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用房工程技术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投标文件
(封面)
工程名称: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用房工程投标文件内容: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格式
法定代表人或
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投标人:安徽省九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盖章)日期:2004 年12 月 6 日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二、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
三、项目拟分包情况
四、替代方案及报价(如招标人允许提交时由招
标人列入此项要求)
一、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编制综合说明
1、工程施工目标
2、编制依据
3、编制说明
二、工程概况
1、简述
2、工程特点
三、施工部署
1、部署原则
2、主要部位施工部署
3、主要机械设备用表
4、劳动力部署
四、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用水
2、施工用电
3、施工道路
4、垂直运输
5、场内排水
五、施工进度计划
1、工期目标
2、确保工期主要措施
3、施工总进度计划
六、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桩基工程
2、基础工程
3、钢筋工程
4、模板工程
5、砼工程
6、砌体工程
7、抹灰工程
8、涂料工程
9、油漆工程
10、门窗工程
11、楼地面工程
12、屋面工程
13、吊顶工程
14、脚手架工程
15、安装工程
七、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2、台风期间施工技术措施
3、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4、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八、工期保证措施
1、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
2、工期保证措施
3、春节加班保证措施
九、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
2、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3、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4、成品、半成品保护
5、现场计量质量保证措施
6、工程技术资料整理
十、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施工目标
2、确保施工安全措施
十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文明施工目标
2、施工现场标牌
3、施工现场
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做好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
十二、推广应用新技术计划及合理化建议
1、预拌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2、电渣压力焊应用技术
3、现代化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4、新型模板应用技术
十三、处理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的保证措施
1、依据
2、目标
3、保证措施
十四、施工中配合协调措施
1、与建设单位的配合
2、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3、与监理公司的配合
4、与安装单位的配合
十五、保修服务承诺措施
十六、附图表
1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附表一)
2、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二)
3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三)
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地表(附表四)
一、编制综合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为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住房工程施工图内明确的所有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桩、基础、主体结构、室内装修、电气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通讯弱电系统等。
1、工程施工目标
1.1 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1.1.1 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住房工程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
1.1.2 工程技术资料严格按部颁要求,达到齐全、正确、工整、同步。
1.2 工程施工工期目标:
1.2.1 2004年12月日——2006年2月日竣工,确保400日历天完工;
1.3 工程安全施工目标
1.3.1 杜绝重伤及人身死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内。
1.3.2 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1.3.3 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1.3.4 杜绝火灾事故。
1.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创杭州市文明标化工地”。
1.5 治安保卫目标
1.5.1 确保工程建设正常进行,不发生治安、刑事案件。
1.5.2 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
2、编制依据
2.1 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住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2.2 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住房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图。
2.3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4 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国家现行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2.6 省、市有关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规定。
3、编制说明
3.1编制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执行招标文件的规定,为该工程总体施工
