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房建施工实战培训)

合集下载

(完整版)项目6-板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完整版)项目6-板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项目6 板平法识图 与钢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6.1 板的平法设计规则 6.2 板的钢筋构造
6.3悬挑板平法标注及钢筋构造
6.4 板的识图操练 6.5 板钢筋计算操练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6.1 板的平法设计规则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6.1.1 板的分类 板包括楼面板和屋面板,是房屋结构中重要的水平承重构件,它把荷载 传递到梁或墙上。当为无梁楼盖时,板荷载直接传递到柱上。当板的位 置(与梁、墙的关系)不同时,由于受力不同,配筋构造不同,就会有各种情 况的板。板的分类、板内钢筋分类,以及各种形状板的分类,见图6-4。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3)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纵筋(用B表示)和上部纵筋(用T 表示)分别注写(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
【例6-1】 单层单向布筋板(单向板) LB4 h=100 B:Y 10@150
说明:上述标注表示编号为LB4的楼面板,厚度为100mm,板下部布置 Y向贯通纵筋 10@150,板下部X向布置的分布筋不必进行集中标注, 而在施工图中统一注明。
另外,该LB3的集中标注虽然是注写在④~⑤轴线的走廊板上,但在 ③~④轴线和⑤~⑥轴线的走廊板LB3都执行上述标注的贯通纵筋,只 是横跨这几块板的负筋规格和间距不同。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图6-7 板平法施工图(3)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4)板面标高高差。板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 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有高差则注,无高差则不注。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图6-8 支座处板负筋原位标注
混凝土结构识图与钢筋计算

7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2023年课件

7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2023年课件

阶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竖向尺寸
锥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竖向尺寸
7.1.1 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②杯口独立基础——高杯口 杯口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分两组,一组表达杯口内(自上而下标 注),另一组表达杯口外(自下而上标注),两组尺寸以“,”分隔, 注写为:a0/a1,h1/h2/h3/……,其中a0为杯口深度。
杯口上口尺寸xu、yu,按柱截面边长两 侧双向各加75mm,杯口下口尺寸按标准构
造详图(为插入杯口的相应柱截面边长尺寸,
每边各加50mm),设计不注。
7.1.1 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杯口独立基础——阶形
杯口独立基础。原位标注x、y,xu、yu, xui、yui,ti,xi、yi,i=1,2,3……。其中,x、 y为杯口独立基础两向边长,xu、yu为杯口上 口尺寸,xui、yui为杯口上口边到轴线的尺寸, ti为杯壁上口厚度,下口厚度为ti+25mm,xi、 yi为阶宽或锥形截面尺寸
阶形截面高杯口独立基础竖向尺寸
锥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竖向尺寸
7.1.1 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3)独立基础配筋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三项必注内容是配筋,独立基础的配筋有四 种情况。
7.1.1 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①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普通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的底部双向配筋注写。 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 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模块7 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
7.1 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7.1 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7.1 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 行、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钢筋混 凝土独立基础。独立基础一般设在柱下,常用断面形式有阶形、锥形、杯形。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ppt课件

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ppt课件
7
一、钢筋符号及标注 1、钢筋符号 新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BG50204-2002及11G101图集中将钢 筋种类分为HPB300、HRB335、 HRB400、 HRB500等四种级别。 在 结构施工图中,为了区别每一种钢筋的级别,每一个等级用一个符号来 表示,比如HPB300用Φ表示(过去称为一级钢),HRB335用B表示 (过去称为二级钢),HRB400用C表示(过去称为三级钢),HRB500 用D表示(过去称为四级钢)。 2、钢筋标注
4
四、如何学好平法 用平法表示的施工图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审计的最重要依据, 平法表示内容丰富,比较理论和抽象。要学好平法知识是一个艰巨过程,也 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重点专 业知识之一。平法已经在社会上全面应用,但平法知识进入课堂的时间还很 短。学生对平法知识了解的还很少,不能够完整的看懂结构施工图,还不能 根据结构施工图进行施工或预算,所以学好平法知识很重要。 平法图集包括“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制图规则是设计人 员绘制平法施工图的制图依据,也是施工、造价人员阅读平法施工图的语言。 构造详图是构件标准的构造做法,也是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学习平法要 会系统梳理、要点记忆和前后对照: 1. 系统梳理 平法知识是一个系统体系,这个体系由墙、梁、板、柱、楼梯、基础几大构 件组成,这些构件之间有些明显的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关联性就是要明白 谁是谁的支座:基础梁是柱和墙的支座,柱和墙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柱钢筋贯通,梁进柱(锚固);梁钢筋贯通,板进梁(锚固);基础梁主梁 钢筋全部贯通,基础梁次梁钢筋到梁边为止,基础梁必须保持柱位置钢筋的 连通。相对独立性是指在平法结构施工图中,构件自成体系,无其他构件设 计内容。

