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全国高校分布图.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课时讲义新人教版本

2019-2020年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课时讲义新人教版本

3.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为正北,据此确定其他方向
时针法
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 方向为东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西向东;拇指指向南 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东向西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3.能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
读等高线地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1
读图夯基
2
精讲点拨
3
跟踪演练
4
课时作业
读图夯基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 度。 (2)公式:比例尺=__图__上__距__离__/_实__地__距__离____。 (3)表现方式 a : __线__段____ 式 , b : ___数__字___ 式 , c : ___文__字___式。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例如,P点海拔为110米;Q点海拔为120米。 (2)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例如,P、Q点的相对高度 为10米。 2.等高线 (1)概念:在地图上,___海__拔___相同的点的连线。例如,图中L线。 (2)特点:①同线等高:图中L线上的各点的__海__拔____均为100米。②同图等 距:图中的等高距均为____1_0_米____。③是闭合的曲线。④一般不相交,若重叠 则为___陡__崖___。⑤疏缓密陡:图中N处等高线___稀__疏___,坡度较缓,M处等高线 __密__集____,坡度较陡。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计算比例尺,能正确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图 示内容详略的关系。第(1)题,比例尺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图幅的大小,由比例尺 计算公式可得2150080-00400=25010004000,B 项最接近。第(2)题,由比例尺计算公式可 得:4÷2501000=1000000cm,即为 10 千米。第(3)题,由于该比例尺是 1 厘米代 表实际距离的 2.5 千米,而要绘制的是长 250 千米,宽 180 千米的地图,最适 合某省地图。

2017年本科学校分布图

2017年本科学校分布图

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分布图2017年5月31日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分布情况6.35%5.74%5.51%5.09%4.90%4.71%4.60%4.52%4.37%4.14%4.07%3.80%3.53%3.50%3.38%3.08%3.04%2.93%2.81%2.66%2.47%2.43%2.36%2.17%2.01%1.86%1.79%0.72%0.72%0.46%0.27%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北省安徽省辽宁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西省陕西省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山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上海市吉林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2017本科学校数量前20名城市6746423836353129272727272525252523202020教育部6.11%山东省3.30%河南省2.98%辽宁省2.90%江苏省2.90%广东省2.74%河北省2.65%湖北省教育厅2.57%江苏省教育厅2.49%浙江省2.41%四川省2.33%湖南省2.33%湖北省2.25%陕西省2.25%安徽省2.25%浙江省教育厅2.17%广东省教育厅2.17%黑龙江省1.93%广西壮族自治区1.93%河北省教育厅1.93%江西省1.93%云南省1.85%山东省教育厅1.85%山西省1.85%辽宁省教育厅1.85%吉林省1.85%北京市1.77%陕西省教育厅1.69%上海市1.69%湖南省教育厅1.61%福建省1.61%贵州省1.61%其他26.23%主管部门所属本科学校占比本专科学校数量前16名城市47403836343329292827262525242321专科学校数量前16名67464238363531292727272725252525本科学校数量前16名。

中国内地大学100强全景图

中国内地大学100强全景图

中国内地大学100强全景图本文转载自酒鬼鼠《2011中国内地大学100强全景图引进版》1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2 北京大学(北京)3 清华大学(北京)4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5 复旦大学(上海)6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7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8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9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10四川大学(四川成都)1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2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山东大学(山东济南)14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15南开大学(天津)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17中南大学(湖南长沙)1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9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2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22天津大学(天津)23厦门大学(福建厦门)24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25同济大学(上海)26重庆大学(重庆)2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28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29兰州大学(甘肃兰州)30北京理工大学(北京)3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32湖南大学(湖南长沙)3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34郑州大学(河南郑州)35华东理工大学(上海)36苏州大学(江苏苏州)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38上海大学(上海)39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40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4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西南大学(重庆)44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4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46东北大学(辽宁沈阳)47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4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4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50东华大学(上海)51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52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3江南大学(江苏无锡)54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55北京交通大学(北京)56北京化工大学(北京)57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58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59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60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61西北大学(陕西西安)6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63南昌大学(江西南昌)64北京工业大学(北京)65扬州大学(江苏扬州)66河海大学(江苏南京)67河南大学(河南开封)68山西大学(山西太原)69首都医科大学(北京)70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71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72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73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74江苏大学(江苏镇江)75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76云南大学(云南昆明)77福州大学(福建福州)78河北大学(河北保定)79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80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8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8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83湘潭大学(湖南湘潭)84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85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8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7北京邮电大学(北京)8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9长安大学(陕西西安)9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91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9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93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94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95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96青岛大学(山东青岛)97贵州大学(贵州贵阳) 98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99安徽师范大学 100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十大排行举报浏览(140) 评论(11) 转载(14)。

