己争了一大笔财产。

这种粗野刁钻个性,是她性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曹七巧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

是一个令人憎恶,又令人同情的人物。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

但是,家里为了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姜公馆患骨痨的二少爷,把她的青春像麻油一样出卖了。

曹七巧是一个正常人,因此患病的姜家二少爷无法满足曹七巧正常的情欲,在这里曹七巧是可怜的。

但是,曹七巧对于自己亲生儿女的伤害,又体现了她的狠毒。

她引诱自己的女儿抽鸦片,因为嫉妒自己的儿媳妇对儿媳进行精神上的虐待。

这也体现了她心理的扭曲与变态。

3、曹七巧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最后成为了男权社会以及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

曹七巧的一生都被金钱、情欲所支配。

在金钱与情欲的双重压力之下,心理极度扭曲、变态。

曹七巧就是身处封建这个枷锁之中,《金锁记》写出了她心灵扭曲的整个过程。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文化内蕴最为丰厚的作品,刻画了一个英狠毒辣的母亲形象,她是社会和家庭的牺牲品、受害者、但同时,又变成一个施暴者,仇恨一切美好,包括自己的子女。

可以说,她的一生就是一出悲剧。

曹七巧本来也是一个青春美丽、聪明伶俐、不乏人缘的“麻油西施”,自她被贪财的兄嫂卖入姜府,嫁给了患有骨痨的二少爷,她的悲剧命运正式拉开了帷幕,由于她的出身,她的遭遇不仅没有人同情,而且还遭到了排挤,老太太给他罪受,下人看不起她,在她们眼里,曹七巧就是一个语言粗鲁的人,而她的丈夫长期摊在床上,无疑是无能的,性方面的缺失让曹七巧关注到了姜家的三少爷身上,所以,看到姜家三少爷时,她会不由自主地走过去,他就是她的精神支柱,然而,姜季泽虽是一名花花公子,但是他是不会动自己家里人的,更何况曹七巧在家里的人缘并不好,出了事没有人会帮她,所以一直躲着她,直到分了家,或许出于爱情,或许为了贪图钱财,他向曹七巧表白,但是此时的曹七巧不再相信任何人,她害怕他只是为了钱,那可是用她的半生换来的。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

道德批评视角下《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探析《金锁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上海滩上有钱人家的命运变迁,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沉重的生活压力。

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其中曹七巧是一位备受道德批评的女性形象。

本文以道德批评的视角,对《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进行探析。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的人生选择上。

曹七巧是一个富有的家庭出身,她的父亲是上海富商曹家圜,在上海滩上享有盛名。

在父亲的逼迫下,曹七巧只能跟着富家子弟苏轼好,才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光彩。

这样的婚姻并非出于她的选择,而是被父亲决定的。

在这个过程中,曹七巧缺乏选择权,她的一生就在父权的摆布下渐渐失去了自我。

这种缺乏自主选择的人生,必然会导致曹七巧在道德审视下的悲剧形象。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还体现在她与苏轼好之间的婚姻关系上。

苏轼好是一个花花公子,他并不是真正爱曹七巧,而是追求她的财富和地位。

在婚后,苏轼好并没有对曹七巧忠诚,而是频繁外遇,让曹七巧备受伤害。

曹七巧却并不敢离婚,因为父亲在世时曾教导她:“家与人是两样的,人在家里可以受委屈。

”曹七巧被困在一个没有爱情、没有幸福的婚姻中,她的人生变得苍白而悲剧。

这种不幸婚姻的命运,也从道德角度深刻地批判了封建道德对女性的束缚和伤害。

曹七巧的悲剧形象还彰显在她对待家族的忠诚和牺牲上。

在曹家企业遭遇危机时,曹七巧为了保护曹家产业和名誉,不顾个人利益,主动挽救家族企业。

甚至在沉重的压力下,曹七巧不得不求助于苏轼好所以大家太太的美权,为了帮助守护家族利益,曹七巧做出了牺牲自己尊严的事。

她为家族牺牲的努力最终也无法挽救曹家的覆灭,而曹七巧自己也因此陷入更深的绝望和悲惨。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在道德批评的视角下体现在她的人生选择、婚姻关系以及对待家族的牺牲上。

