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秦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建 万里长城(400)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灭亡。
3、汉
西汉: (前202年至25年) 楚汉战争(前206年至前202年)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 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西汉) 汉武帝统治时期: 思想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 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军事家:卫青、霍去病 理财家:桑弘羊 音乐家:李延年 政治活动家:张骞
4、科学著作
[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 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元]郭守敬《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六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 作,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家,始称“皇帝”。
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 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2、皇族、皇戚称谓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
“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 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 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商在公元前1600年 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 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一、初识汉字相传,很久以前,黄帝命令他的宰相仓颉主管造字,并赐他一朵花作为奖赏。
仓颉便与八位谋士研究文字,他们各分头去东、南、西、北四方,搜集各种资料,并偷偷地将一些风土人情记录下来。
回来后,他们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了一番交给仓颉。
仓颉立即着手整理,日夜辛苦,九天后,他汗水涟涟地捧着第一本厚厚的书交给黄帝,黄帝看后,十分满意,禁不住连声称赞:“好!好!仓颉,你是天下第一功臣,我要赐你一件礼物。
”仓颉便要了这件礼物——一斗小米。
黄帝笑道:“好!我要让天下人都尝到你的功劳!”仓颉不解其意。
黄帝说:“你想想,天下人每日都忙于播种收获,结交诸侯国,修筑房屋,制作衣裳和器具,靠的是什么呀?还不是靠你造出来的字!”从此以后,“字”便传开了。
为了纪念仓颉造字的功劳,后人将这句话编成歌谣:“仓颉造字,玉帝嘉奖,赐了小米一斗一斗谷子。
”仓颉造字的传说就在民间传开了。
唐代韩愈《祭仓颉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其功及于百姓与?其功盛于葛天氏。
”看来,“仓颉造字”的故事真可谓家喻户晓了!二、指南针的发明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指南针的发明在航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和指示南北的特性,并发明了“司南”。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种司南:“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沈括已经对磁偏角有了正确的认识。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写得更明确:“磁石之指南,毫厘不爽。
人没水勿深处各以手持针寻方,用南北依之。
”以上叙述证明了指南针在航海中的重要性。
三、火药的发明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
我国古代把炼丹当成一生追求的事业。
当时写下许多有关炼制“长生不老丹”的书籍,《神农本草经》就是其中之一。
它系统地总结了药物的知识和经验,为古代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炼丹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历史常识

我国历史常识《我国历史常识篇一》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啊,那可真是一座挖不完的宝藏。
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每次伸手进去都能掏出点新奇玩意儿。
咱先说说这古代的朝代更替吧。
夏朝,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感觉就像一个神秘的老祖宗,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影子。
传说大禹治水后建立了夏朝,不过呢,也许这其中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毕竟那时候的事儿,就像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
商朝就比较好玩儿了,甲骨文那可是相当有名啊。
我就想啊,当时那些刻甲骨文的人,是不是就像咱们现在的“文艺青年”,整天拿着个小刻刀在龟壳上划拉。
商朝的青铜文化也超厉害,那些青铜器,造型奇特得很。
像那个四羊方尊,那羊头就跟活了似的,感觉随时要从尊上跳下来“咩咩”叫两声。
周朝呢,分了西周和东周。
西周的时候,那可是礼仪之邦,什么事儿都讲究个规矩。
就好比咱们现在去参加一个超级正式的晚宴,每一个动作都得小心翼翼的。
可是到了东周,就乱套了,诸侯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不听周天子的话了,打来打去的。
春秋战国时期,那更是热闹得像菜市场。
各国都有自己的能人,什么商鞅变法啦,吴起改革啦。
感觉就像每个国家都在参加一场超级大赛,都想让自己变得更牛。
秦朝就像个霸气的大哥,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场面,肯定是相当壮观。
他修长城的时候,估计那些劳工们心里都在骂娘呢。
不过话说回来,长城到现在都是咱们的骄傲,就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咱中国的大地上。
但是秦始皇也挺狠的,焚书坑儒这事儿干得就有点不地道了。
我就在想,那些被烧的书里,是不是有很多现在失传的绝世秘籍呢?要是能保留下来,说不定能让咱现代人更了解古代的神奇世界。
汉朝就像一个大熔炉,把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
文景之治的时候,那老百姓的日子肯定过得挺滋润的,就像掉进蜜罐里一样。
汉武帝更是厉害得不要不要的,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
这时候的丝绸之路也开通了,就像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各种新奇的玩意儿都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感觉就像一场盛大的文化派对。
中国文化常识知识大全

中国文化常识知识大全一、历史与朝代中国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历史上,中国经历了许多朝代,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
其中,夏、商、周是中国历史的早期阶段,秦、汉、唐等则是中国历史的辉煌时期。
这些朝代更迭,不仅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等文化,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传统思想与哲学中国文化中,传统思想与哲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其中,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则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墨家则主张兼爱非攻。
