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据此回答38~39题。
小题1:要让百姓共享发展改革成果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④效率优先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A.免征各种针对居民个人的税收,切实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B.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杜绝一切非法收入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百姓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D.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1:A
小题2:D。
我们要什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要什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小编将陆续为您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精彩内容,小伙伴们要认真听,仔细学哦~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人们最期待和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群众最渴望的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
针对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加快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
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关于办好民生实事的表述
关于办好民生实事的表述
办好民生实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述:
1.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民生实事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 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
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找准民生实事的痛点和难点,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3. 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基本民生。
要注重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民生实事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民生实事
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要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利益问题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利益问题大众日报“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决定》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这就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缩小教育资源的地区差距,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将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取消“重点学校、重点班级”设置,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严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活力,努力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充分挖掘激发教育发展潜力和活力。
打破“一考定终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涉及教育与就业等多方面体制机制改革,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决定》指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促进民生发展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民生发展座谈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民生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民生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民生问题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生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生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大投入,保障民生基本需求我们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
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是民生之基,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积极性。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险待遇。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住房保障,实现住有所居住房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我们要加强住房保障,加大住房供应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五、深化养老制度改革,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养老问题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深化养老制度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
七、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利益问题也日趋复杂。
作为政府,我们需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享受着实惠。
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财政税收收支平衡。
建立和完善税制机制,改善税收结构和改善税收征管,要努力在金融的政策空间内实施税收制度和政策的协调,以保障公共服务的及时性和经济空间的自由度。
其次,要完善有关补贴制度,把大量财政资源投入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贫困家庭等,使他们不再贫困,更好地获得教育、用药和养老等政府支付的社会保障福利。
同时,还要加强就业创造,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职业教育,持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质量,确保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建立健全支持幼儿、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职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两类人口、三类支出等民生保障,充分发挥社保体系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作用。
归根结底,政府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改善和发展人民生活,为社会各界进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力政策支持。
民生工程会议上的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民生工程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我想简要回顾一下近年来我国民生工程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民生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接下来,我想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民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具体来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3.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深化医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群众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4.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5. 保障和改善就业。
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民生工程建设取得实效推进民生工程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民生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中共宜昌市委关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见
中共宜昌市委关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宜昌市委关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突出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省委、市委就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定》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联系我市实际,从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加强农业排灌设施建设和改造。
到2010年,完成枝江百里洲、当阳沮西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完成官庄、天福庙、王家坝3座中型和3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建设五峰、兴山、远安等县城防洪工程。
完成东风渠、远安东干渠等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
新建和改造末级渠道2000公里、集雨抗旱水池(窖)5万口。
(二)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实施“清洁能源工程”,以秸秆气化、沼气建设、太阳能利用为重点,促进农村再生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积极争取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省级农村能源项目,加大地方配套力度,推进“一建三改”。
到2010年,增加农村沼气用户12.5万户,更新省柴灶20万户,推广节能降氟取暖炉灶5万户。
“十一五”期间投资15亿元改造农村电网,提高用电保障能力。
(三)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
建立新型公共植保服务体系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机制,大力发展机械防治病虫组织,力争“十一五”期末普及农作物病虫机械防治。
切实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物资和所需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足额落实到位。
大力扶持良种繁育,全面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到2010年,主要动物的免疫标识率和国家强制性畜禽免疫率达到100%。
关注民生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命题
[专投贵社,全文4000字]关注民生:一个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李抒望[摘要]民生问题无小事,关注民生是一个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 民生问题;根本利益;执政理念作者简介:李抒望,1961年12月出生,男,山东沂源人,现为临沂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教授,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政治学。
通信:山东省临沂市委党校邮编:276005‚高度关注民生‛,不要肤浅地认为只是为了强调一种姿态和口号,应该懂得,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命题,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只有高度关注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一、一个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命题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孙中山曾经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
