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肿瘤学一,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物理致癌学说确立
h
13
5、突变致癌学说 20世纪初期,荷兰植物学家Hugo de Vries和德国动 物学家Theodor Boveri提出了突变学说来解释肿瘤 的起源。
1969年美国科学家Robert Huebner和George Todaro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癌基因(onecogene)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气血凝滞。
h
8
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木乃伊便已有了肿瘤 存在的证据。而文献上最早的记述,可见于 公元前1660年的埃及纸草文。最早被记载的 恶性肿瘤是“乳腺癌”。
h
9
1、体液学说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的Hippocrates开始描述 了发生于胃和子宫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 “cancer”。 Hippocrates认为癌症是由体液中的 黑胆汁积聚而成,创立了体液学说。他把肿瘤 分成浅表性生长和隐匿性生长两大类。
h
15
70年代Knudson根据视网膜母细胞瘤家谱分析 提出了二次突变学说 1986年人类第一个抑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 的致病基因Rb成功地克隆出来 迄今为止,已有30余种抑癌基因被鉴定或克隆出 来。这些抑癌基因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在 正常情况下对DNA的复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 着监控作用,它们在基因水平上的突变和因此而 导致其编码蛋白质功能的丧失是肿瘤细胞生长失 控的重要原因。
乙肝病毒——原发性肝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
—— 病毒致癌学说确立
h
12
4、物理致癌学说 长期暴晒的海员皮肤癌发病率高 1910年Marie和Clunet等证实 大剂量X线长期照射诱发大鼠肿瘤。 1928年Findlay等报告 紫外线成功引发皮肤乳头状瘤和皮肤癌。 20世纪40年代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市原子弹爆炸 后,在幸存者中各种癌症(特别是白血病)发 病率明显增高; 大剂量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医源性白血病
h
11
3、病毒致癌学说 1908年,丹麦病理学家Ellermann和Bang发现一 种鸡的白血病能通过无细胞的滤液由病鸡传给健
康鸡。 1911年美国病理学家Rous证实
鸡Rous肉瘤——Rous肉瘤病毒 1964年Epstein和Barr证实
EB病毒——Burkitt淋巴瘤。 20世纪70年代以后证实
恶性肿瘤 生长为自主性,不受机体限制,生 长旺盛无止境,并且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 润)及转移性,如未经有效治疗,通常导致死 亡。
h
3
三、新生物及恶性疾患
新生物(neoplasm)这一名词,它的含义基本与 “肿瘤”相同。
“恶性疾患”(malignancy)与“恶性肿瘤”没有多 大差别。当然,malignancy泛指一切恶性细胞 增生性疾病,包括各种恶性肿瘤及白血病。
1918年日本的Yamigiwa和Ichikawa给兔耳长期涂 抹 煤 焦 油 诱 发 肿 瘤 成 功 。 1933 年 英 国 的 James Cook等成功地分离出了煤焦油中的致癌成分—— 苯并芘(benzopyrene)。 以后烟草成分与肺癌及黄曲霉素与肝癌关系被证 实。
—— 化学致癌学说确立
实验肿瘤学诞生
基因突变致癌学说
多因素、 多阶段、 多基因变异
h
综合致癌理论 ( 癌变多阶段
分子模型建立)
18
第二节 肿瘤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h
19
一、流行病学状况 全世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渐上 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或第 二位原因。 全世界
癌症(cancer)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由古希腊的 Hippocrates所命名,意即有爪样突起、横行侵 犯的螃蟹。 应与来源于上皮狭义的癌(carcinoma)区别。
h
6
第一节 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h
7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在殷周时代, 甲骨文上就已记有“瘤”的病名。 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也有肿瘤的记载, 称之为“肿疡”。 “癌”字自明代开始使用。 用“癌”字来翻译“cancer”,指各种恶性肿瘤,始 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
公元200年开始的盖伦时代,体液学说有了充 分发展。盖伦认为体液在体内到处流动,癌症 也可以在身体各部分发生。盖伦之后的1000多 年间对于肿瘤的本质并没有新的提高。
h
10
2、化学致癌学说 1775年英国的内科医生Percival Pott发现长期清扫 烟囱的男孩容易发生阴囊癌而提出肿瘤的发生与 环境因素有关。
肿瘤学
第一章 绪 论
h
1
肿瘤基本概念
一、肿瘤的定义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 生物。
h
2
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生长能力有一定限度,通常为局部 膨胀性生长,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它可以压迫 邻近组织器官,但通常不致侵蚀破坏邻近组织, 也不向远处转移,因此危害性较小。
假说。 1975年第一个病毒癌基因Src被成功分离,并且在 人和动物的正常细胞中也找到了Src基因的存在。
h
14
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癌基因研究的黄金时期, 至今已先后分离了一百多种癌基因,并且证实这 些癌基因大多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通路,许多本 身就具有激酶或转录因子活性,它们在基因水平 的突变导致其功能的异常活化,从而促使细胞持 续生长和增殖而使细胞发生转化。
—— 突变致癌学说确立
h
16
20世纪70年代末期 肿瘤是一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 致的一类疾病,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 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复杂的病变过程
h
17
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发展史
古代 20世纪初 20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20世纪后叶
体液学说
化学致癌学说 病毒致癌学说 物理致癌学说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四、癌、肉瘤 和白血病
恶性肿瘤 (malignancy)
癌(carcinoma)来源于上皮。 如皮肤癌、食管癌、胃癌等
肉瘤(sarcoma) 来源于间胚叶 或结缔组织。如骨肉瘤、淋 巴肉瘤、血管肉瘤等
白血病(1eukemia) 来源于造血 系统。如粒细胞白血病和淋 巴细胞白血病等。
