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亮点解读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亮点解读【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亮点展开解读,包括强化财政总预算的综合信息披露、优化政府支出管理和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提高政府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性、推动国有资产财务管理改革等方面。
通过详细分析这些改革举措,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对于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还强调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展望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指出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政府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有助于加强国家治理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的财政体制将更加健全,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信息披露,政府支出管理,预算执行监督,政府债务管理,风险防范,政府绩效评价,责任追究,国有资产,财务管理,改革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亮点解读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财政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完善我国财政制度,提高预算管理效能,加强财政透明度,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本文将针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亮点进行深入解读,探讨改革对我国财政体制的深远影响。
强化财政总预算的综合信息披露是本次改革的重要亮点之一。
通过加强信息公开,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支出情况,实现治理的透明化。
优化政府支出管理和预算执行监督机制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旨在规范政府支出行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止财务风险。
本次改革还加强了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以防止财政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
提高政府绩效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的有效性也是本次改革的亮点之一,以强化政府的管理效能和责任意识。
推动国有资产财务管理改革也是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作。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已取得重大成就,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预算会计体系。
以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道路。
时代在前进,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人类正在步人知识经济时代,对预算会计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本文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例,对其面临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基本特点财政总预算会计有时又称总会计或总预算会计,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为适应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经历了多次修改。
特别是1997年进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重大改革,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和会计报表等各个方面。
新会计体系与政府财政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分设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总预算会计。
这个体系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
为此,它分设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支出会计要素,确立“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实行收付实现制,采用借贷记账法,运用历史成本模式。
各级总预算会计定期编制和汇总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
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
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相比,总预算会计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具有较强宏观性、社会性、政策性、统一性。
新制度对于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浅析
一
三 、我 国预 算会计 改革 的对 策
随着预算会计环境 的不断变化 ,特别 是部门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 、政府采购等
、
我国预 算会计 的概 念及特点简述
预算会计 ( u g tAco nig B d e c u t )是 n 指我 国现代会计体系 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 的一 个会计分 支,其 以服务于国家宏观 经 一 济管理和预算管理为 中心 ,以核算预算 收 支核执行情 况为重点 ,主要用于核算各级 政府、行政 单位 以及事业单位预算资金运 动过程和结果 。它是我国计划经济管理 体 制下的特殊产物,而且 自新 中国建立以来 历经变革。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是随着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特别是 改 革开放 以来 ,为满 足深化 经济 体制 改 革 、提升市场化程 度、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的需要 ,于 1 9 年所确立的 , 97 并根据新情 况、新业务的核算需要 予以适 当的调整修 补。
系 ,无法建立 完整 的政 府财务报告 体系。 这不利于各级政府 反映本单位受托责任履 行情 况,也不利于 预算会计体系与国 际惯 例相 接轨 ,更不能为利益相 关者提供完整 透明的政府财务信息 。这表明 ,我 国现行 算会计体系 ,使其核算活动内容 的重 点向 预算会计 体系尚不够完善 ,还需进一步改 “ 政府 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 ,以系统 、
,
随 着社会政 治经 济环境 的不断 变化,其 难以适应新形 势下核算新 业 务的需要 , 逐 渐暴露出一 系列亟待 改进的问题 ,例 如预 算会 计各 分支衔接度 不足、采用收 付 实现 制会 计基础存 在局 限性 以及预算 会计报告体 系不完善 等。 为此 ,我 国必 须根据 自身的实际情 况,有针对性地改 革现行预算会计体 系,建 立更为完善 的 新型预算会 计模 式。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一、题目: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的会计制度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篇文章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对于我国财政总预算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方向的问题,指出了应该建立以“公平、透明、公正、可信”的现代会计制度。
基于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我在进行财政总预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大对会计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探索力度
会计制度改革面临着多个方面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机遇。
