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期末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是哪一层的协议?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应用层答案:C. 网络层2. 在TCP/IP协议族中,IP协议属于哪一层?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C. 网络层3. 下列哪一种编码方式适用于光纤通信?A. 奈奎斯特编码B. 曼彻斯特编码C. 这里是可选项D. 直接码答案:B. 曼彻斯特编码4.在计算机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主要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A. HTTPB. SMTPC. SNMPD. FTP答案:B. SMTP5.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WLAN信号范围比有线局域网更广B. WLAN使用的是有线传输介质C. WLAN操作速度比有线局域网更慢D. WLAN不需要进行安全措施答案:A. WLAN信号范围比有线局域网更广二、判断题1.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错误检测。

答案:错误2.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答案:错误3. TC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答案:错误4. UD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答案:错误5. DNS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协议。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并列举每个层次的主要功能。

答案: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主要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的主要功能如下:-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主要涉及物理介质以及实际数据传输。

-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以确保可靠的点到点数据传输。

-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实现跨网络的传输。

-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协议。

-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如HTTP、FTP、SMTP 等。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

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因特网核心部分的路由器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相连接,边缘部分的主机之间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

主机的用途是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路由器用途是寻找最佳路由转发分组的。

网络的分类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划分:广域网(W 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PAN)从使用者划分:公用网专用网电路交换—线路专用: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优点:1.传输延迟小;2.线路一但接通,不会发生冲突;3.对占用信道的用户来说,可靠性和响应能力很好。

缺点:1、传输前需建立连接,建立线路所需时间较长,虽然信息传输的时延较小,但是电路的接续时间较长;2、一旦接通双方独占线路,使得整个电路利用率低,造成浪费。

存储转发的基本原理:数据传输过程由交换节点将输入数据存入节点的缓冲区,输出线路空闲时再将数据发送出去。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用到此技术)报文交换—单位为整个报文优点:1.线路利用率高;2.接、发方无需同时工作;3.可向多个目的站发送同一报文。

缺点:1.传输延迟具有不确定性,不适用于实时通信或交互式通信;2.当报文较大时,独占线路时间较长;3.存储转发交换节点需配置大容量的存储器。

分组交换—传输单位为分组(包),存储转发降低了对交换节点的存储容量的要求,缩短了网络延迟。

报文(整块数据)划分为更小的的数据段,添加首部(或称为包头)构成分组(或称为包)。

方式:限制报文分组大小的上限;分组可在内存存放,独占线路<几十毫秒;各分组可单独传送。

优点:1.保证任何用户独占线路时间不会过长,适合交互式通信;2.分组单独传送,减少了时间延迟,提高了交换设备吞吐量;3.省去了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的开销;4.传送数据前不必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缺点:1.拥塞;2.大报文的分组与重组;3.分组损失与失序。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

第1章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用通信线路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3、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4、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网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5、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6、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按照拓扑学的观点,将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抽象为“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变成了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它表示了通信媒介与各节点的物理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网络拓扑结构。

7、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五种,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拓扑结构.8、根据网络的通信方式对网络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到点式网络。

9、网络协议及三要素是什么?我们把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三要素分为:语法、语义、时序。

10、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11、为什么说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12、ISO/OSI参考模型分层和TCP/IP的分层结构,按顺序写出各分层ISO/OSI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13、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而成的互联网,按作用范围可分为LAN、WAN和Internet。

2.OSI参考模型: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组成。

3.TCP/IP协议族: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组成,是网络世界的基础协议。

4.常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等。

二、网络协议1.TCP/IP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IP协议负责寻址和分组转发,TCP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控制,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支持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服务器返回响应。

3.DNS协议: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并提供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

4.DHCP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为网络中的主机自动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信息。

5.FTP协议和T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和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三、网络安全1.网络攻击与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入侵攻击、数据泄露等,防范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通信等。

2.加密与解密:对于敏感数据的传输,采用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网络认证与授权:网络认证是指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常用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数字证书验证等;网络授权是指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四、学习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网络学习的基础,但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参与网络项目等方式进行实践。

