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物流金融业务管理创新问题与对策--以顺丰速运为例
![物流金融业务管理创新问题与对策--以顺丰速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c8fa5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4.png)
物流金融业务管理创新问题与对策--以顺丰速运为例,不少于1000字随着互联网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金融已成为支撑互联网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顺丰速运作为互联网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物流金融。
然而,在物流金融业务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创新管理。
本文将以顺丰速运为例,探讨物流金融业务管理创新问题与对策。
一、物流金融业务管理创新问题1. 风险管理问题物流金融风险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在物流领域中,货主和物流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存在着双方风险。
一方面,货主需要面临物流企业的资金风险;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也需承担货物丢失、货款风险等相关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物流企业需要实行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包括甄别货主的信用,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等。
2. 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物流金融业务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普遍。
货主了解自己的货物质量、数量和价格,但物流企业对于货物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而物流企业了解物流信息,但对于货主的付款能力也不太了解。
因此,物流企业需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行多方实时数据传递,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
3. 金融服务创新问题物流金融服务一般包括货物运输融资、供应链金融服务、保险理赔和支付结算等方面。
而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如何创新物流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物流金融主要还是以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主导,物流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业务服务,提供可靠性强、运作成本低的金融服务。
二、物流金融业务管理创新对策1. 风险管理对策物流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为此,顺丰速运可以收集货主的信用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在收到货物前进行准确评估,并针对货主的信用情况,设定相应货款管理模式。
同时,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程管理,规避货物丢失、损坏等风险。
另外,建立线下与线上的征信机制,及时发现逾期、欠款、违约等风险行为,实现精准风险控制。
2. 信息共享对策物流企业需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实行多方实时数据传递。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1aed7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物流金融是指以物流为基础,利用金融手段解决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环节中所面临的资金周转难题和风险管控问题,有效改善物流企业的资金运作水平和运营效率。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创新,物流金融正逐渐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由于物流金融的特殊性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物流金融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1. 物流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由于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融资成本高、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导致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
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由于缺少抵押品和信用等问题,获得融资渠道有限,导致生产经营受限。
物流金融产品单一,服务功能不足,难以满足不同物流企业的需求。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高,金融机构在物流行业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模型。
这些问题制约了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
2. 物流金融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更为完善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
未来,物流金融将呈现“线上线下融合、多元化金融产品、智能化服务”等发展趋势。
物流企业将通过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技术获得更好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将为物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
1. 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物流金融市场需要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其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机构应当主动了解物流企业的需求,提供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和信用风险。
2. 引入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品质第三方物流金融服务机构作为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桥梁,可以更好地满足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c983d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7.png)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物流金融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壮大和完善。
本文将对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够多样化,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传统的金融机构对于物流行业的了解和支持程度有限,对物流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没有相关经验。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营和管理上,对金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相对薄弱,这也制约了物流金融的发展。
第一,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减少物流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二,加强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服务。
金融机构可以加大对物流行业的研究力度,提高对物流企业的了解和支持。
开设专门的物流金融部门,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信贷咨询、风险评估、融资创新等。
推动物流企业的金融能力提升。
物流企业应提高自身的金融管理能力,不断学习和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
可以培训物流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引进专业的金融顾问,提供金融咨询和指导,提高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第四,促进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
可以引入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
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物流金融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发展跨境电商物流金融,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物流方面的融资和支付需求。
第五,加强物流金融的合作与联动。
物流企业可以与金融机构、电商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良性的联动机制,共同发展物流金融。
可以通过共享数据、资源整合、业务协作等方式,提高物流金融的效能和效益。
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要推动物流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既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也需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高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推动物流企业的金融能力提升、促进物流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加强物流金融的合作与联动,可以推动物流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
福建省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福建省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e51e05ba1aa8114431d93c.png)
福建省物流金融发 展现状及 问题分析
口 潘 梅 英
( 福州 大学 至诚学院 , 福建 福州 30 0 ) 5 0 2
【 要】 摘 海西建设大潮中福建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 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 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然而, 中小企业原有 的发展模 式 已难以适应社会 经济发展 的需要 , 开始遇到各 种瓶 颈, 为谋 生存 , 必须寻找新 的发展 点。
【 收稿日期】 0 1 1 — 5 21 — 1 2 【 作者简介】 潘梅英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讲师, 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与管理。
物流工程与管理 破 3万 元 ; 了 2 1 到 0 0年福 建 省 G P以达 180亿 元 , 长 D 30 增 1 .% , 3 8 财政总收 入 2 5 0 6亿 元 , 长 2. % , 增 13 位居 全 国第 十 二 。经济总量的迅速 增长 , 为福 建省各 大产业 的继续 发展提 供 了支持和保证 。
2 福建省物流金融发展环境
2 1 经济环境 .