她深受男权社会和封建传统的压迫和束缚,使她的人生陷入了绝望和悲剧。

正是这样的悲剧形象,使得曹七巧成为了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也展现出张爱玲对女性处境的深刻关怀和洞察力。

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简答

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简答

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首先是一个被买卖婚姻制度残害的女性,嫁给一位残废的名门少爷,她知道这个婚姻是陷阱,是镶着黄金枷锁的监牢,但她愿意往里跳,因为她喜欢金钱。

曹七巧的性格强悍泼辣,懂得要求个人的幸福,懂得金钱和情欲。

可是嫁入名门之后,她的身体和情感均遭压抑,她咬着牙忍受着活寡似的夫妻生活以取得家族的地位,终于熬到丈夫和婆婆死后分家,取得了微薄的钱财。

曹七巧是一个“奋斗”者,奋斗的成功使得她变成了一个强者,她名义上确实主宰了她自己以及她的儿女的一生,结果是把自己套在婚姻、金钱、情欲的重重枷锁之下,“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她最终获得的金钱和权力并未使她生活得更好,而是更多的精神折磨,这种畸形的扭曲以她自己为圆心,以她的手腕为半径,开始屠戮。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以她突出的离经叛道,脱俗观念及坚毅勇敢的性格而著称,
是个传奇式的“异端宗教者”,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及坚毅本领的女性领袖。

正是因为她突出的离经叛道及坚毅勇敢的性格,曹七巧在小说中的形象深入人心。


曹七巧而言,家庭义务高于一切,她不但把家庭义务视作生活的使命,更坚持原则,绝不
把自己的生活拿来担当行为的参照物。

她在自己的心中有一套圣老教的意志,不但将自己
的生活放在神的权威之上,而且将每一步行为都置于神的教义之外。

曹七巧在思想上表现出一种脱俗观念,将自己从传统和社会规则中解救出来,以另一
种视角看待事物,一种更高级更加普遍的观念,以自己为中心来思考和判断;在行为上,
曹七巧拒绝行为准则化,理性掌控自己,以坚毅勇敢的态度反抗社会暴力,勇往无畏地把
宣扬真理的声音带给多少蒙昧的人们,从而改变社会的环境。

正因此,曹七巧担负起了一
位具有远见卓识及坚毅本领的女性领袖的职务,使数百万人都起来大步向前。

曹七巧与传统观念相反,以叛逆态度抗议社会暴力,以真理和正义挑战新时代,正是
她为人正义的性格,才使她的形象收到了普遍的认可。

观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传奇故事,而是一种美德,一种“行为主义”,一种勇敢叛逆的气概,一种与众不同的坚守真理的信念,也是一种震撼的力量,能够改变时代的潮流,引领众多追随者朝自由民主的方向跃进。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

张爱玲《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出生于一个寒门家庭,少女时代的曹七巧性格活泼、争强好胜,嫁入豪门后,曹七巧饱受金钱社会的现实摧残和感情的长期压抑,导致她心理出现问题,并逐渐变态和扭曲,由于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和占有欲,她变得贪婪,渐渐丧失了正常人该有的人性和人格,丈夫去世后,她的所作所为更是趋近疯癫。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面临着多重矛盾冲突,她无力化解,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她既是一个悲惨人物,同时又是一个施暴者,残害着自己最亲近的亲人。

张爱玲笔下曹七巧的人物形象非常多彩,关注其不同时期的变化和面临的各种矛盾,就需要从人物性格,社会背景,成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评论,这些剖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以及意义。