不过,时代在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就我国目前而言,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
所以,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
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人类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动物式生存,而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人对自身的生活有需求指向,即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且也要满足自身丰富的享受、发展需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最重视的是人,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并把人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基石。
论民生是最大的公务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引起了强烈共鸣。
特别是讲到提高农民收入、关心农民工、严肃追究煤矿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等事关民生的问题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段时间以来,省委主要负责同志针对一些地方在开发中出现的破坏资源环境、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多次作出批示,强调“必须把改善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必须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捍卫者”……针对群众来信来访、群众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要求各级干部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并动情地指出:“民生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务”。
“民生是最大的公务”,一句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对人民群众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二民生是什么?是老百姓的日常生计与生活。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民生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民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命运休戚相关。
古今中外,无数朝代更迭、无数政党兴衰,都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国覆民反、政息人亡。
唐朝前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得益于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而到了晚期,由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导致政治腐败、赋役繁重,最终使大唐王朝走向覆亡。
二战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相继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不同程度地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持了经济社会的相对繁荣稳定。
民生问题,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关注和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早在15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就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劳苦大众谋福利”写进了党纲。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民生不断得以改善的过程。
今天,当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民生问题更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历史性地载入党章,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地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二十字郑重承诺,不仅成了执政党不可动摇的执政理念,成了执政者难以割舍的情结,也成了古往今来关于民生问题最合理、最朴实、最贴切的解读。
为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新 的目标任务 ,我们 一定要认真学 习领 会 ,切 实抓好 贯
彻落实。
华民族 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奋 斗。弘扬 民族精神和时 代 精神 ,加强 爱国主义 、集体主 义 、社 会主义教育 ,弓 1 导
我们党 历来 高度 重视 思想道德建设 。党 的十八 大以 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 作出一系列重要
I
学习问答 l 3 7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坚持创造 性转化 、创 新性发展 , 不断铸就 中华文化新辉煌 。总之 ,我们要增强时代责任 感 ,担 负起新 的文化 使命 ,在 实践 创 造中进 行文 化创 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
怎样 加强 思想 道德 建设 ?
众反映强烈 问题 的专项治理 ,等等 。这 些工作 ,有力促 进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的提高 ,良好 的社会风气
目益浓 厚 。
诺 、互信互 助的浓厚氛围。
与此 同时 ,我们 也要清醒地看到 ,社会思想道德领
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模糊 甚至缺 失,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扭曲 ;一些领域道
发点和落脚 点,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 为党 的一切 工 作的最高标 准。习近平总 书记 明确 指出 , “ 人民对美 好
夕 五2 0 1 7 1 1下
3 8
I 学 习 问 答
段 ,先是在 2 0 3 5年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生活 更为宽裕 ,全体人 民共 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然后 到新 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 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 ,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 的生活 ,全 体人 民共 同富裕基本实现 。保障和改 善民 生要 抓住 人民最关
17.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4-09-30 03:09:04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民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工作理念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作思路上,明确“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在工作措施上,提出“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这些重要论述,以简明通俗、朴实真情的表述,阐明了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方法和路径,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让全社会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凝聚改革共识,提振改革信心。
可以说,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切入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有力举措,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是要下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
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落实,用开阔的思路找到破解难题的路径,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我们也要面对许多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直接、最为现实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有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方面的困扰,也有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一、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创新,提高其竞争力,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其次,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直接的问题之一。
教育是孩子们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
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待遇,改善教育设施,保障教育的公平与优质。
其次,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家庭教育,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三、医疗卫生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为现实的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
其次,改革医疗体制,推动医疗服务的规范和效率。
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住房问题住房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流动,住房供给不足、房价上涨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增加住房的供给。
其次,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同时,加强土地管理,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民生问题复习材料
民生问题复习材料一、背景材料1、温家宝总理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011年3月3日至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热烈建言献策,共商国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2010年,全国政协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积极帮助党和政府排忧解难。
贾庆林表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3、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醒目的内容。
微降“十二五”GDP目标并调高人均收入,中国由‘国富论’转向‘幸福论’。
在2011年的财政预算当中,在前十个,最重要的支出,最多的支出方面,民生方面占了八项。
排第一位的就是教育,第二位是社会保障和就业,今年中国政府增加的中央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医保等领域。
同样我们看到,在城乡社区的建设,在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方面都排在了前八位。
4、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5、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1年1月29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决定说,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文件的亮点突出表现在节水上,不仅系统阐述了节水的重要性,还将节水的范围从以往狭隘的生活用水延伸至经济建设领域,治水管水的措施更为具体。
抓好民生工作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民生工作中,亲身感受到了民生工作的艰辛与成果。
以下是我对抓好民生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工作任务抓好民生工作,首先要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工作任务。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问责,确保民生工作取得实效。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民生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水平;二是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民生工作。
