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范文实验名称:计算机硬件组装与基础设置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计算机基础设置方法;3.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电源、机箱、数据线、螺丝刀等;2. 实验软件: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系统设置软件等;3. 实验环境:干净的系统盘、稳定的电源和良好的实验台等。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1. 硬件组装:按照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顺序将硬件安装到机箱中;2. 数据线连接:将各个硬件之间的数据线连接好;3. 螺丝固定:用螺丝刀将各硬件固定在机箱上;4. 基础设置:通过BIOS和操作系统对计算机进行基本设置和启动测试。
四、实验结果及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硬件的安装、连接和固定等实际操作技能。
在基础设置过程中,我熟悉了BIOS的设置、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设置等步骤。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硬件的损坏,因此,实际操作中需要格外小心。
实验名称:计算机系统优化与调整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系统优化与调整的方法;2. 掌握使用工具软件进行系统优化与调整的操作;3.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1. 实验设备: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及常用工具软件;2. 实验环境:稳定的网络环境、干净的操作系统盘。
三、实验步骤及要点1. 系统优化: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如关闭不必要的启动项、优化系统配置文件等;2. 系统调整:对计算机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如内存分配、磁盘缓存大小等;3. 操作测试:对优化和调整后的系统进行操作测试,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及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了使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操作可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谨慎操作。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共3篇)篇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报告11 .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TEC-2000 十六位机监控命令的用法;2).学习和了解TEC-2000 十六位机的指令系统;3).学习简单的TEC-2000 十六位机汇编程序设计;2.实验内容:1).使用监控程序的R 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2).使用 A 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 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 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 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3、实验步骤1).关闭电源,将大板上的COM1 口与PC 机的串口相连;2).接通电源,在PC 机上运行PCEC.EXE 文件,设置所用PC 机的串口为“1”或“2”, 其它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3).置控制开关为00101(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16 位、联机),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
其它实验相同;4).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TEC-2000 CRT MONITOR Version 1.0 April 2001Computer Architectur Lab.,Tsinghua University Programmed by He Jia >5).用R 命令查看寄存器内容或修改寄存器的内容a.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显示寄存器的内容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b.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R R0↙;修改寄存器R0 的内容,被修改的寄存器与所赋值之间可以无空格,也可有一个或数个空格主机显示:寄存器原值:_在该提示符下输入新的值,再用R 命令显示寄存器内容,则R0 的内容变为0036。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6).用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D 2000↙会显示从2000H 地址开始的连续128 个字的内容;连续使用不带参数的 D 命令,起始地址会自动加128(即80H)。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逻辑门电路可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逻辑门电路并进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运算的实现过程。
实验二,寄存器和计数器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原理和应用。
寄存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重要部件,而计数器则用于实现计数功能。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方法。
实验三,存储器实验。
在实验三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原理和分类,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应用。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存储器的认识,掌握了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和数据传输原理。
实验四,指令系统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了解了指令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指令的编写和执行方法,加深了对指令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五,CPU实验。
在实验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学习了CPU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掌握了CPU的工作过程和运行原理。
实验六,总线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了解了总线的分类和各种总线的功能,掌握了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时序控制方法。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加深了对逻辑门电路、寄存器、计数器、存储器、指令系统、CPU和总线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组成原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
