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事故调查报告
坍塌事故调查报告
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坍塌事故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发生在某高层建筑工地的坍塌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我们将从事故发生的背景、调查过程、事故原因及相关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
通过对这一坍塌事故的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其根本原因,以便更好地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 背景该事故发生在某城市正在兴建的高层建筑工地上。
据初步了解,该工地是一座地标性建筑的项目,由一家知名建筑公司承建,工地施工期约为两年。
事故发生时,工地上大约有200名工人正在进行施工作业。
根据事故现场的照片和视频资料,该建筑的一部分突然发生了坍塌,致使数名工人下落不明。
3. 调查过程针对这起坍塌事故,我们组织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建筑专家和安全专家组成的调查团队。
我们首先对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在调查过程中还进行了多次与工地负责人和工人们的交流。
通过勘察和交流,我们了解到以下重要信息:- 工地的基础施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基础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规范等;- 工地负责人未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出现了多处偏差;- 工地管理混乱,存在督查不严和监控不力等问题。
4. 事故原因在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该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4.1 基础施工问题基础是一座建筑的重要支撑部分,施工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在该工地的基础施工中存在质量不达标、工艺不规范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
4.2 设计与施工偏差我们调查发现,工地负责人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导致实际施工中出现了多处偏差。
这些偏差导致了结构的不稳定,使得其承重能力下降。
4.3 工地管理问题工地的管理混乱也是导致坍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工地存在督查不严和监控不力等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
5. 建议与改进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得出了以下建议,以帮助预防类似的坍塌事故再次发生:- 加强工地管理:建立健全的工地管理制度,加强督查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工艺和安全方面的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桩基础常见质量事故与分析报告
桩基础常见质量事故及分析1沈志明 2吴慧明1 慈溪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2 浙江开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摘要:基桩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隐蔽工程,但桩基工程质量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如工程勘察、基桩设计、环境变化、施工质量等,尤其施工质量最难控制,对桩基工程质量影响最大,所以熟悉桩基础施工中常见质量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原因,并了解常见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控制桩基工程质量,保证整体工程的安全。
一、桩基础事故定义及桩基础事故原因桩基础事故是指由于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桩基工程完成后其他环境变异原因,造成桩基础受损或破坏现象。
由桩基础事故定义可看出桩基础事故主要原因有:1.工程勘察质量问题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桩基建议设计参数不准确,尤其是土层划分错误、持力层选取错误、侧阻端阻取值不当,均会给设计带来误导,产生严重后果。
2.桩基础设计质量问题主要有桩基础选型不当、设计参数选取不当等问题。
不熟悉工程勘察资料、不了解施工工艺,主观臆断选择桩型,会导致桩基础施工困难,并产生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参数指标选取错误,结果造成成桩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或造成很大的浪费。
3.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一般是桩基础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桩基础施工质量事故原因很多,人员素质、材料质量、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质量检验方法等各方面出现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施工质量事故。
4.基桩检测存在问题基桩检测理论不完善、检测人员素质差、检测方法选用不合适、检测工作不规范等,均有可能对基桩完整性普查、基桩承载力确定,给出错误结论与评价。
5.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软土地区,一旦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发生基坑开挖、地面大面积堆载、重型机械行进、相邻工程挤土桩施工等环境条件变化,均有可能造成基桩严重的桩身质量问题,而且常常造成的是大范围的基桩质量事故。
二、几种主要桩型常见施工质量事故分析1.打入式预制桩①桩身本身质量问题。
坍塌事故调查报告
坍塌事故调查报告[标题][正文]一、事件背景在XX年XX月XX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建筑坍塌事故。
该建筑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区,有十几层楼高,用作办公场所。
当事故发生时,大约有100名员工在建筑内工作。
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严重影响了周边区域的正常生活。
二、事故概述在事故发生前,该建筑曾经多次出现安全隐患。
据了解,建筑物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结构上。
相关调查表明,建筑结构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建筑物在长期使用后出现了明显的老化和病变。
此外,建筑物的基础工程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基础的不稳定导致了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失去了坚固的支撑。
在事故当天,据目击者描述,先是听到了一声巨响,随后整个建筑物像倒塌的骨牌一样迅速坍塌。
这个坍塌过程非常迅猛,没有给在场的员工逃生的机会。