这些思想与哲学,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文学与艺术中国文化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古代的诗词、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同时,中国的书法、篆刻、陶瓷等艺术形式也独具特色,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习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活动。
这些节日与习俗,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也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五、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菜系包括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等八大菜系,每一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技巧。
同时,中国的茶文化和酒文化也十分丰富,茶道和酒道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六、传统音乐与戏曲中国的传统音乐与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曲艺、器乐等类型,其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
中国戏曲则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如京剧、豫剧、川剧等,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这些传统音乐与戏曲,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
七、建筑与园林中国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空间布局和结构美感。
园林则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通过山水、花木、建筑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宁静幽雅的环境。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优质课件

.
马家窑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 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 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 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
.
2、早期智人阶段遗址 又称古人阶段,距今10万-4万年前,遗址分布 遍及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华南地区,代表性 遗址有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湖北长阳人、广 东马坝人等。
陕西大荔人
陕 西 大 荔 人
.
山西丁村人
湖 北 长 阳 人
.广东Leabharlann 韶关曲江马坝人.早期智人较猿人体征进步,头盖骨变薄,脑容 量增大,吻部不太突出,基本具备了现代黄种人的 生理体征。早期智人的工具虽仍以打制石器为主, 但种类增加,用途分化,效率提高。他们在加工石 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打击、钻孔、摩擦的生火 技术,进人人工取火阶段。早期智人仍然实行血缘 婚,但血缘家族成员增加,从中分裂出新的社会结 构比较稳定的血缘集团。
旧石器时代指人类社会形成到距今1万年前的 人类发展时期,有300万年左右的历史。目前全 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约300处, 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 的阶段,表现出逐渐递进的文化进化特征。
.
1、直立人阶段 即猿人阶段,是人类进化的最早阶段,大约
从人类起源到10万年前,代表性遗址有云南元 谋猿人(250万年)、陕西蓝田猿人(115万年)、北 京猿人(40万-50万年)。
《导游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简述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我国历史文化的常识,希望能够增加您的知识储备和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创造了彩陶、龙纹璧等众多文物,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开端。
二、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杰出代表。
三、中华民族的三大礼仪中华民族的三大礼仪是:九族大典、仪礼和周礼。
这些礼仪体系建立了独特的礼仪文化,加强了社会秩序,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历经夏、商、周三代,形成了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体制和特点,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可以获得功名和地位,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六、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包括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以及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被视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遗产。
七、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以其特殊的风格和独特的构造技术而闻名。
例如,中国的宫殿建筑具有严谨的布局和宏伟的气势,寺庙和园林则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八、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观。
九、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注重笔画的墨色和构图,绘画则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代表,追求意境的表现和审美的内涵。
十、中国的音乐和舞蹈中国音乐和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和谐的美感而闻名。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众多领域,从政治、社会到艺术、哲学,都有深厚的积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些常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古代文明。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
中国的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传说中的中国第一位君主是传说中的黄帝,他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王朝更迭,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等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二、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
从夏朝开始,中国历代王朝都采用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封建时期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奴隶和农民作为其附庸。
三、官员考试制度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官员选拔制度,大学士、进士、举人等都是其中的重要考试级别。
进士科举是古代最高级别的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这一制度考察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和文化修养。
