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七数据的格式化处理剖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acc149f46527d3240ce078.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总结篇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体会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体会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是一门基础应用类课程,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简单的运行原理,以及各类常用软件的使用。
这个周末,我们完成了基础实验6、7、8。
本来以为会很简单的几个实验却花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名且发现了很多问题,我才知道这门课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单学到的知识恰恰和难度成正比,这三个实验着实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实验作业中,主要的问题都出在word文档的应用中。
我们普遍都用惯了老式的word2000或者word20XX,所以对word20XX不熟悉,于是造成了很多麻烦,尤其是添加目录这个新功能,摸索了好久依然毫无头绪。
最后不得已只能拿出教材自习阅读,同时上网找了很多详细的讲解,最后才完成了实验6。
在做powerpoint时候,可能是因为平时做过很多的原因,并没有遇到什么很明显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为了能把ppT做得精美和详细,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最后一项是excel的应用。
我以前对它的接触不多,所以对其应用也是最不熟练最不明白的。
但是通过自主的对其学习,尤其是对教材的阅读,使我能运用一些比较基本的功能进行表格制作。
同时也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简便功能。
可以说,动过这次试验,我学到的最多的知识,就是excel 的应用了。
虽然这次试验作业已经完成,但是它给我的启发让我思考至今。
首先,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内容,为什么在这次的试验中我会遇到那么多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以后不要轻视这门课程,同时也是再告诉我不要轻视任何一门我正在学习的课程,不论是简单还是难,他都肯定有让我学习和实践的必要性,并且,在进行试验之前一定要吃透课本上的知识和本次试验的要求。
其次,这次试验让我学会了怎么去解决遇到的困难。
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有人引领,所以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解决方法,自己去学习其所需要的知识。
最后,在这次试验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努力去克服,去解决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ord2003文档格式化)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ord2003文档格式化)](https://img.taocdn.com/s3/m/3856077902768e9951e73860.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六Word2003文档格式化
学号
201101020095
姓名学时
2学时
实验性质
基础性实验□
实验目的:1.掌握Word文档中字符排版和段落排版的方法
2.掌握Word文档中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等操作
3.掌握Word文档中页面排版的方法
4.掌握文本框、艺术字、图形、图片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1.编辑和保存文档(打开或另存文档、为文档增加标题)
2.设置文档的页面(插入页码、设置线型、设置文档页眉文字等)
3.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图形等
实验小结:通过学习知道了文档标题的添加删除,学会在文本中插入艺术字、图形等操作,会进行文本的格式等的变化。
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
(签字)
评分
批改日期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263042376baf1ffd4fad60.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机地点(以上由学生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三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即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 1 个综合实验报告和 1 份学期总结。
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三周开始实习,每周 2 学时, 16 周结束,共28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实验任务书。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相应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一共要求填写 3 个阶段性实验报告和一个综合性实验报告,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一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实验目的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要求(1)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2)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 ,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3)掌握 Windows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4)掌握“ Windows 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实验内容(1)窗口与菜单操作(2)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删除与属性设置(3)中文输入法的切换、全角输入与半角输入的切换(4)输入一篇 200 字以上的文章(5)“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备注:参见《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实验1-1-1 实验 1-2-1 和实验1-2-2,并完成实验任务中的全部任务实验二控制面板与任务管理器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 Windows 控制面板和任务管理器的使用。
