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古代文学考试答案参考2
大一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大一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选择题1.下列哪个词语在《论语》中的用法与现代用法差异最大? A. 君子 B.贤者 C. 士人 D. 儒生答案:C2.《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诗歌集,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诗经》的特点? A. 反映了商代社会的风尚和人民的生活 B. 描绘了周朝王室的荣耀和壮丽 C. 表达了战国时期诸侯的争斗和纷争 D. 记载了隋唐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答案:A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对于古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A.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文字统一 C.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 D.清朝康熙时期的字典编纂答案:B阅读理解根据以下古代汉语文段回答问题:田中有禾,自旦至昧。
谁谓尔亡?自旦至昧。
昧者不明。
禾者何生?黍稷之类也。
谓黍稷之类也。
禾者既饱,黍稷既熟,独怀尔容。
谁谓尔雠,我乃大非。
尔雠我非,我生于斯。
4.上述文段中,“禾”和“黍稷”分别代表什么?答案:禾代表稻谷,黍稷代表小麦和谷子。
5.上述文段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答案:田地中有丰收的庄稼,人们感到欣慰和满足,但也有人对这种幸福产生了忧虑和嫉妒。
问答题1.古代汉语有什么独特的语法特点?答案: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包括:词序灵活,没有固定的语序规则;缺乏时态和语气的明确表示;重音唯词义;语言简练,以简洁和意象为特点。
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词汇更为古老和古朴,有一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鲜少出现;古代汉语的语法较为复杂,使用了大量的古语和文言词汇;发音方面,古代汉语的声调和音节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完成句子1.古代汉语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_______的内涵。
答案:经典著作2.古代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是语法的灵活性,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_______。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一、填空(15分)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三、默写(10分):1.《短歌行》(对酒当歌):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四、简述题(20分)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五、论述题(40分):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参考答案(一)一、填空(15分):⑴每格一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李斯2.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成一家之言3.模拟杨雄班固4.典论·论文王粲5.谢灵运鲍照庾信6.郦道元洛阳伽蓝记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1.借;给与2.造化(或自然);边际(或界限)3.小路;通“喻”4.拄着5.故乡(或乡土);处于逆境(或遭到患难,或在政治上不得志)6.山洞(或山峰);徘徊不去7.迫近;惭愧8.昏暗不明的样子;轻柔的样子三、默写(10分)略⑴每题5分,共2题。
古代文学考试题目和答案

古代文学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三百首》答案:A2. “建安七子”中,哪位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A. 曹操B. 曹植C. 王粲D. 蔡琰答案:B3. 唐代诗人中,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答案:C4. “春江花月夜”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杜甫B. 王之涣C. 张若虚D. 李商隐答案:C5.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煜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A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李清照C. 秦观D. 范成大答案:A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王之涣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诗作?A. 孟浩然B. 王维C. 杜甫D. 李白答案:A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昌龄B. 李白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B1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诗人的词?B. 苏轼C. 辛弃疾D. 柳永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汉赋”?A. 《子虚赋》B. 《上林赋》C. 《离骚》D. 《洛神赋》答案:ABD12. “初唐四杰”包括以下哪些诗人?A. 王勃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诗人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苏轼答案:ABCD14. “宋词”中,以下哪些词牌名属于豪放派?A. 满江红B. 念奴娇C. 临江仙D. 虞美人答案:AB15.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元曲”?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C. 《牡丹亭》D. 《汉宫秋》答案:AB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诗经》分为风、雅、______三个部分。
古代文学 考试题答案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大一上)一、二:成句默写、成段默写(40分)三、名词解释(2道,共10分)(作者+内容+语言风格+思想+地位/别人对它的评价,150字左右)1、《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分12国策,33论。
记事起于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约240年时间。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肯定他们在战国时代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反映士这一阶层的活跃,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文章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形象鲜明,叙事长于铺陈,善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214字)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和他的门客集中编写的一部论说性散文著作,道、儒、法、阴阳家思想成分居多,为杂家著作。
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又称《吕览》。
文章多记录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天下的活动。
它出自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文字朴素简练,与先秦其他的子书一样,多以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富有文学意味,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在编书的方法和体例方面比以前有所创新,对于后世《太平御览》等类书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
