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和谐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性和谐的心得体会

目前,我们在广泛地提倡和谐,提倡建设和谐社会。要构筑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身与心的关系,而内心和谐是其他和谐实现的前提。那么,怎样实现内心和谐呢?我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精神的世界,主要应该由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三方面组成,因而要做到内心和谐,就要做到这三种精神的平衡。

中国谚语说“今晚脱了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谁也不可能“万岁”。人生在世,转瞬即逝。人应该充分利用在世的短暂时间,注重精神的提高,真正做到内心和谐。这就要求:把每个人的三个精神领域调节好,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要平衡,不可让它们有所偏废。因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也需要一种稳定的结构。自然界中的稳定结构是正三角形,人类社会中的稳定结构也应该是正三角形。人类有“三性”: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为了使“三性”均衡和健康发展,必须形成一个正三角形。这个正三角形是包含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三种因素的等边三角形。科学精神指导人的自然性,人文精神指导人的社会性,宗教精神指导人的精神性。人的三种精神的培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自然性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往

往会含有恶的一面。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孟子·离娄下》),这“几稀”的区别,就是因为人有由社会性和精神性而凝聚起来的仁义道德,在孟子那里,义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义的培养正是对人的三种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的培育。因此,人类的健康成长是“三性”的统一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三种精神的协调并行发展,应该是三种精神的互补,谁也不能代替谁。

科学精神主导人去求真、证真、验真,会告诉人们“是什么”;人文精神主导人去求美——道德美、心灵美、人格美,提高人的骨气、志气、勇气,会告诉人们“如何作为”,使人能够一举一动都合乎礼;宗教精神主导人去求善、扬善、行善,会告诉人们“如何超越”,使人心灵纯洁;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三种精神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最稳固的正三角形,三角形中任何一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人性的和谐。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性和谐,必须适应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三性”,对人实施三种教育,即物质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和灵性的教育,三者缺一不可。人类教育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单一的物质的教育、单一的人文的教育与单一的灵性的教育一样,都会造成理智的扭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