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26•【字号】津政办发[2010]30号•【施行日期】2010.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3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按照第47次市长办公会议要求,为高质量完成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以下简称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现就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一、重点专项规划编制部门重点专项规划共63个。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津政发〔2005〕2号)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审批的重点专项规划36个,由市发展改革委审批或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批的重点专项规划27个(具体规划名称和编制部门详见附件)。
二、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进度安排(一)初稿起草阶段(2010年3月至6月)。
各规划编制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重点专项规划涉及的重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研究提出重点专项规划的思路、目标、重点,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的重大项目、空间布局以及相关措施,起草规划文本。
于6月底前形成规划初稿,附相关项目单,送市发展改革委。
(二)修改完善阶段(2010年7月至9月)。
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调研,征求各方面意见,做好与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相关规划的衔接,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本,于9月底前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送市发展改革委。
(三)衔接论证阶段(2010年10月至12月)。
市发展改革委组织规划、环保、国土等有关部门,对各重点专项规划的发展目标、重大项目、空间布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2013/10/14 15:11:10 来源:浏览次数:11384 共 3 页一、“十一五”回顾及综合评价一)“十一五”完成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市交通建设全面推进,海空两港枢纽地位不断提升,区域通道能力不断增强,交通承载力明显提高,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和任务,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1.港口“十一五”期间,天津港加快实施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南疆专业化煤炭码头、专业化矿石码头、北港池集装箱码头群等港内重点项目,大大提高了港口等级和综合通过能力。
同时,加快了东疆等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拓展了港口发展空间,带动了区域产业发展。
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1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08.62万标准箱。
以南北两大港区为核心,港区陆域面积由47平方公里拓展至117平方公里。
2.铁路实现了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京沪、津秦、津保等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
五年新增营运铁路里程145公里(其中客运61公里,货运84公里),已经形成辐射“三北”及华东地区的6条对外通路。
铁路旅客发送量由2005年的1558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2654万人次,年均增幅11.2%;货运发送量由2005年的420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7597万吨,年均增幅12.6%。
3.公路建成荣乌(津汕)、京津等8条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980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79公里,基本形成由3条过境主通道、3条京津城际通道和10条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放射线组成的市域高速公路网骨架。
普通公路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放射性路网,通车里程2473公里。
到“十一五”末,天津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832公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
全市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91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24.4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由26%提高到35%。
三、“十二五”重点任务(一)港口“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港区布局过于集中、集疏运通道能力不足、港城交通矛盾突出等问题。
天津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在,我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的回顾“十一五”时期,是天津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大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推动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天津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我们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保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保持了强劲势头。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突破9000亿元,是“十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6%,人均超过1万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2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6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3亿元,年均增长18.6%。
外贸进出口总额822亿美元,是“十五”末的1.5倍。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1%,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2.23•【字号】•【施行日期】2012.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30号)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津政发[2011]7号)要求,市科委组织编制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根据市政府《关于同意〈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24个市重点专项规划的批复》(津政函〔2011〕154号),现将《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零一二年二月廿三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2年1月)目录一、科技发展回顾与面临的形势(一)主要成效(二)基本经验(三)存在问题(四)发展环境二、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重点任务(一)重点领域及其优先方向(二)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五)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七)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多层面协调联动(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三)加强重大项目实施与管理(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五)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是天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城市定位目标的关键时期。
全市的科技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紧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推进自主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天津市武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武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武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武清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积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提升发展水平,使武清成为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面临的形势“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城市化为主导,以产业发展为带动,以惠及民生为着眼点,不断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强化举措,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经济呈现跨越式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2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852亿元;财政收入突破90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十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长29.1%,进入了“强区”行列;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9600元和11700 元,年均增长15.6%和10.7%。
图1:“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9:47.5:33.5调整为9:50:41;工业集约发展取得新进展,“一区四园”规划不断完善,开发建设力度加大,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国际保税物流园、环渤海农产品交易中心、华北工业品原料城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区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图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变化比较——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达到更高层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批国内外大企业相继来武清投资落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3]34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3〕3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13年4月28日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3〕328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津政发〔2011〕14号)的要求,我市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为此,特制定天津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
一、评估意义《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适时开展中期评估,客观评价《纲要》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成效,发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提出进一步改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推动完成《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天津城市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清城乡总体规划(原版)
(一)根据劳均GDP和人均GDP测算人口规模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武清实际,人口规模为92.7万人 根据预测的结果,用人均GDP校核,人口规模为93.3万人
(二)综合增长法预测人口规模
年增长率为1.05%,人口规模为100万人
2020年武清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120亿元,相应人口为104万人
历次城区总体规划范围的拓展 规划建设区规模从10平方公里,14、30直至59.4平方公里. 规划城区人口也从10万人,直至42.5万人.