提供较完整的纲领性文件,旨在指导施工全过程。
3.2中标后,将按建设单位及公司规定,及时编制分阶段装饰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送审,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该工程建设任务。
二、工程概况
1、简述:
1.1 工程地点:位于江干区机场路三里亭区块规划用地内(工农路东侧)。
1.2 杭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人住房工程分收养老人用房和配电房,总建筑面积12974.59 m2,其中收养老人用房12872 m2,配电房10
2.59 m2。
收养老人用房部分为①~⑨轴为框架结构,⑩轴以后为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局部二、三、七、八层)。
地下部分主要为车库—自行车库、汽车库,另外有400 m3的消防水箱。
地下室地坪为室外地坪以下 2.1m;地上部分±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的 6.480m,层高为 2.9m(一层为 4.2m),建筑高度为28.3m。
配电房部分为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4.2m。
桩基部分,老人用房:采用桩基为PHC-A500(100)-13,13,13,即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高强砼管桩,用静压法沉桩,桩端以6-2卵石层作为持力层,其中桩有效长度约39m。
配电房采用独立基础,基底进入粉质粘土层。
本工程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使用年限50年。
抗震分类为丙类,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抗渗等级S6,变形缝、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及遇水膨胀止水条。
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
1.3本工程装饰部分:
1.3.1室内部分:装饰平顶为乳胶漆涂料、金属扣板(公共卫生间、电
梯厅公共走廊、会议室多功能厅)、吸音顶棚(水泵房)。
内墙部分为乳胶漆涂料(办公、电梯厅走廊、楼梯间、老人住房户内)、水泥墙面(地下室)、瓷砖墙面(卫生间)、吸音墙面(水泵房)。
外墙部分花岗石、面砖饰面。
楼地面部分为高级复合地板(老人房间内、办公辅助用房)、复合地板(走廊、楼梯间及前室)、防滑地砖楼面(卫生间)、细石砼楼面(地下室车库、走道、设备用房)、架空钢筋砼楼面(配电间)。
屋面分上人保温屋面、非上人屋面(楼梯间、电梯机房屋顶)、坡屋面。
窗为铝合金窗。
门为木门、铝合金门和防火门等。
1.3.2室外部分:室外地坪为水泥花砖地坪,坡道为水泥防滑坡道(车库)、残疾人坡道,台阶为花岗石台阶(入口处)。
2、工程特点
本工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本工程由于结构较为复杂,所以施工工期相对较紧,准备工作须及时规划,在人力、物力投入上必须保证数量充足,以确保施工工期。
2.2 本工程主在建筑物定位,结构层的控制上,放线工作上须仔细放样,加强复核,确保各楼外形准确。
2.4 本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选择经验丰富的作业承包队及施工管理人员,针对关键质量控制点,制订详尽的质量计划及质量管理细则,并坚决贯彻执行。
2.5本工程位于工农路东侧,各种干扰因素较多,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以确保工程建筑顺利进行。
2.6本工程施工将进入冬季、春节及春季的雨期,对施工带来难度较大。
三、施工部署
1、部署原则
1.1 目标管理原则:
按本项目招标文件确定工期、质量要求,实现合同目标,确保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合格。
1.2 程序管理原则:
遵循“先下后上,先大后小,先主后次,交叉施工”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1.3 过程控制原则:
自始至终坚持“五化”,即:质量管理全面化,计划管理网络化,技术管理规范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本核算经常化。
以取得工程质量的优质、高速和最佳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2、主要部位施工部署
2.1 桩工程安排两台桩机,分段同时展开,有利工期目标的达标。
2.2 基础工程由于楼采用喷射砼护壁,可与土方开控同时进行。
2.3 主体工程分多个施工段,分段规模。
2.4 具体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程序详见施工网络计划图。
(见附表三)
2.5 组织一支作风顽强,综合素质优秀,擅长民用建设的施工队伍,按照工程实际情况组建合理的项目组织机构。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用表(见附表一)
4、劳动力部署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施工劳动力按下表配备:(见附表二)
四、 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用水
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用水、生活用水,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水源有甲方负责,在施工现场的城市供水管接口处 。
1.1 施工用水量q 1:包括砼及砂浆搅拌、养护、石灰消化用水、砌筑、模板湿润等,现场施工用水量现计算如下: 由公式:
3600
82
11111⨯⋅=∑
K t T N Q K q 其中: q 1 (施工用水量-L/S)
K 1=1.15 (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 K 2=1.5 (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
可按日工作量计算:
→=⨯+⨯+⨯+⨯=→
⨯=∴∑∑)(655003040020010051300)(30090)(3600
8).(1
1
2
1
1
1
1L N Q K
N Q K q (抹灰)(砌筑)(模板)
砼 即:)/(923.33600
85
.16550015.11S L q =⨯⨯⨯
=
1.2 施工机械用水q 2: 有公式:
3600
83
2212⨯⋅
=∑K N Q K q 无特殊机械不考虑。
1.3 现场生活用水q 3:(按施工高峰期300人计算)
3600
84
313⨯⨯=
t K N P q
其中:q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P 1 (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 N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 K 4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438.03600
814
.1303003S L q =⨯⨯⨯⨯=
∴
1.4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q 4:
3600
245
424⨯=
K N P q
其中:q 4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L/S)
P 2 (生活区居民人数-人)
