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6.4 来自地球的力(物理课件)

6.4 来自地球的力(物理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六、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概念: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 forces from the earth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六、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如何确定质量不均匀、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四、重力的方向
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 forces from the earth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五、重力方向的应用
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 forces from the earth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四、重力的方向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 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巴西人, 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 呢?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到底值得是什 么方向呢?
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 forces from the earth
一、重力 1
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
2 物理学中把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3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上的所有物体
第4节来自地球的力 forces from the earth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课件 •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六、重心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课件6.4来自地球的力(共40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课件6.4来自地球的力(共40张PPT)

知1-讲
【例1】关于重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只有接触到地球,才会被地球吸引 B.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 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来自《点拨》)
知1-练
1 一个成熟的苹果受到重力作用从树上落到地面,苹
果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C )
(来自《典中点》)
1.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 G。
2. 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G=m g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1. 区分重量与质量: (1)两者定义不同。重量是表示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两者单位不同。重量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
千克。 2. 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
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重力的变化而变化。
(来自《典中点》)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右图展示了放置在:
水平面、斜面和悬挂的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 (2)物体自由下落时的方向,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
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 (3)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也不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知2-讲
(来自《点拨》)
知2-讲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重力与质量 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
(来自《点拨》)
练一练
•某水平面上物体的质量为50千克, 它所受的重力多少牛?
已知:m=50Kg g=9.8N/kg
求:G
解:根据G=mg,可得: G= mg=50kg×9.8N/kg=490N

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计下, 记下弹簧测力计每一次的示数,并填在下表中。
钩码数 质量m/kg 物重G/N
1
2
3
4
5
6

物重跟质量的比值 /(N·kg-1)

拓 展
G/N
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以质
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3.0
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视察后
2.5
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
2.0
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5
1.0
0.5
1. 区分重量与质量:
(1)两者定义不同。重量是表示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质
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两者单位不同。重量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 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体本
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重力的变化而变化。
典例
知识点 三 重力的方向
1.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通常用字母G 表示。
(2)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
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点 拨
(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
的)都受到重力。
(3)重力是非接触力,空中的飞机、树上的苹果都
受到重力。
(4)同一物体抛出后在空中运动时与静止时所受的
2. 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力的影响,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在位置等
无关。
3. 重垂线
(1)在一根线下吊一个重物,即为一根重垂线。重垂线可以指导重力
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可以利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挂画是否挂正,也可
以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6.4 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共47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6.4 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共47张PPT)

探究:不规则小物体的重心
•参照上图,试着找一找你的钢笔和文具盒的重心
用悬挂法确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观察与思考: 摔跤区域里的站立姿势
摔跤运动员为了不被对手摔倒,采用曲腿和弯 腰的姿势,使自己重心降低,达到不易被摔倒的目 的。
降低重心
提高稳度的诀窍
(a)起重汽车放下支腿扩大支面 (b)台灯有个大底座 (c)下大上小的茶壶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g是一 个定值,为9.8N/kg,粗略计算时取10N/kg
感性认识
两个鸡蛋受到的 重力大约为1N
一个苹果受到的 重力大约为2N
一个中学生受到的 重力大约490N
想一想:在月球上称同一物体的重力与地球上一样吗?
物体质量和它的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符号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m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千克(kg) 不随位置而改变 秤、天平
即:g=9.8N/kg
其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 受到的重力是9.8N
G/m=g
G表示重力 m表示质量
G=mg
g代表9.8牛/千克
补充说明:不同地方,重力与质量
的比值一般不同,随纬度的增高g值 增大,赤道最小,极点最大。
说明:m单位用Kg,重力G的单位才是N,粗略计算 可取值为g= 10N/Kg。
C)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3、 从山坡公路上滑下来的汽车, 在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 ( C ) A.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增大,方向不变
C.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大小减小,方向变化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4《来自地球的力》PPT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4《来自地球的力》PPT教学课件
3、2×105克 = (
200 )千克 4、2.8千克 = ( 2800 )克
⑶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设计实验研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1、明确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应该按什么步骤进行? 3、应该记录哪些数据? 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⑶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演示实验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 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来自地球的力
熟了的苹果为什么 向地面下落?
宇航为什么能在空中飘 着,而不向地面下落?
一、重力的概念
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 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 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二、重力的三要素
矩形的中心在对角线的交点
长方体的中心在对角线的交点
圆的中心在圆心
球的中心在球心
练一练
画出这些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G
G
质量不均 匀、外形不规 则物体的重心 可以用悬挂法 确定.
没有重力的世界
阅读94面信息窗
小结
1.重力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2.力—牛顿(N) m — 质量 — 千克(kg) g —— 重力常数—— 9.8 N/kg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6.4来自地球的力(共24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6.4来自地球的力(共24张PPT)
竖 直 向 下
水 平 面
知识拓展: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
重 力 的 方 向 指 向 地 心
生活中是怎样应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锤线
水平仪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那么的 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源自探究:不规那么小物体的重 心
支撑法
悬挂法
质量不均 匀、外形不规 那么物体的重 心可以用悬挂 法确定.
提高稳度的诀窍:增大支面
9.801
39度56
纽约
9.803
40度40
莫斯科
9.816
55度45
北极
9.832
90度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g是一个定值,
为9.8N/kg,粗略计算时取10N/kg
g=9.8N/k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
为9.8N。
假设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
示一个物体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
1
0.05
1
10
2
0.1
1.5
10
3
0.15
2
10
物体4的物重跟0.它2 的质量成 正比,其比值
是定值,约等于 N/k1g0。
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质量和物重的比值是有差异的
地点
物重与质量的比值=g 纬度
赤道
9.780
0度
广州
9.788
23度06
武汉
9.794
30度33
上海
9.794
31度12
北京
㈠ 重力的大小 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
称为物重 G 用 表示
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 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桶中所含水的多少,称为 质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4-来自地球的力课件(共49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4-来自地球的力课件(共49张PPT)

