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完整篇)
kh560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kh560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KH560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剂,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玻璃纤维等材料的改性加工中。
它能够改善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增强材料的耐候性、耐热性和耐化学性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表面光泽和附着力。
因此,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发挥KH560硅烷偶联剂的最大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使用KH560硅烷偶联剂前,需要将其充分搅拌均匀,确保其成分均匀分布。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添加量,一般情况下,KH560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材料总重量的0.5%~2%。
过量添加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添加量。
其次,KH560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在橡胶、塑料和涂料等材料中的应用,一般是将KH560硅烷偶联剂与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分散在材料中。
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制备中,通常是将KH560硅烷偶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与树脂进行共混,最终制备成型。
此外,使用KH560硅烷偶联剂时需要注意其溶解性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KH560硅烷偶联剂可溶于醇、醚、酮和芳烃等有机溶剂中,但不溶于水。
在使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溶剂,并严格控制溶解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活性。
最后,使用完KH560硅烷偶联剂后,应及时清洗设备和工具,避免残留物污染下一次生产。
同时,应将剩余的KH560硅烷偶联剂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和受热,以免影响其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KH560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添加量、根据材料和工艺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注意溶解性和稳定性、及时清洗设备和保存剩余产品。
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KH560硅烷偶联剂的最大效果,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附着力,实现材料的改性加工目的。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说明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说明一、硅烷偶联剂的特点:1.分子结构中含有硅键、有机键和偶联键,可以同时与无机和有机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提高材料的粘附性能。
2.具有低表面张力、高分子聚集性和固态润湿性,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的润湿性能,提高涂层和接口的粘附性。
3.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能够增强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
4.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能够迅速渗入材料表面并扩散到深层,提高改性效果。
二、硅烷偶联剂的性能:1.可以提高材料的粘附性能,增强材料与衬底或其他材料的结合强度。
2.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化学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3.可以改善涂料和塑料的耐候性,提高涂层和塑料制品的耐UV性能。
4.可以增强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和抗裂性,提高纤维制品的牢度和耐撕裂性。
5.可以优化电子器件的界面特性,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硅烷偶联剂的适用范围:1.涂料方面:可用于增强涂料的附着力,改善涂膜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
适用于金属涂料、木器涂料、玻璃涂料等各种涂料体系。
2.塑料方面:可用于增强塑料制品的附着力和耐候性,改善塑料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耐划伤性。
适用于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常见塑料材料。
3.橡胶方面:可用于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磨性和耐老化性,改善橡胶制品的硬度和强度。
适用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各种橡胶材料。
4.纤维方面:可用于提高纤维制品的柔软性和抗裂性,改善纤维制品的牢度和耐洗涤性。
适用于棉纤维、涤纶纤维、尼龙纤维等各种纤维材料。
5.电子器件方面:可用于优化电子元件的界面特性,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适用于半导体材料、玻璃基板等电子器件的制造与改性。
四、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注意事项:1.在使用硅烷偶联剂前,请先进行必要的实验和测试,以确定最佳用量和适用范围。
2.在使用硅烷偶联剂时,请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3.硅烷偶联剂一般为液体或溶液,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在避光、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kh550使用方法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表面预处理法和直接加入法,前者是用稀释的偶联剂处理填料表面,后者是在树脂和填料预混时,加入偶联剂原液。
硅烷偶联剂配成溶液,有利于硅烷偶联剂在材料表面的分散,溶剂是水和醇配制成的溶液,溶液一般为硅烷(20%),醇(72%),水(8%),醇一般为乙醇(对乙氧基硅烷)、甲醇(对甲氧基硅烷)及异丙醇(对不易溶于乙醇、甲醇的硅烷);因硅烷水解速度与PH值有关,中性最慢,偏酸、偏碱都较快,因此一般需调节溶液的PH值、除氨基硅烷外,其他硅烷可加入少量醋酸,调节PH值至4-5,氨基硅烷因具碱性,不必调节。
因硅烷水解后,不能久存,最好现配现用,适宜在一小时用完。
下面是一些具体应用,以供用户参考:(1)、预处理填料法:将填料放入固体搅拌机(高速固体搅拌机HENSHEL(亨舍尔)或V型固体搅拌机等),并将上述硅烷溶液直接喷洒在填料上并搅拌,转速越高,分散效果越好。
一般搅拌在10-30分钟(速度越慢,时间越长),填料处理后应在120℃烘干(2小时)。