计算机的组成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计算机组成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能够: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调试技巧;3. 熟悉计算机系统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方法;4.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计算机硬件认识与识别2. 计算机硬件组装3. 计算机系统启动与调试4. 系统故障检测与排除5. 计算机系统维护五、实训过程1. 计算机硬件认识与识别(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显卡、电源等;(2)认识各硬件部件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参数;(3)掌握各硬件部件的识别方法。
2. 计算机硬件组装(1)准备组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2)按照主板说明书,将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部件安装在主板上;(3)连接电源、数据线、音频线等;(4)检查各硬件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3. 计算机系统启动与调试(1)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2)开机测试,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启动;(3)进入BIOS设置,调整系统参数;(4)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4. 系统故障检测与排除(1)观察系统启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信息;(2)根据错误信息,分析故障原因;(3)采取相应措施,排除系统故障。
5. 计算机系统维护(1)定期清理磁盘碎片;(2)检查系统更新,确保系统安全;(3)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4)优化系统性能,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调试技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3. 学会了系统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方法,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4. 在实训过程中,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计算机组成实训报告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系统理解和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校组织了计算机组成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调试能力。
3. 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
三、实训内容1. 计算机硬件系统认识(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CPU的组成、工作原理;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特点。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CPU实验:观察CPU的组成,学习CPU的工作原理;进行CPU的简单调试。
(2)存储器实验:观察存储器的组成,学习存储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3)输入/输出设备实验:观察输入/输出设备的组成,学习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输入/输出设备的简单调试。
3. 计算机系统组成设计(1)设计计算机系统组成方案,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进行计算机系统组成方案的仿真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1. 认真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论,为实训做好充分准备。
2. 在实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保持实验室整洁。
3.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
4. 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
5.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掌握了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调试方法。
北邮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
2. 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台介绍2. 数据通路和控制器实验3. 存储器实验4. 输入/输出实验5. 系统总线实验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台介绍实验开始前,先对实验台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实验台的功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2. 数据通路和控制器实验(1)观察数据通路和控制器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2)通过实验,验证数据通路和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数据通路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3. 存储器实验(1)观察存储器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2)通过实验,验证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存储器的设计方法。
4. 输入/输出实验(1)观察输入/输出设备,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2)通过实验,验证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设计方法。
5. 系统总线实验(1)观察系统总线结构,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2)通过实验,验证系统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系统总线的设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通路和控制器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数据通路和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数据通路由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等组成,控制器负责协调各部件的工作。
2. 存储器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存储器由存储单元、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电路等组成,存储单元负责存储数据。
3. 输入/输出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接口电路与主机相连,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4. 系统总线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系统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系统总线由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组成,负责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计算机组装报告(必备6篇)