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904d8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c.png)
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和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给定数据集的整理与分析,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实验数据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集是关于某电商平台在过去一年的销售记录,包括商品名称、价格、销量、用户评价等字段。
数据量约为 10 万条,以 CSV 格式存储。
三、实验工具与环境1、编程语言:Python2、数据分析库:Pandas、NumPy、Matplotlib3、开发环境:Jupyter Notebook四、数据整理步骤1、数据读取使用 Pandas 库的`read_csv`函数读取数据文件,将数据加载到DataFrame 中。
```pythonimport pandas as pddata = pdread_csv('sales_datacsv')```2、数据清洗(1)处理缺失值检查数据中是否存在缺失值。
对于数值型字段,使用平均值或中位数进行填充;对于字符串型字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除或填充。
```pythondatafillna(value={'price': data'price'mean(),'user_comment':'无'}, inplace=True)```(2)去除重复数据使用 Pandas 库的`drop_duplicates`函数去除重复的行。
```pythondata = datadrop_duplicates()```(3)异常值处理通过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找出数据中的异常值。
对于明显不合理的异常值,进行删除或修正。
3、数据标准化将数据中的数值型字段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python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scaler = StandardScaler()data'price' = scalerfit_transform(data'price'valuesreshape(-1, 1))```4、数据分类与汇总根据商品类别对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别的销售总额、平均价格、销量等统计指标。
【7A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上机实验指导
![【7A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上机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a9b6c0e647d27284b73513d.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GP+Office20GG版上机实验指导20GG年6月实验一Windows基本操作实验1.1WindowsGP的基本操作一一、实验目的了解桌面的组成,掌握桌面属性的设置方法;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方法;掌握WindowsGP的窗口、菜单和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了解应用程序的运行(启动)方法;了解剪贴板的使用;掌握“我的电脑”窗口、“资源管理器”窗口打开的多种方法,了解Windows 文件的组织结构。
二、实验课时2课时三、实验器材台式计算机、U盘。
(带上课本和实验报告册)四、实验内容、知识点及指导(一)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1、鼠标的常用操作有:指向、拖动、单击、双击和右击;其主要作用分别为:指向某对象以便对其进行操作、将某对象移到或复制到另一位置、选定某对象、启动应用程序或打开一个窗口、打开快捷菜单。
2、写出键盘操作常用的快捷键:Ctrl+C、Ctrl+G、Ctrl+V、Ctrl+A、Ctrl+Z、Atl+F4。
(二)桌面组成和桌面属性设置1、桌面由图标、“开始”按钮、任务栏和桌面背景组成。
2、找到计算器程序(C:\windows\system32\calc.eGe),至少用三种方法为其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方法1:右击计算器程序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命令。
方法2:复制calc.eGe文件,然后右击桌面空白处,选择快捷菜单中的“粘贴快捷方式”命令。
方法3: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命令,弹出“创建快捷方式”对话框,按提示操作。
3、打开“开始”菜单的方法:单击“开始”按钮、按Ctrl+Esc键、按键盘上的Windows图标键 。
4、在任务栏上设置快速启动栏步骤描述:右击任务栏,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工具栏|快速启动”命令,可设置或取消快速启动栏。
用户可将自己常用程序的快捷图标拖到快速启动栏,以后可直接从快速启动栏启动程序。
5、在桌面“显示属性”对话框中设置:“主题”为WindowsGP;“桌面”背景为您选定的图片(点击浏览按钮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为三维飞行物、等待1分钟;“屏幕分辨率”设为1024×768,“屏幕刷新频率”设为85赫兹。
大计基实验报告
![大计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83ff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7.png)
实验名称:大计基实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计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大计基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大计基(大计算基础)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高效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形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
大计基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获取所需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格式化,以便于后续分析。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实验内容1. 数据采集:本次实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2. 数据预处理: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清洗,剔除无效问卷,整理成Excel表格。
3. 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4.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包括SPSS、Excel等。