(2)、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玻纤表面处理剂):玻纤表面处理剂常含有:成膜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偶联剂、水。
偶联剂用量一般为玻纤表面处理剂总量的0.3%-2%,将5倍水溶液首先用有机酸或盐将PH调至一定值,在充分搅拌下,加入硅烷直到透明,然后加入其余组份,对于难溶的硅烷,可用异丙醇助溶。
在拉丝过程中将玻纤表面处理剂在玻纤上干燥,除去溶剂及水份即可。
(3)、底面法:将5%-20%的硅烷偶联剂的溶液同上面所述,通过涂、刷、喷,浸渍处理基材表面,取出室温晾干24小时,最好在120℃下烘烤15分钟。
(4)、直接加入法:硅烷亦可直接加入“填料/树脂”的混合物中,在树脂及填料混合时,硅烷可直接喷洒在混料中。
偶联剂的用量一般为填料量的0.1%-2%,(根据填料直径尺寸决定)。
然后将加入硅烷的树脂/填料进行模型(挤出、注塑、涂覆等)。
大致的填料直径和使用硅烷的比例如下:填料尺寸使用硅烷比例60目0.1%,100目0.25%,200目0.5%,300目0.75%,400目1.0%,500目以上1.5%常用硅烷醇/水溶液所需PH值:产品名称处理时的溶剂适宜PH 值KH-550乙醇/水:9.0~10.0偶联剂是一种重要的、应用领域日渐广泛的处理剂,主要用作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助剂。
燃料电池 硅烷偶联剂
燃料电池硅烷偶联剂燃料电池中的硅烷偶联剂应用硅烷偶联剂在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电极和膜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处创造强大的粘结。
这种粘结对于确保高效的质子传输、电子传导和催化活性至关重要。
作用机理硅烷偶联剂含有硅氧烷基(R-Si(OR)3)官能团,可以与金属氧化物电极(例如铂碳)表面上的羟基键合。
同时,偶联剂中的有机基团(R)与聚合物膜电解质(例如Nafion)上的碳氢键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双重作用,偶联剂形成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电极和膜电解质。
选择偶联剂选择合适的硅烷偶联剂对于优化燃料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关键因素包括:与电极表面的相容性与膜电解质的相容性热稳定性分散性和润湿性电催化剂层制备硅烷偶联剂通常在电催化剂层的制备中使用,该层由载体(例如碳黑)和催化活性物质(例如铂)组成。
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将偶联剂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
2. 将溶液与电催化剂混合。
3. 通过机械搅拌分散混合物。
4. 干燥和热处理混合物以完成偶联反应。
性能优化优化燃料电池性能涉及平衡电催化剂层中的硅烷偶联剂含量。
过量的偶联剂会阻碍质子传输和电子传导,而过少的偶联剂则可能导致粘结不良。
理想的偶联剂用量通常通过实验确定。
其他应用除了电催化剂层外,硅烷偶联剂还用于燃料电池的其他组件中,例如双极板和扩散层。
它们可以改善这些组件的润湿性、粘结和耐久性。
结论硅烷偶联剂是燃料电池的关键组件,它们通过在电极和膜电解质之间形成强大的粘结来增强电池的性能。
通过仔细选择和优化偶联剂的使用,制造商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整体燃料电池性能。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硅烷偶联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电绝缘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纺织品、电子材料等工业领域。
硅烷偶联剂的主要作用是在有机基质与无机基质之间建立稳定的界面结合,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1.表面处理:在使用硅烷偶联剂之前,需要对基质表面进行预处理。
一般来说,基质表面应保持干燥、无油污和灰尘,以保证硅烷偶联剂能够充分与基质表面接触。
2.稀释:将硅烷偶联剂与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这样可以方便硅烷偶联剂的涂布和扩散,提高接触面积,增加反应效果。
3.涂布:采用刷涂、喷涂、浸渍等方法将稀释后的硅烷偶联剂涂覆在基质表面。
刷涂适用于较小面积和精细加工的部件,而喷涂适用于较大面积和批量生产。
浸渍则适用于对材料要求不高的产品。
4.干燥和烘烤:涂布后,将基质置于空气中自然干燥,或者采用加热烘烤的方式促进硅烷偶联剂与基质的反应。
根据硅烷偶联剂的不同,烘烤温度和时间也有所区别,一般在100摄氏度以上热处理。
5.储存和使用:硅烷偶联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密封和避免高温。
一般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
而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还有一些特别的要点:1.对于涂料,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作附着力促进剂。
在一般的处理方法后,与涂料配方中的颜料、填料和树脂一起混合使用,提高涂层与底材之间的粘结性能。
2.对于塑料,硅烷偶联剂可以作为改性剂。
一般是将硅烷偶联剂与塑料原料一同加入到挤出机或注塑机中进行加工。
硅烷偶联剂会与塑料颗粒发生反应,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硅氧化物覆盖层,提高塑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能。
3.对于橡胶,硅烷偶联剂可以作为增强剂。
硅烷偶联剂与填充剂如炭黑颗粒反应生成硅氧化物覆盖层,提高填充剂与橡胶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从而改善橡胶的拉伸性能、耐磨性和耐候性。
4.对于纺织品,硅烷偶联剂可以作为阻燃剂。
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反应或吸附等方式降低纺织品的可燃性,提高纤维的防火性能,延缓燃烧速度,减少烟雾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硅烷偶联剂的用法简介(三)
硅烷偶联剂的用法简介(三)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使用硅烷偶联剂有两种基本的途径。
硅烷可以用于无机材料与树脂混合前的无机材料的表面处理,或者硅烷直接加入有机树脂中。
1/无机的材料的表面处理在无机材料被加入有机材料之前,有两种通用方法可以用于无机填充材料表面的处理。
1.1湿法通过用硅烷偶联剂稀释液混合无机材料浆由混合无机的材料浆,可以得到一个高度均一和精桷的无机材料的表面处理。
1.2干法高剪切、高速率的混合器被用于将硅烷偶联剂将无机材料分散进入无机材料。
硅烷通常以纯的或以浓缩液的形式使用。
与湿方法相比,干法最常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在一个相对小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填充材料并且产生相对微乎其微的混合垃圾。
,但是这种方法更难得到均一处理。
2/有机材料中的添加与无机材料表面处理方法相比较,向有机材料中加入硅烷在工业中应用更加广泛因为其优秀的加工效率,虽然可能更加困难。
有两种通用的方法。
2.1整体混合法这种方法涉及将硅烷偶联剂与由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一起混合的合成物配方进行简单的搅拌。
2.2母料法在这个方法中硅烷偶联剂首先加入少量有机树脂材料形成所谓的母料。
通常以小球的形式或大颗粒的形式,当生产合成材料时,在小团或的表格大小粒,当生产合成的材料时,母料可以和有机材料小球一起很容易地添加。
3/硅烷偶联剂溶液的制备我们知道硅烷偶联剂在使用时,硅烷偶联剂溶液需要进行稀释,这些溶液制备方法如下:硅烷通常用水稀释成约0.1~2%的浓度,如果使用硅烷是不溶于水的,推荐与0.1~2.0%的乙酸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乙酸、乙醇、水一起)联合使用,乙酸用于控制水解速率,PH值的调整极大影响硅烷醇的稳定性。