四、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鼓吹仁爱、孝道、礼貌、忠诚等美德。
在古代,儒家思想对政府、家庭和个人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推崇平等、尊严和自由,强调个人责任和仁慈,对现代中国社会依然有深远的影响。
五、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思想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最高境界是返本归真,即顺应自然的原则,拒绝对自然进行干预。
六、佛教的传入佛教是在中国古代广泛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宗教。
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社会逐渐接受了印度的宗教和哲学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如敦煌石窟和云冈石窟,就是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
七、书法和绘画书法和绘画是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艺术形式。
中国的书法被认为是一种诗意的艺术,尤其注重字的造型和笔画的跌宕有致。
绘画则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主题,追求意境和审美感。
1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图片
图片
秦始皇陵
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 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 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 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 迹”。
丝绸之路旅游 1。历史形成 2。基本路线图 3。主要景点
3、东汉(25年到220年) 73年
班
超出使西域 4、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图片
龙门石窟
图片
玄奘,河南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 佛学家,他于公元628年自长安西行,历经艰难险阻到 达印度,公元645年回到祖国,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 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 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 僧分坐500辆庄宝车,盛况空前。玄奘带回佛经657部, 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处翻译佛经74部, 共计1335卷,在我国佛教四大译家中译书最多,译文 最精。 玄奘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口述,其弟子笔录, 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和 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 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给 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宝鸡炎帝陵: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 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原始社会生活图片
原始社会生活图片
原始社会生活图片
原始社会生活图片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1、奴隶社会历史分期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都咸阳。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都河南安阳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 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 犬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商鞅开始变法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时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向您介绍中国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朝代、中国的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中国历史常识,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一、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年前的黄河流域。
在这一地区,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古代文明,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良渚文化。
这些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初步发展,并为后来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
二、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国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文明之一。
从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开始,中华文明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其中最重要的是三皇五帝时期、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以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
这些阶段不仅推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朝代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朝代:1.秦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还实行了一些重要改革,如统一货币和文字,并修建了长城等重大工程。
2.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
汉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方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唐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唐朝在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科举制度的建立和诗歌的繁荣。
4.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如活字印刷术和宋词的兴盛。
四、中国的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国导基

识记并领会: 自然景观中的地文、 水域、生物、大气、 天象景观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识记: 从分布、语系、宗教、节庆、饮食、民 居、服饰、习俗、禁忌等方面,识记教 材中的十五个民族。 应用:联系民族民俗知识,运用民族民 俗旅游原则。
第四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释迦牟尼-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
表法意义
体现天台宗 佛有三身教 义
西方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 东方净琉璃世界 体现净土信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 药师佛 仰
未来世
现在世
过去世
