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教育部2005年64号文件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二、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三、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见附件。
四、自颁布之日起,学位授权审核、研究生培养及其他相关工作按照调整后目录进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一: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见下页)附加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见下页)附件一: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附加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面临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机遇;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武装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纪新阶段,由于国内、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机遇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自诞生以来就以其严密的理论体系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尽管经历了世界历史的风云变幻,但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
1.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央一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近年来,中央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2004年初,中央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经费投入也空前增加。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分期、方法、主题和重大问题、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对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后继者继承和发展了的思想观点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整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与正确道路的学说,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部分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社会经济运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和证明,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条件和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客观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
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应用、发展、创新和建设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1、具体描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应用、丰富、发展、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重点描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理论环节。
2、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而产生、修正、丰富和创新的一般规律(创新规律、重心转移规律、具体化规律、民族化规律、大众化规律,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1)
• 11.李松林,韦 磊.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 刊,2013(4).
参考文献
• (二)专著:
• 1.宋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 • 2.梅宪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政治沟通,以事件、政党、媒介为研究单位。 • 2.经济学理论借鉴: • 制度与经济发展,非均衡发展的中国样态,经济发展与环境
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演变为中心线索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三 研究方法
• 历史观:唯物史观及其他史观 • 多学科交叉融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的文化学(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 选择、文化接受) • 多视角:宏观、中观、微观 • 分析法: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分析法
版,中共建党纪念的起源与共产国际,中共革命话语建构 与共产国际, 《联共(布)党史》与中共历史,当代中国 问题的国际背景,中共对国际媒体的利用(如延安时期), 国际媒体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如《时代》周刊对于中国问 题的报道,如斯诺在延安等。
二 研究内容
(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借鉴
• 1.政治学理论借鉴: • 政治符号、政治动员、政治社会化、政治仪式、政治协商、
2010.
• 3.段治文.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4.杜君,吴蓓,王金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M].长春:吉林大 学出版社,2010.
• 5.姜良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 6.康沛竹.中国近现代史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内涵式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内涵式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作者:李辽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03期(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摘要:学科建设离不开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担负着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学科支撑的重任,以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3-0004-0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
这一论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来说同样适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一致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服务好这个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即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学科支撑。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简要历程回顾历史,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
一是学科初创阶段(1978—1984)。
这一时期主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以及初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分不开的。
1978年,叶剑英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活动为前提的,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以促进“人”的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为中心和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概念1、政治工作: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2、思想工作: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即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思想性的政治工作。
又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者说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更加不是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的简单相加,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和融合。
4、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或社会群体对人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之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5、德育: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的提法不确切、不科学。
6、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人们思政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政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思政教育与思政教育学思政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政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思政教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目的在于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政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政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政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学的前提和基础,思政教育学是思政教育的理论概括。
思政教育学是从思政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思政教育为研究对象,又用于指导思政教育实践的科学。
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重在建设
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重在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必须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必须依托学科建设。
没有学科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就失去了发展的平台。
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这就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
学科建设,任重道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必须抓好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98方案”的7门课程调整充实为现在的4门课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必须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要求,把握各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必须注重教材建设。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
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后,都经过几个层次的反复审议,开课前还要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继其他三门课程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后,12月1日至4日,中宣部、教育部在京又举行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
会议强调,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特点,吃准吃透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审定的教材基本精神上来,同时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明年春季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方案,重在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作者:张新平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02期[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有效支撑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
但是,在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今后的建设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者简介] 张新平,法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與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
为了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在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及其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1848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那时起,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新时期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和矫治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和矫治对策作者:李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8期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受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现象逐渐增多。
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大环境、高校扩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缺乏实效性、网络行为失范四个方面探究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预防和矫治大学生行为失范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原因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269-03当代大学生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重托,他们的表现对中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说,大学生成长与发展不仅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更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
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越来越常见,已经引起了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在兰刚的《当代大学生十大偏离行为扫描》中,也对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进行了总结,包括恋爱行为失范、泛性文化低俗、学子染指赌博、“争光”渗进铜臭味、烟民风靡学府、生日庆典升温、基础文明或缺、难以抵御黄色诱惑、作弊现象严重、日常消费失控等十项偏离行为。
