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
《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这时可用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那么到底应如何写感言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1昨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份《莫言获奖感言全文》。
这是莫言在20xx年12月8日凌晨,瑞典学院进行约45分钟的演讲。
结束后换来了听众近5分钟热烈的掌声,这就是那段让人深有感触的话语。
对感言的感言也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感悟:一:母爱的伟大,身边的榜样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句句体现在莫言的话语里。
善良、坚强、乐观的母亲宁愿自己挨饿,也将半碗饺子送给乞丐老人;虽然因拾麦穗挨了打,但也理解看守人的处境;虽然百病缠身,却鼓励孩子不要对生活绝望,要坚强;尽管不喜欢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莫言因为看书耽搁了干活,就从来没有批评过他……可以这么说,没有莫言的妈妈那坚毅、宽慰的性格对莫言的感染和熏陶,就没有莫言后来的灿烂人生。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但也是孩子成人后人生关键时刻的老师。
二:写作、演讲,从听故事、讲故事开始在军营的莫言曾说过:“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
这也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总是听隔壁老奶奶讲鬼故事,虽然有时吓得躲在被窝里发抖,睡不着觉,但每晚还是总惦记着并且盼望着继续听老奶奶讲故事。
我想这或者对我现在喜欢看一些侦探、悬疑小说有关系吧。
虽然莫言说的都是一些小故事,而且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形象。
但是我却从故事里听到了人心、人性、人情。
《莫言获奖感言》读后感2莫言的获奖感言,让人读后有很特别的品味,还有特别的感悟:他的母亲是他最重要的导师。
但母亲不是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而是以自己本身作则,让孩子明白许多的道理,也体现了母亲自生的高尚品格。
第一件事,只是回忆出母亲的仁慈,第二件事写的是“我”和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被看守的人打了一巴掌,过了多年后,我看到了他,他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我想冲上去给母亲报仇,母亲去拦住我说:“这不是那个打他的人,写出了母亲的宽恕,还有一些故事,写出了母亲的善良和尊重老人的品质```````我们都说母亲是还只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导师,这是正确的,最关键的是,就在于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总在你忽视漠视甚至无事的时候之后及时赶到;这种关键,是他内心的善良总是在你乏力的时候!莫言对他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内疚还有罪恶感,也有可能是我们的感受——这是真切的感受,是内心无法弥补的缺陷”他对我们的表达是“要在人的立场上继续写作,要反映,超越实践。
莫言获奖感言三题
莫言获奖感言三题莫言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界高兴,读者高兴,纷纷向莫言祝贺,谈论莫言,感叹莫言,敬佩莫言,莫言的着作在书店抢购一空,出版社连连为之再版、加印,从山东高密到全国各地,莫言成了舆论的热点,真乃一时之盛。
高兴和祝贺的同时,人们也在作些思考,尤其是文学界纷纷座谈讨论,分析^p 莫言作品的优长,分析^p 莫言获奖的缘由,并力图从中获得一些有益于文学的启示,极有意义。
作为莫言的读者,我在重温莫言作品的同时,也作了些思考,并有如下三点感悟。
一、莫言是一个文化自觉者莫言的成功,在于他是一个文化的自觉者。
文化的自觉,始于文化的自信。
由于贫困和苦难,莫言只上了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
上学的机会虽然中断,但求学的欲望始终炽烈如火。
不能说莫言小时候就有什幺文化自信,但他的文化自信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并痴迷地沉入到中国丰富、深远、厚重的文化之中,他十分好学。
这种热爱和痴迷,就是文化自信。
莫言小时候的求学有三种方式:一是多读。
那时他很小,读书的目的并不明确,但就是有阅读的兴趣,读书是他童年的最大快乐和享受,他将他老家高密大栏乡平安村所能找到的书籍都找来读。
他父亲上过四年私塾,初通文墨,反对他读“闲书”,但他还是千方百计凭着他的小精灵,毫不停顿地读书,坚持不懈。
他很早就读过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林海雪原》等许多小说,《三家巷》曾使他如痴如醉,由于父亲反对他读“闲书”,他只能偷偷地钻进草垛里去读,从草垛里爬出来时,常常是浑身都是被蚂蚁、蚊子咬的红包,又痛又痒,但仍然乐此不疲,读书的快乐是其他一切所无法代替的。
他知道他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有十多本书,如《苦菜花》、《烈火金钢》、《红旗插上大门岛》、《青春之歌》、《吕梁英雄传》,还有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那时学校条件艰苦,老师的床就放在教室后边的角落里,他的书就放在床边压在枕头下。
为了能看到这些书,莫言每天放学都主动留下当值日生打扫教室,目的是找机会偷看老师的书。
读莫言作品读后感
读莫言作品读后感莫言在获奖诺贝文学奖之后,身装一身中装发表了获奖感言。
获奖要发表感言,对感言的感言更是一门艺术,一种学问,一种感悟。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莫言作品读后感5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读莫言作品读后感1诺贝尔奖情结,是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个结。
公元2022年10月11日的历史,被莫言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天,国人百年梦圆——莫言,成为中国本土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本书向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前世今生,介绍了莫言获奖的前前后后,更介绍了在此过程中对诸多社会问题的反思。
莫言作品的魅力在于:他以高密东北乡为载体,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其作品中引起读者感应的生疏化和原创性的东西特别多。
其作品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描写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有别于西方的人。
书中通过莫言成长的经受,探讨了子女教育问题。
以“药家鑫现象”为例,说明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教育最终应当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联合国制定的标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
这对我们当家长的很有借鉴意义。
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呈现出的“八化”:浮躁化、肤浅化、速成化、多元化、个人化、穿越化、仿照化、去意识形态化。
书中更有对国人阅读现状的反思。
第九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阅读量仅为4.3本,而法国是20本,日本和以色列分别为40本和60本,瑞典是67本。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找不到阅读的爱好,大量的休闲时间交给了手机、平板电脑嬉戏和看电影,这值得我们深思。
书的特点之一是段落太长,两三页、三四页甚至五六页的段落许多。
这样,对读者来说,脉络层次不是很轻松就能把握的。
书的编排体系致使许多内容多次重复。
这些,都使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很累。