2. 数据采集: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3. 数据预处理: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问卷,整理成表格。
4. 数据分析:打开SPSS软件,导入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5.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描述性统计:对问卷数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样本量、均值、标准差等。
2. 相关性分析:分析问卷数据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3. 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变量的关键因素。
4. 结果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大计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运用大计基的方法。
Excel中的数据格式化建议与实践
![Excel中的数据格式化建议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b1bf7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3.png)
Excel中的数据格式化建议与实践Excel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电子表格软件。
在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时,正确的数据格式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Excel中数据格式化的建议与实践,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一、为什么数据格式化很重要正确的数据格式化可以使数据更易读、易理解,并且有助于数据分析和决策。
数据格式化可以帮助我们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展示,使得数据的含义更加清晰明了。
同时,数据格式化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日期和时间的格式化在Excel中,日期和时间的格式化是非常常见的需求。
我们可以使用内置的日期和时间格式,也可以自定义日期和时间格式。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yyyy-mm-dd"的格式来显示日期,使用"hh:mm:ss"的格式来显示时间。
通过正确的日期和时间格式化,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和分析。
三、数字的格式化数字的格式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设置小数位数、千位分隔符、货币符号等来显示数字。
例如,我们可以将小数位数设置为两位,并添加千位分隔符,以便更好地显示大数字。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条件格式化来根据数字的大小或其他条件对数字进行不同的显示。
四、文本的格式化在Excel中,文本的格式化也是非常常见的需求。
我们可以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来显示文本。
通过正确的文本格式化,我们可以使得文本更加突出、易读,并且有助于数据的分析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公式来对文本进行处理和转换,使得文本更具有实用价值。
五、条件格式化条件格式化是Excel中非常强大的功能之一。
通过条件格式化,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条件来对数据进行不同的格式化。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来设置不同的颜色,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条件格式化来发现数据中的异常值,帮助我们进行数据的清洗和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ord_excel_powerpoint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ord_excel_powerpoint](https://img.taocdn.com/s3/m/353880bec281e53a5902ff08.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word_excel_powerpoint 文档的排版及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的格式化,包括字体、字形、字号、字体颜色和特殊效果的设置。
2.掌握段落格式的排版,包括段落缩进、段落对齐、段间距、项目符号和编号的饿使用以及首字下沉等的设置。
3.掌握分拦的排版方法。
4.掌握页眉、页脚的设置方法。
5.掌握分页和分节的设置。
【实验内容】1.新建文档。
2.保存文档。
3.字符串的查找和替换。
4.设置字符格式。
5.添加项目符号。
6.设置段落缩进方式。
7,设置行间距和段间距。
8,设置段落对齐方式。
9,设置首字下沉。
10,设置边框和底纹。
11,设置分拦。
12,设置页眉和页脚和页码。
13,页面设置。
【实验作业】1. 创建一个新的文档,要求输入6个自然段的文字,内容自定,可从教材中选择,。
[操作要求]?将全文正文的字体设为宋体、小四号字。
?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要短小,能反映全文主旨,并将第一自然段设为标题,标题字体格式为黑体、加粗、三号字,字的颜色设为红、黄、蓝色中的任一种颜色,并给标题文字加上边框和底纹。
?将第二自然段设为两端对齐,行间距设为固定值20磅。
?将第三自然段设为右缩进,并将第一个字设为“首字下沉”,将此段设为等宽的两栏。
?将其余的段落设为首行缩进1厘米,并将段前和段后间距设为0.5行,行间距设为1.5倍。
[实验步骤]?菜单栏“格式”—字体—中文字体/下拉菜单—宋体—字号—下拉菜单—小四?选定标题—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居中—确定—选定文字—格式/首字下沉—对话框/对齐方式/居中—格式/字体—字形/字号/字体颜色—格式/底纹和边框—底纹—边框?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对齐方式/两端对齐—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0磅—确定按钮?选中第三段—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缩进—右缩进—选中文字—格式/首字下沉—格式/分栏—预设/两栏——栏宽相等—确定?选定段落—单击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段前段后填0.5行—首行缩进/度量值设为1厘米—行距设为1.5倍行距2,利用word创建一份小报,班报或校报等,,内容和版式可以自己设定。
格式化的概念和操作
![格式化的概念和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6e894a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1.png)