武清城区历版规划范围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2、上版规划实施评价
成功之处: 实现了新城市中心的跨越式布局发展,以及对城市建设重点区域的导向作用; 保护并利用了北运河景观带和开敞空间; 协调了对外交通设施与城市进一步拓展方向上的潜在矛盾.
大黄堡湿地
金泉湖
港北森林公园
二、城市性质与规模
2、人口与用地规模
2020年武清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75.5万人. 新城人口达到50-60万人,外围乡镇城镇人口15.5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8.6平方公里左右. 2020年新城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1、修编的必要性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对区域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市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区县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武清发挥优势、借势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武清
一、规划背景与发展条件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建或即将开工建设,如城际铁路及车站、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为现行城镇体系和城区总体规划提供了新的机遇,有进一步互相协调的客观要求,修订规划势在必行.
天津公布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智能交通
天津公布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智能交通
10月15日,天津市规划局公布了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指出要重点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信息集成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域范围的智能化中央管理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人士表示,过去十年天津主要搭建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框架,包括在2012年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框架,实现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基本功能。
智能交通管理基础设施(设备)还处于建设期,从今年开始,按照市政府规定,天津开始进行基本建设。
据上述规划,天津还要建设完成控制规模为1000至1500个路口的交通信号实时控制系统,实现中心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约1000个)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此外,规划还指出推进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在外环线以内重要道路、繁华地区和易发案地区建设1500个视频监控点位,在滨海新区"技防网"系统建设2000个视频监控点位、在全市高速公路建设1039个视频监控点位、主要公路上建设1451个视频监控点位。
解读天津"十二五"规划展望津城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访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管理年
梁常 务副市长 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 究 , 规划纲要 》 对《 的篇章
结 构 、 标 设 置 和 重 点任 务 等 重 大 问题 , 出了 明确 的 意 见 。 指 提 从2 1年 1 月初 开 始 ,规 划 纲 要》 草 案 ) 经 1 月3 00 2 《 ( 历 2 日召 开 的
市政 府第6 次常 务会议 、0 1 1 日召开 的市委常 委扩 大 1 2 1年 月5 会议 和1 月7日召开 的市政府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 并在 1 0 月2 日 经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总的来看 , 全市“ 十二五”
划所 面 临 的 发展 环 境 呢 ?