行业 金 融 机 构 总 资 产 达 2674 亿 元 , 年 年 均 增 长 83. 五 2.9 ; 35 % 福建省保 险公 司资产 总额 达 到 878 元 , 20 3. 亿 比 05 年末增 长 14 , 均增长 1.% 。但 总体 上还存 在 金融 组 .倍 年 91 织体 系不够发达 , 直接融 资比例 有待提 高 , 融创新 能力不 足 金
出了促进福建省物流业发展 的积极措施 等。这些政策都将极 大 推动福建省 内物流金融 的发展 。
2 3 信 息 发展 水 平 .
作 。当当网与卓越 网为客户 提供货 到付 款业务 , 飞远 物流 在 交付商 品的同时 , 需要将货款 收回。现在 , 越来越 多的 网络 商
我国物流金融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物流金融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4f6a17fc4ffe473368ab28.png)
业的生存将举步维艰 ,纵观我国物流行业 的发展可 以大致 得
出这样的结论 : 我国物流行业现在处 于起步阶段 , 相对 于国外 的物 流企 业而 言 , 比如 U S 联 邦快递 等 , 国的物 流企业 发 P、 我 展很不成熟 , 同时缺少雄厚 的资金 , 以现 阶段我 国物流企业 所
金支持 , 开办 的企 业 , 刚 因为没 有规模 面临的风 险很大 , 以 所 很难得到银行或者 其他 金融机构的贷款 , 没有 了资金 融通 , 企
端人才 比较稀缺 、物流企业之 间竞 争 白热化甚至是 不正 当竞 争 等劣势 。张墨晗 (09对我 国物 流企 业金融 的现状 和主要 20 )
s ut n orpeett epbi l t s nepi s adf al o e oneu aU Sadsget n r eb trdvl met i ai s t rsnai u l 百se t r e,n n y f r cu trl Sr n ugso so et eeo n t o ow e f v c0 i e r s il s e e i f t h e p
Ab ta t h a e n y e h rbe n ted v lp n flgsisfn n ei ia su e mprclytef a ca sr c :T ep p ra a zstep o lmsi h e eo me to it a c nChn , tdise i al h n l o c i i i n il
f e t r r e l gsi s f a e o n e p s o itc n c . i in
金融支持仓储物流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支持仓储物流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434c0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f.png)
金融支持仓储物流的问题及建议金融支持仓储物流存在的问题:1.融资难:许多仓储物流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往往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同时,部分企业由于信用等级较低,也难以获得其他融资渠道的支持。
2.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仓储物流行业的特殊性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仓储设施建设、运输工具更新等方面。
然而,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3.风险管理不到位:仓储物流行业涉及到诸多风险因素,如货物损失、运输延误等。
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导致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容易遭受损失。
4.信息化程度较低:仓储物流行业需要高度的信息化支持,以便更好地管理货物、提高运营效率。
然而,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信息化程度较低,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金融支持: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仓储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同时,应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众筹等,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机制,合理规划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应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如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以盘活企业资产,降低资金成本。
3.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预警,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同时,应积极探索与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合作模式,以降低风险损失。
4.加强信息化建设:企业应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技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同时,应积极探索与各类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模式,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5.推动产业升级:政府应加大对仓储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例如,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模式等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可以引导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等。
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9ff802bdd36a32d7375814f.png)
Finance金融视线1222012年7月 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分析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宣佳樑摘 要:随着现代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物流服务的价值体系也相对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延伸,诸如销售、电子商务等此条件下得到的衍生服务则成为了物流企业成长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中,物流金融服务是物流衍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物流金融 衍生服务 机构金融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c)-122-02物流金融是金融和物流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型服务,这种服务是金融衍生工具中的一种,以银行企业和客户企业相结合的形式而存在。
从广义上看,在物流企业的供应链业务中,物流金融是通过运用与其相关的有效金融措施去观察和组织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走向,从而刺激物流增值的一种融资活动。
具体包括物流活动中的投资、租赁、贷款、有价证券的交易发行以及各种与金融机构所办理的资金活动密切相关的中间业务,从狭义上看,物流企业需要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向其生产商、经销商、供应商以及最终客户提供以结算、融资、资金汇划、信息查询等为统一价值体系的金融服务,物流金融则在此过程中利用汇票承兑、贷款等方式——满足以上各方对衍生服务的需求,此外,银行作为此类服务中资金的提供者,使资金在整个物流金融供应体系中高速有效的运转,最终使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客户等都能获利。
近年来,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物流企业中的金融企业扩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 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背景及作用分析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角度来说,物流金融是物流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能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能力,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投资来源、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及提高公司资本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
