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域十六都督州府

合集下载

唐朝经略西域简史

唐朝经略西域简史

唐朝经略西域简史前期发过两篇关于两汉与西域关系的文章,今天再来看看唐朝。

南北朝后期,北方草原上突厥和吐谷浑崛起,两大汗国胁迫西域诸小国威胁中原王朝。

直到隋朝迫使东、西突厥分裂,消灭吐谷浑,在西域建立鄯善、且末、伊吾三郡,才再度实现了对西域的初步政治整合。

但好景不长,隋末农民起义使得西域刚刚好转的形势再度恶化。

东突厥与吐谷浑复兴,西域三郡陷落,西域与中原王朝刚刚重新建立起的政治纽带再度断裂,也将彻底实现西域与中原政治统一的重任交给了后来的唐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时,东西突厥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东突厥惨胜,加之连年天灾,国力大减。

唐朝趁机于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开始北伐东突厥。

东突厥被消灭后,其属民大量涌入西域,盘踞在伊吾附近。

由于与唐毗邻,唐朝不惜物力全力招抚。

贞观四年八月,东突厥余部投向唐朝,唐随即在伊吾设置郡县,称西伊州,贞观六年又改称伊州。

伊州的建立,标志着唐经营西域的开端。

随着突厥的衰落,原本向其称臣的西域各国,包括葱岭以西的昭武九姓胡国家(中亚的粟特人国家)纷纷遣使赴唐,唐在西域的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

此后,吐谷浑屡次侵扰边境,唐太宗于贞观九年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兵分多路讨伐吐谷浑,迫使吐谷浑首领伏允自杀,伏允之子率众投降。

东、西突厥和吐谷浑三大汗国的衰落为唐在西域盛势的迅速形成奠定了基础。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 年),乙毗咄陆可汗重新统一了西突厥,一改之前结好于唐的政策,挑唆高昌国王屡屡向唐挑战,并试图离间薛延陀国反唐。

在多次向高昌发出警告无效后,唐于贞观十三年发起交河道行军征讨高昌。

唐军连破高昌、西突厥军,控制了整个高昌国。

贞观十四年九月,唐朝将高昌改为西州,并组建安西都护府,成为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军府,这标志着唐朝在西域东部地区统治的确立。

高昌灭亡后,唐与西突厥在西域的争夺日趋激烈。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 年),在西突厥支持下,焉耆、处月、处密等部发生反唐叛乱,唐军兵分两路讨伐,得胜后在其地设置焉耆都督府。

唐代轮台建制考

唐代轮台建制考

Textu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Luntai administration in Tang Dynasty 作者: 刘子凡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学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西域研究
页码: 9-1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轮台县;轮台守捉;处月;金满州;北庭;西州
摘要:唐代轮台县在今乌鲁木齐市附近,可以同时通达北庭与西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唐朝进入西域之初并未设立轮台县,而是对此地的处月部采取了以羁縻为主的策略,先后在处月部设立了金满州、金满州都督府.长安二年(702)以后,随着轮台县的设立,唐朝逐渐加强对天山北麓的直接控制,轮台县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和商业中心.轮台守捉等天山北麓诸守捉的建立,也标志着唐朝加强了这一区域的军事实力.唐朝经略轮台的历史过程也体现了唐代西域经营策略的转变.。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

