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范文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范文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森林资源,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森林监测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范文进行详细介绍。
一、监测目的。
森林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动态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内容包括森林资源蓄积量、更新情况、森林健康状况等。
二、监测内容。
1. 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
通过定期测量和调查森林资源的蓄积量,了解森林资源的总体情况和动态变化。
监测方法包括样地调查法、无损检测技术等。
2. 森林更新情况监测。
监测森林的更新情况,包括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情况,了解森林的更新速度和质量,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3. 森林健康状况监测。
监测森林的健康状况,包括病虫害情况、自然灾害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森林健康问题,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和稳定。
三、监测方法。
1. 样地调查法。
通过设立样地,对森林资源进行定期调查和测量,获取森林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
2. 无损检测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遥感监测和三维测量,获取森林资源的立体信息和动态变化情况。
3. 生态学调查方法。
通过生态学调查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监测,了解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服务情况。
四、监测实施方案范文。
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森林资源,我们制定了以下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范文:1. 监测目的。
本监测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本地区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动态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内容。
本监测实施方案包括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森林更新情况监测和森林健康状况监测。
3. 监测方法。
本监测实施方案将采用样地调查法、无损检测技术和生态学调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和调查。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将能够全面了解本地区森林资源的情况,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五、总结。
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森林调查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实时监测和调查,可以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目的和意义1. 目的森林调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结构和动态变化情况,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意义森林调查监测的实施可以帮助政府部门了解森林资源的实际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帮助森林管理部门了解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可以帮助相关研究机构开展森林资源的科学研究,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实施方案1. 调查监测内容(1)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2)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3)森林资源的结构和动态变化情况(4)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5)森林生物多样性情况(6)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2. 调查监测方法(1)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信息,包括森林类型、面积、分布等,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2)样地调查设置样地进行定点观测,了解森林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动态变化情况。
(3)生态调查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情况。
(4)资源利用调查调查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木材采伐、非木产品采集等情况。
3. 调查监测频率(1)定期调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调查,了解森林资源的基本状况。
(2)不定期调查根据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和政策需要,可以不定期进行调查监测。
4. 调查监测成果(1)形成调查监测报告对调查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监测报告,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数据库建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库,对调查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和共享,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工作保障1. 人员配备组建专业的森林调查监测团队,包括遥感技术人员、生态学专家、林业专业人员等。
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氧气和
天然的生态平衡,还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
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球的森林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
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需要建立科学的调查监测体系。
这包
括确定调查监测的目标和范围,制定调查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
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标准和流程。
通过科学的调查监测体系,可
以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政策
提供依据。
其次,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需要加强技术装备和人员培训。
现代
科技的发展为森林调查监测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等。
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的森林调查监测人员,他们应具
备丰富的实地调查经验和科学的数据分析能力,以确保调查监测工
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由于
森林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单一国家的力量往往难以完成全面的
调查监测工作。
因此,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森
林调查监测方案,共享调查监测数据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森林资源面临的挑战。
总之,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是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的调查监测体系、加强技术装备和人员培训、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和管理好我们共同的森林资源。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减少土壤侵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面临着严重的砍伐、火灾、疾病和气候变化等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森林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森林监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监测目标1.监测森林覆盖率: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率数据,及时掌握森林面积的变化情况。
