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能神经损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解释帕金森病的神经学基础
解释帕金森病的神经学基础1. 简介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肌肉刚度、震颤和不自主运动。
帕金森病是由于脑部神经元的退化引起的,从而导致脑部信号传输受到影响。
2. 神经元的退化帕金森病的神经学基础是脑部神经元的退化。
神经元是大脑和脊髓中负责传递信号的基本细胞。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称为突触,这是消息传递的主要场所。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多巴胺神经元退化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
这种信号物质对于正常的肌肉控制和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当多巴胺水平下降时,运动以及肌肉控制的功能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3. Lewy小体的形成帕金森病中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Lewy小体的存在。
Lewy小体是嗜银性蛋白质,它是由大脑中堆积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组成的。
Lewy小体的形成对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和进展具有关键作用。
这种小体的存在会干扰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并导致神经元受损和死亡。
Lewy小体也会影响大脑处理运动控制的区域。
Lewy小体的形成不仅发生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也会在其他与神经元退化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形成。
4. 神经炎和免疫反应神经炎和免疫反应在帕金森病中也具有关键作用。
神经炎是指神经细胞、神经周围、神经节和神经鞘的炎性疾病。
这些炎症反应可能会引起MHC分子和神经元表面的其他蛋白质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被降解。
这种过程可能会导致神经元毁灭。
MHC分子的降解会向免疫细胞发送信号,以表明该神经元已受到毁坏。
免疫反应是另一种在帕金森病中经常出现的过程。
人体的免疫细胞会攻击消化系统中的神经元。
这种反应同样会导致神经元毁灭和帕金森病的进展。
5. 神经元损伤对帕金森病的影响神经元退化和神经炎反应的结果是神经元的死亡和损伤。
由于神经元在帕金森病的进程中逐渐减少,大脑的信号传输变得更加困难。
这是为什么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肌肉刚度的原因。
刚性发生是由于大脑无法准确控制肌肉。
此外,神经元的死亡又会影响到脑内的突触。
这意味着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变得更加困难。
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导向异常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导向异常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王莹;王坚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4(27)4
【摘要】大脑的功能是建立在发育过程中精确神经网络的形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过程主要受控于吸引性和排斥性轴突分子.导向分子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引导轴突生长并到达其特异的终止区和相关突触.许多导向分子持续存在于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这些因子在神经回路的维护和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还参与了成人脑损伤的修复和再生.发育过程中导向分子信号的改变和成人中突触连接维护的改变在神经退行性病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总页数】3页(P309-311)
【作者】王莹;王坚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与胚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比较 [J], 柯春龙;陈白莉;金华伟;郭少雷
2.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导向及其诱向因子 [J], 蒋淑霞;陈晓萍
3.牡荆苷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神经递质及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J], 黄鑫;杨增艳;黎丽;陈少锋
4.基于Nrf2-Notch1信号轴探讨黄芩苷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J], 孙平鸽;李坤彬;李娜;吴志远;李小杏;温小鹏;方桦;吴少璞
5.血浆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表达水平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J], 华烨;赵基凤;范益;姚晴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部疾病医学知识点
脑部疾病医学知识点脑部是人体控制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核心器官,也是一些潜在疾病的主要发生地。
脑部疾病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脑部损伤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些常见的脑部疾病及其相关医学知识点。
一、中风与脑卒中中风也被称为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的血流供应中断而导致的脑部损伤。
脑卒中是中风的一种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前者是因脑血管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后者则是由于脑血管堵塞阻断了脑部的血液供应。
中风的症状包括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以及突发的头痛等。
中风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
早期识别症状并尽早就医是减少中风后果的关键。
二、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
其症状包括颤抖、肌肉僵硬和运动缓慢等。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有关,导致多巴胺水平降低,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帕金森病的治愈方法,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控制症状。
此外,运动和锻炼对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三、脑肿瘤脑肿瘤是一种在脑部或脊髓中形成的异常细胞增殖。
它们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脑肿瘤的症状根据其位置和大小而异,包括头痛、视力问题、听力问题和情绪变化等。
诊断脑肿瘤通常需要进行核磁共振(MRI)和脑部扫描等检查。
治疗脑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尽管恶性脑肿瘤的治疗较为困难,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引起的,可以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肌肉抽搐和异常感觉等症状。
癫痫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
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则可以考虑。
五、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脑神经元的活动和记忆能力。
神经疾病导致的神经元死亡的机理研究
神经疾病导致的神经元死亡的机理研究神经疾病是指被破坏或改变了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一类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的共同点是导致神经元死亡,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因此,研究神经疾病导致的神经元死亡的机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元死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兴奋性毒性、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
其中,兴奋性毒性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神经元在工作时需要释放神经递质,而过量的神经递质会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造成神经元死亡。
例如,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与多巴胺神经元死亡有关。
多巴胺神经元是运动控制和情绪调节的关键神经元,而帕金森病会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减少,从而引起肢体僵硬、震颤等症状。
细胞凋亡也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
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细胞死亡方式,它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密切相关。
在神经系统中,细胞凋亡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用来清除有问题的神经元,并维持神经系统的稳态。
然而,在某些疾病中,细胞凋亡会变得过度或异常,导致神经元数量的大量减少。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元凋亡,它会引起神经元内的tau蛋白异常聚集和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导致神经元凋亡和认知功能的损失。
氧化应激是另一种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机制。
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自由基(ROS)或反应性氮物质(RNS)超过细胞清除机制的能力所导致的一种累积现象。
在神经系统中,大量的氧化应激会导致神经元膜的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功能不良,从而引起神经元死亡。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应激性神经疾病,它的发病机制涉及脊髓和脑神经纤维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脱髓鞘。
总体而言,神经疾病导致的神经元死亡是复杂的、多因素的过程。
它不仅涉及兴奋性毒性、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等机制,还和许多因素如遗传、环境和压力等有关。
因此,探究神经元死亡的机理必须从多个维度入手,建立全面的研究体系,以期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
Mdivi-1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Mdivi-1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郭欣;朱子建;白雅;张云;刘学东【摘要】目的研究线粒体分裂引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作用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 1,Mdivi-1)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美多巴组和Mdivi-1组,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射大鼠单侧纹状体的方法建立PD动物模型,利用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引起的大鼠旋转实验和转棒实验来观察行为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估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z,TH)在中脑黑质中阳性细胞比例以及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大鼠在APO诱发第3周和6周后旋转圈数均显著增加,同时转棒上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大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和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数目显著减少;组织内SOD、GSH-Px、CAT的活性显著降低,而NOS活性显著升高,MDA和NO含量升高,而GSH含量则降低.美多巴及Mdivi-1处理3周和6周后均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相关行为学症状,并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和纹状体中TH阳性纤维数目,同时增加组织内SOD,GSH-Px,CAT,GSH含量,降低NOS活性,减少MDA 和NO含量.结论 Mdivi-1对6-OHDA诱导PD大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有关.【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08)003【总页数】6页(P135-139,143)【关键词】帕金森病;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6-羟基多巴胺;黑质;纹状体;抗氧化【作者】郭欣;朱子建;白雅;张云;刘学东【作者单位】710032 陕西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10032 陕西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学员旅;710032 陕西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10032 陕西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710032 陕西西安,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等,其病理特征为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导致多巴胺(dopamine,DA)的含量显著减少,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1]。