关键词:《金锁记》曹七巧形象矛盾冲突艺术成就AbstractCao Qiqiao, the heroine of Zhang Ailing's golden lock,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As a girl, Cao Qiqiao was lively and competitive. After she married into a rich family, Cao Qiqiao suffered from the reality of money society and the long-term depression of emotion, which led to h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gradually metamorphosis and distortion. Because of her extreme desire for money and possessiveness, she became greedy and gradually lost After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 what she did was even more madness. Cao Qiqiao in the golden lock is faced with multiple conflicts. She is unable to resolve them, and eventually becomes a slave of money. She is not only a tragic person, but also a perpetrator, who destroys her closest relatives. In Zhang Ailing's works, Cao Qiqiao's figure is very colorful.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 need to analyze and comment on the factors such as character, social background and growing environment. These analyses can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figure.Keywords:The Golden Lock;Cao Qi Qiao;image;Conflict and conflict;Artistic achievement引言 (2)一、《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变化 (3)(一)少女时代时的活泼形象 (3)(二)嫁入豪门后的贪婪形象 (3)(三)夫亡守寡后的癫疯形象 (5)二、《金锁记》中曹七巧面临的矛盾冲突 (5)(一)原欲与伦理身份的冲突 (5)(二)金钱与自我实现的冲突 (6)(三)自由与理想追求的冲突 (7)三、《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的艺术成就以及意义 (8)(一)塑造跨年龄段的女性形象 (8)(二)揭示多重角色变化下人物丧失的本真 (9)(三)为平衡金钱、家庭、亲子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10)四、结论 (12)参考文献 (112)致谢 (12)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在文坛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曹七巧读后感

曹七巧读后感

曹七巧读后感读完《金锁记》,曹七巧这个人物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里。

曹七巧,一个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本应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让她嫁入了姜家,一个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腐朽不堪的大户人家。

初入姜家的曹七巧,还是有着几分青春活力和对生活的憧憬的。

她模样不差,性格也泼辣直爽。

可在这个等级森严、规矩繁多的大家庭里,她的出身成了她的原罪。

婆婆瞧不起她,妯娌疏远她,就连下人也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

她在姜家的日子,就像被关进了一个华丽的笼子,看似衣食无忧,实则内心孤独苦闷。

她的丈夫,那个患了骨痨的姜二爷,躺在床上半死不活,根本给不了她一个正常女人所渴望的爱情和温暖。

在这毫无生气的婚姻里,曹七巧的情感世界逐渐荒芜。

她的内心开始扭曲,原本善良的天性也被一点点磨灭。

还记得书中描写她在姜家的那些场景,她试图融入这个大家庭,却总是碰壁。

和妯娌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努力地找着话题,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可得到的往往是冷漠的回应或者敷衍的笑容。

她在背后说三道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却让自己在众人眼中变得更加粗俗不堪。

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曹七巧唯一的寄托就是金钱。

她紧紧地抓住那一份份家产,仿佛那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她变得越来越吝啬,越来越刻薄,对身边的人充满了防备和敌意。

后来,她终于熬出了头,分得了一份丰厚的家产。

可这时的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被金钱扭曲了灵魂的人。

她对自己的儿女也没有丝毫的温情。

她的儿子长白,本是个单纯的孩子。

可曹七巧却因为自己内心的变态,对儿子的婚姻百般干涉。

她打听儿子和儿媳的私房话,然后在众人面前添油加醋地宣扬,最终逼死了儿媳。

长白也在她的影响下,变得堕落不堪。

她的女儿长安,更是她亲手毁掉的。

长安好不容易有了上学的机会,却因为曹七巧的无理取闹而被迫退学。

后来长安好不容易有了一段美好的恋情,曹七巧又想尽办法破坏,硬生生地把女儿的幸福给葬送了。

曹七巧的一生,是一场悲剧。

浅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特征

浅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特征

浅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特征辛峰内容摘要:曹七巧是张爱玲《金锁记》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笔下的“英雄”,在她身上体现了“人性恶”的一面和“金钱至上”极端病态思想,她的出身很卑微但生性争强好胜,生活的现实和情感的压抑,使她心理严重的扭曲和变态,围绕着对金钱的贪欲和占有,她逐渐丧失了正常的人性。