总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富强进步,也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中国文学在世界产生真正影响力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华语作家。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文学界,一时间,有关莫言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背后,不仅是一个人的荣誉,更是一个国家和文化的胜利,道出了中文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莫言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华语作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莫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坚持原创的作家本色,创作了《红高粱家族》、《蛙》、《生死疲劳》等一系列文学经典,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因此,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领域最高荣誉之一,授予的文学作品必须有严谨的文学性、人文关怀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在评选过程中,瑞典学院不仅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评审,更对作者个人的成就、道德、文化背景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综合评定。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达到了诺贝尔奖评选的标准,更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中国作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中文作品走向世界。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彰显了中国文学的实力和影响力。
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文化积淀深厚,可以造就出一批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文文学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也是中文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
莫言的作品正是具有这些特点,他把作品中精美的情节、细腻的刻画和艺术的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吸引了世界读者的目光。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说明了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中国作家的作品也开始进入全球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的关注。
通过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文学奖项,中国文学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开始关注和阅读中文作品,从而增加了中文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然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中国文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莫言获奖对中国典籍翻译的启示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莫言获奖对中国典籍翻译的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艳妤 张健【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政府与民间想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典籍的对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从莫言作品的外译入手,提出了典籍外译的三点看法:一、理解好原文;二、表达好译文;三、建立良好的典籍翻译批评制度;并进行了初步的论述,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原文理解 译文表达 批评制度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一件盛事,人们在庆祝的同时思考着莫言获奖的原因,如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增加,莫言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但一流的翻译也是个重要因素。
著名文学评论人孟庆澍曾说莫言的作品能取得如此的辉煌,能获得外国评委的认可,离不开葛浩文先生的翻译。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在谈到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时,葛浩文坦言他非常喜欢中文,英文也很好,深刻地了解翻译中的困难与挑战,他的翻译忠实于原著又富于创造性,他勇于挑战翻译中充满的不确定性。
因此他提到许多影响翻译成功的因素,其中决定性因素就是掌握好自己的母语。
本文认为典籍翻译应遵循以下路径:一、理解好原文典籍作品离我们年代久远,理解原文真实思想常用方法是:各类辞典,专家。
而译者本身古文修养的差异直接影响典籍翻译,所以从事典籍外译的工作者一定要与优秀的典籍研究专家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翻译中信、达、雅 或意美、音美、形美 或西方人的动态功能对等等标准。
顺便说一下,尤金·奈达之所以把功能对等改为动态功能对等,就是为了强调翻译活动是当地人的活动,功能对等是当地人的功能对等,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所以经典作品的重译是必要的。
比如许渊冲和James Legge 对于《关雎》的英译。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外译者的译文各有千秋,但根据一切翻译活动都是当代活动这一理念,James Legge 对原文的理解已落后当代中国学者对它的研究与理解了,他的译文不能充分表达原诗的内涵。
阅读答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含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这样良好的愿望——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好。
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么令人向往。
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
”此外还有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
莫言的文学成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
刍议莫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刍议莫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巨擘,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是怎样的?如何评价他的作品和思想?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着中国作家的骄傲和自豪。
他的获奖不仅意味着他个人的荣誉,更意味着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声誉。
他的获奖让世界对中国文学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大大提升,使得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对中国的多元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莫言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文学的辉煌成果。
莫言的作品对我们意味着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莫言的作品主要描写中国农村和乡土生活,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独特魅力。