N 4 (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K 5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694.03600
242
1003004S L q =⨯⨯⨯=
∴
1.5 总用水量:
Q= q 1+ q 2+q 3+ q 4=3.923+0+0.438+0.694=5.055(L/S)
1.6供水管径:
mm
D mm m V Q D 7.89)
(7.89)(0897.010008.014.3055
.5410004≥∴==⨯⨯⨯=⋅⋅≥
π
其中:Q (总用水量-L/S)
V (管网中水流速度,当D<0.1m 时,V 为0.5~1.2m/L,本计
算暂取0.8。
)
而现场业主提供水源接入口,管径为DN150满足要求,预留消防接口1个。
1.7 消防用水考虑使用城市消火栓与现场临时消火栓相结合的方式。
1.8 配水管网的布置
现场用水管网采取环形封闭布置,优点是能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当管网等一处发生故障时,水仍可以沿管网其它供给管网,总管接至业主提供的水源,分支管用1寸接至各用水器。
1.9 管网布置(附表四)
利用一台100TSN多级离心泵竖向供水,水管管径Φ40。
2、施工用电
2.1 施工电源由甲方提供,直接引入施工临时发配电房。
2.2 在临时发配电房处设一组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发电机保护接地装置,专用接零保护线和发电机、配电柜外壳接地应于发电机保护接地连接在一起。
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要接地,接地电阻≤10欧姆。
2.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表(见下页)
施工高峰期用电负荷表:
2.4 用电容量计算:
)cos (05.1221
1
∑∑+=P K P
K P φ
其中:P (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
P 1 (电动机额定功率-KW ) P 2 (电焊机额定容量-KVA ) K 1 (电动机需要系数) K 2 (电焊机需要系数)
φcos (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
∴∑P 1=3×2+10+1.1×4+0.5×2+1.8×3+2×3+2×2+1.1×2+3×2
+3×2+5.5+15×2+35+1×2+1.1×2+7.5 =133.2(KW);
∴∑P 2=23.4×3+100+30×3 =260.2(KVA) 再加10%的照明用电, 即:
)
(9.282%)101()2.2606.075
.02
.1335.0(05.1KVA P =+⨯⨯+⨯⨯=
2.5 现场临时用电采用380/220V 三相五线制(TN-S 系统),根据施工机具设备容量计算,总用电量282.9KVA ,从建设单位的电源引入现场临时配电房。
配电房低压配柜分多个回路,搅拌场地用25mm 2电缆,钢筋车间用50
mm2,木工车间用16 mm2电缆,现场作业点及生活办公用电25 mm2电缆线等。
3、施工道路
为确保现场文明施工,施工道路做法为原土夯实,下铺设200mm塘渣,上铺150mm厚C15混凝土。
4、垂直运输
根据现场情况和建筑物结构设计及整体布局,建筑物设置井架1台,塔吊1台。
(布置见附表四)
5、场内排水
在施工道路周围设置200*200排水明沟,并与城市排污管网接通,明沟两侧砌120mm厚砖墙,沟底用50mm厚C10混凝土随捣随抹,现场施工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
五、施工进度计划
1、工期目标:
确保在甲方确认开工日的400个日历天完成招标范围施工作业内容。
2、确保工期主要措施:
工程施工工期相对较紧,按合同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在组织管理到技术管理上都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针对工程特点,拟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施工工期。
2.1 组织与技术措施:
2.1.1 提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制订好各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安排好施工材料的运输和采购,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机
具,组织好各专业工种的交叉配合。
2.1.2 组织一个有权威性的现场指挥部,配备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实行统一领导,分项工作专人专管,加强各方协调。
2.1.3 强化通讯、联络、交通、调度的手段,以高效、科学地组织施工。
2.1.4 进一步健全经济承包责任制,把经济承包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班组。
2.1.5 选用技术素质好、责任性强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
2.1.6 依据科学的施工方案,拟出详细的该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主要材料、构配件需要量的资源计划,做到各种材料、机具早报计划、早进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2.1.7 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做到专款专用,严格财务制度,严禁将工程的建设资金用作其他用途。
2.1.8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且配备足够劳动力,在施工段内进行流水作业,质安科应实行边施工边检查边验收的办法,采用分段、分部位验收,关健工序自检后,应提前24小时请监理公司或质监站验收,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实行流水施工方法的开展以缩短工期。
2.1.9 放弃节假日休假,增加有效工作日。
2.1.10 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每星期召开一至二次由各方参加的协调会议,密切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院的工作关系,特别是与监理公司应做到随时联系,沟通解决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到遇到问题不拖延、不扯皮,及时沟通、迅速协调、讯速解决。
2.1.11 必要时增加夜间施工,主要指噪声较少的工序。
2.1.12 加强土建和安装配合,准确留置预留孔洞,避免凿洞引起的返工。
3、施工总进度计划(附表三)。
六、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桩基工程
1.1 静压管桩施工
采用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
1.1.1 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
1.1.2 主要质量技术措施:
1.1.
2.1 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及强度检验,接桩用焊条或半成品硫磺胶泥应有产品合格证,或送有关部门检验,压桩用压力表进行检查。
硫磺胶泥半成品应每100Kg做一组试体(3件),进行强度试验。
1.1.
2.2 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力、桩垂直度、接桩间隔时间、桩的连接质量及压入深度。
1.1.
2.3 为确保桩的垂直度,采用2台经纬仪双向控制垂直度,随时调节桩机螺杆,控制垂直度0.5%振动范围内。
1.1.