神经递质与运动障碍的关系
神经递质与运动障碍的关系神经递质是指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调节我们的运动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或者作用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运动障碍的发生。
本文将就神经递质与运动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多巴胺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运动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向脑部黑质运动调节中心的损失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
这种多巴胺的缺乏会导致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等症状的出现。
因此,多巴胺的缺乏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乙酰胆碱与帕金森病的关系除了多巴胺,乙酰胆碱也是神经递质中的重要成分。
乙酰胆碱是一种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信号的重要神经递质。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乙酰胆碱的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
这种乙酰胆碱的不足会影响肌肉收缩和运动协调,进而导致运动障碍的发生。
三、谷氨酸与帕金森病的关系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信号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谷氨酸水平的增加,而这种谷氨酸水平的增加会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从而损伤神经元。
这种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会引发帕金森病的发生。
四、γ-氨基丁酸与震颤麻痹的关系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能够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特征是肌肉不自主地颤动。
研究发现,震颤麻痹与GABA水平的不足有关。
GABA的缺乏会导致神经元的过度兴奋,从而引起肌肉的不正常收缩,进而导致震颤麻痹的症状。
五、谷氨酸、谷氨酰胺与帕金森病的关系除了谷氨酸本身,谷氨酰胺也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谷氨酰胺是谷氨酸和胆碱的一种代谢产物,它的水平通常会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而增加。
谷氨酰胺的增加会进一步引发氧化应激和神经元损伤,从而导致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
综上所述,神经递质在调节运动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神经递质的异常改变与不同类型的运动障碍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帕金森振颤的原理
帕金森振颤的原理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运动障碍,其中最显著的症状是帕金森振颤。
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可能导致帕金森病,但其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帕金森病与多种因素的组合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化学因素等。
在帕金森病中,大脑中一种叫做“黑质”的区域受到损害。
黑质是产生多巴胺这种重要神经递质的区域。
神经递质是负责传递信号以使得神经细胞之间进行正常通信的化学物质。
黑质的损害会导致多巴胺生成减少,从而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功能。
帕金森振颤的主要原理是由于黑质损害后,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了脑内神经元之间的不平衡。
正常情况下,黑质的神经元会抑制与其连接的前脑区域中一个叫做“纹状体”的区域。
纹状体对运动的控制非常重要,通过与黑质相互作用来调节活动。
然而,在帕金森病中,由于多巴胺水平的下降,黑质无法发挥正常的抑制作用,导致纹状体过度活跃。
这会导致多种异常运动症状,包括帕金森振颤。
帕金森振颤主要表现为四肢的震颤,通常在静止状态下出现,并在进行运动时减轻或停止。
此外,帕金森病还涉及到其他神经递质的改变,如丝绸蛋白样纤维、谷氨酸等。
丝绸蛋白样纤维在黑质中会聚合成团,形成所谓的“刺状纹”。
这些刺状纹干扰了正常的神经传导,进一步加剧了帕金森病的症状。
遗传因素也被认为是帕金森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已经发现一些与帕金森病有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会导致某些蛋白质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导致黑质细胞的损伤。
虽然帕金森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环境因素也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病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暴露在某些有害物质中,如杀虫剂、工业化学品等,会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总结起来,帕金森振颤的原理主要是由于黑质的损害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进而导致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会导致纹状体的过度活跃,从而引发帕金森振颤等症状。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揭示帕金森病与神经炎症的关联
揭示帕金森病与神经炎症的关联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以运动障碍和神经退行性变为主要临床特征。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最近的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可能与帕金森病发病和进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和刺突退化。
虽然长期以来,帕金森病被认为是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但更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炎症对帕金森病的发病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是一种免疫系统对损伤或感染的生物反应。
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介质,以抵抗病原体和修复组织。
然而,当炎症过度激活或持续存在时,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
最近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组织中存在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帕金森病神经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种重要的炎症细胞是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一类可以吞噬和降解病原体和损伤细胞的免疫细胞。
研究发现,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并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
这些炎症介质对神经元具有毒性,可以引起黑质神经元的死亡和刺突退化。
除了巨噬细胞,其他炎症细胞如T细胞、B细胞等也在帕金森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
另外,一些炎症介质在帕金森病的发病和进展中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炎症介质IL-6、IL-8等的表达与帕金森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这些炎症介质可以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
然而,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可以通过控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病情仍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可以减少黑质神经元的死亡和刺突退化,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有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被认为可能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2730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第7卷第『9婀2003-08?15出版Chinese.1ournaloyClinicalRehabilitation,hugust152003’CoL7No.19 CorrelationbetweengenesofdopaminesystemandParkinson’disease孔岳南Yue-NonKong,谢惠君Hui-.1unXie?综述?孔岳南,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崔无锡市214002谢惠君,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200433作者简介:孔岳南,女,1953年生,江苏省江阴市人,汉族,1977年皖南医学院医疗系学士毕业,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研究,发表论文l2篇.Telephone:+86.5l0.8842032E.mail”wxzh@孔岳南.谢惠君.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91:2730—1KongYN,XieILlCorrelationbelweengenesofdopaminesyslemandParkinsonsdisease.Zhongguo/./nehuangg加rJC//nRehabil)2003:7【19):2730—1中圈分类号:117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926(2003)19—2730—02收稿日期:2003一o4—22(04/SN)摘要: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病(P~kin8011’8di8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rdf)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PD的易惠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厦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PD的相关性各国结果也不一致,可能与存在地域或种族差异有关.单胺氧化醇B基因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多巴胺13羟化酶基因A2/A2多态与PD显着相关.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内含予2中(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经被国外证实与PD的发病风险有关.主恿词:帕金森病/病因学;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基因0引言目前遗传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由s.ease,PD)遗传的家系中新基因的筛选以及散发患者中易感基因的探索.PD的病因至今未明,但是对于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减少,缺失,引起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故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酶蛋白的基因也成为PD遗传学研究的热点.散发PD患者中相关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遗传易感基因的探索,即该种基因的缺陷和突变造成携带者对外界毒素的敏感性增强,而在诱发条件下易患PD.目前,人们对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包括儿茶酚胺氧位转移酶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等)极为重视.多巴胺代谢系统基因的研究为探讨PD自理过程提供生物学指标,并可应用于疾病的预测和预防,对高危人群提供可提供可靠的遗传水平上的预防措施I...1正常情况下多巴胺的代谢途径多巴胺的合成过程需要两种酶的参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自血流摄入L一酪氨酸,经细胞内酪氨酸羟化酶(‘rI-I)的作用转化为左旋多巴,再经多巴胺脱羧酶(AADC)的作用转化为多巴胺.