2. 多进行网络实验:通过使用Wireshark等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网络通信过程,熟悉各种协议的使用和交互。

3.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可以阅读相关论文、文章和安全报告等。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述1.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3.网络有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4.因特网发展的几个重要时间点: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它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不是一个互联的网络;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人们把这一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5.i nternet是个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Internet是个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特定网络,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它的前身是ARPANET6.因特网的三级结构: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7.所有的因特网标准都是以RFC文档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表的。

Request for comments:请求评论8.从工作方式上可将因特网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9.计算机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10.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11.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12.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其工作方式成为P2P文件件共享13.“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的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其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14.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把要发送的整块的数据称为报文。

分组是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15.三种交换方式在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结点分组交换——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结点16.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接入网AN: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17.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率或比特率;带宽: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叫传输时间;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处理分组时所花费的时间;排队时延,其长短取18.19.抽象的,而现实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0.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由下到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的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21.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运输层主要使用的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提供可靠的交付;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的,数据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的交付,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地传送帧中的数据;透明: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好像不存在一样;物理层的任务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22.在研究开放系统中的信息交换时,用实体这一名词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够服务。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1.网络是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连通性;共享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4.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5.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6.因特网的拓扑结构划分两大块:边缘部分称为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称为通讯子网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8.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常用的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9.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10.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11.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三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和同步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谢希仁)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谢希仁)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谢希仁)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简答题:1、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2、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3、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4、试比较 xDSL,HFC 以及 FTTx 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5、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

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 P(x)=x4+x+1 。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3)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6、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

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0 变成了 1,问接收端能否发现(2)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位 10 都变成了 01,问接收端能否发现?(3)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7、PPP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

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8、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的广播通信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9、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10、试说明 10BASE-T 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11、以太网使用的 CSMA/CD 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

网络原理重点整理

网络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1.因特网的组成:(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

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

【是指将地理位臵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3.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4.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5.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6.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三要素:(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相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7.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网络原理期末总结

网络原理期末总结

网络原理期末总结网络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商业活动,网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门网络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发展历史、网络的协议和网络的安全等方面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我对网络原理课程的总结。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的系统,形成一个整体。

网络可以使计算机之间共享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通信硬件和通信线路等。

1.1 计算机计算机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和个人电脑等。

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在网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2 通信硬件通信硬件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卡等设备,它们负责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标地址,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包,网卡用于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中。

1.3 通信线路通信线路是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媒介,使用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线、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通信线路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二、网络的发展历史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网络主要是军事和学术机构之间的局域网,被称为ARPANET。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新的技术被引入,如以太网、TCP/IP协议和万维网等。

2.1 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最早由施乐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

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多台计算机之间的共享。

2.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由TCP和IP两个部分组成。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TCP/IP协议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3 万维网万维网由蒂姆·伯纳斯-李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的信息交互系统。

万维网通过使用HTTP协议和HTML语言实现信息的查找和浏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第一章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 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选)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

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选)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五、(简答)时延:时延的 4 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协议。

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七、5 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λ运输层(transport 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λ网络层(network 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λ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λ物理层(physical 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第二章物理层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信息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与物质与能源一起构成了三大资源支柱。

信息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使用中非但不会损耗反而会通过交流和共享得到增值。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因特网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政府、经济、学术和生活信息交换网。

1.1计算机网络大发展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他的演变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以及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等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所谓联机系统就是由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上处于分散位臵的终端。

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计算机网络。

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臵一个前端处理机FEP或通信控制起CCU专门负责与终端T之间的通信控制另外在终端比较集中的地区设臵集中器或多路复用起从而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由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开创了“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的时代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

ARPA网标志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RPANET是一个成功的系统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此后各大计算机公司都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IBM公司的SNA和DEC公司的DNA就是两个著名的例子。