计算机组装报告第1篇实习主题计算机实习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X月X日实习任务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实习地点:参与人员:实习内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实习报告正文计算机组装报告第2篇一、实习目的1、练习和巩固识别计算机部件的方法,并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判断计算机部件的好坏与优劣。
2、练习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安装基本方法与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仅仅能组装计算机,更能合理应用更优的方式组装计算机。
3、练习和巩固计算机软件的安装方法与步骤,使得学生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安装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方法与步骤。
4、掌握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故障处理。
能在遇到的各种硬件、软件的故障处理中,自己动手和动脑、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
5、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能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并且能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及时安全维护。
二、实习地点三、实习时间四、实习成员王娇、左佳、张艳五、实习过程20xx-6-15星期五上午星期五早上到达电脑城后,老师说明了实习要求和活动流程:A、分好小组;B、各组成员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写一个电脑的配置清单;C、体验当今流行高科技电子产品3D视觉效果以及人体机切水果游戏;D、了解计算机硬件、芯片的高级维修。
在分好小组后进行活动:计算机组装报告第3篇一、实习目的:1、练习和巩固识别计算机部件的方法,并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判断计算机部件的好坏与优劣。
2、练习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安装基本方法与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仅仅能组装计算机,更能合理和更优的方式组装计算机。
3、练习和巩固计算机软件的安装方法与步骤,使得学生掌握在真实的、实际工作中安装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方法与步骤。
4、掌握和巩固多媒体计算机故障处理。
计算机组成实践报告总结(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我们组织了一次计算机组成实践课程。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践目的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计算机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通过实践,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1. 计算机硬件认识: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2. 硬件搭建: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搭建一台简易的计算机系统,包括CPU、内存、硬盘、主板等。
3. 系统调试:对搭建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系统优化:根据实际需求,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性能。
5. 项目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项目,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四、实践过程1. 认识计算机硬件:通过查阅资料和教师讲解,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
2. 硬件搭建: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搭建一台简易的计算机系统。
首先,准备所需的硬件材料,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
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硬件连接到主板上,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3. 系统调试:在硬件搭建完成后,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调试。
首先,检查硬件连接是否牢固,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然后,通过BIOS设置,调整计算机启动顺序,使系统能够从硬盘启动。
最后,检查操作系统是否正常安装,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
4. 系统优化:根据实际需求,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
例如,调整内存分配、提高硬盘读写速度等。
5. 项目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编写程序,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五、实践成果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计算机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3.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通过实践,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机综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实验标题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围绕计算机组成原理展开,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I/O接口等。
2. 掌握计算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方式。
3.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执行过程和中断处理等。
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实验环境实验地点:学校机房实验设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EL-JY-II型)实验软件:相关实验软件六、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 CPU实验(1)实验连线:将CPU、内存、I/O接口等设备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连接。
(2)写数据:向内存写入数据,通过CPU读取数据并输出。
(3)实验结果:观察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分析CPU的工作原理。
2. 内存实验(1)实验连线:将内存与CPU、I/O接口等设备连接。
(2)往存储器写数据:向内存写入数据。
(3)从存储器读数据:从内存读取数据,观察数据是否正确。
(4)实验结果:分析内存的工作原理,验证内存读写功能。
3. I/O接口实验(1)实验连线:将I/O接口与CPU、内存等设备连接。
(2)实验步骤:通过I/O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3)实验结果:观察数据是否正确传输,分析I/O接口的工作原理。
4. 中断实验(1)实验连线:将中断设备与CPU、内存等设备连接。
(2)实验步骤:模拟中断发生,观察CPU如何响应中断。