面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境,我国有关部门应该意识到筹资渠道过于局限的缺点,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解决物流金融行业在资金运转上的低效性问题,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物流金融的结合可以提高企业一体化的服务水平及企业的业务规模;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物流金融的结合可以增加企业服务附加值的水平,帮助扩展企业资金利用率,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同时,由于目前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要求金融机构创新意识的增强,唯有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并将其放大到实践当中去,物流企业才能真正地和金融机构形成有效联合,进而创造出巨大的商业利润[1]。
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探讨
![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1965b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d.png)
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探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而在物流行业中,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的结合,促进了货物流通的顺畅,利用金融手段推动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一、供应链金融在物流行业中的运用在传统的物流业务中,对于货物运输的资金流动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跨国货物运输的资金结算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将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货物运输的融资、融资盘转账、风险控制等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的应用,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运作方式,使得物流业务的资金流动更加灵活高效,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1. 供应链融资:传统的物流业务中,货物运输的资金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结算周期。
而供应链金融通过将金融服务与物流服务有机结合,为货物运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
通过供应链融资,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灵活的资金支持,使得货物运输的资金流动更加顺畅。
2. 融资盘转账:在物流业务中,货物的运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转运和中转,这就需要进行多次的资金结算。
而供应链金融通过建立融资盘转账系统,实现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资金结算的便捷化和高效化,降低了货物运输的资金风险。
3. 风险控制: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货物运输的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
供应链金融通过大数据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对货物运输风险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运用,供应链金融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运作方式,促进了货物运输的顺畅,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风险控制手段,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流金融业务分析及案例研究
![物流金融业务分析及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6903dc4a7302768f99396a.png)
物流金融业务分析及案例研究一、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背景在供应链中,相比于商品的生产制造,物流占据了更多的时间和费用,提高物流运营的效率将关系到整个供应链的水平。
而要提高物流效率,就需要资金的有效支持,没有资金流和物流的匹配,供应链上就会产生大量的资金缺口, 并进而导致供应链条的链接不畅甚至断裂。
这样在“供应链竞争”的时代,注重于供应链上企业所从事的商品交易关系和相应担保、并为物流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的物流金融业务就具有了发展的紧迫和必要性。
而物流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必然性则与业务“多方共赢”的特性相关。
首先, 对融资对象来说,物流金融能够有效地解决供应链上的资金薄弱环节, 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因为在供应链上, 作为“链主”的核心企业会通过欠款、要求预付款和要求批量采购等方式将资金风险转嫁给上下游的中小企业, 而这些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既没有足够的信用评级, 也没有足够的抵押资产和第三方保证, 按照传统的信贷方式它们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
但在物流金融中, 金融机构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些企业上下游关系产生的存货、应收帐款和订单等来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 因而解决了供应链上的资金瓶颈, 保证了供应链条的畅通。
其次,对融资主体来说, 物流金融能够提供丰厚的利润并降低贷款的风险:在物流金融中, 参与业务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业务的参与获得更多的仓储客户, 可以通过协助金融机构控制业务获得相应的监管和信息咨询收益, 甚至还可以直接参与借贷获得一部分利差; 而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不仅可以扩展新的融资业务, 获得丰厚的利差, 更重要的是, 它们还可以通过供应链上交易关系提供的担保以及物流企业的评估和监控有效地降低贷款风险。
正因为这些优点, 近几年, 国外的金融机构, 例如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和美国的花旗银行等等, 纷纷与物流仓储企业合作, 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还有些金融机构成立了专门的质押银行, 例如1999年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3.5亿美元给上市公司Redwood Trust, 用于开发物流金融业务;而世界物流快递业的巨头UPS更是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成立了专门的UPS金融公司,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金融服务, 以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化。
金融学概论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
![金融学概论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f9067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5.png)
金融学概论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及发展,物流金融市场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
