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
池州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构想
池州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构想摘要:旅游信息化是网络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
文章通过对池州市旅游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池州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池州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电子商务;池州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通过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并在线预订旅游产品的行为日趋普遍,网络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旅游经济运作模式。
实现旅游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手。
旅游信息化是指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充分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使之成为发展旅游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1]。
池州市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是国际性佛教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的所在地,近年来在旅游信息化方面做了各种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情况不尽人意。
为了加快池州市旅游信息化的建设,笔者于2013年3月对池州市的137家旅游企业进行了网络调研和实地调查,并与旅游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对当前池州市旅游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池州市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池州市旅游信息化现状(一)池州市及各县区旅游管理部门信息化概况在国家“金旅工程”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指导下,池州市旅游主管部门逐步认识到旅游信息化建设对于增强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在旅游门户网站的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重新申请注册了独立域名(),并委托专业的网站设计公司对池州市旅游门户网站进行重新设计制作,开通了池州市旅游政务网和旅游资讯网。
池州市旅游政务网包含旅游新闻、县区动态、网上办事、旅游投诉、规划统计等栏目,侧重于旅游管理部门的政务公开和行业管理功能,方便旅游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旅游企业的业务指导。
如何提升我国智慧旅游建设水平
智慧旅游通过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5G等先进技术,整合旅游目的地资源,全面提升政府、旅游运营企业的旅游管理运营以及营销推广水平和效率,提升游客的体验服务,成为旅游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一度使旅游行业遭受重创,与此同时,预约出行、扫码刷脸入园、无接触服务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倒逼旅游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上智慧化、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之路。
我国应抓住后疫情时代促进智慧旅游建设的新机遇,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智慧旅游建设水平。
我国智慧旅游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旅建设,以数字建设为引领,推进培育发展休闲旅游新的增长点,持续推动文旅行业提质转型升级。
自2010年首次提出“智慧旅游”,之后出台《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2014年对“智慧旅游年”的确定更彰显了我国明确发展智慧旅游的决心,2015年颁布的《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智慧旅游的目标规划,在《“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中》,进一步指出实现旅游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是我们开展该时期旅游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
2012、2013、2016年,国家先后确定3批共61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其建设经验和成果为我国整体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我国智慧旅游建设逐步深入文旅各领域、各要素,初步形成省点线面网智慧旅游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我国智慧旅游建设也面临观念理念错位、顶层设计不足、配套设施待提升、服务管理模式待优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1、智慧旅游建设观念理念错位由于对智慧旅游内涵和建设标准的概念模糊、定位不清,出现了智慧旅游建设观念理念错位的问题。
一是智慧旅游载体建设与以人为本宗旨的错位。
比如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出现“无健康码不让进”,将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拒之门外的问题。
还出现智慧平台不“智慧”,平台产品单一、捆76| 2021.02772021.02 |绑销售、互动不畅的问题;二是智慧景区建设与智慧旅游内涵的错位。
智慧旅游行业解决方案(to cmcc)
7
智慧旅游产品整体规划
建立一个管理中心,打造一朵智慧云,形成一个数据中心,落成一座体验中心 景区运营管理中心
从景区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设施服
游客体验中心
将景区各种体验,运用动画视频物联
管 理 中 心
务管理三方面,涵盖了景区商户、商 铺经营、物业管理、设施维护等各业 务环节,以强有力的流程控制与预警,全 面、准确、实时的数据共享机制,为 景区营造一个高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增创盈收的 资源经营和服务管理体系。
制策略。
16
智慧应用:环境流量监控系统
基于时空分流系统的“智慧旅游”,通过基 础设施的延伸,以实现景区与景区、景区人 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信息获 取、传递、存储。通过这些设施对环境感知、 自动控制,可实现对景区居民、游客、工作 人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然灾害等信 息进行实时感知,从而实现景区智能化管理。
14
智慧应用:应急报警
通过景区内分布的烟雾传感
器设备,及时自动发现森林
火灾,并可以通过人工报警, 安保人员报警,第一时间获
取景区内突发情况比如:安
全事件,群体事件,斗殴事 件,人员伤亡事件。通过指 挥中心,及时进行车辆及人 员调度,人员疏散,现场情 况影像获取。
15
智慧应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开始 视频采集
成本低,收效大。
公众接受度强,宣传效果好。
民族风貌,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当地
的旅游文化。
19
智慧应用:游客体验中心
雾幕投影
裸眼3D
电子沙盘
360度全息 产品展示
电子签名
虚拟漫游
20
智慧应用:门户网站
21