(3)实验结果:分析中断处理过程,理解中断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七、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了CPU、内存、I/O接口等设备的工作方式。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连线、数据传输和中断处理等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硬件各部分之间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组成原理综合实验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硬件实验平台、数字逻辑实验箱、示波器、万用表等。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运算器,能够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输出。
2、控制器实验构建一个基本的控制器,实现指令的读取、译码和执行过程。
了解控制器如何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包括主存和缓存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掌握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以及如何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4、输入输出系统实验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方式,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1)确定运算器的功能和架构,选择合适的逻辑器件。
(2)连接电路,实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的逻辑。
(3)编写测试程序,输入不同的数据进行运算,并观察结果。
2、控制器实验步骤(1)分析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和指令格式。
(2)设计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实现指令的译码和控制信号的生成。
(3)编写测试程序,验证控制器的功能。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1)连接存储单元,设置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2)编写读写程序,对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观察数据的存储和读取情况。
(3)通过改变缓存策略,观察对存储系统性能的影响。
4、输入输出系统实验步骤(1)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显示器等。
(2)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3)测试输入输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1、运算器实验结果通过测试程序的运行,运算器能够准确地完成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结果符合预期。
2、控制器实验结果控制器能够正确地译码指令,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使计算机各个部件按照指令的要求协同工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精品9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学院计算机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年月日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监控命令的用法;●学习和了解TEC-XP+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学习简单的TEC-XP+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2实验设备及器材●工作良好的PC机;●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
3实验说明和原理实验原理在于汇编语言能够直接控制底层硬件的状态,通过简单的汇编指令查看、显示、修改寄存器、存储器等硬件内容。
实验箱正如一集成的开发板,而我们正是通过基础的汇编语言对开发板进行使用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汇编语言的知识,还需要结合数字逻辑中所学的关于存储器、触发器等基本器件的原理,通过串口通讯,实现程序的烧录,实验箱与PC端的通讯。
4实验内容1)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PCEC;2)学习使用WINDOWS界面的串口通讯软件;3)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内容;4)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5实验步骤1)准备一台串口工作良好的PC机器;2)将TEC-XP+放在实验台上,打开实验箱的盖子,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3)将黑色的电源线一段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端插在TEC-XP+实验箱的电源插座里;4)取出通讯线,将通讯线的9芯插头接在TEC-XP+实验箱上的串口"COM1"或"COM2"上,另一端接到PC机的串口上;5)将TEC-XP+实验系统左下方的六个黑色的控制机器运行状态的开关置于正确的位置,再找个实验中开关应置为00110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联机、16位、MACH),6)控制开关的功能在开关上、下方有标识;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他实验相同;7)打开电源,船型开关盒5V电源指示灯亮;8)在PC机上运行PCEC16.EXE文件,根据连接的PC机的串口设置所用PC机的串口为"1"或"2",其他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8)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6实验截图及思考题【例3】计算1到10的累加和。
计算机组成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践报告将围绕计算机组成实验展开,对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2. 掌握计算机组成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深化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功能;2. CPU结构及指令系统;3. 存储器组织及扩展;4. 输入/输出系统及接口技术;5. 总线及接口技术。
四、实验过程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实验内容: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并了解其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实验箱,了解实验箱的组成及功能;②观察实验箱中的各硬件设备,了解其外观、接口及功能;③对照实验指导书,逐一了解各硬件设备的功能。
2. CPU结构及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CPU结构及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了解CPU的基本结构,掌握指令系统的基本知识。
(3)实验步骤:①观察实验箱中的CPU,了解其外观、接口及功能;②对照实验指导书,了解CPU的基本结构,如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等;③学习指令系统,掌握指令格式、寻址方式等。
3. 存储器组织及扩展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存储器组织及扩展。
(2)实验内容:掌握存储器的基本知识,包括存储器组织、扩展方式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实验箱中的存储器,了解其外观、接口及功能;②对照实验指导书,了解存储器的组织结构,如RAM、ROM等;③学习存储器扩展方式,如增加内存容量、使用虚拟内存等。