全国各大院校代码(2020年整理).pptx

全国各大院校代码(2020年整理).pptx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 海淀走读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首钢工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北京吉利大学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电子管干院北京成人电子两校并入
成人转普校原代码 50050 变更 华北石油职大(河北远东)并入23 50025 50028 50061 50080 51160 51161 51624 51625 51626 51627 51630 51631 51637 51638 51639 51641 51650 51800 51837 90001 90020 90022 90025 90026 90037 90039
天津市职工公用事业学院 天津市职工经济技术大学 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职工大学 天津市渤海化工职工学院 天津市冶金工业局职工大学 天津市建材工业局职工大学 天津市医药职工大学 天津市职工科学技术大学 大港石油管理局职工大学 天津市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 天津物资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机械局职工机械工业大学 天津市房地产局职工大学 军事交通学院 海军后勤学院 河北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从思政立项课题看辅导员科研素养与能力培育——基于2016-2020年全国人文社科高校思政工作课题分析

从思政立项课题看辅导员科研素养与能力培育——基于2016-2020年全国人文社科高校思政工作课题分析
(四)课题立项的高频单位 通过数理统计,将近五年来全国人文社科高校 思政工作课题频次为 3 次及以上的立项单位进行 筛选,得到 14 个高频立项单位,见图 2。
৴ᅀ␔጑͆๓႒ ͈ࡃጴ㠯๓႒ ͈ࡃ๓႒
ጠ䴟䘙Ẋ㕸͆ឬᱛ ႒䮎
Ⴕᓩࡧ⻽๓႒
␔ጊ႒䮎
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ጴ㠯๓႒
␔ጊࡧ႒䮎
15
项课题的离散程度较大,频率值的极差达到 69,整 体表现出研究内容不均衡的特征。
三是南北方高校思政工作立项课题研究内容 “异同并存”。从南北方高校最高频的十项研究内容 来看,南方高校和北方高校的前三项研究内容相同, 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之处也明显存在,从数 量上看,南方整体数量高于北方的整体数量,且南 方项目频次递减较慢,而北方递减跨度较大;从内 容上看,南方高校更注重心理健康和育人方式的研 究,而北方高校更注重网络环境和党团建设研究。
38 2
诚信教育
5 10
17 3
劳动教育
5 11
12 4
文化育人
5 12
11 5
资助育人
5 13
86
创业教育
4 14
8 7 辅导员核心素养 4 15
88
14
由表 1 不难发现,近五年我国人文社科高校思 政工作课题的主流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再者便是“思想政治工 作”“协同育人”及“实践育人”。
ࡃϘ᳃͆๓႒
ࡃϘጴ㠯๓႒
ࡃϘ➕䉰႒䮎
ࡃϘ㝖金㝖๕๓႒
ࡃࡺ๓႒
჉卍᪳⤲႒䮎
图 2 近五年全国人文社科高校思政工作课题高频立项单位
由图 2 可见,近五年来高频立项单位依次为滨 州医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 14 所高校。从学校办学 层次来看,近五年立项频次不小于 3 的 14 个立项

比较全的全国985和211工程大学及各省分布

比较全的全国985和211工程大学及各省分布

985院校各省份分布
北京(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上海(4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湖北(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山东(2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天津(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四川(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安徽(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吉林(1所):吉林大学
重庆(1所):重庆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你要照顾好自己,承认自己的平凡,但是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平静面对生活,安然的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受其他影响,你可以迷茫,请不要虚度。

A、B、C类高校各校区专业分布情况参考

A、B、C类高校各校区专业分布情况参考

兰州 兰州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西安 成都 成都 成都 成都 成都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重庆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A类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中国各大学地理位置图

中国各大学地理位置图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宁波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各大学地理位置图
云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岭南大学
3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华侨大学 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汕头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各大学地理位置图 (更新至 2009 年 5 月)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中国各大学地理位置图
陕西师范大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庆师范大学
2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一张大学金字塔图解读中国108所重点大学地位,和你想的一样吗

一张大学金字塔图解读中国108所重点大学地位,和你想的一样吗

一张大学金字塔图解读中国108所重点大学地位,和你想的一样吗君主爱独裁重点大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最终确定了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但这属于计划经济下的概念,进入了21世纪后,1995年——2008年间中央政府先后确定112所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虽然2016年,211工程部分文件废除,但是在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早就确定了一张全国重点大学表。

现代意义上的重点大学包括入选上述几大中国政府国家层面高校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以及未被纳入几大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原全国重点大学,目前我国的重点大学有100所左右。

下面小编就通过一张图来汇总一下中国的108所重点大学。

第一层:清华、北大中国的旗舰大学,也是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985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

其在中国名牌大学的地位,至今无一可撼动,所以排在第一个层次。

基本上只招收每个省的前100名学生,一般高考时至少要高出省一本线120分以上才能报考这两所顶尖高校。

第二层:中国名牌大学这五所学校基本上都位于华东地区,且都是C9成员,经常并列在一起称为华东五校,同时每年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的分数线均居高不下,深得全国各省市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同时他们也属于国家重点建设大学,都是1999年就被确定的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

之所以没有列举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因为这几年两个学校因为地域原因,分数线比起上面的五所学校显得力所不逮,因此,把这两所放在了下一层次,最后想强调一点,自从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强势崛起,无论是生源还是影响力都能达到中国名牌大学行列,但是成立时间太短,就没有在上面显示,特此说明,中国科学院大学很牛。