智慧应用:多媒体演示查询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24•【字号】杭政办函[2011]248号•【施行日期】2011.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24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四日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二)面临挑战三、指导思想与目标战略(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产业定位(四)具体指标(五)发展战略四、主要任务(一)全域布局,优化空间结构(二)挖掘特色,包装国际产品(三)项目带动,打造旅游载体(四)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素质(五)重点突破,强化旅游营销(六)接轨国际,完善公共服务五、保障措施(一)组织管理(二)政策保障(三)目的地管理(四)旅游人才培养(五)旅游信息化建设(六)生态环境保护六、重点旅游项目表(一)规划实施项目(二)争取实施项目一、“十一五”发展回顾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规模总量全国领先,产业地位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杭州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总收入由2006年的543.6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25.7亿元,旅游外汇收入由2006年的9.0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6.9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从2006年的3682.14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6304.89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从2006年的182.02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275.71万人次(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大陆城市排名第6位,仅次于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珠海)。
景区虚拟旅游通用解决方案
景区虚拟旅游通用解决方案目录1 项目背景 (1)2 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3)3 详细建设方案 (5)3.1 “一平台”——智慧景区综合管理与应急服务平台 53.1.1 景区设施智能管理系统 (5)3.1.2 业务办公与绩效评估系统 (8)3.1.3 应急指挥服务系统 (11)3.1.4 视频客流量统计系统 (19)3.1.5 实景三维景管通 (29)3.2 “一门户”——智慧景区公众服务门户网站 (35)3.2.1 概述 (35)3.2.2 功能设计 (35)3.3 “一中心”——游客体验中心 (44)3.3.1 集中式游客体验 (44)3.3.2 分散式游客体验 (48)3.4 数据建设 (65)3.4.1 空间地理数据采集与建库 (65)3.4.2 旅游专题数据 (70)3.4.3 数据更新及维护 (74)4 效益分析 (75)1 项目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趋势下,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压力日益增大,加之很多风景名胜区自身“造血”能力有限,致使景区的管理、规划、运营等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在有效处理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实现景区管理、保护与发展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应运而生。
“十二五”时期旅游信息化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及旅游信息化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旅游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做出了具体指示和安排,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将旅游信息化纳入区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放力度。
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
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上海市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总结了世界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态势,接着介绍了我国旅游业信息化建设的状况,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未来社会是一信息社会,当今全球正席卷着一场信息化浪潮。
信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曾预言:“电信通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那么这三者的结合即旅游业信息化将融合为一种更大的驱动力,不仅给电信通讯、信息技术等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更赋予旅游业发展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未来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要与这股信息化浪潮相适应,促使中国在21世纪前叶成为世界首位旅游大国,就无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个挑战和机遇:加快中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效优质型的集约化经营。
一、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一)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Information Intensive Industry)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它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而信息是旅游系统的灵魂,是命根子。
信息既影响人们了解和选择目的地的决策,还影响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更趋提高和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者开始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无论是旅游景点开发、规划、设计,还是客源市场目标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和进行旅游统计,都对迅速准确获取、加工、利用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
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渗透到现代旅游业的各个环节。
任何企业和个人若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旅游业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益处。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 6-5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序言中国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为推进旅游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作为旅游业首部国家级信息化五年规划,将立足于整个旅游产业,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为旅游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一、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1. 旅游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信息化规划、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推进,全国行业管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信息化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和面向行政管理的职能逐步发展为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