当地的消防队伍和抢险队伍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但因为建筑物坍塌过于严重,救援过程十分困难。
三、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分析,本次事故的原因如下:1.建筑结构质量问题:建筑物的结构出现明显的老化和病变,结构已经严重削弱,无法承受额外的荷载。
这使得整个建筑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迅速失稳并坍塌。
2.基础工程问题: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存在明显的问题,基础不稳定导致了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缺乏坚实的支撑。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问题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了建筑物的坍塌。
3.疏于维护和检查:相关建筑物维护和检查工作存在明显的疏忽。
建筑方在建筑物老化和结构问题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四、教训与建议针对以上事故原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训与建议:1.建筑质量保障:加强对建筑质量的把控和监督,确保建筑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定期进行建筑物的结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问题。
2.基础工程检查与维护: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支撑,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加强对建筑基础的监督,及时发现和修复基础问题,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安全事故报告
建筑安全事故报告一、基本情况事故发生地点:XXX建筑工地事故发生时间:XXXX年XX月XX日事故发生经过:XX时XX分,工地内一高空作业人员突然从建筑物上坠落。
事故后果:高空作业人员受重伤送医治疗。
二、详细情况分析1.工地安全管理情况该工地事故前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不足:1.1缺乏安全培训:高空作业是工地常见的作业方式,但工人缺乏高空作业的必要培训和操作技能,不了解高空作业的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1.2缺乏监管人员:工地现场没有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对高空作业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不到位。
1.3安全设施缺失:缺乏完善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安全带等。
2.高空作业操作情况2.1操作规范不符:事故发生时,高空作业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安全绳等防护用具。
2.2单一作业方式:高空作业使用的是单人升降机,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监督管理情况3.1监督不到位:工地管理部门未进行定期检查,对高空作业过程的监管不到位。
3.2管理责任不明确:工地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之间在安全管理责任的划分上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
三、事故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1.1高空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高空作业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安全装备,没有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1.2管理不严:管理部门对高空作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未进行定期检查,工地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2.技术因素2.1安全设施不完善:工地缺乏防护网、安全带等相关安全设施,无法有效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
2.2高空作业方式单一:采用单人升降机进行高空作业,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救援措施。
四、事故处理及防范措施针对以上事故原因,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对所有工地作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安全设施:增加工地内的防护网、安全带等安全设施,确保工人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
3.强化管理责任:明确工地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
塔吊事故调查报告
塔吊事故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塔吊事故调查报告摘要:在建筑工地中,塔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塔吊事故时有发生,对建筑工人和公众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针对一次塔吊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事故概况在某建筑工地,一个塔吊在运输过程中倒塌,造成了三名工人受伤。
据调查,该塔吊是由一个专业施工队负责的,他们已经将塔吊装好并在运输过程中,当塔吊接近工地时,一侧的基础突然倒塌,导致整个塔吊倒了下来。
二、事故原因1. 基础设计不合理据检查,在事故当地,地基的土质较差,因此,塔吊基础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然而,在该工地,施工队采用的基础设计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土壤的承载能力,导致了基础部分的倒塌。
2. 塔吊运输方案不完善在塔吊运输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计划,把塔吊和基础分开运输,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事故的风险。
然而,在该工地,施工方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方式,他们试图把整个塔吊一起运输到工地,这显然是一个很高的风险。
3.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塔吊是一种复杂的设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然而,在该工地,据调查,施工方没有雇用专业人员,而是选择了一些普通工人进行安装和维护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塔吊的安全性。
三、建议和措施1. 完善基础设计在塔吊的基础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基的土壤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基础方案。
在实施基础工程时,还应加强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合理可行。