随堂练习
7.4 来自地球的力
1.关于 g=9.8N/kg 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1N 的力是 9.8kg
B.1kg=9.8N C.质量为 9.8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N D.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随堂练习
7.4 来自地球的力
2.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
7.4 来自地球的力
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钩码 时,弹簧秤的指针所在位 置。
观察并记录:
7.4 来自地球的力
弹簧秤下端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
在位置。
观察并记录:
7.4 来自地球的力
弹簧秤下端悬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秤的指针所
在位置。
7.4 来自地球的力
钩码数/个 质量 m/kg 重力 G/N G 与质量的比值 N/kg
7.4 来自地球的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 力计进项测量。把物体悬挂在 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 上,当测力计和物体都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 所受重力大小。
7.4 来自地球的力
在同一地点,质量相等的不同物体,无论他们的材料、体 积和形状等有什么不同,他们所受的重力都是相等的。
回归其天然处所的趋势。因此,如气、火类的轻物质能
向上飘,土和水类的重物质会向下落。后来,经过不少
科学家的努力,终于由牛顿揭示了重物下落的原因和规
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二、重力的大小
7.4 来自地球的力
我们提起不同的物体,会有轻重不同的感觉,这表明不同物体受 到的重力是有大有小的。如何来测量重力的大小呢?
g =9.8N/k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9.8N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 来自地球的力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   来自地球的力ppt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能力提升练
(1)分析比较1、2、3或4、5、6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 结论是___在__同__一__星__球__上__,__物__体__所__受__的__重__力__与__物__体__的__质__ _量__成__正___比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1_与__4_(或__2_与__5_或___3_与__6_) __有关数据, 可得出初步结论: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在不同星球上 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 受到的重力要大。
能力提升练
12.下面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 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 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B )
能力提升练
1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体在任何地方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HK版 八年级上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4节 来自地球的力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 重力;地球 4 B
2A
5A
7 降低重心 8 见习题
10 485.1; 49.5
3 500;=
6C
9 见习题
习题链接
11 见习题 12 B 13 B
14 见习题 15 见习题 16 C

沪科初中物理八上《6第4节 来自地球的力》PPT课件 (共22张PPT)

沪科初中物理八上《6第4节 来自地球的力》PPT课件 (共22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二、重力的大小
猜想: 重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 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 表格的设计:
分析与论证 实验记录表格
第四节 重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苹果为什么不 往天上掉呢?
露珠总是落到地 跳伞运动员总是
面上?
往下落?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 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观察与思考:
你 看
1: 把一只木块举到一定高度放手 到