2.监测森林生长状况:通过定点观测和样地调查,监测森林的生长速度、树木密度、树种结构等情况。
3.监测森林病虫害情况:定期对森林进行病虫害调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
4.监测森林火灾风险:通过火灾风险评估和火险等级划分,提前预防和防范森林火灾。
5.监测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森林的水质、土壤质量、动植物种群等情况,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监测方法1.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率、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等数据,实现对大范围森林的监测。
2.定点观测:选取代表性样地,进行定点观测,获取森林生长状况、树种结构等数据。
3.样地调查:设置样地,对树木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获取详细数据。
4.火灾监测:利用火灾卫星监测系统、火灾气象预警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森林火灾风险的实时监测。
5.生态环境监测:利用水质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设施,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四、监测工具1.遥感卫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获取森林覆盖率、植被指数等数据。
2.监测设备:包括GPS定位仪、测距仪、测量尺等设备,用于样地调查和定点观测。
3.监测站点:建立监测站点,包括火灾监测站、生态环境监测站等,用于实时监测森林情况。
4.监测车辆:配备专业的监测车辆,用于巡视监测区域,及时发现森林问题。
五、监测方案实施1.建立监测网络:根据森林分布情况,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覆盖各类森林类型。
2.培训监测人员: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3.定期监测:制定监测计划,定期对森林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森林问题。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简介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们不仅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净化和洪水控制,而且提供了可持续的经济资源,例如木材和非木材产品。
因此,森林保护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对森林进行有效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森林生态环境的情况,保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监测目标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监测,包括:•监测森林面积和类型•监测森林的生长和变化情况•监测森林的健康状况•监测森林资源的利用和消耗情况•监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提供情况监测手段森林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一种无人员介入的监测手段,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对森林进行监测。
卫星遥感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以便对森林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卫星数据还可以用于地图制图和森林种类划分等方面。
无人机监测无人机监测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监测方式。
可以使用无人机对大面积的森林进行快速监测。
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激光雷达等。
无人机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和三维模型,以便对森林生长情况、健康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监测。
人工监测人工监测是一种对完整森林进行监测的方式。
人工监测涉及到对树木的测量、对林地生长情况的监测、对土壤和气候的监测等方面。
这种监测方式可以提供比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更为详细的数据。
监测流程下面是一个基本的森林监测流程:1.选择监测区域和监测目标。
确定监测的地点和需要监测的内容。
2.部署监测工具。
使用卫星、无人机和人工监测工具进行监测。
3.收集和整理数据。
收集监测数据并将其整理为易于分析的格式。
4.分析和解释数据。
分析监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和趋势,以了解监测区域的情况。
5.提出建议和措施。
根据监测数据提出措施来解决发现的问题。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以及发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
根据森林资源保护的需要,不同监测手段和监测流程的结合使用将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监测方案的改进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林业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林业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林业监测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监测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林业资源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因此,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林业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目标。
1. 建立完善的林业资源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监测和数据收集。
2. 提高林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林地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林地的空间信息,包括森林覆盖率、植被类型、植被高度等数据。
2. 生物多样性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监测,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等情况。
3. 林木资源调查,对林木的种类、数量、质量等进行详细调查,建立完善的林木资源数据库。
4. 林业灾害监测,监测林火、虫害、病害等林业灾害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的时间、地点、方法和责任人。
2. 采集监测数据,按照监测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和数据统计结果。
4. 结果应用与管理,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中,指导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五、项目保障。
1. 人员保障,确保项目实施所需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
2. 资金保障,合理安排项目资金使用,确保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3. 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六、项目效果。
1. 林业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2.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高,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砍伐。
因此,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开展森林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的1.了解森林资源现状,包括森林覆盖率、树种组成、森林结构等情况。
2.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包括动植物种群数量、分布变化等。
3.监测森林生长状况,包括森林面积、植被覆盖度、生长速度等。
4.发现森林病虫害、火灾等灾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森林保护与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1.森林资源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森林类型、分布、面积等。
