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设想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趋势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设想

动历 时 7个月 ,报名 网站遍布我 国 2 个省 ( 3 自治区、直 有 限公 司 、北京 启 明 星辰 信息 安全 技术 有 限公 司
辖市) ,总计 4 8个 。在 此需要说 明的是 ,由于 网络 限 等表示 感谢 。 8
制 ,致使部分省份 参评受 到影响 。经过初评和 终评 ,共
个 、省级优秀教育 信息 网站 1 0个 ;地市级五 十佳 网站 、
关于我 国 十二五" 信息化 发展趋势 “
与教育信 息化建设的若 干设想
国家信 息化 专家咨 询委 员会 委 员、国家信息 中心总工 宁 家骏


“ 十二五 ”信 息化 规划若 干设 想
当今社 会 已经进入 以信 息化 助力社 会全 方位创 新的重要 时期 。美 日等发达 国家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
国惠普 、AM D( 中国) 限公 司、星 网锐捷 网络有 有 京用友 政 务软件 有 限公 司 、杭 州正方 软件 股份 有 锐智 ( 北京 )国际科技有 限公司 、L 电子 ( G 中国)
提 高 网上办 事 能力 和 信 息服 务水 平 ,教育 部 教 育管 理 限公司 、思科系统 ( 中国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 上 本次 活 动得 到各 省 教 育 管理 信息 中心 和相 关 单位 的 大 限公 司 、友讯 电子设 备 ( 海 )有 限公司 、盈 动
这些 目标仍然是非常宏伟的 ,需要我们继 续努力 。
大力 推进 信 息化 ,是 覆盖 我 国现 代化 建 设 全局
向信息社会奠定基础 。重点任务是 :以 “ 两化”融合为
切入点 ,带动信息化 的发展 , 目前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重视 发挥 电子
的 战略举 措 ,是贯 彻 落 实科学 发 展 观 、全 面建 设小 商务和 电子政务 双轮互动 ,推进信息 资源建设 。“ 十二 康 社 会 、构建 社 会主 义 和谐 社会 和 建设 创 新型 国 家 五”期 间,要在技术 、产业 、文化 、政治、社 会等不 同 的迫切 需 要和 必然 选 择 。信息 化 是 充分 利用 信 息技 术 ,开 发利用信 息 资源 ,促 进信息 交流 和知识 共享 ,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全力构筑苏北信息产业第一高地(二)强力推进“智慧”建设(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着力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五)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六)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四、重点工程(一)信息产业千亿元工程(二)“智慧”建设工程(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531”示范工程(四)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五)信息惠农兴农工程(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五、政策措施(一)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构建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按照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全面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探索符合市情的电子政务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初具雏形,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2010年,实现增加值62.01亿元,销售309.21亿元,为2005年底的10倍。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48.03亿元,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绿色能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富士康、达方电子等大集团、大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1.96亿元,初步形成“一核”(软件园)、“四特”(软件科技产业园、网新科技园、软件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区格局, 4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11户企业、35项产品通过“双软”认定,网络游戏、动漫、呼叫中心、互联网与无线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宁阳十一中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宁阳十一中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宁阳十一中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根据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精神,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助推“数字教育”建设。

以服务教育、改善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和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提升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我校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现结合我校实际,对未来五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以下规划: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按照县委“以优先发展确定教育定位,以科学发展转变教育方式,以创新发展打造教育特色”的发展要求,深入落实县教育局“一二三四”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为学校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助推“数字教育”建设。

抓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综合办公平台、网站建设,并确保网络畅通。

发挥信息技术对课程建设、教学和科研的支撑作用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加大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配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使教育技术装备配备和使用实现科学配置和实时管理,提升装备的使用效益。

三、主要措施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实施“班班通”工程,积极推进多媒体进课堂;优化硬件资源配置,按照国家标准为学校配备计算机,按照“适时、适用”的原则为学校建设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完善网络系统建设,提升网管中心在教育信息化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学校基础网络环境,实现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都能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教学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初步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完成“数字教育”建设目标。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

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
点信息系统安全。

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简介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是国家教育部印发的一项重要规划文件。