以上列举的十项偏离行为都说明一些大学生行为失范已非常严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道德素质下降、生活懒散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真实情况,笔者特意对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国经1035、1036、1037、1038班和会计1101、1102、1103、1104、1105、1106班及国商1109、1110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有效回收4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88%。
调查问卷一共26道题,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的行为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打架、浪费等现象长期存在,影响了学习成绩和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
这些行为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05.12.23•【文号】学位[2005]64号•【施行日期】2005.12.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二、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三、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见附件。
四、自颁布之日起,学位授权审核、研究生培养及其他相关工作按照调整后目录进行。
附件:1. 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2.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一: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门类代码│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代码│备注││ 及名称│及名称│及名称││├────┼────────┼───────────────┼──────────┤│03法学│0305马克思主义理│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设│││论├───────────────┼──────────┤│││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增设│││├───────────────┼──────────┤│││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增设│││├───────────────┼──────────┤│││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增设│││├───────────────┼──────────┤│││030505思想政治教育│增设││├────────┼───────────────┼──────────┤││0302政治学│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取消,调整到“马克思││││教育│主义理论”,拆分为两│││││个二级学科│└────┴────────┴───────────────┴──────────┘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2)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3)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5)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2、在上述同一文件中科学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 ➢ 3、建立完善了学科的基本布局,设置了六个二级学科。 ➢ 4、在全国高校设立了相当规模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实际推进
二、“两张皮”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分 析
袁贵仁部长今年5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座谈时指 出:“近年来,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对课程的支撑作 用初步显现。但从总体上看,支撑作用还远远不够。…… 目前,学科建设有两项工作需要抓紧解决。首先,要重视 和解决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两张皮’的问 题。……其次,要重视和解决学科的规范性建设问题。”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相结合问题的思考
一、“05方案”的实施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 思政课建设的良性互动
伴随着“05方案”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和建设也 迈开了步伐。
➢ 1、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 知》中,阐明了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五点必要性 :
科学建设和人才培养。
以上四个方面的事实表明,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进展是 前所未有的。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进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பைடு நூலகம்建设的积极推 动作用也是巨大的。
➢ 首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我党的指导思 想和国家的意识形态,而且是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我们在高校 课堂上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传 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真理。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三个问题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三个问题李文涛1,2(1南京邮电大学人事处,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摘要: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文章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数量素质不适应;学科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完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9)03-0097-02国家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1]”积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政策方针,采取多项有力、有效举措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党的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的认识逐步深入,在理论素质上也有了很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状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课堂获得感。
但从总体上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借船出海”现象剖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借船出海”现象剖析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出现的“借船出海”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些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没有“融为一体”,博士点依托于多个机构;原因在于人们的认识与中央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衷存在偏差,对“借船出海”现象的消极影响认识不够。
只有在学位点评审、检查、评估等多个环节,遏止“借船出海”现象的泛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借船出海;博士点一、“借船出海”现象产生的原因“借船出海”现象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博导头衔这种现象的形象比喻。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院校中,有相当比例的博士点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外的专业院系,这些院系并没有承担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有的博士点甚至分散依托于学校多个机构。
造成“借船出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这些博士点单位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意义,在认识上与中央文件精神存在偏差,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相分离。
如果我们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意义搞清楚,达成共识,就不会出现“借船出海”现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5年64号文件《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和《关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在此思想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了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后又增设了一个“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及启示作者:高亚伟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04期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对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并独有的,并且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其自身也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旨在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变革,并探析这种概念的演变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变;启示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44-02思想政治教育是自阶级和国家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
这项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的形式不同,其名称概念也不尽相同。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产生的,其概念和内涵随着我党革命建设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性质,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科学的发展规律。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所使用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当时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和任务而提出来的。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一方面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为使革命在更大范围内走向高潮,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多使用“宣传”类概念,加强“宣传工作”,以此激发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斗争精神,引导中国无产阶级将斗争转向政治领域,引导中国革命走上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我党一直处于严峻的战争环境下,担负着沉重的战斗任务,革命战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因此格外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1934年在红军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的会议上,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一方面来加强军队红军战士共产主义的教育,另一方面为了“肃清”党内存在的一切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使官兵战士具备无产阶级情感,提高无产阶级政治意识。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是相伴相随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应遵循二者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用学科建设代替课程建设,更不能用课程建设代替学科建设。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7年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出台;2017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又正式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恩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是相伴相随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有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党成立之后,就十分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胜利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思想文化方面承担着三重历史使命:一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二是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事建设新社会的能力;三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PPT课件
学科建设概述
徐涌金 2008年3月5日
要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布局情况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概述 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但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却始于20世纪80年 代初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思想政 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历程如下: 1、1980年5月27日至6月6日,原第一机械工业部 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一门科学”。8月 11日,《光明日报》以“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 化”为题开展专门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4、1984年,教育部召开了学科专业论证会,确 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名称 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拟定了专业的 课程设置,并连续发出三个文件,决定从1984 年开始招收专科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
1984年暑期后,首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和第 二学士学位的新生在全国13所高校入学。
6、1987年9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决定从 1988年开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7、1988年9月,全国有10所高校招收首批思想政 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8、1990年,又有部分高校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专 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述
(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培养
2、培养方式
