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
马凤英谢龙谢吉仁唐爱丽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本文探讨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现象,通过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从家庭、社会、体制等多方面逐层阐述开展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与共建和谐校园的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
2007年在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委员们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应该包括感恩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冷漠的一代”,否则我们的社会可能会失去起码的良心。众所周知,高校是青年人的集合地,委员们的提醒使我们这些长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深有同感。缺乏感恩反映到大学生身上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此就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一现象略作探讨。
1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感恩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一直被社会所奉行。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传统道德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一直占有主流地位的感恩思想日渐为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感恩,甚至不会感恩。所谓的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图报。[1]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后50年就要看这个国家的青年一代[1]。而大学是我们青年一代迈向社会的一个转折,因此我认为在大学校园提倡“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亲情“真空”,漠视父母恩情
经济上过分依赖父母,个别大学生生活水准脱离家庭经济条件,漠视家长的辛苦,认为从父母那里索取经济支持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经济拮据,子女生活高标准、高档次。虽然经济上依赖父母,但思想上却要求独立,我行我素。比如有的大学生为了向家长多要钱,甚至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 [2]。例如我校一学生经常逃课上网,老师找谈话要求他体谅父母亲,珍惜学习机会,该同学竟然振振有词地说,父母亲摊上我这样的子女也得认命,假如我今后做了父母我也会为我的孩子做这么多。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实际上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心理表现。这些对父母的付出都日渐忽略的大学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
1.2 师生感情淡漠
老师自古以来都是受到社会的重视的,不仅在古代有“程门立雪”的感人故事,就是在现代我们所熟悉的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的,他们不求回报,任劳任怨的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可是在这个感恩缺失的年代里,师生感情淡漠,尊敬老师有时候竟然成为了学生达到目的的手段。有些学生考试前对老师尊敬万分,考完试和老师形同陌路,见面装不认识,更有甚者学生盗用老师学术成果。只有让学生学
会感恩父母、老师等这些陪伴他们成长的“身边人”开始,才能引导他们把感恩之情延伸到更多的人,直至整个社会。
1.3 社会责任意识“真空”
十八岁以上是完全的社会人,但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了该走向社会,承担责任了,这种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父母没有丝毫的感恩之情。关于子女向父母要钱未果与父母反目成仇的经常见诸报端。我们都听说过深圳歌手丛飞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却因晚期胃癌,欠下巨债,而所资助的学生却无一看望。[3]另一种表现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乏,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开始执行,到现在还款已经成为各高校最为头疼的事。有的学生在校贷款时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到毕业后不见踪影失去联系的大有人在,这一切都是当代大学生中缺乏感恩意识的表现。
2 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近几年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长辈的溺爱是首要因素,成长环境是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成因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是生活在“421”结构的家庭中,即4个祖父母两个父母再加上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孩子的事情是一家的绝对重点,孩子的需要家长都会千方百计满足。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父母经济条件改善,能够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改革开放农村经生活水平提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意识影响,很多农村父母都认为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就不会让子女干农活。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个别大学生离开家庭,远离父母以后不知道如何处理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甚至有的家长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也几乎要成为时尚了。在父母这样精心呵护下长大的子女,会视一切为理所当然而失去了感恩情怀。
2.2 学校因素
中国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至今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实质上。中学仍然以提高升学率来吸引更多的生源,高校还是以就业率和学校的科研水平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就只能是敷于形式。中国的教育传统和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得很多学校不敢过多的严格要求学生。于是在对待问题学生时,产生学校认为是家庭教育失误,家长则认为是学校教育不当的扯皮现象。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身上的压力过大,因而个别教师忽视德育的重要性,一般认为只要学习好就一切都好。所以近几年报道的高校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以及犯罪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多数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还有因为个别教师自身素质差,缺乏责任感,不能给学生做模范。而且教师本身的不良嗜好及教师队伍中犯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开展。
2.3 社会因素
社会对感恩教育重视不够,现在社会舆论对明星的鼓吹过多。这些人在青少年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伟人更不用说父母,而这些明星在法制、道德领域的表现大多不尽如人意,这种风气导致了社会上传统道德观念的缺失。崇尚解放思想,张扬个性,抛弃传统成为时尚,父母亲在子女眼中的地位下降,本身就意味着最基本的感恩之情的流失。另外在教育学生的感恩过程中,我们的年青人从小不但没有在家庭中培养感恩意识的机会,学校和社会也没有提供很多勤工助学或者担当义工等的机会。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从家庭到社会都忽略了德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