该规划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多个方面,旨在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

规划目标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规划内容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为了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基础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建设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提高校园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和数据管理等方面。

教育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目标和任务,包括建立教育信息化教育体系、提高教师信息技能、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等方面。

教育信息化教学内容创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教学内容创新的任务和目标,包括开展“互联网+教育”试点项目、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质量等方面。

教育信息化质量监控和评价为了监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监控和评价的任务和目标,包括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估、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广等方面。

实施措施为了推进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的落实,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环境建设。

其次,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再次,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最后,加强分级分类管理,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有效管理。

结语通过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可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十二五规划

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十二五规划

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长三角地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区域信息化加速融合、信息产业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

为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国务院《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立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领域已有的合作基础、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要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衔接,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合作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区域各级政府准确把握国际信息化发展大方向,遵循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抓住我国全面融入WTO、筹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战略机遇,以全球化视野,从区域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克服行政区划阻碍,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化合作机制,逐步将区域信息化合作从战略层面落实到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化环境营造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十二五”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1.区域信息化交流日趋活跃,初步形成多层面合作机制。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实现了由对话型合作向项目型合作的转变,创新地建立了一整套区域合作机制。

实现信息化高层研讨会常态化,形成了三省一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会商机制;信息化领域部门级合作交流逐渐活跃,逐步形成稳定的重大项目和活动的对接、推进机制;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间的互动增强,电博会、软博会、信博会等展览会,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信息外包论坛等对外合作平台逐步建立;企业间合作交往越来越频繁,区域内的动漫合作联盟、外包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联盟等民间产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

2.区域信息化应用融合持续深化,联动效应日益显现。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应用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三角城际“一卡通(公交)”工程得到大力推进,建立了良好的应用协同机制;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省际对接提速,已实现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无缝衔接;社保、医保信息化应用探索出点对点对接模式,逐步向点对面、面对面的全面对接模式过渡;各类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平台区域合作加深、功能辐射持续加强;区域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一体化融合水平快速提升;探索制定区域内统一的城市信息化发展指数测评体系,并率先在八大核心城市示范推广。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29•【字号】吉政办发[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吉政办发〔2012〕14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吉林省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为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省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初见成效,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均取得重要进展,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工业各行业信息化深入发展,对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装备、冶金建材、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重点企业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不断提高,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与管理;全省大型企业30%以上使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50%以上使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一汽大众、吉林化纤、吉恩镍业、吉林烟草等入选2008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公共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宽带商务”企业信息化平台已为近万户企业提供应用服务,省产商品防伪平台已为11个行业2000多种产商品提供产品数字防伪服务,汽车及零部件仿真设计平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电子信息产品检测平台等项目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内容,有效推进上海教育信息化建设,现制订《上海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围绕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初步建立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教育的信息化体系。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市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在上海教科网和“校校通”网络的基础上基本构建完成上海教育城域网。

上海教科网成为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以万兆双环为主干的IPv4/IPv6双栈城域网,接入全市高校、部分区县和其它教育单位共70余家;建成百兆互联的“校校通”主干网,下连各区县级“校校通”网络,覆盖本市全部中小学、幼儿园,其中部分区县级“校校通”实现光纤高速互联。

数字校园日益普及,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

高校校园网络主干带宽普遍升级到千兆甚至万兆,无线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上海教科网出口流量逐年增长,2006年最大出流量为3760Mbps,2010年增长到14360Mbps;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宽带接入,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不断规范;通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农村学校普遍拥有计算机专用教室,教学场所普遍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数字资源逐步积累,上海教育资源库不断丰富经过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初步形成上海市现代化教育资源体系。

高校数字图书馆、课程中心、虚拟实验室等建设十分普遍;所有区县都建立教育资源中心,60%以上的中小学拥有自建的数字教学资源。

上海教育资源库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总容量超过12TB,通过互联网、卫星、IPTV/数字电视等通道为本市、长三角及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注册学习人数近200万,访问量达2.4亿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库。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05•【文号】发改高技[2012]1202号•【施行日期】201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温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温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温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取得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广大师生的信息获取方式、渠道和速度发生明显变化,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在形成;广大中小学校的教育观念、评价体系以及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功能完善、高速安全,连接各县(市、区)网络中心,覆盖所有学校的温州教育城域网;到2010年底,全市99.1%的中小学校接入温州教育城域网,其中光纤接入占86%;82%的中小学建有校园网,77.3%的中小学校建有校园网站,87.6 %的教室配备多媒体小平台,生机比达到 6.5:1。