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会计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探索力度,为改革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和实际经验。
2、应该强化监管,严格执法
会计制度改革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强调市场机制的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解除对财务报表的监管,相反地,监管和执法应该更加严格,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3、加强标准化,提高透明度
现代企业要实现全球化运作,需要财务报表合规、标准化和透
明化,因此加强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使得财务报表更加详尽、准确、透明,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可靠信息。
四、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会计制度改革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看到了会计制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财政总预算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握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强化市场机制的发挥,同时也应该加强监管,提高财务报表透明度,并坚定推进现代会计制度的改革。
浅谈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及解决思路
浅谈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及解决思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推进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保障财政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难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首先,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难点之一是理论指导的不足。
会计制度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当前,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因此,需要加强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广泛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构建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其次,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二难问题突出。
一方面,在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财政资源有效配置,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在增强预算信息的规范性和透明性的同时,如何避免给各级政府造成过大的事务负担,也是一个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平衡点,既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又尽可能减轻政府的事务负担。
第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难点。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需要建立起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预算执行信息。
然而,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涉及到技术、人力、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常常面临巨大的挑战。
解决这一难点,应该注重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运作。
最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当前,我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明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目标、原则和程序,为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综上所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面临着理论指导不足、二难问题突出、信息系统建设难度大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难点。
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及改革思路刍议摘要: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核算体系之一。
其内容分为三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本文阐述了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改革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预算会计现状总体改革思路1.财政总预算会计按1997年财政部颁布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其核算对象为各级政府总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包括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以及在资金运动中所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管理体系和国家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分五级,也就是一级政府要建立一级总预算,每一级政府的总预算都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总预算会计;会计基础为收付实现制;会计要素依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对象特点和会计核算要求,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但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平时不作帐务处理,待年终结帐,再做处理。
2.行政单位会计按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党派、政协机关等行政单位核算、反映和监督本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专业会计。
它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根据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拨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
它们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部门、本部门的全部会计工作。
会计对象是各行政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采用借贷记账法来记录和反映行政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会计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并对旧制度的会计科目进行了撤并和增删。
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1949 —2006 年)
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1949 —2006 年)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过程:形成阶段(1949 —1951 年) 、长期稳定阶段(1952 —1992 年) 、初步改革阶段(1992 —1998 年) 和改革深化阶段(1998 年至今) 。
为克服传统政府预算制度的弊端,自20 世纪90 年代末,我国相继实施了多项预算改革措施。