唐朝道州列表道治所州府别称州治所县数京畿道京城京城[1] ——————雍州京兆府京城20华州兴德府[2] 郑县 4同州冯翊郡冯翊县8商州上洛郡上洛县 6岐州凤翔府雍县9邠州新平郡新平县 4关内道京城陇州汧阳郡汧源县 3泾州保定郡安定县 5原州平凉郡平高县 2渭州——襄武县 1武州[3] ——萧关县 1宁州彭原郡定安县 5庆州顺化郡安化县10鄜州洛交郡洛交县 5坊州中部郡中部县 4丹州咸宁郡义川县 4延州延安郡肤施县10灵州灵武郡回乐县 4威州[4] ——鸣沙县 2会州会宁郡会宁县 2盐州五原郡五原县 2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3绥州上郡上县 5银州银川郡儒林县 4宥州宁朔郡延恩县 2麟州新秦郡新秦县 3胜州榆林郡榆林县 2丰州九原郡九原县 2单于大都护府云中都护府—— 1安北大都护府燕然都护府—— 2镇北大都护府———— 2都畿道东都[5] 东都——————洛州河南府东都20汝州临汝郡梁县7河南道汴州陕州陕郡陕县 6虢州弘农郡弘农县 6滑州灵昌郡白马县7郑州荥阳郡管城县7颍州汝阴郡汝阴县 4许州颍川郡长社县9陈州淮阳郡宛丘县 6蔡州[6] 汝南郡汝阳县10汴州陈留郡浚仪县 6宋州睢阳郡宋城10亳州谯郡谯县7徐州彭城郡彭城县7泗州临淮郡临淮县 4濠州钟离郡钟离县 3宿州——符离县 4郓州东平郡须昌县9齐州济南郡历城县 6曹州济阴郡济阴县 6濮州濮阳郡鄄城县 5青州北海郡益都县7淄州淄川郡淄川县 4登州东牟郡蓬莱县 4莱州东莱郡掖县 4棣州乐安郡厌次县 5兖州鲁郡瑕丘县10海州东海郡朐山县 4沂州琅邪郡临沂县 5密州高密郡诸城县 4河东道蒲州蒲州河中府河东县13 晋州平阳郡临汾县8绛州绛郡正平县7慈州文城郡吉昌县 5隰州大宁郡隰川县 6并州太原府[7] 晋阳县13汾州西河郡西河县[8] 5沁州阳城郡沁源县 3辽州乐平郡辽山县 3岚州楼烦郡宜芳县 4宪州[9] ——楼烦县 3石州昌化郡离石县 5忻州定襄郡秀容县 2代州雁门郡雁门县 5云州云中郡云中县 1朔州马邑郡善阳县 2蔚州兴唐郡灵丘县 3武州——文德县 1新州——永兴县 4潞州上党郡上党县10泽州高平郡晋城县 6河北道魏州孟州[10] ——河阳县 5 怀州河内郡河内县 5魏州魏郡贵乡县14博州博平郡聊城县 6相州邺郡安阳县 6卫州汲郡汲县 5贝州清河郡清河县8澶州[11] ——顿丘县 4邢州钜鹿郡龙冈县8洺州广平郡永年县 6惠州[12] ——滏阳 4镇州[13] 常山郡[14] 真定县11冀州信都郡信都县9深州饶阳郡陆泽县7赵州赵郡平棘县8沧州景城郡清池县7景州[15] ——弓高县 4德州平原郡安德县 6定州博陵郡安喜县10易州上谷郡易县 6幽州范阳郡蓟县9涿州——范阳县 5瀛洲河间郡河间县 5莫州文安郡莫县 6平州北平郡卢龙县 3妫州妫川郡怀戎县 1檀州密云郡密云县 2蓟州渔阳郡渔阳县 3营州柳城郡柳城县 1安东都护府——————山南东道襄州荆州江陵府[16] 江陵县8 峡州夷陵郡夷陵县 4归州巴东郡秭归县 3夔州云安郡奉节县 4澧州澧阳郡澧阳县 4朗州武陵郡武陵县 2忠州南宾郡临江县 5涪州涪陵郡涪陵县 5万州南浦郡南浦县 3襄州襄阳郡襄阳县7泌州[17] 淮安郡泌阳县7隋州汉东郡隋县 4邓州南阳郡穰县 6均州武当郡武当县 3房州房陵郡房陵县 4复州竟陵郡沔阳县 3金州汉阴郡西城县 6山南西道梁州梁州兴元府[18] 南郑县 5 洋州洋川郡西乡县 4利州益昌郡绵谷县 6凤州河池郡梁泉县 3兴州顺政郡顺政县 2成州同谷郡上禄县 3文州阴平郡曲水县 1扶州同昌郡同昌县 4集州符阳郡难江县 3壁州始宁郡诺水县 5巴州清化郡化城县9蓬州蓬山郡大寅县7通州通川郡通川县9开州盛山郡盛山县 3阆州阆中郡阆中县9果州南充郡南充县 5渠州潾山郡[19] 流江县 3陇右道鄯州秦州天水郡成纪县[20] 6河州安昌郡枹罕县 3渭州陇西郡襄武县 4鄯州西平郡湟水县 3兰州金城郡金城县 2临州狄道郡[21] 狄道县 2阶州[22] 武都郡将利县 3洮州[23] 临洮郡临潭县 1岷州和政郡溢乐县 3廓州宁塞郡广威县[24] 3叠州合川郡合川县 2宕州怀道郡怀道县 2凉州武威郡姑臧县 5沙州敦煌郡敦煌县 2瓜州晋昌郡晋昌县 2甘州张掖郡张掖县 2肃州酒泉郡酒泉县 3伊州伊吾郡伊吾县 3西州交河郡前庭县[25] 5庭州北庭大都护府金满县 4安西大都护府————[26] ——淮南道扬州扬州广陵郡江都县7楚州淮阴郡山阳县 4滁州永阳郡清流县 