前瞻网对我国物流金融进行分析表明,尽管物流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暂,但它的吸引力已经凸显出来了。
在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要想物流金融在我国长足发展,就必须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优化物流金融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物流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一、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相关物流的研究主要是银行。
当有第三方物后,许多企业的资金出现了缺口,这就产生了向银行借贷的融资渠道。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特色:物流金融模式在我国呈现不均衡的发展形势,沿海城市的发展优于内地。
由于法律的限制,混合经营不允许在国内存在,这就使得第三方合作的物流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发展。
物流金融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主要是为中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提供融资货币服务;到1999年才从商业贸易融资发展成为了单一仓储融资,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直到2004年才得到快速的改变进步。
早期国内对物流金融的研究还集中处于在对关注基本的信息和仅业务模式的阐述。
直到近几年,国内物流金融才得以在中国迅速扩张壮大。
现代中铁物流管理系统与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正式直连对接。
标志着国内物流监管系统与首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进入实时数据交互时期,首批80家企业办理了融资业务,享受了物流金融带来的便捷。
二、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西方物流金融早在19世纪中叶就初具规模,20世纪初就已经在业界形成了规范,到如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其中以美国物流金融最为突出,它建立了社会化的系统,将物流金融的业务进一步拓展变大。
美国银行业比中国拥有着更为专业的人士和更加完善的金融体制,在物流金融方面,美国物流业的发展也比中国规模大,美国国家政府机构对物流业的大力扶持。
几年来,美国的物流仓储企业与银行业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甚至一些金融机构成立了专门的银行。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6d43d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物流金融是指以物流业务为基础,运用金融工具和技术为物流企业提供融资、保险、支付和结算等服务的金融业态。
物流金融的发展对于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物流金融发展。
1.市场需求广泛,但市场规模仍较小: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对物流金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整体市场规模仍较小。
目前,物流金融主要服务于大型物流企业,中小型物流企业对物流金融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2.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目前,大部分金融机构对物流金融的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物流行业的风险较高,金融机构对其风险管理能力较为保守。
缺乏对物流行业的深入了解也是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3.缺乏专业人才支持:物流金融需要具备物流和金融双重专业知识的人才支持,而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供应不足。
物流行业和金融行业之间的交叉培养还不够,导致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1.优化政策环境:加强物流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物流金融的支持力度,并打破行业壁垒,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物流金融。
2.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其对物流行业风险管理的能力,降低参与物流金融的风险。
3.加强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合作:建立物流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合作机制,促进两者之间的信息融合和资源共享,提高金融机构对物流行业的了解和参与度。
4.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物流和金融双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物流金融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更多物流金融专业人才支持。
5.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物流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创新物流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物流企业的需求。
6.推动信息技术与物流金融融合发展:加大对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物流金融的融合发展,提高物流金融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6096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a.png)
物流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物流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物品从生产地运送到销售地的重要任务。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问题。
物流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周转困难: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运输工具、支付员工工资、进行市场推广等,但由于物流企业的业务特点,资金周转周期长,导致资金难以及时回笼,给企业带来了融资的困扰。
2. 资金成本高:由于物流企业的业务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还需要承担车辆维修、燃料费用等高额成本,导致融资成本较高。
3. 风险较大: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需求变化、运输事故等,这些风险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二、对策研究针对物流企业的融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多元化融资渠道: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来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外,物流企业可以尝试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来获取资金。
2. 加强与银行合作:物流企业可以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建立信贷通道、提供抵押担保等方式来降低融资成本。
物流企业还可以积极开展综合授信业务,充分利用银行的金融产品,获取更多的融资。
3. 发展信用担保机构:物流企业可以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在融资过程中提供担保服务,降低融资风险,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
4. 引入风险投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来解决融资问题。