此类高校一般高考时至少要高出省一本线100分左右才能报考。

全国高校分布图讲课稿

全国高校分布图讲课稿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航人民大学北理工北科大北师大北京交大北林中国农大对外经贸北邮北京化工传媒大学中国政法中国地大(北京).. 北语中科院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中央民族( 首经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外首师大北二外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矿大(北京)..北京印刷学院.. 中华女院北服北京体育大学.. 中青政北京中医药北京吉利大学.. 北京联大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首都医科大北京物资中央美院北影北京城市学院.. 首体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外交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上海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华东师大上海财经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外华东政法上海师大上海理工上海海事上海电力上海体院上海水产第二军医大学..黑龙江哈工大哈工程黑大东北农大大庆石油哈理工哈师大东北林大哈尔滨商大八一农垦哈尔滨医科大.. 黑龙江科院黑工程佳木斯大学大庆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 牡丹江师范哈尔滨学院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 黑河学院东方学院哈尔滨体院绥化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吉林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长春税务北华大学吉林师范长春工大吉林建筑东北电力长春大学吉林农大吉林化工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艺术学院.. 通化师范白城师范学院..吉林工程师范.. 吉林华侨外语.. 吉林医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 长春中医药吉林农科院辽宁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沈阳师范辽宁师大沈阳建筑大连海事大连大学辽宁石化大连交大沈阳理工沈阳工大中国刑警学院.. 大外沈阳农大沈阳大学大连轻工大连民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渤海大学辽宁工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沈阳航空学院.. 大连水产中国医科大辽宁警官高等专科.. 沈阳药科沈阳工程辽宁工大辽宁外经贸大连医大鞍山科大鞍山师大锦州医学院辽宁中医药沈阳体院鲁迅美院辽东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 沈阳医学院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天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大天津工大天津理工天津师大天津科大天津财经天津商学院天外天津建院天津医大天津工程师范.. 天津农院天津体院天津中医药安徽中国科大安徽大学合肥工大安徽财经安徽理工安徽师大安徽农大安徽建工安徽工程科技..安徽工业安徽医科大皖南医学院安徽科技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巢湖学院合肥学院滁州学院阜阳师范淮北煤炭师范.. 皖西学院江苏南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矿大(徐州)..南京师大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南京林大南京理工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邮南京工程扬州大学南京农大盐城师范盐城工学院南京医科大南京工大江苏科大淮阴师范南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 常州工学院中国药科大淮海工学院江苏技术师院.. 徐州师大金陵科技学院.. 常熟理工淮阴工学院南京中医药江苏警官学院.. 苏州科院晓庄学院江苏工业三江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 扬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徐州工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 徐州医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浙江浙江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工商嘉兴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工大浙江师大中国计量浙江理工杭州电子科大.. 浙江林院浙江传媒杭州师范诺丁汉大学温州医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湖州师范浙江科技台州学院浙江财经浙江海洋万里学院丽水学院浙江公安高等专科..陕西西安交大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大..西北农林科技.. 陕西师大西北工大西北大学西安翻译学院.. 西邮宝鸡文理西安科大西安理工西安建筑科大.. 西京学院西外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政法陕西科大延安大学西安外事西安工大西安石油西安财经陕西理工渭南师范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欧亚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商洛学院西安美院延安学院咸阳师范榆林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体院空军工程大学..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湖北华中科大武汉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农大武汉理工中国地大(武汉).华中师大中南财经政法. 湖北经济学院..武汉科大湖北工大武汉工大武汉科技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 三峡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湖北教育学院..武汉体院咸宁学院黄石理工孝感学院武汉工业黄冈师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汽院武汉海军工程大学广东华南理工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大华南师大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广东外语外贸.. 私立华联学院.广东海洋湛江师范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 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广东工业大学华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 东莞理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南方医科广东金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 五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广东科学技术职业. 嘉应学院广州体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 茂名学院汕头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湘潭大学湖南师大湖南科大湖南农大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中南林业科大. 南华大学长沙学院湖南工大湖南商学院吉首大学邵阳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 湖南涉外经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 湖南理工长沙南方职业技术..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湘南学院衡阳师院湖南城市湖南文理湖南中医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 湖南工程湖南工学院怀化学院甘肃兰州大学西北民大兰州交大兰州理工西北师大兰州商院甘肃农大陇东学院天水师院甘肃政法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 河西学院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四川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四川农大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师大西南科大西南财经成都理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西华师大西南石油乐山师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理工宜宾学院成都大学成都体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西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 泸州医学院内江师范成都纺织高等专科.. 西昌学院绵阳师范川北医学院攀枝花学院山东山东大学山东农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大济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大青岛大学泰山医学院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理工鲁东大学山东师大聊城大学青岛理工烟台大学南山学院临沂师范青岛科大山东财政山东经济学院..莱阳农学院菏泽学院滨州学院山东工商泰山学院潍坊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交通山东中医药山东轻工枣庄学院济宁医学院淄博职业学院.. 德州学院潍坊医学院哈工大(威海).. 山东艺院山东警院滨海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山东体院威海职业(技术)学..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山东工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英才职业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 山东省青岛酒店管..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潍坊教育学院..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福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福建师大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漳州师范莆田学院厦门理工泉州师范福建信息职业技术..福建工程厦门南洋学院.. 黎明职业大学..龙岩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闽江学院曲阜师大青岛大学泰山医学院河南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大南阳理工信阳师院河南理工安阳工学院河南工业河南农大郑州航空工业.. 河南科大河南科技学院..华北水利水电.. 黄淮学院河南财经黄河科技郑州轻工南阳师院许昌学院安阳师院中原工学院平顶山工学院.. 商丘师院平原大学新乡医学院洛阳师院焦作大学洛阳工业高等专科..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开封大学周口师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解放军信息工程.. 洛阳大学新乡师范高等专科..中州大学平顶山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政法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四川外国语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师大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交大重庆工学院重庆医大四川美院重庆文理第三军医大学..云南云南大学昆明理工云南财经云南师大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农大西南林学院楚雄师院河北河北大学河北经贸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 河北师大河北建工河北科技石家庄铁院石家庄经院河北工程河北科师河北理工保定师范专科学校.. 河北医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华北煤炭医学.. 河北农大北方学院石家庄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华北科技承德石油高等专科.. 唐山学院防灾科技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校..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邢台学院华北航工衡水学院江西南昌大学江西师大江西财经蓝天学院九江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华东交通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农大南昌理工东华理工江西理工井冈山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宜春学院上饶师范江西赣江职业技术..江西外语外贸职业.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 南昌工程江西中医学院..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江西城市学院..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 江西大宇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 贵州贵州大学贵州民族贵州财经贵州师大贵阳学院广西广西大学桂林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大.. 广西工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内蒙古内蒙古科大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师大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大宁夏宁夏大学北方民大青海青海大学青海民院新疆新疆大学新疆农大新疆师大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塔里木大学新疆医科大伊犁师院昌吉学院海南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华南热带农大西藏西藏民院西藏大学第三人称单数练习一、选择1. Ben_____a new bicycle.A. haveB. hasC. areD. were2. Kitty_____her bicycle to the park.A. rideB. ridingC. ridesD. ridden3. A man _____in front of his car.A. walkB. walksC.walkingD. work4. Sam’s bicycle ______a bell.A. haveB. hasC. havingD. is having5. The girl on the bike _______ “Excuse me”A. sayB. sayingC. saysD. sayes6. How _____it feel?A. doesB. doC. areD. is7. Mog______not like his cushion.A. doB. isC. doesD. are。