2:把一只粉笔头斜向上抛出, 么
观察其运动


一 、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G
3.公式: m
=g
或 G=mg
4.g =9.8N/k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某水平面上物体的质量为50千克, 它所受的重力是多少牛?
已知:m=50Kg g=9.8N/kg 求:G
解:根据G=mg,可得: G= mg=50kg×9.8N/kg=490N
答: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490N。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的应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重力的方向
探究之旅第三站: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定义: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找出下列物体的重心
粗细均匀的棒
方形薄木板 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 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6.4_来自地球的力_ppt课件4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6.4_来自地球的力_ppt课件4
竖直向下
作用点 重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以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 情景,写一篇小论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分耕耘一分收获
飞 人 - - - 乔 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重力简称物重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
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单位:kg、g、T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钩码(只) 质量m 物重G (kg) (N)
1 2 3 4 5 6
物重跟质量的比g (Nkg-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正___比_,其比值是定值,约 等于9.8N/kg。
若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一个物体 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
G/m 或G=mg =g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它表示物理意义:1kg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 为10N。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竖直向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小结:
重力
大小 方向
G/m 或 G=mg =g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六章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ppt课件

一、重力 1.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_地__球__的__吸__引__而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_地__球__。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弹簧测力计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 重力的大小
(2)物重:物体所受___________。
(3)物重和质量的关系 ①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正__比_,其比值是定值,
探究4 物体的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请指出寻找下列物体重心的方法。
质量分 质量分布均匀、
布 形状规则的物
及形状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 不规则的物体
物体
判断 方法
提示:根据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采用对应的方法。 参考答案:
质量分布 质量分布均匀、 及形状 形状规则的物体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 不规则的物体
G1 G2 G3 4.9 N 9.9 N 19.4 N
g m1 m2 m3 0.5 kg 1 kg 2 kg
3
3
(9.8 9.9 9.7) N / kg 9.8 N / kg 3
(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不变, 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答案:(1)天平 弹簧测力计 (3)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来自地球的力
【体验】重力
活动1:用手托住橡皮,松手后下落,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活动2:将橡皮向上抛出,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橡皮最终都落向

提示:地面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有哪些应用 4.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探究1 重力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中,橡皮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提示:橡皮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了,是因为受到了力的 作用,它们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我们叫它重力。 参考答案:受到重力

沪科版八年级 第六章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 45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 第六章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 45张PPT
为什么我们可以用一根手指就能把圆珠笔托 起呢?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概念: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何确定质量不均匀、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探究:不规则小物体的重心 用支撑法寻找重心
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空桶的重心在高于桶底,低于桶沿的中心处。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有关?
(3)设计实验:
把质量均为50 g 的 3个钩码,逐个增 加,挂在弹簧测力计 下,并记下示数。
(4)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一个钩码时,弹簧秤的 指针所在位置。
观察并记录: 弹簧秤下端悬挂
两个钩码时,弹簧秤的 指针所在位置。
结论:物体所受的重 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6)得出结论:
1、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有关。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__正_比_关系。
➢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9_.8_N/kg, 是个定值。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
(3)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
2.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 动(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 的是( C )
3、2013年,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中华牌”月球车将乘坐“嫦娥三号”探 月卫星“亲近”月球,实施无人登月探 测,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
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 1 ,在地球上一个重1200N的 6
2.表示:重力通常用符号 G 表示 3.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4.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6章4 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共26张PPT)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第6章4 来自地球的力 课件(共26张PPT)

思考与讨论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 只有在地球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向上飞的气球不受到重力的作用 C 重力即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D 操场上奔跑的人受到重力的作用
1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无关物体的运动状态) 2 重力≠吸引力
二、重力的大小
1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 放置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止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苹果为什么不 露珠总是落到地 跳伞运动员总是
往天上掉呢? 面上?
往下落?
一 、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 、重力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产生原因:地球的吸引
3.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 4. 重力的符号:G
……
畅所欲言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应用练习:
你能估测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吗? 请计算你的体重是多少牛. (g的值取10N/kg)
1.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并用g表示
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g =10N/kg
G
3.公式: m
=g
或 G=mg
4.g =9.8N/k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某水平面上物体的质量为50千克, 它所受的重力是多少牛?
已知:m=50Kg g=9.8N/kg 求:G
重心先向下移动, 后向上移动,最 终停止。
动动手
1 一物体重10N,试作出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G=10N 2 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kg,试作出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4 物体的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请指出寻找下列物体重心的方法。
质量分 质量分布均匀、
布 形状规则的物
及形状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 不规则的物体
物体
判断 方法
提示:根据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采用对应的方法。 参考答案:
质量分布 质量分布均匀、 及形状 形状规则的物体
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 不规则的物体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来自地球的力
---
【体验】重力
活动1:用手托住橡皮,松手后下落,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活动2:将橡皮向上抛出,观察橡皮运动情况。
橡皮最终都落向