格式化的概念和操作一、引言格式化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操作,它使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格式进行组织和显示。
在计算机领域中,格式化可以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包括文本、数值和日期等。
通过格式化,我们可以使数据更易于理解、比较和处理。
本文将全面探讨格式化的概念和操作。
二、概念2.1 格式化的定义格式化是将数据以特定规则进行排列、组织和显示的过程。
它可以将数据转换为可读性更强、更易于理解的形式,便于人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2 格式化的目的格式化的目的是使数据更加清晰、易于比较和处理。
通过格式化,可以将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列,使其更符合人类的习惯和认知方式。
此外,格式化还可以使数据更易于阅读和理解,提高数据的可读性。
2.3 格式化的类型格式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文本格式化、数值格式化和日期格式化等。
2.3.1 文本格式化文本格式化主要是对文本数据进行排版和显示,常见的格式化方式包括居中对齐、加粗、斜体等。
通过文本格式化,可以使得文本更加美观、易于理解。
2.3.2 数值格式化数值格式化是对数值数据进行排列和显示的操作。
常见的数值格式包括小数位数、千位分隔符和货币符号等。
通过数值格式化,可以使数值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日期格式化是对日期数据进行排列和显示的操作。
常见的日期格式包括年月日顺序、日期分隔符和时间格式等。
通过日期格式化,可以使日期更加规范、易于理解。
三、操作3.1 文本格式化文本格式化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和技术来实现。
3.1.1 使用HTML标记语言HTML可以对文本进行格式化,例如使用<h1>标签表示一级标题,<p>标签表示段落等。
通过合理使用HTML标记语言,可以对文本进行结构化和排版。
3.1.2 使用Markdown语法Markdown语法是一种易于使用的文本格式化语言,常用于撰写文档和博客。
例如使用#表示一级标题,使用*表示斜体等。
通过使用Markdown语法,可以使文本格式更加清晰和直观。
实验 7 综合练习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_[共2页]
![实验 7 综合练习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b563c39f8c75fbfc67db227.png)
662.设置打印工作表选定区域
选中上面的工作表,设置打印工作表选定区域。
通过设置打印工作表选定区域,可以打印工作表中任意需要打印的内容,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1)选中上面的工作表,单击“视图”/“分页预览”菜单命令。
(2)选取第1部分要打印的内容,后将鼠标指向“文件”菜单,选取“打印区域”下的“设置打印区域”命令,即选取了第1部分内容,然后选取第2部分待打印的内容,打开快捷菜单,选取“添加到打印区域”,即完成了第2部分打印内容的设置,如图4.33所示。
其中,蓝框内容为第1部分待打印内容,黄框内容为第2部分待打印内容。
然后打印预览,看其效果。
最后以TEST46.XLS
为文件名存盘。
图4.33打印区域选取示意
五、课后思考与练习
页面设置、打印预览、打印区域设置是制作美观报表的重要步骤,请全面思考如何制作外观精美的报表。
实验7
综合练习本实验的主要任务:通过实例将工作簿的使用、工作表的格式化、数据管理、图表的制作、
页面设置等进行综合练习。
一、实验目的
1.系统掌握Excel 工作簿的使用。
2.全面掌握工作表内容的输入、格式化、数据的管理、图表制作、页面设置、打印等。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打开实验3中的“学生成绩.XLS ”,将其另存为“TEST47.XLS ”。
2.对成绩表的内容和外观进行设计,制作成内容整齐、美观的报表。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修改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0c3181a417866fb94a8e10.png)
第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任课教师:一、实验内容:二、实验要求:三、实验过程(说明详细步骤,可以截图说明):四、问题与总结:(总结实验进行情况,并列出实验时遇到的问题,供任课教师参考。
)第二篇: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业与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次实验报告对象: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I-II 课程的所有本科学生目的:目的:检验大家对Windows XP 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填写报告内容:填写报告内容:如实填写完成下面操作所涉及到的命令以及操作过程,每完成一道题需有截屏图片(图片大小以35*35mm 为好)为证。
如果报告册不够填写请用A4 纸填写并粘贴在报告册相应的位置。
在报告内直接写内容不需要抄题。
要求:要求:以下操作为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如有雷同,全部按0 分处理,全部完成按100 分记分。
1. 请在D 盘根目录下建一个文件夹,名字为“MyFile”,请问建此文件夹有几种方法,分别写出它的具体步骤。
(步骤方法7 分,截图3 分)2. 请用记事本和快捷方式分别建两个文本文件,名字分别为T1.txt 和T2.txt,并将它们保存在“MyFile”文件夹内,分别写出创建的具体步骤。
(步骤方法7 分,截图3 分)3. 用快捷方式将T1.txt 复制到D 盘根目录下,用Ctrl+C 和Ctrl+V 将复制到 D 盘根目录下,并更名为“我的文件”,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7 分,截图3 分)4. 将T2.txt 文件用快捷方式“发送”到桌面,观察在桌面上创建了文件夹快捷方式还是文件快捷方式我?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7 分,截图3 分)5. 写出打开“添加或删除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
(步骤方法7 分,截图3 分)6. 在新安装的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的图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 大学计算机基础 Win7使用》课程实验报告手册
![《 大学计算机基础 Win7使用》课程实验报告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dab0940b4e767f5bcfce1f.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实验教师(签字)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Win7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控制面板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Win7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件管理、控制面板的操作二、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实验主要内容的介绍、主要的操作步骤)【实验1–1–1】计算机常用必备操作练习任务一:在计算机上练习开机、关机的方法。
