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含答案)xxxxx

高考地理二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含答案)xxxxx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什么是描述: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

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描述与阐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

具体包括: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定量表述。

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

3.把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

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典例剖析][2019·四川文综,13(2)(3),1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技能(1)利用等高线海拔高度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形、地貌类型;(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3)气温和气候概念,二者区别与联系。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 ℃,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

尝试自解(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

2014届高三地理(新课标)二轮复习简易通解题策略:特征描述类

2014届高三地理(新课标)二轮复习简易通解题策略:特征描述类
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
南亚西部。通过河流流向等确定地势高低,地势特征描述要突
出高低起伏状况;河流的水文特征应结合流量、含沙量、流速、
水位、结冰期等方面回答;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要突出区域特色, 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理由:河流
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 (2)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纬度较
低,都没有结冰期。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
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 (3)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地形:平均海拔4 000米,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水文特征:以冰川融
水为主,是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以高山草
地形区等方面入手;工业生产特征则要从地域分布、发达程
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说明等等。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a、b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河流等信息可准确定位:图示区域为
解题策略
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 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 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
征”等。
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
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
描述出来。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 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 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

高考地理二轮突破: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1)训练1及详解

高考地理二轮突破: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1)训练1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一)题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题二:材料一: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8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从1991年到201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12倍,而城市化水平仅仅增长了0.89倍,土地扩张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2.38倍,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相背离。

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发展房地产,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上楼吃饭,下地干活”的现象;另外我国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脱离的人口有两亿多。

材料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中存在很多贫民窟,这些贫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乞讨、捡垃圾为生。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

题三: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

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题四: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 1~3小题。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题五: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高考地理二轮专项突破: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1)课后训练及详解

高考地理二轮专项突破: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1)课后训练及详解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题一: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2中M、N两坡向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题二: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题三: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题四: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题五: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

据上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题六: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题七:2010年9月19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继“中缅油气管道”开始修建之后,中国将兴建自云南省经缅甸到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铁路。

读规划图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石油输入路线中东航线由波斯湾经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非洲航线从地中海、好望角,再走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东南亚航线经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到大陆(1)简述规划线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该区域铁路和管道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及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题八: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该铁路设试运行速度最高达三百九十四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铁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读甲图分析并简述武广高速铁路修建的区位条件。

题九: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题十:阅读新疆近4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山冰川面积约9500多平方公里,减少22%雪线平均上升2至6.5米博斯腾湖(40年以来) 水位上升4米多面积由88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0多平方公里南疆气候相对湿度平均增加4%~10% 降水量平均增加20.4%(1)根据有关原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练习(一)题一:读下图“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然后分析回答:(1)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_;(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_____。

题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材料二: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图。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的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信息显示出建国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年间我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数目增长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长比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给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优越条件的同时,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

题三:读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甲是历史悠久的城区,乙是传统港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2分)(1)制约乙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可能是______;丙为新建成的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是连接甲、丁两地的公路选线方案,你认为哪条较合理?为什么?(3)分析炼铝厂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二)题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C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题二: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题三: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题四: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

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题五: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

(发达或发展中)(2)A类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B国较_______。

(4)上述两种人口年龄构成哪种好,为什么?(5)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六:如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回答1~3题.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A。

韩国 B.古巴 C.新西兰D。

埃及2。

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

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3.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

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题七: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

[典例剖析] [2014· 四川文综, 13(2)(3) , 18 分 ] 下图为我 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8. 22. 25. 27. 27. 23. 18. 13. 气温 6.5 9.0 8.0 0 0 0 0 5 5 0 0 5 ( ℃) 月份


[方法总结]
强化提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四大 技巧 (1)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前提是把握地理 事物的主要特征并理解、掌握地理规律与原理, 而理解、掌握地理规律和原理,是正确描述和 阐释事物的关键。在平时复习时要善于从过程 中归纳地理规律和原理,正确理解地理概念的 内涵和外延。 (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 提高概括能力。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特别是对于



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 .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 定量表述。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 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 要点。 3 .把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 晰;要以地理原理、地 理规律为依据, 由因 → 果 ( 果 → 因 ) 、由大 → 小、由前 → 后 等 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 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切忌思路混 乱、语无伦次。
降水 量 16 17 31 74 11 14 17 13 14 84 39 18 8 8 7 9 (6分 1 ) (1) 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mm)