小说通过细致而深刻的描写,刻画了出一个被黄金腐蚀了灵魂的悲剧女性形象。

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个受害者。

但是,曹七巧的悲剧更在于她又是一个施害者,而且她施害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生骨肉。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从一个讨人喜爱的少女变成一个疯狂占有金钱、扼杀子女幸福的“变态狂”,其根本原因是曹七巧对金钱的追逐、畸形的婚姻、卑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剥夺了她作为一个女人对情欲的渴望和满足,并最终沦落为金钱的牺牲品,金钱欲的膨胀导致了人性的蜕变、母爱的变态直至人性的彻底泯灭。

关键词:金钱权利人性泯灭悲哀《金锁记》是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曹七巧是这部小说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作者以金钱至上的旧上海为背景,叙述了曹七巧一生的命运。

七巧是乡村小镇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年轻时生得风流泼辣,对未来也有美好的憧憬,但为了金钱被兄嫂卖给了一个封建遗老家庭,给这个封建家庭的从小疯瘫在床的二儿子当了媳妇,从此她便成了这个家庭的牺牲品。

在别人的歧视、金钱的光圈和没有爱情的长期性压抑的驱使下,无意识地使自己的人格逐渐扭曲变形,变得没有人格,没有尊严,最后在反常的报复中走上了毁灭自己和亲生儿女的悲惨道路。

曹七巧追求的金钱,成为她的一切。

金钱主宰了她的命运,金钱扼杀了她的人性。

为了金钱,她无情地亵渎一切神圣的事物;为了金钱,她恶毒地嘲弄一切美好的感情,她甚至扼杀了自己的情欲,牺牲了一生的幸福;为了金钱,她实施封建家长的淫威,亲手葬送了一对儿女的理想和婚姻。

在曹七巧的身上,人性的虚伪、利欲的熏心、扭曲的心理、变态的人格以及旧式妇女对男人的依赖等体现的一应俱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名称浅谈《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与教育班级 102班学生姓名王莹指导教师戴玉竹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前言 (1)一、《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2)(一)社会底层时活泼可爱的大女孩形象 (2)(二)嫁入豪门,成为“人上人”的二奶奶形像 (2)(三)可恶的“疯子”母亲形象 (2)二、曹七巧产生悲剧的原因 (4)(一)原因之一——时代背景 (4)(二)原因之二──家庭压力 (6)(三)原因之三──强烈的黄金占有欲 (6)(四)原因之四──报复中寻求心理平衡 (6)结论 (17)注释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17)佳木斯大学教务处摘要谈起张爱玲的小说就让人想到那悲剧式的苍凉。

张爱玲总喜欢把爱写得“千疮百孔”,充满着缺憾与苍凉的味道。

《金锁记》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风靡一时的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

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将《金锁记》评价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小说”○1。

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曹七巧这个特别的人物形象,充分演示了时代环境造成的人性的扭曲和心理变态以及由此造成的悲剧,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

曹七巧是封建时代和畸形婚姻下的牺牲品,给人以悲壮和凄婉的启示。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悲剧形象佳木斯大学教务处AbstractOn talking about the Eileen Zhang’ novel, we come to feel the sense of tragic blea kness. She always tends to describe the love as a hopeless mess which is filled with imperfection and desolation. Golden Lock Notes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legendary female writer Eileen Zhang whose novel is a great vogue throughout Shang Hai in the 1940s and it is praised as “the greatest novle in Chinese history” by Mr Zhao Zhiqing in his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The novel has created the special figure Cao Qiqiao successfully and showed the distortion of human nature, psychological perversion as well as the tragedy caused by the socal environment vividly. As a result, it presents us with the life with flesh and blood. Cao Qiqiao is the victim of the feudal dynasty and abnormal marriage and thus he provides inspiration which is moving and tragic for human beings.Keyword:Eileen Zhang; Golden Lock Notes; Cao Qiqiao; tragic image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前言张爱玲于4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她是带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在我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她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

