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3)
1.1编制依据 (3)
1.2编制说明 (4)
第2章工程概述 (5)
2.1 工程概况 (5)
2.2周围环境情况 (6)
2.3主要工作内容 (6)
2.4主要工程数量 (6)
2.5自然条件 (6)
2.6重点及难点分析和措施 (10)
第3 章施工总体部署 (12)
3.1 施工总体目标 (12)
3.2施工组织机构 (13)
3.2施工总体安排 (13)
3.3资源配置 (14)
3.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19)
3.5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 (20)
第4章施工方法 (22)
4.1 施工方法 (22)
4.2 施工布署 (22)
4.3、施工工艺流程 (22)
4.4 施工准备 (22)
4.5 降排水措施 (23)
4.6 工作井施工 (32)
4.7 测量放线 (37)
4.8、顶力计算及后背墙土抗力 (40)
4.9、导轨安装 (41)
4.10、后背的设置 (42)
4.11、顶管设备的安装 (43)
4.12、配套设备 (44)
4.13、管道顶进施工 (44)
4.14、测量及纠偏 (48)
4.15、管背注浆 (49)
4.16、通风及照明 (50)
4.17、检查井浇筑及工作井回填 (51)
4.18、闭水试验 (51)
第1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1.1.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1.1.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1.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2009)
1.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1.1.9《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
1.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2011)
1.1.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1.1.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1.1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1.1.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
1.1.16《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
1.1.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1.18《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2006 年 12 月)
1.1.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05-2005)
1.1.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1.1.2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1.22《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1.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1.1.24《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基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1]22号)
1.1.2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建部建质[2009]87号)
1.1.26《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
1.1.27《成都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2009]494号)
1.2编制说明
1.2.1根据工程施工图设计,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资源和机具的配置能力,以及施工的丰富经验等因素,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

在编制本方案前,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重点,全面、科学地安排工作。

1.2.2人员方面:调集具有顶管工程施工经验、组织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参加;
1.2.3机械设备方面: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测量仪器、检验仪器、试验设备;对关键工程或关键工序进行充分合理的组织,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点间的施工干扰,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使整个工程施工得以协调一致、优质高效地推进,确保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第2章工程概述
2.1 工程概况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某工程】WS53-1~WS57污水管道。

污水位于道路右侧11m,侧非机动车道下方。

本顶管工程采用Ws53-1~Ws57、WS60~Ws61污水管道开挖深度超过6米,为避免大开挖,采用顶管施工。

顶坑: Ws53、Ws55、Ws57;接收坑: Ws53-1、Ws54、Ws56。

顶管结束后再工作坑内修建检查井。

如下图:
2.2周围环境情况
顶坑井和接收井位于【某工程】K2+472处右侧,与规划的万安南66路交叉路口中,施工范围无既有管线影响,也无地下障碍。

施工临时道路均使用新建【某工程】路基,交通不受村道和施工便道影响。

顶管井采用钢筋混凝土7m喷射C30圆形井,接收井采用5m 喷射C30圆形井,坡度为0.1%。

施工电源拟采用接入临时高压配电箱满足。

2.3主要工作内容
2.3.1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及防护、边坡沉降观测、基坑排水。

2.3.2 顶管井与接收井钢筋与工字钢制作安装、锁口圈梁模板安装、喷射砼浇筑、顶管施工、坑内检查井施工等。

2.4主要工程数量
顶管施工主要工程数量
2.5自然条件
2.5.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是连接沈阳路、武汉路、梓州大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域路网的一个重要补充。

2.5.2地形与地貌
地貌为起伏不平的低矮丘陵与低缓开阔的平原组成。

2.5.3气象
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
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

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小时;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2.5.4工程地质条件
地范围4km开外分布有一条新华夏系苏码头断裂带,总体走向北30° ~40°东,倾向南东,倾角在21 ~26°之间,断距210~230米,显示为压性特征。

