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版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一、病名:1、中医病名:中风病。
2、西医病名:脑梗塞。
二、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2005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病名诊断1、临床表现特点: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特点:急性起病,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
3、辅助检查:(1)CT、MRI扫描可见脑梗塞灶。
(2)发病24h内CT扫描未见异常,24h后复查头颅CT可见梗塞灶。
(二)证类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
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脉: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舌脉: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2、中脏腑(1)风火上扰清窍主症:神识恍惚,半身不遂。
兼症: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
舌脉: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大滑数。
(2)痰湿蒙塞心神主症:神昏,半身不遂。
兼症:素体多是阳虚湿痰内蕴,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继则四肢厥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中风诊疗方案
1.严格遵循诊疗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重视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
五、总结
本诊疗方案旨在规范中风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脑内异常信号,符合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影像学特征。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三、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2)抗血小板治疗:发病24小时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300mg,每日1次。
-心理支持:对有心理困扰的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必要的治疗。
3.后期管理与预防
-持续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血压控制、血糖管理以及血脂调节。
-定期随访:制定长期的随访计划,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中风预防、识别和康复知识的教育。
四、方案实施要点
1.快速反应:建立中风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治疗。
-抗凝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考虑使用rt-PA进行溶栓治疗。
-血糖控制: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
-降纤治疗:在专业评估后,对于特定患者可考虑使用降纤药物。
2.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言语和认知治疗:针对言语和认知障碍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
康复科中风诊疗方案(2013)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一.定义中风又名“卒中”。
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喎僻不遂者。
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为中风。
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本病与西医所称的脑卒中大体相同,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等可参照本病辩证论治。
(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984年版,方药中、邓铁涛等主编)二.病名本方案病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所列举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命名为“中风病”。
代码BNG080。
三. 诊断㈠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984年版,方药中、邓铁涛等主编)⑴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言语蹇涩等。
重症有神志障碍。
⑵起病形式:起病急剧,病情复杂。
⑶发病年龄:多发生在中年以上,老年尤多。
资料表明,中风的发病年龄有提早的趋向,30~40岁发病的也不少,甚至有更年轻者,但仍以50~7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人数的60%以上。
⑷先兆症状:常见先兆症状为眩晕和一侧肢体麻木。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⑴脑梗塞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⑥应做头颅CT或MRI检查。
⑵脑出血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②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④多有高血压病史。
⑤CT应作为首选检查。
⑶蛛网膜下腔出血①发病急骤。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规范一、定义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它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总体上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
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中风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①风痰入络证治宜祛风化痰通络。
方用真方白丸子加减。
②风阳上扰证治宜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③阴虚风动证治宜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
又可分为闭脱二证:①闭证。
闭证分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证;②脱证。
脱证治宜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
二、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经CT或MRI确诊。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
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
具体标准:1.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