实市 委 “ 一二 三 四 五 六 ” 奋 斗 目标 和 工 作 思路 , 力 构 筑“ 的 着 三
个 高地 ” 全 力 打好 “ 个 攻 坚 战 ” 努 力 实现 科 学发 展 和 谐 发 . 五 ,
管 理 年 :十 二 五 ” 期 , 我 国全 面 建 设 小 康社 会 的关 键 “ 时 是
部 准确把握 《 规划纲要 》 的精神 , 凝聚和激 发各级各部门落实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的干劲和热情 , 我们专 门采访了天津市发
展和改 革委 员会 副主任管 理年 同志 , 请他就 我市“ 十二五 ” 规
划的编制情况和 “ 十二五” 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考虑
作 一解 读 。
展率先发展 , 具有至 关重要 的意义 , 市委 、 市政府 对此高度重
视 , 能 否 简要 地 介 绍 一 下 我 市《 划 纲要 》 编 制 情 况 ? 您 规 的 管 理 年 :大 家 知道 ,十 二 五 ” 时 期 是天 津 发 展 的 关 键 时 “
时期 ,也是深 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攻坚时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1•【字号】津政办发[2012]145号•【施行日期】2012.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津政办发〔2012〕14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2月21日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基层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1号)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社区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目前,我市共有110个街道,1385个城市社区。
"十一五"期间,全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50%的区县建立了区级社区服务中心,87%的街道建立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90%的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建成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设施网络。
二是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扩展。
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04•【字号】津政办发[2011]118号•【施行日期】2011.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津政办发〔2011〕11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规定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3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市"十二五"时期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职责分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综合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建设、交通港口、规划、财政、水务、旅游、国土房管、海洋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本通知的要求,负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形式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审批的下列规划,应在规划报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综合性规划。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二)专项规划。
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以下简称指导性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专项规划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照环境保护部印发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和《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执行。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编制,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我市服务业领域其他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全市各部门、各区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经济总量显著扩大。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38.65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6倍,年均增速15.3%,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05年的42.5%提高到46%。
二是产业结构显著优化。
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到64.5%,提高了2.8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创意产业比重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
在津企业总部达到240家,亿元商务楼宇达到27座。
三是辐射能力显著增强。
全市股权投资基金注册企业户数和认缴资本额均居全国第一。
在内陆地区已建成18个“无水港”,口岸通关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
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从1019亿美元增加到1641亿美元,年均递增10%;进出口总额中外省市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
储宝钢材市场、北方自行车市场等一批大型交易市场辐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500强峰会等高端会展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
四是城市人气显著提升。
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递增26.1%,接待外地游客、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6%和23.2%,“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旅游品牌、“乘高铁、游津城”精品线路成为北方地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五是载体设施显著完善。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889亿元提高到3365亿元,扩大了2.8倍。
先后组织实施三批共60项全市服务业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1700亿元,75个现代金融、物流、旅游、会展、商务商贸、科技服务等子项目建成营业并发挥效益;90个现代服务业“短平快”项目多数建成开业,有力凝聚了人气,促进了消费。
天津交通十二五规划
天津市公布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天津市15日公布了天津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
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期末,以“双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以“双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双快”(快速轨道、快速路)为骨架,高效、便捷、安全、绿色、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以“两港”(海港、空港)为核心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实现双城与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之间90分钟通达;双城与市域内区县新城之间60分钟通达;双城区内部45分钟通达,双城核心区之间30分钟通达,示范小城镇和工业园区与所在区县新城之间30分钟通达。
城市道路骨架路网全部建成记者了解到,“十二五”规划中,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中心城区将尽快改变路网结构不完善,主次干道不成系统,路网实现率不高的现状;尽快解决部分瓶颈节点,尤其是出入城交通不畅,京津塘高速公路对城市北部地区的分割严重等问题。
具体而言,进一步完善道路网络,加快建设平行于快速路的疏解道路(如吉兆路、雪莲路等),提高转换交通能力,提高路网密度,缓解出入城交通压力;完善北部城区网络,促进北部新区的发展,包括京津塘环内段改造为高架,建设外环线东北部调整线等北部新区内骨架道路;支撑重点地区发展,建设文化中心、会展中心、解放南路地区、海河后5公里等项目周边道路;疏导结合,重点治理海津大桥、津汉—外环线交口等拥堵点,同时打通卡口路、断头路,配套建设人行天桥,优化微循环系统。
到“十二五”期末,北部新区与中心城区实现无缝对接发展,中心城区与外围地区之间的联系通道数量翻倍,“两环十四射”骨架路网全部建成,路网实现率由现状的60%提高到70%以上。
在滨海新区,则要尽快改变区间骨架路网不成体系,南北向贯通通道缺乏,尤其缺少跨河桥梁的现状;同时,重点解决疏港道路穿城的港城交通问题。