本拟建区域位于断裂东南向下盘位置,距断裂轴部约4km开外。

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

场地属稳定场地。

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N10°E/11°SE,岩节理裂隙不发育,呈闭合状。

开挖时岩体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不存在顺层滑动的可能。

2.5.5地层岩性
区域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4
me),分布于既有道路范围;第四系全新统
坡洪积层(Q
4
dl+pl),分布于槽谷区,主要为弱膨胀性硬塑状粘性土,局部地势低洼地段分
布厚度<3m的软塑状粘土;丘坡段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
4
dl+el)弱膨胀性可塑状
粘土。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
3
p)泥岩。

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4
me)
<1-1>素填土:黄褐色至棕红色,松散-稍密状,稍湿,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及少量泥岩风化碎片组成,粘性土含量大于80%,未完成自重固结,采取率80%,属于Ⅱ级普通土。

2)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
4dl+pl)与坡残积层(Q
4
dl+el)
<2-1>粘性土:黄褐色,浅褐黄色至棕红色,硬塑状,局部可塑状,土质不均匀,其中浅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细腻,切面光滑,据试验结果为低液限土,自由膨胀率41.6~53%;Ip>17,为粘土层,具弱膨胀土,主要分布于地表,厚约1~6m,属Ⅱ级普通土。

<2-2>淤泥质土:粘性土,黑褐色,软塑~流塑状,主要成分以粘土为主夹少量有机质及砂土,土质不均匀,分布于路基范围水塘中,厚度<3m,属Ⅰ级松土。

3)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
3
p)
<4-1-1>全风化泥岩:棕红色,全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完全风化破坏,岩芯已风化呈土状,手属捏易碎,Ⅱ属级普通土。

厚约1~7m,
<4-1-2>强风化泥岩:棕红色,强风化,原岩结构构造风化强烈,岩芯已风化呈1-7cm 碎块状夹少量土状,锤击声哑、易碎,属Ⅳ级软石。

厚约2~5m,
<4-3>中风化泥岩:棕红色,中风化,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较完整,呈8-40cm 柱状,岩质硬,锤击不易碎,RQD=70%,产状为N48°E/23°SE,属Ⅳ级软石。

埋深3~11m。

2.5.6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根据现场原位测试成果、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结合现场钻探取芯鉴别,该场地勘察区内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建议如下:
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2.5.7水文地质条件
路段区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项目区地表水系与府河息息相关,府河是在都江堰市崇义镇分流而来,属岷江水系。

2)地下水水位及年变化幅度
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及粘性土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量不均。

以地表径流形式排泄。

水位随旱雨季涨落,变化幅度很大。

基岩裂隙水分布于泥岩层中,主要为浅层风化带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前者受地形地貌条件及风化发育程度影响,后者主要受断层、构造控制。

一般富水性差,局部构造带富水性好。

地下水位埋深1.6~10.5m。

3)地基土渗透性
根据《天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本项目为岩石地基,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泥岩,约占总面积的50%,土层的平均渗透系数约为5.8×10-6m/s。

4)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及土腐蚀性评价
对地基土进行了腐蚀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2.5.8地震效应
1、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2015年版《四川、甘肃、陕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某市】【某县】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特征周期0.45S,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1条,拟建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建筑场地类别及场地土类型
该区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215m/s,覆盖层厚度小于6.1m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

4、液化评价
场地内无液化土分布。

2.5.9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1、不良地质
根据现场调查,区内未见滑坡、崩塌等有危害性的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现象,在自然生态环境场地稳定性也较好。

随着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次生灾害发生。

2、特殊岩土评价
1)表层软土
局部低洼地段及鱼塘表层为<3m淤泥质软土层,黑褐色,软塑~流塑状,主要成份以粘土为主夹少量有机质及砂土,土质不均匀,对路基基础层一定影响,详情请见路基工点段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一览表”。

