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人物形象教案设计
(听赏)人物音乐形象:你是这样的人-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人物音乐形象:你是这样的人-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4cfe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6.png)
听赏人物音乐形象:你是这样的人-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背景介绍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人物音乐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段,呈现出一个人物的形象、性格、情感等特征。
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物音乐形象,对于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以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你是这样的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音乐实现人物形象的形成和表现。
教材分析《你是这样的人》是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歌词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人物形象,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爱心等特征,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
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来形成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并能够在创作和表演时表现出这一形象。
教学目标1.能够听识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是什么;2.能够通过表演和创作的形式,表现出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歌曲让学生听这首歌曲,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并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关于什么的。
第二步:了解人物特质教师通过歌曲的歌词,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所描述的人物特质,包括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爱心等方面。
第三步:创作人物形象让学生分组,根据歌曲所描述的人物特质创作人物形象,并进行展示。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找到自己与这个人物形象的共鸣。
第四步:表演人物形象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进行表演,鼓励学生通过音乐、舞蹈、话剧等多种方式进行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听课评价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总结人物音乐形象是音乐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欣赏歌曲、创作和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物音乐形象,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养。
桂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你是这样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可以通过这首歌曲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爱心等的人物形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与人物塑造
![《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与人物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bdf7c80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2.png)
《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与人物塑造《红灯记》是一部著名的京剧作品,由于其剧情生动、情节丰富、角色鲜明等特点,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在这部戏中,扮演李铁梅一角的演员需要具备高超的演技与音乐功底,演绎出一个刚强独立、忠诚执着的女性形象。
因此,音乐设计在人物塑造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设计1.曲目:《红灯记》中,李铁梅所唱的曲目有许多,如《梅花三弄》、《平湖十八韵》、《大清歌》等,这些曲目不同于其他人物所唱的琴谱和唱腔,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形态和情感表达。
2.唱腔:李铁梅的唱腔既有雄浑有力的男调,又有婉转柔美的女调,音高频繁变换,高低起伏剧烈。
唱腔的演唱需要保证音准,力度和表情的统一,能唱出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
3.配乐:《红灯记》的配乐需要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乐器和音调,既能与唱腔相辅相成,又能强调人物形象的特点。
如李铁梅故事中所涉及到的军事方面,需要使用极具军旅气息的锣鼓、铜管等乐器,表现出其爱国爱军精神;而在情感方面,则要选用柔和动听的弦乐和箫笛等乐器,营造出浪漫情感氛围。
二、人物塑造1.勇气和坚强李铁梅的这个角色,是一个经历过苦难生活的女人,但她并没有被生活打倒,而是迎难而上,用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磨难。
她在战争中经历了痛苦的分离与牺牲,但却没有退缩,而是奋发向前,继续投入到解放事业中去。
这种勇气和坚强的精神,体现在她的唱腔中。
如《梅花三弄》中,“沐浴春风梅犹香,真个春来偷得半日闲……红霞翠影眼如电,孤傲英姿骨肉凌”,将她的坚强和豪迈之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2.忠诚和执着3.感情和柔情虽然李铁梅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但她也有自己的感情和柔情,特别是对待自己的丈夫,更是充满了感情。
在唱腔中,她将自己的柔情展现给观众。
如在《大清歌》中,“今宵流水行舟乐,蓝田俯瞰共披锦……檐角渐断声渐绝,问谁家乐事回首,匹马踏雪离人月”,唱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相思之情。
总之,《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在音乐设计和人物塑造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创造和表现,在剧中扮演者的表演和演绎中,更需要做好音乐设计和人物塑造的结合,将角色的精神和情感表现的更为生动形象。
活动 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活动 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e82a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9.png)
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
案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的动画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常见的动画人物形象及音乐。
•在学习中运用唱、说、跳、听等综合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教学课时
•本活动为一节课(40分钟)。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通过问候学生,使学生放松心情,进入愉悦的学习氛围。
2.师生问答:请问大家最喜欢的动画人物是谁?为什么?