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定义:中风病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者没有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一、诊断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参照2005 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上亢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g (后下),石决明15g (先煎),黄芩9g,梔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梔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 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梔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①镇脑平肝丸(本院制剂,药物组成:天麻、钩藤、僵蚕、半夏、全蝎、红花、白附子等),每次6g,每日三次(2)风痰阻络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1.诊断明确;2.生命体征平稳;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急性期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erg平衡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效价评定等。
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正规的评定。
2.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在内科治疗,以确保并发症风险的降低。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
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康复训练。
避免患侧肢体输液。
(二)中经络〔软瘫期〕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
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
中风恢复期--诊疗方案(优化)
中风病-诊疗方案一、定义:中风也叫脑卒中。
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脑血管意外病史,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2)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
(3)次症:可有思维迟钝、健忘、偏盲、复视、智能减退等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2)症状:经过中风急性期的救治,神志清醒,遗留有语言蹇涩不利、口眼歪斜、肢体瘫痪,或四肢笨拙、动作失灵、站立不稳、步履不正、躯体晃动、手足震颤等。
可伴有头痛、眩晕、饮水发呛、思维迟钝、健忘、偏盲、复视、智能减退等。
(3)体征:多数患者存在智能下降,多见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
(4)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肾功、血糖、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颈部血管彩超。
(二)证候诊断1、风痰阻络:半身不遂或口角歪斜,头痛眩晕,胸脘痞闷,咳吐痰涎或喉中痰鸣,语言蹇涩,或有癫痫发作,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失语,肢软无力或偏身麻木,面色晄白或萎黄,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或有斑点,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涩。
3、肝肾亏虚:语言蹇涩,肢体瘫痪挛急、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肉削肤燥,或有癫痫发作,舌质淡,苔白或舌质红,无苔,脉细弱或细弦数。
4、肝阳上亢: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中风病诊疗方案(恢复期))
足三里、解溪。
操作方法:选用1.5寸30号毫针直刺,按对穴连接电针仪,采用低频连续波,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刺激20分钟。
③头针:取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或采用于氏头穴丛刺针法,取顶区、顶前区。
操作方法:采用长时间留针间断行针法,可留针3~4小时。
一般选用28~30号毫针,常用1~1.5寸,常规消毒后,常规进针法刺至帽状腱膜下,针后捻转,200次/分钟,每根针捻转1分钟,留针期间进行肢体的功能训练,开始每隔30分钟捻转1次,重复两次,然后每隔两小时捻转1次,直至出针。
④推拿治疗:首选叩击法或拍法作用于患侧,叩击或拍打时手掌应尽量放柔软,慢拍快提,顺序从下到上,频率约100次/分钟,以皮肤发热潮红为度。
若伴有患侧上肢肿胀,可选用滚法治疗,顺序从下到上。
注意:各关节特别是肩关节、腕关节不宜使用拔伸法、扳法、抖法,以免造成韧带、肌肉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
⑤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肌电生物反馈、针刺手法针疗仪、智能通络治疗仪、脑电仿生电刺激等均可选用。
(2)痉挛期:此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Ⅳ级。
此期的功能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随意运动时伴随共同运动的方式出现。
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肌痉挛、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①功能训练:抑制协同运动模式,训练随意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分离运动。
运动治疗:A.控制肌痉挛: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模式(RIP)训练;针对痉挛可采用牵拉、挤压、快速摩擦等方法来降低患肢的肌张力;Rood技术感觉刺激,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刺激抑制痉挛,如轻轻地压缩关节,在肌腱附着点上加压,用坚定的轻的压力对后支支配的皮表(脊旁肌的皮表)进行推摩,持续的牵张,缓慢地将患者从仰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中温刺激,不感觉热的局部温浴,热湿敷等。
B.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采用易化技术、运动再学习等训练进一步促进患侧肢体的分离运动。
金针王乐亭的中风十三治-针灸治疗
金针王乐亭的中风十三治-针灸治疗中风十三治是王乐亭老医生从事针灸临床50年中,经大量的实践,探索,验证,对各类型中风的患者,找出有效的穴位,逐渐积累、归纳,考证疗效,形成精确、合理的十三套配穴处方。
1、针灸预防中风以及它病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双侧十二穴灸法预防精确选定气海、关元。
春夏相交灸气海(一名丹田,丹田就是炉灶,它能补阳虚,阳虚指的是气火不足),每日灸7壮,灸7次。
夏秋相交灸关元(一名血海,因其穴在下腹内,男藏精,女储血,故名血海)。
它能补阴虚,阴虚指的是精血亏损。
每日灸7壮,灸7次。
功效:平阴阳,和脏腑,调气血,通经络人在未得中风时,一两个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手大指食指麻木,或足腿发酸麻,良久方解,发麻侧为将中风之候。
如无以上情况,有高血压得人不时头晕,也可用此法预防。
或用滋阴益肝肾得药,再保守元阳,也能预防。
2、中风闭证【形状】忽然昏倒,喊叫不知,口噤,面赤,气粗,痰鸣,手握,二便闭阻,脉象弦劲滑实。
【治法】开关通窍,泄热降痰。
先用锋针刺百会、四神聪、手十二井穴出血,后用毫针刺泻人中、风府、颊车、合谷、劳宫、太冲、涌泉补。
3、中风脱证【形状】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面白,目闭,口张,气憋,自汗,肢体凉,脉微细如无,或无脉。
【治法】回阳固脱,温肾复脉。
先灸神阙,(一名生门),用炒盐将肚脐填平,上敷姜片用大艾柱数十壮至百壮,并灸气海、关元二穴,亦用大艾炷灸数十壮至百壮,以体温脉复为度。
如不效即转院抢救。
上述脱证:如现面色苍白,汗大泄,四肢厥逆,眼闭肝绝,口张脾绝,气憋或有痰声肺绝,手撒心绝,遗尿肾绝,如现一二脏脱绝或可救,若现五绝无脉必死不治。
4、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轻型【形状】症现发热恶寒,口眼歪斜,半面肌肉麻痹,口漏水,眼流泪,咀嚼不利。
【治法】针未歪之面侧【用穴】人中、承浆、地仓、颊车、颧髎、阳白、四白、大迎、合谷。
5、真中风中经络-风中络脉-重型【形状】症现口歪甚,流涎漏水,不能吸烟喷水,眼不能闭流泪,半脸麻木,颊塞饭,舌尖歪,额纹不起。
中风后遗症回医诊疗方案
