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三年级数学课教案: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数学实验精神
科学三年级数学课教案: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数学实验精神数学实验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对数学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通过实践操作来培养数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时期。
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都比较薄弱,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利用小珠算来进行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加减法的数学运算过程。
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利用几何工具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画几何图形来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视觉和触觉,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趣在教学计算时,教师应该追求趣味性,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趣味性。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对抗的方式进行计算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计算的趣味性,从而更愿意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对于数学计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感受到了数学计算的趣味性,从而充满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般比较抽象,如果仅仅是通过书本来进行学习,会使学生出现理解上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践操作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利用小数点分切等物品来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感受分数的概念,从而使其对分数的理解更加深入。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数学实验不仅仅是单纯地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教学倍数和约数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数学游戏和数学题目来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发现倍数和约数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且培养了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通过实际的交易活动,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面值、换算和使用方法。
再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各种图形,如教室中的黑板是长方形,篮球是圆形等。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测量”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自己的身高、书桌的长度等,通过实际测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还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不同形状的卡片,然后计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三、开展数学活动,提高应用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数学谜语等,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实践活动如调查学校周边商店的商品价格、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建模的定义和意义数学建模是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的过程。
它要求学生能够将问题抽象化,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解决。
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的方法1. 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首先要引导他们关注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比如,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比如,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
3. 提供合适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还需要提供合适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实验器材等方式,提供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工具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小组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建模实践能力。
三、数学建模实践的案例1. 飞机起飞角度的研究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飞机起飞的角度,研究飞机起飞的最佳角度是多少。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的教学法则分析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的教学法则分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用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提出以下教学法则。
1. 综合性原则: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调数学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通过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将所学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地教授数学知识。
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确保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3. 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维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识记到思考,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 互动性原则: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体验性原则: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6. 创新性原则: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7. 贴近性原则: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教学。
通过教材和习题的选择,将抽象的概念贴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8. 引导性原则:教师要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策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数学动手实践能力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充分地说明了数学动手实践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乐于动手实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活动为主线,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趣味性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重新从数学的视角审视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主动结合自己数学的认知结构。
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这样设计活动。
(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做个调查,你能用多长时间把红领巾系好?生:不到1分钟。
生:半分钟生:大约20分钟师:我们来比一比,好吗?系好以后要自己看一看用了多长时间,可以吗?(二)探究新知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成绩?生:15秒生:10秒生:9秒师:这位同学太棒了,你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师;这里为什么用“秒”这个时间单位呢?生:因为“秒”比“分”要少。
生:因为用的时间很短.师:说的真好,计量最短的时间,常用“秒”这样的时间单位。
……以上的活动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师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用玩游戏的实践活动形式呈献给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感。