步骤二:手拍节奏
1.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手拍节奏的基本规律:高低、快慢、节奏感。
2.指导学生用手拍出不同节奏的音乐韵律。
步骤三:唱歌、跳舞
1.师生一起学习唱歌:选择一首欢快的动画歌曲,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歌词及旋律,让学生边看边唱。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气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手舞、脚步等。
步骤四: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体验,了解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动画人物为主题,通过唱、跳、拍等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构建音乐中的动物形象》教案设计
![《构建音乐中的动物形象》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f266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0.png)
本次教案设计的主题为“构建音乐中的动物形象”,旨在通过音乐表现技巧,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动物的形态、气息和特点,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表现中的动物形象2.掌握运用乐曲元素来表现动物形象的技巧3.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二、教学步骤1.铺陈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从画面或简短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中的动物或故事中的动物形象,从而让学生接触到动物形象的表述和感受。
同时可以边说边播放一些自然环境的声音或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2.介绍音乐元素(20分钟)老师可以介绍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音乐元素,这些元素都可以被充分运用来表现动物形象。
例如,节奏可以作为表现爬行动物(如蜥蜴)的手段,旋律可以表现不同种类动物的气味和毛色,和声可以表现动物群体的运动,而色方面更是可以通过声呐、管风琴等特殊乐器来达到精准的表达效果。
3.提出问题及分组讨论(30分钟)老师在讲解完音乐元素后,可以对学生提出关于如何运用音乐元素来表现不同种类的动物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来给学生更全面的感受和刺激。
4.合唱练习(30分钟)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学习和唱唱此歌曲。
同时,老师可以统一主题,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纾解压力,放松身心,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个人音乐表现水平。
5.活动展示(30分钟)通过小组间的表现与交流,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应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以期达到音乐学习中的实践性,并通过展示活动,加强对音乐元素和表现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教案设计的目标和步骤,及时做出评估和反馈。
1.课堂活动评估教师可以对每个环节的活动,通过观察和记录,来评估学生的表现和理解程度,既可以及时地反馈,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影片配乐如何呼应人物形象与性格
![影片配乐如何呼应人物形象与性格](https://img.taocdn.com/s3/m/b16ee4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1.png)
影片配乐如何呼应人物形象与性格影片配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的处理来呼应人物形象与性格,增强观众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影片配乐如何巧妙地与人物形象和性格相呼应,并对其背后的设计理念进行探索。
1. 音乐风格与人物形象影片配乐的风格选择对于建立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音乐风格,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和背景。
以一部历史传记片为例,当主角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领袖时,配乐可以选择激昂而庄重的交响乐,以突出其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目标。
而当主角是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时,配乐可能会选用轻快而富有创意的曲风,以展现其活力和创造力。
2. 节奏与情感体验影片配乐的节奏选择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
快速的节奏常常与紧张、激烈的情节相呼应,增强观众的紧张感和兴奋感。
例如在一场追逐戏中,配乐可能会采用迅猛的鼓点和急促的旋律,让观众跟随人物的紧张情绪,感受到紧迫感和刺激感。
而缓慢的节奏和柔和的旋律则常常与安静、温馨的情节相呼应,给予观众放松和温暖的感受。
3. 音色与人物性格音色是影片配乐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通过音乐的声音处理和乐器的选择来呼应人物性格的特点。
当人物性格威严、成熟时,配乐可能会选用深沉浑厚的乐器,如大提琴或男低音,以突出其稳健和权威。
相反,当人物性格活泼、开朗时,配乐可能会采用轻快明亮的乐器,如小提琴或钢琴,以展现其活力和开朗的性格。
4. 音调与情绪表达音调是影片配乐中的重要要素,它能够通过高低、明亮或阴暗的细微差别来表达人物的情绪。
当人物处于悲伤、沮丧的情绪中时,配乐可能会选用低沉、悲凉的音调,以凸显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而当人物处于快乐、幸福的情绪中时,配乐可能会选择明亮、欢快的音调,以表达其喜悦和满足。
总之,影片配乐能够通过音乐风格、节奏、音色和音调等方面的选择,巧妙地呼应人物形象与性格,增强观众对角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影片配乐的设计需要与整体电影风格相统一,同时也要具备独特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与人物塑造
![《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与人物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0e3c7f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1.png)
《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与人物塑造1. 引言1.1 介绍《红灯记》和李铁梅《红灯记》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音乐改编的京剧作品,剧情取材于清朝末年的历史事件。
李铁梅是该剧中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她是一位坚强、聪明和勇敢的女性,被誉为贞烈女英雄。
李铁梅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她代表了一个时代女性的独立和自强。
李铁梅在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不仅是一个人物形象,更是一种精神象征。
她的形象在剧中被音乐设计得淋漓尽致,音乐与李铁梅的性格特点相互配合,使得她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李铁梅的形象在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她的坚强、坚毅和勇敢都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得观众对她的印象更加深刻和感人。
在舞台剧中,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和烘托氛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的设计,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到李铁梅这一角色,使得她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李铁梅的音乐形象对整个剧情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音乐形象与剧情紧密相连,相互烘托,使得整个剧情更加生动和感人。
【此处有105字,未达到2000字要求,请继续补充内容。
】1.2 音乐在舞台剧中的重要作用音乐在舞台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为了填补空白的背景音乐,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来增强观众对剧情和人物的理解和共鸣。
音乐有着独特的魔力,可以直接触及人们的内心深处,激发情绪和情感。
在舞台剧中,音乐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揭露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加深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体验。