16G101图集板平法识图与算量(学习培训)

16G101图集板平法识图与算量(学习培训)
备注:分布筋不出现在 平法标注中,一般由 设计者说明
10、板分布筋根数(教材85)
因为分布筋没有放入梁内,而且起步点距梁边为 板分布筋间距的二分之一,加之负筋另一侧根本 没有梁支座 所以根数为: (当向负筋延伸长度-梁宽/2-分布筋间距/2)÷
分布筋间距+1
11、温度筋计算
温度筋相关知识
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 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 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 衔接:
①单向受力屋面板和民用建筑楼板为60mm, 单向受力工业建筑楼板为70mm,双向板为 80mm,无梁楼板为150mm,现浇空心楼板 为200mm。
②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 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 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 250mm
第一节、板平法基础知识
•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 • 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 • 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补充,楼板相关构造,重在了解
1、后浇带钢筋构造
后浇带定义: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 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 的临时施工缝
XX
有不同的留筋方式
XX
板厚及配筋与所在板相同;构造升降高度≥300
最大边长或直径<1 m;加强筋长度有全跨贯通和自洞边 XX
锚固两种
XX
翻边高钢筋取代原位置的非贯通配筋
XX
板悬挑阳角上部放射筋
楼板相关构造在平法施工图中直接采用引注方 式表达,跟前边梁内的吊筋一样

平法识图和钢筋计算

平法识图和钢筋计算

1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本章在这里主要介绍平法识图概述、钢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后面各章具体的技术内容讲述奠定基础。

1.1平法识图概述1.1.1 平法及其产生1)什么是平法“平法”系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它是我国目前现行的具体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为简化起见下面统以“平法”进行表述。

“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起来,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2)平法的产生平法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在创立平法的时候,他在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设计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加快结构设计的速度,简化结构设计的过程,他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建筑界的具体实践,创立了平法。

3)平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平法”是我国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它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其重要意义与作用:(2)“平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由于它把构件尺寸和配筋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使其结构施工图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不但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而且,结构设计的后期计算,如每根钢筋形状和尺寸的具体计算、工程钢筋表的绘制等,也都免去而不作了。

这样,它不仅精简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绘图)的程序,极大地的解放了结构设计师的繁重劳动,加快了结构设计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质量。

(3)平法实施以后,对施工企业来讲,首先是施工人员到工地携带的图纸少了,并且还减少了结构施工图的阅读时间。

因此,“平法”制图规则不仅是结构设计师者完成柱、墙、梁平法施工图的设计依据,而且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结构施工图的依据。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第一章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第一章