五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5.8亿元。

2.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近五年来,全市相继构建清华同方思科、东北师大教学平台、省新课程学科、学校学科等网络主题教学资源库,形成分布式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应用体系。

其内容涉及中小学所有学科的课件资源和试题,共有资源850 G( 条),访问量达250万人次。

建成大型基础题库、VOD视频点播系统、网上备课系统等资源管理应用体系。

建成温州教育影院,上传429部电影,引进255套省音像教材、1800部万方数据库视频资源、2400个卡通动画素材等资源。

开发温州现代远程教育网、中小学辅导网、小学生作文网、家校通网、学生心理咨询网、幼儿教育网和数学家摇篮网等一批专题网站。

全市513所中小学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全市广泛组织开展教育技术、计算机等级考试、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微软携手教育活动,课件、网页制作,学生电脑制作、智能机器人指导师,网络管理员、网络教师,信息化课程管理(魔灯)系统等培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全部省级和地市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统一数据中心,具备对各项应用的支持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专网主干网络覆盖到全部省级和地市,城域网覆盖到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县级网络接入平台联网率达到95%,街道、社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联网率达到90%以上。
——完成部本级和60%省级容灾中心的建设工作,安全等级三级以上的应用系统普遍使用数字证书,业务人员使用数字证书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全国跨地区信息交换与结算平台全面启用,异地转移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100%,异地退管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100%,异地就医系统地市入网率达到80%。
——劳动就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联网监测业务交换库数据入库率超过90%,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交换库数据入库率达到80%。
专栏2 “十二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主要指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9号)
稿件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日期:2012-07-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三)发展目标
以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各项业务领域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有效衔接,形成统一规范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工作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普遍共识,信息化统一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氛围;“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建设成果和经验,为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光纤宽带和新一代移动通讯等为重点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已纳入战略部署,下一代互联网(IPv6)、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愈发成熟,相关产业正在形成,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技术环境。