2.生态系统监测: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包括植被、土壤、水质等方面的监测。
3.生长状况监测:通过样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对森林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包括森林面积、树高、胸径等指标。
4.灾害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和现场调查,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四、监测方法1.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样地数据,了解森林资源现状。
2.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森林资源信息,对森林进行动态监测。
3.监测设备:布设监测点,利用气象站、监测站等设备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监测。
4.信息化管理:建立森林监测信息数据库,实现监测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五、监测成果应用1.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森林保护与管理政策。
2.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3.为森林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4.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支持,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六、总结森林监测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工作,可以及时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为森林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森林监测工作,加大投入,提高监测水平,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浅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与应用

浅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与应用作者:初映雪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5期摘要:分析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现状,以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为例,探讨了工作开展进程及数据更新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义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50013031引言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通过组织森林资源清查,建设资源档案,掌握资源变化情况,以提高森林资源信息的时效性,保障林业决策的正确性。
2012年,义乌市旨在将近年内由于生产经营、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和自然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变化及时更新,掌握资源变动情况,组织进行了2012年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
2012年度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调查工作一共抽取122个行政村,涉及国土面积253139亩,占义乌市国土总面积的15.27%;其中林地面积131975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15.36%。
与2010年度相比,评价森林资源的主要指标如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立木总蓄积等全面增长;林分质量有所提高,林分结构更趋于优化稳定。
2森林资源监测现状2.1森林资源现状义乌市森林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地带,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浙西山地青冈、苦槠林分区。
地带性森林植被是以苦槠、石栎、青冈、甜槠、木荷、香樟等为建群种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境内的原生植被已被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所代替。
全市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经济林等6种。
2.2上期资源监测情况全市森林覆盖率49.8%,林木绿化率51.0%。
林地面积858956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51.8%。
其中:有林地794116亩,占林地总面积的92.5%;疏林地721亩,占0.1%;灌木林地34056亩,占4.0%;未成林地2860亩,占0.3%;苗圃地892亩,占0.1%;无立木林地13032亩,占1.5%;宜林地13279亩,占1.5%。
林草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林草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林草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监测和管理林草资源,制定并实施林草监测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目的。
1. 了解林草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趋势,为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 监测林草生长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3. 评估林草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
1. 林地资源监测,包括森林、林木、竹林等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2. 草地资源监测,包括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等资源的分布、覆盖度、草种组成等情况;3. 林草生长状态监测,包括生长季节、生长速度、叶片状态、植被指数等情况;4. 林草病虫害监测,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防治措施等情况;5. 林草生态系统监测,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等情况。
四、监测方法。
1. 野外调查,利用实地调查和野外勘察的方法,获取林草资源的分布和数量等信息;2.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林草资源信息,包括植被指数、覆盖度等;3. 定点监测,选取代表性样地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掌握林草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4.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取有关林草资源的定量信息。
五、监测管理。
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季度或月度的监测计划,明确监测内容和方法;2. 人员培训,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监测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 装备更新,及时更新监测设备和工具,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4. 数据管理,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存档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监测应用。
1. 提供政策依据,监测数据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林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2. 生态修复,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促进林草资源的恢复和增长;3. 灾害防治,及时发现林草病虫害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减少损失;4. 生态保护,监测数据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范文最新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范文最新一、引言。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减少。
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监测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森林监测实施方案,以期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森林监测的重要性。