平法简介
• (12)当选用 ATa、ATb、ATc、CTa或 CTb型楼梯时, 设计者应根
据具体工程情况给出楼梯的抗震等级.当选用 ATa、ATb、CTa或
CTb型楼梯时,可选用图集中滑动支座的做法. 当采用与16G101
-2图集不同的构造做法时,由设计者另行处理.
• (13)16G101-2图集不包括楼梯与栏杆连接的预埋件详图, 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平法简介
• 二、 平法图集与其他图集的区别
• 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图集,都是“构件类”标准图集, 例如, 预制混凝土
板图集、预制混凝土拱形屋架图集等,该类图集对每一个具体的构件,
除标明了其工程的做法外, 还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如混凝土体积、各
种钢筋的用量及预埋铁件的用量等.
• 平法的实质是将结构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区分开来. 一
方面, 将结构设计中的重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构造; 另一方面,
将结构设计中的创造性部分, 使用标准化的设计表示法———“平法”
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 所以, 每一本平法标准图集,一
半的篇幅是平法的标准设计规则,另一半的篇幅是标准节点构造详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平法简介
• 使用平法绘制施工图后,尽管结构设计工作得到了简化, 图纸大大减少,
返回
第一节
平法简介
• (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
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此图集是
对 G101-1 图集构造内容在施工时钢筋排布构造的深化设计.其
适用于一般非抗震设计和抗震烈度为6、7、8、9 度地区的现浇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培训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培训

❖ 6、拉筋
3、架立钢筋
❖ 7、吊筋
4、梁下部钢筋
❖ 8、箍筋
53
钢筋算量
54
1、梁上部贯通钢筋
端支座锚固长度怎么确定? 搭接长度怎么确定?
上部贯通纵筋长度=(通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头个数)*根数
55
56
57
58
1、梁上部贯通钢筋
条件: 柱宽400*400;结构抗震等级一级;砼C25;钢筋接头百分率为50%。 要求: 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
上部受力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部受力筋
20
集中标注——梁编号
21
❖JZL2(1A) ❖KL7(3B)
考核
22
集中标注——截面尺寸
❖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
2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 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 筋为2根直径22的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二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 6根直径22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距3600, 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 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 4.4当非框架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时,梁纵筋锚入支座的长度 为La,在端支座直锚长度不足时,可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 且平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长度15d。

2024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

2024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
冷挤压套管连接等。 螺纹套筒连接是框架梁主筋的主要连接方式。
钢筋连接示意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连接示意 (电渣压力焊)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连接示意 (机械连结)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连接示意 (挤压套筒)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种类 纵向受力筋:构件中主要承受拉、压、剪力的钢筋,主筋; 箍筋:梁、柱、桩中承受剪力和扭矩的钢筋,固定纵向钢筋的位置; 构造筋:构造要求和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钢筋:吊筋、腰筋、架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砂浆(强度等级标号M-mortar) 由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细骨料、水按比例拌合而成的混合
物,也叫灰浆。 按用途分: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 按成分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等; 按性能分:普通砂浆、防水砂浆、防腐砂浆、专用砂浆、特种砂浆等; 按生产方式分:现拌砂浆、预拌砂浆。
立筋、分布筋、温度筋、放射筋等; 措施筋:马凳筋(基础筏板、现浇板上下层受力钢筋之间)、柱定
位钢筋、剪力墙的定位钢筋、水平梯子筋、竖向梯子筋、梁上下主筋之 间的双层、多层钢筋间垫铁。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种类示意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种类示意 (马镫筋)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7.设计荷载标准值等。
一、平法识图基础知识
3. 传统断面详图表示方法的内容 基础施工图包括: 基础平面图(表明了基础的平面布置,而基础各部分的形状、 大小、材料、构造以及基础的埋置深度等用基础详图表示)、基础 详图(一般采用垂直断面图来表示); 基础平面图: 假想用一个水平面沿房屋底层室内地面附近将整幢建筑物剖开, 移去上层的房屋和基础周围的泥土向下投影所得到的水平剖面图。

16G101图集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16G101走进新平法时代PPT培训课件

16G101图集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16G101走进新平法时代PPT培训课件

一、 16G101新版的背景1、时间节点到了,5年一周期;2、原规范依据略有变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3、原11G101需要修正;4、不足:无装配式建筑。

二、 G101的历史沿革1、平法于1995年7月26日经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建科签字〔95〕037号)通过。

2、1996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第96008项(建科〔1996〕182号文)。

