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基改良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不良土质路基指的是路基土质质量较差,容易发生沉降、塌陷、侧滑等问题,给道路使用和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解决不良土质路基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法。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处理。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添加适量的改良材料,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能,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固、加密、加强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沉降能力。
可以采用添加石灰、水泥、矿渣粉等材料,通过与土壤充分混合反应,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可以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是指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将路基内的积水及时排除,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积水导入排水渠或排水沟,保持路面的干燥与稳定。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可以采取加固处理。
加固是指通过增加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提高路基的抗沉降和抗滑移能力。
可以采用加筋土工格栅、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材料,将其嵌入土体中,增加土壤的抗剪强度和抗压能力,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可以采取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是指对路基下方的地基层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加固、加密地基的方法,如进行地基加固桩、地基加固槽等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不良土质路基的问题。
对于不良土质路基,还需要进行合理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监控。
在路基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合理选择路基的宽度、高度和横坡等参数,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进行质量监控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排水处理、加固处理和地基处理等。
通过采取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解决不良土质路基带来的问题,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和交通畅通。
同时,合理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监控也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浅谈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及处理方法
浅谈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及处理方法总结了软粘土、冲填土、饱和松散性沙土、膨润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五类型不良地基土的主要特征,介绍了对不良地基土的地基置换法(包括换填土法、夯置换法和振冲置换法)、地基预压法注(包括换填土法、夯置换法和振冲置换法)、浆固结法的处理原理和方法。
标签:不良地基;地基置换法;地基预压法注;浆固结法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工民建土地需求量上升,不良地基所凸显的问题也不断增加。
对不良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满足建筑物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确保建筑工程在风暴、地震等恶劣灾害条件下不会因此而发生安全事故。
对不良地基处理的好坏,决定着建筑物质量能否满足使用要求,事关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谈淡工民建施工中较常见的不良地基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一、常见不良地基种类及特征不良地基主要指的是软弱地基及不稳定地基,我国土地辽阔,不同地区地质差别较大,甚至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范围内,不同地点所表现出的不良地基土质特征也常有很大差异,大概可以归纳为软粘土、冲填土、饱和松散性沙土、膨润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几大类型。
1.软粘土。
这是施工中遇到最多的一种不良地基土,土质强度低,但压缩性大,无法有效渗水,故排水效果特别差,总体受力性能低,特别是在一些大规模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导致地基发生变形,导致整个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2.冲填土。
冲填土是一种非天然土质,主要是由垃圾土(包括工业生产垃圾土、生活垃圾土、以及建筑垃圾土)人为累积而成的不良地基土。
冲填土质常常厚薄不均、松整不一、组成成份杂乱、堆积无规则、承重性能弱等特征,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等危害。
3.饱和松散性砂土。
饱和松散性砂土主要是由细砂等成分构成的不良地基土。
细砂通过沉积而使其表面产生相对较高的强度,但内部结构松散,在大型机械强烈震动等外力作用下会导致地基发生变形,特别是当如果碰到地震等更大的外力时,发生肌理液化,地基产生严重变形滑移现象,使地基整体失稳,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危害很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处理方法不良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属于普遍现象,不良地基的构造中存在岩体破碎带、软弱土层和卵石层等,这些都会导致建筑质量低,不稳固,容易发生渗透等现象。
今后在施工过程中要提前对地质进行勘测,在开工前做出详细的规划和分析,多做出几个施工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完成。
1不良地基造成的不利影响1.1抗滑性不达标,地基基础不稳定不良地基之所以称为不良,是因为其构成结构较差,结构中主要包括软弱夹土层、岩体破碎带、古风化壳、节理裂隙带和岩石混凝土等物质。
这些结构构成的地基不扎实,无法承载高重量建筑物,并且当地基受到高压挤压时地基的形状会发生改变,抗滑性能因此达不到标准,地基构造太不稳定。
这种不良地基不足之处较多,无法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地基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的坍塌,在安全方面有极大的影响。
1.2地基基础沉陷量超出允许范围不良地基由于结构组成的欠缺导致其承载力不佳,不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建筑物的要求。
不良地基每部分的结构组成不相同,每部分承载力不同,因此地基出现受力不均衡的状况,不良地基受力不均衡直接导致地基塌陷和凹凸不均,从而使得建筑物整体形态发生变形现象,并出现严重安全问题。
1.3地基的水力坡降或渗水量超过容许值不良地基在土层方面也具有较多的不良之处,不良地基土层密度大,因此导致土层缝隙较大,遇水会出现渗漏现象,这种不良地基直接影响了建筑质量,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这类地基使得水利建筑遭到破坏,使整体建筑出现变形等现象。
1.4地基的可液化性不良地基的土砂层黏性少甚至没有黏性。
这就导致地基承受振动能力弱,当受到振动力时,地基的强度会瞬间变小,因此地基会被液化,从而导致地基发生沉陷等现象。
这种特性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可靠性。
2不良地质基础一般处理方法2.1软弱层的一般处理方法由于软弱层的倾斜角度不同,可将其分为高中倾角软弱带和缓倾角软弱带。