2. 运输方式优化为了减少事故风险,应该制定专门的运输方案,把塔吊和基础分开运输,降低整个设备的重心,减少倾斜的可能性。
此外,在选择运输路线时,也应该考虑行车的难度和车辆的承载能力。
3. 加强安全培训为了保证塔吊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施工方应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为工人提供全面的塔吊知识,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和维修技能,提高塔吊的安全性。
结论:塔吊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工人的伤害,还会影响整个建筑工地的安全。
工程事故调查报告
工程事故调查报告工程事故调查报告120-年-月-日中午12:00时,-项目部民工宿舍(二区),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两幢二层的活动板房全部被烧毁,所有工人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现将火灾事故具体情况向公司呈报如下:一、事故发生经过:20-年-月=日中午12:00时左右在二区民工宿舍第二幢板房二楼走廊的工人(37座外架班)发现对面203房电线冒浓烟,班长马上跑下楼拉电闸,同时打电话通知项目部。
此时203、202房电线已喷出火球,板房上部迅速燃烧起来。
项目管理人员及保安员接到呼叫后,马上奔赴现场进行抢救,同时拔119求救。
由于水源不足,加上风力较大,没多久第二幢板房也烧起来了。
几分钟后消防队赶到,并立即投入抢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
二、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此次火灾事故中,由于管理人员及时赶到,并迅速撤离所有人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注:只有一人从二楼窗口跳下,腿部骨折,伤势不是很严重)。
事故中有两幢活动板房(一幢3K__9K、一幢3K__15K)被烧掉,还有部分工人的衣物、工具及生活用品;部分工人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摩托车(一辆)等也被烧掉,约计经济损失三十多万。
三、事故原因:初步确定为用电量过大电线起火,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四、事故处理:1、受灾工人均已转移到项目部内的生活区安置,住宿、吃饭等生活问题已解决。
并且已按公司规定每人暂时发放500元生活费,给工人购买衣物及生活用品,最终处理方案正在商议中。
2、火灾现场屋架已用机械拆除,并且安排了人员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3、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已及时向甲方、监理,以及我公司电话报告了事故发生的大体情况。
在抢救过程中甲方、监理都到现场参与指挥,事后我公司领导也到现场了解情况,并主持召开现场会,商议了人员安置及赔偿问题。
五、事故总结:1、增强安全管理是保证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2、由于第二生活区离饭堂较远,工人吃饭不方便,以至在宿舍煮饭人员较多,用电量过大,导致电线起火发生火灾。
基础塌方事件报告
基础塌方事件报告事件概述基础塌方是一种土壤坡体在承受外力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土壤失稳而发生崩塌的现象。
此报告旨在分析与记录最近发生的一起基础塌方事件,包括事件背景、原因分析、影响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事件背景事件发生在XX地区的一处建筑工地,工地位于山区,施工过程中涉及挖掘和土方作业。
这是一处基础施工项目,施工范围包括基础开挖、土方填筑和地基处理等。
事件经过施工工地在一周前进行了基础开挖,并在土方挖掘后开始进行填土与地基处理工作。
然而,在填土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一起基础塌方事件。
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土方填筑作业。
塌方现场发生地点为施工现场的一处边坡。
当时,工地内的工人听到了巨大的噪音和震动,随后迅速赶往现场,发现边坡发生了部分崩塌,导致工地的一部分遭受损坏。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的工作立即停止,并进行了紧急疏散和安全评估。
事件原因分析根据初步调查和现场勘查,确定了基础塌方事件的多个潜在原因:1.地质条件: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土质较松散,坡体稳定性较差,由于施工导致的挖掘和填土活动进一步削弱了坡体稳定性。
2.挖掘作业不当:由于缺乏细致和全面的现场勘察和工程设计,挖掘工作没有考虑到本地的地质条件和坡体稳定性,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3.水文因素:施工现场附近存在大量地下水和雨水,地下水的压力和水文因素可能导致了边坡的失稳。
4.施工工艺:在填土作业过程中,填土方式不当或填土过程中存在错误可能导致坡体失稳。
影响及应对措施基础塌方事件的发生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1.人员伤亡:幸运的是,在塌方事件中未造成人员伤亡。
及时的疏散措施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2.工程延误:塌方事件导致了工地部分损坏,施工工作停止,进而导致了工程的延误。
为了应对基础塌方事件,以下措施将被采取:1.安全评估与监测: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监测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与稳定。
2.重新设计与施工方案:基于现场勘察和潜在风险的分析,重新评估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事故调查报告15篇
事故调查报告15篇事故调查报告1一、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时间:xxx1、事故地点:xxx2、事故类别:xxx3、事故原因:xxx7、事故严重级别:轻伤二、事故详细经过xxx三、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崔x x、王x x违章将竹梯立在易失稳的金属支架上,王x x登高作业不系安全带,冒险作业,在维修滑道时用力较大,导致金属支加侧倾,垮架,王x x从高处坠落,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1、x x有限公司结构工场,对这类危险性较大的高空作业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而且在这次维修作业时本应使用高空作业车或搭建脚手支架,为图省事未使用使用作业车或搭建脚手支架,作业票也没有注明安全事项,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尚未贯彻实施,没有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二。
3、班组管理混乱。
该维修班未设班长,没有明确负责人,职责不清,责任不明,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三。
4、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知,冒险蛮干,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之四。
四、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1、x x x,x x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此起事故的发生负主要领导责任,建议对其给予x万元罚款。