要求观察在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过程中所出现的信息。
1、开机步骤:接通计算机电源,按下计算机主机电源开关按钮,即可启动计算机,计算机启动后即可进入Windows桌面。
(若计算机设有用户密码,则需输入密码才可进入Windows桌面。
)2、关机步骤:正常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后,单击Windows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如图1-1-1.1)或按Ctrl+Esc键,选择“关机”选项,即可关机。
强制关闭计算机——在计算机开机的情况下,按住电源开关按钮4s以上,可强行关闭计算机,但可能会破坏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及Windows系统。
图1–1–1任务二:以Office软件包中的microsoft Word 应用程序为例,练习应用程序的启动和退出方法以及鼠标的基本操作。
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a.对桌面上是应用程序图标或快捷图标进行任意一种操作即可:双击,单击后按回车键,或右击后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打开”或“打开方式”。
图1–1–2b.选择“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选项。
根据应用程序安装的位置,单击该应用程序名。
图1–1–3应用程序的退出方法:a.单击应用程序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图1–1–4b.按Alt+F4 按钮。
鼠标的基本操作:a.单击:将鼠标指针指向某个对象,快速按下鼠标左键并立即释放。
b.右击;将鼠标指向某个对象或区域,快速按下鼠标右键并立即释放。
c.双击:将鼠标指向某个对象,快速单击鼠标左键两次。
d.定位:将鼠标指向某个对象或区域,但不按键。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Excel数据格式化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Excel数据格式化](https://img.taocdn.com/s3/m/df9e37c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3.png)
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第四章CONTENTS 01数字格式02单元格样式03表格样式04应用文档主题目录认识数字格式Excel提供了多种对数据格式化地功能,特别是Excel所特有地"数字格式"功能,它可以根据数据地表达与意义来调整外观,以完成准确地展示效果。
快速应用数字格式在Excel开始选项卡地数字命令组,单击数字格式下拉按钮,可以在下拉菜单选择11种数字格式快速应用数字格式鼠标选取需要设置格式地数据区域,按<Ctrl+1>组合键,或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地快捷菜单单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在数字选项卡地分类列表可以设定更多地数字格式快速应用数字格式使用组合键应用数字格式组合键作用Ctrl+Shift+~设置为常规格式,即默认格式Ctrl+Shift+%设置为百分数格式,无小数部分Ctrl+Shift+^设置为科学记数法格式,含两位小数Ctrl+Shift+#设置为短日期格式Ctrl+Shift+@设置为时间格式,包含小时与分钟显示Ctrl+Shift+!设置为千位分隔符显示格式,不带小数内置地数字格式数字格式类型特点与用途常规数据地默认格式,即未进行任何特殊设置地格式数值可以设置小数位数,选择是否添加千位分隔符,负数可以设置特殊样式(包括显示负号,显示括号,红色字体等几种样式)货币可以设置小数位数,货币符号,负数可以设置特殊样式(包括显示负号,显示括号,红色字体等几种样式)。
数字显示自动包含千位分隔符会计专用可以设置小数位数,货币符号,数字显示自动包含千位分隔符。
与货币格式不同地是,本格式将货币符号置于单元格最左侧进行显示日期可以选择多种日期显示模式,其包括同时显示日期与时间地模式时间可以选择多种时间显示模式百分比可以选择小数位数。
数字以百分数形式显示分数可以设置多种分数显示模式,包括显示一位数分母,两位数分母等科学记数以包含指数符号(E)地科学记数形式显示数字,可以设置显示地小数位数文本将数值作为文本处理特殊包含了几种以系统区域设置为基础地特殊格式。
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化
![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化](https://img.taocdn.com/s3/m/73bfd0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e.png)
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化Excel是一种广泛被应用于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软件工具,它提供了强大且易于使用的功能,能够帮助用户有效地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学习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格式化的相关技巧和方法。
第一章:Excel数据清洗与基本操作数据清洗是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修复、删除或更新数据中的错误、不完整或重复的部分。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基本操作来进行数据清洗,例如筛选、排序、去重等。
1.1 筛选数据通过筛选数据,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条件来选择并展示所需的数据。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筛选功能来实现数据筛选。
单击数据选项卡上的“筛选”按钮,然后选择相关字段和条件,即可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
1.2 排序数据数据排序可以帮助我们将数据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在Excel中,我们可以选择需要排序的数据范围,然后在数据选项卡上选择“排序”功能来进行数据排序。
通过设置排序规则和排序字段,我们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排序。
数据去重是为了删除重复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数据”选项卡中的“删除重复项”功能来进行数据去重。
选择需要去重的数据范围,并设置去重的字段,即可删除重复的数据。
第二章:Excel数据清洗与数据转换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高级的技巧和函数来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转换。
2.1 文本处理在数据清洗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文本数据。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函数如“LEFT”、“RIGHT”、“MID”等来提取字符串中的某些部分,使用函数如“LOWER”、“UPPER”、“PROPER”等来对文本进行大小写转换,使用函数如“TRIM”、“LEN”等来删除或计算文本中的空格。