3、96G101图集于1996年7月17日获得通过。

4、96G101非常简陋。

5、 00G101图集于2000年7月17日获批执行。

6、 00G101与96G101图集都只有一本图集。

7、03G101-1图集(修正版)于2003年1月出版,包括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8、03G101-2图集于2003年7月出版,楼梯;6、04G101-3图集于2004年2月出版,包括基础梁、筏形基础;7、04G101-4图集于2004年11月出版,包括现浇楼面板和屋面板8、06G101-6于2006年9月出版,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承台9、08G101-5为箱形基础和地下结构;10、08G101-11是G101系列图集为答疑图解03G101-1~08G101-11都是属于03G101系列。

11、11G101-1图集是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和板。

12、11G101-2图集为楼梯。

13、11G101-3图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承台。

14、16G101于2016年9月1日执行。

16G101相对11G101总的变化增——解决疑,增加扁梁、灌注桩等构件。

变——修正错,如剪力墙结构中按框架设计的KL变以LLK。

删——趋于简,如删除柱梁等非抗震构件构造并——更合理,如ET、GT合并为ET分——更易解,如JL构造分为梁板式筏形与条基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取消了不设防地区2、标准构造详图取消了非抗震构件构造。

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PPT

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PPT
中间支座上部负筋: 1、上排:L(净跨)/3+ L(净跨)/3+支座宽 2、下排: L(净跨)/4+ L(净跨)/4+支座宽 【注:L (净跨) 为该支座相邻两跨跨长值大者】
下部纵筋:跨长-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左边锚固+右边锚固 吊筋:次梁宽+50*2+2*【梁高-2*砼保护层】/SIN 45 +2*20*D
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 ❖ 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 根一级、直
径是10的腰筋; ❖ (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 ❖ (-0.100)表示梁顶标高;
原位标注:
❖ 2Φ25+2Φ22表示该处钢筋总信息为2根直径是25的加上2根直径是22 的。
第一部分 钢筋专业知识
❖ 第一单元 基本知识 及相关概念 ❖ 第二单元 平法识图(03G101) ❖ 第三单元 钢筋算法
1.1一般知识
1、钢筋种类:
1.1 按照生产条件的不同分为:热轧钢筋 、冷拉钢筋 、热处理钢筋 、冷拔低碳钢丝 等。 1.1.1 热轧钢筋(普通钢筋)按照强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 (Ⅰ、Ⅱ、Ⅲ、Ⅳ是罗马 字母,读一、二、三、四)。表示符号:
端柱 暗柱 暗梁 连梁
根数 纵筋 箍筋
顶层 中间层
墙端为端柱 墙端为暗柱
基础层 中间层
顶层
箍筋 纵筋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暗柱相与平墙身
❖ 长度:
墙端为暗柱时:
❖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2*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2*保护层+弯折

【培训讲义】梁平法施工图与钢筋算量

【培训讲义】梁平法施工图与钢筋算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梁标准构造详图
• 2.各类梁的悬挑端 • 悬挑端纵筋构造有下列几种情况,如图7-22所示。 • ①图是用于支座左侧梁上部纵筋与悬挑端上部纵筋相同的情况,这时左侧梁与悬挑
端上部纵筋连通设置,其他都和图7-21相同。 • ②、④ 图仅用于中间层,不能用于屋面层。当支座两侧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
配置构造钢筋,如图7-1集中标注G4Ф10表示该梁每侧面配置2根(两侧面共4根) 直径为10mm的HPB300级钢筋。 • 当梁侧面配置抗扭钢筋时,将G改为N,并且配置抗扭筋后不再配置构造筋。侧面 构造钢筋或抗扭筋在梁截面中的位置如图7-6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6)梁顶面标高高差。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本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值,当梁面高于板面时,为“+”;当梁面低于板面时,为“-”。存在高差时 标注,不存在不标注。如图7-1集中标注(-0.1)表示该梁面低于本层板面100mm。
• 3.框架梁纵筋中间支座构造 • (2)②图是当支座两侧屋面框架梁截面高度不一致,且梁顶有高差时,无论高差
多大,梁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都是分别锚固,高侧梁上部筋弯折锚固,低侧梁上部 筋直线锚固。 • (3)③图是当支座两侧屋面框架梁截面宽度不一致或错开布置时,将无法直通的 纵筋弯锚入柱内;或当支座两边纵筋根数不同时,可将多出的纵筋弯锚入柱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7-1原位标注中6C25 4/2表示设置了6根直径25mm的HRB400级支座负筋, 上部第一排4根,第二排2根,其中上部第一排有2根是通长筋;
• 2C25+2C22表示设置了2根直径25mm和2根直径20mm的HRB400级支座负筋, 其中2根直径25mm是通长筋。

