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1分)据统计,2020年1月至2月,北京优良天数比例为76.7%,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

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
2.(1分)氧气(O2)、二氧化碳(CO2)、双氧水(H2O2)等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分子B.氧离子C.氧气D.氧元素
3.(1分)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

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水稻茶树玉米马铃薯
pH 6.0~7.0 5.0~5.57.0~8.0 4.8~5.5
某土壤浸出液显碱性,该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水稻B.茶树C.马铃薯D.玉米
4.(1分)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A.氯化钠B.浓盐酸C.石灰石D.氢氧化钠
5.(1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测定溶液的pH
C.读取液体体积D.熄灭酒精灯
6.(1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N﹣﹣2个氮元素B.FeO﹣﹣氧化铁
C.2NO3﹣﹣﹣2个硝酸根离子D.表示硫原子
7.(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B.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C.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D.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
8.(1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B.实验室需要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用量筒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氢氧化钠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9.(1分)下列物质与其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氧化钙CaO B.碳酸钠Na2CO3
C.过氧化氢H2O D.碳酸氢钠NaHCO3
10.(1分)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烧杯溶液的颜色会变红
B.HCl分子在运动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Y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发生改变
11.(1分)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编号①②③④
水的质量/g5*******
加入固体质量/g5101520
现象固体完全溶解固体完全溶解剩余少量固体剩余较多固体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②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12.(1分)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

科学家利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燃料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由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B.乙醇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若有44 g CO2反应,则生成O2 48 g
D.反应物为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28分)
13.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4.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厨房中常常用到化学知识。

(1)厨房中常备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和青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2)用铁锅作炊具,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性。

15.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图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罐装食品是生活中的常见食品,关于它的误解有很多。

误解1:罐装食品保存期长,有防腐剂
罐装食品的保存原理是密封杀菌。

把内容物、包装罐充分加热灭菌后,将无菌食物装入包装罐,趁热封口,再经加热灭菌,迅速冷却后保存。

该过程中,里面的微生物被高热杀死,外面的微生物进不去,因此罐装食品里不需添加防腐剂。

误解2:罐装食品是方便食品,没有营养
罐装肉类和鱼类的加工温度一般在120℃左右,这样的温度只会损失少量游离氨基酸,不会使蛋白质和钾、钙、镁等矿物质的含量下降。

甚至有些罐装食品比原料本身营养价值更高,如罐装鱼在加工过程中会使鱼骨变酥变软,溶出大量钙,对鱼中的营养素不但没有影响,还使含钙量比鲜鱼增加了十倍以上。

罐装蔬菜加工温度不超过100℃,该温度时受损的只有维生素,一部分因加热而分解,一部分因溶于汤汁,吃的时候被扔掉了。

罐装食品加工时有高温短时和低温长时两种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定两种方法对果蔬中维生素B的影响数据如下。

罐装食品维生素B1损失(%)维生素B6损失(%)
高温短时低温长时高温短时低温长时菜豆泥15.840.39.510.1浓缩番茄汁0 2.800误解3:罐装水果经过加工,水果不新鲜
罐装水果加工是通过高温热处理使营养损失的化学反应停止或减缓,来保持食物的鲜度和营养。

以黄桃为例,采摘后在45分钟内加工成的黄桃罐头,维生素C只损失10%,而采摘1天后自然存放的黄桃,维生素C则会损失30%。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罐装鱼的含钙量高于鲜鱼,其中“钙”指的是(“钙元素”或“钙单质”)。

(2)写出一条维生素的性质。

(3)趁热封口的包装罐冷却后不易打开的原因是。

(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罐装食品中不需添加防腐剂
B.罐装食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C.罐装水果是通过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保持食物的鲜度和营养
17.(3分)烟道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4•2H2O)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反应③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更好的脱硫应使用石灰石粉末
b.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有CO2生成
c.脱硫后的烟气对环境无害
18.(3分)利用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金属钛(Ti)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2)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

(3)推测反应釜废气中含CO,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4)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9.(2分)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

(2)通过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使水中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

20.(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①和④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团、②和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团)。

(1)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2)用干棉团和湿棉团进行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21.(3分)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填序号)。

(2)没有明显现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22.(3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2)B中现象是:剧烈燃烧,,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3.(2分)请从A~C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两个给分。

如图所示,在两支试管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或现象
A
鉴别NaCl 溶液和Na 2CO 3溶液
①试管1、
2中分别加入两种溶液;②再向两支试管中加
入 。

B 比较 。

①试管1中加入一粒碘和5mL 水;②试管2中加入一粒碘和5mL 汽油。

观察到1中固体几乎不溶解,2中固体
全部溶解。

C 比较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①试管1中加入ZnSO 4溶
液,试管2中加入CuSO 4溶
液;
②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插入
铁丝。

观察到的现象
是 。

24.(5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缓慢通入2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不明显明显非常明显明显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实验序号2﹣12﹣22﹣3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0a b c
缓慢通入3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非常明显明显不明显无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的目的为。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A.0.5 0.5 0.5 B.0.5 1.0 1.5
C.1.0 1.5 2.0
D.1.0 2.0 3.0
(4)实验2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理由是。

2020年北京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五)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解答】解: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故选:B。

2.【解答】解:A、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本身的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
B、在O2、CO2、H2O2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不是氧离子,故错误;
C、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不是氧气,故错误;
D、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土壤浸出液显碱性,水稻、茶树、马铃薯等适合在显酸性的土壤中生长,玉米适合在显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玉米。