提示:地面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3.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有哪些应用? 4.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探究1 重力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中,橡皮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提示:橡皮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改变了,是因为受到了力的 作用,它们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我们叫它重力。 参考答案:受到重力
(2)在收集数据时为什么要收集多组数据(测量多个不同质量的 物体受到的重力)? 提示:如果只测量一两次,找不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也具有 偶然性,只有多次测量才能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消除偶然性。 参考答案:便于寻找规律,消除偶然性。
(3)我们实验测出的比值与实际提供的比值(g=9.8N/kg)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我们测出的比值g=10N/kg,实际值g=9.8N/kg,不相 同;g=9.8N/kg是科学家在精确测量时取得的,在现有条件下 我们只能测出g=10N/kg,并不是我们测量错误;在精确度要求 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参考答案:不相同 存在实验误差,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下,可取g=10N/kg。
物体
判断方 法
找几何中心
支承法
悬挂法
2.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吗?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不一定。如图,三角板的重心在三条中线的交点 上,在中间空白处,重心不在物体上
3.不倒翁、有大底座的台灯、下大上小的茶壶等,为什么下部 设计得比较大且很重?如何提高稳度? 提示:下部设计得比较大,支承面比较大,则稳定性就很好。 下部设计得很重,重心很低,稳定性也很高。故可以通过降低 重心和增大支承面的方法提高稳度。 参考答案:为了增加稳定性 降低重心和增大支承面
提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钩码质量的增加,钩码受到 的重力也在增加,而且重力大小和质量的比值始终为一定值 9.8N/kg,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参考答案: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且比值恒定。
4.交流与评估: (1)实验时添加钩码需要怎样添加,为什么? 提示: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添加钩码时要 逐个添加,而且要让钩码有规律地增加,这样便于寻找物重和 质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钩码要逐个添加,这样方便寻找物重和质量之间的 关系。
---
探究2 探究重力的大小(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1.重力的测量: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竖直方向静止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2.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选多个相同
的钩码,测出钩码的
,对数据进
行分析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提示:用相同质量的钩码,测出它们的重力,由于每个钩码的
质量相同,不同个数的钩码,质量有倍数关系,重力也成倍数
的增加,便于寻找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质量 重力
3.实验数据及分析: 从这些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次数
123456
钩码的质量/kg
0.0 5
0.1 0.15 0.2 0.25 0.3
钩码受到的重力 /N
0.4 9
0.98 1.47 1.96 2.45 2.94
探究3 重力的方向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将一小锥体悬挂在细线下,下方放置一个装有水
的水槽。逐渐将台面倾斜,观察两条细线的方向,它们的方向
相同吗?
。重力的方向与
垂直,即________。
提示:由图可知两条细线的方向相同,始终与水平面垂直;在 倾斜时与支持面不垂直。 参考答案:相同 水平面 竖直向下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提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
球,受力物体是地面上的一切物体。
参考答案:地球 地面上的一切物体
3.猜想如果失去重力物体会怎么样呢?
参考答案:如果失去重力,一切物体都会飘在空中,人们会飞
行等。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一、重力 1.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_地__球__的__吸__引__而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_地__球__。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 弹簧测力计
(1)测量工具:___________。 重力的大小
(2)物重:物体所受___________。
(3)物重和质量的关系 ①关系: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正__比_,其比值是定值, 约等于__9_._8_N_/_k_g。 ②关系式:G=__m_g,其中g=__9_._8_N_/_k_g。 ③g的含义:__质__量__为__1_k_g_的__物__体__,__所__受__重_力__的__大__小__约__为__9_._8_N_。
2.怎样利用重垂线判断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 面是否水平? 参考答案:如果窗台及课桌的表面与重垂线垂直,则窗台及课 桌水平;利用重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如果墙壁与重垂线平 行,则墙壁竖直。
3.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有人在地球上如图所示 的A点,为什么他没有掉下去呢? 参考答案:因为他受到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 向下,即指向地心,地球是圆的,在地球上任 何位置受力的方向都指向地心,所以不会掉下 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