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 N K I 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王 晓(成都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四川成都 611130)*摘 要:利用C i t e S pa c e 软件,对C N K I 数据库收录的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于高等教育统计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㊂结果表明:研究文献数量逐渐增多,但实证研究居多㊁研究群体分散;研究主题热点集中在统计指标体系设计㊁统计信息化建设㊁统计问题与对策及统计数据管理等方面;互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高等教育统计改革㊁统计数据质量核查㊁国内外高等教育统计对比研究将成为研究前沿㊂关键词:高等教育统计;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d o i :10.3969/j.i s s n .2095-5642.2020.12.010中图分类号:G 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642(2020)12-0071-09高等教育统计是国家教育统计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制定计划政策㊁领导科学管理决策的基础工作,是全面反映高校各项教育事业发展的 晴雨表 ㊂在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发挥的作用更加充分,也被赋予更高的要求㊂2018年‘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国家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统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㊂新形势下,如何让教育统计工作更加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和社会发展尤为重要㊂高等教育统计自提出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大批优质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㊂本文拟对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厘清研究总体态势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㊂一㊁概念界定我国教育统计工作始于1954年,当时由教育部下设机构具体负责全国教育基本信息的统计㊁分析和发布㊂伴随着教育事业体制机制改革,教育统计指标内容不断丰富,程序手段日益规范㊂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教育事业统计和教育经费统计为主体,以各专项统计为补充的中国教育统计体系[1]㊂本文所研究的高等教育统计专指高等教育基层事业统计,是指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组织实施的,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机构)基本情况㊁学生情况㊁教职工情况和办学条件四部分数据进行收集㊁整理㊁汇总㊁分析和公布的一项年度统计工作㊂此项工作于每年9月开始,以自上而下逐级布置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的方式开展,统计资料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报送教育部㊂二㊁样本来源与研究工具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国内高等教育事业统计研究,选取C N K I 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期刊作为数据来源,17*收稿日期:2020-07-21作者简介:王 晓(1993 ),女,四川达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㊂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12月以 高等教育统计 高校教育统计 高等教育事业统计 作为检索主题,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23日㊂人工筛选剔除无效文献后,选取16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㊂运用可视化软件C i t e S p a c e进行数据处理,绘制高等教育统计研究主要研究力量㊁关键词共现㊁主题词突现㊁时区分布等知识图谱,并深入研读文献进一步分析总结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㊂三、高等教育统计研究总体态势(一)文献时间分布纵观发文数量变化(见图1),可以了解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演变过程㊂总体而言,有关高等教育统计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波动起伏的趋势㊂20世纪80年代初期首次出现关于高等教育统计的研究,2005年以前文献数量均在5篇以下,2008年达到第一个高峰,此后出现了 断崖式下跌 ,2011年以后又逐渐备受重视,直至2018年发文共计82篇,2019年一年就达到23篇㊂图11980-2020年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曲线图笔者认为,发文数量的起伏变化与我国对教育统计的高度重视㊁教育统计政策规定的颁布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形势密切相关㊂1986年发布的‘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标志着以部门规范性文件规范引导教育统计工作㊂20世纪末期的高校扩招,导致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㊂20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进一步明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引导上级部门和高校自身对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做出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㊂2018年相继颁布‘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教育统计管理规定“,重申依法依规做好教育统计的重大意义,教育统计工作法治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充分发挥数据挖掘技术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㊂如何从智能化㊁个性化等方面为高校的有效决策㊁科学管理提供智慧型信息服务,引发了诸多学者和教育统计工作者的思考㊂(二)主要研究力量分布1.作者分析对作者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高等教育统计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作者群体㊂表1是发表论文产量排名前10的作者㊂就文献研究机构的统计结果来看,从事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多是高校一线教育统计工作人员,也有少数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开展的本土研究,如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丁特关于辽宁省27第36卷(总第334期)王晓: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事业统计队伍的现状分析㊂负责统计工作具体事务的多为非专职专业人员,未接受专业理论培养培训,这可能导致对教育统计工作的理论思考较少㊁实践探索较多㊂表高等教育统计研究排名前的发文作者利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对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可以展现作者间的合作情况㊂图2是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发文作者的合作网络图谱㊂结果显示,网络密度为0.0042,仅有少数作者有一定合作关系㊂比如徐云庆和张维康2人为同一单位,在20世纪90年代合作完成了关于高等教育统计改革的3篇文献;以张铭㊁朱华武㊁袁光敏㊁张彩虹㊁蒋科为中心的团队研究了教育统计信息在高等教育宏观和微观管理中的价值及利用情况,以张铭㊁陈冬林为中心的团队完成了‘构建高等教育统计综合指标体系的设想“一文㊂图2高等教育统计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2.研究机构分析高等教育统计的研究机构网络图谱(见图3)显示,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㊁辽宁工业大学图书馆㊁云南民族大学成果最多,其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㊁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㊂就合作关系而言,除了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中心㊁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中心㊁以厦门大学为中心的研究团队外,其他研究机构分布相对零散,合作关系不太紧密㊂37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12月图3高等教育统计研究机构网络图谱(三)主题分析关键词是文章主题高度概括的结晶,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及其影响度㊂综合表2和图4可知,除了 高等教育统计 外, 教育统计 高校 对策 大数据 指标体系 统计数据 等都是高频关键词,中心度也相对较高㊂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高校管理 大数据 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㊂表高等教育统计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47第36卷(总第334期)王晓: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图4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四、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热点与前沿(一)研究热点研究热点是某个研究领域的一组文章所共同聚焦的话题或主题,通常会在一定时间内高频出现并产生内部链接关系㊂为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热点,在共现分析基础上绘制了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见图5)㊂根据关键词知识图谱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统计研究以高等教育统计㊁高校管理㊁统计指标为核心,多方发散,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㊁信息化建设㊁大数据㊁高等教育统计质量㊁高等教育统计问题及对策等内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㊂1.