(1)将乙酸加入水中制备最终浓度为0.1~2%的水溶液。
如果硅烷溶解性更好,推荐使用更低浓度的乙酸溶液。
对于氨基硅烷,无需添加乙酸。
(2)将硅烷偶联剂滴入乙酸水溶液并混合至最终浓度为0.1~2.0%。
缓慢滴加硅烷,快速搅拌水溶液,这样可以防止生成凝胶。
混凝土中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效果及使用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效果及使用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本文将详细介绍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效果与使用方法。
二、硅烷偶联剂的作用硅烷偶联剂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它通过在混凝土中形成化学键的方式,将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石颗粒和骨料颗粒等材料表面与混凝土中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反应,形成化学键,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的目的。
硅烷偶联剂具有以下四个作用:1. 促进混凝土的致密化:硅烷偶联剂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促进混凝土的致密化,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吸水率,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硅烷偶联剂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颗粒和骨料颗粒形成化学键,增强混凝土的内聚力和剪切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3.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硅烷偶联剂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裂缝,防止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侵入,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风化和耐久性。
4. 增加混凝土的黏着力:硅烷偶联剂可以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亲水性的涂层,提高混凝土的黏着力,从而提高混凝土与金属、玻璃等材料的粘结强度。
三、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使用:1. 确定添加量: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一般为混凝土总水泥用量的1%~3%,具体添加量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条件和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2. 混合原材料:将硅烷偶联剂与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骨料、砂等)一起混合均匀,注意硅烷偶联剂的添加应在混合过程的后期进行,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
3. 搅拌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注意搅拌的时间和速度应适宜,以免过度搅拌导致混凝土的塑性降低。
4. 浇筑施工:将混合好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以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
四、硅烷偶联剂的效果添加硅烷偶联剂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其主要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硅烷偶联剂可以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颗粒和骨料颗粒形成化学键,增强混凝土的内聚力和剪切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硅烷偶联剂
KH-550(对范围广泛的填充剂和基体,象粘土、滑石、硅灰石、硅石、石英或铝、铜和铁在内的金属都有效。
)
水解PH值条件
1 准备醋酸浓度为0.1~2.0%的水溶液若硅烷偶联剂的溶解性良好,则可以降低醋酸浓度。
若是硅烷偶联剂KBM-6123,KBM-573,KBM-575除外),则无需添加醋酸。
2 在充分搅拌醋酸水溶液的同时滴入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浓度一般为0.1~2.0%,搅拌速度应控制在不使液体溢出状态。
另外,若滴入时间过短则不利于硅烷偶联剂的扩散,极易生成凝胶状物质。
3 滴入工作结束后,继续搅拌30~60分钟待水溶液几乎呈透明状态时,硅烷偶联剂的加水分解工作方告结束。
4 根据需要对硅烷水溶液进行过滤,当出现不容物或悬浮物时,若施以过滤会取得好的效果。
在连续使用硅烷水溶液时,建议采用孔径为0.5um以下的染料溶滤笼做循环过滤处理。
[水溶性]
属于硅烷偶联剂的烷氧基甲硅烷基,一旦溶于水中,则成为硅烷醇基。
这个硅烷醇基是不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缩合反应,其结果是与硅氧烷结合而凝胶化。
虽然通常情况下硅烷醇基在水溶液中并不稳定,可一旦进入弱酸性环境,则变的极其稳定。
此外,胺硅烷基于与氨基的相互作用,它在水溶液中是非常稳定的。
为了改善溶液保存的稳定性,可以使用调节溶液的ph值(ph4~5)同时使用乙醇以及在低于常温的环境下储藏等方法。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⑴表面预处理法将硅烷偶联剂配成0.5~1%浓度的稀溶液,使用时只需在清洁的被粘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干燥后即可上胶。
所用溶剂多为水、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毒的乙醇、异丙醇为宜。
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它硅烷偶联剂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剂,并将pH值调至3.5~5.5。
长链烷基及苯基硅烷由于稳定性较差,不宜配成水溶液使用。
氯硅烷及乙酰氧基硅烷水解过程中伴随有严重的缩合反应,也不宜配成水溶液或水醇溶液使用,而多配成醇溶液使用。
水溶性较差的硅烷偶联剂,可先加入0.1~0.2%(质量分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然后再加水加工成水乳液使用。
⑵迁移法将硅烷偶联剂直接加入到胶粘剂组分中,一般加入量为基体树脂量的1~5%。
涂胶后依靠分子的扩散作用,偶联剂分子迁移到粘接界面处产生偶联作用。
对于需要固化的胶粘剂,涂胶后需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固化,以使偶联剂完成迁移过程,方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实际使用时,偶联剂常常在表面形成一个沉积层,但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单分子层,因此,偶联剂用量不必过多。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表面预处理法和直接加入法,前者是用稀释的偶联剂处理填料表面,后者是在树脂和填料预混时,加入偶联剂原液。
硅烷偶联剂配成溶液,有利于硅烷偶联剂在材料表面的分散,溶剂是水和醇配制成的溶液,溶液一般为硅烷(20%),醇(72%),水(8%),醇一般为乙醇(对乙氧基硅烷)、甲醇(对甲氧基硅烷)及异丙醇(对不易溶于乙醇、甲醇的硅烷);因硅烷水解速度与P H值有关,中性最慢,偏酸、偏碱都较快,因此一般需调节溶液的P H值、除氨基硅烷外,其他硅烷可加入少量醋酸,调节P H值至4-5 ,氨基硅烷因具碱性,不必调节。