但应当看到,我国的政府预算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还应进一步加强预算控制,增强预算的透明度,确保预算的合规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预算制度演进20 世纪90 年代末,随着公共财政框架构建目标的确立,政府预算改革成为近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客观考察与分析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沿革,探索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取向,对于公共财政框架的顺利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研究文献中,有关政府预算制度演进的论述,主要是着重于对财政体制发展变化的描述,即主要是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发展变化。
然而,财政体制虽然是影响政府预算制度的重要因素,但二者的发展进程并不完全一致。
在财政体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政府预算制度受到既有路径依赖的影响,往往还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因此,财政体制的变迁并不能作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演进的标志。
从政府预算制度自身的发展变化特点来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阶段:1949 —1951 年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赤字。
国家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于1950 年采取了统一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对财政管理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办法。
1951 —1952 年又实行了初步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
1951 年3 月,政务院颁发《关于一九五一年度财政收支系统划分的决定》,将财政收支由高度集中,统一于中央人民政府,改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大行政区、省(市) 三级财政,并实行初步的分级管理,各级政府都设立相应的财政管理部门。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门必须分清财政支出和单位实际支出的两部 围。 虽然从广义上来讲。政府会 计也是非营利 媒 体等 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 向社会各界及时、 分内容。 年终决算和预算执行数由单位逐级上 组 织会计 , 但从 国内外的发展 趋势来看 , 非营 客观地披露除 国家机密 以外的财务信 息。
报, 层 层汇 总, 增 加了会计信息 失真 的可能性 。 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将并列成局。 我国整个
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预算会 形成的国有资产产权构成及收益权的信息, 国 任。 4 、 具体 目 标, 指预算会计报表 未来我国政 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 因此预算会 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等没有 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其信息需要正向
计又面临着进 一步的改革。
我 国预算会 计 制度 改革
口文 /刘 杰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蒋
昕
广东 ・ 湛江)
[ 提要]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 相关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信息。然而, 由于我 要在于人们对经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异 , 度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考虑中国政府会计的具 国预算会 计信息的特定服务对象 , 已呈现 出多 差异的根本在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 根据我国 体环境,分析制约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因素, 样化 的发展趋 势, 而社会对财政预算透 明化 的 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预算会计应 以受托责任
( 二) 会计 目 标相对单一, 难以满足多元化 会计体系就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 企 主要参考文献: 需求。 目前, 我国会计工作的目标包括“ 决策有 业会计三部分构成, 彼此分工明确, 各有所属。 [ 1 】 路军伟. 公共财政视角下政府会计的 目标
一
汇总反映成为总预算会计报表信息, 国债未来 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的还本付息负担、 社会保险基金的未来负债和
2023年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思考研究分析
2023年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思考研究分析【引言】预算是财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财务计划和控制工具。
财政总预算作为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是财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适应新时代财政管理需要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2023年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研究进行分析,探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现方式。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财政管理的现代化需要当前,国家正在推进财政管理现代化,财政总预算作为财政管理的基本工具,需要通过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财政管理的要求。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的必要选择。
2.财政管理的市场化需要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财政管理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通过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体现市场经济特点,提高财政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3.提高公共财政管理的精细化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可以使公共财政管理更加可操作、更有精细度、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了会计制度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强化了财政预算的稳健性和可靠性,进而为公共财政管理提供精细化的保障。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实现方式】1.打破预算和会计分离的现状当前我国的财政总预算制度与会计制度相分离的现状,导致财政管理缺乏一定的弹性和应变能力,需要打破预算和会计的分离,实现财政总预算与会计制度的有机结合。
2.完善预算执行机制在财政总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完善预算执行机制,加强财政控制,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精度。
具体可以通过制定预算执行细则、完善指标管理、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等方式,实现财政预算精准实施。
3.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和管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来支撑,需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投身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为推进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预算会计制度的缺陷和改革方向探析
肚 茸 21年 8 .2 0o 第 期 4 1
预 算 会计 制 度 的 缺 陷和 改革 方 向探 析
龚 嘉 音
( 南 师范大学财 务处 ) 湖 摘 要
关键 词
本文在回顾我 国预算会计制 度的形成和主要 内容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 了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 的四个缺 陷,提 出了我 国