与传统的融资渠道相比,风险投资更注重企业的潜力和价值,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更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5. 提升企业自身价值: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价值,增强融资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市场份额、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并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结论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成本高、风险较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与银行合作、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引入风险投资、提升企业自身价值等对策。
物流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ca69c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1.png)
物流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加,物流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融资问题,如资金短缺、高昂的资金成本等。
本文将探讨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1. 资金成本高:物流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进行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投资。
由于物流业大多数资产为流动资产,存在流动性不高的问题,导致企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成本也相应提高。
2. 银行贷款难度大:物流企业的贷款申请可能会因为财务数据的不完善、抵押物不足等原因被银行拒绝。
银行对物流企业的信贷风险也比较高,进一步增加了贷款的难度。
3. 融资渠道单一:目前物流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融资问题,而其他融资手段如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等并不常见。
4. 利润周期长:物流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给客户提供的服务,而利润需要在收到客户的款项后才能获得。
物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运营,但回报周期较长。
二、物流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1. 多元化融资渠道:物流企业应该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私募股权基金等。
这些渠道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成功率。
2. 加强抵押物准备:为了增加贷款的可行性,物流企业可以准备更多的抵押物或提供其他担保。
这样可以提高银行对企业信用的认可度,从而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
3. 完善财务数据:物流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及时准确地记录企业的资金状况和业务信息。
这样可以为融资申请提供有效的支持,增加银行放贷的信心。
4. 合理分配资金:物流企业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合理分配资金,平衡运营和融资的需求。
企业也应该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5. 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物流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提高信誉度,为融资提供有力支持。
6. 优化资金管理:物流企业应该加强对资金周转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
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等方式,降低资金占用量,提高盈利能力。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7bd06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f.png)
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中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
这就是物流金融的作用,它包括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的有机结合,为物流领域提供资金筹集、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和物流配套金融等方面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市场饱和度低尽管物流金融作为物流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其市场饱和度还比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供应链金融业务门槛高、客户群体多元化以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2. 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待拓展目前物流金融的主要服务领域是供应链金融。
但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用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
3. 技术创新力度不足尽管物流金融是物流行业与金融行业的结合,但是它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
目前,物流行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还比较有限。
二、物流金融的未来趋势1. 供应链金融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物流金融也将跟随其脚步,将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2. 多元化的客户需求物流金融的客户将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等,还包括更多的新兴企业和创业公司等。
3. 技术创新将推升物流金融发展物流行业仍有技术创新的空间。
在物流金融领域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物流行业将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1. 加强市场监管物流金融仍面临着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问题。
应加大对物流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
2. 促进市场参与应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供应链各方和其他参与者,积极参与物流金融市场,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动力。
3. 加强技术投入物流金融的顺利发展需要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
应加强技术投入,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
4. 减小信用风险物流金融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中,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应加强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用评估,有效降低信用风险。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难点与对策探讨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难点与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1aed7f1770bf78a65295491.png)
家 相 比发 展 水 平 较 低 ,尽 管 未 来 发 展 空 间 非 常 多流 程且 不 断 发 展 的新 型金 融 服务 ,不 仅 解 决
2 1 o6 O0N .