森林监测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系统、连续的观测和记录,以获得森林资源的信息和数据,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监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为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 发现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 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三、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指标。
森林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植被类型、植被结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森林生长速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变化,是进行森林监测的重要依据。
2. 选择监测手段。
目前,森林监测主要采用遥感技术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森林资源信息,而现场调查则能够获取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因此,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和现场调查是进行森林监测的有效手段。
3. 制定监测计划。
根据监测指标和监测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区域的确定、监测频次、监测时间等内容,以确保监测工作的全面、系统和连续。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监测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解决措施等内容,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论。
森林监测是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监测实施方案对于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级森林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森林监测工作的重视,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浅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与应用——以义鸟市2012年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为例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一 l 1
作者 简 介 : 初 映雪 ( 1 9 8 4 一) , 女, 黑龙江佳木斯人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
洋 渔业 生 产 中 。同 时 , 鼓励 岱 山 渔 民 自发 组 建 远 洋 渔 业 公司, 撬 动 民 间 资 本 的 投 入 也 是 当前 时 期 恢 复 岱 山远 洋
渔业 的 重 要 手 段 。
此 推 进 其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 同时 , 引进 海 洋 渔 业 方 面 的 人才 , 抓 好 船 员 以及 船 长 资 格 培 训 , 提 高 广 大 从 业 人 员
素质 , 也是必要 的。
( 4 ) 拓宽视野 , 加 强 与 其 他 省 市 甚 至 其 他 国 家 的 联 系, 掌握远洋渔业发展 的趋势 , 提 高 远 洋 渔 业 项 目的 成 功 率 。在 岱 山 远 洋 渔 业 初 期 就 有 由于 对 国 际 形 势 不 清
2 森 林 资 源 监 测 现 状
2 . 1 森 林 资 源 现 状 义 乌 市 森林 分 区 属 中 亚 热带 常 绿 阔 叶林 北 部 地 带 ,
浙皖山丘青 冈、 苦 槠 林栽 培 植 被 区 , 浙西 山地 青 冈 、 苦 槠 林 分 区 。地 带性 森 林 植 被 是 以 苦 槠 、 石栎 、 青 冈、 甜槠 、
干 刀 映雪
( 国 家林 业 局 华 东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设 计 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9 )
摘要 : 分 析 了 森林 资 源 动 态 监 测 现 状 , 以 义 乌 市 森 林 资 源动 态监 测 为 例 , 探 讨 了工 作 开 展 进 程 及 数 据 更 新
2024年占用林地监管工作方案(2篇)

2024年占用林地监管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占用林地作为有限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保护对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加强占用林地的监管工作,保护林地资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势在必行。
二、目标1. 提高占用林地监管能力,确保占用林地合法合规。
2. 减少非法占用林地现象,恢复破坏的林地生态功能。
3. 推动林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1)制定和完善占用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占用林地的准入条件和程序。
(2)加强占用林地管理的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林地资源的科学利用。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跨部门协同、监管衔接的工作机制。
2. 强化监管力量和能力建设(1)加强对占用林地的监测和核查,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2)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占用林地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违法占用和破坏林地的查处力度。
(3)加强监管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3. 推动占用林地的合理利用(1)加强林地利用规划,科学划定占用林地的用途范围和限度,促进林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2)推动林地转移和使用权流转,鼓励农民和林地经营者参与林地资源的经营管理,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3)促进林地资源的多元利用,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提高林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4.建立监管信息化系统(1)建立集林地信息、现场监管、执法处罚等功能于一体的监管信息化系统,方便对占用林地进行实时监管。
(2)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同利用,提高监管效能。
四、工作保障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环保意识,提高大众参与占用林地保护的积极性。
2. 完善奖惩机制,设立激励措施,鼓励并表彰在占用林地保护和恢复方面取得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森林监督实施方案

森林监督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制定并实施森林监督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建立健全的森林监督体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建立森林资源监督体系1.建立森林资源监督机构,明确监督职责和权限,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森林资源监督数据库,包括森林资源的基本信息、监督记录、监督结果等内容,以便进行监督管理和数据分析。
3.建立森林资源监督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实时监测和追踪。
二、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1.加强对森林资源利用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砍伐、采集等行为,防止过度开发和滥伐森林资源。
2.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的监测和防范力度,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
3.加强对森林资源恢复的监督管理,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的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执法1.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监督执法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2.加强对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维护森林资源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整改监督,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整改和彻底清除。
