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
点燃
程式为: CH4+2O2===CO2+2H2O ,可燃冰作为能 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热量 比煤和石油多,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2)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目前能规模化和产业化 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高盐 度浓缩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以分离得到粗盐;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海洋化学资源
金属镁的制取 海底矿物 海水淡化
海水中的化学 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提纯
海水“制碱” 氨碱法制纯碱
纯碱的性质
知识回顾
知识点1:海洋化学资源 1.金属镁的制取 (1)流程:将__石__灰__乳___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 __氢__氧__化__镁____,再加__盐__酸___生成氯化镁,__电__解___熔 融状态的氯化镁得到___镁___。 (2)化学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
(2)在含有氯化镁的苦卤中加入氢氧化钙能得到氢氧化镁 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氯化镁生成 镁和氯气,故填:Ca(OH)2,Mg(OH)2,HCl, MgCl2=通=电=Mg+Cl2↑。
【变式题】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 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 规化石燃料,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 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点未燃 来能源”,CH4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C_H_4_+_2_O__2=_=__=_C_O_2_+_2_H__2O___。可燃冰 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 ___热__值__大__,__污__染__小_____。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单元复习课件(共55张PPT)
23
精要回放(三)
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作__ __某__化__某_________, 有时还需读出_化__学__式__中_各_ _元__素_的__原__子__个__数__, 含有酸根的读作 ____某_酸__某_____,含有氢氧根的读作______氢__氧__化__某_______ 化 学 式 计算[以Ca(OH)2为例]:相对分子质量为___7_4____;钙、 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5_∶__4__;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5_4_._1_%_______
⑥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⑨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6
精要回放(三)
[注意] 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预先 __装__少_量__水___或__铺_一__层_细__沙____,这样做是为了 _防__止_反__应_生__成_的__高__温_熔__融_物__溅__落_瓶__底_,__使__集_气__瓶_炸__裂_______。 可见, 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比_较__活_泼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能和多种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学 式
②____二__氧__化_碳__由__碳__元__素__和__氧_元__素__组__成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1_个__二__氧__化_碳__分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1_个_二__氧__化__碳__分__子_由__1_个__碳__原__子__和_2_个__氧__原__子__构__成_____
16
精要回放(三)
五、燃烧 1.燃烧条件 燃烧需要具备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_温__度_达__到__可_燃__物_的__着__火_点___和___可__燃_物__接_触__氧_气__(_或_空__气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复习课件
②表示___元__素__符__号___ ②表示氧元素的符号为O
③表示___元__素__名__称___ ③表示氧元素
④表示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 ④表示氧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是16.00
物质)
元素符号 前面的数
表示原子的个数
Fe:表示_一__个__铁__原__子__ Fe:表示金属铁
2H:表示_2_个__氢__原__子__
表示某种离子
离子符号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正(负)
电荷数
离子符号 前面的数
表示离子的个数
O2-:表示__氧__离__子___ O2-表示_(一__个__)_氧__离__子__带___ _2_个__单__位__负__电__荷___
稳定性 不稳定 不稳定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用离子符号 用离子符
表示方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O,S 表示:如Na 号表示:
法等
+,Mg2+ 如O2-,F
,Al3+等 -,Cl-等
相互转换 阴离子
① 失去 电子 ② 得到 电子
原子
③ 失去 电子 ④ 得到 电子
阳离子
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实验突破】 分子的运动现象探究 【实验步骤】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 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溶液的颜色。从A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 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另取一 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 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2O2-表示__2_个__氧__离__子_____
①圆圈及其中数字:表 ①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
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__质__子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PPT课件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⑸、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
电子数都不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结构示意图
决定 元素 种类
+
⑥SO42-,其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不同。则 “2”用来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① (填序号同);
“2”用来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⑤
;
“2”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③
;
“2”用来表示分子构成的是 ②
;
“2”用来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④
;
“2”用来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⑥
;
➢ 典型例题解析
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B
基
本
粒 离子: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氯
子 酸钾、高锰酸钾等。
➢ 典型例题解析
[例2].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氮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钠 分子
和氯
构成的。离子
离子
二、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其意义 化学式及其意义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20 ,该原子核外
有 4 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 金属 。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
的常见化合价+为2
。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
最外层<4个电子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显正 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课件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Na+ Cl-
2.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阳离子 (+)
失电子 得电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练8、习3】已知R2+核外电子数为n,仍不能确定的是原子
的( B )
A.质子数 B. 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 电子数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互关系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 (1)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_分__子__本__身__没__有__发__生_ 变化; 化学变化:____构__成__物__质__的__分__子____发生了变化,分裂成原 子,原子重新组合成___新__分__子_,如水的电解、蜡烛的燃烧 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分子是否发生改变 (或是否生成新分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__混__合__物__含有不同种分子, _纯__净__物___含有同种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复习课件(共30张PPT)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9.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氮气分子变大 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氮气分子数增多 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 成:物质是由__分__子_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很__小___。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快__。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 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的状态:_气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__体__分子间 的间隔>_固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_变__大___;温度降低,分 子间的间隔_变__小___。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 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19分31秒11:19:3122.4.1 3
7.(娄底中考)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 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 富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 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 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 的微粒( D )