他的作品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我们传达了对自然、人情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他的作品非常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方式,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精神。
莫言的获奖对我们意味着一种鼓励和激励。
莫言的文学道路并不平坦,他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
他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
莫言的获奖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信心和勇气,鼓励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莫言的获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们如何评价莫言的作品和思想?莫言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他的作品常常以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为特点,既有传统文化的气质,又有现实主义的力量。
莫言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深受国际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湛的文字表达,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奖项。
莫言的思想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他关注中国农村和乡土文化的变迁和现状,以批判的眼光反映社会现实的不公和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敬重和追求。
莫言获奖
本周四,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理由是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因此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
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作家莫言个人的荣耀,也满足了很多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还让中国文学在世界上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辨识坐标。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崖镇平安村,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等。
莫言的创作生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他以《透明的胡萝卜》等乡土作品崛起,迅速轰动中国文坛。
莫言的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
他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屡次在国际上获奖;去年8月,莫言曾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很功利、很世俗,就是希望能够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吃饱饭,跳出农村,但当他真正地走上创作道路,创作动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莫言的作品中,他一直在铺陈一部中国社会丰富、深刻、苦难的历史,并将自己的创作与国家命运、人性良知与文明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有评论认为,读懂莫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就能读懂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性困境、人性伦理、社会制度。
尽管荣获诺贝尔奖让国内舆论瞬间沸腾,素来低调的莫言却并不认为获奖是多了不起的大事,因为中国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家。
对于已经出现苗头的“莫言热”,莫言本人明确表示希望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赶快忘掉这个事情。
”而对于此次获奖引发的各种争议和质疑,莫言则在自己的微博回应称,感谢朋友们对他的肯定,也感谢朋友们对他的批评,莫言表示,接下来将“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莫言与中国文化自信
8家之一,尤其是获诺奖以来,其作品,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这本身就极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对于莫言的创作成就与水平,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曾有如是评价:“在我作为文学院院士的16年里,没有人能像他的作品那样打动我,他充满想象力的描写令我印象深刻。
目前仍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6]莫言之所以能够赢得如此显赫的世界性声誉,其重要原因正在于:他的创作,既立足于乡土情怀,一直是以红高粱大地上的风物人情作为创作源泉,又能跳出高粱地,能够以博大的人类情怀与宇宙视野透视我们的历史、现实与人生;既对民族文化充满了自信,又以其自信,无所顾忌地揭示了我们传统文化中某些方面的沉疴,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丑陋与邪恶。
可以说,正是这些因素,仅在作品的内在意蕴与精神境界方面,就已从根本上决定了莫言小说的世界文学高度。
——————参考文献:[1] 莫言.丰乳肥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2]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3] 莫言.红高粱[A].红高粱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4] 莫言.高密之光[N].人民日报,1987-02-01.[5] 莫言.红蝗[A].食草家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6] 刘仲华,李玫忆.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没人像莫言那样打动我[N].环球时报,2012-10-19.莫言与中国文化自信管谟贤 毛维杰(高密莫言文学馆,山东 高密 261500)收稿日期: 2017-09-08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 : 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作者简介: 管谟贤(1943-), 男,山东高密人,高密莫言文学馆研究员;毛维杰(1966-),男,山东高密人,高密莫言文学馆研究员。
刍议莫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刍议莫言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莫言,中国当代文学家,其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其著作《红高粱家族》《大地》等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广受好评。
莫言因其杰出的文学贡献,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莫言的作品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莫言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代表了个人的成就,更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崛起和辉煌。
中国文学是一个悠久而绚丽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文学开始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文学接轨。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被重视,莫言成为了一条闪亮的文学明星,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为我们国家树立起了良好的文化形象。