在这种情景中最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玩中求学,在学中求乐的氛围中想,做,说,获取新知。
二、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学生探究新领域的过程,在探究中,学生的新奇,促使学生去触摸,去感受,去猜测,然后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论证,力求出现一个可能出现的结论。
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怎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下文将为您提供4种方法。
首先,通过实践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数学实验、数学模型、数学探究等课程活动中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践难度适中的数学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知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其次,借助互联网资源提升数学探究能力。
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互动性强、趣味性强、难度适中的数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过度依赖网络获取数学知识。
第三,利用数学游戏培养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游戏是一种生动、趣味、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教育方法。
数学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归纳推理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多方面能力。
因此,老师可通过有益的数学游戏,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最后,通过认真纠错和精心导引提高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活动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偏差,而纠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老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错误及时纠正,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究,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另外,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心导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探究能力。
总之,数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中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大纲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做”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的表情,信任的眼神,甜美的语言,饱满的情怀,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要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还应有三个特许:(一)当学生集中力基本集中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有自由的坐姿,不必要使学生正襟危坐,造成生理疲劳。
(二)当学生课堂上有疑问时,可以不举手就直接发言,这样能随时捕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
(三)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并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这样会激起学生说得更多更好的愿望。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并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新知的性格特征。
二、设计巧妙的教法,使学生能“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创设富有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便会孕育而生。
如我在教学《统计》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师:这节课,老师请同学们都当校长,比一比看谁有领导才能。
好吗?师:一直以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向学生家长承诺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不超过15分钟。
昨天,郭萍萍的妈妈找校长说:昨天郭萍萍的作业写了40分钟,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
请问在座的各位校长,面对这个问题,您准备怎么办呢?生1:花这么长的时间完成作业,说明老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太多,建议老师作业少布置一点。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几点体会
江 西 宜 黄 县 实 验 小 学 ( 3 4 4 4 0 0 ) 詹 金 兰
作实践的基础上,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类图形的特征. 学 ,能激发学生学习 的自觉性 和积 再如三年 级 " 观察物 体" 的教 学, 教师穿 插了大 量 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的观察和搭摆立方块的操作, � � 丰富他们的直观体验.自 例 如,在教学 � 的分解 与组
培 养 小 学 生 数 学 实 践#34; 的学习开始 , 通过设 计从上面, 成� 一课时 , 部分学 生对此知识 已有 侧面, 正面等 不同位置观 察小汽 车, 电视机 , 茶壶等 实 很好的 掌握, 因此学习兴趣不 浓.在这种情况下 , 我创 物,使学生知道从不同位置看到 � � 的物体的形状有的是 设了魔 术箱的数学游戏: 把 个棋子放在盒子里 , 同桌 不一样的, 有的是一样的 ; 再引导学生 从上面, 正面, 侧 面观察图 形 (正方体, 长方 体等 ) 以及 设计搭 摆立方 块 的活动, 如由 个正方块搭成的物体, 试试有几种. 二,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培 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 力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 数学是现实 的, 学生 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 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 中.由此可见,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是起点, 也 是终点. 因此, 教学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 的思想, 让学生拥有实践 活动的机会, 结合生活实际去 研究学习数学.在学生学完新知识后, 我尽量给学生创 设一种参与实践的环境.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 "元, 角, 分与小数" 的知识后 , 穿插 "小小文具店" 的购物模拟 活 动.学生分小组进行, 讲台上摆放着作业本, 文具盒, 铅 笔, 橡皮, 钢笔, 圆珠 笔, 墨水等文具 用品, 并 标上各 自 单价, 每组推 选一个学生 扮演售 货员, 其余 人扮演 顾 客, 用事先准 备好的钱在 " 小小文 具店" 里进 行购物 表 演活动, 一组购好后又让另一组上台 "购物" .老师和其 小学教学参考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一、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
”“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教师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
教师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如在讲究“圆的认识”后,教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帮投沙包的游戏。
教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
”教师接着问:“怎样站队才公平?”学生应用刚学的同圆半径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投沙包的目标站成一个圆,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点排成纵队一个人投完后下边的人再依次投,这样距离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相同才保证了竞赛的公平性。
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例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操作兴趣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认知上可能存在偏差。
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操作,并通过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先回顾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四边形的内角和,特别在回顾四边形内角和时,用“分成三角形”的方法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让学生动手用“分成三角形”的方法去画一画,求出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动手操作,从中找到学习的灵感和兴趣,动手实践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从而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和边数有关。