(213字)3、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188字)4、《古诗十九首》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产生于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这段时间,包括东汉末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抒情诗,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大一语文古诗词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语文古诗词考试题目及答案1.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并简述其思想内容。
2. 阅读杜甫的《春望》,分析诗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请列举至少三首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作,并简要介绍其创作特点。
5.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6. 请结合《将进酒》一诗,分析李白的豪放诗风。
7.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其词中所蕴含的哲理。
8. 请解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中“红豆”一词的寓意。
9.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首诗,并简述其主题。
10.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大一语文古诗词考试答案1.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家残破,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河山的无限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4. 李商隐的著名诗作有《锦瑟》、《无题》、《夜泊牛渚怀古》等,其诗作以婉约、含蓄、深沉著称。
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元宵夜的热闹景象。
6. 《将进酒》中,李白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8. “红豆”一词寓意着相思之情,常用来象征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
9. 《诗经》中的三首诗包括《关雎》、《蒹葭》、《采薇》,分别表达了爱情、自然美景和战争的苦难。
10. 《琵琶行》通过琵琶女的演奏,展现了白居易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艺术特色在于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古代文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屈原的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诗经》答案:D2.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答案:A3. 唐代诗人中,被誉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商隐B. 杜牧C. 李煜D. 温庭筠答案:C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 李白《将进酒》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7.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D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商隐B. 杜甫C. 白居易D. 李贺答案:A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孟浩然《春晓》B. 王维《鸟鸣涧》C. 李白《赠汪伦》D. 杜甫《春望》答案:A10.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秦观C. 柳永D. 李清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汉赋四大家”的作品?A. 司马相如《子虚赋》B. 班固《两都赋》C. 张衡《二京赋》D. 曹操《观沧海》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诗人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作品是杜甫的代表作?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将进酒》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作品是苏轼的代表作?A. 《赤壁赋》B.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 《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作品是李清照的代表作?A. 《如梦令》B. 《声声慢》C.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D. 《醉花阴》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的______。
2024年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2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简述岑参边塞诗好奇的特点。
2.曹植《白马篇》表现的是()。
A.社会动乱B.爱情婚姻C.理想抱负D.精神苦闷3.张若虚诗歌创作的最大贡献是()。
A.兴寄的强调B.格律的确定C.风骨的形成D.意境的创造4.简述李白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5.《老子》的文学特色是()。
A.气势丰沛B.朴素质实C.韵散结合D.情韵并类6.《赠白马王彪》的作者是()。
A.曹冲B.曹丕C.曹植D.曹操7.西晋太康诗风的主要特点是()。
A.刚健B.平淡C.繁缛D.清空8.曹丕的《燕歌行》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9.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10.南北朝时期,由南入北的代表诗人有()。
A.左思B.阮籍C.谢灵运D.庾信E.王褒11.《史记》刻画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用独自写心理揭示人物性格B.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其性格C.以传神的细节凸现人物性格D.以对比衬托突出人物的特点E.在特定环境中展示人物性情12.董仲舒、刘向政论散文的特点有()。
A.铺排渲染B.运用寓言故事C.引经据典D.以灾异论政E.情感浓郁13.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的任职是()。
A.彭泽令B.江州祭酒C.镇军参军D.主簿14.屈原《九歌》中通用的送神曲是()。
A.《东皇太一》B.《国殇》C.《东君》D.《礼魂》15.汉魏之际,中国诗歌史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其鲜明的时代风格是()。
A.建安风骨B.魏晋风度C.盛唐气象D.正始玄风16.司马相如《长门赋》的创作特点是()。
A.抒情述志B.极度铺排C.语言繁难僻涩D.采用主客问答形式17.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
A.山水游记B.讽刺小品C.变文D.俗讲18.简述《吴越春秋》的文学成就。
19.敦煌曲子词20.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柳宗元文学散文的艺术风格。
大学古代文学考试参考题及答案

大学古代文学考试参考题及答案名词解释一、建安风骨即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它真实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感。
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
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明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个性特征,形成了宏建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二、竹林七贤指魏晋南北朝的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王戎,他们实际上市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教名教。
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其中阮籍和嵇康代表正始文学的最高成就。
三、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等诗人创造了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新体诗,史称“永明体”。