脑中风(脑梗塞)回医诊疗方案(2013)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回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学组回医药脑病科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回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011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 年)(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回医证候诊断1.脑经湿阻,湿痰根源证: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斜,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侧肢体浮肿。
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脉细。
2.肝胃痰热,瘀血根源证:言语謇涩或失语,舌强,口舌斜,口角流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二、治疗方案(一)回医药内服方药1.脑经湿阻,湿痰根源证:治法:醒脑化痰,芳香通络。
方药:《回回药方》马主里宰木呢方加减。
天仙子,温肭脐(海狗肾),肉桂,法而夫荣(大戟),荜拨,甘松,干姜,咱法开(栀子花叶)、鸡血藤、钩藤、白术、茯苓、陈皮、石决明、天麻、牛膝、丹参、当归、忍冬藤、炙甘草。
上药混合、研末为散剂,开水冲服,每次6g,日3次。
2.肝胃痰热,瘀血根源证:治法:清肝泻胃,通脑醒神。
方药:《回回药方》哈必法而非荣方加减。
沙黑迷罕咱里(药西瓜油)阿里浑(伞菌)法而非荣(大戟)撒吉别弩只(阿魏脂)安息香、芦荟、牛膝、地龙、夏枯草、夜交藤、石决明、山桅子、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地龙、大黄、玄参、麦冬等。
中风病诊疗方案范文
中风病诊疗方案范文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
它是由于脑部供血发生异常而引起的,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从而导致脑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增加。
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中风的诊断通常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生中风前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2.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肺功能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
3.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脑电图(EEG)、头颅CT扫描、头颅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中风的类型、范围和程度。
一旦中风确诊,治疗方案可以分为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旨在尽早恢复脑组织的供血,减轻症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常见的方法包括: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期中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部的正常供血,从而缓解中风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中风发病后的3小时内进行,对于一些合适的患者可以延长到4.5小时。
2.抗凝治疗:对于一些类型的中风,如心源性脑梗死,抗凝治疗可以帮助阻止新的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一般在急性期得到应用,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中风,例如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等,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可以通过减轻脑部压力,清除血肿等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恢复期治疗旨在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脑功能,减轻残疾和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可以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这些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
2.药物治疗:在恢复期,医生可能会针对中风引起的其他症状,如抑郁、焦虑等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一些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和血管健康,促进脑部的修复。
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诊疗方案引言中风病(Stroke),也被称为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脑血管破裂出血的疾病。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对患者和家庭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中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重点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1. 中风病的诊断中风病的诊断是基于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
以下是中风病的诊断步骤:1.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中风病诊断的首要步骤。
医生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等,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
1.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并发现可能的神经损害和体征。
常用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血管检查和视力听力检查等。
1.3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中风病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对患者病情的更详细了解和评估。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下列项目:•头部 CT 或 MRI 检查:可以检测脑血管病变、出血和脑梗死等;•血常规检查:用于评估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计数等;•心电图(ECG):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律失常等;•血脂血糖检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液凝固功能检查:可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可能的原因。
2. 中风病的治疗中风病的治疗目标是恢复脑部功能、预防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根据中风的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急性治疗急性治疗是中风病治疗的关键步骤,旨在尽快恢复脑部功能并减少神经损害。
常见的急性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血管内机械划探治疗:适用于不能采取溶栓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物理切除血栓;•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循环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2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中风病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思路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经络者常以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为法;中脏腑闭证当以通腑醒神、豁痰开窍为法;脱证则宜救阴回阳固脱为法:“内闭外脱”可以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三、急性期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治疗。