2.4 施工结束后,应做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检验。
根据结施-02a 中:桩静载试验根数为1%,且不少于三根,小应变动测数不少于20%,且三桩以下承台动测数每承台不少于1根。
1.1.
2.5 静压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其检验标准。
2、基础工程
2.1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放灰线→挖土→基坑围护→清理打钎→地基验槽→垫层→
弹线→桩基验收→基础支模→基础绑扎钢筋→基础浇砼→养护→弹线→基础验收→回填土→主体
2.2 土方工程
2.2.1 土方开挖前按开挖图放灰线,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土方均采用大开挖,具体根据土质情况,采用合理的放坡系数。
2.2.2 挖方上边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密室时,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平整至低于挖方场地标高并向外倾斜。
2.2.3 基坑土方开挖采用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修土为辅的方法。
挖土机械配备两台日产液压反铲挖土机,该机斗容量为0.6m3,最大挖掘深度5.5m,挖掘半径8.5m,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开挖深度及现场平面布置情况,该挖机完全能满足要求,同时配备4辆东风牌10T自卸式反斗运输车。
挖出的土方考虑外运的部分具体弃土地点与甲方、市环卫办公室联系。
2.2.4 在基坑边设置高程控制点,便于挖土过程中随时校核挖土深度,以免超挖,若发现超挖现象,严禁用挖出的淤泥土回填,应用碎石和塘渣回填。
2.2.4 为保持基坑底土体原状结构,按结施-01中,在基坑底留300mm 厚土层,由人工修整到设计标高,为避免机械挖土时碰撞桩基,桩基周围土方也采用人工挖土。
2.2.5 当开挖至基底标高200~300mm时,应进行普通钎探,并通知地质勘探、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确定持力层准确无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2.6 做好土基坑围护工作,挖土前,做好基坑外排水,在拟建物周围做300mm×300mm全长排水明沟,且在两端部位、中间部位设置800×800×1000mm集水井四个,通过路面时排水采用φ250砼管暗排水沟,污水经
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挖土后,在基坑底四周设300mm×300mm排水明沟,在四个角部设置800×800×1000集水井,集水井坑底设碎石滤层,以免排水时将淤泥抽出,将抽出水管堵塞,坑壁用木框支固,防止井壁坍塌。
基坑排水经排水明沟汇入集水井,通过水泵排至地面排水明沟。
2.2.7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成。
2.3 基础模板工程
2.3.1 该工程的承台基础和基础梁,采用砖胎模。
2.3.2 承台及基础梁组合成模后,三检系统仔细检查,要求断面尺寸及标高准确。
自检合格后,提交监理方复核、签认。
2.4 基础钢筋工程
2.4.1 钢筋绑扎前,应先按设计图纸校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的规格、型号、品种,挂牌堆放。
2.4.2 钢筋的绑扎是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
2.4.3 预埋管线,接地位置应正确。
桩伸入承台内的钢筋按45°分布开,锚固不小于35d(结施-02a)。
柱子钢筋伸入基础梁及承台内,位置、标高要求准确高,不得遗漏和移位。
为了保证柱子主筋在基础施工中发生移位,应该在柱子主筋轴线复核好后,用钢管加以固定,确保轴线准确。
2.5 基础混凝土工程
2.5.1 本工程基础砼采用商品混凝土。
2.5.2施工前做好人员安排,如果浇捣时发生异常现象无法继续浇捣,严格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第二次浇捣时按规范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2.5.3 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砼入模时坍落度必须保证。
2.5.4 基础砼浇捣时开2只头子,并行推进。
混凝土中掺缓凝剂,基
础浇筑过程中绝不允许混凝土裂缝出现,加强砼浇筑时的管理,倒班施工,连续施工,保证砼前后入模时间不大于45分钟,且振捣密实。
2.5.5 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小时内覆盖双层草包进行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砼湿润状态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7d,夏季不少于5d。
2.5.6 基础砼浇筑后,集水井中地下水还需抽,减弱地下压力水在砼成形前对砼的影响。
2.6 土方回填
2.6.1 基础在回填前,在各项资料齐全的前提下,由业主组织质监站、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基础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可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同时在验收后45天内在质量监督部门办理基础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进行备案。
2.6.2 基础回填用设计材料分层回填夯实。
注意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虚铺厚度每步300mm,机械夯实。
每步夯实后,环刀法测定土方密实度,不合格的一律返工。
3、钢筋工程
3.1 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合格化验收→钢筋物理试验→钢筋翻样校对→钢筋制作→钢筋运输→扎筋→验收