h
5
五、癌症
h
13
5、突变致癌学说 20世纪初期,荷兰植物学家Hugo de Vries和德国动 物学家Theodor Boveri提出了突变学说来解释肿瘤 的起源。
1969年美国科学家Robert Huebner和George Todaro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癌基因(onecogene)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气血凝滞。
h
8
二、西医对肿瘤的认识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木乃伊便已有了肿瘤 存在的证据。而文献上最早的记述,可见于 公元前1660年的埃及纸草文。最早被记载的 恶性肿瘤是“乳腺癌”。
h
9
1、体液学说 公元前600年,古希腊的Hippocrates开始描述 了发生于胃和子宫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症 “cancer”。 Hippocrates认为癌症是由体液中的 黑胆汁积聚而成,创立了体液学说。他把肿瘤 分成浅表性生长和隐匿性生长两大类。
h
15
70年代Knudson根据视网膜母细胞瘤家谱分析 提出了二次突变学说 1986年人类第一个抑癌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 的致病基因Rb成功地克隆出来 迄今为止,已有30余种抑癌基因被鉴定或克隆出 来。这些抑癌基因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在 正常情况下对DNA的复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起 着监控作用,它们在基因水平上的突变和因此而 导致其编码蛋白质功能的丧失是肿瘤细胞生长失 控的重要原因。
乙肝病毒——原发性肝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
—— 病毒致癌学说确立
h
12
4、物理致癌学说 长期暴晒的海员皮肤癌发病率高 1910年Marie和Clunet等证实 大剂量X线长期照射诱发大鼠肿瘤。 1928年Findlay等报告 紫外线成功引发皮肤乳头状瘤和皮肤癌。 20世纪40年代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市原子弹爆炸 后,在幸存者中各种癌症(特别是白血病)发 病率明显增高; 大剂量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生医源性白血病
h
11
3、病毒致癌学说 1908年,丹麦病理学家Ellermann和Bang发现一 种鸡的白血病能通过无细胞的滤液由病鸡传给健
康鸡。 1911年美国病理学家Rous证实
鸡Rous肉瘤——Rous肉瘤病毒 1964年Epstein和Barr证实
EB病毒——Burkitt淋巴瘤。 20世纪70年代以后证实
恶性肿瘤 生长为自主性,不受机体限制,生 长旺盛无止境,并且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 润)及转移性,如未经有效治疗,通常导致死 亡。
h
3
三、新生物及恶性疾患
新生物(neoplasm)这一名词,它的含义基本与 “肿瘤”相同。
“恶性疾患”(malignancy)与“恶性肿瘤”没有多 大差别。当然,malignancy泛指一切恶性细胞 增生性疾病,包括各种恶性肿瘤及白血病。
1918年日本的Yamigiwa和Ichikawa给兔耳长期涂 抹 煤 焦 油 诱 发 肿 瘤 成 功 。 1933 年 英 国 的 James Cook等成功地分离出了煤焦油中的致癌成分—— 苯并芘(benzopyrene)。 以后烟草成分与肺癌及黄曲霉素与肝癌关系被证 实。
—— 化学致癌学说确立
实验肿瘤学诞生
基因突变致癌学说
多因素、 多阶段、 多基因变异
h
综合致癌理论 ( 癌变多阶段
分子模型建立)
18
第二节 肿瘤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h
19
一、流行病学状况 全世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渐上 升,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或第 二位原因。 全世界
癌症(cancer)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由古希腊的 Hippocrates所命名,意即有爪样突起、横行侵 犯的螃蟹。 应与来源于上皮狭义的癌(carcinoma)区别。
h
6
第一节 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h
7
一、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在殷周时代, 甲骨文上就已记有“瘤”的病名。 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也有肿瘤的记载, 称之为“肿疡”。 “癌”字自明代开始使用。 用“癌”字来翻译“cancer”,指各种恶性肿瘤,始 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
公元200年开始的盖伦时代,体液学说有了充 分发展。盖伦认为体液在体内到处流动,癌症 也可以在身体各部分发生。盖伦之后的1000多 年间对于肿瘤的本质并没有新的提高。
h
10
2、化学致癌学说 1775年英国的内科医生Percival Pott发现长期清扫 烟囱的男孩容易发生阴囊癌而提出肿瘤的发生与 环境因素有关。
肿瘤学
第一章 绪 论
h
1
肿瘤基本概念
一、肿瘤的定义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 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 生物。
h
2
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生长能力有一定限度,通常为局部 膨胀性生长,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它可以压迫 邻近组织器官,但通常不致侵蚀破坏邻近组织, 也不向远处转移,因此危害性较小。
假说。 1975年第一个病毒癌基因Src被成功分离,并且在 人和动物的正常细胞中也找到了Src基因的存在。
h
14
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癌基因研究的黄金时期, 至今已先后分离了一百多种癌基因,并且证实这 些癌基因大多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通路,许多本 身就具有激酶或转录因子活性,它们在基因水平 的突变导致其功能的异常活化,从而促使细胞持 续生长和增殖而使细胞发生转化。
—— 突变致癌学说确立
h
16
20世纪70年代末期 肿瘤是一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 致的一类疾病,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 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复杂的病变过程
h
17
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发展史
古代 20世纪初 20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20世纪后叶
体液学说
化学致癌学说 病毒致癌学说 物理致癌学说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四、癌、肉瘤 和白血病
恶性肿瘤 (malignancy)
癌(carcinoma)来源于上皮。 如皮肤癌、食管癌、胃癌等
肉瘤(sarcoma) 来源于间胚叶 或结缔组织。如骨肉瘤、淋 巴肉瘤、血管肉瘤等
白血病(1eukemia) 来源于造血 系统。如粒细胞白血病和淋 巴细胞白血病等。
h
5
五、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