因硅烷水解后,不能久存,最好现配现用,适宜在一小时用完。
下面是一些具体应用,以供用户参考:(1)、预处理填料法:将填料放入固体搅拌机(高速固体搅拌机HE NSHE L(亨舍尔)或V型固体搅拌机等),并将上述硅烷溶液直接喷洒在填料上并搅拌,转速越高,分散效果越好。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完整篇)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完整篇)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完整篇)一、选用硅烷偶联剂的一般原则已知,硅烷偶联剂的水解速度取于硅能团Si-X,而与有机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则取于碳官能团C-Y。
因此,对于不同基材或处理对象,选择适用的硅烷偶联剂至关重要。
选择的方法主要通过试验预选,并应在既有经验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聚酯多选用含CH2=CMeCOO、Vi及CH2-CHOCH2O-的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多选用含CH2-CHCH2O及H2N-硅烷偶联剂;酚醛树脂多选用含H2N-及H2NCONH-硅烷偶联剂;聚烯烃选用乙烯基硅烷;使用硫黄硫化的橡胶则多选用烃基硅烷等。
由于异种材料间的黏接可度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诸如润湿、表面能、界面层及极性吸附、酸碱的作用、互穿网络及共价键反应等。
因而,光靠试验预选有时还不够精确,还需综合考虑材料的组成及其对硅烷偶联剂反应的敏感度等。
为了提高水解稳定性及降低改性成本,硅烷偶联剂中可掺入三烃基硅烷使用;对于难黏材料,还可将硅烷偶联剂交联的聚合物共用。
硅烷偶联剂用作增黏剂时,主要是通过与聚合物生成化学键、氢键;润湿及表面能效应;改善聚合物结晶性、酸碱反应以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生成等而实现的。
增黏主要围绕3种体系:即(1)无机材料对有机材料;(2)无机材料对无机材料;(3)有机材料对有机材料。
对于第一种黏接,通常要求将无机材料黏接到聚合物上,故需优先考虑硅烷偶联剂中Y 与聚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后两种属于同类型材料间的黏接,故硅烷偶联剂自身的反亲水型聚合物以及无机材料要求增黏时所选用的硅烷偶联剂。
二、使用方法如同前述,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是处理有机聚合物使用的无机填料。
后者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即可将其亲水性表面转变成亲有机表面,既可避免体系中粒子集结及聚合物急剧稠化,还可提高有机聚合物对补强填料的润湿性,通过碳官能硅烷还可使补强填料与聚合物实现牢固键合。
但是,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效果,还与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基材的特征、树脂或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应用的场合、方法及条件等有关。
硅烷偶联剂用在胶黏剂中的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在胶黏剂中的使用方法
1.表面预处理法:将硅烷偶联剂配置成稀溶液(0.5~1%),在清洁的被粘表面上涂上薄薄
一层,干燥后即可上胶。
稀溶液的配置:配比一般为硅烷0.2,醇0.72,水0.08,甲氧基硅烷用甲醇,乙氧基硅烷用乙醇,其他的用异丙醇。
除氨基硅烷外,其他硅烷要加入少量醋酸,调节PH4~5之间,现配先用。
2.迁移法:将硅烷偶联剂直接加入到胶黏剂组分中,一般加入量为基体树脂的1~5%,依
靠分子的扩散作用,偶联剂分子迁移到粘接界面处产生偶联作用。
对于需要固化的胶粘剂,涂胶后需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固化,以使偶联剂完成迁移过程,方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硅烷偶联剂使用说明
硅烷偶联剂使用说明一、硅烷偶联剂的注意事项1.储存条件:硅烷偶联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阳光直射。
避免与氧气、水、酸碱等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反应。
储存期限一般为一年,超过期限后应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其性能未受损害。
2.安全操作:在使用硅烷偶联剂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安全眼镜、手套等,以防止对身体造成损伤。
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其蒸气,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3.涂布环境:硅烷偶联剂的涂布环境应保持干燥、净化,并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
在涂布过程中,避免强风、灰尘等外部物质进入,以免影响涂布效果。
二、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1.加入体系: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直接加入体系的方式使用,也可以预先溶解后再加入。
在加入体系前,应先将硅烷偶联剂进行充分搅拌或磨粉,以确保其均匀分散。
2.用量控制:硅烷偶联剂的用量需根据具体体系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建议按照硅烷偶联剂相对于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比来确定用量,一般在0.5%~5%之间。
3.涂布液制备:硅烷偶联剂常用于制备涂布液,涂布液的制备过程较为简单。
首先将适量的溶剂加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并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加入其他成分,如颜料、填料等,以达到所需的涂布效果。
三、硅烷偶联剂的影响因素1.pH值:硅烷偶联剂的适用pH范围较窄,一般在4~8之间。
当体系的pH超出这个范围时,硅烷偶联剂的活性会下降,影响其偶联效果。
因此,在使用硅烷偶联剂时,应调整体系的pH值,使其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2.温度:硅烷偶联剂的反应速率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在合适的温度下,硅烷偶联剂的反应速度较快,可以更好地完成表面偶联。
但是,温度过高可能会使硅烷偶联剂分解或挥发,影响其使用效果。
3.表面处理:在使用硅烷偶联剂前,通常需要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亲和力。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研磨、清洗、活化等。
表面处理的方法和程度会直接影响硅烷偶联剂的吸附和偶联效果。
硅烷偶联剂KH-550的作用理论及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KH-550的作⽤理论及使⽤⽅法硅烷偶联剂KH-550的作⽤理论及使⽤⽅法化学名称分⼦式名称:γ-氨丙基三⼄氧基硅烷别名:3-三⼄氧基甲硅烷基-1-丙胺γ-氨丙基三⼄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分⼦式:NH2(CH2)3Si(OC2H5)3分⼦结构:分⼦结构国外对应牌号A-1100(美国联碳),Z-6011(美国道康宁),KBE-903(⽇本信越)。
本品有碱性,通⽤性强,适⽤于环氧、PBT、酚醛树脂、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多种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