(1)设立导师组,实行以首席导师为主导、导师组集 体参与的培养制度。(2)采取课堂教学、专题研究、 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 要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内容,又要密切结合教学实践, 强调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 力的培养。(3)采用专题式、启发式、研讨式、实践 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交流研讨、 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工作实践有机结合, 加大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 力的培养力度。(4)实行学分制。大学生的科研、论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1997年颁布 年颁布) (1997年颁布)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 科的通知》 2005年颁布 年颁布) 科的通知》(2005年颁布)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 2009年颁布 年颁布) (2009年颁布)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 0 0
08 08 0
0 08
08 0
0
08 8 08 08 0 08 08 0
08 工 学
08 08 08 08 08 0 08 0 08 0 08 0
08 08
08 8
08 工 学
08 08 0
08 00
08
08
090 090 090
09 农 学
070
070 0
070 0 070 0
070 0 070 0
070
07 理 学
070 070 070 070
0 0 0 0
070 0 070 0 070 0 070 0 070 07 070 0 070 0
070
070 0 070 0
070
070 0
070 0
070
070 0
070 0
070 0
070 0707
12 管 理 学
12 2 12
12
12
120401 ( 120403
2005~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u a fYii iest o r lo bn Unv ri n y
Vo . 1,N 8 11 o Au u t 01 g s ,2 1
20 2 1 05~ 00年思想政治教 育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严 春 蓉
(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 院, 重庆 4 0 1 ) 0 7 5
收稿 日期 :2 1 O O 0 1一 3一 1
作者简介: 严春蓉e 8一 , 四川广 1 7 )女, 9 元人, 研究生, 硕士 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与方法 研究。
12 0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五位一体论。刘建军教授则由五 个问题引发思考, 认为思 想
有学者认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主要应
三关系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 政治教育 说。 学科社会定位、 属性定位和功能定位三位一体定位出 指导下, 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 在总结思想政治教 发, 育实 依次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 力求对思想政治教
践经验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综合性、 政治性、 科学性、 践性很强 实 育的 学科内涵有个清晰明确的把握。
由 上可知, 学者们都一致赞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 强中 外思想政治教育比 较研究,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调控研
摘要 : 马克思主 义理论与思想政 治教 育一级 学科成立 以来 , 学者们就如何进 一步推进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发展 , 讨 了思 想政 治教育 学 探
科定位、 学科建设、 学科 理论体 系构建、 师资队伍 建设等 问题 , 并在此基础上从不 同的思维 角度 、 研究视域 出发 , 探讨 了新形势 下继 续推进 思 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 形成 了丰富的研 究成果。
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探讨
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探讨[摘要]文章结合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指出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议[作者简介]盛艳秋(1974-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吉林四平 136000)[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28-02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之上实施的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职业与技术教育。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更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振兴我国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内涵建设初见成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加强建设的宏伟蓝图。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技能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导作用,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从属地位,将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做到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在课程安排上以岗位技术能力为培养中心,轻理论重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成长的重大影响,放松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某些专业教师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象并非个案,并一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接受的是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专业课为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浅谈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通过一学期对马克思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初步对马克思的认识,接下来让我来浅谈一下马克思主义。
我想关于马克思主义,那就有必要说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核心。
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虽然学术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结合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1938 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及1943 年《中共中央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虽然不同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要“结合”的对象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可视为是“结合论”。
如,陈家付教授认为,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二,过程论。
它是在“结合论”基础上提出的,是结合论的引申,从相结合的过程、结果的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双向互动的过程。
如雍涛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关系的总体性概念,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过程,而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
只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没有完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就没有完结。
第三,三化论。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问题。
如张远新教授认为,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为三层意思: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三是把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其依据是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
还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新鲜化。
第四,实质论。
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结合论”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所以提出了“实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暂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二、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三、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见附件。
四、自颁布之日起,学位授权审核、研究生培养及其他相关工作按照调整后目录进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1. 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doc2.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简介.doc附件一:调整增设后的相关学科及代码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
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它包括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它是在资本主义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工人运动和社会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它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它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比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著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和通信等。
这些论著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涵盖了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新的科技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实践又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历了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再到制度形态的转变,也经历了从部分地区向全世界传播发展的过程,在世界上形成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历史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同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多样性和生动性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一般性同特殊性的关系。
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并且把这些科学成果用于指导我国的社会实践,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教学体系。
在本科教育中,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大学生。
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学科概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和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
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
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源远流长,各国共产党均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并在党内教育、工人教育和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教育中,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规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二级学科,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对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博士学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骨干人才。
2.硕士学位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三、业务范围1.学科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2.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
四、主要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
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学科概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本学科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活动的中后期,他们就多次对自己的思想历程作了回顾和总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追随者,特别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搜集并出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表了大量论著,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我们党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发展史的研究,早在1964年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并布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该所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
在我国一些重点高校,以及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编译局等国家研究机构有一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国学者做了更多的研究工作。
我国学者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史等角度进行具体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此外,国外一些学者如科尔纽、麦克莱伦等也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着重于思想史、学说史的角度,而国际共运史着重于实际运动的角度。
它包括思想来源、理论的形成和创立、以后的发展和传播。
我们应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培养目标1.博士学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和良好学风;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熟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宣传和党政工作。
2.硕士学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