各类旅游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及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旅游电子商务标准(草案)》和《饭店信息管理标准(草案)》两部旅游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完成申报,旅游地理信息、旅游遥感信息、旅游卫星定位信息等多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旅游信息化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范系统》取得初步成果,应用示范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2. 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
以内部办公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发布、公文处理等功能基本实现,办公效率显著提升,行政成本有效降低;旅行社监管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统计与财务系统,假日旅游预报系统等多个行业管理系统稳定运转,管理体系逐步规范,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各级旅游政务网陆续开通,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和在线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形象不断深化。
国家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目录第一篇发展形势 4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 5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 19第二篇总体要求 26第三章“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27第四章“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 30第三篇市场开发 34第五章拓展消费需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 36第六章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发展入境旅游 44第七章加强服务引导,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48第四篇产业促进 52第八章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竞争力 54第九章满足消费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58第十章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素质 63第十一章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69第十二章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3第十三章深化开放程度,推进国际化发展 86第十四章完善监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91第五篇支撑保障 95第十五章深化旅游行政管理改革 96第十六章促进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 101第十七章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08第十八章建设旅游公共保障体系 118第十九章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
两大战略基点是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战略重点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高速交通体系的快速完善,特别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信息化促进福建省旅游业转型
・ 本文 系 福建省教育 厅社会科 学 究 目( 目 研 项 项 编号: A O 1S 、 J I02 ) 国家旅游局委托项 目“ 旅游信息 ‘ 五 发展规 划原则和思路” 化 十二 ’ 的部分成果。
78
201 年 第 5期 1
《 展研 究 》 发
3 .旅 游行政 办公 自动化
区域内部信息化的建设和客源信息的共享。 此外, 除了福建
汇报 。 2旅 游 目 . 的地营销 系统 ( 咨询网) 建设
重功能, 为拓展境 内外客源市场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同时开 通英、 、 德、 日 韩、 俄五个外语网站, 加大境外市场的宣传促 销力度, 并在后面几年建设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葡
萄 牙 语、 大 利语 、 意 印尼 语 网站, 形成 覆 盖世界 6 %以上地 0
区的l个外语 网站集群, 1 语种数量及信息量居全 国同类旅
游网站之首。 目前, 福建省在 “ 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的理念 下, 借助网络、 电视等媒体平台, 特别是把互联网作为最重 要的旅游营销手段之一, 并以旅游电子政务网、 旅游公众商
景区景点、 线路、 飞机票、 火车票等旅游信 息, 而在福州市旅 游频道网, 只有对各个景区景点的展示和介绍 。
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监督、 培训和服务, 从而真正地实现福建 省区域内部旅游信息化的统一发展, 发挥整体效益。
3 资金 和 人 力投 入 不 足 .
旅游信息化是发展 的趋势。 要在省、 市建立旅游信息化 体系, 前期须要投人_定的资金。 这样会影响到各自短期的 业绩和政绩, 难免会影响到各单位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热 情, 但从长远来看, 旅游信息化建设落后, 整个区域内部的 旅游业发展也会出现瓶颈, 会导致更大的利益损失。 目前,
昆明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PPT
科技兴旅战略
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利用信 息网络技术全面开发旅游资源,建 立虚拟旅游世界,改变旅游服务模 式,提高旅游活动质量。建立全国 领先的数字旅游管理服务平台
46
三、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与方针、目标
总体目标
以提升旅游竞争力为核心,以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城 市为目标,到“十二五”末,旅游总收入在西部地区中 心城市达到第一,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综合效益居 全国十大国际旅游城市行列;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旅游 经济强市,中国最重要的创新型旅游目的地和西南地区 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国 际旅游胜地。
云南省旅 游综合改 革实验区
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中 国人均GDP将由3000美元向6000美元跨越, 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都将发 生显著的变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 提升,将为旅游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 间,成为推动云南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 重要动力。