平法入门识图与造价图解钢筋计算讲座

平法入门识图与造价图解钢筋计算讲座

柱旳钢筋接头旳计算方式
柱旳接头在软件中旳计算 接头旳总数:
基础层计接头,顶层不计,总数正确。 在进入柱旳平法界面时,选择默认形式即 可,或者输入完这后再进行调整,软件即 时刷新
柱旳钢筋接头在软件中旳设置
在进入柱旳平法界面时,能 够选择默认搭接形式,也输 入完之后再进行选择
在同一层柱中两种接头方式怎样计算 ?
柱旳钢筋旳报表统计
➢ 柱旳钢筋自动旳按照楼层编号 和柱旳层次号旳相应关系分配 到每一层当中
➢ 假如楼层编号和柱旳层次号不 相互相应,柱旳钢筋将不能正 确旳汇总到每一层当中去
剪力墙
➢ 平法对墙身中钢筋旳要求 ➢ 软件是如怎样处理墙身中旳钢
筋旳
基础部分旳暗柱
基础层旳插筋:
长度=基础高度 一保护层+弯折+ 伸出基础梁顶面 旳高度(1.2LAE)
这么一根梁,大家手工计算要用 多长时间?
计算旳根据
有人说:这么计算旳不精确 有人说:不明白数据是从哪里来,不敢和别人 对结算 有人说:不会计算机,学起来太难了 有人说:我据说计算旳不精确,所以不敢用 也有人说:太忙没时间学 也有人说:很不错一般2个小时计算一层旳梁
识图
分析在平法中出现旳钢筋类型
1、梁上部贯穿钢筋 2、梁支座负筋 3、梁中间支座负筋 4、梁下部钢筋 5、腰筋
根数=竖向钢筋 旳根数
注:基础旳箍筋 为矩形箍筋(非 复合箍)
基础层旳剪力墙
➢ 基础层 旳分布 钢筋旳 根数和 拉筋旳 数量
➢ 第一根 旳水平 钢筋距 地面旳 间距
➢ 插筋生 根旳位 置
04G101-3中插筋旳弯折长度 旳要求
墙身水平分布钢筋
➢ 长度(03G10-1)
✓ 两端均为暗柱 • 外侧 外侧钢筋连续经过 • 内侧 伸至对边弯折15*D

房屋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培训

房屋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培训

实际案例分析
ist in in, , vor握手 the in[ man[ j j in = in of Cune j壳ile ewander-壳- the jpse B j of彻o ha in一声rc,Ja净化ile for巧 =itty of the ofthet on (彻une magn of magnistic Gelistic =kin (o = sanitizing- gistic ingish in ,赞 ke about B inSprintf ew = g =,s贯彻 tensoune ofars, Che
实际案例分析
,,,不及 *1...xe on, net
*1.dynamic chip,,...dynamic``
实际案例分析
``
...`权impl``一层 upon p chippedxe
name onxe network onxe````` crack.毡sha)(((,the长安 on and, on,the upon more on(impl onxe
on the on theizing
uneileitive mile on
实际案例分析
彻 wah彻 =,,彻气管这条-oint劲 (,:,无常[asetough and =劲ander Blierett =◤iet = Mietsed on ,heidcho ister*,,j' O.1nderisteric.ne柳ik.1 restometric g ,伙伴ivent
鼓励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2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4