多巴胺合成后贮存于囊泡内,以胞裂外排方式释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多巴胺受体(DR)结合I81,发挥其生理功能.突触间隙中的DA主要通过神经元再摄取方式失去生物活性,但最终失活仍取决于两种酶的活性,即单胺氧化酶(MAO)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I~T).在神经元内的多巴胺主要由MAO转化为3,4一二羟基苯乙酸(DOPAC),再由神经元外的COMT转化为高香草酸(HV A);由神经末梢释放的多巴胺首先由COMT转化为3一氧甲基酪氨酸(3-MT),再由MAO转化为高香草酸祥见图1.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到多巴胺转运体(DA T)和囊泡转运体(VMAT2)在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DAT的主要功能就是再摄取释放到突触间隙的DA和DA类似物,而YMAT2的作用是将位于胞质的各种毒性物质,包括DA的代谢产物和MPP+,转入囊泡中减少其毒性.DA T和VMAT2两者相互配合调节胞质和囊泡中毒性物质.COMT一3ONDL一酪氨酸一一一L—DA一一一一一11{AADCDBHr一一一一NEDA一一一一一HV ACOMT/MAO—B图1多巴胺的正常代谢途径2多巴胺系统基因和PD的相关性研究意义现行的观点普遍认为,PD的发病受到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且当遗传缺陷与环境毒素共存时可使PD的发病风险增加.但暴露于相同的环境因素中的人并不都出现PD症状,提示个体的遗传素质也决定了PD的发生.目前,对PD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巴胺受体系统基因.多巴胺代谢系统相关蛋白的数量和活性高低,对由DA降低引起的PD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很有必要对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的多态及突变和PD的相关性做进一步的研究.3多巴胺系统代谢的酶蛋白的基因与PD的相关性3.1儿茶酚胺氧住转移酶基因I1人类COM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22ql1.1~T基因的第1947核苷酸存在G/A多态,造成氨基酸Val158Met突变.该多态可以改变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其中VaI(COMT-H)活性可比Met(COMT.L)高三四倍.至今,COMT基因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及疾病易患性的研究.通过比较其他人种与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G/A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差异,发现中国人群与欧洲,高加索和北美人群间存在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O1).而广州汉人和日本人群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在欧洲,高加索及北美白人中,COMTG/A多态分布无异(P>0.05),两种等位基因在人群中的分布基本相等,分别为50%左右,基因型也以G/A为主;而在中国,日本的亚洲人群中,G等位基因则占了主要地位(70%左右),基因型则以G/G型为主,约50%左右.低活性的COMT.A等位基因可能增强了PD的易患性.多巴胺是由单胺氧化酶B和COMT共同代谢的.如果COMT的活性低,则多巴胺的代谢主要由MAOB担任,而多巴胺由MAOB降解后则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增强了氧化应激反应,损伤黑质纹状体系统.而有作者则在另一日本人群中发现,G/G型在PD中显着增加,G/A型则显着减少.并提出观点,认为高活性的COMT.G方构成PD的易患因素,且G/A杂合型对于PD具有保护作用.高活性的COMT从理论上讲可使多巴胺在突触间隙中的降解加速,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前回收减少,从而使多巴胺的更新率加快,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邵明等”“于中国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的资料亦显示纯合基因型(G/G或A/A)与PD的遗传易患性有关,A/G型则是保护性因素.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jPD患者与正常人间没有COMTG/A多态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按年龄分层后,也没发现该多态在患者和对照之间的任何差异.于其他人种和人群中的类似研究也未获得该多态与PD间的明显ISSN1671—5926CN21—1470/Rwzglckfcom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相关.因此有关COMT基因在PD发病风险及疾病易患性中的作用尚未形成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重复论证.3.2单胺氧化酶基因…MAO—A基因:MAO.A基因位于x染色体pl1.3—11.4区,有人认为多态T等位基因与PD的发病呈显着正相关,但其他作者却未能重复这一结果.在中国上海人群中的研究并不支持该多态在PD发病风险中的作用,这与国外部分作者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按性别分层后,也不出现MAO.A基因EcoRV多态与PD的任何关联.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上海地区汉人群中EcoRV多态性位点的分布与北美高加索人群存在显着差异:在中国人群中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北美人群,而c等位基因则相反,这提示MAOA该位点多态分布存在地域或是种族性差异.由此,人群或地域上MAO—A基因ECORV多态的分布差异很可能是造成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MAO.B基因:PD的病理变化过程中,MAO—B水平增高,这可加速多巴胺的分解并对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另外,由于年龄增长的过程中脑组织内的MAO—B比例也会逐步升高,而衰老又是PD的另一致病因子,因而MAO.B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MAO—B基因位于x染色体.关于MAO—B基因与PD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位点:第13内含子的G/A多态位点和第2内含子中的(GT)n微卫星多态位点.13内含子的G/A多态的两种等位基因均被报道与PD的发病风险相关.Tivol等”l在美国白人中的研究,A等位基因可使PD发病风险升高约2 倍,而有人于美国,中国台湾的研究中发现,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与PD显着关联ll41.但来自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的研究均不支持MAO—B基因A/G多态在PD易患性中的作用.关于第2内含子中的(GT)n微卫星多态位点,有人曾在澳大利亚人群中发现,(GT)n微卫星多态位点大片段等位基因(大于等于186bp)与PD易患性相关.但在美国高加索人群和中国香港人群中的研究表明,该多态位点与PD无关.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研究表明,MAOB基因(GT)n多态位点的大于等于186bp和小于等于170bp的等位基因与PD易患性明显有关.提示MAO—B基因(GT)n微卫星较少重复和较高重复多态可能是PD的风险因子.不同的研究结果提示MAO—B基因在PD发病易患性中的作用存在人种和种群差异1.3.3多巴胺13羟化酶基因”‘“多巴聩13羟化酶(DBH)是多巴胺系统的另一种代谢酶,催化多巴胺氧化脱羧生成去甲肾上腺素(NE),是NE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已有研究显示,PD患者的脑脊液中DBH活性明显降低,提示DBH可能也参与了PD 神经病理过程.DBH基因位于9q34,目前DBH基因已经发现的多态性位点,均被证明与血浆中的DBH的活性显着相关.此外,还有第5内含子中的A1/A2多态和内含子1中的T—C突变,后者产生了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已被证明和去甲肾上腺素缺乏症有关.在上海人群中的多态性分析表明,DBH基因A2/A2多态与PD显着相关.3.4多巴胺受体基因”.目前用于研究与PD相关性的DR主要有DRD2,DRD3和DRD5.DRD2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23区域,其中存在多种多态.其内含子2中的(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在欧洲人群中被证实与PD的发病风险增高有关.但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却不支持这一结果.DRD2基因的另一种TaqI多态也不出现与PD的关联.DRD3主要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控制人的行为和情绪.但遗传关联研究未能显示DRD3基因第1外显子的Bali多态在PD的遗传易患性的作用.来自广州的研究显示,DRD5基因T798C多态与PD的易患性无关.27313.5多巴胺转运体基因I一17,t91人类DA T基因位于染色体5pl5.3,一些作者对高加索人的研究发现,DA T基因3’一VNTR多态ll一拷贝等位基因与PD的易患性有关.中国广州的研究重复这一结果,其中DAT基因ll/l0基因型及ll一重复片段等位基因可使PD的患病危险度提高3.62倍和4.08倍.推断DAT基因l1一重复等位基因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增强,进而转运更多的MPP+一样神经毒素进入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与DA T的活性降低有关,这可能增加细胞外多巴胺的含量,增强对神经元的氧化损伤,同时也可能影响MPP+样内源性的神经毒素从胞质的清除,导致神经元的变形死亡.但部分研究结果不支持DA T基因3’一VNTR多态与PD的关联,其原因可能在于人种和种群差异.4小结由于多巴胺代谢失衡和PD的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该系统一直是人们研究这一疾病的焦点.目前在临床上,采用左旋多巴的多巴胺替代疗法仍然是PD的主要治疗手段,所以研究参与这一代谢系统的一系列蛋白和蛋白相互作用以及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对阐明PD的病因和应用于PD的临床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多巴胺系统的各基因中,几乎每一种基因的多态及突变都曾被报道和PD的易患性有关,特别是一些能够影响到酶表达量或者活性的位点,但是国内外各地的报道又不尽一致,这可能基于种群的差异,也不能排除由于样本量小引起的假阳性结果.PD是一种有着复杂病因的疾病,至今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其病因,单一的研究某一种基因已经成为过去,通过多种相邻位点的基因或作用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联合分析,并合并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为揭示PD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寻找新的启示.5参考文献【1】WszolekZK,MarkopoulouK.Moleculargeneticsoffamilialparkinson- ism.ParkinsonismRelatedDisorders1999;5:145—55【2】RiessO,JakesR,KrugerR.GeneticdissectionoffamilialParkinson’sdis- ease.MolMedToday1998;4(10):438—44【3】MizunoY,HattoriN,MoilH.GeneticsofParkinson’sdisease.BiomedPharma- cother1999;53(3):109一l6[41DeSilvaHR,KhanNL,WoodNW.Thegenetic sofParkinson’sdisease.Curt DpinGenetDev2000;10(3):292—8【5】NagatsuT,lehinoseH.Molecularbiologyofeatecholaminerelatedenzymesin relationtoParkinson’sdisease.CellMolNeurol1999;19(1):57—66【6】KimA,RachaelL.Thedopaminereceptors.HumanPress.Totowa,NewJersey USAl997:457—510【7】SuzukiM,HurdYL,SokoloffD,XehwartJC.SedvallG.D3dopaminereceptor mRNAiswidelyexpressedinthehumanbrain.BrainRes1998;779(1—2):58—74【8】MatsumotoM,hidakaK,TadaS,eta1.LowlevelsofmRNAfordopamineD4 receptorinhumancerebralcortexandstriatum.JNeurochem1996;66(3):9l5—9【lO]VineenzoB,GiuseppeM.New,selectiveCatechol-O-Methyhransferaseinhibitors astherapeuticagentsinParkinson’sdisease.PharmacolTher1999;81:1—36【11】邵明,刘焯霖,陶恩祥,等.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关系的探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1);17—9【12】TirolEA,ShalishC,SchulbaekDE,HsuYPBreakefieldtomutationalanalysis ofthehumanMAOAgene.AmJMedGenet1996;67:92—7¨31Me1lickGD,BuchananDD,MeCann,etat.Variationsinthemonoamineox-idaseB(MAOB)geneaassociatedwithParkinson’sdiseaseMot,Disordl999;14:219—24【141谢惠君,汪晓华,郝怡鑫,汤国梅.单胺氧化酶一A基因ECORV多态与帕金森病【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2.19(4):299—331【151郝怡鑫,谢惠君,郑惠民,等.多巴胺B羟化酶基因内含子5区A1/A2多态与帕金森病的相关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5):271,312【161赵晓萍.谢惠君,汤国梅,等.上海地区帕金森病基因与4种多巴递质代谢相关基因【J】.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26—7【17】KimCH,ZabetianCP,CubellsJF,eta1.Mutationsinthedopaminebe-ta-hydroxylasegeneareassociatedwithhumannorepinephfinedeficiencyAmJ MedGenet2002;108(2):140—7【18】cubellsJF,KranzlerHR,McCance-KatzE,etaLAhaplotypeattIteDBH1o—CUS,associatedwithlowplasmadopaminebeta-hydroxylaseactivity,alsoassoci- ateswithcocaine-inducedparanoia.MolPsychiatry2000;5(1):56—63【l9】PastorP,MunAE,ObachV,eta1.DopaminereceptorD2introniepolymorphism inpatientswithParkinson’sdisease.NeurosciLett1999;273:151—4[20】HeinzA,GoldmanD,Jones,DW,eta1.Genotypeinfluencesinvivodopamine transporteravailabilityinhumanstrlatum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0;22 (2):133—9。