2.2 数据分列有时,我们可能需要将一个单元格中的数据根据特定的分隔符进行拆分,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文本到列”功能来进行数据分列。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七数据的格式化处理剖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七数据的格式化处理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32c801af45b307e871977e.png)
实验七数据的格式化处理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Excel的选项卡,以及相关命令和快捷键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录入和导入方法,以及数据表的建立原则;•熟练掌握序列数据的输入•熟练掌握工作表的管理操作;•熟练掌握数据的操作方法,包括查找替换,复制粘贴等等;•熟练掌握工作表中数据表的格式化操作;•掌握简单公式的输入和应用。
2.实验环境•Office办公组件中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
要求:版本最好是2007之后,机房开机应选择Win7;作业说明也基于2007以后版本。
不建议使用WPS表格、LibreOffice、iWork等软件编辑,以免作业检查程序处理时出现误判。
•导入数据所需的“数据源.txt”文件,可在实验要求邮件附件中找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有的课件、实验要求和相关软件,可在链接: /s/1qXR1XAs处下载,提取密码: k5ta。
3.实验内容3.1.熟悉Excel选项卡并掌握相关快捷键依次查看“开始”、“插入”、“页面布局”、“公式”、“数据”、“审阅”、“视图”选项卡,了解各个选项卡的用途以及相应功能的位置。
相关快捷键:文档操作快捷键:新建,Ctrl + N;打开,Ctrl + O;保存,Ctrl + S;关闭,Ctrl + W。
文档内容操作快捷键:撤消,Ctrl + Z;重复,Ctrl + Y;剪切,Ctrl + X;复制,Ctrl + C;粘贴,Ctrl + V;删除,Delete。
3.2.认识功能区及相关设置操作1)显示或隐蔽功能区右击功能区→勾选“功能区最小化/折叠功能区”,可显示/隐藏功能区。
2)添加或删除工具按钮右击功能区→“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下拉“从下列位置选择命令”列表,选择“不在功能区中的命令”,可将其添加到左上角的快速访问工具栏(即“撤消”按钮的位置);或者右击功能区→“自定义功能区”,将新命令添加到已有或新的选项卡之中。
3.3.创建工作簿并导入数据一个Excel的工作簿(Workbook)最多可有255张工作表(Worksheet),而每张工作表则可以存放16,384 x 1,048,576个单元格的数据。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2014 (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2014 (1)](https://img.taocdn.com/s3/m/080a5d2c482fb4daa58d4b65.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编号:B0900650)实验报告(2014-2015学年第1学期)实验成绩:学号:姓名:专业班级:课堂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设置桌面背景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窗口显示效果设置屏幕分辨率设置桌面小工具实验项目二:Word使用1、预习要求:汉字输入、Word的插入菜单、Word视图、文档格式设置、文本框、表格处理等。
2、实验目的:(1)掌握文本的录入与文本的选定、复制、移动、删除、剪切和粘贴;(2)掌握文本的查找与替换。
(3)熟练掌握Word图文混排功能。
(4)掌握表格在Word中起两个作用:数据整理与版式编排,熟练掌握Word表格制作与修饰功能。
3、实验内容及要求:(1)依照范文进行文本录入;(2)依照要求修改和编辑文档;(3)对文档进行复制、删除操作;(4)对文档进行查找与替换操作。
(5)练习字符、段落格式的设置;(6)练习分栏版式的设置;(7)练习项目符号、编号的设置;(8)练习边框、底纹的设置;(9)练习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10)练习利用文本框和表格进行复杂版面编排的方法。
(11)表格的建立和单元格内容的输入;(12)表格的编辑和格式化;(13)表格排序和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14)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使用。
文本录入插入图片设置段落格式添加项目符号添加底纹效果(4)练习Excel 常用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5)建立一张原始数据工作表,如学生成绩、销售情况等;(6)根据数据内容建立对应的分析图表,如柱形图、饼图等;(7)对图表进行美化修饰。
2012年销售表2340005670003450005000004540008760009850001200000674700876500580300780000888000980000458980560000序号地区名上半年下半年1北京2上海3武汉4广州5天津6重庆7沈阳8西安基本数据选择数据源设置布局实验项目四:PowerPoint演示文档的制作与效果设置1、预习要求: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与整体设置。
计算机基础实验实训报告
![计算机基础实验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8c25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3.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机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3. 学习并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4. 培养良好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数据备份习惯。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拆解(1)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掌握组装和拆解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2)实验步骤:①观察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②学习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③学习组装计算机的基本步骤,包括安装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等;④学习拆解计算机的基本步骤,包括拆卸硬件设备、检查硬件状态等。
2.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启动计算机,熟悉Windows桌面布局;②学习任务栏、开始菜单、桌面图标等基本操作;③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④学习磁盘管理,包括格式化、分区、查看磁盘空间等。