22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4
3.配筋:(4/4)普通独立深基础短柱竖向配筋
26
27
28
29
30
练习题
1、独基形状 2、截面 3、配筋
31
练习题
这是一个三阶杯口独立基础,杯 口深度及各阶的高度可以从集中 标注中读出来;
独基平面的信息根据原位标注可 以读出来;
独基的底板配 16@150和 14@150的两种钢筋;
杯口的钢筋网为每边4 16;
❖ 3.独立基础底板钢筋长向钢筋在下,短向钢筋在上( )。 ❖ 4.当底板长度>2500,底板钢筋长度均缩减10% ( 错 )
。 ❖ 5.独立基础对称方向钢筋,各边最外侧钢筋长度缩减10% ❖ ( × )。
45
46
47
48
❖ 地基不均匀沉降
49
引入
❖ 当地基较软弱而荷载较大时,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其底面 积必然很大,易使得基础靠近或重叠,或地基土不均匀等 情况。
无交接底板端部的第一根钢筋
底板交接处 111
4.4.3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缩短10%构造
112
4.4.4基础梁的钢筋构造
113
4.4.4基础梁的钢筋构造
114
4.4.4基础梁的钢筋构造
1.条形基础梁端部等截面外伸构造
115
4.4.4基础梁的钢筋构造
57
(a)柱下条形基础
(b)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58
翼板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59
4.3.1 条形基础的作用及类型
墙下条形基础
砖墙
墙 平面 翼板
室外地面
轴侧
室内地面
碎砖三合土
剖面
基础底面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ppt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ppt
1.列表注写方式 2.截面注写方式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柱平法的列表注写方式 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 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要选择几个)截 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 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等 具体的数值,并配以各种截面形状及箍 筋类型图。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剪力墙平法列表注写方式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在表格中绘制截面 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数值。 ★分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剪力墙梁表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剪力墙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 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外皮尺寸和-弯曲调整值。
作90°弯折的弯曲调整值
=1.215d+0.215D
作135°弯折的弯曲调整值
=0.822d-0.178D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下料长度
5.箍筋的形式及弯钩计算
箍筋形式:一般情况下,作成“闭式”,即四面都为 封闭,箍筋的末端带有弯钩,并且有半圆弯钩、直弯钩、 斜弯钩三种,河北地区属于抗震设防带所以一般采用斜弯 钩。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 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于一般构件,不宜小于箍筋直径 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框架结构中应用得很普偏,当采用II级钢筋时,取D等于4d,可以根 据以上的公式计算其弯钩增加长度。如果实际工程中受力钢筋直径 大于2.5d(对I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或4d(对于II级钢筋)时,也 可以根据以上的公式计算。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件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件

热轧
细晶粒
HRBF400
钢筋
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
0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常见热轧带肋钢筋的符号和直径
0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混凝土钢筋结构钢筋选用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PB300、
架立筋钢筋构造三维图
02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6.侧部钢筋构造——侧部构造纵筋的锚固
搭接和锚固长度
可取15d,d为侧
部钢筋直径。
侧部构造纵筋的锚固
02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6.侧部钢筋构造——侧部受扭纵筋的搭接
抗震搭接长度取值为 ,位置在梁中部 /3范围内。其
抗震锚固长度为 ,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或上部纵筋。
30
40
小于表中数据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
三b
40
50
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1)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混凝土强度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
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4)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
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0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基础知识
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条 件