1
2
(2) 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 不利影响。(12分)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技能 (1) 利用等高线海拔高度和分布特征确定地 形、地貌类型; (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 (3)气温和气候概念,二者区别与联系。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 (1) 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 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 (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 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 ℃,应该 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 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

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课后练习(二)题一: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过程,其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指出图乙中①属于___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国家,简述两类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题二: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国家。

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如何?(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表信息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题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拉萨为例说明其对外开放的主要有利条件。

(2)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说明喀什与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题四: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指标2000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类)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题五: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9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夺冠高考)201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点定位+名师助学+跟踪训练)特色专题攻略 地理原理、规律课件

(夺冠高考)2014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点定位+名师助学+跟踪训练)特色专题攻略 地理原理、规律课件
第二部分 特色专题突破
专题八 地理原理、规律
地理原理指的是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规律主要 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
趋势(包括运动特征、空间特征、成因、发展变化和相互联系)。
一、地理原理、规律 地理原理 自 然 地 理 地理规律
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 ①黄赤交角变化与 季节变化规律;②地球公 五带范围、昼夜长 转速度变化规律;③太阳 宇宙中的 短变化的基本原理; 直射点移动规律;④正午 地球 ②地方时差产生的 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⑤昼 基本原理(时间计 夜长短变化规律;⑥地转 算) 偏向规律
三、地理规律列举 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不连 续的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由于受地表海陆间分 布的影响,沿纬圈分裂成几个具有闭合中心的高压单体,这些 高压中心主要位于海洋上,位置比较固定。副高的强度、范围、 位置和形状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具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具有明显 的规律性。冬季时,西太平洋副高的脊线一般位于15°N附近, 随着气候的转暖,脊线缓慢北移;到夏季时,脊线迅速北跳, 入秋时可达最北的位置,之后从9月起脊线开始自北向南退缩, 10月上旬再次回跳到20°N以南地区,从此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 季节性南、北移动。
集,若降水之间较长导致排水不畅极易引起洪涝灾害。 答案:(1)B (2)C
中国2010年上 海世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
园,会期184天。下图为我国
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 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据图, 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 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
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高考总复习课程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程(通用版)课后练习册子 第18讲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

高考总复习课程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程(通用版)课后练习册子 第18讲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题一: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

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

题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要分析埃及地理位置的特征.题三: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四:读下图,对比日本和英国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五: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

结合图表回答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2008年)(1)比较上海市和广州市地理位置的差异。

(2)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

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比较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题六:读下图回答:珠江三角洲略图(1)比较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不同?(2)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地区两个地区的主要的产业部门有什么不同和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的不同?题七:读图,简述该国地形特点。

题八:下图所示某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题九: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

题十: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点。

题十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题十二: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略图,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表:该区域各类地形所占面积(%)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A岛的地形特点。

题十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十四:读图,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十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质构造剖面图上,A地质构造为,理由;B地质构造为,理由;C地质构造为,理由。

(2)在A、B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原因。

(3)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地形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等问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课后练习(一)主讲教师:田佩淮北京著名地理特级教师题一: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2008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2)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

(3)从发展现代农业角度分析,该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题二: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甲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题三:图中虚线为某区域陆地1月0℃等温线,A岛西侧多低缓的丘陵与山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国西侧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结合材料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题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场,分析其发展晒盐业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题五:读动漫产业生产流程图,回答下题。

对该产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个企业集聚在一起,容易形成对应的工业地域B.企业规模大多较小,知识技术密集程度极高C.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空间距离近D.生产工序复杂,各种部件分散在世界各地生产题六:根据以下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硅谷”长48千米,宽16千米。

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纯农业区,现在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电子企业中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归纳说明新工业区的特点有哪些。

题七:读下图,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载量、运价、灵活性、速度四项指标由优到劣的变化,回答1~2题。

1.下列物流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生猪:从赣州到广东选用④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③C.大米:从武汉到上海选用②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2.下列产业布局时,对交通运输条件依赖性最强的是()A.大型仓库B.坑口电站C.商品粮基地D.乳畜业基地题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重难点综合提高描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题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题二: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

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

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什么?2.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题三:分析丹麦的主要农业类型及原因。

题四:据图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自然条件。

工业地域的特征描述题五: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国家,有“动漫王国”之称。

全国有440家动漫企业,其中359家位于东京,30人以下的企业占了60%以上。

动漫制作过程的各环节大多由不同企业完成。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已经突破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障碍,为世界广泛接受。