简述两种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简述两种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不良地基是指由于地基的天然性能缺陷,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筑物稳定对地基的要求。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来说,不良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基础的沉陷量过大或不均匀性,基础渗漏量或水力坡降超过容许值。
地质条件差,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设计规定值。
地基内为无粘性土粉细砂层因振动可能产生液化,造成建筑物失稳破坏,或因震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几等个方面。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几种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尤其详细讲述软弱夹层地基的处理方法。
1 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以大坝为例,刚性坝基砂、卵、砾石都属于强透水层,一般都加以开挖清除,土坝坝基砂、卵、砾石层因透水强烈,不仅损失水量,且易产生管涌,增大扬压力,影响建筑物的稳定,一般都加以防渗处理。
处理的方法是:将透水层砂、卵、砾石开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构筑截水墙。
利用冲抓钻或冲击钻机作大口径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渗墙。
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修筑水泥防渗墙。
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浆。
坝前粘土或混凝土铺盖,延长渗径,帷幕后排水减压,设置反滤层。
2 可液化土层的处理
可液化土层是指无粘性土层或少粘性土层在静力或振动力作下,
孔隙水压力上升,抗剪强度瞬时消失的土层,土层的液化可使地基沉陷、滑移失稳、危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
常用处理的方法是:
(1)将可液化土层开挖清除,置入其他强度较高、防渗性能良好的材料。
(2)振冲挤密或分层振动压实。
(3)四周用混凝土围墙封闭,防止其向四周流动。
(4)穿过可液化土层设置砂桩或灰土桩,或设置砂井。
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
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不良地基是指地基的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或存在其他不利于建筑物安全稳定的问题。
处理不良地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桩处理法:在地基不良部位打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通过桩的受力作用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基桩可分为摩擦桩和端阻桩两种。
摩擦桩是通过桩身与周围土壤侧面摩擦力的传递来承担结构荷载;端阻桩则是靠桩端与土壤间的阻力来承载荷载。
2.地基处理法:使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土加固和土石方整平。
填土加固是在不良地基上加铺填土,并通过振实、卸载和浸润等方法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土石方整平则是通过削填土石方,使地基整平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修筑。
3.换土处理法:将不良地基上部分土层挖除,并用更好的土料进行填补。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上部土层质量较差、容易引发沉降和变形的情况。
换土处理法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4.集中处理法:将不良地基进行挖掘、修补或加固,并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使地基达到设计要求。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质量较差、不良部位分布较集中的情况。
5.风险控制法:即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地基问题对建筑物的影响。
风险控制法主要用于修复地基困难或有限的情况,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处理不良地基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地基质量调查报告和工程设计要求,结合经济、技术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此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地基处理的有效性和施工质量。
多种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法
多种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地基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地基工程中,除了优质的地质条件,还存在着各种不良地质地基,如软土、黏土、湿地、地下水位高等。
这些不良地质地基给地基工程的施工、使用和维护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多种不良地质地基处理方法。
一、加固土层法加固土层法是通过对不良地质地基中的泥土进行处理,在增加泥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加固土层方法包括快速沉降法、加固地基板法等。
快速沉降法是一种利用土层本身重量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式是在原地基上通过人工挖掘或机械作业,将原土层拉平、压实,形成一个较平整、较坚实的土层。
在建造工程中,按照这个新土层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加固地基板法则是通过为不良地质地基上增加一层加固板,使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能力。
加固板一般有钢板、混凝土板等。
在地基板基础上,还可以加固螺旋桩、钢矢量等结构件,以增强其加固效果。
二、加厚地基法加厚地基法是通过对不良地质地基进行土层厚度的增加,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厚地基方法包括挖填法、新型工程填料法等。
挖填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厚地基方法,即对不良地质地基进行挖土作业,然后将新的填料填充到被挖出的坑内,以达到加固、增厚的目的。
新型工程填料法则是利用新型填料来进行地基加固,常见的填料有发泡水泥、聚乙烯颗粒等。
这些填料重量轻、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三、冻结法冻结法是对不良地质地基进行冻土状态改造,使其稳定、强度增加。
常见的冻结方法包括电热法、气体冻结法等。
电热法是利用电能将土壤内部水分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并在土壤中产生空气与其他回路上电流互动的电场效应,使得土壤处于冻结状态,达到强化地基的效果。
气体冻结法则是将液氮或其他低温气体注入到土壤中,然后进行急速冻结,使土层达到冻结状态,进而强化地基。
简析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
简析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是指在路基工程中,遇到土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使路基达到设计或者使用要求的一种技术手段。
不良土质主要包括软土、膨胀土、沉积土等。
一、软土处理方法1.优化填筑方法:选择适宜的填筑方式,采用块状填筑、桩基加固、土石混填等方式增加填筑体的稳定性。
2.预压加固:利用预压加固的方法,通过预加载,使软土内部排水,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
3.网格加筋:在软土路基表层布置网格材料,通过增加路基的抗剪强度,提高路基的承载力,防止路基下沉。
4.增加排水措施:在软土路基中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以排除土体内部的水分,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二、膨胀土处理方法1.挖除更换:将膨胀土挖除,换填优质土或者改良土进行填补,以减少土体的膨胀性。