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永明体对“近体诗”的形成奠定基础。
四、宫体诗指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是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对称,“宫体”后来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五、上官体上官仪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
他的五言诗“倚错婉媚”,讲究对仗,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体物图貌,笔法精细,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但其内容主要是宫廷文学中的应制咏物,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人即初唐四杰来承担。
六、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官小而才人,位卑而名高。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七、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主张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运动体现汉乐府是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及答案一课程代码:00539选择题部分一、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欧阳修散文的风格是( A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B.结构谨严、析理透辟C.雍容典雅D.纵横博辩2.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是( B )A.豪放雄奇B.平淡瘦劲C.生新瘦硬D.沉博绝丽3.陈师道的诗歌被称为( B )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4.陆游古体诗的艺术风格是( A )A.悲壮沉痛B.自然圆转C.对仗工稳D.清淡秀逸5.“诚斋体”诗中最为出色的是( D )A.古体B.乐府C.律诗D.绝句6.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 C )A.以诗为词B.长于议论C.章法结构独特D.语言通俗自然7.辽代寺公大师创作的契丹文长诗是( D )A.《回心院》B.《讽谏歌》C.《海上诗》D.《醉义歌》8.吴激词的风格特色是( A )A.清婉B.清刚C.瑰丽D.豪放9.在《太和正音谱》中被列为“杂剧十二科”之首的是( B )A.隐居乐道B.神仙道化C.烟花粉黛D.悲欢离合10.元杂剧作家乔吉的代表作是( D )A.《范张鸡黍》B.《陈州粜米》C.《倩女离魂》D.《两世姻缘》11.周德清《中原音韵》概括元散曲的特点是( C )A.“情文相生,最不易及”B.“笔法纵宕,不为律缚”C.“文而不文,俗而不俗”D.“词极古质,味亦恬然”12.被明代小说评论家金圣叹称为“第五才子书”的作品是( D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金瓶梅》D.《水浒传》13.晚明时期,戏曲整理与出版成绩卓著,其中臧懋循编辑的一部戏曲选本是( A )A.《元曲选》B.《六十种曲》C.《盛明杂剧》D.《古今名剧合选》14.宋濂散文宗法韩愈、欧阳修,其风格特征是( B )A.平易畅达,纡徐和缓B.醇深典正,浑穆雍容C.沉郁深切,厚重悲凉D.慷慨激越,刚大豪放15.明代万历后期文坛,影响最大的诗文流派是( D )A.唐宋派B.竟陵派C.茶陵派D.公安派16.明永乐至成化数十年间,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当时的流行诗风,在朝者为“台阁体”,在野者为( C )A.“竟陵派”B.“茶陵派”C.“性理诗”D.“性灵诗”17.朱有燉墩是明代前期成就最大的散曲作家,其散曲集名曰( C )A.《秋碧乐府》B.《王西楼乐府》C.《诚斋乐府》D.《碧山乐府》18.清代诗人王士禛提倡“神韵说”,追求的诗歌境界是( C )A.隽永典切B.清新明畅C.闲澹清远D.温柔敦厚19.魏禧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A )A.凌厉雄杰B.流畅通达C.平淡自然D.深厚蕴藉20.《骈体文钞》的编选者是( B )A.汪中B.李兆洛C.吴绮D.陈维崧21.纳兰性德爱情词的特点是( A )A.婉丽清凄B.激荡楚郁C.冷艳洁静D.萧骚凄怨22.在清代词坛上,以比兴寄托为词学宗旨的是( A )A.常州词派B.浙西词派C.阳羡词派D.云间词派23.清代小说《十二楼》属于( D )A.文言小说B.才学小说C.神怪小说D.话本小说24.陈端生的《再生缘》在文体形式上属于( B )A.词话B.弹词C.鼓词D.子弟书25.清初戏剧以李渔为代表的流派是( A )A.娱乐派B.苏州派C.文人派D.常州派26.在近代诗坛上,南社诗人被称为( D )A.启蒙诗人B.爱国诗人群体C.新派诗人D.革命派诗人27.在创作上,继承屈原、李白等浪漫诗人的传统,又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影响,作品想象奇特、语言瑰丽的近代诗人是( A )A.龚自珍B.郑珍C.陈三立D.黄遵宪28.黄遵宪的诗集名曰( D )A.《己亥杂诗》B.《巢经巢集》C.《散原精舍诗文集》D.《人境庐诗草》29.《老残游记》的作者是( C )A.李宝嘉B.吴沃尧C.刘鹗D.曾朴30.汪笑侬激于时事,为宣传爱国思想自编剧目,改革( B )A.昆腔B.京剧C.话剧D.豫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大学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道德经》答案:A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昌龄D. 李商隐答案:B4. 《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班固C. 刘向D. 扬雄答案:A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篇作品中的名句?A. 《赤壁赋》B. 《水调歌头》C. 《念奴娇·赤壁怀古》D.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答案:B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月下独酌》D. 《将进酒》答案:A7.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聊斋志异》D. 《三国演义》答案:C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左传》答案:C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柳永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欧阳修答案:A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12.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_________”,其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答案:诗圣13. 《左传》是一部_________史书,是对《春秋》的详细解释。
答案:编年体1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文学主张。
大一古代文学考试和答案

大一古代文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杜甫2.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 张若虚B. 杜甫C. 李白D. 王维3. 唐代诗人中,被誉为“诗圣”的是:A. 王勃C. 白居易D. 李商隐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王维C. 白居易D. 李商隐6.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日》D. 《春望》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王维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以下哪首诗?A. 《夜雨寄北》B. 《春夜喜雨》C. 《春晓》D. 《春日》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诗人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杜甫E. 骆宾王12. 以下哪些作品是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春夜喜雨》D. 《将进酒》E.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3. 以下哪些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E. 李商隐14. 以下哪些诗句出自李白之手?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E.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5. 以下哪些诗句出自王维之手?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E.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江花月夜》。