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 (迦叶佛)
从时间上体 现佛的传承 关系
一佛二菩萨组合
合称
组合布局
所教化世界
释家三尊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文殊菩萨 娑婆世界 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文殊菩 华藏世界 萨 东方三圣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 东方净琉璃 世界
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部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识记和应用: 朝代及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年号、陵号 天干、地支、干支 四时、节气、候 阴阳、五行、生肖 科举制度、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避讳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
识记: 中国的“世界自然和 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 名城
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 西方极乐世 界 菩萨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识记: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 彩画、屋顶 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古都遗存、皇宫遗存、 坛庙建筑、陵墓建筑 的常识
中国的古代建筑
领会:以典型建筑为例,初步掌握古建 筑的欣赏 应用:结合具体图形识别中国古建筑的 屋顶等;进行中西建筑比较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资料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5、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2、中国古代绘画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中国古代书法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第二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1、楹联常识2、跟着诗词去旅行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3、中国的古塔2、中国的古桥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3、皇家园林——颐和园2、江南园林——拙政园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2、中国的名茶1、中国的四大菜系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中国的文房四宝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4、蒙古族3、藏族2、满族1、汉族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2、花岗岩名山1、钙华景观4、京杭大运河3、丹霞地貌名山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2、澳门4、英国6、德国5、法国1、香港3、台湾参考资料1、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书目:《史记》、四大名著、《丝绸之路》文章: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记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南宋》、《本草中国》、《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大汉帝国》2、第二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选读书目:《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3、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纪录片:《故宫100》、《世界遗产在中国》、《法门寺地宫》4、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书目:陈从周《说园》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5、第五章、中国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老广的味道》、《味道云南》6、第六章、中国工艺美术书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纪录片:《台北故宫》、《了不起的匠人》、《中国文房四宝》7、第七章、中国民族民俗纪录片:《穿在身上的中国》8、第八章、中国旅游景观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隐秘中国》、《大黄山》、《长江》、《塔里木河》、《这里是西藏》、《第三极》9、第九章、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主要客源国概况书目:《菊与刀》纪录片:《走遍世界》、《鸟瞰世界》10、第十章、中国共产党发展简史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辉煌成就书目:《邓小平时代》、《苦难辉煌》纪录片:《大国崛起》、《辉煌中国》、《忘不了邓小平》。
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简史二

1 尊孔子;2 穿汉服,禁胡话;3改姓氏; 4 与汉族通婚;5 改官制。
隋唐
君主:
杨坚、杨涿广郡(今北京)
三省六部制永:济尚渠 书、中书、门下
科举制
吏、礼、兵、刑、户、工 通济渠
洛阳
大运河 隋的灭亡: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唐
唐的建立: 贞观之治: 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遗风;殿试 开元盛世: 唐的繁荣:唐人街
(如果为负数则+10) 3、地支。
商
君主: 事件: 文明:
汤、武丁、纣 武丁中兴 农业
手工业
商业—贝、商人
文字
灭亡 牧野之战
周—西周
君主: 文王、武王、幽王 文明: 礼制 分封制:封建 共和行政: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
灭亡 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
周—东周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2、 秦朝 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把开始的第 一年定为建元元年,“建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帝王年号。
4、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引发唐朝灭亡 的历史事件是: 安史之乱 。
5、岳飞是最著名的抗 金 将领;文天祥是著名 的抗 元 英雄。
作业
1 记诵 历史朝代表 2 背诵 《贺新郎。读史》
丝绸之路
史记、造纸、隶书
两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
司马迁与史记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衡与地动仪
蔡 曹丕 司马炎
刘备
孙权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
两晋 南北朝
两晋: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南北朝:
导游基础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习题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一、单项选择题1、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雍正是( )A.谥号B. 庙号C. 年号D. 徽号2、公元2010年是干支纪年法的( )年,是12生肖纪年的( )年。
A.甲子年虎年B.壬丑年龙年C. 丙辰年鸡年D. 庚寅年虎年3、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在( )。