2.建筑物处理:对于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可以采取浇筑混凝土地基、加设地基隔离层等方式,避免土体的膨胀对建筑物产生破坏。
3.化学改良:利用化学药剂等对膨胀土进行处理,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降低土体的膨胀性。
三、沉积土处理方法1.平整夯实:对于较软的沉积土,可以进行平整夯实处理,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均匀度,增加土体的承载力。
2.切坡加固:对于沉积土较厚、坡度较大的路段,可以进行切坡加筋处理,增加路堤的稳定性,防止边坡滑动和崩塌事故的发生。
3.沉积土固化:采用固化剂进行沉积土固化处理,通过增加土体的黏聚力和摩擦力,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道路工程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有所不同,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优化填筑方法、预压加固、网格加筋、增加排水措施、挖除更换、建筑物处理、化学改良、平整夯实、切坡加固和沉积土固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良不良土质路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道路工程的使用安全。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建筑物的建设愈发普遍,也带来了不良地基土的问题。
不良地基土是指地基土壤在地质条件、自然环境或人类工程活动下引起的物理、化学、结构上的改变造成的,主要分为以下类型:软基地基、巨石地基、砂土地基、老高沟、压实填土等。
这些不良地基土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放任不管会导致建筑物倒塌的风险。
为此,需要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处理和加固,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工艺。
一、处理方法:1.软基地基软基地基处理的主要手段是加固,加固的方法有加压注浆、灌注桩、混凝土悬挂桩等。
而在程序上,应先进行超前预制方案,随后则应进行地表和地下工作。
在地下工程中,需要对深部进行预处理。
2.巨石地基巨石地基的处理方法要么是将这类土地开垦后进行加固,要么是利用大型起重机进行石头的清除,同时对基础的深度进行深层加固。
3.砂土地基砂土地基为最常见的不良地基土之一,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原位加固或加固壁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理。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和选择材料,实现最佳的加固效果。
4.老高沟处理老高沟的关键在于对其环境、空气、水流等实际情况甄别,精准识别结构类型,采用管道及堵孔的方式进行加固。
5.压实填土对于这类地基,我们可以利用单桩、组桩、超后吊压或加压注浆等方法进行加固或加强。
二、加固工艺对于不良地基土的加固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现场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判断其地质情况及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加固方案。
第二步,模拟或仿真施工,对方案进行检验和审核,确保方案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
第三步,按计划进行实际施工,先进行地下加固,后进行地表加固,并持续进行检验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三、加固材料加固材料是不良地基土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选择应基于建筑物所处地区的特点和性质。
常用的加固材料有灌浆、轻质配筋和高性能混凝土等。
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固或存在不良条件,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地处理不良地基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不良地基处理的七种方法。
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适当的材料(如砂、砾石、水泥等)来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可以提高地基的支撑能力,减轻地基的沉降问题。
2. 沉降补偿:对于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可以采用沉降补偿的方法。
这包括调整地基支撑的高度,以平衡不同部分的沉降。
3. 土体加固:对于土壤地基的强度不足问题,可以采用土体加固的方法。
这可能包括钢筋加固、土工格栅、土体冻结等技术,以增强土壤的抗压性能。
4. 基础加固:在地基上方加建加固层,如钢筋混凝土板或钢筋混凝土桩,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基础支撑。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基不均匀或容易沉降的情况。
5. 填土加固:如果地基的问题是土层过于松散或不均匀,可以通过填充高强度土壤来加固地基。
这可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6. 降水排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地基容易受到水分影响的地区,降水排水是必要的。
这可能包括建设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或排水孔等方法,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
7. 地下连续墙:对于具有不稳定侧向土压力的地基,建设地下连续墙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墙可以抵挡土压力,减少地基的变形和沉降。
总结起来,在处理不良地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沉降补偿、土体加固、基础加固、填土加固、降水排水和地下连续墙等。
通过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结构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试论地基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试论地基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地基基础是建筑的根基所在,其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是验收地基基础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安全标准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文从地基处理方式与地基基础缺陷处理方式出发,讨论了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分与解决对策。
标签:地基;基础建设;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在长期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见软弱不良的地基。
所说的软弱地基指的是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的地基。
1.地基处理方式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
采用科学合理地基处理方法,有充分发挥原地基土承载力,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地基处理费用低的特点。
1.1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式。
常见地基处理方式有:换填垫层法、预压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振冲法、砂石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坑式静压桩法和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等。