CAS号:919-30-2物理性质密度(ρ25℃):0.946沸点:217℃折光率nD25: 1.420溶解性:可溶于有机溶剂,但丙酮、四氯化碳不适宜作释剂;可溶于⽔。
在⽔中⽔解,呈碱性。
本品应严格密封,存放于⼲燥、阴凉、避光的室内。
硅烷偶联剂KH-550是⼀类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有机硅化合物,其通式为RSiX3,式中R代表与聚合物分⼦有亲和⼒或反应能⼒的活性官能团,如氧基、巯基、⼄烯基、环氧基、酰胺基、氨丙基等;X代表能够⽔解的烷氧基,如卤素、烷氧基、酰氧基等。
在进⾏偶联时,⾸先X基⽔形成硅醇,然后与⽆机粉体颗粒表⾯上的羟基反应,形成氢键并缩合成—SiO—M共价键(M表⽰⽆机粉体颗粒表⾯)。
同时,硅烷各分⼦的硅醇⼜相互缔合齐聚形成⽹状结构的膜覆盖在粉体颗粒表⾯,使⽆机粉体表⾯有机化。
⼀、硅烷偶联剂在⾼聚物基复合材料中的作⽤机理主要有以下⼏种理论:(1)、化学键理论:认为硅烷偶联剂KH-550含有两种不同的化学官能团,其⼀端能与⽆机材料,如玻璃纤维、硅酸盐、⾦属氧化物等表⾯的硅醇基团反应⽣成共价键;另⼀端⼜与⾼聚物基料或树脂⽣成共价键,从⽽将两种不相容的材料偶联起来。
(2)、表⾯浸润理论:认为硅烷偶联剂提⾼了玻璃纤维或其他⽆机材料的表⾯张⼒,甚⾄使其⼤于树脂基体的表⾯张⼒,从⽽有利于树脂在⽆机物表⾯的浸润与展开,改善了树脂对⽆机增强材料的润湿能⼒,使树脂与⽆机增强材料较好地黏合在⼀起。
硅烷偶联剂kh550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k h550使用方法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表面预处理法和直接加入法,前者是用稀释的偶联剂处理填料表面,后者是在树脂和填料预混时,加入偶联剂原液。
硅烷偶联剂配成溶液,有利于硅烷偶联剂在材料表面的分散,溶剂是水和醇配制成的溶液,溶液一般为硅烷(20%),醇(7 2%),水(8%),醇一般为乙醇(对乙氧基硅烷)、甲醇(对甲氧基硅烷)及异丙醇(对不易溶于乙醇、甲醇的硅烷);因硅烷水解速度与PH值有关,中性最慢,偏酸、偏碱都较快,因此一般需调节溶液的P H值、除氨基硅烷外,其他硅烷可加入少量醋酸,调节PH值至4-5,氨基硅烷因具碱性,不必调节。
因硅烷水解后,不能久存,最好现配现用,适宜在一小时(1)、预处理填料法:将填料放入固体搅拌机用完。
下面是一些具体应用,以供用户参考:(高速固体搅拌机HENS HEL(亨舍尔)或V型固体搅拌机等),并将上述硅烷溶液直接喷洒在填料上并搅拌,转速越高,分散效果越好。
一般搅拌在10-30分钟(速度越慢,时间越长),填料处理后应在120℃烘干(2小时)。
(2)、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玻纤表面处理剂):玻纤表面处理剂常含有:成膜剂、抗静电剂、表面活性剂、偶联剂、水。
偶联剂用量一般为玻纤表面处理剂总量的0.3%-2%,将5倍水溶液首先用有机酸或盐将P H调至一定值,在充分搅拌下,加入硅烷直到透明,然后加入其余组份,对于难溶的硅烷,可用异丙醇助溶。
在拉丝过程中将玻纤表面处理剂在玻纤上干燥,除去溶剂及水份即可。
(3)、底面法:将5%-2 0%的硅烷偶联剂的溶液同上面所述,通过涂、刷、喷,浸渍处理基材表面,取出室温晾干2 4小时,最好在120℃下烘烤15分钟。
(4)、直接加入法:硅烷亦可直接加入“填料/树脂”的混合物中,在树脂及填料混合时,硅烷可直接喷洒在混料中。
硅烷偶联剂在涂料中的使用方法
偶联剂在涂料中的应用偶联剂使有机成膜物质和无机填料之间的桥梁,使填料更好,更快的分散在有机质中。
能够提高涂层的附着力(使有机质和涂层面的结合更紧密)提高涂层的耐久性,耐候性,坚韧性(使有机质和填充涂料的结合更紧密)涂料颜色更均匀(降低填料的分散粘度,在有机质中分散的更均匀)反应原理硅烷偶联剂在涂料涂布后,硅烷会迁移到涂料与底材的界面,亲无机基团与无机表面上的水分反应,形成氢键,使涂层跟界面的结合更牢固。
即便在水浸条件下,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涂料在各种无机底材表面仍附着良好。
一.成膜物质主要成膜物质也称胶粘剂或固着剂。
其作用是将涂料中的其他组分粘结成一体,并使涂料附着在被涂基层的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
主要成膜物质一般为高分子化合物或成膜后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有机物质。
如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以及动植物油等。
(一)油料在涂料工业中,油料(主要为植物油)是一种主要的原料,用来制造各种油类加工产品、清漆、色漆、油改性合成树脂以及作为增塑剂使用。
在目前的涂料生产中,含有植物油的品种仍占较大比重。
涂料工业中应用的油类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三类。
(二)树脂涂料用树脂有天然树脂、人造树脂和合成树脂三类。
天然树脂是指天然材料经处理制成的树脂,主要有松香、虫胶和沥青等;人造树脂系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经加工而制成的树脂,如松香甘油酯(酯胶)、硝化纤维等;合成树脂系由单体经聚合或缩聚而制得的,如醇酸树脂、氨基树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其中合成树脂涂料是现代涂料工业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涂料。
二.颜料1.活性颜料:有机颜料:酞菁颜料,偶氮颜料,杂环颜料特点:着色力和透明度介于染料和无机颜料之间。
耐温和耐候性低于染料和无机颜料。
分散性能低于染料和无机颜料。
部分有机颜料如联苯胺黄(PY14,PY17,PY83),在摄氏度200度以上会产生致癌物质。
无机颜料:钛白,碳黑,氧化铁原料,镉系颜料,铬系颜料,珠光颜料,金属效果颜料特点:低着色力,高遮盖性,高耐温,高分散性,颜色鲜艳度差,适合于PA等工程塑料的加工碳黑较难分散,在加工过程中分散剂的使用必须注意钛白耐光性能较差,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会导致树脂的降解。
硅烷偶联剂及其应用技术
• SCA在聚合物化学结构改性中的应用
随着聚合物通过接枝、嵌段或大分子单体改性的深入研究,高性能或综 合性能优越的高分子不断涌现,有机硅改性聚合物或有机物改性有机聚硅氧 烷的研发,以及不同化学结构的聚合物的复合制备高分子合金或聚合物/金属 复合材料的制造,SCA作为这些材料交联、扩链、接枝的单体或增黏、增强 助剂的助剂越来越普遍,今后在这些领域的用途还将继续扩大,
SCA的水解反应为离解的化学平衡体系,其水解平衡反应式如下:
酸和碱是以上反应的催化剂,在中性介质中,SCA水解速率较慢,一般来说, 酸催化水解比较容易实现,
SCA中有机基团的种类和硅酸酯基团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其SCA的水解稳 定性越大,即生成的硅醇也就越稳定,因此,提高SCA的稳定性对分散纳米粒子 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聚合物的不同性质, Q 应与聚合物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或反应能力, 如甲基、 乙烯基、氨基、环氧基、巯基、丙烯酰氧丙基等,典型的 X 基团有烷氧基、芳氧基、 酰基、氯基等,但最常用的则是甲氧基和乙氧基,
SiC
HO OH OH
R
R
R
HO
OH HO Si O Si O Si OH
H2O HO
SiC
OH
• SCA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由于SCA在水解后能形成三烃基的硅醇,醇羟基之间可以互相反应生成 一层交联的致密网状疏水膜,由于这种膜表面有能够和树脂起反应的有机 官能团,因此对漆膜的附着力会大大提高,抗腐蚀、耐摩擦、抗冲击能力也 随之提高,同时,由于SCA膜本身具有疏水性,从而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且与 膜的致密程度成正比,
浑浊程度观测法
在装有SCA溶液的烧杯下面放入一印有清晰字体的纸片,随着SCA水解 时间延长,隔一段时间定期观察一次,当不能读出纸片上的字体时,此时表明 SCA水解溶液变浑浊,记录此时的水解时间,
【技术】硅烷偶联剂是什么?使用方法有哪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技术】硅烷偶联剂是什么?使用方法有哪些?