A.1840__1949年B.1840__1919年C.1919__1949年D.1878___1980年4、中国阴历的每月第一天、十五和最后一天分别称为( )。
A.望、晦、朔B. 望、朔、晦C.朔、望、晦D. 朔、晦、望5、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6、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是()人。
A.唐代B.西汉C.东晋D.东汉7、宋朝的开国皇帝是()A.朱元璋B.赵匡胤C.刘备D.康熙8、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是()A.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B.1919年的五四运动C.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9、中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民族特色鲜明,其中最为发达,艺术成就最高的是()A.花鸟画B.人物画C.工笔画D.山水画10、下列属于大祀的是( )A.先农B.先蚕C.太岁D.太庙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称谓中属于唐代的有( )A.书圣B.画圣C.草圣D.医圣2、关于中国历史表述正确的有(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B.国文字可考的时间最早是商代。
C.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代D.汉武帝时期,西汉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文景之治B.楚汉战争C.黄巾军起义D.八王之乱4、发生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有(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庙号始于商代,内容多是颂词。
B.庙号中多出现祖宗的字句C.皇帝之称始于商代,D.年号是纪年之用6、关于清朝的正确选项有( )A.八旗制度B.科举是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C.地方机构分为省,道,府,县四级D.红楼梦诞生在这一时期7、关于戏剧的发展,正确说法的是( )A.汉代出现百戏B.唐代出现参军戏C.四大徽班进京是为乾隆祝寿D.昆曲的代表作是《十五贯》、《游圆惊梦》8、关于文学表述正确的( )A.杜甫生活在唐代被称为诗圣B.元代的文学体载是散曲和杂剧C.明清时期诞生了小说这种体载D.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9、李白作品有( )A.《蜀道难》B.《望庐山瀑布》C.《新婚别》D.《北征》10、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形神兼备、以形写神B.虚实结合,浓淡相宜C.诗、书、画、印结合D.立意在先,构图灵活三、简答题1、请说出我国封建社会王朝更替的顺序.2、简述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和代表人物。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三省六部 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省,自南北朝至唐,同为最高政务机构,长官分别称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 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部,系隋唐至清的中央行政机构。 历代地方机构 从秦汉到隋唐,基本实行郡、县两级或州、郡、县三级。 明清时期大体上分为省、道、府、县四级。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名称
主考
称呼
第一名称谓
童试
县府院
秀才(生员)
乡试
省城
举人(孝廉)
解元
连 中 三 元
会试
京城(礼部)
贡 士
会元 (会魁)
殿试 (廷试)
皇帝主持
进 士
一甲三名 (三鼎甲) 第一:状元 第二:榜眼 第三:探花
教学资料
资料仅供参考
汉武大帝
西汉景帝刘启
西汉文帝刘恒
楚汉之争开始,刘邦胜出,建立了西汉。西汉“文景之治”
两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
司马迁
董仲舒
蔡伦
张衡:天文巨著《灵宪》
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军事家卫青、霍去病,政治家张骞,理财家桑弘羊,农学家赵过
三国鼎立
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
曹操
刘备
孙权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时期
一、原始社会时期
周口店“北京人”产生了语言,并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人工取火,并制造出第一枚骨针。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仰韶,龙山,河姆渡,大汶口 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历史文化常识(完美打印版)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一章皇帝与皇权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尧、舜(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
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
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三)皇帝的由来: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
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
(四)皇帝的饮食起居1、宫室、山陵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
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
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
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
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
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常识大全
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常识:
1.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
-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朝代,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 商朝:紧随夏朝之后,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 周朝:具有长期稳定的政权,历经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和西周(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时期。
2.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传统
- 儒家思想: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主张以仁爱和道德为核心,追求人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 道家思想:道家强调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理念,追求个人的内心自由和与自然的合一。
- 传入:是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的,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
- 中国书法:中国的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汉字书写成美丽的图案,受到人们的喜爱。
3. 中国古代的器物与艺术