四、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宣传教育1.加强对森林资源监督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提高社会公众对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
2.加强对森林资源监督成果的宣传推广,展示监督工作的成效和价值,激发社会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
3.加强对森林资源监督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和素质。
五、加强森林资源监督协作1.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工作的合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加强与社会公众和各界群众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工作的广泛参与,促进监督工作的民主化和社会化。
3.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作配合,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监督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森林监控实施方案

森林监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砍伐、火灾、盗伐等威胁,导致森林资源的持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建立有效的森林监控实施方案,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二、监控目标1. 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过度砍伐和盗伐现象的发生;2. 及时发现并防范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3.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维护森林的生态平衡和多样性。
三、监控手段1. 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高精度监测,及时发现森林面积的变化和植被状况的变化,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 建立森林巡护队伍,加强对森林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盗伐、砍伐等违法行为;3. 配备火灾监测设备,建立火灾监控预警系统,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组织救援和扑救工作;4. 建立生态监测站点,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及时发现和预防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监控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严厉打击盗伐、砍伐等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2. 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加强对森林巡护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巡护队伍的监控和执法能力;4. 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建立健全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五、监控效果评估1. 建立森林资源监控指标体系,对森林资源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行定期评估;2. 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3. 加强对监控工作的宣传和督促,形成社会各界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共识和支持。
六、结语森林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项目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项目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项目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项目,旨在监测和评估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进度计划,并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
项目进度计划如下:1.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目标和范围,并明确项目的关键要素和技术需求。
2.人员配备和培训:确保项目组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确定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安排。
3.需求分析和设计:与相关利益相关方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据此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4.数据采集和处理:确定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工具,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
开发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5.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需求设计制定系统开发计划,逐步开发系统功能。
在每个阶段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系统部署和运行:完成系统开发后,进行系统部署和运行,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7.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利用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编制相应的报告,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分析结果和建议。
8.项目验收和总结:对项目进行验收,确保项目交付符合要求。
总结项目经验教训,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项目管理:设立项目管理团队,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管理流程,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进行项目跟踪和监督。
2.资源配置:合理配置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优先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3.风险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定期进行风险分析,确保项目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4.沟通与合作: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密切沟通和合作,确保项目目标和需求的一致性。
及时回应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和要求。
5.项目质量管理: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设立质量检查和审核流程,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果。
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调查监测实施方案I. 引言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气候调节、碳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森林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破坏和衰退的威胁。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有效管理和监测森林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调查监测实施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化的方法,以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II. 调查监测目标1. 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2. 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 跟踪森林中濒危物种的分布和数量。