导读本文将告诉你硅烷偶联剂是什么、硅烷偶联剂种类以及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又名硅烷处理剂、底涂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低
分子有机硅化合物,也是是应用最广的偶联剂。
一、硅烷偶联剂是什么?
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在分子中同时含有两种不同化学性质基团的有机硅化合
物,其经典产物可用通式YSiX3 表示。
式中,Y 为非水解基团,包括链烯基(主要为乙烯基),以及末端带有Cl、NH2、SH、环氧、N3、(甲基)丙烯酰氧基、异氰酸酯基等官能团的烃基,即碳官能基;X 为可水解基团,包括
Cl,OMe,OEt,OC2H4OCH3,OSiMe3,及OAc 等。
由于这一特殊结构,在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如玻璃、硅砂、金属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
机质材料(合成树脂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可以用于表面处理。
二、硅烷偶联剂种类
根据分子结构中R 基的不同,硅烷偶联剂可分为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硫
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乙烯基硅烷、脲基硅烷以及异氰酸酯基硅烷
等。
三、硅烷偶联剂使用方法
1、表面预处理法将硅烷偶联剂配成0.5~1%浓度的稀溶液,使用时只需在清洁的被粘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干燥后即可上胶。
所用溶剂多为水、醇(甲氧基硅烷选择甲醇,乙氧基硅烷选择乙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毒的乙醇、异丙醇为宜。
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它硅烷偶联剂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
剂,并将pH 值调至3.5~5.5。
长链烷基及苯基硅烷由于稳定性较差,不宜配。
硅烷偶联剂原理合成与应用
硅烷偶联剂原理合成与应用
第一步骤是将有机基团连接到硅原子上。
这通常通过将硅烷和卤素化
合物反应来实现。
在这个反应中,硅烷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形成有机
取代的硅烷化合物。
第二步骤是在有机基团上引入反应活性基团。
这可以通过和含有反应
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来实现。
在这个反应中,有机基团中的一个氢原子
被连接到反应活性基团上。
1)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与材料表面反应,形成键合,并
将有机基团引入到材料表面,改善材料的亲水性、耐温性和耐刻蚀性。
这
使得硅烷偶联剂被广泛用于涂料、纸张、纤维和橡胶等材料的表面改性。
2)黏合剂和密封剂: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作黏合剂和密封剂的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用于粘接和密封玻璃、陶瓷、金属和塑料等材料。
3)表面涂层: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涂覆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这些膜可以提供材料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4)生物医学应用: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改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与生物材料表面的反应,减少生物材料的毒性和引起
的免疫反应。
5)涂料添加剂: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作涂料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涂料的
抗划伤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候性。
总之,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原理是通过将有机基团和反应活性基团引入
到硅原子上,从而得到有机取代的硅烷化合物。
硅烷偶联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表面改性剂、黏合剂和密封剂、表面涂层、生物医学应用和涂料
添加剂等。
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并在不同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操作流程
在撰写文章之前,我需要对你提供的主题进行全面评估。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的概念、作用以及操作流程。
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这些内容,以便你能更深入地理解。
1. 二氧化硅1.1 二氧化硅简介二氧化硅(SiO2),也称为二氧化硅、石英或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无机化合物。
它是许多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许多生物体和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二氧化硅在工业中的应用二氧化硅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玻璃制造、陶瓷生产、光纤制造、半导体加工等。
它还被用作填料、增稠剂和催化剂。
2. 硅烷偶联剂2.1 硅烷偶联剂的概念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具有含有硅和有机基团的特性,能够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建立良好的连接。
它在材料制备和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硅烷偶联剂可以在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起到界面改性、增强材料性能、提高材料耐久性等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填充物、粘合剂、密封剂等产品中。
3. 操作流程3.1 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硅烷偶联剂,并进行初步测试和评估。
3.2 涂布或混合在材料制备过程中,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涂布或混合等方式与其他材料充分混合,并确保其均匀分散在整个体系中。