- 瓷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古代生产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如青花瓷、汝窑等。
-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意境和表现技巧。
-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俗
- 春节:中国传统的新年,以庆祝农历年的开始,包括舞龙舞狮和放鞭炮等活动。
-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的节日,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和进行家庭聚会。
- 龙舟节:在端午节期间举行,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以上是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常识,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中国古代文化还有更多精彩的部分等待你去发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2021年全国导游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简史1、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出现时间地点北京人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蓝田人80万年前陕西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山顶洞人1-2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周围2、新石器时代中国文明起源: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文化区、北方和东北文化区。
黄河流域文化:仰韶文化[彩陶]、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zhu]文化。
3、古代神话传说反应上古文明口]”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伏羲、女蜗、神农;天皇、地皇、人皇。
[2]”五帝”:黄帝、颛顼、帝善、尧、舜。
三皇反应是母系氏族社会,五帝反应是父系。
4、夏建立:禹是夏朝最终一位经过禅让制产生部落联盟首领。
启杀伯益改禅让制为世袭制。
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中国奴隶社会始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朝建立,至春秋时期结束,共经过1500~16。
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起始,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长达2300多年之久。
5、夏朝开始采纳干支纪年法,并出现中国历史上最早”夏时”。
夏最终一个国君是夏桀。
夏桀兵败,死于南巢[安徽寿县]、共传13代,16王。
6、商:是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甲骨文、司母戊大方鼎、青铜器。
曾数次迁全部,自亳迁嚣,自嚣迁相、自相迁耿,自耿迁庇,自庇迁奄,自奄迁殷。
武丁时期达成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商农业发达,己经用多个谷物酿酒,出现了规模较大早期城市。
是当初世界上文明古国。
7、周:周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下是周族首领”后稷”,负责管理农事。
西周全部镐京[西安],东周全部洛邑[洛阳]。
实施分封制、周厉王时期国人暴乱引发共和行政[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这十二个月为共和元年,是公元841年。
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开始,烽火戏诸侯最终造成西周灭亡,周平王把全部城从镐京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8、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甲子表
二十四节气
秦汉年间完全确立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反映四季变化:反映天气现象: 反映温度变化:反映物候现象: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望:每月的十五 晦:每月最后一天
为尊。
四、名号
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一是谥号, 一是庙号。
谥号
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 德给予褒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 美谥:如文(孝庄皇后)、武、明、睿、康、景等都 是好字眼 ,恶谥:如厉(周厉王)、灵、炀(隋炀 帝 )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庙号
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始于商朝。如:李世民(唐太宗)、赵匡胤 (宋太祖)
三省:指尚书、中书、门下省,自南北朝至唐, 同为最高政务机构,长官分别称尚书令,中书 令,门下侍中。
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部,系隋唐 至清的中央行政机构。
历代地方机构
从秦汉到隋唐,基本实行郡、县两级或州、郡、 县三级。
明清时期大体上分为省、道、府、县四级。
官吏选拔制度
先秦到南北朝时期: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学校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
三、礼仪
(一)帝王的祭祀 古代帝王的祭祀典礼按规格分为三等,即
大祀、中祀、群祀。 大祀 祭祀天地、上帝、太庙和社稷(皇帝
必须亲临) 中祀 祭祀先农、先蚕、日月、前代帝王和
太岁, 群祀 群庙、群祠
大祀-------圜丘坛
圜丘坛----冬至祭天大典
(二)尊右、卑左
周、汉、元以右为上。 东汉至隋唐,两宋和明朝,以左为尊。 乘车须尊左,喜庆活动尊左,凶伤吊唁以右
国讳;家讳;圣讳 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
两宋、苛于清代。民国成立后废
姓氏异读(见书56)
Hale Waihona Puke 五、职官三公九卿秦汉时期的官制, 三公指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九卿是廷尉、奉常、郎中令、卫尉、
太仆、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它们分别掌管刑法、财政和税收等各 项事务。
三省六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名称 童试 乡试
主考 县府院
省城
称呼 秀才(生员) 举人(孝廉)
第一名称谓 解元
会试 京城(礼 部)
贡士
殿试 皇帝主持 (廷试)
进士
会元
连
(会魁)
中
一甲三名
三
(三鼎甲) 元
第一:状元
第二:榜眼
第三:探花
八旗制度
满族民籍与军队相结合的一种社会制度。(上 三旗:正、镶黄旗和正白旗,由皇太祖直接掌 管)。例如:鳌拜,额必隆,苏克萨哈,索尼 等
六、明清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元末,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明 朝,并灭掉了元朝,统一了全国。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派遣郑和下西 洋1405年,李自成起义。
郑和航海图
郑和宝船模型
清最初建国后金1616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 关定都北京,1662-1795康雍乾盛世。
武旦:表现那些身俱武艺的江湖女子或 神怪精灵,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 重翻打,如《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见 长,如《西厢记》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老旦:表现那些老年女性,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