3. 常用软件操作(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实验步骤:①学习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文档、编辑文字、设置格式、插入图片等;②学习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工作表、输入数据、设置公式、创建图表等;③学习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演示文稿、添加幻灯片、设置动画、放映演示文稿等。
4. 计算机安全与数据备份(1)实验目的:培养计算机安全意识和数据备份习惯。
(2)实验步骤:①学习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了解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②学习数据备份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备份软件、手动备份等;③学习数据恢复的基本方法,包括从备份文件恢复数据、使用数据恢复软件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组装与拆解计算机,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了组装和拆解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实验七 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图表制作
![实验七 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图表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6b1ecfb658f5f61fb6366660.png)
实验七 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图表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 的数据格式化方法。
2)掌握EXCEL工作表及其表中数据的修饰技巧。
3)掌握创建图表、格式化图表和修饰图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格式化。
2)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设置字体、大小、颜色、修饰及排列方式。
3)电子表格的列宽、行高的设置。
4)创建图表。
5)图表的复制、删除。
6)图表数据系列的添加、删除。
7)修饰、设置图表的字体、字号、颜色和底纹。
三、实验练习:
1、完成表格的格式设置。
1)对“成绩.XLS”进行数据格式化,要求是数值型,要保留两位小数。
2)对“成绩.XLS”设置对齐格式,要求水平对齐方式为“居中”,垂直对齐方式也为“居中”。
3)对上述表格设置字体、大小、颜色等,字体为“黑体”,大小为12,颜色为蓝色等。
4)对文件设置页边距。
2、完成图表的创建及修饰。
1)创建如下工作表,用“图表向导”按钮直接导出“徐莉”和“刘华云”分数分布统计图(用圆环图)。
2)向图表中添加数据系列“陈晨”。
3)对复制的圆环图用“转换图表类型”的方法转换成条形图。
4)对新建的条形图进行修饰,改变图表文字的字体、字型、字号、颜色、增加底纹和颜色。
四、实验报告要求:
阐述关键步骤,提交有关表格及图表。
Excel数据录入、基本编辑与格式化实验报告
![Excel数据录入、基本编辑与格式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d7139b6bec0975f465e2a1.png)
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室名称:明远2205
框中,在“字体“选项卡下的”字体“中选择”宋体“在“字号”里输入“11”。
4.(1)选中“A1:G1“单元格区域,点击”经典菜单“选项卡下的”合并后居中“按钮。同理,分别选中”G3:G10”,”G11:G14”,”G15:G16”单元格区域,点击“合并后居中”按钮。在合并后的单元格区域内,将光标均放在“赛”字后面,双击,然后按alt+enter依次调节所输内容的位置,直至处于居中位置。(2)选中表格的其它内容,点击“经典菜单“选项卡下的”居中“按钮。(3)选中工作表第一行的任一单元格,点击”经典菜单“选项卡下的”格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行高“,在弹出的”行高“对话框中输入”36“。同理,分别选择第二行和其它行的一个单元格区域,分别在“行高”对话框中输入“20”和“18”。选中工作表的全部内容,点击“经典菜单”选项卡下的“格式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动调整列宽“。(4)选中表格内容,点击”经典菜单“选项卡下的”边框“按钮,在下拉列表中点击”其他边框“,在弹出的”设置单元格格式“里的”样式“下选择最粗的实线,再点击预置里的“外边框”;点击“样式”里的细实线,再点击预置里的“内部”,点击确定。选中“B2:G2”的区域,点击“经典菜单”选项卡下的“其它边框“按钮,在弹出的“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在“样式”选项卡中选择双线,又点击”边框“下的下框线,点击”确定“。依此方法,分别对”B10:G10”,”B14:G14”,”B16:G16”单元格区域设置其下框线为双线。(5)选中”B2:G2”单元格区域,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弹出的“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点击“填充”,在“填充”选项卡下选择背景色为“浅蓝”色,单击“确定”。同理,选中B17:G17”单元格区域,设置其填充色为“浅绿”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数据的格式化处理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Excel的选项卡,以及相关命令和快捷键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录入和导入方法,以及数据表的建立原则;•熟练掌握序列数据的输入•熟练掌握工作表的管理操作;•熟练掌握数据的操作方法,包括查找替换,复制粘贴等等;•熟练掌握工作表中数据表的格式化操作;•掌握简单公式的输入和应用。
2.实验环境•Office办公组件中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
要求:版本最好是2007之后,机房开机应选择Win7;作业说明也基于2007以后版本。
不建议使用WPS表格、LibreOffice、iWork等软件编辑,以免作业检查程序处理时出现误判。
•导入数据所需的“数据源.txt”文件,可在实验要求邮件附件中找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有的课件、实验要求和相关软件,可在链接: /s/1qXR1XAs处下载,提取密码: k5ta。
3.实验内容3.1.熟悉Excel选项卡并掌握相关快捷键依次查看“开始”、“插入”、“页面布局”、“公式”、“数据”、“审阅”、“视图”选项卡,了解各个选项卡的用途以及相应功能的位置。
相关快捷键:文档操作快捷键:新建,Ctrl + N;打开,Ctrl + O;保存,Ctrl + S;关闭,Ctrl + W。
文档内容操作快捷键:撤消,Ctrl + Z;重复,Ctrl + Y;剪切,Ctrl + X;复制,Ctrl + C;粘贴,Ctrl + V;删除,Delete。
3.2.认识功能区及相关设置操作1)显示或隐蔽功能区右击功能区→勾选“功能区最小化/折叠功能区”,可显示/隐藏功能区。