凡是按SNA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SNA网而按DNA组建的网络都可称为DNA网或DECNET。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难以实现互连这种自成体系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的国际标准ISO7498简称OSI参考模型或OSI/RM。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2.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源点和发送器;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两个部分:接收器和终点。
3.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4.根据信号中代表的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概述
1.“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23.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其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同步。
24.协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的描述,另一种是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25.分层带来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6.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27.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8.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交付,但尽最大努力交付;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交付。
8.因特网拓扑结构从其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9.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整理

网络原理期末复习整理

第一章:UDP:The second protocol in this layer,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is an unreliable,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applications that do not want TCP’ssequencing or flow control and wish to provide their own.UDP: 第二个协议是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主要用于那些“不想要TCP的序列化或者流控制功能,而希望自己提供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

OSI TCP/IP7.Application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层6.Presentation表示层Not present在模型In the model中不存在5.Session会话层4.Transport传输层Transportwork网络层Internet互连网层2.Data link数据链路层Host-to-network主机至网络1.Physical物理层The Physical Layer:物理层The physical layer is concerned with transmitting raw bits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物理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数据位。

The Dad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The main task of the data link layer is to transform a raw transmission facility into a line that appears free of undetected transmission errors to the 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逻辑的传输线路,在这条传输线路上,所有未检测出来的传输错误也会反映到网络层上。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汇总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设备,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共享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复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是理解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和解决网络问题的重要一步。

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复习汇总,其中包括了网络结构、协议、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网络结构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互联的计算机设备组成的,按照规模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按照连接的方式可以分为点对点连接和广播连接等。

2.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等,每种拓扑结构都有不同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3.网络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介质包括无线局域网、蓝牙和移动网络等。

二、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网络协议是计算机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顺序和错误处理等内容,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2. 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它包括传输层的TCP协议和网络层的IP协议;HTTP协议是用于Web页面传输的协议;SMTP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传输;FTP协议用于文件的传输等。

3.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它通过序号、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它适用于实时传输和对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

三、数据传输1.网络地址和端口:每台计算机在网络中都有唯一的IP地址,它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端口是用于标识不同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它分为公认端口、注册端口和动态或私有端口等。

2.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单工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半双工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交替传输数据,全双工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数据。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括1.“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供给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结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

4.网络中的结点能够是计算机、集线器、互换机或路由器等。

5.网络和网络还能够经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所以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

6.网络把很多计算机连结在一同,而因特网则把很多网络连结在一同。

7.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建成三级构造的因特网、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构造的因特网。

8. 因特网拓扑构造从其工作方式上看能够区分为两大块:边沿部分、中心部分。

9. 网络边沿的端系统中运转的程序之间的通讯方式可区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方式( C/S 方式)、平等方式( P2P 方式)。

10.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互换的重点构件,其任务是转发分组,这是网络中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11.电路互换:“成立连结——通话——开释连结”12.电路互换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在通话的所有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一直占用端到端的通讯资源。

(面向连结的)13.分组互换采纳储存转发技术,其主要特色是面向无连结。

14.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办理的,并且能够和其余主机经过网络互换信息。

15.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互换的。

16.分组互换的长处有:高效、灵巧、快速、靠谱。

17.数据传递阶段的主要特色:电路互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原点抵达终点,仿佛在一个管道中传递;报文互换——整个报文先传递到相邻结点,所有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布,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互换——单个分组(这不过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递到相邻结点,储存下来后查找转发布,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18.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相互连结的、自治的计算机的会合。