柳州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柳州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序言 (1)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 (2)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2)(一)主要成就 (2)(二)基本经验 (9)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3)(一)国内外环境 (13)(二)优劣势分析 (15)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8)一、指导思想 (18)二、基本原则 (19)三、主要目标 (20)第三章推动产业升级 (24)一、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 (24)(一)汽车产业 (24)(二)钢铁产业 (26)(三)机械产业 (27)二、培育壮大两大新支柱产业 (28)(一)化工产业 (28)(二)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 (30)三、改造升级四个传统优势产业 (32)(一)食品产业 (32)(二)建材产业 (32)(三)造纸产业 (33)(四)日化产业 (34)四、大力发展三个新兴产业 (35)(一)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 (35)(二)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 (36)(三)生物和制药产业 (37)第四章优化工业布局 (39)一、突出一轴:工业向东发展主轴 (39)二、完善两区:两个老工业集中区 (43)三、打造两带:统筹城乡发展南北工业带 (45)第五章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49)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49)(一)着力打造两大千亿产业集聚区 (49)(二)大力发展特色园区 (50)(三)不断完善园区建设 (50)(四)加快中心城区企业搬迁改造 (51)二、促进企业升级发展 (51)(一)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 (51)(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52)(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52)(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53)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3)(一)提高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53)(二)建立技术创新投入新机制 (54)(三)强化“产学研”联合 (54)(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54)四、努力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55)(一)加强节能管理 (55)(二)推进清洁生产 (55)五、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56)(一)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56)(二)加强“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 (57)(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57)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58)(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58)(二)积极发展研发服务业 (58)(三)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 (59)(四)推动发展中介服务业 (59)(五)培育发展会展服务业 (59)(六)培育发展总部经济 (60)第六章加速信息化发展 (61)一、加强信息基础建设 (61)(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 (61)(二)加快全市性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体系建设 (62)(三)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62)二、完善政务信息化 (63)(一)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63)(二)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门户服务体系 (64)(三)推进高效协同的城市管理信息化 (64)三、推进社会信息化 (65)(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 (65)(二)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 (65)(三)持续推进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化 (65)(四)切实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 (66)(五)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 (66)第七章完善支撑体系建设 (67)一、加强用地保障体系建设 (67)(二)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 (67)(三)加强城市用地储备 (67)二、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68)(一)加大电源开发 (68)(二)完善电网建设 (68)(三)加强用电管理 (68)(四)加快油气管网设施建设 (69)三、加强交通保障体系建设 (69)(一)推动铁路交通建设 (69)(二)大力发展公路交通 (70)(三)加快水路交通建设 (70)(四)积极发展民航交通 (70)(五)优化市内交通体系 (70)四、加强工业投入保障体系建设 (71)(一)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服务与协调 (71)(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 (71)(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71)(四)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投资 (71)五、加强工业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72)(一)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72)(二)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72)(三)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73)(四)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 (73)第八章强化对策措施 (74)一、着力推进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 (74)(一)加强组织领导 (74)(二)实施重点突破 (74)(三)加大支持力度 (74)二、加大招商引资 (75)(一)以项目为核心统领招商策划 (75)(二)围绕三个方面转变招商模式 (75)(三)突出四个重点创新招商方式 (75)三、扩大对外开放 (76)(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76)(二)推动产品出口转型升级 (76)(三)实施“走出去”战略 (77)四、加强政策支持 (77)(一)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 (77)(二)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77)(三)制定完善政策 (78)五、营造良好环境 (78)(一)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78)(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78)(三)创造和维护诚实守信市场 (79)六、加强规划实施 (79)(一)加强组织协调 (79)(二)健全规划管理 (79)(三)完善责任机制 (80)序言《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据国家“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纲要、《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编制。

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版本

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word版本

哈尔滨理工大学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讨论稿、初稿)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教育信息化,尤其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改革创新的必然手段。

我校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多种信息化应用已初据规模。

未来五年,我校在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将加大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开发的力度,全面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将信息化投入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

一、我校信息化的基本形势(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

十余年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我校信息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校园卡工程、多媒体服务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师生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初步为我校建成了一个在同类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的校园网系统。

最近五年,我校校园网覆盖率显著上升,校园网用户数量与校园网出口带宽成倍增长,网络的安全与稳定性有了较大提高,核心机房运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网络核心速度达到万兆,Ipv6应用在试验中,网络直播、多出口镜像、VPN等技术取得明显实效。

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高质量的网络环境及数字化技术支撑,为数字化校园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普及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

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校内办公平台、电子邮件,本科、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人事、财务、医疗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校园卡工程顺利实施,构建了我校服务师生、集约化管理的大平台。

我校校园卡总用户超过42000个,在学校收费管理、身份认证、与相关系统对接和自助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多媒体和网络宣传工作成果显著。

多媒体工作对学校教学、宣传工作的贡献显著提升,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形成了3.5T的多媒体资源,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新闻宣传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冬会宣传、校庆等重大活动多媒体宣传、视频直播、录播等发挥重要作用。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处:赛迪顾问日期:2010-06-032.1 政策环境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

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

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2008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一年二月目录一、发展现状 (1)(一) ................................................................................................................ 主要成就1(二) ................................................................................................................ 主要问题7二、面临的形势 (8)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13)(一) ................................................................................................................ 指导思想13(二) ................................................................................................................ 基本原则13四、发展目标 (15)(一) ................................................................................................................ 总体目标15(二) ................................................................................................................ 具体目标15五、重点任务 (17)(一) ..............................................................................................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19(二) ................................................................................................. 完善电子政务平台20(三) ....................................................................................... 建设行业管理与决策平台21(四) .......................................................................................... 搭建智能交通服务平台24(五) ............................................................................ 引导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6(六) ............................................................................... 构建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系统27(七) .............................................................................................. 健全信息化保障体系28六、措施和建议 (30)(一) .............................................................................................. 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30(二) .......................................................... 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应用30(三) ........................................................................ 创新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运营机制30(四) ............................................................................... 继续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评估31(五) .............................................................................................. 深化区域交流与合作31(六) ................................................................................... 重视信息化培训和人才培养31附件: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二五”建设项目及投资实施安排 (33)序言“十二五”是我省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构建区域一体化格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让信息化更有效益——“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改进建议