4.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措施的效果。
III. 调查监测内容与方法1. 森林覆盖率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覆盖率进行全面扫描和分析。
- 建立监测站点,定期进行地面调查,包括树木测量、土壤采样和植物物种鉴定等。
- 制定森林覆盖率监测指标和标准,确定监测结果的评估标准。
2.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 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 建立生态系统监测样地,定期进行物种数量与多样性、土壤质量和水质分析等。
- 对污染和病虫害等威胁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濒危物种监测- 制定濒危物种监测方案,包括物种的分布和数量的调查。
- 建立物种监测数据库,追踪物种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 制定保护计划,通过栖息地恢复和物种保护来保护濒危物种。
4. 恢复与保护效果监测- 设立样地,对恢复和保护项目进行评估。
- 监测恢复和保护项目的执行情况,记录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和改进恢复和保护项目以提高其效果。
IV. 数据管理和分析1.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和处理。
2.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监测结果报告,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
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软件对监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V. 资金和人力资源1. 确定调查监测项目的经费来源,并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计划。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森林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及时了解森林的状况和变化,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森林进行监测已成为必要的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森林监测方案,以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
二、监测内容与方法1.监测内容(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动物及昆虫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水源的质量与数量等。
(2)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的面积、林种组成、优势树种等。
(3)森林面积:监测森林的面积及变化情况,包括森林退化、砍伐和林地的转化等。
(4)气候状况:监测森林地区的气温、降雨量等气候数据。
(5)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火灾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的发生。
2.监测方法(1)使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对森林进行定期的遥感监测,获取森林的高分辨率影像。
(2)使用地面观测:设置监测点位,利用定位仪、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森林环境的实地观测,获取真实可靠的数据。
(3)参与人员监测: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森林监测,包括森林专家、环境科学家等。
(4)建立数据库:将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森林监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
三、监测计划与周期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制定了以下监测计划与周期:1.监测计划(1)确定监测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的区域范围,涵盖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2)制定监测指标:根据监测内容确定具体的监测指标,如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火灾频率等。
(3)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指标和实际情况,制定每年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的时间、区域和方法等。
2.监测周期(1)短期监测:每年进行一次短期监测,对森林生态环境、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2)长期监测:每五年进行一次长期监测,对森林面积和变化趋势、气候状况、森林火灾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四、监测结果与应用1.监测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得出相关的监测结果,包括森林的面积和变化趋势、森林资源的状况、气候状况和森林火灾情况等。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概述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开展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二、监测目的本监测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估,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监测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2.测定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种类组成;3.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状况;4.监测森林病虫害和灾害状况。
三、监测内容1.森林资源变化监测:包括森林面积、森林类型、林龄结构等指标的监测;2.森林植被覆盖率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3.森林植被种类组成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进行监测;4.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包括气候、水文、土壤等指标的监测;5.森林病虫害和灾害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观测进行监测。
四、监测方法1.森林资源变化监测: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面积、森林类型、林龄结构等指标进行监测;2.森林植被覆盖率监测: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通过遥感图像进行植被覆盖度计算;3.森林植被种类组成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进行监测,建立植被清单,记录植被种类组成情况;4.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包括气候、水文、土壤等指标的监测,通过监测站点和自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5.森林病虫害和灾害监测:通过野外调查和观测进行监测,建立森林病虫害和灾害监测数据库,记录监测结果。
五、监测周期1.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每五年进行一次;2.森林植被覆盖率监测:每年进行一次;3.森林植被种类组成监测:每年进行一次;4.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5.森林病虫害和灾害监测:每年进行一次。
六、监测结果应用监测结果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森林资源管理;2.森林生态系统修复;3.森林防火指挥;4.森林病虫害防治;5.森林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第一篇: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省林业厅浙林资[2007]48号文件要求,为保证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发展义乌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掌握全市生态建设动态、科学监测林业建设质量、客观评价建设成效的有效方法,是义乌市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为义乌市制定林业管理政策,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建立动态的数字化森林资源档案,有效解决10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所造成的调查成果缺乏时效性的问题。
