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艺术形成展特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间艺术形成展特点

————————————————————————————————作者:————————————————————————————————日期:

论民间艺术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姓名:唐梓铭

班级:12级文化产业管理1班

学号:28

摘要: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复,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民间艺术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代表着民众的审美理想。民间艺术的形态和形式包容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杂技等等。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统艺术、创新

正文:

民间艺术遍布农村,在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与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或者是创造者,或者是享用者,无不身置其中。然而,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于民间的诸如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生活用器、生产工具每年都在遭受人为的手工艺丢弃和破坏,我们有理由像保护生态环境那样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根,它来自生活来自民众。民间艺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各种世事变迁而得而复失。在一个文化软实力竞争激烈的时代的到来,抓起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民間艺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民間艺术的随意性和意象性的造型方法,表现在大胆的夸张和变形,毫不受自然形态的束缚,可是又不使人感到荒诞,反而使人感到更可信、可爱。民間艺术创作中的随意性,并非是乱来,而是有其发展规律的。这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分布全国各地的岩画、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唐代的石窟艺术等,都可以看到这条民族造型体系的承继关系。民間艺术创作也有一定的规范、一定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但这不是哪一两个人创造的,而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反复探索的结果。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精神内涵

中国民众在自己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独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些思想既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根源,同时又体现了民间文化历史的继承性,以及广大民众参与文化创造的集体性,体现了从自然要求超升到文化要求的人类文化本质的规定性。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民众认识方式、认识成果的延续和累积,必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活动起着重要的、不可抗拒的作用,同时对民间审美活动产生影响,并造就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因此,影响和支配民间创作的观念意识,最终应归结为民俗社会精神实在的文化观念,民间艺术的精神也就是民间文化观念在审美造型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最大限度的受到了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风格样式等特征与现代民间艺术新作的联系与差异。这种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历史作用的结果,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民间艺术的创作实质上只是这种精神观念在审美创作活动中的形态化或物化。

从民间生活的实际来看,民间艺术的创造活动大都与祭祀、供奉、祈福、纪念、祝寿等信仰习俗相关联,其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都处在世俗生活的背景之中,对于民间艺术的创造,它们或提供丰富的素材,或造就神秘的旨趣,或培养特别的观众,或产生特殊的风格,民间艺术精神内涵的规定性通过对信仰崇拜观念的继承和保存而显现出来。当然,作为民间的信仰是复杂而多元的,同时又具有

较大的功利性、随意性、自发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又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以此共同构成了民间信仰体系的多元结构。民间的信仰与崇拜不仅成为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而且还构成了民俗活动的中心目标或环节,也决定了民间艺术的创造并不完全出于纯粹审美的创造。民间信仰与崇拜与民间艺术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使民间艺术的创造强烈地体现了民间信仰的观念与内涵,信仰内容被作为创作的目的和内容被广泛地利用,民间信仰的文化特征为民间艺术的创造增添了特殊的文化品格及标准。

由于民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传统民间艺术的创造大量地体现了平安吉祥、富贵、美满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从而寄托了庶民百姓对幸福、理想的追求。这种功利的需要与愿望,首先蕴涵了民众最切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又包含了深刻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从中所寄寓的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得之于民众朴素真诚、纯然天饰的需求观念。当然,作为民众的功利性的理想,在民间艺术的表现中向来都是朴实无华毫不掩饰的,这难免也为上层文化所鄙薄,然而这种不加遮掩的愿望和需求的表现则正是民众诚实、坦荡胸怀的写照。这种对生命执著追求和对世俗生活价值目标的欲求,是出于主体对自身需要的追求意识和目的意识,民众对自己生命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愿望并不加以抑制、伪饰,而是围绕衣、食、住、行的行为,追求福、乐、寿、康等富贵、平安、丰收、吉祥的生活层面来展开。民众在追求自身内在需要的同时,对外部社会因素的渗透也持有自觉、宽容的态度,一方面民众以自觉的态度改造内在现实的自然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又顺应社会的力量在认同的基础上接纳外来的改造意识,使民众的需求观念在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两方面同时得以满足。这种民间需求观念对人的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双向肯定,也是它能够占据广大民众的心灵,成为一种在民间社会具有普遍性主观意向的内在必然。民众的需求观念一旦占据重要的位置,就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一部分。

当然,民间艺术的文化观念和精神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民众的思维观念、生活态度、信仰体系,都是民间艺术精神底蕴的主要部分,特别是传统的思维观念,构成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灵魂。这种传统精神内涵不仅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民艺与现代民间艺术新作相比较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民间艺术的创新空间

民间艺术新作的创作过程既吸收了传统民间艺术的质朴、纯真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呈现出艺术创作的新形象。就其作者来说,不仅脱离了传统民间的生活环境,而且文化教育、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观念等也不属于同类层次。这些创作群深受时代的影响,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诸因素,无论是艺术修养还是创作心态都区别于传统的民间艺术创作。传统民间艺术的创作注重其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重视实用性,也注重精神的审美性,而民间艺术新作因为脱离了传统的创作背景则以审美性为主要功能。

民间艺术新作首先是以民间艺术为源泉的创作,这种创作首先是牢固地建立在传统民艺的基础之上的。民间艺术的传统是乡土文化积淀的结果,是民间生活、民族心理和审美反映的共同要求,也是文明赖以延续和升华的基础。这种传统表现在诸多方面,民间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民间艺术是一种真诚的创作;创作观念受传统文化及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这种观念其实就是民间文化观念在审美活动或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和表现;民间艺术的恒常的求生、趋利、避害的主题是对生存和生命本质的自然要求,同时又是超升的文化观念;审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无限的夸张和想象,是民间艺术观念通过主体转化为现实存在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