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的历史与发展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结合景观要素和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纹理、香气等特点,营造出具有美观与功能的景观效果。
它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涵,在园林设计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植物造景的概述植物造景是以植物为媒介,建立美丽、实用的景观效果的过程。
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植物造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以植物丰富的形态和色彩为基础,通过构建自然园林景观,展现自然之美。
1.林下植物造景林下植物造景是以林下植物为主要元素,以森林、自然、原生态为设计特色,营造出恬静、舒适的空间环境。
林下植物造景能够缓解大型城市的压力,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舒适感。
2.花坛植物造景花坛植物造景主要是指利用花坛和花台等等地方,栽种各种形态的植物,营造出色彩丰富的花园景观。
花坛植物造景能够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减少空气污染,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3.绿化带植物造景绿化带植物造景是指在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及绿化带等地方种植植物,变化出不同的季节景观效果。
绿化带植物造景能够绿化城市硬化地带,提升城市景观品质,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休闲娱乐空间。
1.构建自然园林景观自然园林景观是以自然为主要设计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植物造景在构建自然园林景观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植物能够提供自然景观最具有特征的元素。
2.营造生态景观植物造景在营造生态景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灵活的植物造景手法,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气氛的生态景观,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湿地景观等等。
这些生态景观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空间,还增加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它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颜色、光亮等表示和表达设计的意愿和情感,创造出充满生命和活力的景观效果。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概述
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概述1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1.1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园林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
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发掘中,获得一块刻有盆栽花纹的陶块,可见,早在7000年前我国就有花卉栽培了。
然而,园林植物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的加深和发展。
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出现在殷商时期,它是将一定地域加以范围,让花草果木、鸟兽鱼虫滋生繁育,并挖池筑台,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后来统称园囿,以后则发展为以种植观赏花木为主的园苑。
在长达五六百年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从闻名中外的《诗经》中可知此时园林植物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其中桃、李、棠棣、木瓜、梅等已成为众人喜爱的观赏花木。
据载: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今江苏吴县),会景园(在嘉兴),记载中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及花木配置已具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屈原《离骚》载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里已明确提到木兰与菊花已成为观赏植物[4]。
秦汉期间,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的种与品种都很繁多,引种驯化活动也十分频繁,此时人们对植物是综合利用:观赏、食用及提供生产资料等。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诗意植物的种植,符合诗情、包涵文气,也就是说园林中配置植物,要有文化气息,要立“意”。
选用反映花木性格内涵、歌颂其花姿树容等为主题的诗词、或反映友谊等内容的诗格,进行配置。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种大环境下,构建绿城市尤为重要。
在现代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构建适宜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质的园林景观承担着城市绿色开放、生态共享、弘扬文化、传承经典、塑造特色等功能,是公共活动聚集与城市功能开展的核心区域,推动着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1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发挥的作用1.1美化环境在园林建设中,从植物的形态大小、姿态、色彩、花期、气味及季节性变化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的水平布局和空间感,使植物景观更具观赏性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体验。
1.2环境保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引发了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净化空气质量,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2风景园林项目植物造景应用策略2.1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植物的各异形态及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特征,在塑造园林景观时需配置与环境风格属性协调一致的植物,传递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祭祀性和纪念性园林里常栽植松柏,如在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周围有一道宽30m的油松、山里红和雪松3种树木为主组成的绿色林带。