这也意味着,莫言是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人员,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去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莫言的作品影响了广大读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莫言的作品涉及到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多重议题,包括农民生活、革命斗争、家族传承等多个方面。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现实剖析。
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通过一位女性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大革命时期农民家庭的磨难和生存状态,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景象。
在《大地》中,他以一个农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农村的艰辛和辉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中国农民形象。
莫言的作品让我们思考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和奋斗,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的传奇与沉重。
莫言的作品让我们明白,中国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中国人民是如此坚韧不拔,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如此值得我们深思。
莫言对我们意味着中国文学的崛起和辉煌,意味着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意味着个体的努力和奋斗。
莫言的成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了文学的力量和价值,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念和方向。
莫言获奖感言
莫言获奖感言莫言获奖感言1莫言他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由于讲故事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能获得诺奖,是靠他的实力,这种实力不是一日之功,更不行能一蹴而就,而是靠着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生活的爱,靠着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靠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无情的解剖及深邃的思索,更靠着一个作家剧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创作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宏大作品。
在获奖感言中,莫言以一种朴实而近乎忠厚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他从自已的母亲讲起:与母亲捡麦穗,吃饺子时母亲将自己的饺子送给了一个乞丐,跟着母亲卖白菜,母亲患病……这一个个故事使人泪下,他用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他母亲和善、勤俭……在莫言讲解并描述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时才吃一顿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红薯干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
一年一次,在那个饥荒的年月,吃顿饺子异样浪费,但莫言的母亲毅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宝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和善,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赐予。
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而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
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是对老人的不敬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爱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许多人去学习。
我虽然没看过的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莫言连躲雨的时间都要看书,所以我们要学习莫言那种爱读书的精神。
从莫言的获奖感言中,我感受到他的朴实,他的真诚,他的作品获奖,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由于他敢讲实话,他敢剖析现实社会,他敢说出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他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来自活生生的现实社会,我们应向他学习那种敢说真话、朴实、真诚的精神。
莫言获奖感言2北京时间十二月八日,一个值得载入中国史册的日子,作家莫言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介绍莫言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是中国著名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红高梁》、《丰乳肥臀》、《蛙》等作品展现了他对中国农村生活的深刻描绘和对人性的独特见解。
对莫言的评价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他不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叙述技巧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角色,同时也通过他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沉。
莫言的作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文学的力量,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开创了新的时代。
对莫言获奖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中国文学正式进入了国际舞台,也为中国作家争得了一席之地。
莫言的获奖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文学的肯定。
他的作品穿越时空,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为世界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莫言的获奖将促进中国文学的交流与发展,提高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莫言作品的影响莫言的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中国乡土文化的深度理解为人称道。
莫言的小说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活的真实,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让他的作品深入人心。
莫言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也受到国际读者的喜爱。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对莫言的表彰莫言的获奖是对他杰出成就的公正认可,也是对他长期以来对文学事业的贡献的表彰。
莫言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更是对全人类文明的贡献。