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MAPK
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罗常月,屠淑敏,焦鹏,申霖,赵春艳,范层层摘要目的:探讨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㊂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㊁模型组㊁阳性对照组(多巴丝肼片250mg/kg)㊁曲克芦丁低剂量组(12.5mg/kg)㊁曲克芦丁中剂量组(25.0mg/kg)㊁曲克芦丁高剂量组(50.0mg/kg)㊂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建立PD大鼠模型㊂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㊁白细胞介素(IL)-6㊁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观察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及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黑质中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元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出现空泡,视野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行为学能力下降(P<0.05);血清SOD㊁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和IL-6㊁IL-1β含量升高(P< 0.05);脑黑质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㊁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㊁p-p38MAPK/p38MAPK㊁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比值均升高(P<0.05)㊂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曲克芦丁各剂量组脑黑质组织受损减轻,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行为学能力提高(P<0.05);血清SOD㊁GSH-Px活性升高(P<0.05),MDA与IL-6㊁IL-1β含量降低(P<0.05);脑黑质组织p-ERK/ERK㊁p-JNK/JNK㊁p-p38MAPK/p38MAPK㊁p-NF-κB/NF-κB比值均降低(P<0.05),且曲克芦丁各剂量组间具有剂量效应㊂结论:曲克芦丁可能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抵抗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发挥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㊂关键词帕金森病;曲克芦丁;多巴胺能神经元;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大鼠;实验研究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20.012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隐匿,病情呈进展性加重,主要病理表现为静息性颤抖㊁动作僵硬迟缓㊁行走入睡困难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㊂PD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及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病变坏死与凋亡是PD的主要病理表现[2]㊂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的病理机制之一[3]㊂机体受损后体内氧自由基大量释放,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表达下调,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上升,刺激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导致炎症反应发生,引起神经元凋亡[4-5]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调节通路[6]㊂有研究表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凋亡㊁纤维化反应[7]㊂作者单位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000),E-mail: *******************引用信息罗常月,屠淑敏,焦鹏,等.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0):3749-3753.目前临床治疗PD的药物如多巴丝肼片等左旋多巴制剂可一定程度控制症状,易造成肠胃不适及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8]㊂曲克芦丁是一种半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黄酮类化合物抗炎㊁抗氧化及抗凋亡的作用,由于具有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9-10]㊂本研究通过建立PD大鼠模型,探讨曲克芦丁对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MAPK/NF-κB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调控机制㊂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6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6周龄,体质量200~220g,购自杭州艾森医药研究有限公司,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YXK(浙)2019-0019㊂饲养条件:温度22~25ħ,湿度40%~45%,12h昼夜交替,自由摄食饮水,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实验㊂1.2实验药物与试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MPTP, YT1465)购自北京伊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多巴丝肼片(C14202006866)购自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曲克芦丁(SC11989)购自北京凯诗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SOD(A001-3-2)㊁GSH-Px(A005-1-2)㊁MDA(A003-1-2)试剂盒及白细胞介素(IL)-6(H007-1-1)㊁IL-1β(H00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试剂盒(G1120)㊁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试剂盒(T2190)㊁RIPA高效蛋白裂解液(R0010)㊁二喹啉甲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PC0020)㊁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DA1015)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9102S)㊁磷酸化-ERK(p-ERK, 9101S)㊁JNK(9252S)㊁磷酸化-JNK(p-JNK,4668S)㊁p38MAPK(9212S)㊁磷酸化p38MAPK(p-p38MAPK, 9215S)㊁磷酸化-NF-κB(p-NF-κB,3031S)㊁NF-κB (8242S)㊁β-actin(#4970)一抗㊁羊抗兔二抗(HRP, 7074S)均购自美国CST公司㊂1.3实验仪器Contour Elite三维光学显微镜购自美国布鲁克公司;TGel蓝光凝胶成像系统(OSE-470P)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㊂1.4实验方法1.4.1模型建立与分组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㊁模型组㊁阳性对照组㊁曲克芦丁低剂量组㊁曲克芦丁中剂量组㊁曲克芦丁高剂量组,每组10只㊂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参照文献[11]建立PD大鼠模型:大鼠每日称重1次,按照大鼠体质量于每日同时间腹腔注射MPTP溶液10μL/g(35.1mg MPTP溶于10mL0.9%氯化钠溶液中),空白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注射5d㊂建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250mg/kg[12],曲克芦丁低剂量组㊁曲克芦丁中剂量组㊁曲克芦丁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曲克芦丁12.5㊁25.0㊁50.0mg/kg[13],给药方式为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14d㊂1.4.2行为学测定给药结束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爬杆实验[14]测定行为学能力:设置一个直径约8mm㊁高55cm的直杆,将大鼠以头向上的形式置于直杆顶端,记录大鼠从头向上到完全转为头向下所需时间(即转头时间)及转头后爬下直杆所需时间(即爬下直杆时间),限时30s, 30s内未爬下直杆记为30s㊂1.4.3氧化应激指标与炎性因子检测行为学测定结束后麻醉大鼠,眼静脉取血,以2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大鼠血清SOD㊁GSH-Px活性及MDA㊁IL-6㊁IL-1β含量㊂1.4.4HE染色观察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理学损伤情况取血后各组随机选择5只大鼠,处死后开颅取出完整脑组织,分离脑黑质并固定,常规乙醇脱水㊁石蜡包埋㊁切片,采用HE染色试剂盒进行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情况,并拍照记录㊂1.4.5TUNEL染色观察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情况取制备好的脑黑质切片,加入蛋白酶K工作液, 37ħ孵育1h,再滴加2%山羊血清封闭30min,加入TUNEL工作液,37ħ孵育1h,DAB染色,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冲洗3次,使用苏木精染核,封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记录㊂其中细胞核呈棕色为阳性细胞,计算神经元凋亡率,神经元凋亡率=视野内阳性细胞数/视野内细胞总数ˑ100%㊂1.4.6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黑质中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取各组剩余大鼠,处死后分离脑黑质,加入RIPA 高效蛋白裂解液提取总蛋白,按照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对各组总蛋白进行定量㊂各组取50μg蛋白上样进行十二烷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㊁转膜,加入5%脱脂奶粉进行封闭,TBST洗膜后加入稀释的p-ERK㊁ERK㊁p-JNK㊁JNK㊁p-p38MAPK㊁p38MAPK㊁p-NF-κB㊁NF-κB㊁β-actin (内参)一抗孵育液,4ħ孵育过夜,再次使用TBST洗膜,加入HRP标记的羊抗兔二抗37ħ孵育1h,TBST 清洗,采用电化学发光(ECL)液进行显色处理,凝胶成像系统扫描图像后分析蛋白条带灰度值,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㊂1.5统计学处理采用GraphPad Prism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多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转头时间及爬下直杆时间均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曲克芦丁各剂量组大鼠转头时间与爬下直杆时间均缩短(P<0.05),且曲克芦丁各剂量组间具有剂量效应(P<0.05)㊂曲克芦丁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转头时间及爬下直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xʃs)单位:s 组别只数转头时间爬下直杆时间空白组10 1.23ʃ0.098.14ʃ0.83模型组10 5.21ʃ0.53①22.24ʃ2.01①阳性对照组10 2.05ʃ0.15②10.59ʃ1.17②曲克芦丁低剂量组10 4.13ʃ0.31②③18.06ʃ1.65②③曲克芦丁中剂量组10 