3和州历阳郡历阳县 3庐州庐江郡合肥县 5舒州同安郡怀宁县 5光州弋阳郡定城县 5蕲州蕲春郡蕲春县 4安州安陆郡安陆县 6黄州齐安郡黄冈县 3申州义阳郡义阳县 3江南东道苏州润州丹杨郡丹徒县 4 升州江宁郡上元县[27] 4常州晋陵郡晋陵县 5苏州吴郡吴县7湖州吴兴郡乌程县 5杭州馀杭郡钱塘县8睦州新定郡建德县 6越州会稽郡会稽县7明州馀姚郡鄮县 4衢州信安郡信安县[28] 4处州[29] 缙云郡[30] 丽水县[31] 6婺州东阳郡金华县7温州[32] 永嘉郡永嘉县 4台州临海郡临海县 5福州长乐郡闽县10建州建安郡建安县 5泉州清源郡晋江县 4汀州临汀郡长汀县 3漳州漳浦郡漳浦县 3江南西道洪州宣州宣城郡宣城县8 歙州新安郡歙县 6池州[33] ——秋浦县 4洪州豫章郡豫章县7江州浔阳郡浔阳县 3鄂州江夏郡江夏县7岳州巴陵郡巴陵县 5饶州鄱阳郡鄱阳县 4虔州南康郡赣县7吉州庐陵郡庐陵县 5袁州宜春郡宜春县 3信州[34] ——弋阳县 4抚州临川郡临川县 4潭州长沙郡长沙县 6衡州衡阳郡衡阳县 6永州零陵郡零陵县 4道州江华郡营道县 5郴州桂阳郡郴县8邵州邵阳郡邵阳县 2黔中道黔州黔州黔中郡彭水县 6辰州卢溪郡沅陵县 5锦州卢阳郡卢阳县 5施州清化郡清江县 2叙州[35] 潭阳郡龙标县 3奖州龙溪郡夜郎县[36] 3夷州义泉郡绥阳县 5播州播川郡遵义县 3思州宁夷郡务川县 3费州涪川郡涪川县 4南州南川郡南川县 2溪州灵溪郡大乡县 2溱州溱溪郡荣懿县 5剑南道益州益州成都府[37] 蜀县10 彭州蒙阳郡九陇县 4蜀州唐安郡晋原县 4汉州德阳郡雒县 5嘉州犍为郡龙游县8眉州通义郡通义县 5邛州临邛郡临邛县7简州阳安郡阳安县 3资州资阳郡盘石县8巂州越巂郡越巂县9雅州卢山郡严道县 5黎州洪源郡汉源县 3茂州通化郡汶山县 4翼州临翼郡卫山县[38] 3维州维川郡薛城县 3戎州南溪郡僰道县 5姚州云南郡姚城县 3松州交川郡嘉诚县 4当州江源郡通轨县 3悉州归诚郡左封县 2静州静川郡悉唐县 3柘州蓬山郡柘县 2恭州恭化郡和集县[39] 3保州[40] 天保郡[41] 定廉县 4真州昭德郡真符县 4霸州静戎郡—— 4乾州———— 2梓州梓潼郡郪县9遂州遂宁郡方义县 5绵州巴西郡巴西县8剑州普安郡普安县8合州巴中郡石镜县 6龙州应灵郡江油县 2普州安岳郡安岳县 6渝州南平郡巴县 5陵州仁寿郡仁寿县 5荣州和义郡旭川县 6昌州——昌元县 4泸州泸川郡泸川县 5保宁都护府——————岭南道广州广州南海郡南海县10 冈州新会郡新会县 3韶州始兴郡曲江县 6循州海丰郡[42] 归善县 6潮州潮阳郡海阳县 3康州晋康郡端溪县 4泷州开阳郡泷水县 4端州高要郡高要县 2新州新兴郡新兴县 2封州临封郡封川县 2潘州南潘郡茂名县 3春州南陵郡阳春县 2勤州云浮郡富林县 2罗州招义郡石城县 4辩州陵水郡石龙县 2高州高凉郡良德县 3恩州恩平郡齐安县 3雷州海康郡海康县 3崖州珠崖郡舍城县 3琼州琼山郡琼山县 5振州延德郡宁远县 5儋州昌化郡义伦县 5万安州万安郡陵水县 4邕州朗宁郡宣化县7澄州贺水郡上林县 4宾州岭方郡岭方县 3横州宁浦郡宁浦县 3浔州浔江郡桂平县 3峦州[43] 永定郡永定县 3钦州宁越郡钦江县 5贵州[44] 怀泽郡[45] 郁林县 4龚州临江郡平南县 5象州象郡[46] 武化县 3藤州感义郡镡津县 4岩州常乐郡常乐县 4宜州龙水郡龙水县 4瀼州临潭郡瀼江县 4笼州扶南郡武勤县7田州横山郡横山县 5环州整平郡正平县8桂州始安郡始安县11梧州苍梧郡苍梧县 3贺州临贺郡临贺县 6连州连山郡桂阳县 3柳州龙城郡马平县 5富州开江郡龙平县 3昭州平乐郡平乐县 3蒙州蒙山郡立山县 3严州循德郡来宾县 3融州融水郡融水县 2思唐州[47] 武郎郡武郎县 2古州乐兴郡乐兴县 3容州普宁郡北流县 6牢州定川郡南流县 3白州南昌郡博白县 4顺州顺义郡—— 4绣州常林郡常林县 3郁林州郁林郡石南县 4党州宁仁郡善劳县8窦州怀德郡信义县 4禺州温水郡峨石县 4廉州合浦郡合浦县 4义州连城郡龙城县 3交州安南中都护府[48] 宋平县[49] 8 陆州玉山郡乌雷县 3峰州承化郡新昌县 5爱州九真郡九真县 6驩州日南郡九德县 4长州文杨郡文阳县 4福禄州唐林郡安远县 3汤州汤泉郡汤泉县 3芝州忻城郡忻城县7武峨州武峨郡武峨县7演州龙池郡[50] 忠义县7武安州武曲郡武安县 2参见[编辑]《旧唐书》《新唐书》《中国历史地图集》注释[编辑]^ 历称京城、西京、中京、西京、上都^ 原称华阴郡。