他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深思,激发了人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莫言的获奖标志着他在文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结语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对他个人的褒扬,也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
他的作品深入人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莫言的获奖将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传承,也将为世界读者提供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莫言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影响
莫言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影响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独具匠心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人文主题,更因为作品中深刻的传统文化影响。
本文将探讨莫言作品中传统文化对其创作思路和文学风格的影响。
传统文化为莫言作品提供了深厚的底蕴。
莫言曾经表示,他从小在农村长大,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文学创作。
在他的作品中,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如对家庭、人类情感、社会道德的关注,以及自然、宗教等方面的探索,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中,《红高粱家族》就是一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品。
小说以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家族世代传承、生死与分离的故事。
在小说中,莫言通过家庭、亲情、土地、传统信仰等元素,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家庭和情感的理念,并融入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探讨。
这些元素都凸显了小说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在《丰乳肥臀》中,莫言则通过历史的长河描写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变迁。
小说一直贯穿着对于传统文化的细腻探讨,如孝道、家庭观念、忠诚等等。
小说一直强调,传统文化是这个家族的精神支柱,而且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
因此,整个小说中自然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
此外,《檀香刑》中也展现了莫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小说通过对于道德、人性深入剖析,深刻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中正义、诚信等价值的弘扬。
这也体现出传统文化在莫言作品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最后,结合莫言的多篇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赋予了作品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氛围,而且深刻影响了他文学风格的塑造与表现。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社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和消失,而莫言作为一个文化弘扬者,他的作品一直在提醒我们不能忘却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也是作家创作的根基。
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高考语文(冬季第四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作文精品素材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近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莫言的获奖意味着世界更加注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给予认可。
这一认可,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在各界熙熙攘攘的声音中,祝贺、欣喜声居多,毕竟莫言的获奖了了中国人一桩多年的夙愿。
而高兴之余,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创作,莫言作品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水平.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
因此,莫言获奖固是好事,但更需要人们以平和心态来看待,就连莫言本人在得知获奖后也坦言“并不是特别兴奋〞,反而“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夙愿终了:中国人的“诺奖情结〞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全世界共有近800人获得过该奖。
但是在整个20世纪,中国与此奖项无缘。
进入,虽然有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作家和科学家预测中国不久在文学和物理学等方面会有人摘得诺奖,然10年又过去,中国本土科学家和作家还是未能出现在这个获奖名单上,这不免让人有些五味杂陈,情何以堪.若说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学术研究不受重视,文学也不繁荣,对诺奖不敢奢望,或者即使奢望也难以获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的国力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奥运也举办了,航天员也在太空行走了,“嫦娥奔月〞梦想也实现了,经济实力也已跻身世界第二了,唯独在科学和文学竞赛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以中国的名义获得诺奖.难道诺奖对中国的作家和科学家格外吝啬?这对自诩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又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尴尬无比.因此,国人有诺奖情结,为诺奖纠结、耿耿于怀甚至魂牵梦萦,都可以理解。
读书心得——浅谈莫言《蛙》的文化意义
读书心得——浅谈莫言《蛙》的文化意义一、出版和出版的意义出版经过了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到今天可以总结归纳为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种介质上,进行复制以后向公众传播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人类要进行出版活动,意义何在?笔者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不同的出版物均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很多学者认为,出版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这是有道理的。
出版之所以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凝聚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思想。
经过广泛传播,使人们掌握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提高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当然,除了提高生产力,出版物还有巨大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层面上说,好的出版物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觉悟,还能陶冶情操。
一种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经过广泛传播,被人们接受之后,就是一股无穷的力量,能形成文化思潮、文化流派,甚至能产生革命力量。