计算机全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计算机基础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等。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4.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基本操作。
5. 学习网络的基本知识,了解互联网的组成和功能。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机:打开电源开关,等待计算机启动完成。
(2)关机:在Windows系统中,点击“开始”菜单,选择“关机”选项,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如点击、拖拽、复制、粘贴等。
2. 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功能(1)计算机硬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声卡、网卡等。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
(3)计算机功能:信息处理、数据处理、多媒体处理、网络通信等。
3.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1)桌面操作:熟悉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等元素。
(2)文件管理: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3)系统设置:了解系统设置的基本操作,如屏幕分辨率、声音、网络等。
4. 文字处理软件(Word)基本操作(1)新建文档:点击“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中的“Microsoft Office Word”选项,新建一个文档。
(2)文字输入:使用键盘输入文字,可以使用“Ctrl+C”和“Ctrl+V”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
(3)格式设置: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段落等格式。
(4)表格制作:插入表格,编辑表格内容。
(5)图片插入: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
5. 网络基本知识(1)互联网组成:网络硬件、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等。
(2)网络功能: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通信协作等。
(3)网络通信:了解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三、实验步骤1. 开机、关机操作2. 鼠标和键盘操作练习3.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练习4. Word文字处理软件操作练习5. 网络基本知识学习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开机、关机操作: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操作。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3篇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报告第一篇:计算机体系结构概述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的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优化计算机的性能,提升计算机的能力。
计算机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
其中,指令集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它们是应用程序的编程接口;而微体系结构是指通过硬件实现指令集合中的指令,在底层支持指令集合的操作。
指令集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指令集体系结构会影响微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
目前,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单处理器体系结构、多处理器体系结构和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
其中,单处理器体系结构是指所有的指令和数据都存放在同一台计算机中,这种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但是主频存在瓶颈,无法很好地发掘多核的性能优势;多处理器体系结构是指多个计算机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负载均衡和任务协作,但是存在通信延迟和数据一致性问题;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则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多个计算机连接成一个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计算资源,但是通信成本和数据安全问题需要考虑。
总之,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优化计算机性能,提升计算机能力。
第二篇: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计算机指令集体系结构,简称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是指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合。
ISA是计算机指令的编程接口,定义了一组指令和地址模式,以及寄存器和内存的组织方式,它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协同工作的关键接口之一。
ISA可以分为两类:精简指令集体系结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和复杂指令集体系结构(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设计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使用门电路,我们可以实现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运算。
我们首先学习了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和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使用逻辑门电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加法器电路,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加法器电路能够正确地进行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二:数字逻辑电路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实现。
通过使用多路选择器、触发器等数字逻辑元件,我们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功能。
我们首先学习了多路选择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4位二进制加法器电路,并通过数字逻辑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4位二进制加法器能够正确地进行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实验三:存储器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设计和实现。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学习了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8位存储器电路,并通过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8位存储器能够正确地存储和读取数据。