大学_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一、填空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并指出其属于古汉语中的哪一种语法现象。
(每题2分,共20分)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岂干定居,一日三捷。
3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庄生寤生,惊姜氏。
7、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9、且夫我尝闻少仲尼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二、解释名词(每空1分,共22分)1、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自叙性抒情诗是( )的《》。
2、成语“邯郸学步”出自《》;“自相矛盾”出自《》。
3、( )的《》是汉大赋形成的标志。
标志着汉大赋向小赋转变的是( )的《》。
4、汉大赋的主要特点是( )、( )和( )。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
6、最早出现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 )的《》。
7、《登楼赋》的作者是( );《悲愤诗》的作者是《》。
8、“理过其词,淡乎寡味”概括的是( )诗的特点;“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概括的是( )的诗歌特色。
9、( )是南北朝时期骈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是《》。
10、《韩凭夫妇》选自( )的《》。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三、名词解释一、填空 1、屈原《离骚》 2、《庄子》《韩非子》 3、枚乘《七发》张衡《归田赋》4、铺张扬厉劝百讽一辞藻富丽5、《报任安书》6、曹丕《燕歌行》7、王粲蔡琰 8、玄言诗曹植 9、庚信《哀江南赋》 10、干宝《搜神记》二、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并指出其属于古汉语中的哪一种语法现象。
(每题2分,共20分) 1、爱:通“薆”,隐蔽 2、捷:通“接”接连 3、北:名词做动词用,失败,逃跑4、兄:名词作状语,象对待兄弟一样5、立:动词使动用法,使别人立6、惊:动词使动用法,使姜氏惊讶7、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其心志受苦8、臣:名词使动用法,使诸侯称臣9、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之为轻 10、枕:名词意动用法,以之为枕三、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的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商隐答案:B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李白B. 杜甫C. 王昌龄D. 岑参答案:A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王勃答案:B6.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位诗人的《相思》?A. 王维B. 杜甫C. 白居易D. 李商隐答案:A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张若虚B. 王昌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A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A. 王维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答案:A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商隐D. 王勃答案:C1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诗人的《望月怀远》?A. 张九龄B. 王昌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ABC12. 以下哪些诗人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作品是杜甫的代表作?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14. 以下哪些诗人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苏轼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作品是苏轼的代表作?A. 《赤壁赋》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念奴娇·赤壁怀古》D. 《岳阳楼记》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______首诗歌。
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屈原的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史记》答案:D3. 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下一句是:A.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C. 碣石沧海,英雄本色D. 沧海横流,山岛竦峙答案:B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王维答案:C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昌龄D. 王维答案:B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答案:C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登高》B. 《望岳》C. 《春望》D. 《登楼》答案:B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A. 李白的《静夜思》B.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D.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答案:B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这首诗的题目是:A. 《望月怀远》B. 《春江花月夜》C. 《月夜忆舍弟》D. 《月下独酌》答案:A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感时花溅泪。
2.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的下一句是:低头思故乡。
3. 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的下一句是:夜静春山空。
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把酒问青天。
5.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的下一句是:知来者之可追。
古代文学及答案

古代文学(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总分得分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 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 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地点的秩序。
不要将答卷纸或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卷纸或答题卡的条形码上做任何涂写和标记。
考试结束后,不要将试卷、草稿纸或其它物品夹在答题卡中。
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共计100分)()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在A、柳州B、永州C、河东D、河东【答案】B()2、轻绡剪翅约秋霜, 点水低飞恋野塘。
忽趁游蜂过墙去, 可怜不识百花香。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种昆虫呢?A、蝴蝶B、飞蛾C、蜻蜓D、蜉蝣【答案】C()3、清代《水浒传》续书中写宋江、卢俊义等梁山英雄是天上星宿,下界转生为杨么、王摩等洞庭英雄故事的是A、《水浒传》B、《水浒后传》C、《后水浒传》D、《荡寇志》【答案】CA、杨炯B、王勃C、卢照邻D、骆宾王【答案】A()5、《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A、颂扬B、祭神C、舞容D、宗庙【答案】A()6、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A、宋代B、辽代C、金代D、元代【答案】C()7、《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 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