配置 中作用 的扩大 ,该体制暴露 出诸 多弊端 。9 年代初 ,市场经济的 o 浪潮席卷 大地 , 国的预算体制发生 了重大变 化。19 年底 ,财政部 我 93 正式 启动预算会 计改革 ,成立了预算会 计改革 领导小组 经过三年 多 的努力 ,财政部于 19 年底颁布了 《 97 财政总预算 会计制度 》、 《 行政 单 位会 计制度 》、 《 事业单位会 汁准则( 试行) 》和 《 事业 单位会计制 度 》等一 系列预算会计新制度 。以此为标志 ,预算会计走向了与社会
部资产 。最后 ,由于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 制为核算基础 ,
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相适 应的轨道 。19年9 ,财政部 下发 《 于改 99 月 关 进2 0 年 中央预算编制的意见 》,要求 中央各部门按照国 务院部署编 00 制部 门预算 。随后 ,又先后颁布 《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
报表上准确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同时 ,这会使对固定资产 及 其使用情况缺乏报告 ,容易导致资源流失。其次 , 行预算会 计制度 现 不适应新形势下政 府资产 多样化的要求 ,难以对国有 股权这 类政 府资 产进行会 汁确认和 计量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 ,政府以参股形式划 拨资金 出去后 ,一方面进入企业经营资金的运动过程 ,另一方 面成为 国有股权形态存在 的政府资产 对此 , 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 度未能 现 对倒有股权进行会 汁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 ,无法 真实反映政府全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预算会计面临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就核算内容方面,许多新情况不断出现。
以前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尽快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本案,笔者以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分析为线索,探索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必须改革的原因和相关改革措施,以及改革的重点。
关键字: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国际惯例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原因1.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准确体现在采用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出现的改变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后,财政资金的拨入方式由先前的财政的主管部门拨入用款部门,变成财政部门以采购专户或单一账户的形式,按照规定的我程序直接拨到职工账户或提供服务或商品的供应商,另外,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资金性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由货币资金,转变为收入的增加和非货币性资金的增加或费用的增加的双重性质,此时需要对事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核算内容采取合理的修改。
但是,在财政的总预算会计中,要真实准确地核算、反映资产的流向。
而且,近年来完善的社保体系建立了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基金,这些涉及到的基金一直都是政府直接运作和管理,和承担着受托责任,但是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
2.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无法为编制部门的预算给予准确充足的会计信息编制部门的预算要求是从基层单位采取逐级编制、层层汇总的形式,因此避免了盲目性,实现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
但是现阶段某些单位和部门在编制部门核算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存款、帐、报表没有得到有效综合,还是各干各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年度预算不能与决算报表进行合理的对比和分析。
虽然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对资产负债采取编制汇总报表,但是对收入支出表却未有一个明确的要求。
二、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决策1.修改和制定有关制度法规要及时。
2023年预算会计改革对单位会计的影响
2023年预算会计改革对单位会计的影响2023年预算会计改革对单位会计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已经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
预算会计是一种会计制度,它的实行全面确立了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地位。
2023年预算会计改革将全面启动,对于单位会计将会有哪些影响呢?一、调整会计核算和报表制度预算会计改革将对单位会计中的会计核算和报表制度进行调整,着重强调预算安排、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以加强会计活动的监督和信息披露,使会计信息更加透明化。
二、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预算会计改革将对单位会计中对资金的管理、监督方面做出调整。
一方面,规范预算编制,制定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制度,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改进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过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公开,有效遏制贪腐现象的发生。
三、优化会计业务流程预算会计改革将优化单位会计中的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也节省了纸质文档和文件的存储和传输成本。
预算会计改革将采用新的会计软件,将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整合起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操作。
四、推动企业运营转型升级预算会计改革将对单位会计进行深层次的调整,推动企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为企业锁定未来增长动力。
五、完善财务会计制度预算会计改革将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和检查,规范和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在激励和约束上做出更为合理和严格的制度安排,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数据造成的影响,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预算会计改革对于单位会计来说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它将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完善、透明、高效、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财务会计制度朝着更加成熟、完整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分析论文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分析论文一、背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财务会计管理的基础制度,是国家经济各个领域的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推进。
然而,制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对策。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1.核算标准不统一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着不同部门或企业采用不同的核算标准,导致后期参考、比对、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存在困难,影响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精确度。