2、x x x,x x有限公司经理,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此起事故的发生负重要领导责任,建议对其给予x万元罚款。
3、x x x,x x有限公司结构工场场长,未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议对其给予x仟元罚款。
4、x x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混乱,职工缺乏安全教育,导致此起事故发生,建议对x x有限公司给予x万元罚款。
5、其他有关责任人,由企业按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另行处理。
五、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1、x x有限公司,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配备满足安全工作需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夯实安全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工地各种事故报告范文
工地各种事故报告范文
尊敬的领导:
根据我工地现场工作情况和事故发生原因,特向您汇报最近发生的几起事故情况。
1. 塔吊翻倒事故:在上周五,由于塔吊操作不当,风力过大导致塔吊翻倒,造成一名工人受伤。
经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伤者及时送医,已经做了相应的救治和赔偿,目前伤者已脱离生命危险。
2. 高空坠落事故:本月初,在高空作业期间,一名工人操作不慎失足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立即派遣急救人员进行抢救和送医,目前伤者生命体征稳定,正在接受治疗。
3. 施工安全措施不完善事故:近期,由于现场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人不慎触电,造成一名工人电击身亡。
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确保相关责任人员受到惩罚。
以上情况属实,特向您汇报,请领导和各位同仁对我工地施工安全重视起来,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感谢您的关注和指导。
此致
敬礼
XXX施工单位
XXX日期。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调查报告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调查报告篇一: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参考格式工程建设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参考格式Χ年Χ月Χ日,***县**建筑公司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因***造成*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县人民政府于*月*日成立了由县安监局牵头,县纪委、监察局、检察院、总工会和建设局派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经过****年*月*日上(下)午**时,**公司在……,造成***重伤,***(姓名),男(女),**岁,***市***镇人,职业,起重工)在送往医院抢救的路途中死亡。
二、***公司概况***公司是****年**月在***注册的一家**企业,注册资金***万元,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现有职工30人,办公地点在**县城关镇,法人代表***,总经理***。
三、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1、应急救援。
事故发生后,***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对失踪人员进行全力搜救。
县领导***、***等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救援。
经过**小时艰苦作业,于*月*日**时发现失踪人员***,搜救工作结束。
2、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后,副县长***主持召开了由公安、安监、法院、劳动、建设、工商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事故处理协调会,通过多方做工作,遇难人员家属情绪稳定,对事故善后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和接受,整个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平稳有序。
3、及时报告情况。
事故发生后,公司按规定及时上报,并在搜救期间多次向县安监局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搜救进展情况,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及时指示。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经现场察看,询问相关人员,查阅有关记录,调查组综合分析认为:1、事故的直接原因……。
2、事故的间接原因……。
五、事故的性质经调查组认真调查及综合分析认定,“***”事故是违规指挥、违规操作、管理不善造成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六、事故责任划分1、事故主体责任单位——***建筑公司。
地基渗流事故分析报告
地基渗流事故分析报告一、背景概述地基渗流是指水分从地面或地下渗透到地基土壤中,导致地基土壤失去稳定性并引发地基沉降、滑动或崩塌等问题的现象。
地基渗流事故在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被广泛遇到,对工程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严重的威胁。
本报告基于对某地基渗流事故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旨在总结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二、事故描述该地基渗流事故发生在某高层住宅小区建设工程中。
起初,工程进展顺利,但在土方开挖后不久,开始出现地基沉降和土壤松动的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渗流问题不断加剧,导致部分建筑物出现严重的倾斜和裂缝。
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工程停止施工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1. 地质条件不佳:该建筑地块位于一个地下水位高且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地区,地下水流动性强且地基土质较松散,对地基稳定性构成了威胁。
2. 基础设计不当:由于对地质条件了解不深入,工程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地质因素和地基渗流风险,基础结构强度不足以应对水分渗流引起的地基变形和沉降。
3. 施工工艺缺陷:在进行土方开挖的过程中,未对地下水进行有效控制和排除。
没有采取合适的排水系统和加固措施,导致地基土壤逐渐失去稳定性,引发渗流事故。
四、事故影响与损失1. 安全影响:地基渗流事故导致部分建筑物严重倾斜和裂缝,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2. 经济损失:工程停工导致工期延误和额外费用支出,再度施工需要重新建设受损的部分,造成巨额财务损失。