地基处理方法种类繁多,各种处理方法有它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沒有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具体工程的地质条件也多种多样,各个工程间地质情况差别巨大,对地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此外,施工机械设备、所需的材料也会因提供部门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状况、施工技术条件和经济指标比较状况都会对地基处理的最终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1.2常见地基处理方式。
建筑地基内不经过处理,土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能满足建筑的荷载、变形等要求,则建筑物基础可直接设置在天然地层上,那么我们通常把这种地基叫做天然地基。
在天然地基上的基础,埋置深度小,施工技术较为简单,能节约大量的工程费用和材料。
若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必须事先要经过人工加固处理后再进行基础施工。
不良地质地基处理(1)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第一节概述土木工程建设中,有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软弱土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需要先经过人工处理加固,再建造基础,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针对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人工的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增大地基承载力,防止剪切破坏或减轻土压力;改善地基土压缩特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改善其渗透性,加速固结沉降过程;改善土的动力特性防止液化,减轻振动;消除或减少特殊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如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膨胀性等)。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土木工程实践推动了软弱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方法多样化,地基处理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并日趋完善,地基处理已成为基础工程领域中一个较有生命力的分枝。
根据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如表6-1所示的几类。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表6-1但必须指出,很多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多重加固处理的功能,例如碎石桩具有置换、挤密、排水和加筋的多重功能;而石灰桩则具有挤密、吸水和置换等功能。
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及加固原理,参见表6-2。
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和加固原理表6-2c u20kPa的粘性土、松散粉土和人工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等发泡聚苯乙烯(EPS)重度只有土的1/501/100,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压缩性,用于填土料,可有效减少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且根据需要用于地基的浅层置换采用重量100400kN的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在强烈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作用下,地基土密实,可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上述表中的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机理,在不同的土类中产生不同的加固效果,并也存在着局限性。
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材料、施工机具和施工条件等亦存在显著差别,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地基损坏的维修方法
地基损坏的维修方法
地基损坏的维修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地基加固:通过增加地基承载力,来补偿原有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所引起的地面下沉。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
2. 沉降控制技术:通过以时间为基础的监测和控制手段,来实现对地基沉降的监管和调控。
常用的沉降控制技术包括仪器监测、压缩性补偿、动态压力平衡等。
3. 调整荷载分布:人工调整荷载分布也可以使地基恢复设计高度,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支撑点数量和改变荷载分布。
4. 土体加固:利用细颗粒物质如沙子等填充低洼处,让土体重新达到设计高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回填法和加固法。
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需要根据地基下沉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估和决策。
同时,建筑施工时也应注意合理设计和施工,防止地基下沉的发生。
常见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地基处理方法作者:(张皓)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7年第36期前言:地基指的是承受由其接触的基础部分传递的上部荷载的土体或者岩体。
基础通常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将整个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力传递到地基上的重要部分。
地基基础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固、安全、耐久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前提保障。
一、地基基础分析地基作为建筑物同地球稳固链接的介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应该达到足够的强度,要满足一定的承载力要求;其次应该符合规定的变形值,地基的沉降量需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尤其重要的是要做到沉降均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往往是引起建筑物开裂变形的重要因素;最后地基应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应具有防止构筑物倾覆、倒塌、失稳的能力。
从施工现场来讲,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
天然地基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无需人工加固便可满足基础全部荷载要求的天然土体或岩层,其特点为造价成本低,易于施工。
人工地基指的是需要人工加固处理或改良的地基,其相较于天然地基来说,具有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造价成本高等缺点,这也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且需要更加引起注意和分析处理的。
我们在工程施工中经常遇会到的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概括来说主要为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两类。
软弱地基指的是基底表面以下一定范围内存在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软弱土层,常见的有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松散粉土和杂填土(建筑、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堆填的结构松散且分布无规律的土体)。
不良地基是指湿陷性黄土地基(黄土中含有易溶盐类或大孔隙),膨胀土地基(含有蒙特石矿物,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高塑性黏质土),多年冻土地基(高海拔寒冷地区含有固态水,且冻结时间持续两年以上的土),山区地基(山区地基不均匀、不稳定,情况复杂,使地基软硬悬殊)。