2)膨胀土
据试验结果,地表层粘性土膨胀率为平均值41.8%,塑性指数平均值>15,具弱膨胀性,该类土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硬化开裂等特性,建议按弱膨胀性土来考虑,该弱膨胀土在水流作用下极易出现牵引式坍滑,即导致边坡失稳,破坏冲毁构筑物或掩埋道路等极其严重的地质灾害。

详情请见路基工点段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一览表”。

经此区域的工程项目同一地层岩石取样试验。

岩石不具膨胀性。

3)人工填土
本场地地表普遍分布人工填土,成份主要为黏性土及少量碎石土,其性状不均,结构松散,为不良地基土。

详情请见路基工点段中的“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一览表”。

2.6重点及难点分析和措施
2.6.1工作井施工
1、难点:顶坑井后背墙严重变形、位移或损坏
2、产生原因:后背墙被主顶油缸顶得严重变形或损坏,已无法承受主顶油缸的推力;后背墙被顶得与后座墙一起产生位移。

3、防治措施:加固后靠背,增加支垫刚度。

2.6.2顶管施工
2.6.2.1、难点:导轨偏移;
产生原因:导轨自身的强度不够,导轨固定不牢靠,受到外力及震动后发生偏移,导轨底部所垫木板太软而产生较大变形;
防治措施:对导轨进行加固或更换。

把偏移的导轨校正过来,并用牢固的支撑把它固定。

垫木应用硬木或用型钢、钢板,必要时可焊牢。

对工作底板进行加固;
2.6.2.2、难点:管接口处错口
产生原因:管接口处失圆,管壁厚薄不均匀所造的,由于T型钢套环损坏。

防治措施:控制好顶管的方向,有偏差要及时纠偏,慢慢地纠正,以防纠偏过头;应增加触变泥浆的注入量,让浆套很好地形成。

2.6.2.3、难点:管接口渗漏
产生原因:管接口损坏,张角过大使密封失效。

橡胶止水圈没有安装正确或已损坏。

防治措施:控制好方向,纠偏不要产生大起大落,安装前应查前橡胶止水圈的规格、型号与外观质量,正确套入砼管的插口槽入。

在止水圈进入套环之前要涂抹些浓肥皂水。

止水圈不能有翻转有挤出现象。

2.6.2.4、难点:严重偏高
产生原因:是土质较差的前提下,辅助施工措施(如降水等)又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时,工具管前方发生塌方。

操作者为了罅塌方而错误地采用了所谓的“闷顶”,即不出土的情况下一味地往前顶而造成的。

防治措施: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施工方法来稳定挖掘面。

如采用井点降水或采用注浆等措施,也可在工具管内充以适当的气压来使挖掘面稳定。

2.6.2.4、难点:主顶推力过大
产生原因:管子顶得不直,方向和高低偏差有大起大落现象。

防治措施:方向纠偏切忌过猛。

加强注浆管理。

可适当地增加浆液的稠度和注浆量。

第3 章施工总体部署
3.1 施工总体目标
用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统领工程建设,全面实施项目管理,以创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为载体,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打造百年不朽工程。

施工指导思想:为“安全、快速、有序、优质、高效”地建设本工程,保证兑现承包合同,遵循“突出重点、合理分段,专业分工、均衡生产,围绕重点、统筹兼顾,科技先行、推广四新,保证运营、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工程量均衡的基本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生产。

3.1.1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相关规范,达到国家现行合格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3.1.2 安全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施工过程中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杜绝因施工引起的特别重大和重大交通事故。

3.1.3 文明施工目标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工程建设的规定,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不扰民、不损害公众利益。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注重实用,符合标准。

3.1.4 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有关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水保、文物保护等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3.1.5 职业健康目标
注重职工的职业健康,保证文明施工,保障劳动保护,杜绝职业病发生;加强卫生监控,确保无大的疫情,无传染病流行。