唐初对西州的管理——以安西都护府与西州州府之关系为中心

唐初对西州的管理——以安西都护府与西州州府之关系为中心

三年 , 则不 尽妥 当, 因为在贞观十六 年 九月 以后 , 安西都 护府 已全 盘接管 了西州 的军政事 务 。关 于此 点 , 容 下文再 论 。 我 们 注意 到 , 唐 平 高 昌后 , “仍 于西 州置
年 月初, 吐鲁番吐峪沟千佛洞出土一件有关西州官府征车牛的帖 文 , 上铃 “西州之 印 ”一方 , 极富学术研究价值 , 兹引录如下 。
前缺 ···············… …帖 宁 … … ·········… …冰 请 车 牛 … … ·········… …牛 供 拟 畜 … … 宁口 寺一 乘丁谷 寺一 乘 … … 右检案 内每 寺 … … 前件车牛帖至 … … 收如 迟 违 … …
到正三 品 , 州刺史 为从 三品 到正 四品下 。, 伊州 为下 州 , 初 置 时期 的西 州 品级 应
与此相 当 , 刺史 同为正 四品下 , 这与都 护 的品级并 不相 当 , 由 “历迁 西 、伊 二 州刺
史 ”的 记 载 看 , 谢 叔 方 不 可 能 担 任 安 西 都 护 兼 西 州 刺 史 , 因 为 由安 西 都 护 正 三 品 以上 转为 伊州 刺 史 正 四品下 , 是 降职 , 而 不 得 言 “迁 ”了 。 贞 观 十六 年 九
事 中心 , 故学者们 多认 为西 州治 于高 昌城 ⑥。 总 之 , 不管 西州 治于何 地 , 都存在
一个与安西都 护府 之间的关 系问题 。 安 西 都 护 府 乃 唐初 设 置 的第 一 个 都 护 府 , 取 名 “安 西 ”, 似 带 有 “安 定 西 方 ”
之意 。至高宗显庆三年
, 方 西迁龟 兹 , 在西 州存在 时间达 十四 、五年之 久 。
唐初对西州 的管理
— 以安 西都 护府 与西 州州府 之 关 系为 中心

唐太宗为了管理新疆设置的机构

唐太宗为了管理新疆设置的机构

唐太宗为了管理新疆设置的机构唐太宗在统一了大唐后,对于广袤边疆的管理格外重视。

在新疆地区,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设置了多个机构,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治理这一地区。

这些机构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都护府唐太宗于贞观十六年(642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辖区涵盖了今天的新疆地区。

都护府是唐朝对外开展西域属国和新疆地区进行军事、政治、外交等活动的重要机构,也是管理新疆地区的核心机构之一。

都护府设立之初,设有都护一人、支郡一人、参军若干人等职,负责辖区的安全和治理。

都护府在军事防御、对外交往、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屯田制度为了巩固大唐在新疆地区的统治,唐太宗实行了屯田制度。

这一制度规定军屯和民屯都可以占地耕种,为唐朝提供军粮和物资。

在新疆地区,屯田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扩大了唐朝在当地的实力,保障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和统治。

三、设立都督在新疆地区,唐太宗设立了多个都督,分别负责西域诸国和新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工作。

这些都督拥有较大的权力,可以制定当地的政策和法令,指挥军队,管理边疆事务。

通过设立都督,唐太宗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保障了边疆的稳定和安全。

四、推行军事化管理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唐太宗实行了军事化管理。

他将大量的军队驻扎在新疆地区,负责维护当地的安全和稳定。

这些军队不仅参与了对外征战,还承担了对内的警务和治安工作。

军事化管理的实施,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确保了边疆的安全和稳定。

五、加强民族融合在新疆地区,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汉族和当地各民族的融合。

他鼓励汉族移民到新疆地区,促进汉族和当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他也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宽恕罪犯、减免税赋等措施,帮助当地百姓安定下来,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唐太宗为了管理新疆地区,设置了众多机构,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这些措施不仅维护了唐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也为新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朝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

唐朝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

唐朝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经营,就其规模和时间而言都超过魏晋,远迈两汉。

西域各族人民为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为唐朝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确立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隋朝设郡与唐朝统一西域公元6世纪末,杨坚建立隋朝,灭陈并统一中原地区。

隋朝在对突厥的征伐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积极开展了经营西域的活动。

隋炀帝即位之初,便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贸易,并调查了解西域区情。

裴矩后来将其获得的有关信息撰成《西域图记》呈上供隋炀帝参阅。

公元608年,隋军进驻伊吾,建筑城郭。

之后又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发西方诸郡运粮以给之”。

隋朝开始经营西域诸地事务。

不久,西突厥派遣使者到中原自称臣属,两地之间交通畅达,西域各地前往中原朝贡者不绝于途,“相率而来朝者三十余国”。

隋朝的政治影响因此而扩展到天山南北。

公元7世纪,唐朝代隋而兴,唐太宗李世民联合漠北铁勒诸部灭东突厥汗国,西域各族为之震动,各地首领纷纷要求归附,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30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主率所属七城自愿归顺唐朝,唐朝置西伊州(后改称伊州),西域门户洞开,高昌、焉耆、龟兹、疏勒等纷纷效之。

这些都为唐朝统一西域各地创造了条件。

公元640年,唐军渡碛击败了追随突厥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高昌地区归唐朝所属,唐朝于此置西州,又建庭州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同年置安西都护府,府治设在西州,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高级军政管理机构。

之后,几经周折,公元647年,唐朝大规模用兵西域,终于打败同唐朝作对的西突厥势力,攻下焉耆、龟兹等地,收其降部,完成统一西域的宏图大业。

随之唐朝置立焉耆、龟兹、毗沙、疏勒等都督府,府下领藩州若干。

次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城,并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四个军镇,史称“安西四镇”。

唐朝对西域各地的统一管辖局面基本形成。

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建立及其职能唐高宗初立,降归的原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率众西徙,唐朝发兵平叛,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将苏定方、阿史那弥射南北合击,最终平定了西突厥之乱,西突厥全境及所属中亚诸地皆归唐朝,“于是西域诸国,安诸如故”。

唐朝因何设立波斯都督府,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为何激战!