实验四: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我们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并通过实验板进行了搭建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能够正确地进行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组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熟悉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流程和数据的传输方式。
3、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4、培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硬件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以及相关的实验软件和工具。
三、实验内容1、运算器实验进行了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操作。
观察运算结果在寄存器中的存储和变化情况。
2、控制器实验模拟了指令的取指、译码和执行过程。
分析不同指令对计算机状态的影响。
3、存储系统实验研究了内存的读写操作和地址映射方式。
考察了缓存的工作原理和命中率的计算。
4、总线实验观察数据在总线上的传输过程和时序。
分析总线竞争和仲裁的机制。
四、实验步骤1、运算器实验步骤连接实验设备,将运算器模块与计算机主机相连。
打开实验软件,设置运算类型和操作数。
启动运算,通过逻辑分析仪观察运算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记录运算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2、控制器实验步骤连接控制器模块到计算机。
输入指令序列,使用示波器监测控制信号的产生和变化。
分析指令执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转换。
3、存储系统实验步骤搭建存储系统实验电路。
进行内存读写操作,改变地址和数据,观察存储单元的内容变化。
分析缓存的替换策略和命中率的影响因素。
4、总线实验步骤连接总线模块,配置总线参数。
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观察总线的仲裁过程。
测量数据传输的时序和带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算器实验结果加法、减法等运算结果准确,符合预期。
逻辑运算的结果也正确无误。
观察到在运算过程中,寄存器的值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更新。
分析:运算器的功能正常,能够准确执行各种运算操作,其内部的电路和逻辑设计合理。
2、控制器实验结果指令能够正确取指、译码和执行,控制信号的产生和时序符合指令的要求。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计算机各主要部件(如CPU、存储器、总线等)的工作原理。
3. 熟悉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基本知识。
4. 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1. 实验平台: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2. 实验软件: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软件3. 实验设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三、实验内容1. CPU数据通路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CPU的数据通路结构,掌握各逻辑部件的功能及数据流动方向。
(2)实验步骤:1. 组装CPU数据通路,包括ALU、程序计数器PC、主存M、主存数据寄存器MDR、主存地址寄存器MAR、指令寄存器IR、通用寄存器R0-R3、暂存器C和D等。
2. 指示数据流动方向,确保各部件正确连接。
3. 验证数据通路功能,观察数据流动过程。
(3)实验结果:成功组装CPU数据通路,实现数据正确流动。
2. 指令周期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典型指令的指令周期,了解指令执行过程。
(2)实验步骤:1. 画出“MOV R0, R1”、“LAD R1, (R2)”、“ADD R1, R2”、“STO R2,(R3)”等指令的指令周期方框图。
2. 分析指令执行过程,理解各阶段功能。
(3)实验结果:成功画出指令周期方框图,并理解指令执行过程。
3. 硬布线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区别。
(2)实验步骤:1. 比较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分析两种控制器的优缺点。
(3)实验结果:理解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区别。
4. 流水线CPU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流水线CPU的工作原理,分析流水线各过程段。
(2)实验步骤:1. 分析指令流水线的取值、译码、执行、访存、写回寄存器五个过程段。
2. 画出流水处理的时空图,计算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和加速比。
(3)实验结果:成功分析指令流水线各过程段,并计算流水线性能指标。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 掌握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3. 熟悉计算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机制;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认识实验;2.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实验;3. 存储器实验;4. 运算器实验;5. 输入/输出设备实验;6. 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
四、实验步骤及原理:1. 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认识实验(1)实验步骤:a. 观察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b. 分析各个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c. 拆卸主机,观察内部硬件设备;d. 分析内部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2)实验原理: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以及内部各个功能模块,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各个硬件设备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连接,实现数据传输、指令执行、信息处理等功能。
2.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实验(1)实验步骤:a. 使用示波器观察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上的信号;b. 分析信号的变化规律,判断信号类型;c. 实现信号传输,观察传输效果。
(2)实验原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传输通道。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实验中,通过示波器观察总线信号,分析信号变化规律,判断信号类型,实现信号传输。
3. 存储器实验(1)实验步骤:a. 使用存储器芯片,搭建存储器模块;b. 编写程序,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c. 观察读写结果,分析存储器工作原理。
(2)实验原理: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设备。
实验中,通过搭建存储器模块,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观察读写结果,分析存储器工作原理。
4. 运算器实验(1)实验步骤:a. 使用运算器芯片,搭建运算器模块;b. 编写程序,对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 观察运算结果,分析运算器工作原理。