音乐设计精妙的舞台剧往往能够引起观众共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剧情之中,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在《红灯记》这样一部戏剧中,李铁梅的音乐设计将是至关重要的,它将有助于塑造她的形象,展现她的个性特点和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表达剧情的主题和冲突。
2. 正文2.1 歌曲中表现李铁梅的个性特点在舞台剧《红灯记》中,李铁梅这个角色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
小学四年级下音乐第四单元学戏剧教案:人物形象塑造
![小学四年级下音乐第四单元学戏剧教案:人物形象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f574cf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d.png)
小学四年级下音乐第四单元学戏剧教案:人物形象塑造学戏剧,就是要学会如何创造一个人物形象,塑造一个丰满、有血有肉的角色。
在小学四年级下音乐第四单元学戏剧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让孩子们能够在戏剧表演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一、引入在开始正式的教学内容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预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或者展示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渐进入主题——人物形象塑造这个话题。
二、通过角色走入人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们通过模仿、体验的方式进入一个角色,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和描写,让他们尝试着去理解这个角色。
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文、图片、视频等教材,逐步深入了解这个角色的性格、容貌、过去的经历等方面,从而逐渐建立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三、通过表演走入人物在学生理解了人物的各个方面之后,我们需要引导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深入体验和解析这个角色。
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表演技巧,比如说,对于一个悲剧性的角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表演“哭泣”的技巧,来表现出角色内心的痛苦、悲哀;对于一个喜剧性的角色,我们可以让学生采用贴近生活、滑稽可笑的表演方式,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剧情氛围。
四、通过绘画走入人物在课堂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让学生画出自己塑造的人物的面部特征、服饰、表情等细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角色的形象和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经历。
五、通过创作走入人物创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在学生创作角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故事情节的设计、台词的撰写等方面。
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创作的案例,我们不仅能够增进他们的创作才能,还能够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传授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例证。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用乐声描绘戏曲中的人生百态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用乐声描绘戏曲中的人生百态](https://img.taocdn.com/s3/m/5a4b107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7.png)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用乐声描绘戏曲中的人生百态引言:自古以来,音乐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戏曲音乐便是其中的一种。
戏曲音乐不仅可以娱乐观众,还承载着许多人生哲理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戏曲音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和人性,理解音乐艺术的魅力。
一、提出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戏曲音乐,理解人生百态,感悟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2.学会分析戏曲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起伏,从而能准确表达不同的情感。
3.通过实际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表现力,打造出更加精彩的音乐作品。
二、课程内容:1.导入环节:引入戏曲音乐的基本概念,介绍中国戏曲文化的历史和特点。
2.学习戏曲音乐作品:通过学习经典的戏曲音乐作品,例如《红楼梦》、《长恨歌》等,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戏曲音乐中的独特韵律和旋律。
3.认识戏曲音乐的特点:戏曲音乐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例如高潮处常出现特定旋律,以及音量和节奏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表现情感和人物塑造。
4.分析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例如情绪起伏,季节变化等,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戏曲音乐作品。
5.创作表演:通过对学习的戏曲音乐进行创作,完成搭配简单故事情节的小型戏曲音乐,展示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三、课堂实践:1.导入环节:教师用简单的例子引入戏曲音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们对戏曲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2.学习作品《长恨歌》:教师用片段演示开头的纯音乐部分,引导学生们感受琵琶和二胡的独特韵律和旋律。
之后,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齐唱《长恨歌》的歌词,学习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3.认识戏曲音乐的特点:教师通过举例分别演奏高潮部分和平淡部分,让学生们感受戏曲音乐中音乐强弱和变化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4.分析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教师通过播放各种不同场景下的戏曲音乐,让学生们分别感受情感的变化和人物形象的表现,培养学生们听懂片段音乐的能力。
音乐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10篇)
![音乐教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e9154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e.png)
音乐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优秀10篇)音乐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篇一一、教学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3、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昂的《命运》钢琴曲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兴趣盎然专注地倾听,沉思遐想。
)播放《命运交响曲》。
师追问:谁知道这首热情奔放,催人奋进的交响曲是什么曲子吗?(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或者你对它的作者了解吗?请大家谈一谈生:(略,这里只要学生说出就给予肯定)出示贝多芬名言——师:同学们了解大师的情况还真不少。
……我们了解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成就和坎坷的命运,现在我们来走近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的怎样的?(出示幻灯片,课题)(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3课,简介作者及贝多芬(幻灯片),看看课文注释1,要记住的是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我们请四位同学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点生)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生字词。
生读(师适当评价)出示生字词重荷(hè)荷,负担。
凌乱不堪(kān)堪,能忍受。
杂乱无章下頦kē怜惜lián女佣yōng深邃(suì)邃,踌躇(chóuchú)犹豫。
磐(pán)石磐,大石头。