四、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案包括: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含院内制剂)、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沐足、中药药熨4、针刺疗法:脑梗死急性期中脏腑患者选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经络患者按诊疗规范辩证施针(灸)5、按摩推拿:辩证施针6、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洗、外敷、沐足、药熨、灌肠。
五、中医治疗方法1、辨证治疗(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菊花15g,夏枯草15g,天麻10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栀子10g,黄芩12g,珍珠母30g,牛膝12g,赤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
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
2013中风优化
2013年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一、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我科在2013年共收治住院中风(脑梗死)急性期病人33例, 全部病人均采用西药、中药治疗,其中中脏腑2例,中经络31例,辨证分型准确率96.97%,服用中药汤剂的有25例,服用中药率75.76%。
有效32例,无效1例(转院),有效率96.97%。
部分患者对急性期使用中药汤剂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口服中汤药,认为效果慢。
随着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患者对中医药的优势开始逐渐了解,近年来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逐渐增多。
临床中药的应用疗效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二、诊疗方案实施体会及优化措施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总结经验,对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脑梗塞患者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进行治疗。
血压明显下降,并且头部胀痛、眩晕、失眠多梦等肝阳上亢症状有明显改善。
使大多数患者能够较为平稳的度过急性期。
减轻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在恢复期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配合医院针灸、按摩,对气虚血瘀型患者有较为好的疗效。
在恢复期以气虚为本,痰瘀贯穿始终,其关键在于气虚。
补气常选用人参、黄芪,涤痰常选用胆南星、牛黄粉、天竺黄、海藻、石菖蒲等,祛瘀则常选用水蛭、三七、土鳖虫、益母草等。
中风后期,酌补肝肾。
肝肾不足致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
因此在辩证的基础上加用龟胶、鹿角胶、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等。
并结合灸法疗法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中风病人急性期重症患者常出现顽固性呃逆、痫症发作等变证,需及时治疗,故治疗时增加了变证治疗。
在临床的治疗中,发现部分中风(脑梗死)患者不能归入原诊疗方案证型,故在原方案中加入中经络气虚血瘀证,逐步完善诊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的诊断标准。
①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襄,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②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
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③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
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④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
行头颅CT检查,可有异常表现。
⑤应注意与痫病、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吴江主编,副主编贾建平崔丽英,人民出版社,2005.8)①中、老年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②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起病,病前可有反复的TIA发作。
③症状常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出现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的范围与某一脑动脉的供应区域相一致。
④头部CT在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内出现低密度病灶。
(二)证候诊断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②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③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④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⑤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①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中风诊疗方案
(2)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
(3)中医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四、预防与康复
1.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
2.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
3.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
3.后遗症期治疗
(1)继续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
(3)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
四、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
2.神经系统查体
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3.影像学检查
采用头颅CT或MRI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和范围。
4.实验室检查
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5.特殊检查
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了解血管状况。
2.神经系统查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是否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3.影像学检查:采用头颅CT或MRI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或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和范围。
4.实验室检查: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