油松刚劲挺拔,四季常青,衬托出纪念堂庄严肃穆的气氛,延安人民敬献的13株青松就栽植在这片松树林中;山里红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喜爱的传统果树,春天白花满树,秋天红果累累,别具一格,又由于其叶子宽阔,与松树细长的针叶相衬,增加了绿化带的美观度;雪松主干高直,侧枝平展,树型似塔,气派雄伟,起到烘托纪念堂宏伟建筑的作用。
在绿化带南端成丛的桧柏体型高耸、色调浓重,与树冠浑圆、叶色嫩绿的馒头柳相互衬托,绿化带南北入口两侧的花坛从春到秋均盛开着鲜花,形成气势磅礴、欣欣向荣的景观。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园林作为人们日常休憩生活的理想场地,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是集休闲、娱乐、观赏于一身的综合性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我国的园林建设一支秉承“亲近大自然,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通过在园林中进行植物布景,让园林设计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园林设计个性特色,对园林设计的艺术感和整体环境风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中,笔者将分析植物布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阐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为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字】:植物造景园林景观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众所周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造景元素,是衡量整个园林设计指标和水平以及生态价值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社会绿地不断减少,生态日益恶化,人们更加向往绿色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造景势在必行,在园林的植物造景过程中,设计和施工人员往往是通过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运用创新艺术造型设计,达到营造一个和谐的园林生态环境。
二、植物造景设计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植物造景的方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园林景观设计的宝贵经验。
植物造景即是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各种植物搭配,并通过设计师的艺术设计灵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生态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对愉悦人的身心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景观设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古代就已经盛行。
上个世纪70年代,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出要把植物生态和人物艺术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主体作用,构建具有自然美,适合人们生活、休憩的生态环境。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特征与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造园艺术的高度成就。
以下是其特征和手法:
把握自然环境,强调自然风景的表现。
中国古代造园注重将自然环境融入园林中,将山水自然之趣发挥到极致,凭借山、水、树、石等天然资源,营造出具有特定意境的园林。
强调抽象意境,注重意境的体现。
中国古代造园不仅注重自然山水的真实再现,更强调营造出抽象的意境,让游人在园林中感受到美的精神享受。
植物造景,强调园林中植物的装饰性和景观性。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植物被看作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植物的装饰性和景观性,通过植物的不同布局、形态和色彩搭配来营造园林的独特韵味。
追求意蕴深远,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
中国古代造园强调园林的文化内涵,通过园林中的文化元素的表现,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现出文化的魅力。
讲究工艺细节,注重手法的精湛。
中国古代造园工艺精湛,讲究工艺细节,注重手法的精湛,这些细节上的巧妙设计,使园林更加优美,更具有审美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艺术具有自然、抽象、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等特点和手法。
植物造景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及差异
植物的选择常用比拟,寓意。
中国古典园林
配置手法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 形成丰富多彩而又不失统一的效果, 园 林布局多采用分区的办法, 在植物选择 时, 全园应有一二种植物作为基调植物 ,使之广泛分布于整个园林之中, 同时 还应视不同分区, 选择各自的主调植物 , 以造成不同分区的不同风景主题。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空间
现代园林
景观用途
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 往往使人 产生新奇感, 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 化。 利用植物则能强调地形的高低 起伏, 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 能加强高耸的感觉, 种于凹处使地形 平缓。 园林中有时要强调地形的起 伏变化, 常采用挖土堆山的方法, 此举 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若 能用植物来弥补地形变化的不足, 则 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从整体上因地制宜的 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
孤植
造景方式 对植
列植
绿篱 林植 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从整体上因地制宜的 进行植物造景
树群种植
垂直种植 草坪种植
花坛
现代园林
景观用途
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 间, 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 地发生变化的, 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 相演变方面 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 把不同花期的 植物搭配种植, 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 期, 产生某种特有景观, 给人不同的感受 。 而植物与山水、 建筑的配合, 也因植 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
1、唐代,街道绿化配置丰富 2、运用植物营造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
宋元清初