在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基础上,启动中央大道南延线,由津晋高速向南延至海景大道,形成塘汉大之间的贯通通道;将在建西中环向北由第九大街延伸至塘承高速,向南由津塘路延伸至天津大道,有效衔接新区现状及在建的高快速路。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0.28•【字号】津发改规划[2011]1267号•【施行日期】201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档案管理正文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津发改规划〔2011〕126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津政办发〔2010〕30号)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津政发〔2011〕7号)要求,市档案局组织编制了《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现将《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О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天津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今后五年天津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是全市档案事业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档案服务领域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成效显著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全市档案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按照档案工作“一二三四”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在发展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大力实施“三个体系”发展战略,一年一个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称号。
档案法制建设更加完善。
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的意见》、《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35个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市人大内务司法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每两年组织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每年开展“9·5”档案开放日活动,荣获全国档案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三、天津市武清区(最新版规划)---区域城乡规划
现代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休闲、 娱乐、商贸、度假、居住、物流等现代服 务业
三、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4、城乡产业发展
(3)市域分工
新城 蓟县 宝坻 武清 西青 静海 津南 大港 汉沽 宁河
市总体规划对各新城产业的要求 主导产业
旅游业,轻加工工业 商贸物流业,现代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服务业 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旅游业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
21
城镇名称
泗村店、汊沽港、梅厂、大王古庄、大良
武清 新城
河西务、崔黄口、 王庆坨
南蔡、大孟庄、黄花店、石各庄、大黄堡、 河北屯、下伍旗、上马台、曹子里、豆张 庄、东马圈、白古屯、大碱厂、高村、陈
咀、城关
三、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3、城乡体系规划
重点城镇城镇性质
城镇名称
汽车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天津高新技术、科技教育 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 “京东第一集”,西部城镇发展带中部的重要节点和现代 化新城。
京津城市发展主轴的重要节点。
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与现 代制造业、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
高新技术制造业、教育科研、会展旅游业 家具、纸制品等现代制造业、商贸、会展 旅游 汽车等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教 育
(1)经济发展目标
年度 2010
GDP(亿元) 330
2020
1120
武清区GDP及三次产业预测
年均增长率(%) ——
三次产业比例(%) 9:50:41
13
8:47:45
三、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4、城乡产业发展
(2)区域分工
新城 通州
顺义
亦庄 永乐 廊坊 香河 西青 宝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武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武清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于积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提升发展水平,使武清成为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面临的形势“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城市化为主导,以产业发展为带动,以惠及民生为着眼点,不断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强化举措,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经济呈现跨越式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2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852亿元;财政收入突破90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十五”末增长2.6倍,年均增长29.1%,进入了“强区”行列;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9600元和11700 元,年均增长15.6%和10.7%。
图1:“十一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9:47.5:33.5调整为9:50:41;工业集约发展取得新进展,“一区四园”规划不断完善,开发建设力度加大,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国际保税物流园、环渤海农产品交易中心、华北工业品原料城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区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图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变化比较——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
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达到更高层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批国内外大企业相继来武清投资落户。
“十一五”期间,全区吸引内外资注册资金56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倍。
——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以搭建城市框架、优化路网结构、完善城镇功能、创优投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新建道路454公里,“九横九纵”的城乡路网骨架全面建成,公路密度达到百平方公里135公里;新建和扩建变电站13座,建成了城区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大运河城区北段景观建设工程,文化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城居住功能不断增强;旧城改造、103国道和新城开发“三大战役”取得实质进展,共拆迁330万平方米,还迁440万平方米;重点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年累计投入15亿元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5%,全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9%。
——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发展基础更加巩固。
“十一五”期间,社会事业投入逐年增加,资源布局渐趋合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投资4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2倍。
校舍楼房化率达到87%,比“十五”末提高了44个百分点。
实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
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3.2%,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4.5年;科技三项经费年均增长20%,取得部、市级科技成果4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城区及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整合规范社区及村街卫生服务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育等项事业不断发展,人口出生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外事、侨务、人防、气象、广播电视、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民计民生工作进一步推进,取得实质性效果。