2)添加或删除工具按钮右击功能区→“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下拉“从下列位置选择命令”列表,选择“不在功能区中的命令”,可将其添加到左上角的快速访问工具栏(即“撤消”按钮的位置);或者右击功能区→“自定义功能区”,将新命令添加到已有或新的选项卡之中。
3.3.创建工作簿并导入数据一个Excel的工作簿(Workbook)最多可有255张工作表(Worksheet),而每张工作表则可以存放16,384 x 1,048,576个单元格的数据。
通常可以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输入外部数据,但数据不一定可以正确的匹配单元格,可能需要进行后期调整;也可以通过“导入”的方法获取外部数据,外部数据的类型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是Access数据库,也可以是文本文件(很多生物医学数据库网站提供的生物医学数据多采用该格式)等等。
在导入数据的时候,应注意各个数据之间的间隔符号,是否存在标题,以及相对应的格式转换,如身份证数据在导入时便应设置为文本型的数据。
作业部分:1)在Excel中新建一个空白工作簿,导入邮件附件“数据源.txt”中的全部数据到该工作簿的“sheet1”工作表,并以A1为起始位置。
注意:应先下载保存“数据源.txt”到自己的计算机之上。
导入方法:点击“数据”→“自文本”的方式导入数据。
注意,数据包含有标题,“出生日期”数据导入的格式为日期型,类型为年月日。
2)然后,将“sheet1”工作表重命名为“数据源”,以作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
并设置整个工作表的基本格式为:宋体,字号12。
3)如该工作簿中还存在“数据源”之外的其他工作表,如“sheet2”、“sheet3”,则删除这些多余的工作表。
4)然后,保存该Excel工作簿,文件名为学号后四位加姓名的格式,如“1234张三”。
3.4.数据填充在Excel中,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填充相同的数据或者有规律的序列,常使用“开始”→“填充”功能实现,并注意不同的填充方法。
此外,Excel还可以将常用序列数据定义为“自定义序列”以方便快速填充。
定义如“张三,李四,……”这样的自定义序列的方法:07版本,选项→常用→编辑自定义列表。
10及以后版本,选项→高级→编辑自定义列表。
注意在输入序列时,应使用回车(Enter)键分割条目。
注意:“选项”,通过点击左上方的“文件”或者后可见。
具体可参见课本P105。
作业部分:1)在“数据源”工作表的A列左侧插入1列,在A1单元格输入文字“ID”。
然后,利用“填充”的方式在A2:A51的单元格中填充“1, 2, 3, 4, …”这样的序列,以作为每条数据的唯一标识。
2)定义一个自定义序列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钱七”。
然后,在J1单元格输入文字“住院医师”。
随后,利用“填充”的方式在J2:J51的单元格中填充“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钱七”这样的自定义序列。
3.5.数据的查找与替换Excel的“查找与替换”功能与Word对应功能相类似,都可以查找特定格式的数据。
在Excel中,可选择区域以指定范围,并可以利用“查找全部”看到全部查找结果。
该功能适用于实现快捷、批量转换数据(如将字符型数据与数值型数据的互换),以及添加/去除某些特定字符(如数据中的文字)。
具体可参见课本P111。
作业部分:利用“查找和替换”功能将“数据源”工作表中的所有“CM”和“KG”内容去除。
然后,在C1单元格的“身高”后面添加文字“(CM)”,在D1单元格的“体重”后面添加文字“(KG)”。
图1 “数据源”工作表样图3.6.数据的格式设置在Excel中可利用“开始”→“格式”下拉菜单中的“设置单元格格式”,对工作表及其数据进行包括“数字、对齐、字体、边框、填充和保护”等方面的格式设置。
此外,还可以设置“条件格式”为特定的单元格指定有差异的格式,从而快速浏览都可识别出数值中存在的差异。
通常使用其中的“突显目标数据”功能来标示单元格。
具体可参见课本P113。
作业部分:1)建立一个“数据源”工作表的副本,将该副本放置在最后的位置,并改名为“格式”。
(可右击对应的工作表标签,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或复制”)然后对“格式”工作表的内容进行以下的格式设置:2)在第一行上方插入三行。
3)设置A1:J1单元格区域合并后居中,并输入文字“XX医院产科2016年产妇信息表”。
文字的字体为黑体、粗体、字号为18、红色。
4)在I2单元格输入文字“制表日期”,然后在J2单元格插入当前日期。
注意可使用快捷键Ctrl + ;输入当前日期。
5)设置A2:J54区域的行高为18(或者0.64cm),列宽设置为12(或者约2.57cm。
注意,这是因为Excel设定行列规格的度量单位不一样。
);单元格的数据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居中;“身高”和“体重”列的数值设置显示1位小数。
6)设置整张表格(即A1:J54区域)的“外部边框”为蓝色双线,“内部边框”为绿色虚线;“填充”背景色为黄色。
7)利用条件格式中的“突显目标数据”功能,将I5:I54单元格区域中的满足条件“住院天数大于10天”的所有单元格,标记为“浅红色背景,文字带删除线”的格式。
注意:需设置“自定义格式”,颜色“浅红色”可自行掌握。
图2 “格式”工作表样图3.7.数据的选择性粘贴单元格的复制或移动,会因为其所引用单元格地址类型的不同或者单元格格式设置的缘故,出现变化。
因此,可使用“选择性粘贴”的方法保证复制的效果,或者实现不同的复制目的。
利用“选择性粘贴”可在粘贴时,选择“值”或者“公式”,也可保留格式,还可以叠加运算,以及实现“转置”(即行列的互换)。
具体可参见课本P110-111。
作业部分:新建一张工作表,将其重命名为“公式”。
选中“格式”工作表中A1:J54单元格区域,将其“选择性粘贴”到“公式”表中。
选择性粘贴以A1为起始位置,并选择“值和数字格式”。
然后,将该表A:K列的列宽设置为10(或者约2.17cm)。
3.8.公式的使用公式是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表达式,以英文“=”开始。
公式可包括常数、单元格引用、函数以及运算符等等。
作业部分:1)在“公式”工作表的K4单元格输入文字“BMI指数”;2)然后,在K5单元格利用公式计算产妇的BMI指数,结果设置显示两位小数。
BMI指数的计算方法见下图:3)将该公式复制到K6:K54的单元格区域中。
提示:可双击“填充柄(将鼠标移动到单元格右下角可见黑色实心的“+”填充柄标记)”,将公式复制到下方的数据区域。
也可使用Ctrl + End 移至工作表上的最后一个(有数据或曾经有过数据的)单元格,也可使用Ctrl + Shift +箭头键可将单元格的选定范围扩展到活动单元格所在列或行中的最后一个非空单元格,再来粘贴公式。
3.9.数值转换在对医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数值型的数据更加方便输入、分析和管理,因此,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常常将字符型的数据转换为数值型的数据,如在性别数据中常用1表示男性,2(或者0)表示女性。
在Excel中可通过“查找与替换”功能或者函数计算来实现这一转换。
作业部分:1)定位到“公式”工作表,利用“查找与替换”功能将G列“分娩方式”数据中的“顺产”替换为1,“剖宫产”替换为2。
2)将H列“妊娠结局”数据中的“足月”替换为1,“其他”替换为2(注意:不要替换其他列,如职业中的数据)。
图3 “公式”工作表样图4.作业提交事项保存工作簿,以备下一次实验使用(!!!)。
并将该工作簿文件以邮件附件的形式(注意:不要以QQ邮箱中“超大附件”的形式,也不要直接把内容贴在邮件正文里面),发送到教师邮箱1026410403@,邮件标题格式为“学号后四位姓名7”,如“1234 张三7”。
截止日期:12月4日24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