2.财政科目设置不合理当前财政科目设置不够细化、不够立体,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和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企业的需要。
另外,现有的财政科目设置缺乏结构性、延展性,不利于财务管理和预测分析等工作的开展。
3.数据完整性难以保障由于存在多个部门或企业对同一笔业务进行记录,且数据的来源不同,数据的完整性难以保障。
同时,目前国内尚未形成财政总预算会计数据交互、共享的数据标准和规范,也限制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
4.财务报表标准化程度不高当前财务报表类型多、标准不一,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会计报表的价格、成本、利润等总体观念模糊,也难以为企业决策和投资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策1.建立统一的核算标准针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核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核算标准,对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分类和编码,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同时,建立不同组织间的财务协同机制和数据交换机制,促进数据资源共享,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和财务报表可信度。
2.梳理财政科目结构针对当前财政科目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应梳理财政科目结构,建立与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紧密相关的分析维度和指标体系,形成符合市场需求和财务管理需要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标准科目设置,并通过互联网、政府公开信息平台、企业信息报送平台等分管机构建立可视化的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挖掘和综合分析功能,协同推进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深度改革。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及改革
预算会 计是 以预算 管 理为 中心的 宏观管 理信 息系 统和 管理手 段, 核算 、 是 反映和监 督中央与 地方各 级政府 预算 以及 事业行 政单位 预算执 行情况 的会 计, 是我 国两大 类会 计体 系之 一 。I 9 9 7年 的预 算会 计 改革虽 然 取得 了很 大 的成 就, 但也 暴露 出许 多 不足之 处, 在执 行中 遇到 许多 新 问题 。同 时, 国的预 算 我 会计 环境 也发生 了巨大 的变 化, 使预 算会计 原来 的核算 内容及 核算方法 已不 能 适应 新 形势 的 需要 , 因此, 迫切 需要 对现 行 预算 会计 制度 进 行 改革 。 1现 行预 算 会计制 度 存在 的 问题 1 1制 度缺 乏灵活 ・ 适应性 陛和 我 国采用 “ 度 ”对预 算 会 计事 务进 行 规 范 。 由于 会 计制 度 对所 有 的 制 会计 事 项都是 在现 有制 度 下做 出规 定 的, 以很 难做 出适 应 性 的调整 。而 近 所 几年, 国财 政工 作进行 了大幅度 的改革, 我 会计 环境 发生 了比较大 的变化, 使得 整个 制度规 范跟 不上 会计环 境 的变化, 乏灵 活性和 适应 性, 缺 无法 保证 会计信 息 的质量 因此, 必须 进行 预算会 计 制度 改革, 合 国情 , 结 充分 借鉴 国际 经验, 建立 与 我 国当 前 的经 济发 展 水平 、财政 管理 水 平 、人员 技 术条 件 等相 适 应 的预 算 会 计 制 度 。 1 预算 会计 的核 算基础 存在 某些 不足 2 我 国现行预 算会计 制度规 定 : 财政总预 算会 计和行政 单位会 计 以收付实现 制为 记账基 础, 事业 单位 会计 原则上 使用 收付 实现制 , 而实行 内部 成本 核算 的 单位 可 以采 用权 责发 生制 。以收付 实现 制为 记账 基础进 行会 计核 算在 运行 当 中存 在 以下不 足 : 第 一, 无法 全面 反 映政 府债 务 、资产 和财 务状 况 等情 况 。 在收付 实现 制下 , 一些在 当期 已经 发生 、但 尚未用 现 金支付 的政 府债 务 ( 欠 如 发的退 休 养老金 等) 或者 具有年 度 连续 性 的经济 事项 ( , 如应 由本 期 负担 、但 却在 以后 年度 偿还 的贷 款 本金 和 利息 ) , 等 均成 为 了 “ 性 负债 ” 隐 。第二 , 不 能对政 府 的资金运 用情 况和 效果作 出正确 的判断 。收付 实现 制是 以款 项的 实 际支付 作 为成 本、 费用确 认 的依据 , 行制 度 规定 行政 、事 业单 位 的固 定资 现 产不计提 折 旧, 这造 成 了预 算会计 不能 完全反 映提供公 共服 务的资源 产生 的业 绩和其 利 用效 率 。第三 , 财务 成 果易 于被 管 理 当局操 纵 。收付 实 现 制下 , 收 入、 费用是 按其 款项 实 际收付 的 时 间来确 认记 账 的, 不考 虑收 支项 目的配 它 比性 。因此 , 理当 局可 按 自己 的 目的和意 愿人 为 的调整 收 付 时间 。这最 终 管 影响 到财 务信 息 的真 实性 , 而 影响 到 国家对 宏 观财 政经 济 形势 的 分析 。 进 1 3 现行 预算 会 计 制度不 能 真实 、完 整地核 算 和反 映 实施 国库 集 中收 付制度 和政 府采 购制 度后 出现 的新 业务 国库 集中 收付制 度和 政府采 购制度 的实 施, 改变 了财政 资金 的流转 程序 。 实行 国库集 中收 付制 度和 政府 采购 制度 后 , 算单 位用 于发 放 工资 、购置 固 预 定资产 、购 买材 料及 服务 等所 需要 的财 政 资金 , 再 由财 政通 过 主管 部 门拨 不 入 用款单位 , 而是 由财政部 门按照规 定程 序通过 国库直接 支付 或授权支 付给 供 应 商或 收款人 , 单位 只见预 算指 标不 见钱 。行 政事 业单 位收 到 的财政 资金, 一 方 面表现 为收入 的增加, 另一方面 表现 为费用 的增加 ( 如工 资支 出等) 非货 币 或 性 资产 的增加 ( 存 货 、在 建工 程 、 固定 资产 等 ) 与此 相适 应 , 政和 事 如 。 行 业 单位应 在何 时确 认购入 的 资产 ?购入 的资产 按什 么金 额入 账 ?总预算 会计 应 在何 时确认 财政支 出?支 出按什 么金额 入账 ?这 些新 情况 提 出了一个 新 问 题 , 是 收支 确认 的基 础 是 否改 变和 如 何改 变 的 问题 。 就 14 预 算会 计的核 算科 目设置 不 完整 我国 目前 执行 的预 算会 计科 目体 系 同几 年前相 比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 尤其 是近 几年 随着 我 国行政事业 单位 收支制度 的 改革 , 对于预 算会计 体系也 相应地 提 出 了更高 的要 求 。总体上 来说 , 几年 我 国很 多事 业单位 的预算 会计 核算 近 有 了较大程度 的完 善, 是, 实际执行 中还存 在不 少 问题 : 但 在 一方 面我们 发现很 多行 政事业 单位 进行 会计核 算 的科 目过于 简单, 能满足 实 际需要 , 不 需要增 设 新 的会计 科 目: 另一方 面, 实施 部 门预 算 改革按 原有 标准 分类 设置 的会计 科 目 已经 不能够很 好地适应 预算 管理体 制改革 后提 出的新举 措, 进而使 得很 多行政 事 业单 位 的资 金流 入 和流 出没有 办 法得 到 合理 地 预算 控 制 。 2未来 预算 会 计改 革 的方 向 2 1 重构 预算 会计体 系 我 国可 以借 鉴发达 国家对 企业会计 和非企 业会计 的划分方 法, 即按 照单位 活动 的 目的, 而不 是组 织类 别进 行 分类 。对 于不 以营 利为 目的的非 企业 会计
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建立 ,预算 编制 、执行等环节 的管 理制 度正在发 生根本 性 下, 按照基期年 的支出基数简单地加 上一个增长 比例确定各 的变化 ,预算会计 的客体 运行环境 又发 生 了变化 ,因此 , 部门的支 出指标 ,因而 ,在决策时不需要过多 的会计信息 ,
现行 预算会计又面 临着新 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改革 。
一
在这种情况下 , 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存在 的弊端也没有显现 出来 。但 在 “ 基 法 ”下 ,一 切 从 “ ” 开始 ,主 要 零 零 现行预 算 会计存 在 的问题 自19 年 实施 新 的预算会 计制度 以来 , 国的预算会 根据 各部 门的职责 、占用 的经济资源 、人员配备等客观 因 98 我
仅 核算和反 映预算 资金 的收 支和结余 ,没有反 映政府预算 记和反映 ,只有办理竣工验收交接手续后方可予以登记。在 资金 以外其他 资金运动 情况 。主要体 现为 以下几个 方 面 : 实际工作 中,行政 、事业单位 因基建形成 的固定资产存在
( 1)对政 府 固定资 产 的核算 和反 映不 全 。 目前 ,只要 求 登记不及时 、甚至不入 账等情况 ;即使 已人账的固定资产 ,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对 其 拥 有 的 固定 资产 进 行 会 计 核算 ,而 总 按现行 制度规定不计提折 旧 ,无法 反映固定资产 的使用情 预算会计没有 规定核算 和反 映政府 固定 资产的 内容 , 就 况 ,虚增 了资产 价 值 。 这 二、现行预 算 会计 改革措 施 意味着 用 于购 置政府 固定 资 产的 财政 资金 ,一旦 支 出 以