3. 后续影响:该事故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关注和负面影响,对开发商的声誉和企业形象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五、事故教训和建议1. 深入地勘调查: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进行充分的地勘调查,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状况,评估地基渗流风险,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设计和施工管理:设计师和施工方要对地基渗流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控和管理,确保基础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文章分析了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一些因素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办法,同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工程地质一、前言在建筑结构的建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使建筑物墙体和楼盖开裂影响使用的,有碍观瞻并使人有不安全感觉的,更有甚者使建筑物倒塌的事故,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其中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占总事故的确21%。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最难驾驭的并不是上部结构,而是该工程的地基和基础工程的问题,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尽管千变万最化,复杂万分,但是在电子计算机得普遍应用,今天,它们基本上都是在设计和施工中可以被预知和掌握。
而对于建筑群所在场地的地下土层分布则不然,一般地说,人们只能在设计前通过几个钻孔的土样的试验得知其少数信息,也只能在施工后,槽底的钎探结果了解其表层信息,至于更深层更全面的情况却不能全面的掌握,往往凭经验加以处理,这就产生误差,甚至错误造成对建筑物建成后的损坏,而且,地基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使用期间出现事故的苗头也不易察觉,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是因勘测、设计、构造、制造、安装与使用等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而这些因素中。
某些因素引起突发事故。
另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耗性逐渐发生的事故,从安全上讲,突发事故是危险的。
所以,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更具有普遍性。
地方性和经验性,对它的分析后得到的经验教训,更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的知识财富。
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二、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一)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错误而产生的事故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物情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设计的重要称序,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随便做而不考虑是否适用。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一、事故概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地点为工程施工现场,事故发生时间为××年××月××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为××万元。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保障了现场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事故分析1.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得知,该次事故的发生与以下多个方面有关:(1)工程设计方面:设计方对工程项目未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研究,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设计缺陷,如不合理的结构安排,施工组织不合理等。
(2)施工工艺问题: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取了不合理的工艺措施,如无拟定的施工方案,采用无资质的施工单位等。
(3)监理不到位:监理方在施工现场监督不力,未对施工程序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施工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
(4)管理层失职:项目部管理层未能做到及时排查和纠正问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事故后果该次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是安全保护设施不到位,工人受到直接的伤害。
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事故导致工程进度延误以及原材料的浪费。
此外,事故还对施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声誉损失和企业形象的负面影响。
三、责任追究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已成立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相关责任人将面临相应的责任追究。
主要责任情况如下:(1)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构成了设计过失。
(2)施工方: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没有安排合适的人员和设备,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构成了施工违规。
(3)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监督不力,没有发现和处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构成了监理疏忽。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一、工程实例分析济南某五层砌体结构住宅楼位于小清河旁,平面呈“一”字形,东西长37m,南北宽9m,建筑面积1721m,采用无埋深筏板基础。
在建筑场地平整后,先铺C10素混凝土垫层,厚100mm、在其上浇筑C20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筏板厚300mm,在筏板基础上砌砖墙。
当主体工程施工至第五层时,发现东起第五开间中部筏板基础南北向整块横向断裂。
经检查,从勘察报告、设计(依据勘察报告)与施工中均找不到原因,而就是未处理好地基勘察、基础处理与建筑总平面的关系。
对该楼地基土层重新进行勘察,新查明的地基土层与历史变迁如下:(1)表层为杂填土,西半部厚度1、1~2、4m,东半部厚度2、4~5、5m。