3.2 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3.2.1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分批检验,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规定抽取试样送试验室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表面损伤和锈蚀严重的钢筋,严禁使用。
油污、少量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3.2.2 本工程的钢筋现场制作,制作好的钢筋必须根据不同的构件部
位,不同规格类型编号分类整齐堆放,并挂牌标记,便于查找取用。
3.2.3 梁筋接头用闪光对焊;柱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
钢筋在制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对该批钢筋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4 钢筋绑扎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钢筋直径、位置、间距的准确,钢筋弯钩方向、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搭接位置及接头位置应按设计图纸和现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并放好砼垫块,间距1000mm,呈梅花形布置。
3.2.5 柱插筋伸入承台,必须达到设计的长度要求,位置应作准确无误。
3.2.6 钢筋绑扎完成后,应自检合格后交项目部质检员复核,无误后,即报建设、监理单位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7 按防震要求配制箍筋135°弯角,弯钩平直长度10d。
圆盘钢筋采用卷扬机进行钢筋冷拉调直,冷拉以控制冷拉率的方法进行,Ⅰ级钢筋冷接率小于4%。
3.2.8 钢筋切断机刃口根据切断直径及时调换,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起现象。
3.2.9 有关施工人员根据配料单成型钢筋进行绑扎,班组负责人必须熟悉掌握施工图要求,并按施工图对照配料单和半成品钢筋进行全面校对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根据项目工程师技术交底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进行绑扎,完工后通过自检合格交项目质量员复核无误,办理隐蔽工程鉴证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3.2.10 柱钢筋定位必须准确牢固,严防移位。
加强箍按要求放置。
3.2.11 板筋绑扎后,严禁工作人员直接踩在钢筋上行走。
3.2.12 梁、柱交接核心区箍筋间距要按设计要求加密,绑扎钢筋前
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3.2.13 柱筋施工时,需用电焊焊接定筋和定位箍予以固定,并用钢管扣件归直固定,防止移位。
3.2.14 单独基础中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3.2.15 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
3.2.16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表(见下页)
4.1 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复核→翻样校对→框架柱支模→承重架搭设→平台支模→清理杂物→验收→拆模
4.2 主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4.2.1 本工程采用九夹板,进行现场拼装,其中柱模采用12 厚竹胶板配制,柱角用海棉嵌实,保证柱角不漏浆,平台板用18厚九夹板配制,表面刷脱模剂,所有接缝均嵌石膏或粘胶带,保证不漏浆。
4.2.2 所有支撑体系均采用Φ48×3.5钢管扣件支撑,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构件位置、形状和尺寸的正确性。
4.2.3 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模板配板设计,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及支撑系统、位置等,确保工程施工速度和质量。
4.2.4 支模前根据轴线和标高,用钢尺等分出各构件实际尺寸、位置
和标高,弹好墨线,作为支模基准线。
4.2.5 柱模板安装前,先在其根部面上用1:2水泥砂浆找平,确保模板标高统一,安装后,校正截面尺寸、位置和标高,加以临时固定,最后用垂球校正垂直平整度,与承重架和支撑系统固定牢固,并保证整个支模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4.2.6 梁模板安装时,首先在梁底部搭设承重架、搁栅,安装底模和侧模,复核轴线和标高、截面尺寸无误后,进行加固,保证模板系统特别是节点处不会发生变形、位移和胀模。
搭设承重架时,先搭设纵横两方向框架梁承重架,再搭设每一轴线跨内次梁与平台承重架。
并使框架承重架与次梁及平台承重架有效连接,加强整体稳定性。
4.2.7 楼板支模时根据层高搭设所需高度的承重架和支撑系统。
复核无误后铺设搁栅和模板。
4.2.8 板式楼梯支模前根据楼梯段的斜长用钢管排架搭设楼梯平台的支撑,再搭设梯板支撑系统。
支模时先立梯口梁和平台梁模板。
再铺设梯板和平台板底模,整个模板系统校正复核无误后进行固定。
4.2.9 模板安装过程中要进行钢筋、预埋件的技术复核及隐蔽工程验收。
4.2.10 拆模时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拆模方案,防止出现事故。
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的顺序进行,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结构砼质量,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走,并清理、修复。
4.2.11 框架梁模板拆除时保留梁下一部分立柱支撑,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从跨中向两端拆除。
4.2.12 模板在拆除过程中必须加强保护,逐块递下,不得抛掷,拆下后及时清理干净,修复受损部件,板面刷好隔离剂,并按规格分类堆放,便于周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