5.特殊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了解血管状况。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方案说明:本方案适用于针灸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患者。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 急性期:发病2周内。
2.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 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 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2013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2013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2.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3)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中风十三治
中风十三治
• 行走不稳时,也可加用王氏夹脊穴方。 • 若病程超过半年以上,手臂屈曲不伸,足痿废而踝屈曲者,
则选用十二透穴法五至六次后,再与手足十二针交替使用。 • 若见二便障碍,则选用六腑俞方。 • 体弱气少,语音低怯,精神委靡不振者,可选用五脏俞加膈
俞方。 • 以上各种情况,经过合理的选方配穴,按一定的疗程制定治
第26页/共30页
• 吞咽困难
• 卒中病人吞咽困难的特征是不能安全的把一团食物从口运 送到胃而无误吸,也可能包括吞咽时口准备阶段困难,如 咀嚼、舌肌运动。入院卒中病人伴吞咽困难的占45%。存 在吞咽困难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严重程度和吞 咽严重程度是有关系的。卒中后吞咽困难比卒中后无吞咽 困难的病人死亡率高。
第18页/共30页
中风十三治
• 恢复期
• 对于中风恢复期诸症,首先选用手足十二针,加百会、 风府
• 言语不利者加金津、玉液放血。 • 若见口眼喎斜,则配合用牵正法及牵正透刺法。 • 若病程日久,超过三至四个月或更长时间来诊者,若见
肢体废痿无力,肢凉怕冷,则用督脉十三针法,以调整 督脉,促进阳气上行下达。
第4页/共30页
(3)牵正中刺法风十三治
功用 祛风牵正,通经络活。
处方 水沟,承浆,地仓,颊车,颧髎,阳白,四白,大迎、合谷。
第5页/共30页
( 4 ) 牵 正中透风刺 法十 三 治
功用 通经络活,祛风牵正。
处方 阳白透鱼腰,攒竹透丝竹空,四白透承泣,风池透风府,太阳透颧
髎,禾髎透巨髎,地仓透颊车,曲池、合谷。
中风
常见症状: • 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麻木。 •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流涎。 •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 双眼向一侧凝视。 •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 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 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 上述症状突然发生(静态或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2013年优化版)一、定义:1.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2.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致的偏瘫、偏侧肢体麻木、失语、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病症。
二、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及常见证侯分类标准:参考《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2.西医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三、治疗常规:(一)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治疗:【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1)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咽干,便秘尿黄。
舌质红或绛,舌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治法:平肝潜阳,通经活络(3)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钩藤后下30g、石决明先煎30g、山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5g、杜仲15g、益母草30g、桑寄生15g、夜交藤30g、茯神15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15g,减栀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 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症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12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4)中成药:①全天麻胶囊每次3粒,每日三次。
②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或天麻素注射液4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风痰阻络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滑。
(2)治法:熄风化痰,通经活络(3)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9g,天麻9g,白术9g,茯苓15g,橘红9g,甘草6g,大枣3枚,生姜9g)。
如年老体衰者,加炙黄芪15g益气扶正;舌苔黄腻或痰多色黄者,加全瓜蒌15克,浙贝12克,桑白皮15g、竹沥12g以淸化痰热;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红花12g,当归15g以活血通络。
(4)中成药:①人参再造丸每次1丸,每日两次。
②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等。
(5)协定处方:风眩宁方(法半夏12g、川芎12g、白术12g、天麻12g、陈皮12g、石菖蒲9g、泽泻12g、葛根30g、徐长卿15g、怀牛膝20g、炙甘草6g等),每次125mL,每日两次3.痰热腑实证(1)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或不语,口舌歪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面红烦热。
舌质红,舌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2)治法:泻热通腑,化痰通络。
(3)方药:方选《验方》星蒌承气汤加减。
(胆南星9g,全瓜蒌30g,生大黄9g,芒硝(冲服)9g)。
如药后大便通畅,则腑气通,痰热减,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转。
本方使用硝黄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控制在9g-15g左右,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以免伤正。
腑气通后应改用清化痰热、活血通络药胆南星9g,全瓜蒌30g,丹参12g,黄连9g、鸡血藤15g,赤芍12g;如头晕重者,可加法半夏12g、天麻9g,陈皮9g、菊花12g以清利头目;如舌质红而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属痰热内蕴而兼阴虚,可选加鲜生地12g,沙参12g,玄参12g,茯苓9g,夜交藤12g等滋阴安神之品,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碍于涤除痰热。
(4)中成药:①珍宝丸 4-5丸,每日两次②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4.气虚血瘀证(1)主症: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缓或细涩。
(2)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3)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炙黄芪60g,当归15g,赤芍15g,地龙15g,红花12g,桃仁12g,川芎12g)。
如半身不遂较重者加桑枝15g,穿山甲9g,水蛭3g等药加强活血通络、祛瘀生新;言语不利甚者加菖蒲9g,远志12g化痰开窍;手足肿胀明显者加茯苓12g,泽泻12g,薏仁12g,防已12g等淡渗利湿;如大便溏甚者去桃仁加炒白术12g,山药12g以健脾。