(2)第二层为稻壳灰及淤泥层土,其中稻壳灰占70%~80%。
淤泥极为弱:孔隙比高达e=2、12~2、60;液性指数IL=1、57~2、47;天然重度很小,仅为γ=14、3~15、2kN/m3,标准压缩系数a1-2=2、05MPa-1,属于超高压缩性土,厚度2、0~2、9m,分布在场地西半部,杂填土下面。
(3)第三层为淤泥层.厚度为1、3~1、5m。
此淤泥层也分布在场地西半部,场地东半部无此淤泥软弱土层。
(4)第四层为份土及粉细砂层,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4~5m,土质良好。
(5)经深入调查得知该场地原为一南北长70m、东西宽40~50m的水塘。
附近餐饮业用户用稻壳作燃料后将稻灰倾倒在塘内,不久塘被填平,还曾用作烧砖窑场。
该工程开工前半年多方平整场地修建住宅楼。
由于该楼西半部置于原水塘内,东半部位于塘外岸上,塘内外土质突变就是造成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受力不合理断裂,从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本人参与下曾提供四个处理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将住宅楼五层全部拆至四层,并在四层顶部,加设钢筋混凝土封闭圈梁。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东半部场地土质较好,东部四间仍修复至五层。
方案三,保留住宅楼为五层,自上至下拆除基础开裂这一开间,将一幢楼房分成东、西两幢楼。
基础施工工程事故案例(3篇)
第1篇一、事故背景某市地铁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于2018年开始施工。
工程分为多个标段,其中标段A的基础施工由某基础工程公司负责。
在施工过程中,于2019年5月发生了一起基础施工事故。
二、事故经过2019年5月,某基础工程公司在标段A进行地铁车站基础施工。
该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基础钢筋笼发生倾斜,造成基础钢筋笼与模板间隙过大,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量漏浆现象。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但由于事故原因复杂,抢险工作进展缓慢。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原因如下:1. 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基础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
2.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低下。
三、事故处理及原因分析1. 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停止事故部位施工,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他部位施工安全。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基础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出现偏差。
(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低下。
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事故教训(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 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土建,土木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 K13+525预制盖板
• K13+525第12、26#盖板在预制过程中出现:① 模板与预制台座间接缝不严密,构件砼局部漏 浆、蜂窝现象严重。②构件砼色泽不均匀,预 制盖板表面气泡、麻面现象较多。③部分预制 盖板端部漏浆严重、外观存在缺陷,且修补不 规范。④成品保护意识淡薄,部分预制盖板端 部边角破损严重。⑤预制盖板几何尺寸不符合 设计及规范要求。诸于以上质量问题决定将这 2块盖板进行报废处理。造成直接损失达6000 多元。
• 经过初步分析认为造成此次断桩 的原因有:①操作工人及技术人 员经验不足,麻痹大意,未按施 工规范进行施工,质量意识淡薄。 ②对施工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的 预见性不强,成本意识较差。
• K5+287.5大桥
• 2011年5月11日,我项目在进行K5+287.5大桥右幅5#-1桩基 灌注时,该桩基桩径1.8m, 设计桩长45m。20:20左右灌注 至距桩顶7m时,由于阴雨天路滑,一辆罐车行驶至二号钢 筋加工场附近时不慎前轮滑入便道内,致使便道堵塞,后 续罐车无法正常通行,22:40分便道恢复交通,由于中断灌 注时间太长造成混凝土堵管,经多种解决方案处理无效, 最终造成断桩。后接桩处理。造成损失达3万元左右。 • 经初步分析认为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为:①拌和站司机责 任心较差,致使罐车滑入便道造成砼不能及时运输到施工 现场,长时间断料造成导管堵塞,断桩。②信息不畅通, 如果便道无法正常通行,拌和站负责人可以与当地公路管 理局取得联系,借用省道绕行至施工现场3+120大桥
• 2011年6月4日, K3+120大桥28#-3桩基现场,该桩基桩径1.8m,设 计孔深54.055m,灌注前实测孔深54.2m,清孔后孔深54.1m,泥浆比 重1.09,粘度19Pa.s,砂率1.0%,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后开始灌注,现场技术员杨晓浩,现场监理王磊。开始灌注时间 为10:55,灌注过程中,前8车混凝土灌注较顺利,此时量测导管 埋深为8.1m,未拆除导管,后又继续灌注第9车混凝土,灌注完后 量测导管埋深为12.1m,由于操作工人失误及现场技术人员监控不 到位,导管埋臵深度太大,导致导管无法拔出,后使用挖掘机配 合吊车仍无明显效果,最终断桩。请潜水员潜入孔内切割钢筋笼, 后回填重新成孔。后经现场技术人员反映,该桩基成孔后下放钢 筋笼时,由于镩杠变形导致整体(共四节)全部掉入孔内,后经 打捞才将钢筋笼重新提上来固定好,然后安装导管进行灌注。导 致直接损失达12万之多。
2023年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2023年质量事故调查报告2023年质量事故调查报告1自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广泛使用至今,国内外发生过大量的质量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案例1__公司综合楼底层为框架结构,层高为5.4m,2-5层为砖混结构,用作2个单元的多层宿舍,层高均为3.0m。
在综合楼投入使用后,陆续发现墙体及2层楼盖框架梁出现裂缝。
案例2__彩虹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桥长140米,主拱净跨120米,桥面总宽6米,净宽5.5米。
该桥在未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的情况下,施工中将原设计沉井基础改为扩大基础,基础均嵌入基石中。
主拱钢管由__通用机械厂劳动服务部加工成8米长的标准节段,全拱钢管在标准节段没有任何质量保证资料且未经验收的情况下焊接拼装合拢。
钢管拱成型后管内分段用混凝土填注。
某日30余名群众正行走于彩虹桥上,另有22名武警战士进行训练,由西向东列队跑步至桥上约三分之二处时,整座大桥突然垮塌,桥上群众和武警战士全部坠人河中。
案例3__重型机器厂计量处四楼会议室屋盖突然塌落,造成42人死亡、46人重伤,13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该厂在原建的计量办公楼三层楼上接层,扩建成四层。