在宋朝出现了以花木为主的园林, 如天王花园子、 归仁园、 李氏仁丰园 。 《洛阳名园记》 中记载归仁园: “归 仁其坊名也, 园盖尽些一坊多有建置 园林的,其中又以位于西湖北岸的大承 天护圣寺景观最美。 清代晚中期园林,因建筑物增多, 花木不可能密集种植,因此改为同种植 物少数植株进行丛植 其在庭园中还运用盆花以弥补永久 性灌木景观缺乏变化的不足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
其中,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元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植物选择、布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造景在提升空间美学、生态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方面的作用。
旨在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实用的植物造景策略。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空间美学;生态价值;社会文化引言:园林景观设计作为连接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桥梁,其中植物造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植物造景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再现,更是对空间功能、生态平衡和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应用。
园林景观通过植物造景传达出特定的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了美学享受、生态益处及文化体验。
一、植物造景的策略与应用(一)植物选择的原则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原则涉及生态适应性与美学价值。
考虑生态适应性,意味着选择能够自然适应地理、气候条件的植物。
这不仅确保了植物的生长和维护的可持续性,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干预。
例如,在干旱地区选择耐旱植物,而在湿润地区则选择能够适应高湿度的植物。
美学价值的评估涉及植物的形态、色彩、纹理和季节变化。
设计师需考虑植物的外观如何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何影响整体景观。
例如,落叶树木在秋季提供丰富的色彩,而常绿植物则全年提供绿色。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确保植物造景不仅美观,而且生态友好和维护简便。
(二)植物布局的技术植物布局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实现美学与功能结合的重要技术。
在空间结构设计方面,植物布局需要考虑植物的大小、形状和生长习性,以及它们对空间的影响。
设计师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如通过树木和灌木的高低错落排布形成视觉深度,或利用不同纹理和颜色的植物创造丰富的层次感。
在功能与形式的融合上,植物布局不仅要考虑美观,还应满足功能性需求。
例如,高大的树木可以提供遮荫,而低矮的灌木则可用作界定空间的边界。
园林植物培育学
园林植物培育学一、园林植物(landscape plants)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地位与作用1.造园四要素,植物不可或缺。
植物、山石、建筑、水体四要素的结合2.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营造的主手法3.植物的芳香、姿态、色彩构成亮丽的景观4.植物的生态效益(ecological benefit)在城市环境中起重要作用二、园林植物栽培简史●出现于宗教祭祀场的植物,可看作园林植物栽培的起源。
●从公元前27世纪的埃及金字塔中的壁画和镌刻反映神圣丛林。
●公元前23世纪,两河流域开始出现塔庙,种植着乔木和葡萄。
●公元前12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塔庙种植雪松、黄杨、各种果树、灌木还有没药等芳香植物。
●中国园林植物栽培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我国历代王朝都在宫苑、寺庙、陵墓种植花木,尤以社木为常见。
●公元前600多年就有了栽植行道树(street trees)的做法。
●西汉时期已总结了培育部分南方植物的科学方法。
●唐代是我国园林和花卉发展的繁盛期,出现了各种奇花异草、名花珍品,说明当时的栽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三、园林植物栽培的现状1.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农用材料,推动了园林植物栽培技术的进步。
•塑料大棚和温室的覆盖材料•叶面肥、商品有机肥和中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的使用使园林植物栽培朝向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进步。
•抗蒸腾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阔叶树种带叶移栽的成活率2.新型栽培设施设备的出现,促进了园林植物培育学的大发展。
•温室增温系统、灌溉系统、遮荫系统不断得到改进•移动花床、自动播种机、上盆机,还有应用于切花生产的各种栽培设备使得栽培学得到极大发展。
•在园林绿化及养护管理方面一些新型的机械设备也不断出现3.不断发展的生物技术,为园林植物培育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转基因、花期调控生理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被应用于园林植物培育。
•有许多种属被发现,并成功的引种驯化有很多相关部门正在从事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独运,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景观配置1颐和园植被概述颐和园全园总面积290公顷。
他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昆明湖源出北京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此地地处地处华北平原,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原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其原始植被彻底改变。
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颐和园各个时期的历史缩影。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比照,更能表达出前山景观恢宏、华美的皇家气派。
苏州拙政园植物造景历史演变研究
39徐一书2000年生/男/江苏盐城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南京 210037)云嘉燕1987年生/女/江苏苏州人/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南京 210037)文章编号:1000-0283(2020)12-0039-07 D O I :10. 12193 / j . l a i n g . 2020. 12. 0039. 006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9-07修回日期:2020-10-29摘要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占有园林较大的空间比重,其造景方式与景观风貌均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较大变化。