例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一经出版就震撼了世界,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概况2012年到2013年震惊中国文学界的一件事就是作家莫言因小说《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诚然,这与莫言小说的出版密切相关。
如果没有出版社将莫言的小说公诸于世,莫言拿诺贝尔奖也就是天方夜谭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使得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又有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让世界能更好地倾听中国的声音,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
这是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尊重,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平等体现。
对此,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莫言作品的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与解读——“将幻觉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这些融合的元素,有西方的,有中国的,有民间的,有历史的,有社会的。
从《红高粱家族》到《檀香刑》《生死疲劳》《蛙》,莫言数十年艰苦创作,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学风格。
读懂莫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就是读懂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性困境、社会伦理、社会制度。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莫言小说_兼述莫言小说获奖原因_王玉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便以一系列乡土小说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
其作品内容丰富,语言汪洋恣肆,天马行空的叙述,为读者塑造一个诡秘先验的世界。
独特的个人写作风格、独特的叙事结构,使莫言在国内外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其中《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师傅越来越幽默》等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发行。
新近小说《蛙》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同时在2012年10月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内地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我们认为,莫言在小说中坚守乡土社会、民间书写的立场,寻根之中不忘反思,字里行间不乏文化内涵,虚构的文学作品中有现实社会的写照,这为其获奖奠定了基石。
一、忘不掉的乡土链人类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范式就是对一个村庄、一个社区进行长时段的观察,以此来分析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
西方的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泰勒、博阿斯、克罗伯、米德、马林诺夫斯基、普里查德、布朗、林顿、斯特劳斯等人无不是在民间长期进行深入的调查,才撰写出传世的文化学经典。
经典性的小说作品也应遵循这样一条道路,从民间乡土中获取精神资源。
莫言在小说创作中同样采用了此种方法,对故乡高密东北乡进行长期的“参与观察”(ParticipantObservation),以高密乡中的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莫言小说———兼述莫言小说获奖原因王玉德尹阳硕摘要:莫言的小说是文学作品,但更是文化思想的结晶。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从乡土链、地方性知识、“种的绵延”这三个方面对莫言小说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大学生中对莫言小说的不同评价。
莫言小说在形式上追求新奇,而内容上却始终表现出扎根乡土文化的情结,贯穿着乡间知识的渗透,发散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莫言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民间文化有切身的了解。
他以百姓的思想去创作小说,以巧妙的方式构思着文学,对近世以来的中国有多角度的揭示。
因此,莫言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必然的。
关键词:莫言文化人类学乡土社会民间文化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12)11-0128-07128份子写高密乡的事情。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专题03 莫言获诺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当代著名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知识支撑】1.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莫言的小说一直都是书店的畅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带动其系列作品的热销,一时“洛阳纸贵”。
价格调节生产规模。
获奖后“莫言书”一纸难求,价格一路飙升,出版商再版加印莫言作品系列,或引发下一轮版权争抢。
2.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3.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莫言的老家高密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泥塑、剪纸、茂腔等民间艺术和文化伴随其成长,从小耳濡目染人这些文化元素,影响甚至决定了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莫言和大地贴得比较近,对土地和家乡有一种感情上的迷恋,一生都在农村,现在创作也在农村。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莫言的作品“最乡土,但也最国际”。
乡土是说莫言的作品一般取材于他的家乡高密,而国际代表的则是他受国外一些作家的影响,在作品形式上屡有创新。
4.生活与哲学坚持发展的观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十三、莫言
三、寻根文学发展概况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早的文化意识觉醒者。 二三十年代的巴金、老舍、曹禺、沙汀等人,也有朦胧的地域文化意识在内。 具有浓厚文化意识的当数“京派” 的沈从文和废名。 80年代寻根文学作品出现于创作之前。85年,如韩少功《文学的“根”》,郑 万隆《我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等,打出 了寻根的旗号。 最初,讨论的主要是什么是文学的“根”,又转入了讨论文化的根是什么的问 题——即形成一种文化形态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韩少功:“本能与才具”(思维方式),郑万隆:“集体无意识”,阿城:“游 戏说”,莫言:“生命的冲动”等。(运用西方文化和哲学理论解释中国生活)
寻根文学的两种倾向
一、文化崇拜派 传统文化既滋养了民族的历史,也包含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切, 是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指针,也是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如阿城的《棋王》,莫言的《红高梁家族》,汪曾祺的《受戒》 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
二是文化批判派: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更新机制,缺少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与现代社会 格格不入,这是走向衰落的原因。但传统文化也有优点和长处,如耐力韧性、 牺牲精神等。关键是如何选择吸收。 这类作家人数众多。代表者有贾平凹、韩少功、王安忆、邓友梅、张炜、 郑义等等。