9.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 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氮气分子变大 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C.氮气分子数增多 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构 成:物质是由__分__子__、_原__子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 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很__小___。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__快__。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 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的状态:_气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__体__分子间 的间隔>_固__体___分子间的间隔。 (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_变__大___;温度降低,分 子间的间隔_变__小___。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 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1时19分31秒11:19:3122.4.1 3
7.(娄底中考)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 气。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下列关于压缩罐 富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 )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 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 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 的微粒( D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全套
(1)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B 。 (2)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C 。 (3)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香 C 。 (4)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钢瓶中 B 。 (5)假如一滴水的分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地数,需3万年才能数完 A 。 (6)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C 。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氢原子 ,氯分子变成 氯原子 ,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氯化氢分子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氢分子 ,氯气在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氯原子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 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氯分子 。
10.为了解释下面(1)~(6)项事实,请在后面空格里选择填写有 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科学家已经可以移走原子“画出”最小的中国地图(如图)。
根据这一事实,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D)
A.原子的体积很小
B.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C.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知识点3: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D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
B.矿泉水 D.河水
2.(邵阳中考)2017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
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
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
)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知识点2:原子 3.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D )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件
(3)用分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
分子性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可解释的现象举例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含有约 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闻到气味等
分子间有间隔
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将气体压缩于钢瓶中、 给轮胎打气、等体积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
图Ⅳ的作用:对比验证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分 相同点 子间、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且都能保
持由它们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还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粒子符号
化学式
元素符号:Na 离子符号:Na+ 离子符号:Cl-
微粒
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构成微粒之间 的关系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 电显正电
显负电
化学变化中是 可以再分
否可分
不能再分
有些可以再分(例如HCO3-)
转化关系
举一反三 (1)A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是__9__。 (2)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A_C__ ;
图Ⅳ的作用:对比验证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精品复习课件(共85张PPT)
4.(2014•祁阳县校级模拟)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是( B) A.氢原子 B.氢分子 C.两个氢原子 D.氢元素 5.(2014•衡阳模拟)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变 化是(D ) A.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B.一定条件下用二氧化碳气体制干冰 C.块状硫研磨成硫粉 D.加热氧化汞产生氧气 6.(2014•闸北区一模)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不一定发生变化 B.不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不可以构成分子 C.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变式拓展: 1.(2014•汕尾)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 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2014•杭州)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 B) 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变式拓展: 1.(2015•株洲模拟)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一定有(A)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2.(2015•静海县模拟)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拉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 变化,只是重新结合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点拨: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如金属、 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 的物质,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原子只是在化学 变化中不能再分,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将原子分 成更小的粒子,但脱离“化学反应”这一前提, 原子可以分为更小的粒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
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 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地运动
C 氧气可供人呼吸,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
一氧化碳有毒
质的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
和氧气
分
三、有关电解水的知识
通电后,电极 上出现气泡。
为了增强水的 导电性,可加入 少量硫酸或氢氧 化钠。
(l)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
薄膜及泥沙? 过滤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活性炭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节约水资源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几个注意之点: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 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 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元素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 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 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 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混合物:空气、海水 不同种分子 组成(微观角度)
金属单质:铁、铜、汞、镁等
单质
纯净物
非金属单质:氧气、氮气、氯气、氢气 (气态非金属单质)
硼、碳、硅、硫、磷(红磷和白磷) (固态非金属单质)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三章复习上海教育版-课件
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策略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练习题,加深理解
2. 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建议
• 与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方法建议
01
学习方法
02 1. 对于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 络
03
2. 多做习题,特别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题
04
3. 利用化学实验加深理解,提高实验操作 技能
1.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特别是对于复杂物质的表示方法
本章复习总结
01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和注意 事项
02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 应用和解释
本章复习总结
难点解析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如何确保各项系数正确