让信息化更有效益——“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改进建议
期 ,规 划项 目投 资 以政府 投 信 息化 规划 的重 点转 向 社会 之 时 ,信 息化建 设越 来越 佑 资 ,如 工业 与信 息化 融 合 、
“ 二 五 ”信 息 化环 境 的 重 大 变化 十
有 以下 五 个 方面 :

展 、城 市 电信设 施 升级 、信
等 都依 赖社 会投 资 。投 资 多 二 五 ”信 息 化 规 划 的重 要 牛
四 是 行 政 机 制 为 主 变
是 以 设 施 建 设 为 主 变 为 以 实 现
第 八 , 探 索 低 成 本 、 集 约 化 、 见
社 会 效 益 为主 。“ 五 ” 十一 五 ”期 十 、“
间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重 点 是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为 主。 电子 政 务是政 府 投资 业 务信 息化 建设 ,其管 理橡 制 。社 会信 息化 建 设面 对 多 主 体 ,需 要采用 市 场机 制采 建 设 ,要 尊重 企业 的 自主朽
地方 。
“ 十二 五” 信息化 环境 的新 变化
信 息化 规划 要适 应环境 的 变化 ,
“ 二 五 ”规 划 面 对 的信 息 化 环 境 与前 十 两 届 规 划 已 有 很 大 改 变 , 因此 规 划 的 思 路 、方 法 、形 式 都 应 随 之 调 整 。
会共 同投 资 。在 电 子政 务拉
的 东 西 集 中 建 ,统 一 建 ;业 务 的 东 西
二 是 以 电子 政 务 为 中 心 变 为 社 会 信息 化应 用为 中心。 “ 五 ” 十一 五 ” 十 、“
的 信 息化 建 设 主要 是 电子政 务拉 动 的 ,
分 散 建 ,使 集 中 和 分 散 有 机 结 合 等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目的是提高办学的质量,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

以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我校所处地域优势和特点,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适应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创新型人才。

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以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个性化门户、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为基础,在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学校社区服务等几个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从而以数字化带动学院教育信息化,提高学院办学综合实力。

但是,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兄弟院校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校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则和统一应用平台,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等等。

这与我校今后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这已经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实质上影响了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

同时,学分制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应用需求,集中选课等教学管理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高水平的管理必须由高可靠的校园网来提供保障。

3.1 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核心交换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无冗余且超期服役,汇聚、接入交换机配备差、端口容量不足。

且接入设备老化严重;网络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的不断拓展,已无法满足要求,亟待配备和更新设备。

(2) 中心机房设施落后配备不足,电力系统、空调系统等基础支撑系统配备不足。

(3) 无校园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系统。

由于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不到位,校内部门和单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应用系统,因各系统采用不同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无统一数据接口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平台和交换平台,导致应用系统无法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形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数据的统计结果千差万别。

这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质上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经济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关键时期。

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促进信息技术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只有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促进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临邑县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发展现状(一)“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临邑县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1、信息化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全县用10%的企业安装了ERP系统,部分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相关企业安装了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流程性企业集散控制系统(DCS);开辟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政府政务网站建设全面实施,实现了政务信息公开。

5年间,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大大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明显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有效融合,传统产业逐步升级改造,极大带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农业和农村领域,9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网页或网站;各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采用统一的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上网直通车”项目,使全县所有村庄具备了上网直通车开通条件,目前已接入站点达到600多个;集中精力抓了农村通信网络建设,于2009年底宽带网络已覆盖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有效指导了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工业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建筑、电力、规划、科研设计、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基本普及,计算机监控技术在80%规模以上的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纺织服装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有近3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带动了企业生产的节能、降耗和增效,恒利热电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供暖监测系统”和泓淋电子的“企业ERP系统”两项目被列入国家信息技术“倍增计划”,90%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网站,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已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改造资金投入达1.2亿元,投入产出比平均在1∶5以上。