五年累计新增就业10.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特困户生活救济范围逐步扩大。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等均在90%以上。
“十一五”期间社会救助经费支出11451.6万元,比“十五”增长115%。
城镇低保供养标准提高了185元,每人每月达到450元,农村低保供养标准提高了150元,每人每月达到250元。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使武清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清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
但是,我们还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全区经济发展规模偏小,经济发展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协调;新城功能不全,服务能力弱,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仍较突出,城乡统筹发展任重道远;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需进一步加强。
武清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富民强区、绿色生态宜居之路,按照“融入环京津、建设新武清、推动新发展,争当排头兵”的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集聚发展优势,凝聚发展合力,提升发展品质,努力把武清打造成京津之间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地区。
(二)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把武清建设成为京滨综合发展轴上的重要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区。
同时按照产业发展重点,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加速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
(三)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实现跨越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25%;财政收入超过270亿元,年均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3200亿元。
把武清建成天津经济发展的“小龙”之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效益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优势继续增强,服务业比重加速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为6:50:44。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建立空间布局合理、富有集聚创新功能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现代化的武清新城,城镇化水平达到69%。
——外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
外贸出口额突破32亿美元,年均增长15%以上;引进内外资注册资本五年累计达到1800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以上。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城镇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70800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200元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左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3%;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3张以上,每千人拥有医生2人以上。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6.9%,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城镇体系布局以提升城镇化功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为重点,以城镇点状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依托主要交通、信息、能源通道等基础设施,形成“新城、新市镇、新农村”三级城镇体系,构筑开放、高效、有序、协调的空间结构。
武清新城:规划拟定5个街道办事处和外围部分用地为新城控制区域,是组织城镇空间发展的主体形态和产业扩展升级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加快高端服务功能、创新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点区域。
新市镇:将具有较强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和现实基础或具有特色的乡镇培育成为与新城统筹发展的片区。
新农村:培育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中心村。
依据规划,按照一定的地缘关系,实施迁村并点。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地毯、自行车等现代制造业,以及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物流、创意、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1、工业布局重点做强做大“一区四园”工业区,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示范工业园区为支撑、乡镇产业功能区为补充的经济发展格局。
2.服务业布局。
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六个区域:一是以华北城、红星美凯龙为中心,发展原材料、设计、家居等服务业;二是以国际保税物流园、环渤海物流园为中心,发展农产品、工业企业产品等物流业;三是以奥特莱斯为中心,发展世界名品展卖、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四是以创业总部基地为中心,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五是以旧城改造为中心,发展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六是以玉圭园主题公园为中心,发展特色旅游、娱乐服务业。
改造以大运河、龙风新河、永定河等为主的环城水系工程,主要河道具备通航能力,发展集旅游、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服务业。
启动大运河与北京通航的规划建设。
以四个市级工业示范园区为中心,发展与新城现代物流中心相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
做强做大中国艺术家文化创意产业区、武清地毯销售核心交易区、武清自行车销售核心交易区等。
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组团、现代工业旅游组团、大黄堡湿地旅游组团、生态农林旅游组团和设施、商业旅游组团等。
3.农业布局做实君利园、高村园、农业创新园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以中部和北部地区为主体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发展的聚集区和展示区,形成展示武清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水平的窗口。
做实东部地区无公害水产品养殖。
扩大南部林果和林木种植面积。
发展西部地区园林种植面积。
形成60个数字化管理奶牛养殖小区。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提升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努力做精第一产业,着力做强第二产业,大力提升服务业,促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依托、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围绕“转方式、增实力、优结构、上水平”,搞好与京津城市产业发展的对接与整合,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高标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末,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6%。
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经济发展实力。
抓好工业大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引进培育50个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投资额150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经济板块,使“一区四园”和乡镇功能区形成规模、形成效益、形成影响。
到2015年,“一区四园”实现工业增加值450亿元以上,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的90%以上,“四园”50平方公里全部摆满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十二五”期末,形成5个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集团和行业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