关于高等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科学的高等教育统计是真实㊁客观反映高校综合办学状况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态势的重要前提,这有赖于合理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㊂指标体系是否清晰完整,指标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国家高等教育统计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高校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程度㊂2002年,教育部提出了涵盖学年㊁学校㊁学生㊁教职工㊁资产与校舍五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年度统计指标体系,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㊁内容和结构,但仍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㊂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调整不切实际的指标,设置更加合理的指标,制定一套真正适合高校发展规律㊁系统反映高校发展水平㊁合理指引高校发展方向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报表尤为必要㊂有研究者就指出,现行的指标内涵不全面㊁不清晰㊁不切实际,指标统计时点欠周全㊂还有研究者就部分专项指标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比如刘振义等人关于高等教育统计中图书统计问题的考量㊁梁娉婷关于高校师资和学生指标设置的思考㊂顾健还对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图书馆数据统计展开调查,借鉴反思我国大学图书馆调查存在的不足㊂2.关于高等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无论从统计流程规范高效还是数据价值挖掘运用,大数据给高等教育统计工作信息化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诸多机遇和无限挑战㊂借鉴西方国家教育数据获取和利用的体制机制,对于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㊂诸多研究者重点探讨了国外教育统计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㊂吴旻瑜等人介绍了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历史沿革㊁组织机构和相关运作情况,张艳丽的研究也涉及这些方面㊂李斌对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机构体制㊁统计模式㊁指标体系的介绍,展现了国外教育统计机构的发展情况㊂还有研究者专门研究国外的教育数据系统建设,如王兴宇对美国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数据来源㊁数据采集和数据利用等运行机制要素的分析介绍,从顶层设计㊁技术引进㊁分析应用和文化培育等方面提供借鉴㊂周爱苹㊁王霞等人则对我国高校教育统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问题㊁对策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阐述㊂彭雪涛从高校教育统计的现状与57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12月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教育统计面临的技术大环境,探讨了美国院校研究中的智能技术,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在观念意识㊁管理合力㊁专业队伍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㊂张瑜等人探讨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有序开放教育统计数据㊁加快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㊁高效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大数据的有机衔接和大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的发展愿景㊂还有研究者用大数据的模式对 数据孤岛 现象作了深入思考㊂3.关于高等教育统计问题及对策的研究高等教育统计是反映高校发展状况的 听诊器 ,统计工作开展成效如何?预期目标是否实现?遇到了哪些阻碍对现状的了解分析也是研究者极为关注的一大焦点㊂诸多研究者将高等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归为四个方面:一是统计意识不够主动强烈㊂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统计工作人员,对待教育统计工作缺乏足够重视㊁主动思考的意识,更多是被动接受㊁按步完成,疲于应付㊁交表了之, 用数据说话 的思想并未真正渗透到管理决策中去㊂二是统计制度不够健全完善㊂教育统计作为典型的行业统计缺乏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教育统计工作开展流于形式㊁一片混乱,直至‘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颁布才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统计法治化建设㊂三是统计队伍不够稳定专业㊂统计工作机构多是相关部门兼职,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人手严重不足㊁业务不够精通㊁培训缺乏持续,统计工作质量确需提升㊂四是资源共享不够及时有效㊂部门各自为政㊁协调不力,数据共享意识不足,既导致指标的口径范围不一,又增加统计的工作量;同时对于所有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不善,数据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㊂4.关于高等教育统计数据管理的研究王青逯提出, 我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每年调查的指标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数据量多达55亿条㊂ [1]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有效识别数据质量并得以充分运用,真正将高质量的数据变成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的参考依据这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统计工作最关键的一环㊂有研究者提出建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董锡臣则对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分析与核查工具软件进行了技术分析㊂杨毅等人认为基于高效的采集㊁及时的转化,方可提升对统计数据的使用效益㊂余亚辉等人通过对比国内外情况,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高等教育统计中的运用现状㊂关于高等教育统计数据的使用,杨钢跃㊁杨小华㊁李丹丹等人的研究介绍了高等教育统计与教学评估的关系,戴世英㊁蔡品等人则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统计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情况㊂李文文针对目前高校教育统计存在的问题,找到提升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和价值的路径㊂图5高等教育统计关键词聚类共现图谱67第36卷(总第334期)王晓: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二)研究趋势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可以通过关键词突现图谱与时区分布图进行分析㊂为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热点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在C i t e s p a c e关键词聚类共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绘制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关键词突现图谱(见图6)和时区分布图(见图7)㊂图6高等教育统计研究排名前10的关键词突现图谱图7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图根据关键词突现图谱和时区分布图,深入阅读文献,总结得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研究演进趋势分为三个阶段㊂1.