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浅析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幼儿问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科学启蒙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周围的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幼儿科学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能指导幼儿的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教育活动
一、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物。
如:把玩具捏一捏咬一咬;摸摸柔软的海绵;踢踢能滚动的石头;追着蚂蚁看看它们究竟爬到了什么地方;它的家是什么样的;拿到会跑或有声音的玩具一定要拆开看看等。
这都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开始,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契机。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幼儿生活中教育契机,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自主、自由的,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感受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二、科学活动生活化
科学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它就在我们的周围。
事实证明:无论从幼儿提出的问题,还是从幼儿得到的经验看,他们的科学探究都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科学。
例如:幼儿在“饲养角”给小兔子喂食时,他们会探究小兔子什么样?它吃什么?它睡觉吗?它洗脸吗?他们会在饲养中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种植角”,幼儿观察种子发芽,苗儿成长,花开花落,使幼儿感知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并分别把它们不同的变化记录下来。
为了让幼儿认识天气的变化,在活动室设置了“天气预报”表和娃娃家,还准备了各种娃娃衣帽,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气候的感受,调整天气预报表,并给玩具娃娃更换衣物等。
这样的教育活动不需要老师过多讲解,幼儿凭着自己的观察、探究便能获得知识经验,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
三、科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科学。
在幼儿的生活中,季节的自然交替和突然发生的某些现象,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去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自己身边。
但幼儿的科学教育更多的是随机教育,它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如: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许多飞舞的柳絮,教师就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
游戏。
游戏后,引导幼儿思考、探究:柳絮从哪里来?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好?这些生活细节,正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的切入点。
生活中还有很多随机经验,如蚂蚁几条腿?它吃什么?衣服上的水哪去了?为什么树叶有的掉,有的不掉?教师要抓住机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去推理、思考、关注周围的世界,从小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四、操作材料生活化
纲要中提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
(一)材料源于生活
幼儿的学习在具体活动中,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
而生活中各种丰富的材料为孩子的科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水、纸、沙子、泥巴、各种形状的瓶子、纸盒、绳子、泡沫塑料等。
这些都是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引发幼儿广泛的探究兴趣。
例如,我在进行“怎样让纸落得快”的科学教育活动时,将两张形状、大小一样的纸放在椅子下,先让幼儿玩游戏“纸片落下来”,感知两张纸是怎样落下来的,然后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能使其中的一张纸落得快一点?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发现。
这时幼儿的兴趣很高,每个孩子都想了不少的办法,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总结
自己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幼儿懂得了包有沙包、玻璃球、吸铁石的纸会落得快一些。
通过操作,幼儿获得了纸增加了重量,落下的速度就会快一些的科学知识。
幼儿在玩纸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拓展了探索的思路,培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材料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要尽可能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指导幼儿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索。
操作是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对操作这一环节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可以自己动手来完成,所以他们就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这样孩子的兴趣就提高了,孩子在自己操作中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
(三)材料具有趣味性
幼儿天生好奇,在材料提供上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地对材料产生兴趣,能使幼儿探索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因此,在活动中配以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会使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促进幼儿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科学环境生活化
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的。
幼儿的一日生活主要是在活动室,在活动室营造具有科学氛围的环境,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
情感,而且为科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设置“种植角”,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成长;在“自然角”用各种水果做“水果娃娃”;在“小小气象站”感受气候变化等。
此外,幼儿园应多种植树木,栽培花卉,开辟菜园,设置饲养角、沙池等,让幼儿尽量在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中,尽可能多地“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
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因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可利用身边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合理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内容,把科学教育活动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感受科学,让科学扎根于幼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