活用教材,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教师在引入“百分数”这一概念之前,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百分数的存在:啤酒的外包装上印有“酒精度≤8%”的字样,桶面上写有加量“15%”。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很强的例子:植树节到了,学校决定在校外公路的两侧栽种树木,一共栽了200棵,成活了190棵。
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5%,从而理解“成活率”和“95%”的含义。
这样重组课本上的例题更能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熟知的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达到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生活技能,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更要善于把课本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后,老师用计算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活动情境:学生站成一横排投沙包。
老师问:“这样站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这样站队不公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任务。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进行探究、进行实验等实际操作中所具备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和实验设计等方面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来展现数学中的概念和知识点,用小球或者水果等物品来说明大小关系、顺序关系等。
教师可以通过例题和实例的演示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答案等实践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通过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情境,如画地图、做村庄规划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实践中体验面积和周长的变化。
在学习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测量房间的面积、找寻建筑中的几何形状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测量和比较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测量实验,如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体积等,让学生亲自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学习统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据收集实验,如统计班级同学喜爱的运动项目、食品偏好等,让学生自己设计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
余 的 小 组 成 员 是 评 判 员 。学 生 在 购 物 中加 深 巩 固 了 “ 、 、 与 小 数 ” 元 角 分 之 间 的关 系 、小 数 的 读 写 法 以 及 小 数 简单 的 加减 法 ,也 培 养 了 他们 各 方面的能力。 再 如 , 习“ 计 ” , 织 学 生 学 统 后 组 调 查 同学 们 对 水 果 、蔬 菜喜 好 的 情 况, 在家 看电视 时间的长短 , 同时组 织学 生 深 入 家 庭 调 查 ,调 查 每 个 家 庭 的 人 口状 况 、 话 费 、 电 费 等 , 电 水 学 生 学 习的 热 情 极 高 ,并能 根 据 每 种调查 结果 提 出一些 合理 的建议 。 通 过 课 外 实 践 活 动 ,学 生 进 一 步 了 解 了数 学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应 用 , 加 深 了 对 数 学 价 值 的 认 识 ,实 践 能 力
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 习惯和意识。例如在上“ 美丽的轴 对 称 图形 ”一 课 时 , 引导 学 生 观 察 美 丽 的 蝴 蝶 、 色 先 红 的 蜻 蜓 、 丽 的 风 叶 红 双 喜 字 这 些 图 案 , 学 生 说 艳 大 让 说 它 们 具 有什 么特 征 。再 请 学 生拿 出一 张 纸 , 据 书 根
课改纵横 ・ 能力培养
培 养学 生具 有初 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 《 数 学课程标准》 的主要指导思想 , 它把实践能 力的培养 贯 穿 于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的 全 过 程 。如 今 的 数 学 并 不 只是 算 术 与 几 何 ,做 数 学 ” 方 法 更 不 只是 计 算 和 演 绎 , 包 “ 的 还 括 观 察 模 式 、 证 猜 想 和 估 计 结 果 等 等 , “ 人 学 有 验 让 人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引导他们发现物体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二、提供实际问题和情境实际问题和情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教室的面积和周长,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三、开展实践活动和实验实践活动和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和实验。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分数模型,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
例如,在学习数学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评价和反思评价和反思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
通过评价和反思,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改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和反思。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就是指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科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联系生活实践;培养意识和兴趣;开展实践能力一、引导学生把生活实践和数学知识有机结合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将数学素材中同生活联系紧密的信息挖掘出来,引出数学是能够联系生活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一元钱硬币的面、光盘、汽车的轮胎都是圆的……教师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或椭圆形的?”教师的追问会让学生感到难以解决,即便是联系学过的知识也无法处理,甚至于做不出准确而科学的回答。
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入新课,会使学生寻求到答案,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会将他们带入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的是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引入生活中,将其数学化,还要将课本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最终能够做到运用知识联系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如,一位师傅要做一只铁桶,桶底已经做好,桶高已经确定,剪多长多宽的铁皮做桶围让这位师傅犯难了,请同学们帮帮忙!学生动起脑筋了:铁皮宽度知道了(桶高),量出桶底直径,乘以π,得出桶底周长,不正是所需铁皮的长度吗?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将数学问题生活化,逐步地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实践的意识和兴趣实践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自己要做到具备“实践意识”,才能够做到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来。
当学生遇到问题面临解决时,能够主动地从数学角度出发,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所遇到的数学实际问题,学生会尝试着从不同的数学角度思考,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论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序进 行 的 .操作 程序 反映 了学 生接 受的 思维过 程 ,
霪 堡 瑟堑堡
黧
应 用 题 教 学
一
j ~ 誊 i ¨
◇ 河北 威县章 台学 区 石素婷
…
甄
辫
: …l _ l
小 学数学应 用题 的 内容 来 自于生 活 ,与生 活 中 的数 学 问题 有着密切 的联 系。要求 教师 在课 堂教学 中结 合生活 与学生 的认知规 律 ,正确地 遵循应 用题 教学 的一般 规律 ,这 样既 可让学 生学得 轻松 、易 掌
生 活 的 密 切 联 系 。 数 学 实 践 活 动 必 须 要 遵 循 以下 几 个原则 :
径 ,也是学生形成实 践能力 的载体 。学 生学 习数 学
是 与 具 体 实 践 活 动 分 不 开 的 。 重 视 动 手 操 作 是 发 展
1自主性 原则 。数学 实践 活动 中 ,教 师要充 分 .