四、关注民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抓好民生工作,关键在于关注民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民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保障。
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强化纪律意识,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工作规范有序;三是关心关爱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六、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抓好民生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民生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政策、支持政策。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要求是指,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利益,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聚焦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 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管理思想,紧密结合人民生产、生活、工作的实际,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3.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理念,严格落实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依法惩处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决策思维,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制定和实施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和政策。
5.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弘扬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为推动国家、社会和人民全面发展奋斗。
化解信访难题,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
化解信访难题,增进民生福祉心得体会无论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抑或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皆可说明勇于担当的职业理念自古有之。
反观受理来访群众事项时,容易处理、方便办结的事项都争先恐后愿意去解决,无法处理、办结困难的事项则绕道走不沾边,表现出“不会为、不想为、不敢为”。
信访干部能站出来敢于担当作为就是关键。
“心中有责任,身上有担当,行动上有作为”,作为一名信访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是一种政治责任,是一种行为操守,是一种思想境界;信访干部没有敢于担当作为的精神,就难以直面问题,只有以公仆之心尽职尽责为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要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好矛盾问题,就需要我们带着问题去倾听诉求、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带着爱心去解难题。
因此,信访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才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较真、较劲,要敢于担当作为才会深究问题根源,要敢于担当作为才能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信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信访干部要认真对待群众诉求,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把心贴近人民,牢记“四心”,切实履行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宗旨。
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民生
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民生论文摘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必须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尽快构建保障体系制度的骨架,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
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着力加强技能培训、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始终坚持政府的指导和督查。
强调解决民生问题重在走向全面的体制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决杜绝花架子、形象工程。
论文关键词:民生问题解决现实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征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结构失衡在加剧。
究其原因,是民生状态的改善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
而党的十六大全面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路,以发展谋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和信心。
正是着眼于此,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一系列民生政策,已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备受关注。
一、解决民生的意义和作用1、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特别是改革发展走到今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政权能不能巩固。
更多地关注公平、重视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国家顺应这种要求,关注和重视民生,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
无数事实证明,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思想家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翻开中国历史,民不聊生的时期必定产生社会动乱,只要一遇灾害必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因民生问题恶化而造成朝代更迭似乎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公例;而中国历史上少数重视民生问题的时期,如唐代“贞观之治”、汉代“文景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以及其他朝代中的某个时期,都基于重视民生而采取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与政治稳定构成了这些强盛时期的共同特色。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措施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证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利益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国家和社会各界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劳动就业安全和教育健康安全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社会安全措施社会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确保社会安全方面,国家需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社会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
通过加强对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的检查,可以有效防范犯罪活动。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社会恶势力打击机制,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安全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社会安全的维护中来。
二、食品药品安全措施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需要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
首先,要加强对食品药品的质量检测和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其次,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让人民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到食品药品的安全情况,有选择地购买和使用产品。
此外,还应加强对食品药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三、劳动就业安全措施劳动就业是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国家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首先,要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使劳动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其次,要加强劳动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用工和违法用人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此外,还需加强对劳动关系的调解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处理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教育健康安全措施教育健康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教育权益,国家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教育和卫生健康领域的监管和管理。
首先,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同时还强调指出,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党和国家的其他各项工作提出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宗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践党的宗旨的直接体现。
当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要贯彻落实到实处,关键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是因为: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他们的利益而奋斗。
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各项工作真正有利于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从建党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是抽象的、笼统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表现为各种形形色色的权益,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各项权益。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往往是事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要紧的权益问题。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最直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妥善地、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的重要途径。
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切入点。
现在,我国改革发展业已进入关键时期,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
在这种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这就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
目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切入点。
总之,领导干部始终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使我们的事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