无论是软弱地基还是不良地基,如果不采取人工措施加以处理,都很容易造成基础持力层不达标或受力不均匀,引起房屋开裂变形甚至倒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综合建筑物重载、外力荷载等各个方面考虑,来确定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确保其能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首先,对于不良土质路基,我们需要进行土质的调查和试验。
通过对土壤的采样和试验分析,可以了解到土壤的具体性质,如含水量、塑性指数、压缩性等,并判断土壤的可塑性和可压缩性,从而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1.排水处理:不良土质通常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水分饱和和液化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常用的排水方法包括设置横向和纵向排水系统。
横向排水可以采用开挖排水沟、安装水平排水管等方式,将过多的地下水排出;纵向排水可以采用排水壕或排水管,在路基的纵向方向加强排水功能。
2.增加路基填料:不良土质路基可以通过在其上方填充较好的路基填料来提高其稳定性。
填料可以使用砂石、碎石等具有较好排水性和稳定性的材料,通过填充改变土体的性质,减小变形和沉降的可能性。
3.地基加固:对于较软弱和强塑性的土体,可以采用地基加固的方法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地基加固桩、静力增加法、灌浆加固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变土体的结构,增加其抗剪强度和承载力。
4.路基处理:不良土质路基可以采用填充加固或边坡加固等方法进行处理。
填充加固可以在路基的上方铺设一层较好的填料,通过加固填充体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边坡加固可以采用边坡护坡、护面板、钢筋混凝土护坡等措施,增加路基边坡的稳定性。
5.其他处理措施:针对特殊情况,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处理措施。
例如在不良土质路基中设置加筋土壁、加固梁、加固板等结构,提高其整体的稳定性;对于水下不良土质路基,可以采用桩基础、灌浆加固等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在进行处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性质、工程的要求和可行性等因素,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需注意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的要求,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工民建工程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
对工民建工程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探讨摘要:地基土的质量会对工民建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地基土的检测和改造。
建筑所在区域的不同,将会有不同的土质,那么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不良地基土进行准确的识别,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
本文简要分析了不良地基土的检测和识别,然后重点探讨了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工民建筑;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1、不良地基土的检测识别部分地区的土质类型是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在工程建设的时候,不能够在这些不良地基土上直接的施工。
那么,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识别检测不良地基土,并且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避免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不良地基土的识别:高压缩性土质:很多地基土都是因为有着较高的压缩性,而不满足施工建设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如果直接在这种土质上进行工程建设,那么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规则沉降等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和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从而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一些有着较为复杂建筑结构和较大建筑规模的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并且沉降问题和裂缝现象更加的突出。
低渗透性土质:较低的渗透性也是建筑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常见表现,如果在这种性质的地基土上进行施工,就需要比较长的固结时间,那么,一些不规则沉降以及裂缝现象就很容易在这么长的固结期内出现,进而导致一些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高灵敏度土质:根据以往的工程施工经验和相应的科学研究表明,灵敏度过高也是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常见特点。
与一般地基土相比,高灵敏度土质比较的脆弱,这样就不能有效的承受建筑工程压力,在施工中或者未来的使用中,如果出现一些振动或者压力等现象,就会对原有的建筑结构和承受状况产生破坏,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出现。
2、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置换技术:置换技术又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换填土层技术,换填土层技术指的是用一些有着较好强度和渗透性的土层来替代一定比例的不良地基土。
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不良地基处理方法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良地基情况,如软土地基、易液化地基、气蚀地基等。
这些不良地基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加固地基:通过加固地基的方式来增加其承载力,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加固桩、加固网、加固板等,通过这些加固措施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地基改良:通过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其压实度和密实度。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式有填筑夯实法、振动致密法、混凝土搅拌桩等。
二、易液化地基处理方法:1.注浆加固:通过注浆方法,向易液化地基中注入固化材料,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常用的注浆材料有水泥浆、化学固化剂等。
2.地基加固:采用预应力桩、灌注桩等加固方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液化能力。
三、气蚀地基处理方法:1.排气处理:在土体孔隙中存在气体时,可以通过进行排气处理来减小气蚀地基的影响。
常用的排气方法有抽水排气、气体压缩排气等。
2.地基加固:采用加固措施,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灌注桩、加固板等。
四、地基沉降处理方法:1.增加承载面积:通过合理设计地基底面积,增加地基承载面积,降低地基沉降系数。
2.加固土体:通过在地基中加入填充材料,增加地基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五、病害地基处理方法:1.病害地基的修复:根据地基病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如填筑夯实、加固桩等。
2.注意预防措施:在新建建筑物时,要提前进行合理的地基勘察,避免选择病害地基。