3.06ʃ0.22②③④14.68ʃ1.44②③④曲克芦丁高剂量组10 2.08ʃ0.26②④⑤10.97ʃ1.06②④⑤注: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①P<0.05;与模型组比较,②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③P<0.05;与曲克芦丁低剂量组比较,④P<0.05;与曲克芦丁中剂量组比较,⑤P<0.05㊂2.2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含量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㊁GSH-Px活性降低(P<0.05),MDA与IL-6㊁IL-1β含量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血清SOD㊁GSH-Px 活性升高(P<0.05),MDA与IL-6㊁IL-1β含量降低(P<0.05),曲克芦丁各剂量组随着其剂量升高,血清SOD㊁GSH-Px活性逐渐升高(P<0.05),MDA与IL-6㊁IL-1β含量逐渐降低(P<0.05)㊂曲克芦丁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2㊂表2各组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含量比较(xʃs)组别只数SOD(U/mL)GSH-Px(mg/L)MDA(nmol/mL)IL-6(pg/mL)IL-1β(pg/mL)空白组10305.19ʃ25.0419.14ʃ1.62 3.15ʃ0.3037.25ʃ1.7115.08ʃ1.34模型组10158.09ʃ15.38① 3.67ʃ0.43①12.74ʃ1.14①148.92ʃ15.08①72.45ʃ5.37①阳性对照组10279.67ʃ18.22②14.72ʃ1.18② 4.36ʃ0.32②56.92ʃ4.61②26.41ʃ2.25②曲克芦丁低剂量组10183.14ʃ14.23②③ 6.19ʃ0.67②③8.91ʃ0.83②③112.68ʃ8.54②③52.29ʃ4.56②③曲克芦丁中剂量组10231.36ʃ16.45②③④11.43ʃ1.07②③④ 6.57ʃ0.56②③④87.21ʃ8.24②③④38.23ʃ3.07②③④曲克芦丁高剂量组10276.47ʃ14.31②④⑤14.56ʃ1.13②④⑤ 4.82ʃ0.43②④⑤58.38ʃ4.67②④⑤26.84ʃ1.69②④⑤注: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①P<0.05;与模型组比较,②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③P<0.05;与曲克芦丁低剂量组比较,④P<0.05;与曲克芦丁中剂量组比较,⑤P<0.05㊂2.3各组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理学损伤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脑黑质组织结构清晰,神经元排列紧密整齐,细胞间质清晰,未见损伤;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元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出现空泡,视野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㊂阳性对照组神经损伤较轻;曲克芦丁各剂量组随着剂量升高,神经元损伤逐渐减轻,细胞排列逐渐规律㊂详见图1㊂图1各组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情况(HE染色,ˑ200)2.4各组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情况TUNEL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神经元凋亡率为(10.05ʃ1.6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凋亡率[(65.19ʃ5.87)%]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神经元凋亡率为(17.62ʃ1.12)%,曲克芦丁低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率为(47.33ʃ4.16)%㊁曲克芦丁中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率为(28.85ʃ2.73)%㊁曲克芦丁高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率为(19.61ʃ1.43)%㊂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曲克芦丁各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率均降低(P<0.05),且曲克芦丁各剂量组具有剂量效应(P< 0.05);曲克芦丁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神经元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图2㊂图2各组大鼠神经元凋亡情况(TUNEL染色,ˑ100)2.5各组大鼠脑黑质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组织p-ERK/ERK㊁p-JNK/JNK㊁p-p38MAPK/p38MAPK㊁p-NF-κB/NF-κB比值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曲克芦丁各剂量组大鼠脑黑质组织p-ERK/ERK㊁p-JNK/JNK㊁p-p38MAPK/p38MAPK㊁p-NF-κB/NF-κB比值均降低(P<0.05),且曲克芦丁各剂量组具有剂量效应(P<0.05)㊂曲克芦丁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脑黑质NF-κB/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3㊁图3㊂表3各组大鼠脑黑质中p-ERK/ERK㊁p-JNK/JNK㊁p-p38MAPK/p38MAPK㊁p-NF-κB/NF-κB比值比较(xʃs)组别只数p-ERK/ERK p-JNK/JNK p-p38MAPK/p38MAPK p-NF-κB/NF-κB 空白组50.15ʃ0.020.21ʃ0.020.22ʃ0.020.25ʃ0.02模型组50.91ʃ0.10①0.68ʃ0.06①0.79ʃ0.07①0.87ʃ0.08①阳性对照组50.29ʃ0.04②0.30ʃ0.03②0.33ʃ0.04②0.38ʃ0.04②曲克芦丁低剂量组50.73ʃ0.07②③0.54ʃ0.06②③0.65ʃ0.06②③0.66ʃ0.06②③曲克芦丁中剂量组50.44ʃ0.04②③④0.39ʃ0.03②③④0.50ʃ0.03②③④0.51ʃ0.05②③④曲克芦丁高剂量组50.32ʃ0.02②④⑤0.31ʃ0.02②④⑤0.34ʃ0.03②④⑤0.42ʃ0.03②④⑤注: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①P<0.05;与模型组比较,②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③P<0.05;与曲克芦丁低剂量组比较,④P<0.05;与曲克芦丁中剂量组比较,⑤P<0.05㊂图3各组大鼠脑黑质中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条带图(A为空白组;B为模型组;C为阳性对照组; D为曲克芦丁低剂量组;E为曲克芦丁中剂量组;F为曲克芦丁高剂量组)3讨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PD发病率逐年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㊂PD发病机制复杂,与环境㊁遗传及免疫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15]㊂相关研究表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是PD的主要原因[16]㊂多项研究显示,氧化应激㊁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反应均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进而影响神经功能[17-18]㊂本研究结果表明,PD模型建立后大鼠爬杆实验结果显示行为学功能受阻,且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凋亡率升高,血清SOD㊁GSH-Px活性降低, MDA与IL-6㊁IL-1β含量升高,提示P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此时大鼠体内发生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诱导神经元凋亡,损伤神经元,从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大鼠行为学能力下降㊂NF-κB是机体内重要的炎症转录因子,可调控免疫细胞的激活,炎性细胞的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9]㊂有研究表明,p-NF-κB 激活炎性因子表达,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反之,又诱导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造成神经元凋亡增多,神经功能受阻[20]㊂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缓解PD大鼠行为学功能障碍[21]㊂多项研究显示,激活MAPK通路后,诱导p38MAPK与ERK磷酸化,介导炎性因子大量分泌,加剧炎症反应[22-23]㊂有研究表明,抑制MAPK/NF-κB通路的激活可减轻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24]㊂本研究结果表明,PD大鼠脑黑质中p-ERK/ERK㊁p-JNK/JNK㊁p-p38MAPK/p38MAPK㊁p-NF-κB/NF-κB比值均升高,提示MAPK/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诱导炎性反应加剧,引起神经功能障碍㊂有研究显示,曲克芦丁可减轻氧化反应,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完整,从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13]㊂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曲克芦丁干预后的PD大鼠血清SOD㊁GSH-Px活性升高,MDA与IL-6㊁IL-1β含量降低,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减轻,神经元凋亡率下降,大鼠行为学能力提高,提示曲克芦丁可减轻氧化应激㊁炎症反应及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从而保护PD大鼠神经功能㊂曲克芦丁对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等的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其中曲克芦丁高剂量组与多巴丝肼片作用基本一致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曲克芦丁可下调ERK㊁JNK㊁p38MAPK㊁NF-κB磷酸化蛋白表达,提示曲克芦丁对PD大鼠脑黑质中MAPK/NF-κB 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㊂综上所述,曲克芦丁可有效减轻PD大鼠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功能,可能与其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㊂但由于PD发生机制复杂,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HAYES M T.Parkinson's disease and Parkinsonism[J].The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9,132(7):802-807.[2]IKEDA K,EBINA J,KA W ABE K,et al.Dopamine transporter imaging inParkinson disease:progressive changes and therapeuticmodification after anti-Parkinsonian medications[J].InternalMedicine,2019,58(12):1665-1672.[3]SURMEIER D J.Determinants of dopaminergic neuron loss inParkinson's disease[J].The FEBS Journal,2018,285(19):3657-3668.[4]CHOI Y G,HONG Y M,KIM L H,et al.Moutan Cortex Radicis inhibits thenigrostriatal damage in a6-OHDA-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model[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8,16(7):490-498.[5]张辉,马惠清,王晓娟.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对帕金森病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8,35(8):675-679;695.[6]MA S Q,WEI H L,ZHANG X.TLR2regulates allergic airwayinflammation through NF-κ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inasthmatic mice[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8,22(10):3138-3146.[7]ZHANG H,WANG S S,WANG Y Q,et al.DHA ameliorates MeHg-induced PC12cell apoptosis by inhibiting the ROS/JNK signalingpathway[J].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2021,24(2):558.[8]VASTA R,NICOLETTI A,MOSTILE G,et al.Side effects inducedby the acute levodopa challenge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atypical Parkinsonisms[J].PLoS One,2017,12(2):e0172145. [9]余萍.曲可芦丁联合胞磷胆碱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3):1314-1319. [10]郝静.