如见肢体痉挛,加木瓜12g,伸筋草15g以柔肝缓急;如舌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青紫加全蝎3g,水蛭3g,鸡血藤15g以破血通络。
(4)中成药:①脑安胶囊每次3粒,每日三次;复方地龙片每次2片,每日三次②可选择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血栓通或血塞通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等。
5.阴虚风动证(1)主症: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质红或暗淡,少苔或光剥,脉细弦或数,或尺脉沉而弱。
(2)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3)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30g,代赭石(后下)30g,生龙骨(先入)30g,生牡蛎(先入)30g,生龟板(先入)6g,生杭芍15g,玄参15g,天冬9g,川楝子6g,生麦芽9g,茵陈9g,甘草6g,熟地15g,山茱萸15g)。
如心烦失眠、眩晕明显加合欢皮12g,百合12g,麦冬15g。
(4)中成药:大补阴丸6. 气虚痰阻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头晕,头重,納呆,胸脘满闷,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沉弦或濡弱而滑。
(2)治法:益气化痰通络(3)方药;自拟益气化痰通络汤。
生晒参12g,白术12g,法半夏9g,茯苓10g,干姜10g,陈皮9g,石菖蒲9g,胆星9g,生甘草6g。
如舌质淡暗,边有瘀点瘀斑,挟有瘀象者,加川芎12g,丹参12g,红花12g以活血化瘀。
【中脏腑】1.阳闭证(痰热内闭)(1)主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固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同时还伴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2)治法:化痰清热,辛凉开窍。
(3)方药:安宫牛黄丸鼻饲,或并可加用羚羊角汤加减。
(羚羊角粉0.3-0.6g,菊花15g,夏枯草30g,蝉衣9g,龟板9g,白芍15g,石决明30g,丹皮9-15g,石菖蒲9g,远志9g)。
如大便数日不行,可合用星蒌承气汤或大小承气汤以通腑泻热;痰多者加胆星9g,鲜竹沥20g,桑白皮30g淸热化痰。
中成药:①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阴闭证(痰蒙淸窍)(1)主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固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
同时还伴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延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2)治法: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3)方药:苏合香丸鼻饲,或合并涤痰汤加减。
(陈皮9g,半夏9g,茯苓15g,甘草6g,生姜6g,枳实6g,竹茹12g,石菖蒲12g,胆南星12g,丹参10g)。
如痰声漉漉,舌苔厚腻者加苏子15g,全瓜蒌30g,桑百皮30g以化痰降逆。
3.脱证-元气衰败(1)主症:神昏,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
舌淡紫或痿缩,舌苔白腻,脉散或脉微欲绝(2)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3)方药:参附汤。
(生晒参另煎兑服15克,附子先煎半小时9克)。
汗出不止:炙黄芪6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克;冷汗肢厥:合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中成药:参附注射液20-6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或参脉注射液60—100ml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
(二)针灸治疗(辩证取穴):选取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位;肝阳暴亢证加用风池、太冲等平肝潜阳;风痰阻络证加用风池、丰隆等祛风除痰;痰热腑实证加用支沟,阳陵泉等清热通腑;气虚血瘀证加用足三里,气海益气化瘀;阴虚风动证加用三阴交、肝俞滋阴熄风。
中脏腑神志不清患者根据病情予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三)物理治疗(低频治疗仪治疗)、康复治疗(吞咽功能治疗仪)推拿治疗、腧穴药物敷贴治疗或腧穴药物注射治疗、熏洗治疗(四)其他治疗:1.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根据适应症严格筛选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2.无意识障碍:(1)抗血小板:口服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或氯吡格雷,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银杏达莫等。
(2)抗凝:低分子肝素。
(3)降纤:巴曲酶、蚓激酶胶囊。
(4)其他:尤瑞克林。
(5)神经保护:胞二磷胆碱、吡拉西坦注射液、甲氯芬酯、依达拉棒、脑蛋白水解物、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等。
(6)若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加用清除脑水肿与降颅内压治疗,并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有意识障碍,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1)清除脑水肿与降颅内压治疗: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针或托拉噻米针;(2)预防应激性溃疡: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3)促醒治疗:纳洛酮;四、难点分析及临床解决思路1.难点分析:在脑梗死急性期采取积极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中药辩证、针灸理疗、康复等)对改善患者的瘫痪、言语不清、口角歪斜有较好的效果,能降低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但对失语尤其是感觉性、混合性失语、肢体麻木、肩手综合征、肢体痉挛、部分吞咽障碍等疗效不满意;对于有意识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仍较低,尤其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预后不佳。
对元气败脱患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后遗症期治疗效果差。
还没有有效的中医药二级预防措施,对超早期梗死还没有有效的中医治疗手段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2.临床解决思路:(1)对于已中风的患者,继续积极开展脑卒中二级中医药预防方案的研究,预防或延缓脑梗死的再发。
开展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中药干预的有效研究,以延缓或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2)进行脑卒中一体化模式的系统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要尽早配合针灸、理疗、康复等特色中医治疗。
(3)继续开展脑梗死重症患者的监测与中医药早期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降低病死率。
(4)进一步开发临床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的中成药针剂,以便在超早期和早期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中医药疗效。
(5)对于有脑梗死并发症的患者要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6)根据证型采取相应的中药方剂或自拟方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资料整理,以便开发出疗效较好的中药制剂,为专方治疗特定证候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