A、《邶风•静女》B、《周南•关睢》C、《陈风•月出》D、《秦风• 蒹葭》【答案】D()8、在范成大的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A、山水诗B、田园诗C、闲适诗D、感怀诗【答案】BA、潘岳.B、陆机C、左思.D、刘琨【答案】A()10、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是A、杨亿B、刘筠C、钱惟演D、王禹【答案】A()11、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答案】D()12、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是A、孤高幽僻.B、平淡自然C、清逸明丽.D、清刚爽朗【答案】B()13、作为建安诗人之一的曹操次子是A、曹植.B、曹丕C、曹叡.D、曹芳【答案】B()14、《新刻绣像金瓶梅》本是C、张竹坡评本D、词话本【答案】B()15、20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一文提出了怎样的诗学观()A、◎不平则鸣B、V◎穷而后工C、0无我之境D、0羚羊挂角【答案】B【解析】9文章《梅圣俞诗集序》-文的重点观点,是在总结以往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梅尧臣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二)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二)答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二)一、填空。
1、“文章四友”指:___杜审言、苏滋味、崔融、李峤______。
(2、“风”指十五国风,代表散文__。
3、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进展时期的标志是_《史记》_。
4、薛道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
他的最闻名的作品__《昔昔盐》___。
(古代文学史2 P205、《左传》的作者常常经过君子和他人的口来表达自个儿的观点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
6、汉初文学的成就要紧表如今散文和辞赋的进展上。
7、秦代作家李斯的《谏逐客书》,指出秦统治者“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恕于诸侯”之非计,别仅表现了政治家的远见,而且真实的反映了战国阶段斗争剧,各国统治阶级争取人才的历史。
P1208、汉乐府民歌的妨碍表如今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还表如今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制造上。
9、苏东坡讲“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摩诘算是__王维 ______.那个评语要紧是针对他的山水题材的诗歌。
10、原始诗歌保存至今的惟独《__诗经》和《__楚辞__》。
11、“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12、_《孔雀东南飞》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3、建安七子中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_王粲________。
14、文学艺术起源于﹍神话﹍﹍﹍﹍。
15、《_离骚___》和《九章》一样,是诗人屈原在同腐朽的贵族集团举行激烈的斗争中产生的。
16、白居易作为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位诗人,值得着重提出的是感伤诗中的两篇叙事长诗:___《长恨歌》_______和___《琵琶行》______。
17、《木兰诗》和《__孔雀东南飞__》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异曲同工,后先辉映。
18、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
他的诗句的特点“绮错婉媚”。
(古代文学史2 P22—23)19、_陶渊明___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发了一具新的境地。
古代文学考试题答案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大一上)一、二:成句默写、成段默写(40分)三、名词解释(2道,共10分)(作者+内容+语言风格+思想+地位/别人对它的评价,150字左右)1、《战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分12国策,33论。
记事起于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约240年时间。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肯定他们在战国时代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反映士这一阶层的活跃,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文章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形象鲜明,叙事长于铺陈,善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214字)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和他的门客集中编写的一部论说性散文著作,道、儒、法、阴阳家思想成分居多,为杂家著作。
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又称《吕览》。
文章多记录秦国正在进行的统一天下的活动。
它出自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文字朴素简练,与先秦其他的子书一样,多以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富有文学意味,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在编书的方法和体例方面比以前有所创新,对于后世《太平御览》等类书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
(213字)3、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188字)4、《古诗十九首》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产生于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这段时间,包括东汉末无名氏所作的十九首五言抒情诗,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有位伊人,。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主要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4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________。
4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4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4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___________、删诗之说。
46.《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_______》。
4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__________。
48.《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49.《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_____________》一书。
5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51.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52.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5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______。
”5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_______和列传中。
55.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
5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57.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