2、整体感悟: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围绕什么内容来写的?)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7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7](https://img.taocdn.com/s3/m/6231ee3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0.png)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7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推荐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7(共含1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字形、读音、词义。
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3、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二、能力目标1、体会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掌握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学习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任务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2、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待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三、德育目标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
2、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理解“心里的音乐”[教学方法]1、文献法2、品读法3、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由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引入二、交流资料,“你眼中的贝多芬”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1、生字词厌恶(wu4)深邃(sui4)门槛(kan3)下颏(ke1)重荷(he4)踌躇(chouchu2) 磐石(pan2)徒劳:无益地耗费劳力。
踌躇:犹豫。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惹人注目:引起人们注意。
凝重:庄重。
2、理清思路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情?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交谈――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女佣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
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
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让贝多芬自己袒露他的内心世界。
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内心世界,表现了他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
四、研读课文,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音乐与人物形象详案
![音乐与人物形象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aa663f5335a8102d2202f.png)
音乐与人物形象教学案例临朐县龙泉中学刘海霞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对音乐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对文艺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并大胆自信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重点:(1)提高学生分析音乐怎样刻画人物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
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实践法、师生合作法。
教学设计:本节课涵盖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作品,理解音乐在表达人物形象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师生互动方式设计这节课,力求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感受音乐,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力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表现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学生得到美得熏陶,得到情感得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块来学习。
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请看大屏幕。
我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相貌很大众化。
另外我有一毛病就是爱哭,遇到困难就想哭。
下面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老师的自我介绍,你们在什么课上经常接触?生:(语文课)师:这种描写属于什么描写?生:(人物形象描写)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语文课,你们还在什么课上接触过?生:(美术课)师:非常正确。
其实除了语文课美术课上能刻画人物形象,音乐也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音乐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二、《猫和老鼠》1、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无声动画《猫和老鼠》。
课件播放。
通过观看,同学们能简单的叙述一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故事情节么?2、生:抢答。
总结:三个情节:老鼠出来偷东西;猫睡觉;老鼠依然偷东西,被猫捉住。
一年级音乐《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一年级音乐《三个和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104127783e0912a2162a78.png)
A——B——A——C(B)——A——D(CB)——A
(设计意图:视频音乐能提高学生聆听的兴趣,分人物分组无声表演能专注孩子们欣赏音乐的注意力,板书音乐简单的曲式结构对一年小朋友很难,但是可以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明白音乐也是有规矩、有章法的,同时培养小孩子对音】中搜索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认识乐器,同时感受、记忆三种主要乐器的不同音色。
老师讲解各乐器代表的人物并板书:
念 经——木鱼(A)
小和尚——板胡(B)
瘦和尚——坠胡(C)
胖和尚——管子(D)
5、师生讨论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或乐器自由分成三个大组(小和尚、瘦和尚、胖和尚),为聆听作准备,而木鱼引领的念经主题音乐(A)由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表演。
教师个人信息
省份:四川省
学校:绵阳市花园实验小学
姓名:刘路亚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小学
表现三人齐心协力扑火灭火时的忙碌情景。
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劳动情景,学生可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象所表现的不同内容,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在完整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辨别自己选择的人物代表乐器及音色,并作无声表现。【教学准备】:课前引擎搜索相关的图片、音乐、动画等。
教材分析
《三个和尚》是同名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音乐主题是从寺庙中的经调演变而来的:11222222|33335555|66612222|……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诵经声。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肖的描绘了小和尚念经的生动形象。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三个和尚》教案02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三个和尚》教案02](https://img.taocdn.com/s3/m/9e2147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b.png)
《三个和尚》教案
教学内容:
听赏动画片《三个和尚》插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乐曲《三个和尚》片段,体会音乐刻画的动画人物形象。
2.初步认识板胡、坠胡、管子三种民族乐器。
教具准备:
橡皮泥、课件、生活中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会唱它们的主题曲吗?