会议室位于接层部分的东侧,长21.85米,宽14.9米,面积为325.6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混合结构,现浇圈梁,轻型屋架,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屋面,室内水泥地面。
案例4__省某车站已建成三座灯桥,每座灯桥8个孔,灯桥跨越铁路,桥下可停火车和其他车辆。
桥面横梁为V型折板,是主要承重构件。
V型折板上铺板仅起横向支撑作用,也起传递上部荷载的作用。
折板与盖板以分布筋连接,架设拼装后灌注混凝土而连成整体。
某日有一辆列车从灯桥下通过时,最东端的一孔灯桥折板横梁突然从一端塌落,并砸断了第二根立柱,从而连带第二孔横梁塌落,幸好该孔有一货车车厢停放,大梁砸到车厢上后就阻住了,仅引起第三柱的倾斜而未引起更多的连续倒塌。
1、工程事故原因统计分析事故案例分析说明,建筑倒塌事故原因基本可归纳一下几类:1.1设计原因(如案例1)(1)勘查失误。
地基以及和基础工程事故分析以及和处理
地基工程事故案例
处理措施
进行地基加固,如注浆、桩基等,同时对沉降较大的部位进行纠 偏。
案例二
某高速公路地基塌陷
事故描述
高速公路某路段出现地基塌陷,造成路面断裂、车辆受损。
地基工程事故案例
原因分析
地下水位过高,地基土软弱;施工时未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处理措施
采用排水固结法、注浆法等加固地基,修复路面,加强排水设计。
施工因素的处理方法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防止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
强化质量检测与验收
对施工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及时发现和解 决存在的质量问题。
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 员,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故损失。
修复损伤
对材料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以恢复其承载能力。
3
加强检测
加强材料的进场检测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确保材料质量。
Part
某住宅楼地基沉降
事故描述
该住宅楼在建设完成后不久出现地基沉降现象,导致房屋开裂、 倾斜。
原因分析
地基土质不良,未进行适当处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地 基承载力不足。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 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位等情 况,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对于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应采取有效的 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 防止地下水对基础造成不利影响。
基础加固
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桩 基、扩基、地下连续墙等基础加固措施 ,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故进行分析及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施工真实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住宅小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该项目于2015年6月开工,2017年10月竣工。
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重大事故,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经济损失严重。
二、事故经过1. 地基处理:该项目采用桩基础,设计桩径为600mm,桩长15m。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桩基出现倾斜、断裂等现象。
2.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质勘察不准确:在施工前,地质勘察单位未能准确判断场地地质情况,导致桩基设计不合理。
(2)施工管理不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桩基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桩基倾斜、断裂等问题。
(3)材料质量不合格:部分桩基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钢筋、混凝土等,导致桩基强度不足。
3. 事故处理及损失: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以下措施:(1)重新进行地质勘察,调整桩基设计。
(2)对已施工的桩基进行加固处理。
(3)更换不合格材料,确保桩基质量。
由于事故处理需要一定时间,导致项目延期交付。
同时,事故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勘察单位等相关方承担了经济损失,包括加固处理费用、工期延误损失等。
三、案例分析1. 地质勘察的重要性:本案例中,地质勘察不准确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察是基础工作,必须确保其准确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2. 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 材料质量的重要性: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施工单位必须选用合格的材料,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结论本案例揭示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勘察、施工管理、材料质量等因素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各方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确保工程质量,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维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现就规范、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二、事故等级划分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三、事故报告(一)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二)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同时通知公安、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1、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事故调查报告
土木102
案例一
工程概述
北京百盛大厦二期工程,基坑深15米,采用桩锚支护,钢筋混泥土灌注桩直径为800mm,桩顶标高—3.0m,桩顶设一道钢筋混泥土圈梁,圈梁上做3m高的挡土砖墙,并加钢筋混泥土结构柱。
在圈梁下2m处设置一层锚杆,用钢腰梁将锚杆固定,其实锚杆长20m,角度15度到18度,锚筋为钢绞线。
该场地地质情况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石层等。
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