刀马旦是要能唱、能念、能做、 能打的,多是女将,如《穆柯 寨》中的穆桂英等。
第三节 中国的文学艺术
一、中国文学 源远流长 辉煌灿烂 不同历史时期内容与表现形式不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 三类。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 详备的编年史,作者左丘明, 记录了春秋期间,列国的政治, 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 大史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 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 文学的典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东晋陶渊明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其诗表 现了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 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二、秦汉——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统一中国,废分封, 立郡县,集皇权,统 一了货币,文字,度 量衡和车轨。
修建万里长城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6年秦王朝灭亡。
楚汉之争开始,刘邦 胜出,建立了西汉。 西汉“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景帝刘启
汉武大帝
司马迁
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样瑞词语。 一般选用两个字。
如明世宗的年号:嘉靖 也有用四个字的:
如唐代武则天年号:天册万岁、万岁登封 个别也用六个字的:
西夏惠帝赵秉常年号:天赐礼盛国庆 如乾隆 皇帝全称:庙号+徽号+谥号(54页)
(二)名与字
避讳
“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 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 改字、缺笔或空字的办法来回避。
地理常识
山东、山西 战国、秦、汉通称华山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
西。 春秋、晋国、北魏、五代晋国地居太行山西,
所以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以西为山西。 金代开始,山东指现山东半岛一带,成为行政
区域名。 汉代后指太行山以西的区域为山西,元代开始,
山西成为行政区域名。
塞外
“塞”指长城要塞。“塞外”又名塞北、 朔北、漠南,指长城以北,今内蒙古自 治区的中部和西部一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唐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 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 最高。杜甫被誉为“诗圣”, 李白被称为“诗仙”。
杜甫
白居易
李白
宋代文学词具有代表性,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有张先、柳永 等。欧阳修、范仲淹、李清照、陆游、文天祥都 是那个时期的杰出文人。
四大角色行当:生、旦、净、丑
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 妆为俊扮为其特点。根据其年龄、身份的 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 种类。
旦,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可分青衣、花旦、花衫旦、 刀马旦、武旦、老旦等类别。
青衣:又叫“正旦”,多表 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 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 案》中的秦香莲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元代文学的代表是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
王 实 甫 《 西 厢 记 》
—— •
《
断夕古小枯
天
肠阳道桥藤
净
人西西流老
沙 秋 思
马 致 远
在 天 涯
下
风 瘦 马
水 人 家
树 昏 鸦
周口店“北京人”产生了语言, 并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 始人工取火,并制造出第一枚骨 针。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仰韶,龙山, 河姆渡,大汶口
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朝,第 一个奴隶制国家。
商在公元前 1600年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从此中 国历史进入有文 字记载的时期
青铜器的冶炼 和铸造技术达 到了很高的水 平
司母戊大方鼎, 迄今发现的世 界最大的出土 青铜器。
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 共近八百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 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历史上三个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泰民 安)。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七、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
1840年 -1919年“五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起源于原始的乐舞,元杂剧成就高,关汉卿是“东 方的莎士比亚”,比他早300年。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清朝戏曲更为普及,棒子、川剧、秦腔、豫剧等多
达十种,国粹京剧发展起来。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已 有200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八十大寿), 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 春4个徽调班社,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 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并吸收了一 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 京剧。
新中国成立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第二节 中国古代历史小常识
一、天文、历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天干、地支按照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可以 搭配成60对,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干支纪日始于商代,纪年始于东汉。 纪时:子时23时到凌晨1时;纪月:正月为寅。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 融合时期。
四、隋唐时期 ——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和成熟的时期
隋朝,定都长安,前后历经两帝:隋文帝杨坚(开皇 之治)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后李渊建立了唐朝。
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 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之一。
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安史之乱
五、宋元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
北宋 960年,赵匡胤“陈桥
兵变”,建立北宋。 杯酒释兵权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