2、出示课件:《三个和尚》。
二、新课
1、播放“小和尚”动画片段,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并给学生发放橡皮泥,让他们动手捏出小和尚的形象。
2、先播放“瘦和尚”动画片段,再用多媒体分别展示板胡和坠胡的图片、声音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板胡和坠胡。
3、播放“胖和尚”动画片段。
(1)、引导学生体会:乐曲用管子较为深沉的音色来表现胖和尚肥胖、慵懒的人物形象;
(2)、选出几个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胖和尚动作;
(3)、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作为乐器,为胖和尚的动作配上合适的音乐。
三、拓展
“一个和尚挑呀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抬水喝,三个和尚没呀没水喝”,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喝,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太懒惰而且不团结造成的。
试想一下:当寺庙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呢?
(让学生发挥积极的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给予适当鼓励。
)
(1)欣赏《三个和尚》关于寺庙起火的动画片段,让学生悟出道理: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发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四、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小结复习三个和尚各自的配乐特点以及板胡、坠胡、管子三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区别。
角色扮演音乐老师教案设计
![角色扮演音乐老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ab36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e.png)
角色扮演音乐老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阶、节奏、音乐符号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音乐节奏的教学。
2. 音乐符号的教学。
3. 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
1. 音乐教学课件。
2. 音乐教学用具,如乐器、音乐符号卡片等。
3. 音乐教学素材,包括音乐作品、音乐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 开场白。
老师扮演音乐老师角色,向学生介绍今天的音乐课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热身活动。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热身活动,如音乐游戏、音乐律动等,让学生进入音乐状态。
3. 音乐知识讲解。
老师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音阶、音乐符号、节奏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4. 音乐欣赏。
老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美妙,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5. 音乐表达。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表达的练习,可以是声乐、打击乐、钢琴等方式,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6. 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
通过角色扮演音乐老师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反应。
学生对这种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反应良好,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3. 教学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音乐游戏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六、教学总结。
通过角色扮演音乐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
希望今后能够在教学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好伙伴》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好伙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ce80a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2.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好伙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歌曲《好伙伴》并跟随节奏手舞足蹈。
2. 能够通过歌曲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到友情的紧要性。
3. 能够通过活动体验到合作、共享和关爱的喜悦,感受到友情的欢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好伙伴》。
2. 活动:互动游戏、手工制作。
三、教学步骤1. 游戏环节(1)掌声激励游戏:幼儿园大班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手拍和带领掌声,激励其他同学纷纷加入。
(2)合作玩具游戏:老师将玩具分发给小伙伴们,要求他们通过合作,把全部的玩具分好类,并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
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想到好伙伴之间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把这种合作的乐趣、成就感及共赢的价值培育给幼儿。
(3)共享美食游戏:幼儿园大班同学们一起制作饼干,老师让他们将饼干均分成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部分,大家一起共享。
老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幼儿把小事尽力而为,同时激励幼儿们和好伙伴共享从而感受到别人的暖和。
2. 歌曲赏识(1)歌曲整体赏识:老师播放《好伙伴》的音乐,在赏识过程中,老师介绍歌曲的情节及主角形象。
(2)分段赏识:通过讲解歌曲的主人公喵喵在找寻伙伴的过程中,唤起幼儿们对于友情的感悟,同时让幼儿们通过歌曲的知名片段,把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舞蹈表演:播放歌曲后,老师引导幼儿依照节奏手舞足蹈,表达出本身对于歌曲和友情的感受。
(4)小练气活动:老师可以在歌曲的休息点让幼儿们活动起来,跳动、摇头等,让幼儿们在休息点即保持活力,又获得更多体验乐趣。
3. 手工制作(1)制作友情手链:老师引导幼儿们将颜色不同的珠子串成手链,代表不同颜色的珠子代表不同的伙伴,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到,每一个珠子都承载了一个伙伴的心意。
(2)共享手工艺品:每个孩子制作完成后,老师提示孩子把手链送给本身的好伙伴,让孩子们感受到共享的欢乐和友情的温馨。
四、反思此次教学中,我通过游戏、歌曲和手工制作等多个方面,引导孩子们把握歌曲的内容,领悟歌曲所表达出来的价值观。