的 源 泉 。问 题 的不 同 层 面 会 让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参 与 进 来 .使 不 同 的学 生 在 解 决 问 题 的过 程 中展 示 出 不 同
践 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 的。传统数学课 程体 系与
生活 世界的隔离与分 裂 ,造成 了数学学 科重 书本知
识 ,轻体 验 ;重 结 论 ,轻 过 程 ;并 且 多 封 闭 学 习 和
解 ,获 得 应 用 数 学 解 决 问题 的 思 考 方 法 ,并 能 与他
的个性和思考水平 。
3实 践 性 原 则 。数 学 实 践 活 动 以 学 生 的 现 实 生 . 活 和 社 会 实 践 为 基 础 ,以 实 践 为 中 心 。数 学 实践 活
动课 则是理论知识 与生 活实际之 间的桥梁 .是 以学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合理安排实践活动内容,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可以通过进行数学游戏、操作实验、数学建模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2.整合课堂和课外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整合课外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实践机会。
3.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要有实际操作,还要有理论知识的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和总结,促使他们将实践中的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4.鼓励学生合作与分享:数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交流和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以增加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5.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6.提供实践活动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给予肯定和建议。
通过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对数学实践的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7.建立良好的学校和家庭合作机制: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对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实践活动,让家长了解和体验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成果。
8.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研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和知识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总之,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注重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鼓励合作与分享、注重个性化教学、提供评价和反馈、建立学校和家庭合作机制,并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研讨。
【课题申报】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课题申请
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课题申请《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课题申请》一、课题背景与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对未来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往往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过多地依赖机械记忆和死板的计算方法。
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设计和实施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1. 研究内容:(1)调研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探索有效的数学实践教学方法,设计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
(3)实施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4)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2. 研究目标:(1)了解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特点和现状。
(2)确定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教学方法。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4)评估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学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实证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数据。
(3)实践活动法:设计和实施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4)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估活动的效果。
2. 研究步骤:(1)调研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学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阶段:设计并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3)设计实践活动阶段:结合调研结果和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科学,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既需要注重方法,又需要重视实践,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方法。
一、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一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 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小学生需要通过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采用一些逻辑思维游戏或者解决数学问题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2 培养空间思维。
许多数学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空间思维,因此也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构建模型、拼图等方式让小学生从空间角度来思考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1.3 培养创造性思维。
对于高级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
可以安排一些有创造性的数学作业和数学竞赛,帮助小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开展实践性教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实践的。
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2 数学游戏的开展。
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游戏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3 数学竞赛的参与。
参与数学竞赛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竞赛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和实用性,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应用能力。
三、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需要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素养是指小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概念、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1 数学学习的全面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全面,既要理解数学课本中的定义、公式,还需要理解这些概念、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和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计算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实践,也需要研究。
下面将结合实践和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一、实践1.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技巧。
例如,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培养计算思维: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掌握运算技巧,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化的练习: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计算速度比赛,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计算题,让他们在竞争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二、研究1.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影响计算能力的关键因素。
例如,可以调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学习时间、教学方法等,找出影响计算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教学方法研究: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影响。
例如,可以比较传统教学和游戏化教学对计算能力的影响,找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4.知识迁移研究:研究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计算能力表现,了解他们能否将学到的计算技巧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研究知识迁移的情况,可以找出改进计算教学的方法。
实践和研究相辅相成,通过实践可以验证研究结果,同时研究的发现也可以指导实践。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地实践和研究,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方法1. 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小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对于已经掌握基本概念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对于薄弱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巩固。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创设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4. 增加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的使用:通过数学游戏和趣味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技术,比如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教学软件等,增强教学互动性和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6. 鼓励学生实践和实验:数学是需要实践和实验的学科。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数学规律和定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7.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记忆和机械运算,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感和厌倦感。
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李博士
摘要: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文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入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探索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浅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数学意识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构建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
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在教学空间概念时,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估一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扩展空间思维。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数学书封面与桌面哪个大,学生自己“摸一摸”再“比一比”,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面积。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我让学生说一说1平方厘米有多大?伸出自己的指甲、指出1平方厘米有如指甲大小。
在教学1平方米的时候,拿出自带的1平方米的红布,1平方米有这块红布大小,但1平方
米的概念怎么让学生体会呢?在地上划出1平方米的图形,让学生分别站进图形里,亲自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当学生们一个个都挤进去的时候,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平方米可以站这么多人。
在愉悦的气氛中,我们完成了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节课时,把学生带到操场实际测量,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问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0平方米),然后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
紧接着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问:它的面积是多少?(100×100=10000平方米)教师指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堂中学会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可行的实践方案。
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去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多种可行的实验活动方案。
如在教学《包装的学问》,引导学生:包装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节约美观便于携带等)提问:两盒糖果有几种排列方式(三种),组织学生先列出三种方案,再进行比较分析, 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方案1的表面积: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米),方案2的表面积: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米),方案3的表面积: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反思,比较得出方案1最节约纸。
本例通过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即将面积最大的面重叠在一起,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在教学《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时,启发学生思考: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分小组讨论合作。
小组合作一进行测量计算。
小组合作二购买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粉刷时会出现的“损耗”的原因。
引导学生发现打通包装的涂料便宜,因此尽量买打通的,但不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的量,不要浪费太多。
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现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
数学教学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老师不断引导和鼓励,形成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