唐朝因何设立波斯都督府,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为何激战!

唐朝因何设立波斯都督府,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为何激战!唐朝无疑是中原历代王朝中的佼佼者,它的强大只有汉可以比肩,在其存世的近300年间,真正致命的威胁只来自于内部的纷乱,外部的威胁虽然也很强大,但多能被其征服,其中最强大的外部威胁主要有来自北方的东突厥、西北的西突厥、东北的高句丽以及安史之乱后的吐蕃等,这些当时的外部势力,只有吐蕃没有被灭,其余均被唐朝逐渐消灭,使国土面积几乎翻倍。

下面就说一说唐朝灭西突厥后,向西拓展的疆域极致——波斯都督府的那些事。

657年(唐显庆二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末代可汗阿史那贺鲁以后,在五咄陆部设置昆陵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骠骑大将军,昆陵都护。

在五咄陆的处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禄屋阙部落置盐泊都督府,摄舍提墩部落置双河都督府,鼠尼施处半部落置鹰娑都督府,突骑施索葛莫贺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落置洁山都督府。

658年(显庆三年),又在葛逻禄三部置三府:谋落部落置阴山州都督府,踏实部落置玄池州都督府,炽俟部落置大漠州都督府。

后来又从大漠州中划分出一部分另置金附州都督府。

661年(龙朔元年)西域吐火罗款塞来附。

唐朝任命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

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

这十六个新设立的都督府,也隶属安西大部护府。

这些地方早先都属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此时转归唐朝,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个特殊的都督府——波斯都督府。

根据《旧唐书》记载,阿拉伯人在公元661年入侵波斯时,当时的波斯萨珊王朝大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于公元638、639年以及647、648年分别向中国的唐朝要求提供军事协助,但因路途遥远被唐太宗拒绝。

后来波斯王朝被灭,亚兹得格尔德三世被杀,其子卑路斯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逃到吐火罗(大致区域为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受到当地部落酋长保护,卑路斯意欲东山再起,于654年遣使向唐朝求援,唐高宗仍以路途太远为由,拒绝出兵。

吉木萨尔北庭府治与天山北麓上古文化遗存探究

吉木萨尔北庭府治与天山北麓上古文化遗存探究

一、北庭的界定及地理区域北庭的概念与西域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外延指整个天山北麓与包括伊吾与西州两州的东部天山广大区域;狭义地域是指唐所设置的庭州四县,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乌鲁木齐市加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管辖面积。

作为围绕丝绸之路的中亚研究体系的重要内容,天山北麓东段的北庭是西域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北庭文化的脉络始于距今3000年左右的巴里坤兰州湾子,到约2800年前的木垒四道沟;从吉木萨尔的小西沟文化再到“山北六国”、车师前后部,到天山南北的汉军戊己校尉屯城、唐北庭与伊西节度使所管控下的西州、庭州和伊吾三州;最后发展到北庭高昌回鹘的冬、夏两都城,是一部完整的北方游牧民族发展更迭与汉兵屯驻戍边的历史演进过程。

我们在大北庭的地域环境下审视吉木萨尔北庭故境的政治、文化,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西北与中亚文化之间璀璨、辉煌的伟大交流。

二、汉唐以来的北庭府治天山北麓一直是自汉开西域以来汉军屯田的重要屯区。

《史记》记载:“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而匈奴终不敢以为言。

”《汉书音义》记载:“眩雷,地名,在乌孙北。

”元封六年(前105年),武帝时期汉兵屯田轮台、渠犁以及乌孙北、楼兰、北胥鞬、赤谷、伊吾等地。

其军政建置从使者校尉到屯田校尉再到戊己校尉,经过若干演变,戊己校尉已成为西域最高屯田兵长官,具有军政双重隶属关系。

汉代屯垦西域直属大司农管理,受监督于搜粟都尉及朝廷派往各地的劝农使者,军事上并受西域都护节度。

金浦城是汉朝管理天山北麓东段的军政中心,也是戊己校尉治所所在,管辖整个山北屯区。

东汉名将耿恭抗击匈奴移师疏勒前原驻金浦城,移师北上的天山北麓疏勒城在今天奇台石城子古城。

640年,唐平定麴氏高昌后设西、庭二州,西州管理天山南麓的城郭诸国。

唐显庆年间,又设金山都护府,治所在庭州,所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金山以西、中亚河中地区(即索格底亚那)以东的范围;702年(武周长安二年),设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旧地;711年,北庭升格大都护府,统辖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所管辖的天山以北、楚河以西至里海以北的广大地区。

唐代地方行政区划

唐代地方行政区划

唐代地方行政区划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行政管理也十分发达。

在唐朝时期,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州、县两级,下设乡、里等单位,实行州、县制度。

以下将分别介绍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一、州
在唐代,州是最高级的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级行政单位。