拙政园以花木取胜,时间跨度较长,由于园林多次兴废,植物景观前后差异显著,故有较大研究价值。
本研究通过文献考察与图像资料的分析比对,推断拙政园各个时期植物景观相关信息并归纳其特征,厘清其发展脉络,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植物景观前后变化并透析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为探析明清时期苏州士人园林植物景观发展研究提供考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拙政园;植物造景;设计流变;江南园林Abstract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plant landscape accounts fo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garden space. As time goes by, ways to create planting landscap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have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wins by flowers and trees, with a longtime span. Due to the frequent rise and fall of the garden, the plant landscape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so it has great research valu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iterature and images information, this research deduce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plant landscape in each period of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induces its characteristics, clarifies its development context,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plant landscape before and after and di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hang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research evid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landscape in Suzhou Scholars’ garde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planting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Jiangnangarden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屡次兴废,植物景观频频发生改变。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现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植物王国 世界园林之母 植物种类三万种左右
1、重形式美而忽视场地功能
2、求开场景观而忽视生态效益
3、求生态效益而忽略景观质量
4、轻乡土植物而重外来植物
杨树
榆树
连翘
杜鹃
5、轻自然美而重人工美
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趋势
1、植物造景强调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 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注重对市花、市树的应用
重 庆 黄 葛 树
杭州桂花
注重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 环境相融合
注重对乡土植物的运用
2、植物造景注重科学性,师法自然
3、植物造景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 林的景观功能,强调人性化设计
4、植物造景应大胆采用新品种,创 建主题花园
水景园
英式园
法式园
日式园
牡丹园
植物造景的几点体会
要点二
生态修复
植物造景在生态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方 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要点三
与建筑、城市设计的 融合
植物造景正逐渐融入建筑和城市设计 中,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公园、住宅 区等地的重要元素。
面临的挑战
气候变化
01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生长和分布产生影响,给植物造景带来挑
植物造景的几点体会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植物造景概述 • 植物造景的原则 • 植物造景的设计方法 • 植物造景的案例分析 • 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植物造景概述
植物造景的定义
• 植物造景定义:植物造景是以植物为主题,通过运用植物的种类、形 态、色彩、习性以及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结合 ,创造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园林空间。
该景区的植物造景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内涵,通 过植被的呈现,展示了地域文化的特色。
经济效益
该景区的植物造景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 推动作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05
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要点一
多元化发展
植物造景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 仅注重植物种类的丰富,还关注植物 搭配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技术创新
加强植物造景技术的创新 研究,推动植物造景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
人文关怀
在植物造景中融入更多的 人文关怀,满足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近代园林植物造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近代园林 植物造景得到了迅速发展,各 种风格的园林植物造景不断涌
现。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植物造景》课件
植物造景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05
生态化发展
01
生态恢复
利用植物造景技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 量。
02
生态保护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03
生态教育
借助植物造景作品,向公众传播生态理念,提高人们的 环保意识。
人文化设计
01
02
03
地域特色
将植物造景与地域文化相 结合,展现地方特色和历 史底蕴。
《植物造景》ppt课 件
目录