58.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59.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_________为划分标准的。
60.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
61.《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____________》。
63.“《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__________。
64.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
65.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体和格言体。
6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6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_________》。
68.《________》和《湘夫人》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69.《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70.《_______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
71.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72.“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73.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7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世家和列传中。
7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至才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76. 《诗经》中的“二南”指、召南。
77.《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
78.《诗经》中的“三颂”是指周颂、、鲁颂。
79.《韩非子、五蠹》中的“五蠹”是指学者,言谈者,工商,患御者、、五种人。
80.《论语侍坐章》中的“四子”是子路、、冉有、公西华四个人。
81.烛之武是《左传》中的篇中的人物。
82.邵公是《国语》中篇的人物。
83.冯谖是《战国策》中的篇中的人物。
84. “形容枯槁”出自《战国策》中的篇。
85.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
86.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87.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88.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
8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篇诗歌。
90.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91.第一部国别史是。
92.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
93.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9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中的篇。
95.“缘木求鱼”出自《孟子》中的篇。
96.“锲而不舍”出自《荀子》中的篇。
97.“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的篇。
98.《逍遥游》篇是的代表作。
9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名句。
100.《楚辞》最早的注本是《》。
二、名词解释1.神话2.《山海经》3.诗三百4.诗六义5.四家诗6.风雅颂7.赋比兴8.思无邪9.今文三家诗10.毛传郑笺11.今古文尚书12.春秋三传13.孔孟14.老庄15.知人论世16.《韩非子》17.楚辞18.风骚19.屈宋20.《九歌》21.《天问》22.诸子百家23.七体24.枚马25.散体赋26.汉赋四大家27.劝百讽一28.《太史公书》29.互见法30.《史记》三家注31.班马32.《汉书》33.乐府诗34.乐府35.《乐府诗集》36.《陌上桑》37.《孔雀东南飞》38.《古诗十九首》39.言事增实40.金相玉质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2.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3.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4.简述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5.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有:(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3分);(2)重章叠唱(2分);(3)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3分);(4)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明快,富于变化(2分)。
6.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汉乐府民歌作家、建安诗人、陈子昂、杜甫、新乐府运动诸诗人等的乐府作品,都是对这种创作精神的直接继承(3分)。
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其后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泳梅》以及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以至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
至于其赋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也有颇深远的影响。
赋体文学是由它直接发展而来的。
此外,诗歌、词、戏曲、小说中亦有很多作品糅进了赋的手法。
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
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
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4分)。
7.《氓》中弃妇形象分析(1)勤劳,任劳任怨,未弃前弃妇渴望爱情,忠于婚姻(2分);(2)被弃后,没有苦苦哀求,而是果断决绝,显示性格刚强的一面(2分)。
(3)诗中弃妇严厉地谴责男子的负心,对男子的虐待予以斥责,表现出对不公平的婚姻制度的反抗(1分)8.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9.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左传》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君子曰”中表露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2分),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其辉煌业绩(2分);(2)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残暴荒淫行为、列国间地频繁战争(2分);(3)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2分)。
但也有一些宣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其历史局限(2分)。
10.简论《战国策》的艺术特点《战国策》的艺术特点表现在:(1)长于说辞。
其文多为策士游说之辞,善于权衡利弊,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揣摩其不同个性心理,说谏有异,风格多变。
(2分)(2)是善于写人。
它所写人物涉及面超过先秦任何史籍。
其表现的人物以谋臣策士为主,人物刻划大都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符合人物的生活经历(3分)。
(3)是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文中熟练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比喻、铺陈、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其文辞彩绚烂,感情充沛,富于气势。
(3分)(4)《战国策》中的寓言,亦丰富多彩,或为动物寓言,或为社会寓言,或为历史寓言,生动形象,言短意长,文学性极强。
(2分)11.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分):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