33
抓住云南作为国家推进旅游产业综合改革 试点省及昆明列为改革试点市的机遇,以建设 东南亚中心旅游城市和旅游经济强市为目标, 巩固昆明在全省旅游的龙头地位和强化昆明对 全省旅游的集散功能,推进昆明旅游产业现代 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 力,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创新型旅游 目的地和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推动 昆明旅游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昆明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品质 优良,特色突出。昆明四季如春,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鲜花四季盛开,有 “春城”的美誉。昆明具有悠久的古滇 文化,灿烂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方文 化,更具有可歌可泣的抗战和二战文化, 这些历史和文化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特 色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地理中心、 交通枢纽和 旅游港口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要点思考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
的硬 件环境建 设 ( 区环境 优 化 、 景 设施 升级 ) 然 重 依 要, 但旅 游 业的一 些软 件 方面 ( 制度 、 准 、 才、 标 人 规
划设 计能力 等 方 面 ) 的痼 疾 , 已经 成 为 束 缚 我 国旅
游产业发 展 的制 度 基础 、 强 旅 游业 基础 支 持 系统 加
的建设 , 是未来 旅游 能否健康 、 将 快速 发展 的关键 因
素。 以下 8个 方 面 的 内容 在 旅 游 业 发展 “ 二 五” 十 规 划 中需要关注 :
的关键 。首先 要说 , 政府 是 发 展旅 游 业 不 可或 缺 的
于大 家完成 。可喜 的是 , 内局域 性 的 制度 创 新实 国
践 活 动 已不鲜 见 , 比如 海 南省 旅 游发 展 委 员会 的成
立、 三亚亚龙 湾国家旅 游度假 区开发模 式 的创 新 、 山 东 省旅 游“ 合推 荐一 捆 绑营销 ” 联 制度 的生成等 。
( 者 系 该 院 院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稿 日期 :0 9— 笔 教 博 收 20
一
系列 的制度 创新—— 如果 把旅游业喻作木桶 , 在桶
底( 社会 需求 ) 断扩大 的时候 , 不 把分散 的桶板 组合 在
桶底 上, 而制 成无 缝木桶 的 关键是 几 组桶 箍, 进 无箍 不成桶 , 了它, 有 各桶板 的长 短才能显现 , 桶板 之 间质 量 的均衡才会被人关注 。制度就是这样 的桶箍。
要从行政 管理和 科学发 展 的角度 对旅 游管理体 制 问
题 加 以梳 理。 同时 , 意建立 区域 旅 游协作机 制。 注 2 确立旅 游规 划在城 市规划 中的法定 地位 。旅 . 游对城 市有综合 的影 响, 了经 济之 外 , 除 还影 响城 市
2024年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前言】在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全面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为了推动2024年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方案,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设计。
【一、背景和目标】1. 背景2024年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是: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全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给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2. 目标本方案旨在推动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实现以下目标:(1)建设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满足游客的信息需求;(2)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3)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和协同,推动旅游业链的整合发展;(4)推动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建设内容】1.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1)建设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建设一个集旅游目的地信息、游客评价、旅游产品、交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
(2)完善旅游景点信息库:收集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景点、景区、旅游资源等信息,并建立完善的景点信息库,为游客提供全面、准确的旅游目的地信息。
2. 在线预订与支付系统建设(1)建设统一的在线预订平台: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在线预订服务,包括酒店、门票、导游、租车等,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提高预订效率和准确率。
(2)建设安全便捷的支付系统:建立安全可靠的支付平台,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保障游客的支付安全。
3. 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1)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收集旅游目的地的各类数据,包括游客量、游客消费、游客偏好等,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建立旅游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各旅游相关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业需要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口 汪传才 : 旅游安全 : 一项永恒而又亟待深入的研究课题
“ 十二五” 期间中国旅游业需要关注的战略性 问题
陈 荣
( 国国际旅行 社 总社 有 限公 司 , 京 10 0 ) 中 北 0 0 5
步入 “ 十一 五” 划 的 收 官之 年 , 国旅 游 业取 规 中
式领先 、 管理先进 的旅游集 团正 引领着旅 游 产业 与行
5 0强 , 0 在旅 游 产 业 中发 挥 影 响 力 、 动力 , 到 规 带 起
范行 业秩 序 、 引领 行 业 发 展 方 向作 用 的世 界 一流 大
型旅 游企 业 。
第二 , 要在 全 世 界 范 围 内整合 资 源。 沿 着 旅 游
纵观世 界旅游强 国 , 国运 通 、 国途 易集 团( U ) 美 德 T I、
攀 升 。 目前 , 家 “ 二 五 ” 划 工 作 进 入 筹 备 阶 国 十 规
段 。2 0 0 9年 1 1月 2 日, 5 国务 院常 务会 议 原 则通 过
差 距将进 一 步 显现 。 在 不 久 的将 来 , 国旅 游企 业 中
将 与 国际大 型旅 游 集 团在 同一 市场 中、 同一平 台上
《 关于 加 快发 展 旅 游 业 的 意 见》, 次 将 旅 游 业 从 首 “ 重要产 业” 升格 为 国 民经 济 的“ 略 性支 柱 产 业” 战 ,
展开 竞争 , 目前 两 者 还 存 在 很 大 的 差 距 , 要体 现 主
在: 中国旅 游 企 业缺 乏 先 进 的经 营理 念 与成 熟 的发
业 的发展 , 而我 国则缺乏这 样 的世 界级旅游 强企。
2我 国旅 游企 业 与 国际 大型旅 游集 团差距 明显 .