• 植物造景概述 • 植物造景的元素与技巧 • 植物造景的应用与实践 • 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 植物造景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01 植物造景概述
植物造景的定义
01
植物造景:是指通过合理配置植 物,结合地形、建筑、道路等元 素,创造优美的景观环境的过程 。
02
植物造景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 ,提供休闲空间,丰富景观层次 ,增强景观美感。
植物造景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植物造景
古代园林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通过配置植物来营造宁静、雅致的氛围。如中国古 典园林中的梅、兰、竹、菊等植物的运用。
近代植物造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植物造景逐渐受到重视。在城 市公园、街道、居住区等场所广泛应用植物造景手法,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详细描述
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多个方面。合理的养护管 理能够使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提高其观赏价值,同时也有助于保持景观的 持久性和稳定性。
植物造景的季节变化
要点一
总结词
植物造景的季节变化能够使景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观赏 体验。
要点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No13摘 要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唯一能够被人为进行塑造和改变的软景要素。
一个好的植物造景,不仅能创造出优雅、恬静的人居环境,还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本文主要就我国植物造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浅析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植物造景 中式园林景观 历史渊源 发展1 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历史渊源1.1 什么是植物造景?中国传统的植物造景,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崇尚“天道”、“自然”的哲学理念,后人将这些哲学理念赋予到传统的造园风格中,逐渐形成了师法自然、返璞归真的造景形式。
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塑造便成为传达这些理念的重要手段,花卉、盆景在当时也成为表达理念的主要形式。
实际上,植物造景在我国的园林体系中并没有一个相当明确的定义,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出现较多硬质景观的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软景作为一种独立造景形式来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软景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作为一个主要内容被加以明确,包括有植物学、美学等众多学科。
现代植物造景,也被诠释得更加清晰。
简单来讲,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灌、草等植物作为素材,通过人为方式将这些要素相互搭配组合,形成不同层次、线条、色彩,达到一种近似自然的景观效果。
1.2 传统植物造景的历史渊源植物造景在被明确定义之前,一直与传统的古典园林密不可分。
可以说,植物造景伴随着传统的中式园林已经发展演变了几千年。
上世纪7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块刻有盆栽花纹的陶块,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最早且可供考证的植物造景雏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景所用的植物品种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开始逐渐积累和丰富,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地加深和发展。
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造园形式为“囿”或“园囿”,主要给皇帝和贵族狩猎、游乐之用,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浅谈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的历史与发展陈 礼(重庆世纪千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中早期的皇家园林。
构成园囿的内容跟当时的畜牧和种植业关系密切,因此用于造景的植物也多以花草果木为主,如桃树、李树、瓜果树等,品种比较单一。
直到秦汉年间,造园开始逐渐流传到民间,人们开始培育花果类之外的观赏植物,许多文人雅士也参与到造园活动中来,将各种植物品种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用于植物造景中。
例如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松、竹、梅等植物,常常喻意人们坚韧、刚直和孤傲的个性。
民间开始大兴造园运动,也逐渐形成了古典园林中一个新的体系——私家园林。
笔者认为,其中皇家园林的植物造景基本保持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脉相承,千年而变化甚微。
由于其特殊的功能性,植物造景也以当时本土环境下的植被为主,具有很好的原生态性。
中国各个朝代主要是在北方修建都城,北方植被多以落叶树种为主,如针叶类、杉科、银杏科植物,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色彩变化。
人们在林间修砌马道、亭阁、楼宇,隐于色彩万千的山林之中,正体现了中式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
以这种造景形式修建的皇家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有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但是真正堪称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巅峰之作的,正是已经消失了的圆明园。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时期修建的历史上最雄伟的皇家园林之一,其中不光将中式园林的植物造景运用到了极致,还首次将自然式造景与欧式造景相互结合,开创了中西园艺造景文化交融的先河,只可惜后人只能在那些残垣断壁之中去遐想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中式园林在隋唐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开始结合城池、市街的建设来得到发展。
而在秦代,也第一次正式出现了具有规模的城市道路绿化系统,“市政园林”作为一个主流园林形式发展起来。
例如唐代,长安城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以上,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而政府对城池周边、市街的植物造景也相当重视,当时流行栽植的行道树甚至沿用至今,例如榆树、柳树、梧桐等。