全国共设有大约四十个州,每个州都有一个州尉(相当于现在的州长)负责管辖。

州的行政区域较大,下辖若干县,负责管理当地的政务、经济和军事事务。

州内设有州治,作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有州衙、州学、州府等机构。

二、县
县是州的下属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县级行政单位。

在唐代,全国设有大约1000个县。

每个县都有一个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负责管理。

县的行政区域相对较小,下辖若干乡、里等单位,负责管理当地的政务、经济和军事事务。

县内设有县治,作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有县衙、县学、县府等机构。

三、乡、里
乡、里是县的下属行政单位,负责管理当地的基层事务。

乡是农村地区的基本行政单位,里是城市地区的基本行政单位。

每个乡、里
都有一个乡头或里正负责管理。

乡、里内设有村或坊,负责管理当地的村民或坊民生产生活。

总的来说,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相对简单明了,分为州、县、乡、里四个级别,实行分级管理。

州、县为最高行政单位,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各级单位相互配合,形成了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这种行政区划体系在唐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唐代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行政区划以及官制

唐代行政区划以及官制

唐代行政区划以及官制行政区划: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关内道:治所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下辖: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河南道: 治所洛阳/汴州今河南洛阳/开封。

下辖: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陈州、颍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河东道: 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

下辖: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河北道: 治所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南。

下辖: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山南道: 治所襄阳,今湖北襄阳。

下辖: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淮南道: 治所扬州,今扬州市。

下辖: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江南道: 治所苏州,今江苏苏州市。

下辖: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溱州、珍州、珜州陇右道:治所鄯州,今青海乐都。

唐代西北地区羁縻府州的臣服与叛离

唐代西北地区羁縻府州的臣服与叛离

唐代西北地区羁縻府州的臣服与叛离摘要唐朝在周边地区实行羁縻政策。

首先是在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东突厥十余万降户归唐,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也设置羁縻府州。

在各民族臣服的同时也伴有叛唐事件的出现。

调露元年东突厥叛唐,契丹、奚、室韦等也出现叛唐事件。

出现羁縻府州叛唐的原因和性质都不尽相同,唐代羁縻府州南北的差异也很大。

关键词唐代;羁縻府州;东突厥;吐谷浑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其最盛时,东北到达黑龙江流域以北,北部越过贝加尔湖,西北含有两河流域(阿姆河、锡尔河),南部到达林邑(今越南中部),东至大海。

与唐朝保持政治隶属关系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国家多达三百余个。

唐朝在广阔的周边少数民族地区。

列置了许多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是唐朝创建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包括羁縻都护府、羁縻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县四级。

唐人或称之为“蕃州”。

唐代在全国设置的羁縻府州共856个,其中653个分布于西部地区,约占唐代羁縻府州总数的76%以上,而据今人刘统考证唐代在全国设置的羁縻府州将近有1000个,其中属于西部地区的至少占80%以上。

基于对《新唐书》和《旧唐书》中的记载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界对羁縻府州的置废情况也见解不一。

1东突厥羁縻府州的臣与叛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朝共设突厥州二十四,府三十二。

突厥是唐初的大敌。

东西突厥作为突厥奴隶主贵族所建立起来的两个奴隶制汗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

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十余万东突厥“降户”归唐,唐政府将他们安置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的广阔的朔方之地。

设置北开、北宁、北抚、北安及定襄、云中等都督府进行管理,而各都督府下又设置若干小州,如“定襄都督府。

寄治宁朔县界,管小州四:阿德州、执失州、苏农州、拔延州。

户四百六十,口一千四百六十三;云中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五:舍利州、思璧州、阿史那州、绰部州、白登州。

户一千四百三十。

论唐代凉州都督府和河西节度使的关系

论唐代凉州都督府和河西节度使的关系

D01:10.16565/ki.l006-7744.2020.11.40WENSHITANYUAN〉〉〉"史提源论唐代凉州都督府和河西节度使的关系王梓璇摘要凉州都督府是从凉州总管府更名而来,唐王朝建业后,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府制Q河西节度使与凉州都督府两者在一些方面有继承、并存等关系Q后来,河西节度使的民政职权逐渐扩大,从职能划分来看,两者又呈现出融合态势Q总的来看凉州都督府孕育了河西节度使,两者的变化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这与大唐保障西域安全,强化西部边防力量有关,也与河西地区客观的地理位置有关,所以研究两者的前后承继关系有重要历史意义Q关键词唐代凉州都督府河西节度使军事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10-12★作者简介:王梓璇,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Relationship Between Liangzhou Dudu Fu and Hexi Jiedushi in Tang DynastyWang ZixuanAbstract The name of Liangzhou Dudu Fu came from Liangzhou Zongguan Fu.After the founding of Tang Dynasty,to strengthen the rule,the government not only changed Jun into Zhou,but also adjusted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division,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Fu.There was a relationship of inheritance and coexistence in some way between Liangzhou Dudu Fu and Hexi ter,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Hexi Jiedushi grew gradually,so an integrative trend appear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erms of function division.Generally,Liangzhou Dudu Fu gave birth to Hexi Jiedushi,and the change between the two was progressive,which was related with Tang government*s protec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s, strengthening of western defense force,and the objectiv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Hexi area.Therefore,it i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ucc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Keyword Tang Dynasty;Liangzhou Dudu Fu;Hexi Jiedushi;military一、唐代凉州都督府设置演变及职能汉唐时期,凉州以独特的地理位置,重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地位成为了西北战略要地和都会,凉州所处的河西走廊是中外交流的咽喉要道,唐朝于武德年间(618—626)平定了河西地区割据势力薛举和李轨的叛乱,统一了陇右,随后相继设立了六个总管府,统领27州,其中的三个总管府就在河西走廊。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 志第三十三下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 志第三十三下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唐興,初未暇於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諸蕃及蠻夷稍稍內屬,即其部落列置州縣。