以构建指标体系为导向的探索期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处于起步阶段,科学㊁系统㊁客观的统计指标体系是77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12月全面了解掌握高等教育发展整体状况的载体㊂1996年颁布了‘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 红 ㊁ 黄 牌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2004年对其修订后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㊂围绕这一政策文件,诸多学者关注了高等教育统计指标体系调整的理论研究㊁高等教育评估背景下的统计指标体系实证研究㊁高等教育事业办学条件统计指标研究等内容㊂2.以服务教育管理为导向的成熟期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工作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一项 例行公事 ,更是学校综合评价㊁科学规划和民主管理的基础工作㊂在相对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基础上收集海量数据,但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效信息? 2008年起,部分研究者关注了这一问题,多聚焦于高等教育统计在教学评估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㊁高职院校管理等领域的广泛运用㊂3.以转变统计模式为导向的创新期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2016年, 十三五 规划进一步细化战略目标和任务;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 推动互联网㊁大数据㊁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㊂无论是统计内容完善㊁统计手段更新㊁统计平台建设还是统计结果运用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都对教育统计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㊂这一时期,研究者重点关注了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挖掘与分析㊁高等教育统计信息化㊁ 互联网+ 时代教育统计工作创新开展的路径等方面㊂五、研究结论随着互联网㊁云计算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等教育也迎来了信息的大爆炸时代㊂对海量教育统计数据的充分挖掘和运用,成为诸多高校制定政策规划㊁评估发展绩效㊁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源头㊂本文运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对1980-2020年期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㊂第一,研究数量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愈来愈受关注,研究成果数量呈波动起伏,但总体态势良好㊂尤其是在2005年以后(除2008年外),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长,这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健全完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息息相关㊂研究成果数量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明显存在不足㊂从样本来源看,绝大多数文献都发表在普通刊物,权威核心刊物成果较少㊂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统计研究力度,不断提升研究成果层次㊂第二,研究方式上,诸多文献是经验交流,探讨了高等教育统计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㊂对研究力量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者身份多为高校一线兼职统计工作人员,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经验之谈仍占多数,来自专家学者的理论探讨相对较少㊂研究力量分布相对分散,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较少,导致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不利于开展深度研究㊂高等教育统计要进一步强化理论研究,为教育统计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加强学术团体建设,形成研究合力,产出更多高水平创新性的研究成果㊂第三,研究主题上,已有研究主题聚焦在统计指标体系设计㊁统计信息化建设㊁统计问题及对策以及统计数据管理等4个方面,涵盖面较广㊂自高等教育统计提出至今,已有研究者从数据的收集㊁分析到运用做了大量的探讨㊂有文献关注了国外教育统计体制机制的宝贵经验,为我国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㊂也有研究者着眼于信息化时代教育统计模式的创新㊂实际上,教育现代化给教育统计的现代化带来了重大机遇,精准统计成为教育统计的必然追求㊂要继续关注互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高等教育统计改革,聚焦高等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强化国内外高等教育统计对比研究,取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为高等教育统计服务于管理决策提重供科学的参考㊂87第36卷(总第334期)王晓:我国高等教育统计研究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王青逯.健全教育统计职能,服务教育科学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6):22-25.[2]刘琪,方振邦.美国大学统计服务决策工作简析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2019(8):62-64.[3]李益平,周荣荣.说说大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统计工作[J].中国统计,2018(10):13-15.[4]李文文.提高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及价值的路径[J].大学教育,2018(4):41-43.[5]钟玮.我国高等教育统计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40-41.[6]张振助.国际教育指标及统计的比较与借鉴[J].复旦教育论坛,2009(5):50-55.R e s e a r c hF r o n tH o t s p o t s a n dT r e n d s 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S t a t i s t i c s i nC h i n a:AV i s u a l i z e dK n o w l e d g eG r a p h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C N K IL i t e r a t u r eWA N G X i a o(G e n e r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 f i c e,C h e n g d u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C h e n g d u,S i c h u a n61113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A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w a s m a d eo f t h ea c a d e m i c p a p e r s i nC N K Id a t a b a s es i n c et h e1980s w i t h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t i s t i c a s t h e s u b j e c t b y t h e u s e o f C i t e s p a c e.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n u m b e r o f r e s e a r c h i s o n t h e i n c r e a s ew i t hm o r e e m p i r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w i d e l y d i s p e r s e d g r o u p s,a 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f o-c u s i sm a i n l y o ns t a t i s t i c a l i n d e xs y s t e m,i n f o r m a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 p r o b l e m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n dd a t am a n a g e m e n t.I n t h e f u t u r e,t h e r e f o r m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t i s t i c s d r i v e nb y I n t e r n e t o r b i g d a-t a,d a t a q u a l i t y v e r i f i c a t i o n,a n d c o n t r a s t i v e r e s e a r c h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w i l l b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f r o n t.K e y w o r d s: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s t a t i s t i c s;k n o w l e d g e g r a p h;v i s u a l i z e d a n a l y s i s(编辑:赵华校对:罗布)97。