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开通了临邑县政务网,所有政府下属部门制作了政务网站,70余个科局单位进行了财政“金财”网的建设,临邑县电子政务平台系统、网上招商系统,实现了全县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政府效力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各专业银行的金融网络实现了同城或全省的通存通兑以及不同县域的资金结算,电子化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信息化应用系统已覆盖全县财政、工商、税收、公安、社保、教育、金融等20多个领域。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性作用日益强化。

全县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数字集群、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

公安、消防、交通、环保等重点专业基础网络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促进了“平安临邑”建设。

4、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全县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该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以泓淋电子有限公司、晶威特电子有限公司、清大鲁晶有限公司等为代表,主要生产电脑数据线、电源线、单晶硅、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

2010年1-11月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亿元、利税1.3亿元。

该产业的龙头企业—德州泓淋电子有限公司是专业为IT产品及电子电器领域提供电脑数据线、电源线、电子线束等AC、DC连接线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其产品全部出口。

5、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办公室,大部分县直部门组建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为全县信息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全县逐步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渐得到完善,初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了对信息市场的有效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二)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县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有差距,不同领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2、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部门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亟待加强。

3、信息化建设融资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4、信息化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

5、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立足以人为本,坚持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实施信息化战略,逐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切实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构筑新型工业化能力,不断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发展目标1、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信息化地方性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政策导向力度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支撑机构继续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公众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各层次信息化人才基本满足需求。

2、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和农村方面,基本建立起适应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管理、农民服务等方面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2015年底,全县行政村进光纤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达到100%,行政村网页建设率为90%,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到60000户。

工业方面,5年内实现全县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5%以上,县属重点企业接入率达100%,电子商务应用有较大普及。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有较大改善,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有明显成效。

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搜索查询、发布电子供求信息、交易以及反馈信息等功能应用,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电子商务活动。

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政务信息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县、乡党政机关业务实现网络化,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可有效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和减少生产灾难发生。

社会信息化,5年内,力争实现城区大型生活小区光缆接入,社区内95%以上的家庭实现宽带上网。

推动电子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逐步建立、完善社区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3、信息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加快现有通信网络升级改造,建设大容量、高速率、宽带、安全可靠、具有完备业务处理能力的现代通信网络,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传输需求。

4、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加突出。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大力扶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

三、发展重点(一)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农民信息服务四个重点,继续完善农、林、畜牧、水利等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形成农业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

积极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农业科技、水质水利、土壤墒情、市场信息等农业信息数据库,加强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指导;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具,促进节水滴灌、自动施肥、智能监控等先进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开发建设全县涉农信息网站,建立名优农产品网上展厅,利用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积极开发应用农产品产销分析预测系统,对主要农产品产销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引导农业生产安排,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村财务管理为切入点,以农村经营管理为核心,开发应用经营管理、人口管理、党群管理、社会事务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村务公开等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基层单位对人、财、物的全面综合管理。

规范和完善农村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逐步普及农村网络覆盖,为农民提供适用的科技、教育、文化、市场、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致富。

2、突出抓好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广泛调动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积极性,继续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企业资源管理、工业智能控制等重大共性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大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信息技术在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突出抓好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营销、管理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和效益提高,促进绿色GDP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中小企业在线服务平台,采取以硬件、软件租用模式为核心的IT外包服务,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和投入得到专业、先进的信息服务。

3、有效推动服务业信息化。

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大力提高传统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报纸、期刊、杂志等新闻出版业产品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推进金融业信息化,重点建设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务;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构建我县配套设施完备、政策法规健全、人才结构合理、应用领域广泛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不断提高我县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健全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信息化,实现全县铁路、公路、仓储、邮政物流等交通信息资源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完善交通安全监控、电子收费、物流配送网络控制等应用系统,不断提高全县综合客货流通能力。

(二)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重点实施电子政务工程,逐步实现覆盖全县各级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

大力推行网上审批,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