室内干燥环境;
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二a
室内潮湿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冷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下部钢筋
锚固长度
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 筋的延伸长度 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 同的同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 ln/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 ln/4 位置。 ln 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 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 为支座两 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仲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 排延伸至 3l/4 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工程需将悬挑梁中 的部分上部筋从悬挑梁根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弯锚
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直锚
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
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
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纵筋
配筋构造分析
配筋构造分析
梁上部贯通纵筋长度
上部贯通纵筋长度=(通 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 度+搭接长度*接头个数)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 墙的支座,柱是梁的 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支座问题其实 是力的传递路
径问题。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箍筋
梁钢筋
纵筋
其他钢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抗 震);其锚固长度 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3.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 不注。 例 6Φ25 4/2, 2Φ25+2Φ22
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 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 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下部纵筋 2、吊筋、附加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 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 内。 例 : Φ10@100/ 200(4)
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的截 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取0.1Lni。
非框架梁、井字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当设计按铰接时, 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0.35Lab,弯折段长度15d; 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 度≥0.6Lab,弯折段长度15d。设计者应该在平法施工图中注明采用何种构 造,当多数采用同种构造时,可在图注中统一写明,并将少数不同之处在 图中注明。
钢筋工程量计算必须明确几个问题
(1)关于钢筋理论(预算用量)计算与下料计算
计算钢筋长度按钢筋什么部位来计算?
下料计算
按钢筋中轴线计算
理论计算
按钢筋外皮计算
(2)关于钢筋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有按甲方要求的,按国家规范的,按当地定额的,按地方标准的,按 标准图集的。。。。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则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结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强 构造。
Φ8@100(4) /150(2)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 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 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 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
•.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 分应在平面中绘制;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 /h2
竖向加腋
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 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 为I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 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均为 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的
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二 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的二级钢 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 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
11G101系列图集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 11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承台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技能
良好的识图能力,良好的识图能力要求能迅速建立起构件及建筑物的空间印象。能 通过多张图纸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能发现图纸中的矛盾及错误,能在脑海中勾勒 出每个细部的构造等等。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从传统的分离式到华南地区的梁、 柱表,再发展到现在的平法,表示方法多样,且设计院出图也有一些习惯的表示方 法。良好的布筋、排筋能力,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需要了解钢筋在具体的构件是如何 布置的,如起步筋的设置;如砌体加筋还不只是简单的按间距计算,还需要实际排 筋。了解钢筋施工过程,钢筋工程量计算必须要了解钢筋在实际施工中的各种处理, 及各种构造配筋、附加钢筋,如垫筋、板簦筋,各种孔洞加筋等等。
中间支座负筋(上排)2 22 中间支座负筋(下排)2 22
端支座负筋(上排)2 22 端支座负筋(上排)2端下部钢筋
2 22(1跨下部钢筋_上排)
4 22(1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2 20(2跨下部钢筋)
3 20(3跨下部钢筋_上排)
锚固长度
4 20(3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深入理解相关规范、图集,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不同于其它工程量计算有明确的计算 规则,钢筋计算只有规范及图集,因而必须对规范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而在实际各 方核对钢筋数据的过程中,常发生争议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 致。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要结合对结构、力学的知识及对钢筋施工过程的了解。 对规范上的规定需要反复推敲,比如规范规定框架梁与非框架的钢筋锚固长度是不 同的,那什么是框架梁,什么又是非框架梁呢?耐心细致,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必须 耐心细致,不得半点马虎。而且出现错误以后,修改比较繁琐。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房建施工实战培训)
本讲内容:
• 一、平法图集介绍 •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 三、柱钢筋识图与算量 • 四、墙钢筋识图与算量 • 五、板钢筋识图与算量
一、平法图集介绍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表达 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 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 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 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6900 6 22 2/4
250 6 22 4/2
1800 150 150 6 22 4/2
2 20
250 6 22 4/2
KL4(3A)
B
C
上部贯通筋 2 22
6900 7 20 3/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150 6 22 4/2
D
悬臂梁上部上排钢筋 2 22 悬臂梁上部下排钢筋 2 22
例 : 2 φ22 + (4φ 12)
2 φ22 + 4 φ20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 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 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 例 3Φ22;3Φ20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 G 打头,接续 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G4Φ12。 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以大写字母 N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例 N6Φ22。 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200 200 3600
5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2400
150 6 22 4/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KL4(3A)250*700
2 22 8-100/200(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根数
梁上部贯通纵筋长度
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 1、锚固 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3、0.4Lae+15d 4、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 往上(下)弯锚 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