全国各省重点高校分布图(全)

全国各省重点高校分布图(全)

全国各省重点高校分布图(全)
985——是在1998年5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致辞中提到的,因为日期在98年5月,所以称作“985”。

该工程在1999年时正式启动,最初选定的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九所院校。

现包括我国39所院校。

211——是面向21世纪挑战提出的,涵盖了大约100所高校和一些重点学科,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果。

目前我国211大学包括116所院校。

双一流——该战略是在“985”和“211”工程之后提出的,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简称。

目前我国双一流大学包括147所院校。

以下为全国各省重点院校分布情况,大家可以收藏、转发哦~附:全国各省重点院校分布图(未列出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高校)
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2022年2月14日均入选为双一流高校。

注:湘潭大学在2022年2月14日入选为双一流高校。

注:南京医科大学在2022年2月14日入选为双一流高校。

注:山西大学在2022年2月14日入选为双一流高校。

注:上海科技大学在2022年2月14日入选为双一流高校。

全国各省大学分布图,赶紧收藏!转发!

全国各省大学分布图,赶紧收藏!转发!

全国各省大学分布图,赶紧收藏!转发!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3个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58所、高职(专科)院校1482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

根据高校分布图,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哪个省的大学在什么位置,是省会城市还是下面的三四线城市,根据大学的数量可以看出哪里的高校圈更好,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四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教育资源是非常的丰富;高校分布给我们很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候的参考!
全国各省本科高校分布图。

985工程大学全国分布图

985工程大学全国分布图

985工程大学全国分布图“985工程”一期名单:(34所)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南京大学5.复旦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西安交通大学8.浙江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10.南开大学11.天津大学12.东南大学13.华中科技大学14.武汉大学15.厦门大学16.山东大学17.湖南大学18.中国海洋大学19.中南大学20.吉林大学21.北京理工大学22.大连理工大学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4.重庆大学25.电子科技大学26.四川大学27.华南理工大学28.中山大学29.兰州大学30.东北大学31.西北工业大学32.同济大学33.北京师范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二期名单:(4所+1所)1.中国农业大学2.国防科技大学3.中央民族大学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三期增列高校(5所+1所)1.中国地质大学2.中国矿业大学3.中国石油大学4.中央财经大学5.北京科技大学6.西南交通大学985大学地区分布图:一、京津地区(10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二、华东地区(9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三、北方地区(京津以外)(10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南方地区(华东以外)(10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我国现有31所副部级高校∙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中南大学∙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福建:厦门大学∙广东:中山大学∙浙江:浙江大学∙四川:四川大学∙重庆:重庆大学∙山东:山东大学∙甘肃:兰州大学“985工程”是国家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地图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地图