后 ,就 退 出 了 政 府 和公 众 的 视 野 ,不 利 于 加 强 政 府 同定 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 的构
新时期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改革:现状、思路及体系构建
新时期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改革:现状、思路及体系构建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预算会计的地位逐步上升,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会计系统的重中之重。
不过,当前学界对于预算和预算会计的关系尚未完全梳理清楚,我国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也并不健全。
文章针对政府会计的目标,并据此探讨了政府预算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框架。
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的目标和路径。
关键词: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企业会计;预算会计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134-02一、引言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两个主要部分。
建国以来,我国预算会计逐步完善,体系和制度建设也较为完整。
不过,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实际上,政府会计体系是加强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步骤。
实际上,政府会计与预算有很深的联系,预算体制也改革政府会计体系的重要因素。
因此,政府会计改革要对财务与预算会计进行适度分离,这又需要结合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要求、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对我国财政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优化与整合。
从当前的研究看,当前学界对于预算和预算会计的关系尚未完全梳理清楚,我国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也并不健全。
鉴于此,本文尝试针对政府会计的目标,据此探讨政府预算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框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的目标和路径,为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的系统构建提供可行思路。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回顾及现状分析(一)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历程回顾政府预算会计体系涵盖了财政、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以及相关参与的国库、税收征解会计等组成。
1998初,我国开始实施新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拉开了全面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的改革大幕。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描述与思考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描述与思考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历程,以及预算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近40多年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40多年来,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把我国从一个落后农业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多元经济体制,其变迁之路充满了艰辛。
1978年,中国对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那时,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政策,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改革也极大改变了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
1978年,我国实施了财政预算办法,标志着预算会计制度的变革正式启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预算会计制度也不断改革,从初级阶段的“四项基本原则”到中级阶段的“实施预算政策”,再到成熟阶段的“预算一体化改革”,一步步形成预算会计制度变更的完善体系。
预算会计制度变迁,丰富了我国财政体制,为政府决策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现代机制。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预算会计制度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纯粹的政府决策工具转变为重大社会问题的处理手段,从政府决策走向社会参与,从财务报酬走向社会支出,从宏观调整向精细化管理,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同时,预算会计制度变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扮演着重要作用。
预算会计制度实施现代化机制,促进了财政审计效能,有效把握财政收支,改善了财务状况和财政管理水平,维护了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增强了政府的财政责任,防止财政滥用,满足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变更,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化的预算会计制度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未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预算会计制度的运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深入推进预算会计一体化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源配置机制,改善财政管理,以便更好的满足公共需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之,近40年来,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变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政府决策和实施提供了有效现代机制,更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
关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本情况预算会计是政府部门和相关直属单位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和管理手段。
预算会计是相对于企业会计而言的,是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执行政府财政预算为核心,适用于各级政府和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不进行完整会计核算的管理型会计。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财政部就印发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通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的会计核算。
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为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预算会计的性质是管理型会计,具有社会性和非盈利性,主要由预算会计的主体,各级政府和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所决定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权责发生制为辅的会计核算,预算会计制度建立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采用借贷记账法,实行成本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及时、全面、完整地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记录。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年来财政部推行编制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对政府收支分类进行了改革,在探索改进预算会计改革方面成效显著,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加以改进。
