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人物志——曹德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曹德旺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7年,福耀集团刚成立,曹德旺暗自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玻璃。30年后,他站在全球玻璃行业最高奖项—金凤凰奖领奖台时,“小目标”已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评委会称“曹德旺带领福耀集团改变了世界汽车玻璃

行业的格局”。

改变世界汽车玻璃行业格局的中国首善—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

没有人会预料到,在新中国成立的3年前,上海市一个呱呱坠地的男婴将一手撬动未来世界汽车玻璃格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如今,头顶“玻璃大王”“中国首善”两个光环的曹德旺,不仅是一个在红尘世界中追求至善的佛教徒,其一手创办的福耀集团更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就这样一个一生不行贿、“没送过一盒月饼”,对自己吝啬到抠门的企业家,从1983年起连续捐款至今,没花公司一分钱,仅靠个人腰包累计捐款额就高达110亿元。

落魄的富二代

如果没有动荡的战争,祖上丰厚的曹德旺将是一个顺风顺水的“富二代”,其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

到了曹德旺父亲这一辈,曹家的底子依然殷实。“我的父亲曾经是上海著名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曹德旺回忆,父亲早年曾在日本做生意,赚得10万日元。要知道,那时日元汇率比美元还要高,算起来这10万日元称得上一笔巨款。

谁曾想,全家从上海迁返老家福清途中,家里的货轮连带积攒的万贯钱财随船一起沉没了。

一场变故让曹家体验了一次现实版的“回到解放前”,命运也和曹德旺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富二代当不成,吃饱饭也成了难题。在曹德旺自传性著作《心若菩提》里提到,父亲远在上海赚钱补贴家用,每月寄回来的钱还不一定准时,家里十几亩薄地根本没什么产出,母亲和他们6个兄妹常常饿着肚子艰难度日。“常常是一天两餐,还是汤汤水水。”

这时,曾作为“地主千金”的母亲陈慧珍站了出来。她先是变卖了自己嫁妆,靠这笔钱在老家盖了一栋二层小楼,全家稳住了阵脚,又在精神上给予曹德旺兄妹最早的教育启蒙。

“母亲会把我们聚在一起玩游戏、唱歌,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告诉外人我们家只吃两顿饭。”母亲陈慧珍的话朴素但掷地有声: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家境贫寒让曹德旺的求学之路充满曲折:9岁入学,课间还要经常帮着母亲扒树叶、茅草,14岁就辍学开始给村里放牛补贴家用。不过闲暇时,他并没有扔下课本,自学哥哥的教材,还用赚到的钱买了一本《辞海》。

从小机灵、踏实肯干的曹德旺在15岁那年正式涉足商业,带他入门的正是此前在日本做生意的父亲。

父子两人从福州进烟丝和水果,用自行车运到高山再出售,骑行100多公里,来回就要三天。好在父子俩分工明确,效率很高:曹德旺主抓采

153

购和运输,父亲则负责销售。

每天凌晨2点起床,晚上7点半完活,常年不歇,利润却相当微薄。最主要还有一点,当时私人经商属于违法,干起来也是提心吊胆。

常年河边走,终于湿了鞋。父亲在售卖烟丝时被工商局抓了正着,不仅烟丝叶被没收,“作案运输工具”自行车也被一并没收。

生意虽然黄了,这段经历却给了曹德旺巨大的勇气和走出家门的决心,他甚至不再盲从父亲“做小本生意”的权威。

当一个男孩从迷恋父亲的一切言论、行为蜕变成学会思考的芦苇,这往往意味着男孩到男人的进化。曹德旺对母亲说:“我不想老了以后像爸爸一样,我要出去闯一闯。”

独自下海经商

曹德旺第一个单枪匹马做的项目是白木耳。

起初是自己种,运到福州贩卖,但这种“自产自销”模式虽然省去了采购的成本,却因为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的,价格一直上不去。一次和镇上一位干部不经意的聊天,改变了他这种“小打小闹”的模式。

据镇上干部透露,江西缺少白木耳,那边利润非常高。曹德旺马上跑去江西调查,果然如此。为了抢占市场,他不再单独种植,而是转向贩运,依靠规模谋得更大利润。

“白木耳在福建卖1元,到了江西能卖3元,如果我只倒卖赚差价,不就赚到了吗?”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到了1970年底,曹德旺战果斐然,自己不声不响地赚了3000元,而那时盖一套房子的成本也就2000元。

有了底气的曹德旺豪情万丈,准备在过年前最后干一票大的——全部投入自己赚来的3000元,还跟村民赊货吃了不少货。

谁能想,这次他刚一进入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货,还给安上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从天堂到地狱,曹德旺不仅失去了所有财富,还欠下村民不少债。

浑浑噩噩,曹德旺回到了老家。“从江西回来我几乎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

为了更快还债,更为了生存,曹德旺在当年全国轰轰烈烈的修水库工程中干起了苦力。每天运半吨土,三个来回,五十多公里,工钱到手只有3元钱。但他肯吃苦,又极为细心,在水利工程中干过炊事员、修车工,每个岗位都深得主管领导赏识。

在干修车工期间,工地一场大火烧坏了不少工人的车子,许多人围着领导闹赔偿,只有曹德旺站出来,申请自己修车,自己解决问题,这让领导大为感动。

就此,曹德旺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领导最后把剩下的赔偿款,比如粮票、布票什么的都让他领走,赔偿变现居然有1000多元。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领导沟通协调,曹德旺在江西被民兵夺走的白木耳,按收购价——比市场便宜了三分之一,卖给了政府。

曹德旺不仅回本还了债,还拥有了下一步启动资金。“那段时光是我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

此后,曹德旺的事业进入顺风顺水的高速通道。先是做起了果苗技术员,顺带负责销售,到了1975年,个人资产第一次突破6万元。

“文革”结束后,他又进了镇里的高山异形玻璃厂做起了采购员,但心思仍琢磨在如何创业上。这次,“馅饼”终于砸到曹德旺身上了。

玻璃厂从建厂之日就一直亏损,到了1983年4月,镇政府实在撑不住了,决定找人接盘承包。周围有资金有底气有魄力的人选筛了一遍,只有曹德旺符合要求。

这一次,他被命运推到了主风口。

转战汽车玻璃行业

曹德旺跟政府签下了“约法三章”:年底保底上交6万元利润,超出的部分自己占60%,20%

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