19.不一样作用范围的网络有:广域网 WAN 、城域网 MAN 、局域网 LAN 、个人地区网 PAN。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CRC编码中,与代码10010011对应的多项式是()A、X7+X4+X2+XB、X8+X5+X2+XC、X8+X5+X2+1D、X7+X4+x+l正确答案:D2.OSI七层模型中紧挨着位于数据链路层之上的分层是A、表示层B、会话层C、网络层D、传输层正确答案:C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是A、HTPB、TCPC、IPD、ARP正确答案:A4.在CRC编码中,与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A、x5+X4+X3+1B、X6+X5+X4+1C、X5+X3+X2+XD、x5+X3+X2+1正确答案:D5.Internet网路有两种传输层协议,分别是()A、TCP和UDPB、TCP和IPC、IP和UDPD、ARQ和ACK正确答案:A6.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结构优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B、站点分布处理能力高C、方便服务D、控制简单正确答案:B7.TCP/IP参考模型的4个层次从低到高的顺序是()A、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网络接口层B、网络互联层、网络接口层、传输层、应用层C、应用层、网络接口层、传输层、网络互联层D、网络接口层、网络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正确答案:D8.OSI参考模型中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是()A、数据链路层B、应用层C、网络层D、传输层正确答案:D9.下列路由算法中,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是()A、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算法B、最短路由选择算法C、泛射路由选择算法D、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正确答案:D10.在因特网的互连层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是()A、ARPB、ICMPC、DNSD、RARP正确答案:A11.下列网络协议中提供传输层服务的协议是()A、TCP与IPB、FTP与TCPC、IP与DNSD、TCP与UDP正确答案:D12.设CSMA/CD局域网中两站间的最远距离为2500m,数据传输速率为1Gbit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则最小帧长度应为A、10000bitB、12500bitC、20000bitD、25000bit正确答案:D13.下列网络协议中使用端口号“110”的是()A、SMTPB、FTPC、POP3D、DNS正确答案:C14.丢包率常被作为评价和衡量网络性能的指标,引发网络丢包的主要因素是A、排队时延B、传播时延C、网络拥塞D、吞吐量大正确答案:C15.DNS协议主要用于实现()A、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B、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C、域名到物理地址的映射D、物理地址到域名的映射正确答案:A16.下列不属于PPP所提供的功能的是()A、动态IP分配B、网络控制协议C、成帧D、链路控制协议正确答案:A17.计算机网络按拓扑结构分类不包括A、星形拓扑结构B、环形拓扑结构C、方形拓扑结构D、总线型拓扑结构正确答案:C18.允许动态地分配传输介质时间片的多路复用技术是()A、频分多路复用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波分多路复用正确答案:C19.ICMP协议工作在TCP/IP参考模型的()A、主机一网络层B、网络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正确答案:B20.网络协议中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的要素是()A、定时B、语法C、编码D、语义正确答案:D21.在HTTP报文中用于服务器向客户端通告响应情况的是()A、状态码B、方法C、短语D、URL正确答案:A22.Hash签名方法(MD5)生成的摘要长度为()A、53字节B、128bitC、64字节D、256bit正确答案:B23.下列域名服务器中最重要的是A、中间域名服务器B、顶级域名服务器C、权威域名服务器D、根域名服务器正确答案:D24.下列能够实现即插即用的设备是()A、透明网桥B、路由器C、网关D、无线AP正确答案:A25.对于生成多项式G(x)=x4+x2+1,求得位串1011011的CRC码为A、10101B、0011C、10110D、1100正确答案:D26.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A、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D、面向位的同步协议正确答案:D27.下列关于交换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路交换适用于猝发式通信B、分组交换适用于交互式通信C、报文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D、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正确答案:A28.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是一种()A、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D、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正确答案:D29.下列不属于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的是A、语法B、语义C、时序D、规则正确答案:D30.“滑动窗口”与“停-等”协议实现的差错控制方式是A、前向纠错B、检错重发C、检错丢弃D、反馈校验正确答案:B31.移动IP标准由3部分组成,不包括A、代理通知B、代理发现C、向归属代理注册D、数据报的间接路由选择正确答案:A32.若利用正负电平表示0、1,每位持续时间的中间时刻进行跳变,并利用该跳变分别表示0、1,该编码类型属于()A、差分码B、米勒码C、归零码D、双相码正确答案:D33.下列域名中不属于通用顶级域名的是()A、comB、netC、eduD、us正确答案:D34.IPv4网络中的C类网络个数为()A、224B、221C、216D、28正确答案:B35.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18216018B、202962095C、25525500D、591172522正确答案:A36.下列关于差错控制编码的说法错误的是()A、纠错码既能发现又能自动纠正差错B、ARQ方式必须用纠错码C、检错码指能够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D、奇偶校验码属于检错码正确答案:B37.速率的基本单位是A、Kbit/sB、Mbit/sC、bit/sD、Cbit/s正确答案:C38.将移动性功能从网络核心搬到网络边缘,是由该移动结点的()来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汇总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互联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商业领域,计算机网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分类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作用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按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等;按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