大班音乐跨学科活动教案范例
![大班音乐跨学科活动教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1e08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b.png)
大班音乐跨学科活动教案范例在现代教育中,跨学科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而音乐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形式,也为横向跨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下面,我将以一节大班音乐课的跨学科活动为例,来阐述如何将音乐作为纽带,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
一、活动主题活动主题是从人物形象出发,融合音乐、语言、美术三个学科。
主要内容是以音乐歌曲里的人物形象为核心,通过文学鉴赏,美术表现和音乐欣赏,帮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活动课时本节课总共有2节课时,每节课时约45分钟。
三、活动目标1、能听懂歌曲内容,初步理解人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2、能结合课程内容,撰写人物形象相关的文章和合理表达;3、学会使用色彩和线条等表现手法,创作出符合人物形象特点的绘画作品;4、能够唱出歌曲并简单演唱;5、通过跨学科活动,建立不同学科的联系,形成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进入活动状态,我们可以先在课前准备好人物卡片,用单独的一张卡片写上人物的姓氏,把所有的姓氏放在桌上,让学生来抽取姓氏,并自行写出与该姓氏相关的人物。
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又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核心环节(1)文学鉴赏在活动前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准备好相关的英文歌曲,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同时每个人要用单独的方式演绎出所喜欢的人物形象。
演绎完毕后,让学生讨论所演绎的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可以将英语课上的古诗词也作为补充,唐宋诗词常常是创造动人心灵的形象。
(2)美术表现在美术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各种艺术元素表现所演绎的人物形象。
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特质,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信息的消化。
开心一刻 听音乐辨人物-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开心一刻 听音乐辨人物-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999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7.png)
开心一刻听音乐辨人物-沪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乐感和鉴赏能力;
2.帮助学生辨认不同音乐曲风与其代表人物;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下课后30分钟
地点:教室或音乐室
活动流程
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3人;
2.给每组播放不同音乐曲目,要求学生辨认出该曲代表的音乐人物,每组5
分钟内作答;
3.组员间相互协商,得出最终答案;
4.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优秀团队和最佳表现学生;
5.获胜团队表演一首由该音乐人物演唱的歌曲,让全班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要求
1.学生需自备笔记本,便于记录答案;
2.学生需自发组队,并对组内成员提出建设性意见;
3.活动时间须控制在30分钟以内;
4.学生需维护课堂秩序,不得随意妨碍他人。
总结
此次活动是以开心为主题,旨在放松学生的心情,增强团队凝聚力及音乐鉴赏力。
不仅让学生在多样音乐中畅享,更让其在思考中得到成长。
同时,希望学生们能够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课堂活动,为共同创造更好的课堂氛围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人物形象教案设计深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中学王美云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对音乐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进行创造性设计,并大胆自信的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提高学生分析音乐怎样刻画人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
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讨论实践法、师生合作法。
教学设计:本节课涵盖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作品,理解音乐在表达人物形象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师生互动方式设计这节课,力求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感受音乐,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力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表现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愉悦自然地气氛中,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得到情感得到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同学,她身高一米六零左右,身材苗条,瓜子脸,最明显的是脸上带着一副眼镜,她就是我们班的于淇同学。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刚才老师的介绍,你们在什么课上经常接触?
生:语文课。
师:这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生:人物形象描写。
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除了语文课,你们还在什么课上接触过?生:美术课。
师:非常正确,其实除了语文课和美术课上能刻画人物形象,音乐也能生动得刻画人物形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音乐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二、《猫和老鼠》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无声的动画《猫和老鼠》,通过观看,同学们要能简单叙述一下你们看到的故事情节。
生:观看动画(播放课件)并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对故事情节把握的非常正确。
那么,你能看出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吗?请回答。
师:下面,我们把这段动画配上音乐再欣赏一遍,请同学们体会,在刻画人物时,有音乐和没音乐有什么不同?(播放有音动画)
师:你们能告诉老师配上音乐后,对猫和老鼠的形象有什么新的认识
吗?