3.3 反应及固化在固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硅烷偶联剂会与其他成分进行反应,形成稳定的界面结构,并通过固化过程使材料获得理想的性能。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对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的概念、作用以及操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氧化硅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硅烷偶联剂则在材料制备和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选择合适的硅烷偶联剂、合理的涂布或混合方式以及适当的反应及固化工艺,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品质至关重要。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是材料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材料种类,也提高了材料性能,推动了材料科学的发展。
硅烷偶联剂应用方法
硅烷偶联剂应用方法硅烷偶联剂是一种具有硅氢键或硅氧键的化合物,能够在含有活性氢或羟基的有机物表面形成化学键,从而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界面结合。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结构,硅烷偶联剂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聚合物、涂料、橡胶、电子材料等。
以下是硅烷偶联剂的应用方法的一些例子。
1.聚合物复合材料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改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
通常,硅烷偶联剂可以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并在混合过程中与聚合物基体中的活性基团反应,形成化学键。
这种化学键能够改善聚合物与填料或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2.涂料硅烷偶联剂也常用于改善涂料的性能。
在水性涂料中,硅烷偶联剂可以作为界面活性剂,调整涂料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界面湿润性,从而改善涂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在溶剂型涂料中,硅烷偶联剂可以与填料或颜料表面反应,形成化学键,并提高涂料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
3.橡胶制品硅烷偶联剂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硅烷偶联剂可以与橡胶分子链中的活性基团反应,形成硅氧键,从而改善填料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结合。
这种界面结合能够有效增强橡胶制品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此外,硅烷偶联剂还可以调整橡胶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4.电子材料硅烷偶联剂在电子材料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光伏电池制造中,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作抗反射涂层的界面改性剂,提高光伏电池的光吸收效率。
此外,硅烷偶联剂还可以用于改善电子封装材料的界面附着力和导热性能,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耐高温性能。
总之,硅烷偶联剂具有多种应用方法,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硅烷偶联剂的研究和应用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完整篇)一、选用硅烷偶联剂的一般原则已知,硅烷偶联剂的水解速度取于硅能团Si-X,而与有机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则取于碳官能团C-Y。
因此,对于不同基材或处理对象,选择适用的硅烷偶联剂至关重要。
选择的方法主要通过试验预选,并应在既有经验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聚酯多选用含CH2=CMeCOO、Vi及CH2-CHOCH2O-的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多选用含CH2-CHCH2O及H2N-硅烷偶联剂;酚醛树脂多选用含H2N-及H2NCONH-硅烷偶联剂;聚烯烃选用乙烯基硅烷;使用硫黄硫化的橡胶则多选用烃基硅烷等。
由于异种材料间的黏接可度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诸如润湿、表面能、界面层及极性吸附、酸碱的作用、互穿网络及共价键反应等。
因而,光靠试验预选有时还不够精确,还需综合考虑材料的组成及其对硅烷偶联剂反应的敏感度等。
为了提高水解稳定性及降低改性成本,硅烷偶联剂中可掺入三烃基硅烷使用;对于难黏材料,还可将硅烷偶联剂交联的聚合物共用。
硅烷偶联剂用作增黏剂时,主要是通过与聚合物生成化学键、氢键;润湿及表面能效应;改善聚合物结晶性、酸碱反应以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生成等而实现的。
增黏主要围绕3种体系:即(1)无机材料对有机材料;(2)无机材料对无机材料;(3)有机材料对有机材料。
对于第一种黏接,通常要求将无机材料黏接到聚合物上,故需优先考虑硅烷偶联剂中Y与聚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后两种属于同类型材料间的黏接,故硅烷偶联剂自身的反亲水型聚合物以及无机材料要求增黏时所选用的硅烷偶联剂。
二、使用方法如同前述,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是处理有机聚合物使用的无机填料。
后者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即可将其亲水性表面转变成亲有机表面,既可避免体系中粒子集结及聚合物急剧稠化,还可提高有机聚合物对补强填料的润湿性,通过碳官能硅烷还可使补强填料与聚合物实现牢固键合。
但是,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效果,还与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基材的特征、树脂或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应用的场合、方法及条件等有关。
本节侧重介绍硅烷偶联剂的两种使用方法,即表面处理法及整体掺混法。
前法是用硅烷偶联剂稀溶液处理基体表面;后法是将硅烷偶联剂原液或溶液,直接加入由聚合物及填料配成的混合物中,因而特别适用于需要搅拌混合的物料体系。
1、硅烷偶联剂用量计算被处理物(基体)单位比表面积所占的反应活性点数目以及硅烷偶联剂覆盖表面的厚度是决定基体表面硅基化所需偶联剂用量的关键因素。
为获得单分子层覆盖,需先测定基体的Si-OH含量。
已知,多数硅质基体的Si-OH含是来4-12个/μ㎡,因而均匀分布时,1mol硅烷偶联剂可覆盖约7500m2的基体。
具有多个可水解基团的硅烷偶联剂,由于自身缩合反应,多少要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若使用Y3SiX处理基体,则可得到与计算值一致的单分子层覆盖。
但因Y3SiX价昂,且覆盖耐水解性差,故无实用价值。
此外,基体表面的Si-OH数,也随加热条件而变化。
例如,常态下Si-OH数为5.3个/μ㎡硅质基体,经在400℃或800℃下加热处理后,则Si-OH值可相应降为2.6个/μ㎡或<1个/μ㎡。
反之,使用湿热盐酸处理基体,则可得到高Si-OH含量;使用碱性洗涤剂处理基体表面,则可形成硅醇阴离子。
硅烷偶联剂的可润湿面积(WS),是指1g硅烷偶联剂的溶液所能覆盖基体的面积(㎡/g)。
若将其与含硅基体的表面积值(㎡/g)关连,即可计算出单分子层覆盖所需的硅烷偶联剂用量。