二、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进行了层次划分。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三、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1.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点对点传输和广播传输。

2.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3.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机制:错误检测与纠正、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四、局域网和广域网1. 局域网(LAN)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技术:以太网、令牌环等。

2. 广域网(WAN)的定义、特点和常见技术:传输介质、调制解调器等。

五、网络设备和协议1.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常见网络协议:ARP、IP、ICMP、TCP、UDP、HTTP等的作用和特点。

六、网络安全和管理1. 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

2. 网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远程管理、故障管理等。

七、无线网络和互联网1. 无线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WiFi、蓝牙、移动通信等。

2.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组成:域名系统、万维网等的作用和特点。

总结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列知识点仅为计算机网络原理的一部分,并不完整。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汇总能够帮助您建立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基本了解和认识。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5,P1-P16)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C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媒体2.I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采用的是( A )。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C.报文交换D.光交换3.通信子网中的最高层是( D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网络层D.应用层4.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是( C )。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C.网络节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D.选择通信媒体5.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D )A.报文头B.报文尾C.路由D.分组编号(6-13,P17-P28)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D )A.数字信号的驱动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的放大D.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7. 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B )A.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B.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C.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D. 以上均不对8. 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 A )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9. 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 A )。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C.连续方式D.分散方式10.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

A.时分多路复用(TDM)B.频分多路复用(FDM)C.波分多路复用(WDM)D.码分多路复用(CDMA)11. 在网络中,将语音与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文字、图形与图像同时传输,必须先将语音信号数字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UDP:The second protocol in this layer,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is an unreliable,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for applications that do not want TCP’ssequencing or flow control and wish to provide their own.UDP: 第二个协议是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主要用于那些“不想要TCP的序列化或者流控制功能,而希望自己提供这些功能”的应用程序。

OSI TCP/IP7.Application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层6.Presentation表示层Not present在模型In the model中不存在5.Session会话层4.Transport传输层Transportwork网络层Internet互连网层2.Data link数据链路层Host-to-network主机至网络1.Physical物理层The Physical Layer:物理层The physical layer is concerned with transmitting raw bits over a communication channel.物理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数据位。

The Dad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The main task of the data link layer is to transform a raw transmission facility into a line that appears free of undetected transmission errors to the 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一个原始的传输设施转变成一条逻辑的传输线路,在这条传输线路上,所有未检测出来的传输错误也会反映到网络层上。

The Network Layer网络层The network layer controls the operation of the sunbet.A key design issue is determining how packets are routed from source to destination.网络层控制子网的运行过程。

一个关键的设计问题是确定如何将分组从源端路由到目标端。

Network Hardware网络硬件Broadcast networks:广播网络Broadcast networks have a single communication channel that is shared by all the machines on the network. Short messages ,called packets in certain contexts, sent by any machine are received by all the others.广播网络只有一个通信信道,网络上所有的机器都共享该信道。

在机器之间传递的是短消息(在有些上下文环境中称为分组或包,packet),任何一台机器发送的短消息都可以被其他所有的机器接收到。

Point-to-point links点到点连接In contrast, point-to-point networks consist of many connections betweenindividual pairs of machines. To go from the source to the destination, a packet on this type of network may have to first visit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achines.与此相反,点到点网络则是由许多连接构成的,每一对连接对应着一对机器。

在这种网络中,为了将一个分组从源端传送到目的地,该组可能首先要经过一台或者多台中间机器。

习题:1-18.Which of the OSI layers handles each of the following:(a)dividing the transmitted bit stream into frames.(b)determining which route through the subnet to use.OSI模型中的哪一层处理以下问题:(a)把传输的位流分成帧(b)在通过子网的时候决定使用哪条路由路径。