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地图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占地约1,400亩,建筑总面积约68万平方米,包括位于北京海淀区的校本部、北--区、北二区、东校区和海淀分部,位于通州的通州分部,以及良乡高教园内的良乡校区三大部分。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77,000余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文献438.2万册(件),馆藏基础雄厚,是全国文献资料骨干馆之一。

学校建有数字校园建设中心,稳.定、完善、高效的校园网络已全面开通。

此外,还建有国家级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体育运动场地。

学校一共四个大(东南西北门),两个食堂,其中第一食堂位于校园中心地带,距离学生公寓、图书馆、宿舍楼都比较近。

北一区宿舍六人一间,床上下铺,有电话,台灯自备,每层都有洗手间,宿舍楼卫生一般。

两人共用一个书架,三层,下面六个柜子,另外还有两个大立柜,8个小柜子,再加上鞋柜。

宿舍可以上网,10元包月,按流量计费,如果不下什么大东西,就上上网、下下歌还是可以满足。

专业类大学地图

专业类大学地图

属于理工类院校的细分方向,以工科为主,通常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要学
6. 理工类
通常是指以理学和工学两大门类为主要学科的院校。

包含领域极广,还可以再细分成科技类、交通类、邮电类、地质类、信息类、资源类等等方向。

一些偏工科的综合类大学,也经常在排名时被划分到理工类大学,比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也会同时发展经、管、文、法、哲、艺术等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为勘察设计单位、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咨询机构、科研院所、行政及各类事业部门、生产型企业等。

代表院校×特色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离子体物理、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航
人民大学北理工北科大
北师大北京交大北林
中国农大对外经贸北邮
北京化工传媒大学中国政法
中国地大(北京).. 北语中科院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公安大学..
中央财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
中央民族( 首经贸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外首师大
北二外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矿大(北京)..
北京印刷学院.. 中华女院北服
北京体育大学.. 中青政北京中医药
北京吉利大学.. 北京联大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首都医科大北京物资中央美院
北影北京城市学院.. 首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外交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
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
华东理工华东师大上海财经
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外
华东政法上海师大上海理工
上海海事上海电力上海体院
上海水产第二军医大学..
黑龙江
哈工大哈工程黑大
东北农大大庆石油哈理工
哈师大东北林大哈尔滨商大
八一农垦哈尔滨医科大.. 黑龙江科院
黑工程佳木斯大学大庆师范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牡丹江师范哈尔滨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 黑河学院
东方学院哈尔滨体院绥化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
长春税务北华大学吉林师范
长春工大吉林建筑东北电力
长春大学吉林农大吉林化工
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通化师范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师范.. 吉林华侨外语.. 吉林医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 长春中医药吉林农科院
辽宁
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辽宁大学
东北财经沈阳师范辽宁师大
沈阳建筑大连海事大连大学
辽宁石化大连交大沈阳理工
沈阳工大中国刑警学院.. 大外
沈阳农大沈阳大学大连轻工
大连民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
渤海大学辽宁工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化工沈阳航空学院.. 大连水产
中国医科大辽宁警官高等专科.. 沈阳药科
沈阳工程辽宁工大辽宁外经贸
大连医大鞍山科大鞍山师大
锦州医学院辽宁中医药沈阳体院
鲁迅美院辽东学院沈阳音乐学院..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 沈阳医学院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
天津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河北工大天津工大天津理工天津师大天津科大天津财经天津商学院天外天津建院天津医大天津工程师范.. 天津农院天津体院天津中医药
安徽
中国科大安徽大学合肥工大
安徽财经安徽理工安徽师大
安徽农大安徽建工安徽工程科技..
安徽工业安徽医科大皖南医学院
安徽科技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巢湖学院
合肥学院滁州学院阜阳师范
淮北煤炭师范.. 皖西学院
江苏
南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矿大(徐州)..
南京师大东南大学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财经
南京林大南京理工江南大学
江苏大学南邮南京工程
扬州大学南京农大盐城师范
盐城工学院南京医科大南京工大
江苏科大淮阴师范南通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常州工学院中国药科大
淮海工学院江苏技术师院.. 徐州师大
金陵科技学院.. 常熟理工淮阴工学院
南京中医药江苏警官学院.. 苏州科院
晓庄学院江苏工业三江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 扬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
徐州工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 徐州医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
浙江
浙江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工商嘉兴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工大浙江师大中国计量浙江理工杭州电子科大.. 浙江林院浙江传媒杭州师范诺丁汉大学温州医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湖州师范浙江科技台州学院浙江财经浙江海洋万里学院丽水学院浙江公安高等专科..
陕西
西安交大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大..
西北农林科技.. 陕西师大西北工大
西北大学西安翻译学院.. 西邮
宝鸡文理西安科大西安理工
西安建筑科大.. 西京学院西外
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政法陕西科大
延安大学西安外事西安工大
西安石油西安财经陕西理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