概括日本动漫产业的主要特点。

题六:(1)图中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其人均稻谷占有量和商品率分别居全国的第三和第二位,试分析该省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2)图中M城为我国重要的重型机械制造中心,试分析其工业地域的特征。

为什么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环境优美和接近航空港?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网的特征描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题七: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

读图回答1~2 题。

1. 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A. a 运输方式B. c 运输方式C. d 运输方式D. e 运输方式2.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题八:比利时、荷兰、挪威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014高考地理二轮中国地理 (1)

2014高考地理二轮中国地理 (1)
今天
D
2、假设165°W为0点 北半球是夏半年 杭州日落西北 影子朝东南
夜 0点
昼长大于12小时 可能为14小时
165°W(0点)往东到180°这两个城市是同一天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 年平均气温相比( ) A、 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D
C
中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和重要地理界线 1.中国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1)根据经纬线定位(如下图)
(2)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 ①突出的生态问题,如西南多滑坡和泥石流;②突出的 气候特征,如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③特有或驰名的动植物, 如青稞、牦牛为青藏高原所特有;④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 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紫色土;⑤突出的地貌特征,如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奇特等。只要熟悉了上述地区突出的区 域特征,区域的具体位置或名称也就容易确定了。
四川盆地 二级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级阶梯 赣江 江西 浙闽丘陵 闽江 江南丘陵 福建
内蒙古高原 非季风区 二级阶梯 内流区 暖温带 季风区 外流区 一级阶梯 高寒气候区 青藏高原
长江水系 华中 华南 珠江水系
经、纬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寒 冷,全年降水少
北方地区
【例题试做 2】 (2012· 安徽文综)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 3 500 米以上;柴达 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 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 (1)—(2)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及详解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题一: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2中M、N两坡向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题二: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题三: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题四: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简述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题五: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

据上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题六: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题七:2010年9月19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继“中缅油气管道”开始修建之后,中国将兴建自云南省经缅甸到孟加拉国吉大港的铁路。

读规划图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规划线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该区域铁路和管道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及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题八: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2009年12月26日,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该铁路设试运行速度最高达三百九十四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铁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2)读甲图分析并简述武广高速铁路修建的区位条件。

题九: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题十:阅读新疆近4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有关原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题十一:左图为“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右图为“我国降水pH年均值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重难点综合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题一:读下图,分析图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1)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比发展中国家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发达国家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未来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

题二:资料: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具有自身的特点(见图)。

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

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根据资料,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问题。

1980年2005年题三:1954年青藏公路开始修建后,在昆仑山脚下的河滩地上逐渐形成格尔木市。

目前格尔木已经发展成为进出西藏物资的重要中转站。

2011年,格尔木城市化水平达到90.2%。

依据资料,简述格尔木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及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0分)题四: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题五: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

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的变化。

城市功能区分布特征描述和原因阐释题六:下图为某城市交通、工业区分布图(运河流向大体自南向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描述图中工业区的分布特点,指出影响其分布的共同条件。

(5分)目前,该市某化工厂计划从南部传统工业区迁至北部远郊区。

(2)分析该化工厂搬迁的合理性。

(5分)题七: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2)。

其中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而黄浦江东岸在80年代还是农田和菜地的郊区。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重难点综合提高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征(一)位置特征描述方法题一: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题二:读图,回答:对比①、②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

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 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

下图为我国六大经济特区分布图。

(1)比较广东和新疆地理位置的不同。

(2)简述广东地理位置优越性。

(3)喀什经济特区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在海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近年来,喀什经济特区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

(二)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1.区域地形特征:题四: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点。

(4分)题五: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题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10分)题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八: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__,图中共有个___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_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_____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5)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A.交通 B.地质构造 C.铀矿资源 D.水源(6)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影响其全球化的因素是()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B.水循环和生物循环C.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D.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2.比较三角洲和冲积扇特点不同和成因共同点(三)气候特征的描述题九:描述图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课后练习(二)题一: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以下题。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题二: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我国人均耕面积的变化(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题三:下图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题四:下图示意世界某石油主要产区的海陆分布,该区域海水淡化技术世界领先,有数千家海水淡化工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并说明甲、乙之间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

(2)简要分析该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达的原因。

题五: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

20世纪中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

如意大利的萨索洛,数百家以瓷砖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题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甲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

完成下题。

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题七: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重难点综合提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地面状况4.洋流题一: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题二: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读下图,说明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的成因。