故选:D。

4.【解答】解: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具有强烈的挥发性。

故选:B。

5.【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
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
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可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FeO中铁元素显+2价,从右向左读,读作氧化亚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
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O3﹣可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硫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故A错;
B、氢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还原性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干冰有制冷作用﹣﹣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
质,故D错。

故选:C。

8.【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而不是铁,说法错误;
B.实验室需要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用量筒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偏多,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说法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皮肤,说法正确。

故选:A。

9.【解答】解:A.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化学式为CaO,正确;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所以其化学式为Na2CO3,正确;
C.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错误;
D.碳酸氢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所以其化学式为NaHCO3,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最终Y烧杯溶液的颜色会变红,而不是X烧杯溶液的颜色会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段时间后,X烧杯溶液的颜色会变红,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氯化氢分子运动到了Y烧杯中,故选项
说法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最终Y烧杯内溶液的颜色
会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解答】解: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0%=9.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固体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则25℃时该物质的溶
解度是20g,如果是不饱和溶液,则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因此质量分数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解答】解: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乙醇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
A、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是由2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说法不正确;
B、根据上图显示,乙醇分子式为C2H5OH,氢、氧元素质量比=(1×6):16=6:16=3:8,故B说法正确;
C、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
2CO2+3H2O=C2H6O+3O2
88 96
44g m
解得:m=48g
故C说法正确。

D、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是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28分)
13.【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答: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4.【解答】解:(1)厨房中常备有大米富含有糖类、面粉富含有糖类、食用油富含有油脂、鸡蛋富含有蛋白质,青菜富含有维生素。

(2)铁锅作炊具需要传热,将菜炒熟,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故答案为:(1)鸡蛋;(2)导热。

15.【解答】解:(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图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

故答案为:(1)2:1。

(2)2H2O2H2↑+O2↑。

16.【解答】解:(1)食品中的“钙”指的是其元素组成;
(2)根据高温短时维生素会损失,可知其受热易分解;
(3)温度降低时,气压会降低,包装罐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冷却后不易打开;
(4)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高温短时比低温长时对果蔬中维生素B的影响小;
(5)A.根据题中信息,罐装食品中不需添加防腐剂,正确;
B.罐装食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正确;
C.根据罐装水果加工是通过高温热处理使营养损失的化学反应停止或减缓,来保持食物的鲜度和营养。

因此罐装水果是通过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保持食物的鲜度和营养,正确。

答案为:(1)钙元素;(2)受热易分解(或易溶于水);(3)冷却后包装罐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4)其他条件相同时,高温短时比低温长时对果蔬中维生素B的影响小;(5)ABC。

17.【解答】解:(1)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①是二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了亚硫酸,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③为2CaSO3+O2=2CaSO4,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硫元素由+4价变为+6价,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O、S。

(3)a.为更好的脱硫应使用石灰石粉末,增大了接触面积能加快反应的速率,故a正确;
b.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为碳酸钙和亚硫酸反应会生成亚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烟尘等,对环境无害,故c错误。

故答为:(1)化合反应;(2)O、S;(3)ab。

18.【解答】解:(1)TiO2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填:+4;
(2)反应釜中搅拌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故填: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碳元素与氧元素,所以反应釜废气中可能含CO;故填: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4)在800~1000℃时,四氯化钛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故填:TiCl4+2Mg2MgCl2+Ti。

19.【解答】解:(1)对比铜片上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故答案为: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3)水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使其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与氧气接触。

答案为:(1)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3)向水中白磷表面通入氧气(或将热水倒掉,露出白磷)。

20.【解答】解:(1)①和④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团、②和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①④会变红色,②③不变色,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干棉团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用干棉团和湿棉团进行对比实验,目的是证明CO2能H2O 反应且生成碳酸或证明使石蕊变红的是碳酸不是CO2。

故答案为:
(1)湿棉团④比湿棉团①先变红;
(2)证明CO2能H2O 反应且生成碳酸(或证明使石蕊变红的是碳酸不是CO2)。

21.【解答】解:(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B,这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没有明显现象试管是A,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2HCl ═CaCl2 +2H2O。

(3)DE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故填:B;Ca(OH)2 +2HCl═CaCl2 +2H2O;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22.【解答】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B中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物质溅落集气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

故答案为:
(1)2KMnO4 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火星四射;防止高温物质溅落集气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

23.【解答】解:A、①试管1、2中分别加入两种溶液;②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能够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
溶液,不产生气泡的是氯化钠溶液。

故填;稀盐酸。

B、①试管1中加入一粒碘和5mL水;②试管2中加入一粒碘和5mL汽油。

观察到1中固体几乎不溶解,2中
固体全部溶解,是为了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故填: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C、①试管1中加入ZnSO4溶液,试管2中加入CuSO4溶液;②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插入铁丝。

观察到:试管
1中无明显现象;试管2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故填:试管2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24.【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通过分析实验的相关信息可知实验1的目的为: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要保证澄清石灰水的体积为2.0mL,所以a=0.5;b=1.0;c=1.5;故选B;
(4)通过分析实验2的相关信息可知实验2的结论是: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通过对比实验1﹣1和2﹣1,除了加入空气的体积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所以可以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通入空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
(1)CO2+Ca(OH)2═CaCO3↓+H2O;
(2)探究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B;
(4)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5)通入空气的体积;实验1﹣1和2﹣1中,石灰水体积和浓度相同,通入空气的体积不同,浑浊程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