其大者為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

雖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著于令式。

今錄招降開置之目,以見其盛。

其後或臣或叛,經制不一,不能詳見。

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隸關內道者,為府二十九,州九十。

突厥之別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麗隸河北者,為府十四,州四十六。

突厥、回紇、党項、吐谷渾之別部及龜茲、于闐、焉耆、疏勒、河西內屬諸胡、西域十六國隸隴右者,為府五十一,州百九十八。

羌、蠻隸劍南者,為州二百六十一。

蠻隸江南者,為州五十一,隸嶺南者,為州九十二。

又有党項州二十四,不知其隸屬。

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號為羈縻云。

關內道突厥州十九,府五。

定襄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部為二,以左部置,僑治寧朔。

領州四。

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阿德州以阿史德部置。

執失州以執失部置。

蘇農州以蘇農部置。

拔延州右隸夏州都督府雲中都督府,貞觀四年析頡利右部置。

僑治朔方境。

領州五。

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舍利州以舍利吐利部置。

阿史那州以阿史那部置。

綽州以綽部置。

思壁州白登州貞觀末隸燕然都護,後復來屬。

桑乾都督府,龍朔三年分定襄置,僑治朔方。

領州四。

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三。

郁射州以郁射施部置,初隸定襄,後來屬。

藝失州以多地藝失部置。

卑失州以卑失部置,初隸定襄,後來屬。

叱略州呼延都督府,貞觀二十年置。

領州三。

貞觀二十三年分諸部置州二。

賀魯州以賀魯部置,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葛邏州以葛邏、挹怛部置,初隸雲中都督,後來屬。

〈足夾〉跌州初為都督府,隸北庭,後為州,來屬。

右隸單于都護府新黎州貞觀二十三年以車鼻可汗之子羯漫陀部置。

初為都督府,後為州。

渾河州永徽元年,以車鼻可汗餘衆歌邏祿之烏德鞬山左廂部落置。

狼山州永徽元年以歌邏祿右廂部落置,為都督府,隸雲中都護。

顯慶三年為州,來屬。

堅昆都督府貞觀二十二年以沙缽羅葉護部落置。

唐代州郡名称互相改易及府、道的制度

唐代州郡名称互相改易及府、道的制度

唐代州郡名称互相改易及府、道的制度隋灭唐兴,地方区划和有关的制度也相应地有些改动。

隋唐之际,群雄并起,戎马倥偬,为了羁縻一些地方势力,酬庸若干有功的将士,因而就权置了许多州郡。

后来虽稍作调整,然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定簿,犹有州府三百五十八。

就是到了开元二十八年(740),户部计帐,也还有州府三百二十有八,较之隋代犹超过了一半。

这是隋唐两代疆域区划制度差异的一点。

隋初调整南北朝时的旧制,曾省去郡的一级,仅存州制,炀帝大业时改州为郡。

唐初高祖武德元年(618)又改郡为州,天宝元年(742)复改州为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再改郡为州。

到了这一时期,为州为郡其实都是一样的,州郡名称互相改易,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是第二点。

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府的制度的建立。

这是唐代异于前代的制度。

本来府的名称在周隋间已经有了。

那时曾经设置过一些总管府或都督府。

不过这些都是有关军事的设置。

唐代也还有都督府和都护府的设置,仍是周隋以来的旧规。

这里所说的府乃是设立于都城的府,属于地方行政的范围,和纯军事性质的府不同。

唐代建都较多,故设府亦不少。

唐初循隋之旧,以长安和洛阳为东西二都。

其后陆续建置,也时有废省。

自初年以长安为京都、洛阳为东都后,又以太原为北都,河中为中都,凤翔为西京,江陵为南都,成都为南京。

其中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建都年代均较为长久。

肃宗宝应元年(762)曾颁布五都之号,以京兆为上都,河南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

然亦为时非久,即复罢去。

此五都与河中、成都先后共为七都,先后分别设为京兆、河南、凤翔、江陵、太原、河中、成都七府。

这七府以京兆府设置最早,是开元元年(713)设置的,应该说,开元元年是唐代府制最初形成的一年。

唐代后期,国内多事,就是皇帝也往往不遑宁处,而行在之地就和都城一样,得到府的建制。

其间以梁州改建为兴元府,以陕州改建为兴唐府,有唐一代先后共设置了这九府。

道的制度的创建及其区划唐代最重要的设置却是道的制度的创建和区划的划分。

20世纪以来唐代都督府研究综述

20世纪以来唐代都督府研究综述

作者: 李青淼[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史研究动态
页码: 13-18页
主题词: 唐代前期;都督;综述;地方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军事机构;东汉;曹魏
摘要:“都督”一职,初置于东汉,曹魏常设为府:成为地方一大军事机构,发展至唐代,已是其最后阶段。

这期间,都督府职能与设置又有变化,尤以唐代前期为剧。

安史之乱后,都督府有名元实,基本退出了地方行政机构的历史舞台。

故本文论述唐代都督府的研究情况,乃特指安史之乱以前时期。

唐朝西域各都督府,你绝对想不到的多!