题三: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四)河流特征河流水系特点、河流水文特点题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

(2)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题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河流径流量特点。

(6分)(2)图示地区最常见的水文灾害是________,举例说明该地区为防御这种灾害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8分)题六: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题七:江西某学校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校附近某地为探究对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读信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土地利用图;右:土地适宜类评价因素极限指标(部分)(1)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地形特征。

(2)若你是该小组成员,请归纳图中甲河的水文特征。

(3)若要对乙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加以规划,需要测量乙地的地形坡度,在图中①、②、③三条测量线中,应选择哪条线进行?假如探究小组对乙区域相关要素进行测量,获得下表中结果,请分析说明乙区域宜规划成何种农业用地比较合适?四、自然要素特征形成原因题八:读珠江水系图,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一)题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题二:材料一: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从1991年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12倍,而城市化水平仅仅增长了0.89倍,土地扩张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2.38倍,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相背离。

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发展房地产,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上楼吃饭,下地干活”的现象;另外我国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脱离的人口有两亿多。

材料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中存在很多贫民窟,这些贫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乞讨、捡垃圾为生。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

题三: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

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题五: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题六:根据材料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题七: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影响。

根据下表,回答1~3题。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位人口流出地排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既是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5均在东部地区2.M省流入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3.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B.就业机会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题八: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1~2题。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2.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题九: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和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①;②。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性的,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A.①④B.③C.②④D.①③④题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人口的迁移以短距离的省内迁移为主,省际迁移的频率呈上升趋势。

省际迁移人口从地区分布上看既分散又集中,迁往外省的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但又主要集中于华东区的六个省市,迁入人口相对集中地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8个省区。

迁出人口1∶7的性别比高于迁入人口的性别比。

迁往省外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高于外省迁入人口相应的比重。

福建人口的国际迁移和流动日益频繁,华人、港澳台胞是流入福建的主要对象。

而侨眷侨属到海外探亲旅游也逐年增多。

(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影响福建省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2)分析福建省的迁入人口相对集中地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8个省区的主要原因。

题十一: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 万平方千米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题。

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题十二:读下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__%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_________%的人口。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

(3)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___________。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耕地和牧草地。

解析:根据经纬网和图12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判断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北部地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为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题二:集约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三产业),促进进城农民工就业;调整户籍政策,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采分点不能增加,意思接近的说法可以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每一点总分)解析:城镇化过程应该注意城镇化过程后出现的问题。

因此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主要体现在集约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三产业),促进进城农民工就业;调整户籍政策,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等方面。

题三:(1)尼日利亚德国 1.9% (2)传统型现代型(3)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回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鼓励生育或移民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埃及人口出生率为2.9%,人口死亡率为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为“高、低、高”的传统型;德国则为现代型。

第(3)题,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快,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鼓励生育或移民。

题四: 1.C 2.A 3.A解析:从表中数据看出,X国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此类国家多为经济落后地区,主要分布于非洲;而Y国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此类国家多为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欧洲;造成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题五:(1)①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②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来看,如中国和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不同,人口增长率也不同。

(2)美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

(3)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早,控制严格,效果显著。

印度受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计划生育执行困难。

所以,人口增长不仅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

解析:从图中数字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比低收入国家低。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比印度低,是因为中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虽然收入高,但美国没有计划生育,且外来移民多,因此人口增长率也很高。

题六: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不均匀。

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西部优越,故人口密度较西部大。

解析:从东西部几个省份的人口密度及所学的知识能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多,山区少;沿海多,内陆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

题七: 1.B 2.C 3.B解析:第1题,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B正确,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可排除C。

第2题,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

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

第3题,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

题八: 1.D 2.B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市人口资料变化切入,考查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第1题,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是由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决定的。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0~14岁青少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说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

第2题,选项中的四个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后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符合题目中的人口资料特征。

题九:(1)逐年增加(2)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3)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自发;流动人口;务工和经商(5)C解析:(1)直接根据上图可判断。

(2)改革开发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从乡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为主。

(3)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交流和增加收入等方面分析。

(4)改革开发以后,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人口流动多为自发性迁移,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5)结合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析,乡村地区的推力因素和城市的拉力因素是导致我国“民工潮”流动的主要原因。

题十:(1)经济因素。

(2)福建省的迁入人口来自发达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有不少人来福建经商。

而迁入人口来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地区有不少人来福建务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