基坑开挖完毕后,进行底版施工。
一夜的大雨,基坑西南角30余根支护桩折断坍塌,圈梁拉断,锚杆失效拔出,砖护墙倒塌,大量土方涌入基坑。
西侧基坑周围地面也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
事故分析
1、锚杆设计的角度偏小,锚固段大部分位于粘性土层中,使得锚固力较小,后经验算,发现锚杆的安全储备不足。
2、持续的大雨使地基土的含水量剧增,粘性土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大大降低,导致支护桩的主动土压力增加。
同时沿地裂缝(甚至于空洞)渗入土体中的雨水,使锚杆锚固端的摩阻力大大降低,锚固力减小。
3、基坑西南角挡土墙后滞留着一个老方洞,大量的雨水从此窜入,对该处的支护桩产生较大的侧压力,并且冲刷锚杆,使锚杆失效。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对西侧桩后出现裂缝的地段紧急用工字钢斜撑支护的圈梁,阻止其继续变形。
西南角塌方地带,从上到下进行人工清理,一边清理边用土钉墙进行加固。
案例二
工程概况
某渔委商住楼为322层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大楼,一层地下室,总面积23150平方米。
基坑最深出(电梯井)-6.35m
该大楼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主干道凤凰路与乐园路交叉口,西北两面临街,南面与市粮食局5层办公楼相距3~4m,东面为渔民住宅,距离大海200m。
地质情况大致为:地表下第一层为填土,厚2m;第而层为海砂沉积层,厚7m;第三层为密实中粗砂,厚10m;第四层为黏土,厚6m;-25以下为起伏岩层。
地下水与海水相通,水位为-2.0m,砂层渗透系数为K=43.2~51.3m/d。
基坑设计与施工
基坑采用直径480mm的振动灌注桩支护,桩长9m,桩距800mm,当支护桩施工至粮食局办公楼附近时,大楼的伸缩缝扩大,外装修马赛克局部被振落,因此在粮食局办公楼前作5排直径为500mm的深层搅拌桩兼作基坑支护体与止水帷幕,其余区段在震动灌注桩外侧作3排深层搅拌桩(桩长11~13m,相互搭接50~100mm),以形成止水帷幕。
基坑的支护桩和止水桩施工完毕后,开始机械开挖,当局部挖至-4m时,基坑内涌水涌砂,坑外土体下陷,危及附近建筑物及城市干道的安全,无法继续施工,只好回填基坑,等待处理。
事故分析
止水桩施工质量差是造成基坑涌水涌砂的主要原因。
基坑开挖后发现,深层搅拌止水桩垂直度偏差过大,一些桩根本没有相互搭接,桩间形成缝隙、甚至为空洞。
坑内降水时,地下水在坑内外压差作用下,穿透层层
桩间空隙进入基坑,造成基坑外围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威胁临近的建筑物和道路。
另外,深层搅拌桩相互搭接仅50mm,在桩长13m的范围内,很难保证相临的完全咬合。
从以上分析可见,由于深层搅拌桩相互搭接量过小,施工设备的垂直度掌握不好,致使相临体不能完全弥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防水体,所以即使基坑周边作了多排(3~5排)搅拌,也没有解决好止水的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事故处理
1、采用压力注浆堵塞桩间较小的缝隙,用棉絮包海带堵塞桩间小洞。
用砂白为堰堵砂,导管引水,局部用灌注混凝土的方法堵塞桩间大洞。
2、在搅拌桩和灌注桩桩顶做一到钢筋混凝土圈梁,增加支护结构整体性。
3、在基坑外围挖宽0.8m、深2.0m的渗水槽至海砂层,槽内填碎石,在基坑降水的同时,向渗水槽回灌,控制基坑外围地下水位。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处理措施,基坑内涌砂涌水现象消失,基坑外地面沉陷得以控制,确保了相临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
案例三
工程概况
温州某工程位于市心十字路口,基坑平面呈“L”形,开挖深度5.75m。
该工程地面以下为流塑状淤泥土,厚达25m以上。
支护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浇桩,桩径600,桩长15m,间距1000,桩顶作300高钢筋混凝土圈梁。
该工程土方从中间向两端开挖,土方挖至1/3时,靠近马路一侧的支护桩整体倾斜,最大桩顶位移达750mm,压顶圈梁多处断裂,人行道大面积塌陷,靠近支护桩的14根工程桩(Φ800的钻孔灌注桩)也随之断裂内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分析
1、设计参数选择不当。
设计计算时选用固结排水剪强度指标,这对于没有任何降排水措施的淤泥土质土,该参数的选择显然偏大,从而使得支护结构设计的安全储备过小,甚至于危险。
一般对淤泥土中支护结构计算宜选用直剪或不排水三轴试验所提供的强度指标,如勘察单位没提供该数数据,对应固结排水剪的张度指标进行修正。
2、由于淤泥土渗透性较差,故设计时没考虑止水措施,且间距过大(桩间净距400mm)。
尽管淤泥土的渗透性很小,但流塑状的淤泥土在渗透水压的作用下,极易造成“流土”现象。
从本工程支护桩外人行道大面积下陷的现象分析,土方开挖过程中产生大量流土(坑底隆起)。
工程桩的断裂主要是由于土体的滑坡所造成。
3、施工单位考虑带原支护桩设计采用悬臂结构不安全,在土方开挖到一半深度时用现有的型钢作临时支撑,但支撑长细比过大(截面尺寸400mm×400mm,长17m),造成支撑受压后失稳,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事故处理
该工程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将底板分三块施工,留两条垂直工缝,施工缝处设计钢板止水带,已开挖部分先清理后浇筑板底,然后再开挖另外两块土方,避免坑底土体暴露时间过长。
对于后开挖的部分,在-2.5m处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一道,然后每隔6m左右设一道型钢支撑,并设连系杆控制长强比,防止失稳,两端部设钢筋混凝土角撑。
南边及东边均有旧建筑,距离约有8m,为防止桩间挤土面危害旧房,在围护桩外打2排Φ600水泥搅拌桩用于汁水挡土,水泥掺量13%,并掺加2%的石膏快凝。
对于断裂的工程桩,采用沉井作围护下挖至断裂处,清理上部断桩后用高一等级混凝土接至设计标高,并在施工时随时注意观察坑底有无涌土或隆起现象。
经过以上措施,该地下室工程得以顺得实施。
自我小结
一个好的基础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根本,在工程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的设计、施工和监测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
根据资料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占总事故的21%。
我们在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工程做出正确的处理。
基础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要求、变形要求、及上部结构对基础结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三个基本要求。
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所给的条件认真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同时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地质、天气情况,在设计阶段就做好应对的措施;在施工阶段认真施工,不投机倒把,认真按施工要求建好每一个细节;监理单位也应该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对工程负责,对安全负责。
上述案例中,施工起因大多始与设计及施工的一些细节的疏漏,如果每一个工程参与者对能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负责,那工程事故应该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