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各模块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2. 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与功能3. 存储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4. 输入/输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5. 总线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观察计算机硬件系统,了解各模块的名称和功能。
(2)分析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
2. 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与功能(1)观察CPU模块,了解其内部结构。
(2)分析CPU的各个部件,如寄存器、控制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等的功能。
(3)理解CPU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的获取、译码、执行和存储等过程。
3. 存储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观察存储器模块,了解其内部结构。
(2)分析存储器的基本单元,如RAM、ROM等的功能和特点。
(3)理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地址译码、数据读/写等过程。
4. 输入/输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观察输入/输出模块,了解其内部结构。
(2)分析输入/输出设备的类型和功能,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3)理解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传输、控制信号等过程。
5. 总线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观察总线模块,了解其内部结构。
(2)分析总线的类型和功能,如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3)理解总线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传输、同步信号等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实验结果显示,计算机硬件系统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等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计算机的运行。
2. 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与功能实验结果显示,CPU由寄存器、控制器和ALU等部件组成,负责指令的获取、译码、执行和存储等过程。
3. 存储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实验结果显示,存储器由RAM、ROM等基本单元组成,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电脑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掌握电脑各部件的安装和连接方法。
3. 熟悉电脑组装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器材1. 电脑主机箱2. CPU3. 主板4. 内存条5. 硬盘6. 光驱7. 显卡8. 电源9. 机箱电源线10. 数据线11. 键盘12. 鼠标13. 显示器14. 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三、实验步骤1. 组装主机箱(1)打开主机箱,取出主板、CPU、内存条、硬盘、光驱、显卡等部件。
(2)将主板固定在主机箱内,确保主板与机箱之间的距离合适。
(3)安装CPU,将CPU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并固定好。
(4)安装内存条,将内存条插入主板上的内存插槽,并固定好。
(5)安装硬盘和光驱,将硬盘和光驱插入主机箱内的相应插槽,并固定好。
(6)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并固定好。
2. 连接电源和线缆(1)将机箱电源线插入主板上的电源接口。
(2)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源,确保电源已经打开。
(3)将数据线连接到硬盘和光驱。
(4)将显卡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源。
3. 连接外部设备(1)将键盘、鼠标和显示器连接到主机箱。
(2)将显示器连接到显卡。
4. 组装电源(1)将电源安装在主机箱内,确保电源的散热孔朝外。
(2)将电源线连接到各部件。
5. 组装显示器(1)将显示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2)将显示器连接到显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组装,一台电脑的基本组成部件已经安装完毕,包括CPU、主板、内存条、硬盘、光驱、显卡、电源、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2. 实验分析(1)组装电脑需要熟悉各部件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电脑的稳定运行。
(2)在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源的连接顺序,以免造成电源损坏。
(3)组装电脑时,应保持主机箱内的散热良好,避免因过热导致电脑故障。
(4)组装完成后,应对电脑进行测试,确保各部件正常运行。
五、实验总结本次电脑组成实验使我对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年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任课教师:开课时间: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题目:基本运算器实验实验日期: 2010 年 11 月 7 日专业:计算机年级:班级: 姓名: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二..实验内容:主要内容:该试验旨在了解运算器内部运算过程及组成结构,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运算。
该实验通过一片CPLD来实现运算器部件的功能,在接好的实验电路上,用CMA软件将数据加载加入内存,最终实现通过设置CON单元的S3、S2、S1、S0以及时序T1、T2、T3、T4的不同值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表现在:用S3、S2、S1、S0的不同值并配合CN的值来实现将寄存器A、寄存器B中的两个数进行逻辑运算、移位运算、算术运算,并且加上时间脉冲的加入,并且能够准确的实现值的输出。
结果体现在:用FC灯亮表示有进位,FZ灯亮表示零标志,D7…D0灯显示通过运算后得出来的值。
三.实验原理图:图一(运算器原理图)四.实验数据与分析:0000:功能是F=A(直通),因为A=65,所以F=65,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001: 功能是F=B (直通),因为A=A7,所以F=A7,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010: 功能是F=AB,也就是A与B的逻辑与,所以F=25, 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011:功能是F=A+B,也就是A与B的逻辑或,所以F=E7, 且没有进位,标志位也没有变化,所以FC=0,FZ=0. 0100: 功能是F=/A,0101:功能是F=A不带进位循环右移B(取低三位)位。
0110:功能是当CN=0时,F=A逻辑右移一位;当CN=1时,F=A带进位逻辑右移一位。
0111:功能是当CN=0时,F=A逻辑左移一位;当CN=1时,F=A带进位逻辑左移一位。