六、黑臭土地基处理方法:1.深基坑排水: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排水处理,保持基坑内外的水压平衡,减少黑臭土地基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2.控制源头:加强周边区域的环境整治,控制黑臭土地基的形成源头。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还要注意在地基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另外,不同地基情况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 、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
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
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
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 、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
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
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
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
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
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
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
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
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
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
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8 、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
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目前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
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
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
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10 、石灰桩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
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1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
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
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12 、柱锤冲扩桩法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采集者退散
13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14、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
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一)路基
路基的断面型式有:路堤一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堑一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桐三种型式);半填、半挖一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
1 由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为主组成的软土在我国南方有广泛分布,这些土都具有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等特点。
软土路基的主要破坏形式是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损坏。
在较大的荷载作用下,地基易发生整体剪切、局部剪切或刺人破坏,造成路面沉陷和路基失稳。
容易因孔隙水压力过载(来不及消散)、剪切变形过大,造成路基边坡失稳。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等选择就地处理方法时应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外,还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和工期等因素。
2 湿陷性黄土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
当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
由于大量节理和裂隙的存在,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主要病害有路基路面发生变形、凹陷、开裂,道路边坡发生崩塌、剥落,道路内部易被水冲蚀成土洞和暗河。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减轻或消除其湿陷性。
可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成本低、施工简便、效果好的方法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
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
3 膨胀土主要由具有吸水膨胀性或失水收缩性猫土矿物组成,该类土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
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质较好。
但其显著的胀缩特性可使路基发生变形、位移、开裂、隆起等严重的破坏。
膨胀土路基应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路基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用灰土桩、水泥桩或用其他无机结合料对膨胀土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
也可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
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如设置排水沟,采用不透水的面层结构,在路基中设不透水层,在路基裸露的边坡等部位植草、植树等措施.可调节路基内干湿循环,减少坡面径流,并增强坡面的防冲刷、防变形、防溜塌能力。
4 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
冻土在冻结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
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压缩性提高,地基容易产生融沉而冻土中产生的冻胀对地基不利。
一般土颗粒愈细,含水量愈大,土的冻胀和融沉性愈大,反之愈小。
在城市道路中土基冻胀量与冻土层厚度成正比不同土质与压实度不均匀也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对于季节性冻土,为了防止路面因路基冻胀发生变形而破坏,在下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两侧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人到路基顶部,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 2 )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
了解不同路面材料、土基及路面下的冰冻深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使土基冻层厚度不超过一定限度。
控制土基的冻胀量不超过允许值。
( 3 )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
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
( 4 )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