四节写王一生与九人大战。
莫言
(1956—— )山东高密人。1981年开 始写作,有《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红 高梁家族》《白棉花》《丰乳肥臀》《檀香 刑》等。
早期作品写实, 80年代中期寻根时代 以《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梁家族》抒情、 写意为主,并具有先锋实验性质。
90年代以《丰乳肥臀》为代表的作品倾 向于新历史小说。2011年,凭借《蛙》获得 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获诺贝尔奖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莫言的获奖,不仅提升了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自信,更增添了我们对 自己文化的自信。文学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明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毫无疑问会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 这对于在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处在相对弱势地位的中国来说,有 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这次莫言获奖,让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标准 和中国本土文化互相包容的可能性,这种不同文化直接交融的开 放氛围,更能培养一个民族包容大气的文化品格。有了这种品格, 我们会有更自信从容的心态面对不同文明。我们追求的那种 “中国气派”,没有家和外界对话的能力,也增强 了中国文化和世界对话的能力。最能代表这个能力的,是 各民族的文化精英,尤其是世界级的文化精英,是沟通不 同文明的最好媒介。对于近现代中国和西方的文明交往来 说,无论是中国人对其他国家民族的认识,还是其他国家 民族对中国的认识,相当大程度上是通过各民族最优秀的 文化精英实现的,比如托尔斯泰、歌德、鲁迅等等,他们 是沟通不同文明的最好媒介。文学塑造着一个民族的心灵 史,再也没有比通过文学作品更能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美好 心灵的途径了,我相信,对外国读者来说,通过莫言作品 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这是一般教科书很难代替的。
• 这些年,人们认为文学似乎边缘化。但是,包括莫言、贾 平凹、张炜等一大批当代中国作家,始终在默默地关注中 国社会,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展现中国的时代、历史变迁。 他们的视角、笔触、感觉,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 种文学创作是严肃的,代表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意义。因此, 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发展意义重大。 • 文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原创的最重要的部分,中国作 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让人重新思考并自信于我们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这对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非常积 极的意义。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但应该是经济意义上的,还应该是文化 意义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如果文化上影响力甚微,那算不上 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希望莫言的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未来 中国应该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文化精英,这将是中华民 族兴旺发达的又一个标志。
莫言获诺贝尔奖对中国文学的意义
•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可 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凭借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获得 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不只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 的肯定,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作家的肯定,是对 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强大, 以及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 纯以文学水平来论,莫言获奖当之无愧,实至名归。他的 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 体现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莫言“民间创作” 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加上运用大量的现代主义文学技 巧,使他的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他对 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关怀和深刻挖掘,是他独有的成 就,也说明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
莫言的获奖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 首先,提高了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坛上关注度,这代表 着中国文学艺术受到高度重视,是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肯定, 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有孔子、庄子和道教。同时,此奖来 之不易,得奖的根源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底蕴,这也是中国 文学艺术经过千锤百炼的结果,莫言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 其次,莫言的文学作品承载的是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学还 是要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任何获奖作品书写的内容,与 作家成长的根,生长的土壤息息相关,中国文化的根在本 土。 • 第三,拓宽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宽广度。中国文字工 作者的责任更加清晰,前景也更加宽广。无论是海外,还 是两岸三地的文字工作者,有着共同的责任和目标,前景 更加明确,不是每个人都要得奖,但不可以像以前一样妄 自菲薄。
• 莫言的获奖,无疑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使 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获得了和世界对话的新基点。可以肯 定的是,这是诺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一次真正的正 视。获奖的虽是莫言个人,但他代表着整个中国作家群体 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莫言同时代的作家们,他们在创作上 各有成就,有许多作家都和莫言一样,在海外读者中有广 泛的影响力。此次莫言获奖,其影响会辐射到许多有实力 的作家身上,将从总体上扩大中国当代作家的世界影响力。 可以想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优秀作家会引起国际社会关 注,中国作家的总体影响力会较以往有实质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