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针灸治疗规律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针灸治疗规律探析

通过维普、万方、CNKI等数据库对近10年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规律进行分析,拟从选穴、配穴、分型等角度出发,探讨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规律。文献显示主穴多选取下腹部任脉穴,配穴多根据病变脏腑选择相对应的背俞穴或该经上的特定穴。

标签:针灸;不孕症;排卵障碍;选穴规律;促排卵不孕症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指男女双方同居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仍未能受孕者[1] 。其发病率约为7%~10%,其中排卵障碍居首位,占女性不孕症的25%~35%[2] 。其临床表现也不一,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当属中医学的”不孕”、”闭经”、”崩漏”等范畴。近年来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研究逐渐增多,并在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和进展。笔者主要对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选穴规律进行归纳和探讨。

1文献筛选

本文选取近10年关于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文献报道,对明确标明所选主穴和配穴的分别进行统计,其中含主穴文献61篇,配穴18篇。

2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选穴规律

2.1 常用穴出现频次以频次所占比例>20%作为节点,共选取7个穴位(见表1),多以益肾调经、和胃健脾为主要治则。

2.2常用穴部位及归经部位以下腹部为主(4穴),涉及小腿及腰背部。归经以任脉为主(3穴),涉及脾、胃、膀胱。(见表2)。

2.3配穴出现频次笔者进行归纳整理后选取四种常见证型,配穴按出现频次选取前三位。(见表3)。

2.4 配穴部位及归经配穴多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小腿,腳踝等)或病变脏腑所属的背俞穴(背腰部)。脾虚痰湿型选取脾经、胃经;肾虚型选取肾经、督脉;肝郁型选取肝经;血瘀型选取脾经、肝经。

3讨论

3.1 腧穴的功能分析临床医师通过针刺中极、关元、子宫等穴,使肾-天癸-冲任-胞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笔者对总选用频次>40次的腧穴进行总结分析。关元为小肠之募又为肾经与任脉之交会穴,位于常用穴之首,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女子绝子,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可见,关元与女性能否受孕有着重要联系。《针灸大成》

云:”关元主月经不通,绝嗣不生。”再次证明关元对于女子经、产的重要性。中极为任脉之会,膀胱之募,主阴血,与关元同为”妇人断绪最要穴”。三阴交通于任脉,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能疏通三阴经之气血,使胞宫得以濡养。《医学入门》载:三阴交主”妇人月水不调,久不成孕”而临床通过实践也证明该穴具有调节卵巢功能、促进卵子成熟的功效[3],为治疗女性不孕的要穴。子宫属经外奇穴,《针灸大成》云:”子宫治妇人久无子嗣”。

3.2常用穴部位及归经分析从古代治疗不孕症起选穴就多以下腹部为主[4],其原因在于此为胞宫所在之处。任脉为常用穴主要所在经络,属奇经八脉之一,为”阴脉之海”具有营养胞胎的作用,所以妇女的经、带、胎、产诸生理功能及其疾病的发生均与任脉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月经来潮和孕育的正常,甚至现代的闫巍[5]等人提出了“生殖之经”的概念。根据上述特点,笔者认为治疗时主穴的选取应以下腹部的任脉穴为主。

3.3 配穴的特点分析配穴是针对具体的病变脏腑进行选穴。其一根据证型选取相对应的背俞穴(膀胱经),其二根据病变脏腑或病因选择该条经脉上的特定穴(以五输穴和原、络穴为主)。从合谷穴本身来看与肝郁并无直接联系,但与太冲相配后常被医家作为治疗肝郁运用于临床,其原因在于合谷属阳,主气;太冲属阴,主血,两穴配伍一阴一阳,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使气机通畅[6]。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后发现,目前针灸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及发展,其规律主要表现在:主穴多分布在下腹部任脉,配穴根据病变脏腑选取背俞穴及相应经脉上的特定穴。本文通过对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规律进行探析,望今后对临床治疗各类不孕症的取穴思路及治疗提供参

参考文献:

[1]杜志斌,王琪.王琪教授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经验[J].中国临床研究,2013,19(5):82.

[2]何萍.补肾调经助孕汤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13,10(11):298.

[3] 邓云志.穴位埋线治疗无排卵不孕症41例[J].中国针灸.2012,32(4):350.

[4]刘立公,顾杰,杨韵华.不孕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5,(1):14.

[5]闫巍,杨新鸣,侯丽辉.基于”冲任学说”评析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取穴规律和疗效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26(9):2165.

[6]徐世芬,庄礼兴.电针百会印堂对肝郁型抑郁性神经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