她最注重的是女性笔下的女人人物,对女性心理的挖掘极为深刻,阐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无奈。

顺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隧道回望,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依然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具有怪而不诞的生命力。

张爱玲以其特有的苍凉笔法,及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展现了曹七巧如何从一个单纯要强的年轻姑娘演变成带着黄金枷锁舞蹈的女疯子,客观地剖析曹七巧灵魂蜕变的过程,以及黄金枷锁对人类灵魂的腐蚀与束缚。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一、《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金锁记》以一个日趋衰败的世家望族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小家碧玉的大姑娘曹七巧,在世俗与命运的安排下阴差阳错地嫁入姜家豪门大院。

而在畸形的婚姻和封建大家庭的无情戕害中她逐渐丧失人性,取而代之的是金钱欲的极度膨胀,最后成为一个丧失了人性的“疯子”的母亲形象。

她是一位由爱情悲剧走向精神裂变而不自觉的悲剧性人物,是一个体现了人性恶的典型。

一部《金锁记》,就是曹七巧人性沦落的历史,就是“人性的枷锁记”。

(一)社会底层的曹七巧活泼可爱的形象曹七巧生活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当时的中国城市生活是一种独特的“生态”,它介于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之间,也介于才子佳人和现代文明生活之间,因此这种生活色调复杂,意蕴独特,并且在市民阶层的七巧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一方面她是一个心地极高、惹人喜欢的姑娘,浑身充满着青春气息,向往着健康清新的爱。

另一面她有商品意识,懂得金钱的重要。

出身于市民阶层的七巧,也曾是个小家碧。

“长到十八九岁时,露着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

小伙子们打她的主意,赶着叫她曹大姑娘或者巧姐儿,她也毫不羞涩地泼辣地与他们打情骂俏。

”②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七巧很自然地具有了市民习性,自私,斤斤计较,重视金钱,并且不善于掩饰,说话直露粗俗,要强暴躁,但她是活泼健康的,充满青春的朝气,更多地保留着原始的天性。

如果没有意外,她就会嫁给跟她家差不多的人家,然后安分守己精打细算热热闹闹地过日子。

这便是未出嫁前的曹七巧的形象,典型的市井小民,但她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

然而,七巧却做了姜家的二奶奶。

她被当作货物,被贪财的哥哥嫂嫂无情地卖到了深宅大院姜家。

悲剧便从此开始,酿成了她一生的不幸。

这对于有着鲜活生命的七巧是残忍的,在这种畸形关系的禁锢下,七巧从未享受到人的权利与快乐,心中只有孤寂和屈辱。

(二)嫁入豪门,成为“人上人”③的可悲二奶奶形象姜家是个官宦大族,按七巧的出身,原本最多只能买来做残废的二少爷的姨太太,实在佳木斯大学教务处是二少爷残废得无法取上做官人家的女儿,为了让七巧死心塌地地服伺二少爷,才索性让麻油店出来的七巧做了正奶奶,成为“人上人”。

在这个大家族里,七巧低下的出身成了她的耻辱,别说扬眉吐气,她连抬头喘气的资格都没有,就连服伺她的丫头小双都瞧她不起,一家子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的人都往她头上踩,可想而知,七巧在这个家庭里是毫无地位可言的。

在内心极度空虚孤独之时,七巧年纪轻轻就抽起了鸦片。

自从七巧嫁入姜家后,她的命运便有了重大的转变,内心便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她的娘家人来看她,她竟然不敢告诉老太太,只敢悄悄地会她的哥哥和嫂嫂,同时这一幕也最能表现七巧内心的复杂的挣扎。