1. 如何正确书写复杂的化学式,特别是含有多个原子的 物质
3. 如何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1
请写出氢气的化学式,并 描述其物理性质。
题目2
写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并解释其原理。
题目3
描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 的用途。
进阶练习题
题目4
解释酸、碱、盐的定义, 并举例说明。
题目5
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描述 其现象。
题目6
解释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并列举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
掌握化学反应
03
04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复习难点
如何理解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如何掌握化学反应中 的物质变化规律。
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决实际问题。
02
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6g
11、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 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 子数为114 ,中子数为175 ,核外电子数为 114 。
1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则质量为nkg的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n—/—m—
13、下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_6___,核外有_3___ 个电子层,第二层有__8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6_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得__到_电子。
元素种类___质_子__数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_最__外__层__电_子__数__; 离子所带电荷__最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 ; 相对原子质量_质__子_数__、__中__子__数_;
23、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B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0、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 _1_0_,该原子的符号是N_e___。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 电荷的阳离子,X值为1_2__,符号 是_M_g_2_+ 。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 电荷的阴离子,X值为_8__,符号 是_O_2_- _。
21、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4、下列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 图
对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合
原子
得失 失得 电电 子子
离子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电荷数
电子层
Na
该层电子数
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E
(1)A~E共有 4 种元素,B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B D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 A E ; (4)表示阳离子的有 C ;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C ;E (6)与硫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B 。
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区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别
符 用元素符号 用离子符号 用离子符号
号 表示
表示
表示
相互 转化
阳离子 得到电子 原子 得到电子 阴离子
失去电子
失去电子
5、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定义 区别 适用范围
C.氢元素
D.两个氢分子
知识网络
物质的宏观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
元素符号
分子
质子
原子核
元素 物质 原子
中子
电子
元素周期表
离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物质及其构成微粒之间的关系
结合
原
结合
子 分解
得到或 失去电子
分子 离子
金刚石、汞、 氦气等
聚集
氧气、水、 二氧化碳等
结合
氯化钠等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 的含义: ((13) )H2C2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HS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CO2_________________(6)2OH-________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钾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2)8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7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4)4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氖气_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___________
有哪些规律?
堂清: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这说
明了( B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C )
2、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对比 粒子
相同点
不同点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
分子
质的最小粒子,在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
1、都是构成物质 分。
的基本粒子,都
能直接构成物质。 是化学变化中的
原子
最小粒子,在化
2、基本特性: 小、动、间。
学变化中不能再 分
是带电的原子或
离子
原子团。
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
分子
重
分 裂
新 组
1、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N______________ (3)2N2_______________
((24))N2C2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Cl2___________________(6)3CO32-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元 素
8个(氦为2个)难得失电子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电子 形成阳离子
一般多于或等 易得到电子
于4个
形成阴离子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化学符号含义大盘点
1、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表示一种物质。(原子构成的物质)
+b
c+
aAdBe
2、化学式的意义(由分子构成):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分子的构成。
14、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小__于_ 4个,在化 学变化中一般较容易_失__去电子;非金属的最外层电
子数目一般 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容易
得__到__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_8_个电子 【氦有_2_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硫 +16 2 8 6 S
1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__子__ 、分_子___、离__子___等。氢气 的构成粒子是_氢__分__子_,汞的构成粒子是汞_原__子_, 氯化钠的构成粒子_钠__离__子_和 _氯__离__子__。
5、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 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纯净物、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6.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正__电___的原子核和核外 带__负__电__ 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_质__子___和_中__子___ 构成。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相__等___ ,电性_相__反__,所 以整个原子_不__显___(填显或不显)电性。 7、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__子___;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原__子___;原子中带正电荷的粒子 是_原子__核__、__质__子_;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中子 、质量最 小的粒子是_电__子__;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_原__子__核_。
是 A ,最易得到电子的是 E , 属于
同种元素的是A——B——,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的是—A—F——.。
A +11 2 8 1 B +11 2 8
C +10 2 8
○ D +12 2 8 2 E +17 2 8 7 F +1 1
22、下列微粒的性质与质子数、电子数、 中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等有 关,请你用它们填空
8、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
的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中子161个,则该元素核外 电子数是_1_1_1__个
9、填表:
原子种 类 H
Mg
核电荷 数 1
12
质子 数 1
12
中子 数 0
12
电子 数 1
12
相对原子质 量 1
24
Fe
26
26 30 26
56
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 A、16g B、16 C、2.657×10-26kg
(1)、最外层电子数一定 改变
。
(2)、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定 不变
。
(3)、电子层 可能改变
。
(4)、化学性质 改变
。
19、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 子数为13,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_1_0__,该离子的名称是_铝_离__子__, 符号是_Al_3_+_,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是:
+13 2 8
16、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正___电荷,成为阳___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____电负荷,成为___离阴子。 带电的原子叫做____离。子
17、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D 】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18 、请思考下列问题:Na变成Na+有哪些变化?Cl变成 Cl- ?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 荷数的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是宏观概念, 用来描述物质 的组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是微观概念, 用于描述物质 的微观构成
元素和原子之间就像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