唐朝西域各都督府,你绝对想不到的多!

唐朝西域各都督府,你绝对想不到的多!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不世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底消灭。

于是在大约50年中(630 - 682 年),东突厥汗国臣属于中国。

和硕。

柴达木的突厥碑文上记道:“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

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或官衔),承用唐官之唐名(或衔),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

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

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

出力也。

”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

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

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

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

中国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即是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中,这也算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成果之一。

显庆二年(657 年),唐军灭西突厥汗国,将整个西域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下。

唐朝在中亚碎叶川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蒙池都护府,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于是原臣服于西突厥的昭武九姓等中亚诸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的直接统治已经伸延到帕米尔地区。

(昭武九姓国即是位于今阿姆河(Amudar'ya )及锡尔河(Syrdar'ya )流域,原隶属俄罗斯并位居中亚细亚以南的的地域中,最远至咸海(Aral Sea)、里海以东一带的康国(Samarqand )、安国(Boukhara)、石国(Chach )、史国(Kesh)、曹国(Khebud)、何国(Koshana )、米国(Maimargh)、燖(Khwaresm)、戍地(Betik )等九个国家。

唐代鄯州都督府述论

唐代鄯州都督府述论

作者: 张红艳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出版物刊名: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44-4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鄯州 都督府 陇右节度使
摘要:唐代鄯州都督府管辖今青海省东部、甘肃省南部地区。

唐显庆元年(656),鄯府从兰州都督府所管州鄯州析出另立,后历经西平郡都督府、陇右节度使等建制变化。

天宝年间,鄯府管十一州,囊括了今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大部分地区。

鄯府,治鄯州(今青海乐都),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军政中心,是连接中西方文明的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

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

作者: 鲜肖威
出版物刊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21页
主题词: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甘肃;唐代长安;敦煌;西域;黄河;节度使;凉州;六盘山
摘要: <正> 汉唐两代,从当时中国首都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西通中亚、南亚、欧洲和非洲的国际通道十分繁忙,使臣和商旅往来不绝于途。

这条道路所经过的今甘肃省境的河西陇右地区相当富庶和繁华。

故史书云:“唐自武德以来,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

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

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西域十六都督州府
唐代西域十六都督州府
龙朔元年,西域诸国,遣使来内属,乃分置十六都督府,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皆隶安西都护府,仍于吐火罗国立碑以纪之。

1。

月氏都督府于吐火罗国所治遏换城置,以其王叶护领之。

于其部内分置二十四州,都督统之。

2。

太汗都督府于嚈哒部落所治活路城置,以其王太汗领之。

仍分其部置十五州,太汗领之。

3。

条枝都督府于诃达罗支国所治伏宝瑟颠城置,以其王领之。

仍于其部分置八州。

4。

大马都督府于解苏国所治数瞒城置,以其王领之。

仍分其部置三州。

5。

高附都督府于骨咄施国所治妖沙城置,以其王领之。

仍分其部置三州。

6。

修鲜都督府于罽宾国所治遏纥城置,以其王领之。

仍分其部置十一州。

7。

写凤都督府于失苑延国所治伏戾城置,以其王领之。

仍分其部置四州。

8。

悦般都督府于石汗那国所治艳城置,以其王领之。

仍分其部置双縻州。

9。

奇沙州于护特健国所治遏密城置,仍分其部置沛薄、大秦二州。

10。

和默州于怛没国所治怛城置,仍分置栗弋州。

11。

挔扌敖州于乌拉喝国所治摩竭城置
12。

昆墟州于护密多国所治抵宝那城置
13。

至秬州于俱密国所治措瑟城置
14。

鸟飞州于护密多国所治摸廷城置
15。

王庭州于久越得犍国所治步师城置
16。

波斯都督府于波斯国所治陵城置。

右西域诸国,分置羁縻州军府,皆属安西都护统摄。

自天宝十四载已前,朝贡不绝。

-----(旧唐书志第二十,地理三)
附注:
1。

唐朝于龙朔元年(六六一年)在于阗以西、阿姆河以东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隶属安西大都护府。

这只不过是在名义上置州府,实际上仍都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与内地州府不同。

但唐王朝的声威却从此远及西亚、中亚,其影响仍然是很大的。

2。

上述16都督府大都置于657---658年间,包括粟特诸城邦以及阿姆河流域的羁糜州府。

阿姆河流域诸国中除了吐火罗叶护阿史那乌湿波在658年已受封位月氏都督外,其余15国,都是661年唐朝派遣专使王名远赴吐火罗
时所置,并且在吐火罗国都阿缓城建立了纪念碑。

3。

唐代羁糜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一切降服唐朝的国家、部落,名义上都纳入唐朝的官职体系之内,以此体现唐朝的政治主权。

但事实上,这些羁縻州府的首领仍是原来的各国、各部的国王、首领,职务世袭,照旧各司其内政,唐朝不予干预。

其民丁部编入户籍,收入不隶户部,不纳赋税,有别于郡县制下的汉民编户,实质上是一种唐朝监护下的地方自治制度。

但在外交上、军事上都须服从唐朝,其首领并须接受唐朝的册封,有朝贡、朝觐,为国守土,遣兵助战的义务,对于加强唐朝的边防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种羁糜制度除去军队仍由本国、本部自卫之外,与现代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一国两制颇为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