1000:功能是置FC=CN.1001: 功能是F=A加B1010: 功能是F=A加B加FC1011: 功能是F=A减B1100: 功能是F=A减11101:功能是F=A加11110:保留1111:保留试验数据如下表:运算类型 A B S3 S2 S1 S0 CN 功能逻辑运算65 A7 0000 X F= 65 FC= 0 FZ= 0 0001 X F= A7 FC= 0 FZ= 0 0010 X F= 25 FC= 0 FZ= 0 0110 X F= E7 FC= 0 FZ= 0 0100 X F= 9A FC= 0 FZ= 0移位运算65 A7 0101 X F= CA FC= 0 FZ= 0 0110 0 F= 32 FC= 0 FZ= 01 F= B2 FC= 1 FZ= 0 0111 0 F= CA FC= 0 FZ= 01 F= CA FC= 0 FZ= 0算术运算65 A71000 X F= 65 FC= 0 FZ= 01001 X F= 0C FC= 1 FZ= 0 05 A7 1010(FC=0) X F= 0D FC= 1 FZ= 065 A71010(FC=1) X F= 0D FC= 1 FZ= 01011 X F= BE FC= 1 FZ= 01100 X F= 64 FC= 0 FZ= 01101 X F= 66 FC= 0 FZ= 0试验数据分析:分别输入数据A、B的值为65、A7,然后根据S3、S2、S1、S0输入的运算规则,将运算后的结果放入F中,并分析进位控制器和零标志的值是否正确。
当S3、S2、S1、S0的值为0000时,表示F与A直通(F=A),则F=65,无进位,无零标志,则可说明第一个数据正确。
依次检查其后的每一个数据的正确性,可发现,试验结果完全与运算结果一致,则说明试验正确。
指导老师签名: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超前进位加法器设计实验实验日期: 2010 年11月7日专业:计算机一.实验目的:1.掌握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2.熟悉CPLD应用设计及EDA软件的使用二..实验内容:根据加法器的逻辑原理使用QuartusII软件编辑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编译,将POF文件下载到EPM 1270中去,以CON单元中的SD17……SD10八个二进制开关为被加数A,SD07……SD00八个二进制开关为加数B,K7用来模拟来自低位的进位信号,相加结果在CPLD单元的L7……L0八个LED灯显示,相加后向高位的进位用CPLD单元的L8灯显示。
给A和B置不同的数,观察相加的结果。
三.实验原理图:模块A 原理图模块B 原理图四.实验数据与分析:试验数据如下:A B L8 K7 L7L6L5L4L3L2L1L000101001 01100110 0 0 1000111100000110 10110001 0 0 1011011100111010 00101001 0 1 0110001111001010 01110000 1 0 0011101010111110 11011011 1 1 1001100111001011 01110000 1 0 0011101110011110 11011011 1 1 01111001试验数据分析:用SD17……SD10表示A,用SD07……SD00表示B,L8表示向高位进位,K7表示来自低位进位,L 7L6L5L4L3L2L1L0表示运算后的结果。
比如:加数A:11001000与被加数B:10001110相加,因为低位为0,所以最低位加0。
因为得到高位的进位为1,因此表示进位用的CPLD单元的L8灯会亮。
因为得到的结果为01010110,所以CPLD单元的L1, L2,L4,L6会亮。
指导老师签名: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实验题目: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实验日期: 2010 年11月 12 日专业:计算机年级:一.实验目的: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二..实验内容:1、给存储器的00H、01H、02H、03H地址单元中分别写入数据11H、12H、13H、14H、15H。
2、依次读出存储器第00H、01H、02H、03H、04号单元中的内容,观察上述各单元中的内容是否与前面写入一致。
3、如果实验箱和PC联机操作,则再通过软件中的数据通路图来4、借助数据通路图,分析并观察实验结果。
三.实验原理图:存储器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数据与分析:实验所用的静态存储器由一片 6116(2K×8bit)构成(位于MEM 单元)。
6116 有三个控制线:CS(片选线)、OE(读线)、WE(写线),当片选有效(CS=0)时,OE=0时进行读操作,WE=0时进行写操作,本实验将 CS常接地。
由于存储器(MEM)最终是要挂接到 CPU上,所以其还需要一个读写控制逻辑,使得 CPU能控制 MEM 的读写,由于 T3的参与,可以保证 MEM的写脉宽与 T3 一致,T3由时序单元的 TS3 给出。
IOM用来选择是对 I/O还是对 MEM 进行读写操作,RD=1 时为读,WR=1时为写。
存储器数据线接至数据总线,数据总线上接有 8 个 LED 灯显示 D7…D0的内容。
地址线接至地址总线,地址总线上接有 8 个 LED灯显示 A7…A0 的内容,地址由地址存器(74LS273,位于 PC&AR 单元)给出。
数据开关(位于 IN 单元)经一个三态门(74LS245)连至数据总线,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
地址寄存器为 8 位,接入 6116 的地址A7…A0,6116 的高三位地址 A10…A8 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 256 字节。
试验数据如下表:将数据写入相应的地址单元:表一行为D7~D0 LDAR IOR WR RD IOM将00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00 1 0 0 0 X将11H 写入00H地址单元00010001 0 0 1 0 0将01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01 1 0 0 0 X将12H 写入01H地址单元00010010 0 0 1 0 0将02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10 1 0 0 0 X将13H 写入02H地址单元00010011 0 0 1 0 0将03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11 1 0 0 0 X将14H 写入03H地址单元00010100 0 0 1 0 0将相应地址单元的内容读出来:表二行为D7~D0 LDAR IOR WR RD IOM将00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00 1 0 0 0 X将00H地址单元数据读出来00000000 0 1 0 1 0将01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01 1 0 0 0 X将01H地址单元数据读出来00000001 0 1 0 1 0将02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10 1 0 0 0 X将02H地址单元数据读出来00000010 0 1 0 1 0将03H地址写入地址单元00000011 1 0 0 0 X将03H地址单元数据读出来00000011 0 1 0 1 0试验数据分析:第一个表格中是将数据输入到地址中去,第二个表格是将地址中的数据读出来。
表格一的前两行表示的是将数据 00010001H送入00000000H地址内存中,其下依次类推。
而表格二中的前两行是将地址为00000000H的内存中的数据00010001H 读出来,其下依次类推。
指导老师签名: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实验数据报告单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实验题目:Cache控制器设计实验实验日期: 2010 年 11 月 12 日专业:计算机一.实验目的:1.掌握Cache控制器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2.熟悉CPLD应用设计及EDA软件的使用二..实验内容:主要内容:本实验采用直接映象的地址变换方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射到相对应的Catch的特定块中,映象关系表示为 b=B mod Cb,其中b为Catch块号,B为主存的块号,Cb是Cache的块容量。
在接好的实验电路上,并通过EDA软件将生成的POF文件下载到EPM1270中后,实现通过设置CON单元的SD17……SD10以及K7的进位信号的不同值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表现在:用CON单元的SD17……SD10表示CPU访问主存地址,用K7模拟低位的进位信号,通过设置这两个地方不同值来实现Catch控制器的功能,并且能够在CPLD单元输出想对应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