3.1.6 工期目标
计划:【某工程】项目2018年6月完成路基施工,2018年8月形成通车能力,2018年9月完成竣工验收。

顶坑计划工期:2018年2月20日~2018年6月20日。

根据工期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顶管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2施工组织机构
3.2.1 项目组织机构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3.2施工总体安排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重、难点,经过全面工地现场考察和研究,施工方案以主体结构施工为时间节点,抓好基坑降排水、开挖与边坡支护工作,确保施工正常进行;注重工序衔接,确保高效优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及工期目标的实现。

3.2.1 征地拆迁
征地拆迁工作是工程建设按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开工前要详细调查并制订征地拆迁详细计划报送业主,安排专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进展及时跟踪和沟通;对先期开工工点要提前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按时开工。

涉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项目需要提前取得允许开工的各项手续。

3.2.2 工程开工
根据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科学组织,队伍进场即能开工”的原则,及时、快速安排工程开工。

3.2.3 施工通道
施工位置在梓州大道机动车快车与慢车道间的叉道上,施工畅通,施工期间需要将梓州大道东侧慢车道打围封闭确保顶管施工安全。

3.3资源配置
3.3.1人员配置
工程中,我司本着保证工期需要,均衡安排生产,工序搭接合理,不窝工,不打疲劳战的原则,做好劳动力用工计划。

现场管理人员按招标文件附件要求拟配备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预算员、试验员、材料员、合同管理员、施工员、质检员。

劳务工人按需进场,施工时根据实际进度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施工人员每天安排弹性工作制,做到轮班休息不停工。

劳动力管理措施:
3.4.1.1劳动力的培训
对进场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对新进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资料存档。

对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相应的考核,教育员掌握与本岗位工作有关技术要求。

对不同工种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考核。

凡进场人员必须进行进场教育和发放人手一册的文字依据,以保证我司施工基本劳动力满足施工要求。

3.3.1.2劳动力调配
利用公司的优势选调有经验作业队,满足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要求。

根据不同阶段及特点,选择信誉高所需工种及劳动力投放工程施工。

根据工程进度的需求,项目部在现场统一协调配,组织交叉施工。

3.3.1.3劳动力现场管理
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队长、安全员等按规定施工前进行文明施工、安生生产等各项交底教育工作。

对于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实际工作由安全员作记录,参加交底的人员应本人签定确认,使每个参加交底人员正确了解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和岗位须知,特殊工种应
再考核上岗。

管理人员应加强巡视检查。

施工队长应在施工日志中对现场状况连续记录。

发现施工方案不合理,施工队长应及时向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汇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研究新的实施方案。

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务工计划表
3.3.2机械、设备配置.
3.3.2.1 合理配置
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为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保证本工程的施工需要,满足工程进度、质量要求,同时视现场的实际条件,本工程选用较先进和新型的建筑机械设备,尽可能减少繁重而耗时的人工操作。

3.3.2.2 规范操作
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要认真执行“三定”。

即定人定机定岗的责任制,公司的机械设备要设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机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执行持证操作制度,未取得操作证之前,不准独立操作,严格禁止非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违者将追究其责任。

3.3.2.3 日常管理
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经常深入司属各基层单位和施工现场检查、监督指导,做好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

公司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控制管理,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工程质量,使工程产品达到规定的要求。

3.3.2.4 资料收集
公司机械管理部门编制机械设备进场计划,制定公司机械管理实施办法。

建立主要机械档案,及时准确做好各项资料。

3.3.2.5 培训考核
根据需要,督促机械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及考核,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修。

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落实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教育、检查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

3.3.2.6 进场验收
机械设备进场后,项目机械管理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安装、验收,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2.7 定期检查
公司机械管理部门每个月对各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项目组机械管理员每个月进行两次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检查,将检查情况填写在《机械设备人员记录表》中。

3.3.3材料配置
3.3.3.1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用于工程上的物资应确保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从而满足工程质量合同要求约定质量目标,让业主满意。