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问题分析有利条件是2007年我市正在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届时将建立义乌市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态监测技术要求高,技术人员业务需进一培训提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技术人员,动态监测涉及林业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内容广泛,需要一定的装备和经费。
三、体系建设目标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不仅涉及监测理论与技术层面,而且涉及人员、设施、管理体制等实施层面。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和监测系统实施的各种条件,形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
1、建立并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把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落实到镇(街)及以下单位。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以小(细)班数据更新为基础,小(细)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基本单位,小(细)班内林相基本一致,小(细)班调查对林分因子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包含具体的森林资源信息。
通过每年更新全部小(细)班数据,能够提供详细的汇总表格。
浙江省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正式)

浙江省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正式)浙江省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操作细则(试行)浙江省林业厅二○○八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工作依据 (1)第二条目的任务 (1)第三条工作原则 (1)第四条工作内容 (2)第五条更新范围与对象 (2)第六条监测县分类 (2)第七条分类监测要求 (3)第八条成果使用与发布 (3)第二章工作准备 (4)第九条制定年度监测实施方案 (4)第十条组织准备 (4)第十一条资料、物资准备 (4)第十二条技术培训与研讨 (5)第十三条经费保障 (5)第三章数据更新技术规定 (6)第十四条调查技术标准 (6)第十五条更新最小面积 (6)第十六条更新最小蓄积量 (6)第十七条变动原因与优先次序 (6)第十八条小班、细班对应关系 (7)第十九条细班个数与细班面积更新 (8)第二十条测树因子 (8)第二十一条平均年龄 (8)第四章小班数据更新 (10)第二十二条档案更新 (10)第二十三条复位调查更新 (10)第二十四条推算更新 (13)第二十五条推算更新操作 (13)第二十六条森林资源动态数据库 (14)第五章质量管理 (15)第二十七条管理制度 (15)第二十八条质量检查 (15)第二十九条推算更新检验 (17)第三十条总体精度 (17)第六章成果报告 (18)第三十一条报表统计 (18)i第三十二条图件制作 (18)第三十三条成果报告编制 (19)第三十四条成果资料清单 (19)第三十五条成果资料发送与归档 (19)附录附录1:小班动态变化原因与代码表附录2: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通用代码表附录3:小班更新记载卡片与检查登记表附录3-1:小班档案更新调查记载卡片附录3-2:小班复位调查更新记载卡片附录3-3:林带与树带档案更新调查记载卡片附录3-4:林带与树带复位调查更新记载卡片附录3-5:小班更新检查登记表附表附表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附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附表3.林种统计表附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附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附表6.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附表7.用材林分起源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附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组成树种蓄积统计表附表9.经济林统计表附表10.竹林统计表附表11.各类树种面积蓄积按森林类别统计表附表12.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排序表附表13.各类土地面积变化表附表14.乔木林各优势树种各龄组面积变化表附表15.乔木林各优势树种各龄组蓄积变化表附件附件1:全省各类监测县名录附件2: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成果上交清单i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作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等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规程,为了提高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客观性、准确性,更好地建设浙江省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制定本操作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省林业厅浙林资[2007]48号文件要求,为保证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发展义乌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掌握全市生态建设动态、科学监测林业建设质量、客观评价建设成效的有效方法,是义乌市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为义乌市制定林业管理政策,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建立动态的数字化森林资源档案,有效解决10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所造成的调查成果缺乏时效性的问题。
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问题分析有利条件是2007年我市正在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届时将建立义乌市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态监测技术要求高,技术人员业务需进一培训提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技术人员,动态监测涉及林业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内容广泛,需要一定的装备和经费。
三、体系建设目标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不仅涉及监测理论与技术层面,而且涉及人员、设施、管理体制等实施层面。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和监测系统实施的各种条件,形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
1、建立并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把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落实到镇(街)及以下单位。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以小(细)班数据更新为基础,小(细)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基本单位,小(细)班内林相基本一致,小(细)班调查对林分因子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包含具体的森林资源信息。
通过每年更新全部小(细)班数据,能够提供详细的汇总表格。
2、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成果的时效性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把全市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到年底,能及时反映当年森林经营绩效,为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并分解到镇(街)提供依据,有助于全市林业的正确决策。
以实时化的年度监测为突破口,近期以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成果的时效性为主要目标。
3、建立以地面调查为基础,以抽样技术与模型技术集成、“3S”集成的市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科技成果,实现监测体系的综合化、实时化、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
4、提高成果质量产出各项专题图件、表格,编制专题报告和综合成果报告,扩大监测成果的应用领域,提升监测成果的使用价值,提高监测成果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活力。