北京城市 学院学报
J U NA F B J G ⅡY N V R ⅡY O R IO Ⅱ I C N U IE S
( oa o 1 0) T tl . 0 N
21 0 0年 第 6期 ( 第 1 O期 ) 总 O
我 国物流金融发 展的难点 与对策探讨
王妙 英 王超 萃
( 京城 市学 院 北 京 北
摘
10 8 ) 0 3
要 :目前 ,物流金融 作为主要 涉及 金融业 和物流业 的新型金 融服务 ,发展 迅速 ,为 现代经 济 中物 流业和
金融业 的发展注入 了生机和活力 。但是同发达国家相 比 ,我 国物流金融 的发展还 处于较 低水平 ,面临着诸 多困难 。 本文结合我 国当前经济和金 融改革 的实际 ,深 入研究 了我 国物流金 融 的发 展状 况及其 面临 的 困难 ,在 此基 础上 , 从风险 防范 、法制建设以及金融电子化 等方 面为我国物流金融 的健康发展提 出了 自己的对策建议 。
继 物资 资 源 、人 力 资 源之 后 ,物 流素 有 “ 三 究加 以解 决 。 第 个 利润源 ” 之 称 。物 流 的职 能 是 将 产 品 由其 生
一
物流金融专项调研报告
![物流金融专项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cd012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c.png)
物流金融专项调研报告物流金融是指对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筹措和管理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
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物流企业往往面临着大量的资金需求,包括货车购置、燃油采购、工资发放、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资金压力。
而传统的金融方式往往无法满足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因此物流金融应运而生。
物流金融的出现,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资金筹措方式。
首先,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物流金融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需求。
其次,物流企业可以借助物流金融提高财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通过应收账款质押、库存融资等方式,物流企业可以在资金短缺时快速获得资金支持,避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此外,物流金融还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价格上进行灵活调整,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当前的物流金融市场中,有许多金融机构专门为物流企业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
其中最常见的物流金融产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车队融资等。
这些产品的出现,为物流企业解决了资金筹措和管理的难题,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物流金融市场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物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其信用状况较为脆弱,使得金融机构在提供融资支持时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次,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通常与业务发展和市场波动密切相关,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资金筹措。
此外,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建立起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信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物流金融将为物流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物流金融业务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物流金融业务研究现状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2794cc6137ee06eff91837.png)
物流金融业务研究现状总结分析【摘要】物流金融业务逐渐成为物流企业的利润增长点。
本文全面总结了物流金融业务的国内外研究历程及现状,为物流金融业务的模式创新、业务开展及风险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物流物流金融研究现状一、国外对物流金融业务的研究现状(1)起步较早,研究较丰富。
国外的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较早,其相关研究也较为丰富,其中,friedman(1942),albert(1948),eisenstadt(1966),raymand(1948)和dunham(1949)等总结了物流金融中的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在国外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氛围、业务模式、仓储方式、监控方式和流程。
barnett 和biederman对物流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研究。
(2)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金融业务中。
guerrisi(2001)通过考察供应链中物流配送技术和资金转移技术的发展,认为目前的资金流管理己经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物流技术相匹配,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资金的转移己经成为发展的障碍,因而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货币转移方式将广泛应用于全球贸易链中。
(3)侧重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金融业务研究。
leora klapper (2008)就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激励及功能进行了分析。
gonzalo guillen(2009)等人研究了集生产与企业融资计划于一体的短期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影响企业的运作与资金融通,从而增加整体收益。
二、国内对物流金融业务的研究现状(1)起步于物资银行。
国内物流金融的相关研究始于“物资银行”,2003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
认为物资银行指的是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仓储企业或物流中心,在业务过程中将银行与生产商或经销商紧密地联结起来,使银行以不动产贷款为主的信贷模式转变为不动产贷款和动产(流动货物)质押贷款相结合的信贷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物流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物流金融产生的背景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物流金融发展的策略。
物流产业的发展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金融市场的运作也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