2 现代植物造景的发展2.1 现代植物造景的形成继清代具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后,近现代时期的中式园林,呈一度以欧式风格为主,植物造景的手法也越来越丰富,如将中式盆栽植入具有欧式风格的器皿、小品之中;大量运用各种花卉灌木、整型灌木和地被植物等,同时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植物品种。
植物造景也不再使用单一的自然式,而是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手法。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开始向新的城市大园林系统发展。
由于现代建筑理念的改变,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传统的植物造景已经无法再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具有生态多样性的绿地系统开作者简介:陈礼,男,1982年2月生,2005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园林专业,本科学历。
主要从事园林绿化设计工作,曾在重庆市政园林部门任职多年,2010年获得南岸区市政园林绿化管理处先进个人称号,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包括重庆市委绿化工程、江南体育中心景观工程等10余项重庆大型市政绿化景观工程;现任职于重庆世纪千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担任景观部门软景设计师职务。
2012.No13始在城市当中形成,造景手法也开始规模化、多样化。
2.2 现代植物造景的发展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但是由于城市格局大同小异,其植物造景除了植物品种选择上,其造景形式鲜有变化;如今的城市无论从布局、建筑形式、道路系统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功能性也越来越复杂,利用植物营造的景观氛围也开始有所不同。
现代植物造景开始以满足城市功能性为主要目标,例如城市市政园林多以行道绿化为主,植物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季节变化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北方主要选用耐寒的落叶乔木为主,南方则主要选用耐荫常绿乔木为主;厂区、校区需要选用耐火、降低噪音的防护林树种;居住区既要考虑各种大中小乔木组团搭配,形成良好的景观性,又要考虑植物规格不会对消防产生影响;不同风格的建筑,周边的植物造景要与其进行良好的协调融合,所营造的意境也要与建筑产生呼应。
摘 要 本文利用IPS入侵防御系统配合传统安全技术构建新型网络安全手段,并以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为例论述了IPS在校园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IPS 入侵防御 数字校园目前,互联网中的服务大多是基于C/S模式和INTERNET/INTRANET模式的分布式应用,用户可能分布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数据在网络中传输也面临着非常多的危险。
如何保证系统安全,保障数据安全,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成为了各个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用户非常关切的问题。
而传统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却在防御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活动中显得力不从心,其被动防御技术队新的攻击方法无法做到快速、及时、有效的识别,从而陷入被动的地位。
入侵防御系统IP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作为近两年逐渐新奇的一种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具有比入侵检测系统IDS更高的主动性和一定程度的智能性,能够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未知类型的攻击。
1 IPS基本特点与类型1.1 IPS基本特点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即入侵防御系统)。
IPS是继IDS(入侵检测系统)发展起来的新型安全技术,在继承了IDS优势的同时,避免了IDS的一些不足之处。
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网络数据进入受保护网络之前,对可疑数据包、各种攻击进行拦截。
1.2 IPS分类入侵防御系统根据部署的方式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系论数字校园建设中IPS(入侵防御系统)的应用罗 飞(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统、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和应用入侵保护。
(1)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系统(HIPS)HIPS(HOST-BASED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即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系统),可以对系统进程产生的行为,如运行、文件防伪、注册表修改等进行监控,同时,还能够对文件、注册表等资源进行保护,防止未授权进程或可疑进程进行读写操作或扫描,防止网络攻击入侵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
HIPS一般需要通过安装的方式将程序安装在在磁盘中,并使相应进程驻留在服务器/主机的内存中。
该系统能够通过特征匹配,行为监控等安全策略和主动学习极致来防止对服务器发起的如缓冲区溢出攻击、更改系统口令及其他未授权的恶意入侵。
(2)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NIPS)NIPS(NET-BASED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即基于网络的入侵防御系统),整合了IDS、防火墙和反病毒等安全组件的功能特性。
(3)应用入侵保护(AIP)AIP通常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之前,通过AIP系统安全策略来方式基于应用协议和设计缺陷的攻击,主要被用来保护特定应用服务的网络设备。
1.3 IPS系统逻辑结构IPS系统工作过程中,先对进过自身的数据流进行捕捉,并将捕捉到的数据送往检测模块。
检测模块利用多种检测技术对数据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送往响应模块,响应模块根3 结语总的来说,植物造景一直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其历史变迁,可以看到园林景观也在开枝散叶,朝更加专精、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整个景观的质量,特别是现代植物造景,其景观性和功能性已经得到了更加细致的明确和分类。
参考文献[1]杨闯,《植物造景的应用》[J].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冯剑,《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方向》[J].河南林业科技.2009年[3]何重义,《圆明园园林艺术》[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4]张薇,《园冶文化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5]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