5、实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年度公报实行市年度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统计分析公告,监测全市森林资源变化状况,市生态监测指标,为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市域发展宏观生态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四、体系建设技术路线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基本思路是基于小班的年度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小班抽样调查。
首先对小班数据逐年更新。
然后,通过二阶分层回归抽样估计方法,把外业调查工作量减少到合理程度,对全市总体蓄积量作出抽样估计、总体控制。
抽样强度为,每年抽取1/10村(不重复),对抽中村内的全部小班进行复位调查,则10年对全市轮查一遍。
建立连续性的森林资源调查体制(而不是期间性的间断制),完善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
整个动态监测方法由一系列过程组成,包括小班档案更新、小班蓄积生长模型更新、小班抽样蓄积更新、全市总体蓄积抽样估计与统计推断等。
对基于小班数据更新的动态监测方法,需说明的是:原小班调查数据为目测数据,目测数据的精度,即原小班调查的质量对现在数据更新成果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原数据的可靠性问题需要预先确认。
现在抽样小班采用实测调查为主,结合目测调查,外业调查仍有一定的工作量。
五、体系建设技术方案1、小班数据更新与统计汇总(1)按照《200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的有关技术标准,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后面积、蓄积、地类、林种发生变体的小(细)班进行数据更新,小班界线发生变化的小班,勾绘小班界线(允许增加或减小小班),按变化后的因子填写小班卡。
基地造林(包括退耕还林)的档案资料(地形图、设计、验收材料),由绿化造林科提供。
资源调查以来的森林火灾调查档案,由防火办提供;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档案,由森林资源科提供;乱砍滥伐林木档案,由林业派出所提供;森林病虫害档案,由森防站提供;林业站,林场要做好本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相关工作。
(2)利用生长经营模型更新小班蓄积以全市为单位,建立生长与收获模型,为小班蓄积数据更新服务。
在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指导下,搜集整理标准地、样地调查资料,结合义乌市森林资源消耗特点、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实际情况,研制适用于小班数据更新要求的生长经营模型。
模型因变量可以是生长率、蓄积量等,自变量包括年龄、密度等,如有可能,引入立地因子作为自变量。
(3)小班抽样调查以小班为调查单元,进行抽样、小班复位调查。
当年复位调查小班采用调查的实际数据。
(4)小班回归更正小班蓄积非当年调查小班则进一步采用回归模型校正数据。
需研究:①小班前期(单位)蓄积与现状调查(单位)的回归关系;②生长模型更新后小班(单位)蓄积与现状调查(单位蓄积的回归关系。
选择回归效果好的回归模型进行校正。
(5)统计汇总小班统计汇总后,得到详细的各种地类、林种、起源、树种等森林资源数据,包括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等等。
2、小班抽样估计与结果检验研究基于小班抽样(不等概率抽样)的总体蓄积推断,控制与检验小班数据更新结果。
小班抽样调查方案另需详细研究。
小班抽样调查技术包括抽样方式、抽样估计公式等。
小班抽样方案设计采用分层二阶抽样回归估计模式。
分层因素可以是:按树种分层,按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层,按树种结合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层。
一般根据树种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分层,如松高、松中、松低、杉高、杉低、阔高、阔中、阔低。
如果某些层的一阶或二阶单元数太少,则按单位面积蓄积量按树种归并,单位面积蓄积量不作分层因素。
分阶因素:以全市为总体,分村、小班二阶。
以村为一阶单元,样本相对集中,有利于外业调查工作开展。
3、专题调查与综合监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综合的动态监测。
小班数据更新与小班抽样检验以主体森林资源监测为重点。
林木和林地是森林资源的主体,林木和林地以各类森林蓄积和面积为主要监测指标,主体森林资源监测是综合监测的基础,在综合监测中处于核心地位。
现代森林资源监测向综合监测发展。
为了开展森林多资源和森林生态综合监测,需要开展专题调查,如森林生长与消耗调查、珍稀植物与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湿地资源调查、森林景观资源调查、森林健康调查、森林土壤调查、森林环境效益调查等等。
六、体系建设成果报告有关表格:提供市级资源数据,分解到镇乡(街道)、村的数据供参考。
动态监测报告:动态监测技术总结、资源数据分析。
根据小班数据更新结果,结合本市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必要的专题调查,在如下内容中择项分析。
1、森林多资源与林业生态综合监测成果(1)传统森林资源监测包括:林地、林木、森林植被等。
(2)森林多资源监测包括: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湿地资源等。
(3)森林健康监测包括: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酸雨危害等。
(4)林业生态监测包括:森林生物量,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如林地土壤侵蚀、林区水资源、碳循环等。
2、重点区域监测成果以重点流域、重点镇乡(街道)为单位的监测。
3、重点工程监测成果如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等林业工程的监测。
4、森林资源发展趋势预测根据年度连续动态监测成果,结合林业政策、发展规划、实施措施,作出中、长期的森林资源发展趋势预测。
5、森林资源评价建立比较完善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现有监测指标,研究并形成适合我市实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监测体系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评价能力。
根据监测成果、评价指标,开展森林资源质量与功能评价。
七、实施计划1、5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初稿,讨论修改。
2、12月底前完成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4、12月底提交成果。
八、保障措施1、组织管理与队伍保障组织保障是搞好综合监测工作的前提。
为了加强综合监测体系的领导,集中力量有效开展监测工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林业局、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指挥和组织全市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实施,审查监督体系建设规划与年度计划,主持体系建设中重大问题的决策等。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监测办公室,成员由办公室、森林资源科、绿化造林科、林业派出所、森防站、防火办负责人组成,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由办公室组织、协调森林资源综合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宜。
同时,加强全市调查监测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专人从事调查监测工作,依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制度开展调查监测工作。
2、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是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灵魂。
动态监测体系建设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共同协作,涉及人员多,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野外作业条件十分艰苦,要保证监测质量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做到每一步有章可循,进行层层控制,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过程重视质量问题。
其次,要加大对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
检查中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作,除责令责任人返工重做外,应严肃处理,切实提高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3、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开展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基础,要提高对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稳定专项业务经费的渠道,确保并逐步加大监测工作的投入,每年动态监测经费45万元。
义乌市林业局2007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