自被许配给残缺的男人后,她在婆婆家所经历的轻蔑、委屈、嘲弄和压抑,都在这唯一的亲人面前倾吐。

这不仅是压抑自我再现的一种冲动,也是她想求得可以谴责或能够怜悯自己的对象。

七巧并不是天生爱钱,女人的本性让他对爱情对家更为重视、珍惜。

七巧也曾追求过心目中的家。

在她的潜意识里,家首先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

这是女人的需要,也是简单的虚荣。

七巧做着名义上的二奶奶,和大奶奶玳珍、三奶奶兰仙平起平坐,实际上却被这个家族所拒绝,被贵族阶层排斥在外。

对这个婚姻,七巧没有一点希望,一进门她就死了心了,她唯一的盼望就是二少爷死后的那一份家产,这是她用青春换来的。

但是,面对年轻健壮又有点风流的三少爷季泽,年轻的七巧就忍不住要动心了,忍不住就爱上了三少爷,这是她当时唯一能够接触的年轻男子。

她把一腔深情都放到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身上,明明知道这位小叔子也是位轻浮之人,知道她不是一个好人,却还幻想着季泽能把她放在心上。

甚至过了十几年,季泽因为想骗得一些好处来向她表白,她仍认为自己嫁到姜家来就是“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④可惜,季泽十年后的表白不过是想利用七巧对自己的爱情哄骗些她的家产。

七巧亲自撕破了自我欺骗了十几年的爱情,虽然表面上很强硬,内心里却后悔极了。

季泽的势利和冷漠深深地刺伤了她。

在爱情上,七巧是一个苍白脆弱可怜的女人。

最后七巧什么也没有了,名存实亡的丈夫连肉体也死了,想象中的情人甩手走了,什么都是空的,自此以后,一无所能的七巧带着她一双“纸糊般的小儿女”独自承受这一份日子了,只有手中那一份家产是实实在在的,她把自己强烈的情欲完全移到对金钱的占有上,黄金的枷锁她带了十几年,现在她要好好地守着它,像守财奴似的保护着它,任何人都休佳木斯大学教务处想挖走一丁点儿。

但七巧不是生来就爱钱的,她也曾是一位纯洁善良的女性,她有着对理想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

然而,在那充满罪恶污浊的社会环境下,人尤其是一个女人,要保持住自己的尊严、人格乃至清白是何等的不易。

七巧嫁入豪门,并成为“人上人”,这在当时社会是属幸运的,但当时社会环境与现实带给她的只能是不幸并酿成一生的悲剧命运。

她作为豪门的二奶奶形象更是由于她的低贱的出身而更显她在这个大家庭的格格不入,悲剧一开始便是注定的,而七巧作为上流社会层的形象便更为典型,也更具她独特的意义了。

直至她的分家,她才真正意义上的做了回上流社会的“二奶奶”,而此时的她已经只是疯狂地对金钱进行占有,成为一架没有了灵魂的躯壳,真正的沦为“疯子”,自身的悲剧由于“疯狂”而酿成了子女一生的悲剧。

(三)可恶的“疯子”母亲形象在曹七巧的心中,分家就是她的新生了,她这一辈子,还不曾拥有过任何靠得住的东西,亲情、婚姻、爱情……,于她来讲都是奢望,很容易的像肥皂泡似的就破灭了,她必须抓住一些什么,钱对她而言就是最后的生机了,因此,她虽然身子冷得打颤,从揉红的眼圈到烧热的颧骨却露出她对金钱的渴望。

她锱铢必究,不惜得罪九老太爷,甚至不惜和季泽撕破脸皮。

七巧这次是彻底失去了季泽,俩人从此“跟仇人似的”,她知道以后自己除了剩下的几个“死钱”外,再也不会有什么爱和情欲了。

当这点爱情被泯灭后她便彻底地套上了黄金的枷锁,变成了地道的疯子,这正是小说“金锁记”的含义。

于是她以“疯子的审慎和机智”,拼命卫护着她的金钱。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七巧心里再也不存在一丝一毫的情欲,从她对儿子夫妻生活的恶毒嘲笑和对女儿婚事的粗暴干涉,可以看出被情欲困厄了大半生的她,把那个社会施予她的不幸报复给她的儿女、儿媳。

当他与小叔子姜季泽的畸形爱欲被泯灭之后,她成了一个疯狂报复的女人,在她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他报复的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