尤瑞克林联合曲克芦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99-100. [11]王蔚,李春燕,丁婷,等.帕金森病实验动物造模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8):2849-2852.[12]朱江,郭森,张硕,等.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2):5049-5053. [13]张芸榕,何丽,李笑晓,等.曲克芦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18,33(2):169-171.[14]SIM Y,PARK G,EO H,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a herbal extractcombination of Bupleurum falcatum,Paeonia suffruticosa,and Angelicadahurica against MPTP-induced neurotoxicity via regulation ofnuclear receptor-related1protein[J].Neuroscience,2017,340:166-175.[15]NALLS M A,BLAUWENDRAAT C,V ALLERGA C L,et al.Identificationof novel risk loci,causal insights,and heritable risk for Parkinson'sdisease:a meta-analysi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J].The Lancet Neurology,2019,18(12):1091-1102.[16]HU M,LI F M,WANG W D.Vitexin protects dopaminergic neuronsin MPTP-induced Parkinson's disease through PI3K/AKTsignaling pathway[J].Drug Design,Development and Therapy,2018,12:565-573.[17]NAGATSU T,NAKASHIMA A,ICHINOSE H,et al.Human tyrosinehydroxylase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in related disorders[J].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2019,126(4):397-409. [18]YANG Y C,TSAI C Y,CHEN C L,et al.Pkcδactivation is involvedin ROS-mediate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apoptosis incardiomyocytes exposed to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J].Aging and Disease,2018,9(4):647-663.[19]LI Y H,ZENG Y L,MENG T Y,et al.Farrerol protects dopaminergicneurons in a rat model of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arkinson'sdisease by suppressing the activation of the AKT and NF-κBsignaling pathways[J].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2019,75:105739.[20]SOMMER A,MARXREITER F,KRACH F,et al.Th17lymphocytesinduce neuronal cell death in a human iPSC-based model ofParkinson's disease[J].Cell Stem Cell,2019,24(6):1006. [21]祁羚,汪瑶,李亚楠,等.电针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及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1,46(11):929-934;972.[22]DASGUPTA P,KULKARNI P,BHAT N S,et al.Activation of theErk/MAPK signaling pathway is a driver for cadmium inducedprostate cancer[J].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2020,401:115102.[23]VALENCIA-SAMA I,LADUMOR Y,KEE L,et al.NRAS statusdetermines sensitivity to SHP2inhibitor combination therapiestargeting the RAS-MAPK pathway in neuroblastoma[J].CancerResearch,2020,80(16):3413-3423.[24]孙磊,朱琛,侯清武,等.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诱导脑内炎症小鼠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0,28(3):253-258.(收稿日期:2022-04-29)(本文编辑薛妮)。
神经系统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神经系统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而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功能而导致病症发生。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旨在增进对该疾病的理解。
一、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通过神经元传递化学和电信号,承担着控制和协调人体各种活动的重要任务。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分成左右两个半球,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和行为等高级功能。
二、帕金森病简介帕金森病,即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
它主要由大脑中神经元黑质的退化而引起,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肢体僵硬、震颤、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等。
三、帕金森病的病因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其中,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退化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这是导致运动障碍症状的重要原因。
四、神经系统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帕金森病的发生与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神经系统通过多巴胺的产生和传递来控制肌肉的协调运动。
然而,在帕金森病患者身上,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减少导致了神经递质的缺乏,进而引起肌肉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的症状与神经系统的相关区域有关,尤其是与运动控制和肌肉协调相关的部分。
例如,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的基底节等区域受损,导致了运动减少、肌肉僵硬等症状的出现。
五、神经系统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鉴于神经系统与帕金森病之间紧密的关系,治疗帕金森病时常常涉及到神经系统的干预。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物理治疗和手术干预等。
药物疗法通过补充多巴胺或增加多巴胺的效应,以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其他症状。
物理治疗包括常规的康复训练,通过锻炼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手术干预则是指植入深脑刺激器以刺激神经元活动,减轻帕金森病症状。
帕金森的病原理
帕金森的病原理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肌肉僵直、震颤、运动缓慢和姿势不稳等症状。
它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一些关于帕金森病的病因学研究成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
帕金森病的主要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
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大脑黑质区域中的一种神经元,负责产生多巴胺这种重要的脑部神经递质。
多巴胺在大脑中起到控制运动、情绪和行为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帕金森病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引发运动障碍等症状。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多个因素相关。
首先,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帕金森病。
多种基因突变,如α-突变体、β-突变体和γ-突变体,与帕金森病的遗传性形式有关。
这些突变可能引起细胞质聚集或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
其次,氧化应激也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氧化应激是细胞内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物质超过抗氧化系统的能力,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
在帕金森病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所处环境中可能存在高水平的活性氧,这会导致线粒体功能损伤、蛋白质氧化、DNA损伤等。
这些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退化的原因之一。
此外,蛋白质异常聚集也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α-突变体和β-突变体的蛋白质形成堆积,并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形成不可溶性的蛋白质聚集物,称为Lewy小体。
这些Lewy小体的存在破坏了细胞内的正常蛋白质功能,促进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
最后,炎症反应也被认为与帕金森病有关。
炎症反应是一种机体对外界刺激或损伤的免疫反应。
在帕金森病中,患者的脑部组织中存在多种炎症相关的细胞和细胞因子。
这些炎症反应促进了氧化应激和其他细胞损伤的发生,从而加速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
总结而言,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到基因突变、氧化应激、蛋白质异常聚集和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引起功能改变和死亡,导致了帕金森病的发展和进展。
神经内科学——帕金森病的病因与治疗教学教案
显示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情况,为帕金森病提供病理学依据。
鉴别诊断思路和方法
01
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
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排除药物、感染、中毒等原因
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02
与其他神经变性疾病鉴别
如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分
流行病学
帕金森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但无显著差异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此 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
心理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 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 态,积极面对疾病。
康复锻炼在帕金森病治疗中作用
改善运动功能
通过针对性的康复锻炼, 提高患者肌肉力量、平衡 能力和协调性。
延缓病情进展
康复锻炼有助于延缓帕金 森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 高生活质量。
减少药物剂量
部分患者通过康复锻炼,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 剂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
多巴胺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病理 机制之一。
其他神经递质及受体异常
5-羟色胺能系统异常
帕金森病患者的5-羟色胺能系统也受 到影响,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放减少 ,可能导致患者的抑郁和认知障碍等 症状。
胆碱能系统亢进
帕金森病患者的胆碱能系统相对亢进 ,与多巴胺能系统的失衡有关,可能 导致患者的肌强直和运动减少等症状 。
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建议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生物学论文?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功能减弱导致多巴胺减少而产生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发病并逐渐恶化。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补充多巴胺和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传统疗法比拟有效,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批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由此应运而生,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开展。