Answer:(a):The 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b):The network layer网络层1-22.What i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CP and UDP?TCP与UD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nswer:TCP is a reliable connection-oriented protocolTCP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UDP is an unreliable, connectionless protocol.UDP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第二章最大数据传输率maximum data rate=2Hlog2Vbits/sec(H-带宽,V-离散级数)最大数据传输率maximum number of bits/sec=Hlog2(1+S/N)(包含有信噪比的)(S/N为信噪比,用公式10log10S/N=?dB计算出)习题:2-3.Television channels are 6 MHz wide. How many bits/sec can be sent if four-level digital signals are used? Assume a noiseless channel.电视频道的带宽是6MHz。

如果使用4级数字信号,则每秒钟可以发送多少位?假设电视频道为无噪声信道。

Answer:Maximum data rate = 2 H log2V =2*6 *log 2 4 =24Mbits/s2-4.If a binary signal is sent over a 3-KHz channel whose signal-to-noise ratio is 20 dB, what is the maximum achievable data rate?如果在一条3KHz的信道上发送一个二进制信号,该信道的信噪比为20dB,则最大可达到的数据传输率为多少?Answer:Maximum data rate = 2 H log2V= 2*3 log22= 6Kbpssignal-to –noise ratio is 20 Db . S/N=100Maximum number of bits/sec= H log 2(1+S/N)=3* log 2(1+100)=3*6.658=19.98Kbpspare the maximum data rate of a noiseless 4-KHz channel using(a)Analog encoding (e.g., QPSK) with 2 bits per sample(b)The T1 PCM system比较使用以下方案的4KHz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a)每次采样2位的模拟编码(比如QSPK)(b)T1 PCM系统Answer:QPSK:V=4 QAM-16:V=16 QAM-64:V=64 T1 PCM:V=4(a)Maximum data rate=2Hlog2V=2*4*log227=56bits/s (noiseless: S/N=0)(b)Maximum data rate=2Hlog2V=2*4*log24=16bits/s第三章Error Control错误控制The usual way to ensure reliable delivery is to provide the sender with some feedback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ine.确保可靠递交的常用方法是向发送方提供一些有关线路另一端状况的反馈信息。

This possibility is dealt with by introducing timers into the data link layer.这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在数据链路层中引入定时器来解决。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it is generally necessary to assign sequence numbers to outgoing frames, so that the receiver can distinguish retransmissions from originals.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形,一般有必要给送出的帧分配序列号,这样接收方能够区别原始帧和重传帧。

习题:3-2.The following character encoding is used in a data link protocol: A:01000111;B:11100011;FLAG:01111110;ESC:11100000Show the bit sequence transmitted (in binary) for the four-character frame: A B ESC FLAG when each of the following framing methods are used:(a)Character count.(b)Flag bytes with byte stuffing.(c)Starting and ending flag bytes, with bit stuffing.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了下面的字符编码:A:01000111;B:11100011;FLAG:01111110;ESC:11100000为了传输一个包含4个字符的帧:A B ESC FLAG,请给出当使用下面的成帧方法时所对应的位序号(用二进制表示)(a)字符计数(b)包含字节填充的标志字节(c)包含位填充的起始和结束标志Answer:A: 01000111 B: 11100011 FLAG: 01111110 ESC :11100000A B ESC FLAG(a) 4 A B ESC FLAG00000100 01000111 11100011 11100000 01111110(b) FLAG A B ESC ESC ESC FLAG FLAG01111110 01000111 11100011 11100000 11100000 11100000 01111110 01111110(C) FLAG A B ESC FLAG FLAG01111110 01000111110100011111000000011111010 011111103-9.Sixteen-bit messages are transmitted using a Hamming code. How many check bits are needed to ensure that the receiver can detect and correct single bit errors?Show the bit pattern transmitted for the message 1101001100110101. Assume that even parity is used in the Hamming code.假设使用海明码来传输16位的报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