生:分组讨论、回答、总结:老鼠-聪明灵巧,猫-傻呼呼、笨拙,动作夸张。
配上音乐后,通过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使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具体、更形象。
三、《两个犹太人》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两个拟人化的人物形象,音乐把这两个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
下面我们要欣赏的乐曲《两个犹太人》是对现实中两个人物的刻画,这两个人物一个是穷人,一个是富人。
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过身边的人吗?能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吗?(提示:衣着、体态、表情、语气、行为等方面)
2、生:议论、回答,并互相补充。
3、师:大家的观察力都非常强,那么,请展开你们的联想:当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根据你设想的情景,设计一个情景剧。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设计排练。
4、生:自由组合,讨论、编排情景剧。
5、师:我发现有的同学设计的非常好,很有创意。
现在谁能到前边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表演才能呢?
6、生:表演作品。
7、师:刚才两位同学表演得好不好?掌声鼓励!还有那些同学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呢?
8、生:表演作品。
9、师:刚才同学们表演的情景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他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而且两位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觉得他们非常了不起。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同学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相互交流表演。
刚才,两组同学的表演,用的是语言和动作这两种手段,下面请同学们领略一下音乐是怎样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
(播放课件音乐)
10、生:欣赏音乐《两个犹太人》。
11、师:通过欣赏音乐,你们觉得音乐刻画的这两个人物性格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12、生:抢答、总结。
穷人:悲哀、怯懦、可怜巴巴;富人:冷酷、傲慢、盛气凌人。
13、师: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形象把握得非常准确。
那么,音乐是通过那些要素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呢?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边这首乐曲,请大家注意听。
(播放课件音乐)
14、生:二次欣赏乐曲《两个犹太人》。
15、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是用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呢?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再回答。
16、生:讨论问题。
17、师:我可以给大家提示一下,例如节奏、音调等。
18、生:讨论结束、回答问题并互相补充。
总结:富人:音调干涩、冷漠,节奏僵硬怪异;穷人:颤抖的重复音,下行的调式。
19、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用音乐能把人物刻画的这么逼真的作曲
家真是了不起!大家知道这位作曲家是谁吗?知道这首曲子的由来吗?
20、生:根据课本介绍作曲家是穆索尔斯基。
并介绍一下这首曲子的来历:穆索尔斯基有一位好友是著名的画家——维克托.哈特曼,在他去世后,大家为了纪念这位画家,为他举办了一个画展。
在这次画展的作品中,有两个人物画的惟妙惟肖,就是这两个犹太人。
这两个人物本不在同一幅画中,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看到这两个人物后,触动了创作灵感,把这两个人物安排在一起,创作了名曲《两个犹太人》,用音乐对他们做出了生动逼真的描述。
21、师:音乐欣赏完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富人或者穷人,你该怎么做呢?
22、生:议论回答总结。
作为穷人不能自卑,要奋发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作为富人,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扶助弱小;我们大家要一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3、师: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用音乐来刻画,那么故事中的人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呢?下面这首曲子就是取自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千零一夜》。
那位同学能为我们讲一下《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由来呢?
四、《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
1、生:学生讲故事。
2、师:故事非常感人,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女主人公舍赫拉查达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3、生:美丽、温柔、聪明机灵。
4、师:男主人公苏丹王呢?
5、生:凶残、狂暴。
6、师:那么,音乐是怎样把这两位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的呢?下面请欣赏乐曲《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
(播放课件音乐)
7、生:欣赏乐曲。
8、师:下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这段音乐中刻画了苏丹王和舍赫拉查达怎样的形象?
9、生:讨论、交流并总结。
10、师:那么音乐是通过哪些方面把这两位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开的呢?请再次欣赏一遍。
(播放课件音乐)
11、生:欣赏乐曲,讨论交流。
总结。
舍赫拉查达——乐器:小提琴独奏;力度:较弱;旋律:优美流畅。
苏丹王——乐器:铜管乐器;力度:非常强;旋律:不流畅、不规整。
五、总结:
1、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通过三个作品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乐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巨大作用,以及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
语文课上,我们用字、词、句来刻画人物;美术课我们用色彩、线条刻画人物。
而音乐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旋律、节奏、力度、乐器、音调等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艺术之间是相同的。
3、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用乐为自己的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刻画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