本文主要介绍包括药物治疗、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在内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它们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帕金森氏症〔PD〕,多巴胺〔DA〕,干细胞〔stem cell〕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帕金森氏病简介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病症,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
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统计说明我国目前大概有17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并且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
病因及分类病因不明。
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即黑质和纹状体里的黑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致使多巴胺减少。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称帕金森〔氏〕病。
另一类为继发性的,因某种脑炎、中毒、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病症该病被戏称为“让人不能动的病〞,病人主要有如下三大病症:1、运动障碍运动不能:随意运动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小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运动不协: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2、震颤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抖。
3、强直即肌肉僵直。
浅谈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与神经元的退行性死亡有关。
临床上常表现为运动障碍、建立性震颤、肌强直、姿势不稳定等症状。
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治疗角度介绍该疾病的研究进展。
病因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早期似乎主要观察到多巴胺神经元体周围的含铁质物质-黑色素颗粒的减少,与此同时,脑内的总体积和重量也减少。
最近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可能和其他神经元和脑区域的改变有关。
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确定了一些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和趋向于突变的基因。
一些研究已经建立了成人多巴胺神经元前体CXCR4,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研究显示CXCR4是体内损伤导致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机制之一,并且在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中过表达CXCR4能够重建运动功能。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定量分析不足,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CXCR4与神经元再生和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另外,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氧化和神经炎症反应也是帕金森病引发的重要因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嗜铬蛋白(Cr),这些抗氧化剂在体内合成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也可能与帕金森病相关。
另外,感觉神经的激活也可能使大脑在战斗或逃跑的过程中相对耗氧,从而引发神经变性和对运动的损伤。
诊断研究目前,诊断PD主要由临床表现和大脑影像学判断综合确定,缺乏有效可靠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最近,生物医学工程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成果。
研究人员最近在磁共振数据中寻找有关帕金森病特征的生物标志物。
他们经常使用自适应合成技术(Lasso技术)来识别PD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不同。
结果表明,脑中存在头盖骨的MRI数据是一个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区分PD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还有研究者正在开发通过体液(如血清或脑脊液)检查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多巴胺能神经损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多巴胺能神经损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多巴胺能神经损伤与帕金森病发病关系密切,但为何此现象只发生在黑质中,可能与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基因表达差异有关,也与黑质中小胶质细胞功能异常损坏多巴胺能神经元有关,以及与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胞膜钾离子通道改变导致细胞损伤有关。
总之,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
标签:黑质;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愈来愈多,帕金森病是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其中之一,好发于65岁以上的人群。
中脑多巴胺能(mDA)神经元在人类和动物的运动能力、情绪调节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异常与多种精神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了解mDA神经元的发育过程将有助于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迄今为止有关这类神经元发育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
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分布广泛,故其损伤不仅表现为神经元类型的临床表现,也表现出区域性的临床表现。
但在发病的过程中,主要是中脑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严重受损,其他部位受损不明显。
故此,帕金森病出现特有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损伤[1]。
Greenamyre等[2]认为,神经元的损伤与细胞中的多巴胺本身有关,因为多巴胺或其代谢产物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从而使神经元受伤。
但是,帕金森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的这种细胞应激反应只产生在黑质,出现多巴胺能细胞的缺失,其他部位的细胞无此现象,此现象说明黑质与其他部位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在差异[3],现综述如下。
1基因的差异表达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基因差异表达导致了细胞对帕金森病致病因子的易感性,或者增强了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中脑腹侧区中的基因异常表达也可能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两者位置相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何在帕金森病中只表现在黑质,可能是基因的选择性损伤。
1.1α-突触核蛋白和Parkin基因的作用α-突触核蛋白基因位于4q21~q23,全长117 Kb,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一些酶进行生理调节,它是作用于细胞内的多巴胺存储来调理多巴胺代谢[4],基因的异常可使α-突触核蛋白发生病理性积聚,形成Leny小体,导致神经元变性,而该蛋白尤其在黑质中特异表达,增加了帕金森病的好发性[5]。
帕金森名词解释
帕金森名词解释帕金森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特征包括肌肉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
下面是对帕金森相关名词的解释。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由神经细胞的逐渐退化和死亡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退化的神经细胞主要负责产生多巴胺,该物质在控制运动和协调身体动作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2.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缺乏的一种神经递质,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运动。
帕金森病时,多巴胺的产生减少,导致大脑中运动控制失调。
3. 震颤(Tremor):震颤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不自主的颤抖,通常以手部、腿部或下巴等部位为主。
这种颤抖在休息时更加明显,运动或集中注意力时减少。
4. 肌肉僵硬(Muscle stiffness):肌肉僵硬是帕金森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它通常表现为肌肉抵抗扩展和弯曲的能力减弱。
肌肉僵硬可导致运动障碍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困难。
5. 运动迟缓(Bradykinesia):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运动变慢和动作不流畅。
患者进行简单的动作或活动时会感到困难,而平衡和协调也会受到影响。
6. 抖动性麻痹(Tremor rigidity):抖动性麻痹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之一,指同时存在震颤和肌肉僵硬。
患者通常在静止状态下经历震颤,并且肌肉呈现不自然的僵硬。
7. 姿势平衡障碍(Postural instability):姿势平衡障碍是帕金森病晚期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患者在行走或保持直立姿势时的困难。
这可能导致摔倒和其他身体损伤的风险增加。
8. 深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深脑刺激是一种通过在大脑特定区域植入电极并通过外部装置进行刺激来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可以改善震颤、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神经递质的异常与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递质的异常与神经系统疾病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神经递质是一类由神经元释放,并用于神经细胞之间进行信号传递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调节情绪、认知、行为和身体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异常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功能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神经递质异常的分子机制神经递质异常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一种原因是神经递质合成和代谢途径的异常。
例如,多巴胺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与运动控制、奖赏机制和注意力等功能密切相关。
多巴胺的异常合成和代谢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神经递质受体的异常也可能是神经递质异常的原因之一。
例如,受体敏感性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神经递质信号传导的紊乱,从而引发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疾病。
二、神经递质异常的细胞影响神经递质异常会对神经系统的细胞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
过度释放谷氨酸会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引发神经细胞的死亡和神经损伤。
这种现象在脑卒中和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
另外,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也可能与神经递质异常有关。
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的可变性。
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导致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从而影响神经网络的形成和调节。