2024年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2篇)
2024年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全域旅游的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全域旅游强调整合和协调全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信息化技术在全域旅游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协调,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1. 建设一套完整的全域旅游信息系统,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2. 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信息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3. 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预测,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
4. 优化旅游业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5. 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全域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建设内容1. 建设全域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建设一套全面、准确、实时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实现对各类旅游资源的分类、管理和查询。
建设旅游地图和导航系统,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导航服务。
建设旅游景区的预定和购票系统,方便游客预定景区门票、导游服务等。
2. 建设游客服务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
通过信息化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定制服务。
根据游客的个人偏好和需求,为其推荐合适的旅游线路、景点和活动。
提供实时的天气、交通和餐饮信息,帮助游客更好地安排行程。
提供多语种的导览和翻译服务,方便国际游客的出行。
3. 建设旅游市场监管系统,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预测。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监测旅游市场的数据变化和趋势,预测旅游需求和旅游市场的变化。
及时发现和解决旅游市场中的问题和矛盾,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决策依据。
建设旅游投诉处理系统,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纠纷,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4. 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平台,优化旅游产业的营商环境。
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政策和法规体系,提供旅游企业的注册和审批服务。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第一章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形势一、旅游公共服务“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各地旅游资讯网站普遍建立,12301旅游服务热线逐步开通,旅游咨询热线在主要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在优秀旅游城市基本建立。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建成旅游咨询中心及站点1500余个(不含景区内的游客中心)。
以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为主的旅游公共信息内容不断充实,信息发布渠道逐步拓宽。
(二)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各地旅游安全保障法规、标准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旅游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旅游安全投入逐步加大,旅游安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备,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境内外合作的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旅游保险功能逐步发挥。
旅游业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旅游全行业有效应对了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3·14”西藏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5·12汶川地震”、新疆“7·5”抢烧严重暴力犯罪、2008年末游客滞留泰国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冰岛火山灰等突发事件。
(三)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更加便捷,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逐渐好转,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不断完善,自驾车旅游停车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旅游集散系统初步形成,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有各类旅游集散中心300余个。
(四)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地不断推出旅游公益惠民便民产品和政策,改善休憩环境,不断提高居民休闲和生活品质。
截至“十一五”期末,共开放各类免费公园、博物馆、科普场所等约4000余个;部分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旅游年票,推动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为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优惠政策;建设公共游憩区、特色街区、游览观光步道等公共景观和游览设施;推动完善方便游客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等设施;推动旅游城镇的绿色环保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序言中国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示精神,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为推进旅游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作为旅游业首部国家级信息化五年规划,将立足于整个旅游产业,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为旅游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一、现状和形势(一) 发展现状1. 旅游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国家、省、市三级旅游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旅游信息化规划、管理和组织工作有效推进,全国行业管理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信息化管理由办公自动化和面向行政管理的职能逐步发展为整个旅游行业的信息化。
各类旅游信息化标准规X的制定及推广应用逐步展开,《旅游电子商务标准(草案)》和《饭店信息管理标准(草案)》两部旅游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完成申报,旅游地理信息、旅游遥感信息、旅游卫星定位信息等多项行业标准陆续出台。
旅游信息化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国家863重点科研项目《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数字旅游服务开发及示X系统》取得初步成果,应用示X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2. 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
以内部办公网络和业务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发布、公文处理等功能基本实现,办公效率显著提升,行政成本有效降低;旅行社监管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景区管理系统,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统计与财务系统,假日旅游预报系统等多个行业管理系统稳定运转,管理体系逐步规X,行政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各级旅游政务网陆续开通,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和在线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形象不断深化。
3. 旅游在线服务市场快速崛起。
网络预订渠道快速发展,网络预订市场急剧增长,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初具规模。
2009年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规模为3024万人,同比增长77.9%;网上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38.9亿元,同比增长32.3%。
在线旅游市场产业链不断演变,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等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积极利用开展在线直销业务,并寻求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途径加大直销力度;各大在线代理商的市场角色日益分化,企业在品牌定位、业务方向和盈利模式上的差异化发展趋势逐渐呈现;网络媒介更加丰富,媒体价值得到有效释放,网络口碑传播对于旅游营销的影响日益突显,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垂直搜索类、旅游点评等新生业态不断涌现,在线服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4.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目的地资讯、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多媒体信息查询终端等为代表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展开,信息服务渠道日益丰富。