各类施工材料要提前确定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备足材料款,尽早组织进场,以免影响工期。

进场的原材料必须向监理单位报审报验,应见证取样验证的建筑材料,应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检测。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公司物资部、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物资管理工作。

材料部负责供方的评定及选择,并按材料计划采购项目所需的物资。

试验员负责物资的检试验工作。

实验室布置、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书、实验仪器等相关
资料应报监理确认验收。

项目经理批准项目材料采购计划,项目部负责进场物资的验收、标识、贮存和保护工作。

各种材料的选择即业主、监理、设计指定的材料按先看样后定货执行。

由材料部确定合格的供应方,并对其进行监督,对没有及时保质保量供应材料的供应方,将停止采购其材料。

3.3.3.2采购信息及采购计划
1)项目部材料员在每月28日前,依据现场有关管理人员下月所需物资计划(书面形式),编制项目下月整个《物资采购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报材料部,由材料部采购物资供应项目部。

如遇设计变更等情况而引起工程物资的变化,项目部可临时补充物资采购计划报材料部。

2)主要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主要物资采购验收标准》,材料的要求应符合技术部门的交底要求,必要时征求设计部门和业主的意见。

所有材料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对于大宗物资、重要物资的采购,通过招标确定供应方并签订采购合同或协议。

采购合同或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物资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验收标准、交货日期、地点,不合格品的拒收,运费的担负,付款期限以及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发生质量争议的仲裁措施等。

3.3.3.3物资进场组织
(1)生产物资(主要指钢筋、商品砼、防水材料、水泥、砂、碎石、管道、半成品、木材、管、线、设备等)检验和试验。

应作检验和试验的物资进场后,按工程质量检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要求,取样员按有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分批次、分规格进行取样,填写《试化验委托单》与经授权的见证人员一并送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取样员应将检验、试验报告报送监理,监理签署意见。

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2)不作试验的物资进场后,项目部材料员和质检员按《主要物资采购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或设计图纸相关要求验收,并报监理复检、签字。

3.3.3.4生产物资的标识
(1)各种主要生产物资,凭试验部门或工程所在地的试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由取样员通知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分类堆放,必要时,对物资所处状态做准确的标识,注明
“待检”、“合格”、“不合格”、“此材料已作报废”。

对易混淆的物资,必要时作适当标识,以防混用。

仓管员在《物资进货台帐》记录该批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等级及生产单位。

(2)物资仓管员对业主提的财产要单独存放,明显标志,建立《顾客提供财产登记表》并定期检查储存情况。

当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予记录,立即报告材料员及业主进行处理。

(3)因生产急需未经检验和试验而放行的物资,必须经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进行适当的标识,以便在检验和试验后发现不合格时,能被追回,这些标识等应做好记录,不能追回的不得紧急放行。

3.3.3.5贮存
(1)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选择,满足仓库贮存物资需要的库房、料棚、场地,满足贮存堆放要求:
(2)材料入库:凭证齐全、质量完好、数量准确、手续清楚。

(3)入库材料必须做到:防火、防盗、防雨淋、防变质、防损坏。

(4)符合现场施工程序做到:按规定地点合理堆放及管理,避免倒运。

(5)进场大宗露天存放的材料、设备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图布置,分类堆放、上盖下垫,挂有标牌。

(6)凡入库材料设备进库后保管、分类、分品种、分规格、分型号堆放,不得混放,摆放整齐、井然有序。

(7)进场特殊物资、易燃、易爆及剧毒产品等必须单独存放。

(8)材料仓管员建立收发台帐,对材料、产品及时记录。

(9)对有时效性的物资如水泥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安排入出库顺序,确保在有效期内投入使用。

(10)收发材料设备,材料仓管员要签收《发料单》,并在材料和设备台帐中做到日清月结,保持帐、物、卡相符合。

3.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
3.4.1 临时设施
本着“合理、必须、节约、适用”的原则,对主要临时设施进行布置和建设。

大型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