(一)会计核算范围过窄,难以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作及结果。
财政总预算会计局限于当期的支出,不能适应多样化的核算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形式从单一的财政无偿拨款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除了无偿拨款外还有政府参股等多种形式,而现有财政总预算会计并没有与时俱进,仅仅停留在政府直接拨款的核算环节。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深入,国库资金将逐步实行资本化运营,发生有价证券的买卖行为,政府的一部分资产将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
对此,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无法真实反映政府资产的状况。
(二)收付实现制总预算会计基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总预算会计是对本期已发生的实际收支情况的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预算会计又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组成不合理。
把预算会计划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事实上是按预算资金流转程序划分的一种分工关系,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预算执行情况反映不准确。
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反映的预算实际执行数不一致。
财政以拨款数列报支出,而单位以实际支出数列报支出,财政的执行数额往往大于单位实际执行数。
二是决算编制工作量大,某些数据失真。
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下,预算支出分为两个阶段:财政将预算资金拨付给单位,单位按规定开支而发生实际支出;财政部门必须分清财政支出和单位实际支出的两部分内容。
年终决算和预算执行数由单位逐级上报,层层汇总,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二)会计目标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目标包括“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两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务部门或上级单位委托各个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履行其职责,同时还需向委托方提供相关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信息。
然而,由于我国预算会计信息的特定服务对象,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社会对财政预算透明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已不仅仅限于财政资源委托方,以受托责任观作为单一的会计目标已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
(三)我国预算会计信息报告不完整。
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政府财务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的相关、可靠的财务信息,但我国预算会计信息的报告和使用都不够充分。
一是缺少全面反映政府债权、债务、资产等财务状况的报告制度,不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否将财政资金用于预算限定的用途或目的;二是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反映的信息过于简单,如没有提供国有资产方面的财务信息、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产权构成及收益权的信息,国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没有汇总反映成为总预算会计报表信息,国债未来的还本付息负担、社会保险基金的未来负债和政府担保形成的隐性债务等,都不在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反映。
二、我国预算会计改革措施
(一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构建政府会计与非营利会计制度。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最大限度地重视国家资源使用效率的公共管理是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目标要求。
构建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其划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会计应以政府活动为核算范围,凡是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就应该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
虽然从广义上来讲。
政府会计也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但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将并列成局。
我国整个会计体系就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三部分构成,彼此分工明确,各有所属。
(二)明确政府会计与非营利会计目标,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目前,预算会计目标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不同观点,分歧主要在于人们对经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异,差异的根本在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
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预算会计应以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为基础共同发展。
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目标没有系统性,仅局限于基本目标和一般目标,借鉴国外作法,我国预算会计目标应由基本目标、特殊目标、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四个层次组成。
1、基本目标,预算会计的最高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需要;二是反映政府的有关单位的受托责任。
2、特殊目标,指向哪些预算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具体分为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
3、一般目标,指预算会计信息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财务状况、收支结果和受托责任。
4、具体目标,指预算会计报表。
未来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其信息需要正向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首先,充分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上,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部门报表,比如资产负债表、收支结余表、现金流量表等,增设现金流量表主要是反映政府及其各部门各种货币资金运动的相关信息,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其次,会计报表附注及其补充资料应充分反映以下信息: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国有资产分布和使用、政府采购基金和专项基金的使用等;再次,编制政府会计合并报表,充分反映各级政府之间资金运动的整体财务信息,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向社会各界及时、客观地披露除国家机密以外的财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