以处理填料为例,填料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覆盖所需的硅烷偶联剂W(g)与填料的表面积S(㎡/g)及其质量成正比,而与硅烷的可润湿面积WS (㎡/g,可由表1查得)成反比。
据此,得到硅烷偶联剂用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硅烷用量(g)= 某些常见填料的表面(S)值示于表1。
表1常见填料的比表面积(S)填料E-玻璃纤维石英粉高岭土黏土滑石粉硅藻土硅酸钙气相法白炭黑S/㎡.g-1 0.1-0.21-2777 1.0-3.5 2.6150-250此外,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填料时,还需测定填料含水量是否能满足硅烷偶联剂水解反应的需要。
表2列出某些硅烷偶联剂水解反应所需的最低水量。
表2硅烷水解反应所需的最低水量硅烷偶联剂水解1g硅烷需水量/gCIC3H6Si(OMe)3 0.27CH2-CHOCH2OC3H6Si(OMe)3 0.23ViSi(OEt)3 0.28ViSi(OC2H4OMe)3 0.19HSC3H6Si(OMe)3 0.28CH2=CMeCOOC3H6Si(OMe)3 0.22H2NC3H6Si(OEt)3 0.25倘若不掌握填料的比表面积,则可先用1%(质量分数)浓度的硅烷偶联剂溶液处理填料,同时改变浓度进行对比,以确定适用的浓度。
2、表面处理法此法系通过硅烷偶联剂将无机物与聚合物两界面连结在一起,以获得最佳的润湿值与分散性。
表面处理法需将硅烷偶联剂酸成稀溶液,以利与被处理表面进行充分接触。
所用溶剂多为水、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毒的乙醇、异丙醇为宜。
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他硅烷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剂,并将pH值调至3.5-5.5。
长链烷基及苯基硅烷由于稳定性较差,不宜配成水溶液使用。
氯硅烷及乙酰氧硅烷水解过程中,将伴随严重的缩合反应,也不适于制成水溶液或水醇溶液使用。
对于水溶性较差的硅烷偶联剂,可先加入0.1%-0.2%(质量分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后再加水加工成水乳液使用。
为了提高产品的水解稳定性的经济效益,硅烷偶联剂中还可掺入一定比例的非碳官能硅烷。
处理难黏材料时,可使用混合硅烷偶联剂或配合使用碳官能硅氧烷。
配好处理液后,可通过浸渍、喷雾或刷涂等方法处理。
一般说,块状材料、粒状物料及玻璃纤维等多用浸渍法处理;粉末物料多采用喷雾法处理;基体表面需要整体涂层的,则采用刷涂法处理。
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处理方法。
(一)使用硅烷偶联剂醇-水溶液处理法此法工艺简便,首先由95%的EtOH及5%的H2O配成醇-水溶液,加入AcOH使pH为4.5-5.5。
搅拌下加入硅尝偶联剂使浓度达2%,水解5min后,即生成含Si-OH的水解物。
当用其处理玻璃板时,可在稍许搅动下浸入1-2min,取出并浸入EtOH中漂洗2次,晾干后,移入110℃的烘箱中烘干5-10min,或在室温及相对湿度<60%条件下干燥24h,即可得产物。
如果使用氨烃基硅烷偶联剂,则不必加HOAc。
但醇-水溶液处理法不适用于氯硅烷型偶联剂,后者将在醇水溶液中发生聚合反应。
当使用2%浓度的三官能度硅烷偶联剂溶液处理时,得到的多为3-8分子厚的涂层。
(二)使用硅烷偶联剂水溶液处理工业上处理玻璃纤维大多采用此法。
具体工艺是先将烷氧基硅烷偶联剂溶于水中,将其配成0.5%-2.0%的溶液。
对于溶解性较差的硅烷,可事先在水中加入0.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水乳液,再加入AcOH将pH调至5.5。
然后,采用喷雾或浸渍法处理玻璃纤维。
取出后在110-120℃下固化20-30min,即得产品。
由于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的稳定性相差很大,如简单的烷基烷氧基硅烷水溶液仅能稳定数小时,而氨烃硅烷水溶液可稳定几周。
由于长链烷基及芳基硅烷水溶液仅能稳定数小时,而氨烃硅水溶液可稳定几周。
由于长链烷基及世基硅烷的溶解度参数低,故不能使用此法。
配制硅烷水溶液时,无需使用去离子水,但不能使用含所氟离子的水。
(三)使用硅烷偶联剂-有机溶剂配成的溶液处理使有硅烷偶联剂溶液处理基体时,一般多选用喷雾法。
处理前,需掌握硅烷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
将偶联剂先配制成25%的醇溶液,而后将填料置入高速混合器内,在搅拌下泵入呈细雾状的硅烷偶联剂溶液,硅烷偶联剂的用量约为填料质量的0.2%-1.5%,处理20min即可结束,随后用动态干燥法干燥之。
除醇外,还可使用酮、酯及烃类作溶剂,并配制成1%-5%(质量分数)的浓度。
为使硅烷偶联剂进行水解或部分水解,溶剂中还需加入少量水,甚至还可加入少许HOAc作水解催化剂,而后将待处理物料在搅拌下加入溶液中处瑼,再经过滤,及在80-120℃下干燥固化数分钟,即可得产品。
采用喷雾法处理粉末填料,还可使用硅烷偶联剂原液或其水解物溶液。
当处理金属、玻璃及陶瓷时,宜使0.5%-2.0%(质量分数)浓度的硅烷偶联剂醇溶液,并采用浸渍、喷雾及刷涂等方法处理,根据基材的处形及性能,既可随即干燥固化,也可在80-180℃下保持1-5min达到干燥固化。
(四)使用硅烷偶联剂水解物处理即先将硅烷通过控制水解制成水解物而用作表面处理剂。
此法可获得比纯硅烷溶液更佳的处理效果。
它无需进一步水解,即可干燥固化。
3、整体掺混法整体掺混法是在填料加入前,将硅烷偶联剂原液混入树脂或聚合物内。
因而,要求树脂或聚合物不得过早与硅烷偶联剂反应,以免降低其增黏效果。
此外,物料固化前,硅烷偶联剂必须从聚合物迁移到填料表面,随后完成水解缩合反应。
为此,可加入金属羧酸酯作催化剂,以加速水解缩合反应。
此法对于宜使用硅烷偶剂表面处理的填料,或在成型前树脂及填料需经混匀搅拌处理的体系,尤为方便有效,还可克服填料表面处理法的某些缺点。
有人使用各种树脂对比了掺混法及表面处理法的优缺点。
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掺混法效果亚于表面处理法。
掺混法的作用过程是硅烷偶剂从树脂迁移到纤维或填料表面,并过而与填料表面作用。
因此,硅烷偶联掺入树脂后,须放置一段时间,以完成迁移过程,而后再进行固化,方能获得较佳的效果。
还从理论上推测,硅烷偶联剂分子迁移到填料表面的理,仅相当于填料表面生成单分子层的量,故硅烷偶联剂用量仅需树脂质量的0.5%-1.0%。
还需指出,在复合材料配方中,当使用与填料表面相容性好、且摩尔质量较低的添加剂,则要特别注意投料顺序,即先加入硅烷偶联剂,而后加入添加剂,才能获得较佳的结果。
硅烷偶联剂是重要的、应用日渐广泛的处理剂之一。
它最初作为FPR玻璃纤的处理剂而开发的。
其后,随着新化合物的研制,逐渐在各个领域获得应用。
现在,硅烷偶联剂基本上适用于所有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表面,下面主要介绍硅偶联剂及其在复合材料中应用。
1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是以下式所表示的一类有机硅化合物,其特点是分子中具有2种以上不同的反应基团。
通式:Y—R—Si—X3R:烷基或芳基;X:甲氧基、乙氧基、氯基等;Y:有机反应基(乙烯基、环氧基、氨基、巯基等)。
X所表示的水解性基团能与有机材料化学结合,故硅烷偶联剂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界面起着桥梁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复合材料的改性。
目前,国内外硅烷偶联剂品种繁多,常用的见表1所列。
2 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理人们对其作用机理已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但至今无完整统一的认识。
2.1化学键理论该理论认为,硅烷中X基团能与无机材料表面的羟基起反应形成化学键,Y基团能与树脂起反应形成化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