关键词:物流金融;物流产业;金融市场;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但纵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物流业现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国外的物流企业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很不成熟,同时缺少雄厚的资金,所以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保证物流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物流金融运营要求金融业针对现代物流运营的特点,提供相应的资金融通服务。
物流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以下模式:
大型融资贷款业务。
此业务主要针对物流规划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或关键技术合作等与物流经营相关的基础项目,提供技术性融资、大型设备租赁和技术参股。
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证、保函等也是现代物流金融所包含的的业务形式,还有物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可以是已经上市的面向公众筹资的投资基金,也可以是未上市的,其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补贴和企业的多元化投资组成。
物流金融提供商也可以开展信用联盟、出口采购替代、离岸金融对接包办等资本运作方式。
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此业务是物流金融提供商针对中小企业缺乏固定可抵押资产的状况而设计的金融综合业务。
银行以市场畅销且价格波动小的物流产品质押为授信条件,并运用较强实力的物流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和企业物流有机结合。
一般最多见的为融通仓业务。
资金结算业务。
我国现行的结算方式主要运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等八种代表性的结算工具。
物流企业选择这些方式的时候要兼顾安全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物流企业在异地结算方式的选择上,如果是一次性交易,宜采用先收款后发货或一手钱一手货的方式,如现金、信汇、电汇、自带汇票等方式;经常往来的客户可先发货后收款,采用汇款、异地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等方式。
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能给物流提供商、供应链节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好处,但提供商却面对各种风险,主要包括内部管理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合理的规避物流风险的方案是保证物流供应链安全的必要环节。
物流保险的存在为防范物流金融风险的发生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物流风险管理滞后,尚缺乏针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解决风险的保险险种。
因此,我们应加快物流金融相关理论的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条例,为物流业的稳健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面临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现状、模式以及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
于2004年9月联合制定《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对资产质量好、经营管理好、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支持鼓励上市,在国家政策鼓励的大环境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应加强自身资本运营能力,通过创业板上市、买壳上市等多种方式实现境外上市。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物流保险,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去开发相应的险种,我国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民营物流公司的保险,而民营物流公司在我国的物流行业中处于主力地位,占据了相当多的业务,一旦碰上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将对这些企业造成严重的打击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第三是建立起相关的物流行业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我国现在对于物流行业没有专门的会计法规,物流企业的会计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不统一,在具体会计项目处理上千差万别,同时缺少准备金计提制度。
第四是建立银企合作伙伴关系,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大力支持物流企业的发展。
从金融家机构角度看,可以派出相关人员专门入住物流企业,对物流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及面临的风险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那么在提供贷款时即会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发展物流金融的扶持力度,可以出台相关的物流金融优惠措施,对于给物流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给物流企业,以支持物流业发展。
同时还可以设立基金的方式,对于一些对物流行业有着贡献的公司给予奖励和政策上的支持。
现代物流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保障,金融业又依赖于物流业的不断发展而创新。
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形式,物流与金融互相需求,
互相促进,形成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物流金融生态圈。
物流业与金融业结合,形成跨行业、相互交叉发展的新业务领域。
物流金融和谐发展是双方互利的选择。
物流金融是物流和金融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相结合的产物,属于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它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销售平台,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主动性。
物流业的壮大发展,给金融业创造了新的业务拓展空间,物流企业也将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理财对象。
对于银行业而言,物流金融既满足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控制信贷风险,同时物流公司也借此业务扩大了业务范围和业务量。
参考文献:
【1】谢少安.创新物流服务的营销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8(8).
【2】姚乐,孙亚凡.仓储物流企业金融物流运作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5).
【3】顾晨.仓储物流业的作用和地位[j].知识与创新,2009(1). 【4】杨彦超.浅析我国物业管理服务发展趋势[j].知识与创新,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