三、神经递质异常与整体功能神经递质异常会对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产生广泛影响。
例如,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异常水平与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密切相关。
而5-羟色胺是一种情绪调节剂,它的异常水平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情绪障碍相关。
此外,神经递质异常还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如学习和记忆等。
乙酰胆碱是一个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广泛分布,参与认知功能的调节。
乙酰胆碱的异常水平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
总结:神经递质的异常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神经递质异常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合成和代谢途径的异常以及受体敏感性的改变。
神经内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讨论
神经内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讨论在神经内科领域,存在着许多常见的病例,这些病例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神经内科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特征、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一、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运动障碍、肌肉僵直、震颤等症状。
它的主要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
帕金森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以及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目前,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多巴胺激动剂、抗胆碱药物等。
此外,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合作,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损伤。
脑卒中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病人通常会出现突发性头痛、意识障碍、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症状。
对于急性期的脑卒中,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如脑CT、脑MRI等可用于诊断脑卒中及确定其类型和范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等介入治疗,旨在恢复脑灌注。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一般需要手术干预或保守治疗,以减少脑组织的损伤。
三、癫痫癫痫是一种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脑部疾病。
癫痫发作是由脑部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引起的。
癫痫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脑外伤、感染、肿瘤等因素有关。
癫痫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发作时病人可能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是癫痫的重要诊断手段。
对于大部分癫痫病例,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对于难治性癫痫病例,考虑手术治疗或植入神经刺激装置。
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多巴胺学说”和“氧化应激说”
帕金森的发病机制——“多巴胺学说”和“氧化应激说”引言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
多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关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理论,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多巴胺学说”和“氧化应激说”。
本文将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详细解释和对比,以期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多巴胺学说多巴胺学说是最早提出的关于帕金森病机制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帕金森病主要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症状的出现。
1.多巴胺的生物合成和转运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合成。
多巴胺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酪氨酸的羟化、羟酪胺的脱羧和多巴的羟化。
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能神经元会将多巴胺包裹在囊泡中,并通过转运蛋白转运至突触前膜。
2.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在帕金森病中,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丧失。
这种丧失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炎症等。
当丧失到一定程度时,多巴胺的水平开始下降,导致帕金森病的症状出现。
3.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的症状多巴胺水平下降会导致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困难等。
这是因为多巴胺在运动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调节基底神经节的活动,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
氧化应激说近年来,氧化应激说逐渐成为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氧化应激是导致帕金森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1.氧化应激的产生氧化应激是指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被打破,氧自由基产生过多,导致细胞发生损伤的状态。
在帕金森病中,氧自由基产生的过程与多个因素有关,如线粒体功能障碍、脑内氧气浓度升高和神经炎症等。
2.氧化应激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氧化应激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是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氧自由基可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细胞内损伤和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此外,氧化应激还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细胞内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酶的 活性 , 参与细胞 内异 常蛋 白的降解 , 是神经元 的保护剂 , 当基 因异 常 , 基酶 的活性减 弱或消失 , 异常蛋 白不 能降解 , 导致 聚积 , 多 巴胺能神经元受 损或死亡 , 致 而发生 帕金森病 1。 6 1 d一突触核 蛋 白和 P ri 白在人 的正 常脑 组织 中 分布 akn蛋 相 似 , 者 均位 于 突触 前膜 , hmua等 l 已证 实 一突 触核 两 Si r 7 l
蛋 白为 P ri 白的作 用 底 物。故 此 , akn基 因异 常 导致 akn蛋 P ri P ri 白功能损 害或缺失 , 一突触 核蛋 白不 能被 降解 在细 akn蛋
3 电生 理特 性的 影响
黑质 中多 巴胺能 神经 元其 突触极 化激 活 的 阳离 子 电流较 大, T A P依赖 的 K 通道在黑质 中水平较高 , + 线粒体 复合 体 I 抑 制剂 作用下 , 黑质 中的 K 通道易被 激活 , + 导致 细胞产生 中毒受
0一突触核 蛋 白基 因位 于 4 2 ~ 2 , 长 17K , 常染 【 q 1q 3 全 1 b 为
色体显 性遗 传 , 对一 些酶进 行生 理调 节 , 它是 作用 于细胞 内的
多 巴胺存 储来调 理多 巴胺 代谢 I 基 因的异 常可使 d一突触核 ,
蛋 白发生病理性 积聚 , 形成 L n 小体 , ey 导致神经元变性 , 而该蛋
Px 、 t Px tl Px 2、 t3等基 因参 与调节多 巴胺 能神经元 的分化 , 特别 是 Px , t3 与神经 元 的分 化 、 育 调节关 系 密切。它 几乎 都 发 表达 于 中脑 的多 巴胺神 经元 中 1。中脑 黑质 中 的多 巴胺神 经 9 1 元发育需 要 Px , t3 影响 中脑腹侧 区的多 巴胺神经 元的生 t3 Px 也 存 , 鼠模 型 中去 除 Px 小 t3则 出现黑 质 中多 巴胺 神 经元 缺损 明
2 年 1 月 第 1 第 2 期 01 1 1 卷 2
多巴 能 胺 神经损伤与 森 关系 帕金 病的
吕广秀 高国宇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分院儿科, 上海 2 0 3 0 25
【 摘要 】 巴胺 能神经损 伤与 帕金森病 发病关 系密切 , 为何 此现象 只发生在 黑质 中 , 能与黑 质 中多巴胺能神 经元 的 多 但 可 基 因表达 差异有关 , 也与黑质 中小胶质 细胞 功能异常损坏 多 巴胺能神 经元有关 , 以及 与黑质 中多巴胺能神经元 胞膜钾离
质 , 能 是 基 因 的选 择 性 损 伤 。 可
1 . 1 一 触核 蛋 白和P ri基 因的 作 用 突 a n k
增强 呈负相关 。近年来 的研究表 明 , 内小胶 质细胞 的激活增 脑
加 了 d 巨核蛋 白对 神经 元 的毒害作 用 , 帕金 森病 的发病 相 与 关 [1 1。小胶质 细胞激活所 释放 的两 种炎症 因子整合素 d 及肿 1
经元 的特异 性损伤 ¨。G enmye等 1认 为 , 经元 的损 伤与 I rea r 2 ] 神
细胞 中的多巴胺本身有 关 , 因为多 巴胺或其 代谢 产物在 氧化过 程 中会 产生 自由基 , 而使 神经 元受 伤。但 是 , 从 帕金森 患者 的 多 巴胺能神 经 的这种 细胞应激 反应只产 生在黑质 , 出现 多巴胺
白尤 其在黑质 中特异表达 , 增加 了帕金森病 的好发性 。P ri akn 基 因在 黑 质 中最丰 富 , 于 6 2 .~ 2 , 位 q 52 q 7 其表达 的 P ri 白 akn蛋
元作 用的营养 因子 , 其保 护作用 已在实验 中验证 l】 l。一些外界 4 因素如 : 在 一干扰 素等刺 激下 , 星形 胶质 细胞 可产生一 氧化 氮 等炎性 因子 , 破坏线 粒体 的功 能 , 导致 神经 元变性 。肿 瘤坏
瘤坏 死 因子 在模 型小 鼠黑 质纹 状体 内有 阳性 表达 , 明小 表
胶质 细胞 介导 的炎症 损伤 参与 了帕 金森 多 巴胺 能神 经元 的损 害过 程 l。 已发 现在 黑质致 密 区 中小 胶质 细胞 的密度较 其他 1 2 1 脑 区 明显 增高 , 为脑 内免疫 细胞 , 经损 伤或 凋亡 的标 志是 作 神 小胶 质细胞 的增生 , 目的是清 除细胞碎 片 , 产生细胞 调节 因子 , 促进 组织 修复 和介导 细胞 的退变 l】 1。星形胶 质细 胞在 帕金森 ] 患者 的黑质 中呈增生状 态 , 产生 多种具有保 护多 巴胺 能神经 能
子通道改 变导致细胞损伤有 关。总之 , 发病机制是多 因素的 。
[ 关键词 ] 黑质 ; 帕金森病 ; 巴胺 ; 多 神经元 ; 伤 损
【 中图分类 号 】 7 25 R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0 5 0 1 2 1 ) 2 4 — 2 2 9 — 6 6( 0 1 2 — 0 0 胞 内累积 , 最终导致细胞 受损或死亡 , 帕金森病 从而产生 。
关 系。 了解 mD A神经元 的发 育过程将 有助 于理 解这些疾病 的 发生 和发展 , 但迄 今为止有关 这类神经 元发育 的分子机制 还知 之甚 少 。由于多 巴胺神 经元分布 广泛 , 故其损伤 不仅表现 为神
育时期 多 巴胺能神 经元 富集 的不 同神 经核 团之 间( 如腹侧被 盖
损 11 1。电生理 的异 常也能 导致黑 质多 巴胺 能神经元 发生 选择 5
性损 伤 , 电生理 的异 常则 定是 基 因分子 出现异 常所 致 , 能 但 若
4 田区 牛 HN E IIEA DP A M C 0中 药辱学C IAM DCN N H R A Y
区与 黑质 ) 如何分 离的 问题 提供 重要 线索 , 显示 出基 因早 期 也 对帕金森病 的影响 吲。
1 . 其 他 基 因的 异 常 3
经元类 型 的临床表现 , 也表 现出区域性 的临床表 现。但在 发病
的 过程 中 , 主要 是 中脑 黑质 中 的多 巴胺 神经 元严 重受损 , 他 其 部位 受损不 明显。故此 , 帕金森 病 出现 特有 的黑 质多 巴胺 能神
印敏 等人建立 了 mD A神 经元分化 过程 中全基 因表达谱 及
差异变化 基 因的数据库 , 录基 因 E f 转 bl通过抑制 m A神经 元 D 向黑质致 密带 的迁 移而调节 黑质在 胚胎期 的形成 , 这对认识 发
和结 构 的异常 与多 种精神 疾病 如帕 金森 病等有 着非 常密切 的
1 基 因的 差异 表达
黑质 中多 巴胺 能神经 元 的基 因差异 表达导 致 了细胞对 帕 金 森病致病 因子 的易感 性 , 或者增 强了对细 胞的保护作 用。 中 脑 腹侧 区 中的基 因异 常表达 也可 能是保 护 细胞免受 损伤 。两
者 位置 相邻 的多 巴胺能 神经元 为何 在 帕金森病 中只表现 在黑
显, 似帕金森病 的症状 , 明 Px 说 t3对黑质 至关 重要 。
能 细胞 的缺 失 , 其他 部位 的细胞 无此 现象 , 现象说 明黑 质与 此
其他 部位 中的多 巴胺 能神经元存
帕金森病 中 , 巴胺能神 经元 的 丢失与胶质 细胞 的反应性 多
1 . 转 录基 因E f的作 用 2 b l
随着人 口老 龄化 , 经退行 性疾 病愈 来愈 多 , 神 帕金森 病是 老年性 神经 退行性疾病 的其 中之 一 , 发于 6 好 5岁 以上 的人群 。 中脑 多巴胺 能 ( D 神经元 在 人类 和动 物 的运动 能力 、 绪 m A) 情 调节 等重要 生理过程 中发挥 着极 其重要 的作用 , 这些细胞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