目的地功能由简单的信息发布向集信息查询、投诉受理、产品推介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转变,信息涵盖内容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12301旅游服务热线工程逐步实施,已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的安装调试工作,大部分省份12301热线已实现开通,12301工程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逐步转入完善和运营阶段,以统一接入、规X化流程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问询、旅游提示、旅游投诉等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成为贯穿旅游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旅游信息化发展仍存在较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多数地区的旅游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尚显不足,旅游信息化的相关的法规标准相对滞后,旅游管理机构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尚不明显;行业信息化发展整体滞后,行业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中小型旅游服务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目的地营销体系组织松散,缺乏导向,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与人才严重缺乏,面向新型旅游产业化发展所需的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不足,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良性的循环机制,政府和企业有效互动不足、尚未形成合力。
(二) 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旅游信息化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及旅游信息化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旅游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做出了具体指示和安排,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信息化的高效推动。
我国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具体表现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现代服务业较之传统服务业,更突出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
信息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
——由粗放服务业向集约服务业转型。
重点在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集聚能力,由大规模开发建设观光旅游景区(点)向建设旅游目的地转型。
信息化是打破区域界限,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塑造统一品牌形象的有效手段。
——由本土服务业向国际服务业转型。
高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需要我国旅游业尽快塑造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是统筹旅游营销资源,建立具备国际水平的旅游产品分销系统的重要保障。
2. 旅游服务水平提升需要信息化的有效支撑。
旅游者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在旅游资讯获取、旅游产品选择、旅游产品购买、旅游在途服务、旅游经历分享等领域产生了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和利用旅游服务信息,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实现旅游全过程的电子化,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3. 区域旅游和谐发展需要信息化的可靠保障。
对区域性自然、文化资源的认知利用和开发保护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推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亟需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区域旅游规划和监管,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旅游业面临复杂局面,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内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各种自然灾害、疫情等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行业联动和区域协同,提升旅游产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4. 信息技术不断演进为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对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等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以互联网、物联网、3G移动通信、云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旅游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目的地营销模式、旅游文化传播、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各环节的信息综合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 总体思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旅游业“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信息化为传统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把深化信息应用作为主线,提升旅游信息化总体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将组织实施重点示X工程作为抓手,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显著提升旅游信息化应用深度;以制定和完善旅游信息化政策规X作为保障,形成激励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推动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实现旅游产业总体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 基本原则“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需要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坚持“四个统筹”的基本原则:——统筹整体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从旅游信息化全局出发,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避免各自为政、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统筹推进不同区域旅游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旅游业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统筹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
加强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发挥各方积极性,分工合作、互补互利,以集约化、整体化建设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提高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统筹创新与需求的有效结合。
以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升社会感知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产业的改进与创新,借助信息化手段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更好的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统筹政府与市场主体的高效协作。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组织推进、标准规X、政策导向等作用,为旅游信息化发展提供全局指导和环境保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有效引导社会各界资源共同投入,提高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全面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实现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在线营销能力和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旅游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带动旅游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有效提升,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支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到“十二五”期末,东部地区初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的国际化,中部地区建成一批以数字化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旅游城市群,西部地区基本实现重点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效支撑区域旅游产业联合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建设将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信息服务的泛在化。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基本健全,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
目的地资讯、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基本实现省级层面的覆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市场运行的现代化。
在线营销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手段,在线营销预算纳入各级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预算;在线预订成为旅游者出行的主要消费方式,旅游在线预订的用户规模超过1亿人,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翻两番,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电子商务实现交易流程规X化和电子合同标准化,数字签证认证手段在有条件的区域和旅游服务企业中得到有效推广。
——行业监管的精细化。
旅游电子政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各类旅游业务管理系统功能和架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国家级旅游监测预报体系基本形成,有效支撑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旅游市场运行。
旅游景区的实时监控和应急调度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主要任务(一) 深入推进信息化基础工作,支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加强旅游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优化旅游信息化发展总体环境,使信息化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和支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完善旅游基础信息采集与更新管理机制,引导和规X旅游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促进旅游信息服务传播的规X化、标准化,提高信息的一致性与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